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66400000004

第4章 导言(3)

(5)林松先生的《古兰经知识宝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章“对《古兰经》的注疏与求索”,从“历代名家注疏举要”和“新的求索与试探”两个层面阐述了《古兰经》注释。此外,该书在介绍《古兰经》的中文译本时,亦对译本中的注释做了介绍。同样,林松先生的《古兰经在中国》(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阐述中译本的《古兰经》时,亦就部分译本中的注释做了概要叙述。

(6)中文版《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卷14)(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的“《古兰经》”词条,在介绍《古兰经》时,约用500字篇幅,提及了《古兰经》注释学,并列举了《塔百里古兰经注》和《凯沙甫》两部著作,以及19世纪现代主义催生的经注。

(7)纳忠先生的《阿拉伯通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8章第1-2节、金宜久先生主编的《伊斯兰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章第1节第5小节、何兆国先生主编的《古兰经概述》(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章、蔡伟良先生的《中世纪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章第1节,均从某一个角度概要叙述了《古兰经》注释。

(8)马金鹏先生在《古兰经译注》(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的《译者的话》之第4部分《按照〈古兰经学〉办事》中,概要研究了哲拉鲁丁·苏尤蒂的《古兰经学通论》、《古兰经》注释者应有志向、著名圣门弟子注释家、《古兰经》的注释和翻译者应具备的15项基础知识。同样,作者在《译者的话》第5部分《选用〈古兰经〉注释中最好的注释范本》中,简要介绍了阿拉伯语的7部权威注释文献。

(9)马仲刚先生在《古兰经简注》(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的附录“《〈古兰经〉简介》”之第8部分“《〈古兰经〉的注释及其学者》”中,分别概要阐述了“注释的产生及其发展”、“经训注释”、“意见注释”、“注释的层次”、“各时代的注释者”。

2.论文成果

(1)马贤先生的《古兰经注释刍议》,载《中国穆斯林》,1985(2)。

(2)穆萨·马斌先生的《蜚声伊斯兰世界的伟大经注——泰伯里及其〈经注大全〉》,载《中国穆斯林》,1995(6)。

(3)优素福·胡来夫先生的《古兰经注释的各派学说》,载《世界宗教文化》,1987(1)。

(4)海宗元先生的《哲俩伦丁和简明古兰经注》,载《中国穆斯林》,1992(5)。

(5)丁俊先生的《古兰经注疏概观》,载《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9(1);《穆圣与古兰经注疏》,载《西北史地》,1999(4);《论古兰经经注学》,载《伊斯兰文化》第2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马春贞先生的《漫谈早期的古兰经注及经注学者》,载《中国穆斯林》,2001(5-6)。

(7)希文先生的《漫谈伊斯兰教的经与注》,载《世界宗教文化》,2004(4)。

以上所列论文和专著,或宏观或微观地就《古兰经》注释做了不同程度的叙述和研究。然而至今没有出现一部比较系统和全面研究《古兰经》注释的学术专著。由此可见,由于各种原因,中国伊斯兰教学术界对《古兰经》注释的研究,与伊斯兰文化体系对它的研究存在很大差距,是可以理解的。有鉴于此,本书以《〈古兰经〉注释研究》为题,试图在这一领域作初步尝试,旨在通过相对丰富的资料梳理和分析,较为系统而全面地展现《古兰经》注释的主要层面。

三本书研究内容

本书旨在探索《古兰经》注释的形成和发展、类型与内容、教派与学派注释、注释成果与特点、源语注释与汉语注释等。

导言部分共四节,主要阐述本书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研究内容、本书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课题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共三节,分别从《古兰经》的成书、内容和影响三个层面,概要介绍《古兰经》。该章目的在于,唯有明确了注释对象——《古兰经》,才能明晰和进入本书研究的主体——《古兰经》注释。

