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66400000080

第80章 注释《古兰经》的派别(2)

综上,逊尼派是******黎明时期******因哈里发职位之争之故,至阿拔斯王朝时期逐渐形成的一个集宗教、政治、学说于一身的宗教派别复合体,既是******教的主流派别,也是******教的重要载体和主要表现形态。[7]无论是历史上,还是近现代以来,学界通常言及******教时,很大程度上都将逊尼派作为******教的重要代表来看待。同样,它的意识形态、教义主张、思想观点、理论学说等,也是世界范围内学界研究******教的核心内容。一言以蔽之,世人言******教,必先言逊尼派。

二逊尼派注释

逊尼派作为******教的正统派别和主流派别,由于延续先知穆罕默德、圣门弟子、再传弟子与三传弟子注释《古兰经》的精神与风格、方法与内容,以及注释《古兰经》的量和质,决定了他们的注释成为历代******学界研究和注释《古兰经》的主流。逊尼派的注释,很大程度上也就相应地代表着******世界对《古兰经》的注释。

逊尼派注释《古兰经》,主要是指“******教逊尼派学者以正统思想观点诠释《古兰经》的著作的统称”[8]。该定义明确指出,逊尼派注释的出发点一如该派的思想主张,是建立在“正统思想观点”之上。换言之,逊尼派所主张的意识形态、教义学说、教法学说、社会学说和思想学说等根本理念,决定了该派学者注释经文的主导思想、学术定位、注释方向和注释内容。如果要明确界定逊尼派注释的话,不妨认为,从******文化注释《古兰经》的整体格局,以及流传于世的注释文献的质和量来讲,非逊尼派运用各派思想注释《古兰经》之外的任何形式的注释典籍,大体都在逊尼派注释的范畴内。

逊尼派学者注释《古兰经》,重在三个“正统”。其一,思想的“正统性”,即将经训作为本派思想的渊源,根据经训原则阐发思想,依据经训精神实施创制法则和引用公议类比原则。其二,观点的“正统性”,即将经训原则视为本派理论学说和观点主张的根据,在渐进发展过程中所推出的任何观点,都务必符合经训要求和主张,不得逾越经训原则。其三,注释的“正统性”,亦即,除部分哲学注释和苏菲注释因受外来思想而具有商榷外,其他注释大体既严格遵循了注释学的法理和学理,也符合了注释学的学术规范和学科要求;既“遵循圣门弟子和再传弟子之道,对《古兰经》中的隐微的节文不予深究,也不作详解,而是将其知悉权完全交给真主”[9]。

三个“正统”相辅相成,思想和观点是否“正统”,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注释的“正统”与否。反之亦然,“正统”的思想和观点,也决定了注释的“正统”。基于此,逊尼派认为“正统性”的注释即为,注释家在对《古兰经》从文体到内容,从语言到思想,从方法到理论,从沿袭传统(即传闻注释)到创制演绎(即见解注释)等进行注释时,都要严格遵循先知穆罕默德及其门弟子业已确立的注释圣行、注释精神和注释原则的传统,力求“释经而不越经”地解读其经义经旨。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只要注释符合了逊尼派认同的“正统”,也就自然符合了经训精神指导下的注释法理和学术学理。

大体来讲,逊尼派的“正统”注释,与什叶派注释、哈瓦利吉派注释、穆尔太齐赖派注释截然不同的是,它大体上注重《古兰经》的表义(Al-āhir),并且相对其他派别而言更加慎重阐发《古兰经》的隐义(Al-bāin)和隐微经文(Al-mutashābihāt)。[10]因此,逊尼派的正统注释,尤其表现在两大层面上:

其一,体现在注释《古兰经》的表义层面上。亦即,该派在经训原则允许的范畴内,对《古兰经》的文体结构、收集定本、章节排序、辞藻语义、词法句法、降示背景、先后停止、简略详述、各种诵读、信仰纲领、伦理道德、教法律例、传说故事和经义经旨等需要注释的经文,作学理分析和法理注释,以帮助读者明晰和认知《古兰经》的方方面面,从而能够严格遵循《古兰经》教诲引导,正确运用《古兰经》处事处世。此外,该派的正统注释还严格要求注释家不得涉足经训、教义、教法和注释法理严格禁止的注释领域,如牵强附会地注释“章首字母、真主之手”等隐微经文(Al-’āyāt al-mutashābihāt)。因此,逊尼派的注释家“每当面对内容隐微的《古兰经》节文或‘圣训’时,总体上说他们是相信的,他们将知悉权交付真主,对节文不加注释、不深究、不增加、不删减。每当他们听到关于真主的手或指等字眼,如‘真主亲手调制了制作阿丹的泥土’、‘信士的心在普慈的真主的两指之间’等这样的字眼时,他们说,我们知道,手和手指是由肉、骨、筋组成的,而肉、骨、筋都是物体的,我们也确信,真主并不是物体的,也不是抽象的,因此真主的手和手指与物体绝无关联,我们将知悉权交付真主及其使者”[11]。

