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21000000050

第50章

释义

又作“说时迟,那时疾”。还来不及说话,事情已经发生了。意指行动迅速,出乎预料。这是宋元时代说书人常用的套话。

例句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19:“说时迟,那时快,李奶奶打起精神,双眼定睛,看着这恶物,喝道:‘住!’”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21:“说时迟,那时快,钱镠拔出佩剑,沈苛不曾防备,一刀剁下头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21:“说时迟,那时快!那马惊骇,望前一跳,这里棒势去得重,打折了马的一只前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35:“说时迟,那时快,只就这点念头起处,仇人相见,分外眼睁。提起解手刀,望得贵当头就劈。”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13:“说时迟,那时快,潘道士一棍打着二郎神后腿,却打落一件物事来。”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17:“说时迟,那时快,过善赶上一步,不由分说,在地下拾起一块大石块,口里恨着一声,照过迁顶门擘将去,咶刺一声响,只道这畜生今番性命休矣。”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18:“说时迟,那时快,才下铺走不上三四步,只听得一声响亮,如山崩地裂,不知甚东西打在铺上,把施复吓得半步也不动。”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32:“说时迟,那时快,只叫得一声:‘阿呀!’但见舟逐顺流下水,去若飞电,若现若隐,瞬息之间,不知几里。”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34:“说时迟,那时快,拦篙的人一等赵家男子妇人上齐船时,急掉转篙,望岸上用力一点,那船如箭一般,向河心中直荡开去。”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36:“说时迟,那时快,叫声未绝,顶门上已遭一斧,翻身跌倒。那些家人,一个个都抖衣而战,那里动弹得。被众强盗刀砍斧切,连排价杀去。”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36:“说时迟,那时快,这贼徒奔近前,左手托起头儿,右手就将索子套上。”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3:“说时迟,那时快,那举子的马,在火光里看见了死虎,惊跳不住起来。”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6:“说时迟,那时快,滕生便移了己坐,挨到狄氏身边,双手抱住。”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22:“只见水乱滚进来,船已沉了。船中碎板,片片而浮,睡的婢仆,尽没于水。说时迟,那时快,艄公慌了手脚,喊将起来。”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24:“说时迟,那时快,飞近夜珠身边来,各将翅攒定夜珠两腋,就如两个大箬笠一般,扶挟夜珠从空而起。”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31:“说时迟,那时快,元椿却好抬头看时,当面门上中一箭,从脑后穿出来,翻身遗失下马来。”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1:“众人也大家忙了手脚,你挨我挤,吆吆喝喝,磕磕撞撞,那里捞得着!说时迟,那时快,被风一卷,早卷起在空中。”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10:“说时迟,那时快,见了人来,腾身一跳,望门外乱窜出来。”