第二章概要介绍《古兰经》注释学,以求通过学科视角来了解《古兰经》注释在伊斯兰文化发展史上的学术地位和学科价值。本章有四节:《古兰经》注释学的学科立论、学科定义、学科条件,以及注释《古兰经》的方法。

第三章主要从史的角度,叙述《古兰经》注释的起源和发展,以管窥其历史概貌。本章共三节,分别是《古兰经》注释的起源、发展和《古兰经》的翻译与译注。《古兰经》的翻译与译注部分,着重论述了《古兰经》注释发展的延伸现象——外语译注《古兰经》。一则说明《古兰经》注释是由源语注释和外语注释两大体系形成而构建了《古兰经》注释学术活动的整体格局,两者在解读与阐发《古兰经》微言大义等方面发挥着相提并论的重大作用;二则折射《古兰经》注释为伊斯兰教根植所在地发挥着重大作用。

第四章从类别层面,用五节篇幅归纳和阐述了《古兰经》注释的五种类型——传闻注释、见解注释、专题注释、示意注释、科学注释。第五章用五节篇幅,阐述了伊斯兰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个传统学科,运用各自学科理论对《古兰经》所作的注释,成为《古兰经》注释的核心内容——语言学注释、法学注释、哲学注释、苏菲注释和古兰学式注释。

第六章分五节,阐述了伊斯兰教主体教派、重要学派和近现代学者对《古兰经》的不同注释——逊尼派注释、什叶派注释、哈瓦利吉派注释、穆尔太齐赖派注释、近现代注释。

第七章重点介绍了《古兰经》注释史上,具有代表的33位著名注释家及其典籍与注释特点,从而通过注释文本的案例角度,考察《古兰经》注释的丰硕成果。本章共六节,分别阐述了传闻注释的8部典籍;见解注释的10部典籍;穆尔太齐赖派注释的3部典籍;什叶派注释的7部典籍;哈瓦利吉派注释的1部典籍;近现代注释的4部典籍。

第八章重点介绍了《古兰经》注释在中国。该章有23节,第1节介绍《古兰经》在中国的翻译和译注。第2节阐述了5部颇具代表性的中文译注典籍及其特点。第3节概要介绍了《古兰经》的维吾尔文译注。

结论部分旨在从宏观角度——《古兰经》注释具有的文化性、社会性、思想性和时代性,总结和定性《古兰经》及其注释是伊斯兰文化的缩影,是推动伊斯兰社会发展的必然举措,是伊斯兰教各种思想的综合体现,是伊斯兰教与时俱进的具体显现。它在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文化历史进程中肩负着独特的学术使命,具有举足轻重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作用。

[1]希提:《阿拉伯通史》,马坚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8页。

第三节本书重难点和创新点

(一)本书的重点在于:相对全面地研究《古兰经》注释的主体层面,尤其是它的重要层面——注释学科概况、注释形成概况、注释类型概况、各派注释概况等;着力挖掘《古兰经》注释的核心内容与潜在价值;透析《古兰经》注释折射的精神内涵与文化意义;反映《古兰经》注释蕴涵的文化价值和学术作用;揭示《古兰经》注释折射的经义经旨。

(二)本书的难点在于:由于伊斯兰历史时间跨度长,《古兰经》涵盖学科门类广,伊斯兰教派别众多,注释典籍纷繁庞杂,注释学科要求细微,涉猎学科资料广泛,因此对其系统梳理和全面研究难度大,尤其对研究注释中蕴涵的文化意义和学术价值等都颇具挑战性和开拓性。可以说,《古兰经》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对它的研究是一项艰难庞杂的学术工程。因此,《古兰经》注释具有的学科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特点,很大程度上成为制约本书研究的学术瓶颈。这个学术瓶颈对于尚欠学术功底,学养疏浅的笔者而言,具有很大难度,突破这一学术瓶颈,实属不易。

