登陆注册
19627000000009

第9章 辞职报告惹的祸(2)

不为什么,就因为他是汉人,谁知这位主到了福建,会把福建折腾成这样。然而,清朝的目的还是达到了,虽然耿继茂贪点钱,爱享受,但是打仗,他的确是一把好手,这足够了。

官是做什么的?官很多时候不是用来拜的,而是用来办事的。

海瑞同志虽然高尚,惹人喜爱,但是,我们却并不需要他。他很崇高,但不需要。

很多史料上讲,三藩如何如何骄奢淫逸,然而,纵观整个清朝官场,全是一抹黑,加上清朝史官的人品极差,凡是对满洲人有利的,都记成英雄模范,凡是与他们作对的,坏透了。

清朝的天空永远是黑暗的,只能挑着灯,才能看清。

圣人说,时也命也!在这样一个时代,出现耿继茂这样的腐败份子,实在不是耿继茂一个人的错,是整个时代的错。绝对的权力造就绝对的腐败,腐败是制度的产物,与人性无关。

然而,耿继茂又不同于清朝的某些贪官。耿继茂同志虽然贪得多一点,生活更腐败,然而,此人还是一个办事的主儿,他把郑氏的部队,由陆地赶到海岛,由海岛赶到更远的海岛。

行文至此,三位兄台的光辉业绩,简单介绍完毕。

最后一个王爷,靖南王耿继茂,驻扎于福建,不过靖南王的命不好,熬到康熙十年(1671),好日子才刚开始,就一命呜呼了,传位于大儿子耿精忠,就有了我们的三位熟人。

三位兄台,请依次登场吧: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当我列举出以上三位的名字的时候,你绝对不会感到陌生,会立刻想到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大学历史教科书上都一直写着的那四个骇人听闻的大字——三藩叛乱!

而且故事的结局大家也已经知道,康熙皇帝以其无比英明的领导,以其无比坚韧的意志,以其无比果敢的精神,横扫三藩,纵横十几个省,最后把三个猛人,全部干掉。

我要讲的,是这个结果是对的;而说法与过程,全部都是值得商榷的。

历史的结果只有一个:吴三桂病死了,尚可喜病死了,耿精忠被康熙干掉。这结果绝没有支线,但是对这一历史的看法,却存在着无数支线,这个支线,才值得我们永远探寻。

越是你相信的,越是你不应该相信的。千万别相信你的眼睛与耳朵,这些最容易骗你。

康熙接到的辞职信内容是这样的:

臣尚可喜年老,不堪辛劳,祈望回辽东养老,至于我广东的家当,让我儿子继承吧!

康熙等这封辞职报告,其实等了很久,他看到辞职报告,除了笑以外,他还想哭。他看了看写在大殿上的三藩那两个大字,想不到写下它才仅仅几年,愿望居然会马上实现。

康熙想到了六十余岁的吴三桂。他想到自己才登基,就收回了吴三桂的“大将军印”,他想到他把吴三桂的儿子弄到北京,扣为人质;他想到自己把吴三桂的亲信,统统调离了他身边。

这所做的一切,都只因为,他想看到吴三桂也上一个尚可喜一样的辞职书。康熙六年(1667),自己刚刚登基,就接到了吴三桂辞去总管贵州事务的报告,他当即下诏应允。

十四岁的康熙以为,他胜了,因为尽管事后云贵总督卞三元、云南提督张国柱、贵州提督李本琛都上奏疏要求康熙挽留吴三桂,但是,康熙吃了秤砣铁了心,辞职就辞职呗。

然而,事实上,康熙败了。

吴三桂写的这份辞职报告,实际上是给朝廷的一个试探,看看自己在朝廷中的位置。然而他得到的结果却是辞就辞呗,这让吴三桂惊起一身冷汗,但他还是沉默着,没有说话。

沉默才是最可怕的。吴三桂幕僚方光琛等不及,说了这样一句话:朝廷的意思您还不明吗?吴三桂哪里能不明白,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哪怕多他一个。

然而,他还是沉默着,他沉默是有理由的,因为他认为还没有到非反不可的地步。

康熙十一年(1672),吴三桂六十岁大寿,在京城的儿子吴应熊突然回来看他,这让六十岁的吴三桂老泪纵横,不仅是父子重逢的那种快乐,他认为这还昭示着皇帝对他信任依然。

不信任自己,怎么放心把作为人质的儿子放回云南呢?他兴高采烈,突然想起了曾经那个进言方光琛,对方光琛说了一句超级傻帽的话:可见朝廷不疑我,你们都要谨慎些!