其二,彰显了该派自始至终以正统思想观点注释经文的学术举措,促使其注释集中反映出,他们认同与接收“四大哈里发到奥斯曼帝国统治的合法性,吸收了从哈桑·巴士里、四大伊玛目到艾什尔里、安萨里等人的宗教学说和主张。对于涉及信仰问题的经文,他们主张遵从字面意思,不随意解释,认为‘信仰’问题应遵从《古兰经》,而不能用解释《古兰经》迁就‘信仰’。在教法方面,基本以圣训和四家教法学派的主张为依据解释《古兰经》有关经文;同时他们借助宗教学科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阐发经文含义”[12]。

由上,逊尼派自然形成的正统性,决定了该派注释《古兰经》的起源与发展——口耳相传与文字记载两大历史时期——的正统性。很大程度来讲,逊尼派注释《古兰经》的历史沿革,代表着******学者注释《古兰经》的发展史。其发展过程为:

1.先知穆罕默德是注释的始源者——领受《古兰经》启示并成为注释经文的第一人。

2.圣门弟子是注释奠基者——构建注释《古兰经》的注释渊源和基本方法。

3.再传弟子是注释延续者——创立《古兰经》注释学校,并以此为学术平台大力弘扬注释。

4.三传弟子是注释拓展者——将注释列为圣训学范畴而使其向着学科方向发展。

5.四传弟子是注释学建立者——泰伯里的《古兰经注释总汇》代表注释学业已形成。

6.自四传弟子以降是注释的推动者——注释全面发展,其标志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

(1)学科要求完善——注释《古兰经》的15门学科及各种学术要求和条件完善。

(2)注释方法多元——分析注释法、概括注释法、专题注释法、比较注释法。

(3)注释种类多样——传闻注释、见解注释、示意注释、专题注释、科学注释。

(4)注释内容丰富——语言学注释、法学注释、哲学注释、苏菲注释、古兰学式注释等。

(5)源语外语共注——阿拉伯语注释与非阿拉伯语注释,如英文注释、乌尔都文注释、土耳其文注释、中文注释等各语种注释,共同构建了世界范围内解读《古兰经》经义经旨的整体格局。以上5个层面的概况,笔者已在上述诸章中做了阐述,兹不赘述。

(6)注释典籍浩繁——从古至今,逊尼派在各个时期注释《古兰经》的文献典籍不胜枚举。尤其在传闻注释、见解注释、示意注释、专题注释、科学注释、语言学注释、法学注释、哲学注释、苏菲注释、古兰学式注释等领域,推出了丰硕的注释成果。这些层面笔者在前面各章中均已阐述。此外,该派的代表性注释典籍,除传闻注释和见解注释典籍外,笔者均已在上述各章中作了不同程度的提及。至于传闻注释和见解注释中的代表典籍,笔者将在下章中阐述。

(7)古今注释交织——近现代以来,社会变化和时代进步,促使该派注释家在延续、吸收和借鉴前人注释基础上,广征博引地沿袭前人注释传统,宏观微观地研究和注释经义经旨的同时,也因时代要求、社会发展、知识更新需要,将注释工程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例如在社会主张方面,认为诸如男女平权、人类平等、限制私人资本、反对压迫侵略,等等,都是《古兰经》基本思想所包含的内容,因此召唤******加强团结,对敌斗争,维护自己的独立与自由;在自然科学方面,强调学习科学知识,提高思辨能力,探索宇宙奥秘,开发并利用自然界宝藏,等等,都是《古兰经》所肯定和鼓励的行为。许多经注还列举近现代科学研究的若干成果与结论,《古兰经》中已有记载,但只有随着科学水平、认识水平的提高,才有可能理解经文中某些在千百年前难以领会的内容,如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关系、物质均有阴阳之分,等等。此外,在饮食禁忌方面,新的经注还援引了现代医学研究和实验的结论,证明禁食猪肉、严禁饮酒对防止疾病、保护健康的必要性,表明《古兰经》确实蕴涵着许多微妙的知识。”[13]