(三)本书的新点在于:尽管本书的选题颇具难度,但为了首次相对比较系统而全面地研究《古兰经》注释,笔者依然不揣冒昧,试图在国内外学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究注释的概貌及其丰硕的学术成果,挖掘注释的学术价值和时代精神,从而通过注释层面进一步解读《古兰经》,了解伊斯兰教。基于这个出发点,本书的新点在于:

其一,选题新。世界范围内,相关学术界从各个层面和各个角度研究《古兰经》的成果可谓百花争艳。然而,中国有关学术界对《古兰经》的研究不及国外,对《古兰经》注释的研究更处于起步阶段。甚至从系统研究角度来讲,《古兰经》注释领域的研究尚属学术空白——既无学术专著问世,业已发表的成果也显得比较零散。因此,本书无论从研究《古兰经》角度而言,还是从研究《古兰经》注释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而言,选题都有它“新”的一面。

其二,资料新。本书为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古兰经》注释,竭尽全力选用了中国学术界此前尚未运用到的权威的第一手参考资料——阿拉伯语的研究成果,从而确保了论文所用资料的原始性、权威性、真实性和翔实性。本书在引用资料时,既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中早期学者运用传统方法著作的经典文献,更有现当代学者运用新方法与新理论完成的学术专著。鉴于此,相对国内以往资料而言,本书的“新”点尤其体现在资料的运用上——阿拉伯语原始资料,包括《古兰经》注释典籍和研究注释的文献,其中既有“古典”(’Ummahāt al-kutub)文献,也有现当代学术成果。

其三,内容新。相对国内以往的《古兰经》注释研究而言,本书参考引用的新资料,决定了本书研究的新内容。本书基于伊斯兰文化体系注释学界前人的大量研究成果,尽可能展现了《古兰经》注释的主体层面。因此,本书中的绝大部分内容,较之国内以往同类研究的零散成果而言,以内容新颖且丰富而见长。

其四,结构新。本书研究由近及远、由此及彼地进入研究对象——《古兰经》注释——的步骤,决定了本书的结构新。亦即,本书的结构呈递进式,环环相扣,步步相接。通过简介《古兰经》,步入《古兰经》注释研究;通过概议《古兰经》注释学,步入《古兰经》注释的主体层面,从而使本书的研究基本上做到了先整体后局部、先历史后现状、先成果后案例、先阐述后结论。由此,本书的“新”点亦体现于结构相对完整且严密。

第四节本书的研究方法

本书以《古兰经》的阿拉伯文注释典籍、注释学文献和研究注释的学术成果为切入点,在结构上以伊斯兰文化发展史为经,以具有代表性的注释典籍和研究文献为纬,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学、历史学、文化学、宗教学、语言学、翻译学,以及伊斯兰教传统学科之古兰学、注释学、圣训学、教义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采用综合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文献资料与学术访谈互动、理论与实践相佐证、宏观与微观相交叉的方式,本着资料翔实、论据充分、立论准确、论述公允的治学态度,坚持历史辩证和实事求是的学术原则,尽可能条理比较分明、层次比较清楚地展现《古兰经》注释的形成发展、类型内容、注释派别、各语注释、成果文献等,探讨《古兰经》注释对《古兰经》微言大义的延伸,最终旨在通过本书的研究,能够为我国相关学界,尤其是伊斯兰学术界进一步研究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及其注释,提供可资借鉴的一些经验和资料,以期抛砖引玉,供学界同人深化对该领域的研究。

此外,本书中还须说明的几个重要事项是:

1.本书中凡引述的《古兰经》译文,均出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1981年出版的马坚先生译本。笔者为行文方便,省略了《古兰经》的章名和章次号与节数号,仅以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冒号前为章,冒号后为节,如21:45,即为《古兰经》第21章第45节经文。

2.本书为方便读者一目了然地明晰《古兰经》注释的主体层面,制作了“《古兰经》注释结构图”,见附录。

3.本书中凡出现的阿拉伯人名、地名、书名,以及专业术语的译名,如果《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中已有之,就采用该书中的译名;如果该书中没有,则人名和地名以新华社制定的阿汉译名表为准。书名则采取意译方式处理。