吴三桂还是太过天真,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哄着你,是为了更容易地宰了你。

尚可喜不那么好哄,他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至少他比吴三桂要滑头。他知道如果不交兵权,皇帝绝不会放过他,于是康熙十年(1671)他就要求退休,由儿子代父典兵。

朝廷没有同意,没有同意并不是康熙不这样想,是时间还没有成熟。

他仍然在坚持。在康熙十二年(1673)三月,他再次向皇帝递交了辞职信。康熙释然了,他等到了今天,等到了这位兄弟自己要求辞职,他做的只有这两个字——允许!

然而,当康熙把这封辞职信下达诸位大臣讨论时,却有了分歧。

一部分人说可以让其辞职,比如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明珠、刑部尚书莫洛;然而,另一部分人表示反对,比如大学士图海,他意志坚决:尚藩断不可迁移!

如果你读过历史书,历史书一定会告诉你:图海他太蠢,姑息养奸!事实上,你明白以后所有事,才会发现,图海兄实在很精,他并不是一个蠢人。他说不撤,是时局不允许撤。

图海,字麟洲,马佳氏,满洲正黄旗人。

图海身为满人,当然不用像汉族老百姓家的孩子一样,在科举的路上苦熬。但是,图海兄也与其他的八旗子弟不同,不抽大烟,不遛鸟,不下馆子,不逛窑子,只读书并且练武。

尽管他开始只是一个笔帖式,笔帖式这官,听起来很复杂,说起来很不起眼,就是秘书,因为满洲当官的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就必须安排个秘书,慈禧他老爹,也做过这官。

然而,图海兄的文化与气质是不可掩盖的,当顺治帝第一眼看到他时,就说这人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以为非常人),始终要相信这句普通话:是金子,放在哪里都是会发光的。

有了皇帝的高度评价,图海的飞黄腾达便就此开始。

先调任内秘书院学士;后升任弘文院学士,议政大臣;这已经很大了,但是,他的官还在像坐直升飞机一样继续往上升,后加太子少保,掌刑部事宜,后偶因犯错被革职。

康熙二年(1663),图海身先士卒,同李自成的余部夔东十三家做了殊死抵抗。结果,以图海的胜利,夔东十三家的失败而告结束。在此之后,图海凭借他的功绩,官复原职。

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图海应该是位厉害的主。而他在此时阻挠撤去尚可喜,也绝非他脑子突然进水犯浑,而是他的说话,其实是很正确的。至于其他三位,实在是个水货马屁精。

明珠就不说了,整日装得谦谦君子,其实一肚子坏水,后来被郭琇一道奏章弹劾掉,罪有应得。至于说米思翰、莫洛之辈,满洲子弟,没有亲身到南方历练,实在是迂腐之见。

再说康熙,一个二十来岁的毛孩子,他不知道这世界上一种惩罚很可怕:冲动的惩罚!

只有图海,以国家大局为念,他下过基层,了解过下面的情况,知道八旗兵是个什么战斗力,也知道吴三桂他们是个什么战斗力,而且他更加知道,那三位主儿没一个是善茬。

但是,他仍然不同意撤,原因只有一个,时机尚不成熟,可惜,他的议案被否决。

皇帝给尚可喜回信:

您老功劳卓著,久在边疆,操劳日久。看到你的辞职信,知道您已七十,想回辽东养老。情辞恳切,虽然边疆还有许多事要依靠您,但是,我实在不忍心您再操劳,同意辞职。

这回信没啥好讲,总是说句同志辛苦之类的客气话。尚可喜接到皇帝的回信,很高兴,他知道,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才有生存的道理,但是,他也很不甘,自己打下的江山,就这样拱手让人。他叹息,但叹息是无用的,人有时候很难,特别是在面对抉择的时候。