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31:“说时迟,那时快,王俊倒在地下挣扎,世名按倒,枭下首级,脱件衣服下来,包裹停当,带回家中。”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2回:“大盘小碗拿上来,众人坐下,说了一声动箸吃时,说时迟,那时快。”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7回:“一面用手去摊开他胸脯,说时迟,那时快,把刀子去妇人白馥馥心窝内只一剜,剜了个血窟窿,那鲜血就冒出来。”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9回:“一面撇下铃,走到前边班房内,取了把解腕钢刀,说时迟,那时快,在石上磨了两磨,走入书院中来。”明·无名氏《欢喜冤家》第3回:“说时慢,正时快,即时二人竟到牢中。”清·陈飞霞《阴阳斗》第15回:“说时迟,来时快,彭剪在大门上等得久了,心里发急,好不忧疑之际,一刻闻得一阵香风扑鼻吹来,心中大喜。”清·徐述夔《快士传》卷3:“说时迟,那时快,董闻扑翻身,仰卧在马上,把右手探下去,只一抄,将兔儿连箭拔在手中,仍纵马冲出圈子外,才收缰立住。”清·徐述夔《快士传》卷3:“说时迟,那时快,这胡子真个手脚便利,甚有急智。”清·俞万春《荡寇志》第71回:“说时迟,那时快,那女子拳头还未曾落去的时节,观里早跑出一个道士来,把那女子拦腰抱住,一手夺住拳头,虽道:‘不要无礼,这是高衙内!’”清·俞万春《荡寇志》第73回:“说时迟,那时快,两个亲随早明晃晃的点起两枝臂膊大的蜡烛,插在那带来的台儿上,捧上画桌来摆着。”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76回:“说时迟,那时快,希真父女在此商量,那邝金龙、沙摩海已逼近了一段,就在那山光里摆开杀上来。”清·俞万春《荡寇志》第85回:“说时迟,那时快,希真右手持矛,忙将左手结个真武诀,向那金绳一指,那拘魄金绳倒飞了回去,把高封捆下马来。”清·俞万春《荡寇志》第87回:“说时迟,那时快,一面说,一面飕的抽出那口红镠剑,往喉咙上就勒。”清·俞万春《荡寇志》第88回:“说时迟,那时快,那枝箭方掉转头落得没多少,丽卿早搭上第二枝箭,飕的又射上去。”清·俞万春《荡寇志》第100回:“鲁达大吼一声,轮起禅杖一格,禅杖环上飞刀正着,火光四迸。说时迟,那时快,召忻早已一镋卷到鲁达胁下。”清·俞万春《荡寇志》第102回:“不提防吃那穿珠婆顺势用两指额上一点,成英也险些一个躘踵。说时迟,那时快,成英方凝定了脚,那穿珠婆一脚,又飞到成英面前。”清·俞万春《荡寇志》第102回:“说时迟,那时快,二百名挠钩手到时,成英早已撇了软索,一马飞过吊桥,扑到城门,守城贼兵关门不迭。”清·俞万春《荡寇志》第125回:“说时迟,那时快,花荣箭到,丽卿一箭也到,两箭相遇,当的一声,箭镞和箭镞射个正着,将那花荣的箭射开数丈,两枝箭都滴溜溜的斜插在衰草地上。”清·俞万春《荡寇志》第127回:“说时迟,那时快,史进早已手提流星锤,换了一匹高头大马,赶到阵前。”清·陈忱《水浒后传》第1回:“说时迟,那时快,阮小七轻轻挺着柳叶枪,从张干办左胁下用力一搠,那张干办大叫一声,早颠下马来,血流满地。”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4回:“说时迟,那时快,顺手一掠,将那棍也就逼住,拢过来往怀里一带,又向外一推,真成了屎蛋咧,叽哩咕噜滚在一边。”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3回:“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噗哧一声,吴道成腹上已着了钢刺,小水淋淋漓漓。”

清·吴璇《飞龙全传》第10回:“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得叭的一声,董达措手不及,早已头顶喷红,脚底向上,抛刀落马,了命归阴。”清·江洪《草木春秋》第19回:“说时慢,那时快,木兰又用婆婆针袋把葫芦也收去了。”清·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3回:“说时迟,那时快,他一面嚷着,早一头撞到鸨妇怀里去。”清·无名氏《续济公传》第122回:“说时迟,来得快,皇上此时也就走进大殿,太子同济公等亦并鱼贯而入。”清·无名氏《八仙全传》第17回:“罗圆看看被它追上,那妖举鞭向罗圆顶上打下,说时本迟,那时却快,一面妖人的钢鞭才下,一面早有救助罗圆的海中神将闻讯赶来。”清·无名氏《春秋配》第6回:“说时迟,那时疾,手起刀落,正中奶娘喉咙。听得扑通一声倒在尘埃,登时气绝,魂灵已归阴曹地府去了。”清·无名氏《九云记》第15回:“说时迟,那时快,左右将佐一时拔刀,割下两首级,拴在马项下。”清·无名氏《武则天外史》第20回:“说时迟,那时快,怀义纵到东宫,不觉吃了一惊,险些自墙上跌将下来。”清·无名氏《武则天外史》第27回:“怀义正待开口要问情由,说时迟,那时快,早有一名刀斧手走上一枪,刺中怀义咽喉,登时一命呜呼,到鄷都城抢物去了。”清·无名氏《醉春风》第2回:“虽犯咸池,却是吉星多,不怕。说时迟,那时快。张家送了催亲各色礼物。”清·无名氏《吴江雪》第5回:“说时迟,那时快,江潮这乘轿子在沿河这一边,只恐挤在河里,向里边一侧。”清·无名氏《蝴蝶媒》第3回:“说时迟,走时快,那轿子早已到下处了。张澄江和顾跃仙一齐接住,问他访亲的事如何。”清·无名氏《岭南逸史》第17回:“说时迟,那时快,一箭射去,把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化作南柯一梦。”清·无名氏《万年清奇才新传》第5回:“说时迟,来时快,早见一声响,左腿上被世玉打了一九环剑花,鲜血淋漓。”清·无名氏《巫山艳史》第1回:“说时迟,那时快,左手弯弓,右手搭箭,叫声:‘着!’”民国·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38回:“说时迟,那时快。法珍等知有变祸,飞马奔还,先至禁中,闭门上仗,禁止出入。”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原著