8.注释媒介互补——注释家既运用传统的纸质材料传承着注释,也运用现代媒体传播着注释。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埃及、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广播与电视等媒体的专业节目,在定期、定时、定量地播放经文的同时,也传输对所播章节的注释。尤为指出的是,当代注释家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将自己的最新注释成果发布到网络上,方便了网络读者学习和认知《古兰经》。例如,埃及注释家宰格鲁勒·南贾尔(Zaghlūl al-nanjār)博士,在埃及金字塔网站(http://www.ahram.org.eg)的“Qaāyāwa ’ārā’”(问题与见解)栏目中,按照《古兰经》的章节顺序,定期发表自己的注释成果《古兰经的奥妙》(’Asrār al-qur’ān)。同样,也门学者成功研制的“《古兰经》语法软件”,用三种不同颜色标示出每节经文的名词、动词和虚词,有利于计算机读者方便快捷地运用计算机技术研究和学习《古兰经》语法。此外,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于2006年开设的“《古兰经》注释网站”(http://www.altafsir.com),不仅以阿英两种文字上传了该派百余部代表性注释典籍,也上传了什叶派的代表性注释名著。同样,该网站还将当下研究和注释《古兰经》的最新成果公之于世,供读者免费浏览。

概而言之,逊尼派基于经训原则与教义精神所确立的正统性,决定了《古兰经》注释的正统性,及其在注释整体格局中的主流性。阿拉伯******国家各类图书馆中收藏的有关《古兰经》注释的文献典籍,其中绝大部分来自逊尼派注释家,并被注释学界一致界定为“受赞扬的注释”(Al-tafsir al-mamdū)。鉴于这样一个宏大背景,以上诸章节(第5章第2节中栽德派和十二伊玛目派教法注释除外)的研究内容,都属于逊尼派注释范畴,因此笔者在本节中对逊尼派注释不予详细阐述。

[1]宛耀宾总主编:《中国******百科全书》,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624页。

[2]同上。

[3]《宗教、学派与党派简明百科全书》,利雅得世界******青年协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4]《宗教、学派与党派简明百科全书》,利雅得世界******青年协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5]宛耀宾总主编:《中国******百科全书》,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625页。

[6]宛耀宾总主编:《中国******百科全书》,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624-625页。

[7]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文化史》第8册,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96页。

[8]宛耀宾总主编:《中国******百科全书》,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625页。

[9]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文化史》第8册,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96页。

[10]关于阐发《古兰经》的隐微经文,逊尼派的两大教义学派艾什尔里学派和马图里迪学派对其各执己见,存在分歧。“分歧的关键在于对以下经文的理解:‘他降示你这部经典,其中有许多明确的节文,是全经的基本;还有别的许多隐微的节文。心存邪念的人,遵从隐微的节文,企图淆惑人心,探求经义的究竟。只有真主和学问精通的人,才知道经义的究竟。他们说:‘我们已确信它,明确的和隐微的,都是从我们的主那里降示的。唯有理智的人,才会觉悟。’(3:7)马图里迪派将这节经文中‘只有真主和学问精通的人,才知道经义的究竟’中的‘真主’和‘学问精通的人’断开理解,认为只有真主才知道经义的究竟。艾什尔里派则把‘真主’和‘学问精通的人’并列理解,认为只有真主和学问精通的人才知道经义的究竟。基于这种理解上的差异,马图里迪派主张,对于《古兰经》中出现的‘手’、‘脸’等经文,只信其真,不求其解,只有真主才知其究竟。而艾什尔里派却认为,那只是一种比喻,如将‘手’比喻为能力、将‘脸’比喻为实在、将‘眼睛’比喻为目光、将‘升上(宝座)’喻为统治、将‘双手’比喻为全能、将‘降示’比喻为善举和恩赐、将‘笑’比喻为宽恕,等等。”——参见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文化史》第8册,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93页。

[11]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文化史》第8册,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99页。

[12]宛耀宾总主编:《中国******百科全书》,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625页。