于是,尚可喜继续向皇帝上了一封信,说自己年老该退休,能不能让儿子留在广东继续效劳?康熙皇帝的回答也很干脆:不行!我不忍您老父子分离,况且这也有违祖制。

尚可喜彻底绝望了,我为国家操劳了大半辈子,七十岁的时候,还得打点行装,回老家种地,尽管项羽那时人常说:富贵不还家,如锦衣夜行!但这样回去,心里多少还是不甘。

不甘也没有办法,皇帝圣旨已下,怎么办?收拾行李,打道回府。

他想到了东北的冰天雪地,穷山恶水;他想到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他不敢再想。

看到尚可喜写了辞职信,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在北京最先得到消息。吴应熊虽然是吴三桂的儿子,但是,他并没有他老子的霸道,他是一个和蔼的人,而且是一个很老实的人。

吴三桂把儿子吴应熊送到京城,一是给康熙当人质,除此之外,还搞点副业,做个间谍,有如今日之外交家,有一句名言说得很精辟:外交家就是间谍家;政治家就是阴谋家。

然而,吴三桂这儿子不知怎么回事,就是不上道。吴三桂实在没有办法,只能给吴三桂派去一名助手胡心水,帮助儿子收集情报,事实证明,胡心水比吴应熊水平高得多。胡先生不但能搞到朝廷的机密情报,而且,他还把朝廷很多官员拉下了水,成了吴三桂的人。

吴应熊看到尚可喜写了辞职信,马上快马加鞭告诉他老爹:老爹啊,你也快写吧,不然朝廷就会怀疑你,你儿子我在京城不仅难以做人,而且也会命悬一线,请您赶快辞职吧!

就在此时,吴三桂同志也着了慌。他简单与幕僚商量后,让谋士刘玄初起草辞职信。

吴三桂因为儿子催得急,有些犯晕,然而,刘玄初却是个明白人。

“王爷!皇上早就想把您轰走了,只不过没有借口,您要是写这信,马上就要走人!”

但是,吴三桂不这样看。他坚定地认为,皇帝不会让自己走,不仅不会让自己走,而且还会好言慰留,因为他始终相信自己在西南的分量,他一走西南边陲就必然会乱起来。

吴三桂还记得自己打下云贵的时候,问了江南总督洪承畴一句话:洪兄!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悲剧历史上可是多得很啊,您看我如何能保住这来之不易的王位呢?

洪承畴淡淡一笑:这很简单,王爷只要不让云贵地区过于太平就行了!

洪大人不愧是老滑头,在这里表现得相当的贼。他对清朝人的态度也把握极其准确,因为他知道,满洲人在云贵是办不了大事的,他们只能依靠这个叫吴三桂的人来办事。

吴三桂听了洪大人的话,非常高兴,照着洪大人的话去做,今天这里鼓捣别人抢个劫,明天那里鼓捣别人造个反,朝廷让他裁军,或者是让他少拿朝廷点银子,他就说这地儿如此乱,哪里都要用人,而且,哪里都要用银子。朝廷也只好忍气吞声,自己没本事,认了。

但是,康熙七年(1668),云贵总督卞三元因为守丧而致仕,朝廷往云贵地区派了一位厉害的主,此人名为甘文焜。甘文焜升任云贵总督,按照规矩,驻跸贵阳(昆明吴三桂住着)。

甘文焜,字炳如,汉军正蓝旗人,沈阳人。

说起甘大人,那真要算全能型的人才。他的父亲是烈士,死于疆场,故而甘大人他们家始终保持着军人家族的传统,舞枪弄棒,骑马射箭。除此之外,甘大人文化也了得。

甘大人平素最大兴趣为读书(喜读书),而且特别喜欢读历史书,对历史书上那些有如文天祥、岳飞之类的英雄人物,佩服得五体投地。因甘大人是满洲人,不用科举,直接做官。

这些都是清代史家的记录,虽然清代史家人品实在都不咋样,有乱涂乱改的坏毛病,但是,据甘大人当官后的表现来看,甘大人即便没史家们吹嘘得那么神乎,也八九不离十。

甘大人从兵部笔帖式干起,然后做到礼部启心郎。做到启心郎,他看到崇文门税收不平,甘大人就上疏弹劾,皇帝认为甘大人的意见很对,便让甘大人去当崇文门税官。

甘大人给了这样几个字:哪有自己弹劾别人,自己顶上去做这官的!