《水浒传》第23回:“武松挽住宋江说道:‘尊兄不必远送。常言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水浒传》第32回:“自古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兄弟,你只顾自己前程万里,早早的到了彼处。入伙之后,少戒酒性。’”《水浒传》第90回:“燕青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不必远劳,后图再会。’”

释义

又作“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送行再远,终将分手告别。这是古人送别朋友时远行者的劝慰之语。

例句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169:“(李)勣将入朝,一人赠以佩刀,一人赠以玉带。文瓘独无所及,因送行二十余里。勣曰:‘谚云:千里相送,归于一别。稚珪何行之远也,可以还矣。’”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生与莺难别。夫人劝曰:‘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哥哥,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哥哥你回去,你兄弟若得官呵,必然保举哥哥,同享富贵。”明·杨柔胜《玉环记》第8出:“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大姐回去罢。”明·徐田臣(★请将二字按左右结构组字)《杀狗记》第27出:“兄弟,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请回了罢。”明·沈受先《三元记》第7出:“自古道:送君千里终须别,西出阳关无故人。列位请回。”明·朱鼎《玉镜台记》第27出:“妹丈,你挥戈早着回天力,委曲绥邦国。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方事之内,一以委托妹丈,登舟去了罢。”明·冯惟敏《不伏老》第4折:“常言: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少得留恋。”明·西湖浪子《三刻拍案惊奇》第16回:“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也便省了罢!”明·无名氏《梼杌闲评》第7回:“兄弟们回去罢,送君千里终须别。只是兄弟们前程万里,须各努力保重要紧。”明·无名氏《英烈传》第7则:“我欲往武当进香,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列位且各回家,待我转来,再作区处。”清·李玉《清忠谱》第5折:“小弟既奉圣旨,理合慷慨就道。相送千里,终须一别。亲翁,小弟言尽于此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0回:“你我话尽于此,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我也不往下送了,你老少四位夫妻前途保重,我们就此作别。”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常言道得好:送君千里终须别。到了你我的交情,大概还见得过这三位尊神,咱们就在这神圣面前一别。”清·王浚卿《冷眼观》第25回:“一直送那人出了大门,站下来拱拱手道:‘千里送君终一别啊!’”清·俞万春《荡寇志》第77回:“古人说得好:送君千里终须别。前途路远,请贤侄就此止步罢。后会不远,愚伯告辞。”清·无名氏《春秋配》第4回:“这路旁非久谈之所,古人云: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愚兄就此告辞。”清·无名氏《飞花咏》第2回:“送君千里终言别。如此同行,转使我心不安。”清·无名氏《施公案》第198回:“兄弟请留贵步,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我等后会非遥,何用如此?”清·无名氏《海公大红袍全传》第4回:“吾固知送君千里,终当一别,但情不能已,殊属恋恋。”清·无名氏《带印奇冤郭公传》第5回:“语云:送人千里,终有一别。况弟的行期尚无时日,大哥又有地方之责,久候也不成话。”清·无名氏《金云翘传》第7回:“爹妈回去罢,送行千里,终须一别。王员外没奈何,方止了泪,安慰分手而别。”清·无名氏《锦香亭》第6回:“自古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后会有期,不须眷恋,郎君就此请回!”清·无名氏《吴三桂演义》第4回:“古人说:千里送君,终须一别。请再饮此一杯,为君一壮行色。”清·无名氏《侠义奇女传》第15回:“公子几次催回,小姐只是不依,不觉又是七八里之遥。众丫鬟也劝小姐曰:‘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同类推荐
  • 北大文学课