[13]林松:《古兰经知识宝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6-127页。

同类推荐
  • 道家的生存之道

    道家的生存之道

    道家崇尚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这种态度既是一种淡泊名利,持守节操的高贵品德,又体现出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道德心理学认为,道德对心理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故这种心理平衡能力与个体的道德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具有独立人格,精神充实,有着崇高的人生目标的人,才能够真正做到宠辱不惊。道家以“善利万物而不争”、“容乃公”的宽阔胸怀,以祸福相倚,有无相生的深邃智慧,引导人们从更高、更广的角度来看待物质利益和眼前得失,告诫人们,不要为声名、财货这些世俗的物质利益而丧失了自我,扰乱宁静的心灵,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而应“抱朴守真”、“安时处顺”、“不与物迁”。
  •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本书主要以中国西北回族中一个宗教性群体——西道堂为研究对象,将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尝试性地应用于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中,并进一步对西北回族内部差异性做出阐述。
  • 钟吕丹道经典译解

    钟吕丹道经典译解

    自古至今,世界各民族都有巫觋,文明古国尤为突出。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正是因为保持着古代文化的延续性,为巫觋文明的理性传承提供了绝佳的历史背景,由此也缔造了中国的道文化。道文化是继承巫觋文明的源头文化,形式上属于神秘文化,本质上体现了人类的灵性文化。丹道是道文化孕育出来的、掌握灵性文明的实践体系。
  •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这部唯一由中国人写的佛经,记载了六祖慧能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和他亲口传授的佛法精髓,是公认的禅宗至高经典,只言片语都蕴藏无穷智慧,任何人都能从中获益,因为六祖总能用一语点醒梦中人的独特方法,让你顿悟人生的本来面目,教你放下妄念执着,在瞬息万变的世界,更快乐地活在当下,每时每刻都能享受最活波、最自在的生命状态!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这是一个神秘的、个别的、直接的、功利的、保守的、多样的、复合的、无权威的、无系统的、迷乱的世界:治学者从中窃见智慧的闪光;执政者从中总结驭政的权谋;生意人从中获取滚滚财源;迷信者从中祈求缚身的绳索。
热门推荐
  • 往生辞

    往生辞

    千百年来,多少人因诸多罪孽含恨而终,最终一口怨气凝结成鬼魅霍乱人间,而有这么一类人,生来却是为渡他们而来。这类人叫往生引路人。李霜无自小便能看见鬼,自从她认识了一个长相极其俊俏的男子欧阳寒后,她的生活开始越来越多的跟鬼打交道。。。
  • 萌宝嫁到:总裁,靠边站

    萌宝嫁到:总裁,靠边站

    幼时的相遇,成了他唯一的温暖,但,却也造就了她今后坎坷的路程.他付出所有,只为搏她一笑,水到渠成的因缘背后,竟是灾难的来临.'你只需要记住,无论何时何地何事,我相信,你永远做的都是对的.'他的承诺,能否兑现?
  • 爱了就不放手

    爱了就不放手

    陈小雨介绍自己的名字时说:“我妈是个很懒的女人,她说生我那天,雨很大,于是给我取名字叫大雨,登记户口时,人家一听是女孩,很好心的给改成小雨了。幸好我爸姓陈我妈没有搞错。”···················一群青春少年少女的爱情,简单而又复杂,夹杂着我们快乐的大专生活。
  • 君临异界踏九天

    君临异界踏九天

    终有一天踏遍九霄天,君临太古八荒握神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通天龙王

    通天龙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修炼,与天地相争。唯有历经重重磨难,方能成就通天彻地之威!
  • 重生火凤

    重生火凤

    那场大火烧掉了房子,烧毁了家,烧伤了她幼小的心灵。在多年的治疗后,她终于重生了。
  • 萌宠妖妃:邪王,请回家

    萌宠妖妃:邪王,请回家

    某早上,安熙媛迈着小碎布,翻墙逃离摄政王府。“爱妃,起这么早,看来昨晚没有满足你,还有力气翻墙!”江忻辰扛起一脸懵逼的沈忻南往房间里走,扔到床上“既然昨晚没有满足你,现在也不晚!”赵忻南双手护胸“王爷,我错了。求放过!”
  • 诡气复苏

    诡气复苏

    红月升至黑夜那天,流传在都市的怪闻逐渐被人遇到,而江令心脏停止跳动那天,真正的诡气复苏开始属于它的狂欢!
  • 为此打球

    为此打球

    在这里、在球场上我们能看到,最热血的篮球、惺惺相惜的对手、促使自己不断前进的传奇。想要在联盟中获得成功,这要取决于你是否有着坚定的目标,并为之拼尽一切。哪怕周围人都与你相勃,也不会选择放弃。这一切,从都是从那一个夜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