于是,史书记载,公正无私啊,甘大人。其实,甘大人是很贼的,因为自己已经弹劾了这收税的,自己再去,哪里还能捞到什么油水,自己的那七八个老婆还怎么能养活。

尽管史书上把甘大人叙述得特别特别的清廉,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甘大人并不是什么清水官,清朝人俸禄是很低的,以甘大人的那点工资,连家里的几个老婆都养不活。

但是,甘大人虽然手脚不太干净,但是,对于皇帝交办的差事儿,他却能特别漂亮地办妥帖。在皇帝最需要人的时候,甘文焜的大名,浮现在了康熙的脑袋里,你上吧。

甘大人一到贵阳,就觉得这地方阴嗖嗖的,吴三桂的伎俩又开始使。

甘大人一到,吴三桂就说,甘大人,那西藏的吐蕃康东来揍我了,您赶快带兵来帮着把吐蕃兵顶回去。甘大人立即整顿军队,集结粮草,向着吴三桂呼救的方向,快步挺进。

而当甘大人正行至半路的时候,他的后方又燃起一把邪火,苗族兄弟凯里叛乱。甘大人以其非凡的军事识见,做出了一个十分英明的判断:康东不必在意,凯里在肘腋,得干掉。

于是,甘大人率领大军回去,不费吹灰之力就搞定凯里兄弟,然后又转过军队,准备去云南同康东干仗。然而,吴三桂却来了一封信,康东兄看到总督要来,吓得逃跑了。

当我讲出这个故事的时候,你一定纳闷,为何事情会这样巧。

康东兄打云南,凯里兄就在贵州闹;凯里兄被消灭,康东兄就跑了。还是《神探狄仁杰》中的那句经典台词:天下根本就没有什么巧合,一切的一切,都是有因有果的。

同类推荐
  • 托尔斯泰马克·吐温

    托尔斯泰马克·吐温

    本书介绍了托尔斯泰、马克·吐温在青少年时代的成长经历,尤其探索了他们成功的主观因素,对广大探索中的青少年大有裨益。
  • 邓肯

    邓肯

    邓肯,一位举世闻名的舞蹈天才,她摒弃古典芭蕾的严苛性,主张以自由流畅的方式呈现舞蹈,据此创立了自成一格的全新的舞蹈模式,从而成为现代舞的先驱。一位才华横溢的女性,一位历尽风霜的女性,一位20世纪杰出的女性。她坦率,真诚,被誉为世界自传文学史上经典之作。邓肯,一位举世闻名的舞蹈天才,她摒弃古典芭蕾的严苛性,主张以自由流畅的方式呈现舞蹈,据此创立了自成一格的全新的舞蹈模式,从而成为现代舞的先驱。邓肯,一位浪漫又多情的现代女性,她藐视婚姻,特立独行,曾与多位世界著名的艺术家相知相恋,谱下一曲曲令人荡气回肠的情爱之歌。
  •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辽、西夏、金在建立自己本民族的政权中,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本书中叙及的阿保机、阿骨打、萧太后等。正当中原地区出现宋金对峙、纷争不已的时候,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开始崛起于漠北高原。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亡了南宋,统一了全国。
  •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白脸汉高祖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白脸汉高祖

    一本书带你读透西汉开国皇帝的御人成王之道,为你揭开老好人刘邦“白脸”真容下的创业真经。一将功成万骨枯。刘邦为了稳定大汉政权,终于露出了“白脸”的真容,手中的屠刀转向了曾为自己打下江山的功臣良将……作者以史籍为蓝本,以人性为内核,用娴熟流畅的笔法将大汉君王事讲得千回百转,有滋有味,刘邦的传奇尽在书中。他究竟是流氓,是无赖,是英雄,还是枭雄?千秋功过,任君评说。
  • 如果没有李俊基

    如果没有李俊基

    李俊基,这个长着中性脸孔的韩国男子,他的名字注定被镌刻在人们心中。他在整个亚洲掀起了一阵中性美的狂潮。如果没有李俊基,你就不会知道一个不信基督教的大男孩,竟然戴着十字架耳饰。如果没有李俊基,你就不会知道曾经有一个大男孩,竟是大钟奖上三项大奖的独揽者。
热门推荐
  • 黑白的黎明