    北大文学课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上百篇古今中外最佳美文,完美再现语言魅力,让你在诗词文章中邂逅一段纯美感情,于戏剧故事里领略几番悲欢离合。从北大走出了数不清的文学大家,他们博古通今、指点江山,对文学有着独到的见解。本书收录了众多优秀文学作品,内容涵盖古今中外,体裁涉及散文、诗辞、小说、戏剧。在北大学者的点评中,我们学习百家古文,重温民国美文,阅读国外经典,于文字中领略生活之美。
  • 寻找当代汉诗的矿脉

    寻找当代汉诗的矿脉

    全书由“诗与史”“寻找诗的矿脉”“谈诗论艺”三部分组成,分别从宏观的角度考察新世纪诗与史的关联,从具体的诗人、诗作入手考察新世纪诗歌的崭新面貌及诗艺养成的可能性。全文从多个角度展示了作者对新世纪诗歌现状及问题的思考。
  • 叔本华的辩论艺术

    叔本华的辩论艺术

    叔本华讲述辩论艺术的传世原著,简体中文版全球首次出版。叔本华认为,无论主张是对还是错,所谓辩论,就是在彼此思考的激战中,大力维护自己的主张。因之,必须让争论成为一种艺术。诚如击剑者在决斗时关心的并非谁是谁非,而是如何出招与接招,辩证法也一样,它是一种思想的剑术,在针锋相对之际磨亮智慧,让论点听来言之有理,早一步看穿对手策略,识破并化解言语的诡诈。为此,叔本华以西方先哲的辩证与逻辑为出发点,归纳出38种辩论招式,涵盖哲学、心理学、逻辑学、修辞学等学科领域,以绝妙的方式引领读者理解辩论的艺术。全书妙语如珠、睿见迭出,读来饶富兴味。本书位列德国、法国排行榜哲学长销书,高中指定阅读参考书。从每一种辩论技巧的解析,到具体的应用分析,全书结构清晰、篇幅精当、睿见迭出。无论你想学习逻辑严密的滔滔辩才,抑或想在思想的砥砺中找寻真理,本书都极为适用。
  • 继续走,继续失去的青春

    继续走,继续失去的青春

    有一颗过分文艺的老灵魂,却梦想有一张青春不老的脸。曾在豆瓣网和时光网写作,多篇影评在网络备受好评,获得万千推荐率,形成个人独特创作风格,并逐渐被读者喜爱与支持,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另有个人博客,日记以生活散文、情感随笔居多,点击率曾一度跃居网易博客排行榜前列。现为《东方风情》影评专栏作家。近年来,多篇作品发表于《女友》《读者》《南腔北调》《矢量年华》等国内一线杂志。
  • 徐志摩文集(2册)

    徐志摩文集(2册)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的原创小说、翻译小说、诗歌、散文、书信、日记等作品。包括:《春痕》、《两姊妹》、《一个清清的早上》等。
热门推荐
  • 校草来袭丫头乖乖不要跑

    校草来袭丫头乖乖不要跑

    “夏诺雪!你给我站住”某个巨颜值国民校草在后面追着吼道。“我才不嘞,站着干嘛被你虐啊?”诺雪顺带的做了一个鬼脸。“夏诺雪你已经跑了三年了你还想跑,不要被我抓到负责你一辈子都别想从我身边逃走!”国民校草边跑边吼------纯纯的宠物哦。
  • 虚谷天琊