    黑白的黎明

    世界上存在着一些让我们看不清的东西,仿佛蒙上了一层层的迷雾。但人们不会甘愿就这么被雾笼罩着,甘心看不清这个世界,他们仍然寻找着,时刻的在于命运抗争着,不停的拨开眼前的层层迷雾,挣开身上的条条锁链。那一天,他们看到了最美丽的花园,和天使一般的男孩儿;他们接着看到了人类仍在不停地进化着,进化着,突破呈现在眼前的这一口小井从而走向新的世界;而后,神秘的“天使”拿起了人类的枪,战斗着;然而万物皆相对,就像那天使和恶魔;世间最美的色彩,莫过于黑白的交织,它们画出了未来的黎明……
  • 深蓝北斗星

    深蓝北斗星

    爱情,虚假的;友情,只是利益关系;背叛,绝不饶恕
  • 雨中的梦,梦中的雨

    雨中的梦,梦中的雨

    我心里有一个他,而他却只是在我的梦里,不在生活中,在梦里,他总是模糊的面孔,我永远也看不清。在生活中,有三个男孩,一个是一直都对我很好的男闺蜜沈莜燃,一个是哥哥林一,另一个是神秘少年秦少,可他们却和梦中的他不一样,难道我还是忘不了他吗?
  • 好兄弟迫害系统

    好兄弟迫害系统

    找到大气运之人,成为好兄弟。
  • 古君殿

    古君殿

    华夏神州,宗门林立,天才无数,人人追求武道巅峰,想争取自己的一片天地.成为一方霸主,与天齐寿,且看少年古宁,一步步追求武道巅峰,成立天下再也无法超越的势力.古君粉丝群:663189027
  • 气死天下

    气死天下

    神马都是企鹅,菩萨能度化,新人都是浪人
  • 娇宠蛮荒之姻缘赋

    娇宠蛮荒之姻缘赋

    十万年前,天魔大战。父神之子为阻止魔神降世,也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馄饨姐姐,以金身封印舍炎魔尊。为了天下苍生及父神的嘱托,馄饨带着天外魔气形成的天海晶,和父神之子残缺的元神,耗尽全部修为,回溯时空,来到十万年后。馄饨化身小白猪被瑞兽白泽收养,而父神之子转世投胎为天族二皇子洛泽。洛泽再次对小馄饨一见钟情。阴差阳错,小馄饨在这一世终于遇到了她的命中注定,虽然她不懂情,不会爱,可就是在遇见那个人的那一天,山也是他,水也是他。而她于他,没有什么美不美,配不配。他只知道,从见她第一面起,他便情窦开,从此白月光是她,朱砂痣是她,掌心珠也是她。所以,姻缘随缘,半点不可强求啊~
  • 我的舅爷叫红星

    我的舅爷叫红星

    一个小小的豫北县城,总有那么多讲不完的怪事儿。史无前例的蚊灾,究竟是什么东西在作祟?一个神秘的民间教会,究竟是谁在操纵?老房下、山坳中、甚至废弃的火车道上,都有着种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稀罕事儿。
  • 王爷头顶好人光环

    王爷头顶好人光环

    风家乃累世公卿,穿越来的风宇顺理成章地,成了保州府一等一的膏粱子弟。本想当个闲散王爷,奈何被风家盛名所累,另有祖训告诫——要想活命,只能坐上保州府第一大恶人的交椅。可偏偏,风宇穿越来的时候顶着个好人光环,无论是偷鸡还是摸狗,都被光环一一矫正。做了坏事,隔天便有人跪在王府门前感激涕零。西村的梁婶子说:“我那鸡竟是得了瘟病的,若不是王爷将鸡偷走,一笼的鸡都要跟着遭殃。”王家大伯也跟着附和:“可不是,亏得王爷摸了俺家的狗,母狗受到惊吓,才能顺利产出十个狗崽子。要不然,非得难产而死。”风宇欲哭无泪:当个坏人怎么就这么难!
  • 多情小僧

    多情小僧

    江湖武林,名利风云!一个名叫牛三炮的人变化为范七膘的江湖人生……七膘哥的人,和他的肾一样,不虚!空有一肚子的好肾,却偏偏有人让他当和尚,真是你能忍,但是,膘绝对不能忍!七膘哥,百般挣扎,千帆历练,到底能否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请听我慢慢道来!话说,哎!一字半字,一句半句,一言半言也说不清楚,别墨迹,提好腰带挂好肾,看书!记住,别和七哥提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