    虚谷天琊

    沈怀若,本是儒家弟子,一心就想求取功名,匡扶山河。然一卷经书,让这个好不容易历经残酷科举考试,取得探花功名的年轻人,亡命天涯。自己的爷爷是“谪仙”?那卷平常的经书是气宗大纲《道藏》?杀害自己全家的居然是神仙门派?自己的敌人就是传说中的修道者?晴天霹雳,五内俱焚!杀父破家之仇不共戴天,可纵使自己这些年游学闯荡,但也仅仅是个江湖二流,大仇如何得报?除非突破到江湖中传说的超一流境界,打破生死玄关,融贯天地灵气,方有一线机遇。
  • 等你到春暖花开

    等你到春暖花开

    冷焰在转学的第一天,司微便喜欢上了他,喜欢他那个长长的,像洋娃娃般温暖的睫毛。“我要告诉你一个关于你的秘密。”“我最最最喜欢的人就是你了,如果有下辈子,不管如何我都跟定你了,只要能不嫌弃我……”!在风声鹤唳的十七岁岁,那个从未来临,永不终结的夏天……男生们与女生们相遇的泛着茸茸微光的傍晚。他与她相遇满目缭乱潮湿的雨天。他们与他们相遇歌声流淌的白色荒原。她与他的声音带着年轻厚重的气息划彼此十七岁的天空,像一只扇动着温热羽翼的倦鸟,每一次的展翅,我们的气息就扑面而来。一个又一个的相遇,出现在这个庞大的北方的城市。
  • 废柴作者的恋爱战争Vol.04(轻小说系列)

    废柴作者的恋爱战争Vol.04(轻小说系列)

    经历过这样与那样的事情后,王幕成为了一个小说作家,安稳却充实的生活充斥了他大学一年的时间。因为他随意开口的一个玩笑而突入他生活中的女生,改变了他今后的想法,并因此遭遇到他全然不想遇到的修罗场中。这是一个女性恐惧症患者,挣扎在修罗场的故事。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世世劫1

    世世劫1

    仙侠系列,师徒恋好巧不巧,刚醒便被一群人莫名抓住,甚至还未看清那柱子的样子就被死死的绑在上面,最可恨的是他们口中魔物魔物的叫我,这名字真难听。在一个沉玉关被关三年,世人皆以为魔物已经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了,可她的身上却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尘缨觉得自己是最惨的,没了记忆,刚醒被绑在柱子,在沉玉关三年,刚醒又一个魔王要她的命,身上毫无功法,学个剑法能学一年,还有个冷嘲热讽的师傅,唉,看看手中的剑,要不自我了结。。。。。。。其实这还不是最奇葩的,她还有前世的哥哥?!尘缨懵了,果然醒来就没好事,呵呵呵呵呵小小女孩该怎样逆天改命呢,当然是。。。。。。做美梦吧尘缨表示抗议:我正在刻苦修炼呢!
  • 重生之喵宠

    重生之喵宠

    上一世,秦暖一直安安分分地待在自己的世界里,小心翼翼地将那个少年珍藏在心里,无人可窥。那个善良清冷的少年,是秦暖心里唯一的白月光。然而,当她得知少年抑郁自杀的时候,秦暖震惊了,茫然了……巨大的悲痛将她淹没,窒息吞没她的意识,自此一病不醒……再次睁眼,秦暖惊恐的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一只猫?!什么情况?她……她重生成了一只猫,还回到了三个月前?!那……她不是又可以见到少年了!……举头三尺,幸得神明垂怜,何弋,这一次,我定要护好你……
  • 蔷薇走过的初夏

    蔷薇走过的初夏

    这是讲女主琉璃晴晴在转学过后,开始青春,开始爱情,但这途中,她也遭受背叛,但结果究竟怎么样呢?请大家看正文吧!
  • 赣江边看江的女孩们

    赣江边看江的女孩们

    为了勉励自己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为了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挥洒年轻的激情,释放激情,充满热情,不畏困难。即使没有名校的背景,没有任何家庭背景,但是只要有自己的目标,并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断去努力,并坚持不懈,面包会有,牛奶会有的,房子会有,车子也会有,为了纪念自己逝去的青春和姐妹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就写下了此文,希望能在这个过程中,处在迷茫的同龄人,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向。。。
  • 古代历史未解之谜

    古代历史未解之谜

    本书介绍了古今中外历史方面的各个未解之谜,喜欢研究历史的读者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