4.本书中人名的生卒年,如果《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中已有公历年,就采用该书中标示的公历生卒年。如果该书中没有,则直接采用伊斯兰教历的生卒年标示,如伊历235-301。如果人名后没有标示生卒年,则表示生卒年不详。

同类推荐
  • 心经

    心经

    《心经》作为般若经的浓缩本,“缘起性空”是其核心思想,但又进一步从“对外扫相”和“对内破执”两个角度去讲“空”。《心经》是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来对外破五蕴身,以“心无挂碍”来破心执。
  •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探讨作为道教宫观“神圣空间”的内核与作为社会化外延的因素,以及它们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中产生发展的,从而奠定了宫观文化的研究基础。第二章主要探讨道教宫观内神仙信仰在当时的政府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神仙信仰的特点,以及人神交通的斋醮仪式。第三章主要探讨宫观的神职人员——道士的产生发展、清规戒律、组织制度以及经济生活等。第四章重点探讨了道教官观的建筑、美术以及音乐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解读其艺术表象下的神学思维和世俗情怀。第五章,宫观文化的世俗化典型——道教庙会。
  • 星云日记14:说忙说闲

    星云日记14:说忙说闲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十四册。收录星云大师1991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人生三昧”、“苦乐之间”、“说忙说闲”、“人生加油站”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

    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的历史演变和现状,诸如基本信仰和功修制度、教坊和掌教制度、寺院经堂教育、传统节日、婚丧礼仪和生活定制、苏非门宦、清真寺建制、近代回族伊斯兰教的维新运动,以及现阶段的新面貌等等,都有所涉及,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归纳和认识回族伊斯兰教的社会作用。尤其是对回族伊斯兰教的民族特色,作了比较充分的探讨和论述。
  • 星云日记31:守心转境

    星云日记31:守心转境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三十一册。收录星云大师1994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守心转境”、“用人之道”、“生命力”、“独木不成林”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热门推荐
  • 逆光侠

    逆光侠

    2035年,SpaceX公司酝酿30年已久的火星殖民计划即将开始实施。然而一颗银灰色的球体突袭地球,整个世界被一分为二。从此,科技、人文、社会的方方面面被颠覆。人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现在是2050年1月17日,倒计时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后一个海盗

    最后一个海盗

    这是一个谜一般的海盗世界!海盗王的后裔;古老的舰船和金灿灿的财富;那些飘荡在甲板上的幽灵和来自海底的怪物;守护财富的诅咒还是凄美的爱情!外号“亡灵”的主人公被迷失在了那一片属于海盗曾经辉煌过的时代,他将会带着他的同伴们向本不属于自己的命运发起挑战!
  • 永定河畔梨花村

    永定河畔梨花村

    《永定河畔梨花村》是“浑河儿女梨乡情”系列书之一。本书是一本综合性的书,包括民间传说16篇;小说19篇,(小说中包括速写、小小说、小说、小报告文学、微型小说);散文11篇;杂文13篇,(杂文中包括小品文、寓言、杂文、抗日纪实等。本书总目录分为六大部分,即:民间传说、小说散文、杂文随笔、诗词曲赋、民谣谚语、曲艺楹联。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浑河(永定河)岸边那个时期梨乡人民的精神面貌和这个地区的风土人情。
  • 天机·富春山居图

    天机·富春山居图

    绝世古画神秘被盗,生死对决一触即发。说肖锦汉捉拿真凶生死轮回几重天,可否重现昔日特工风采?闻林雨嫣博弈西子湖畔,怎样参悟各种谜局?瞧染香巧使七巧玲珑心,能否涅槃,遇见真实的自己?看胡林楠为夺回国宝上山下海勇闯巨龙穴,能否成就小人物的英雄史诗?国仇家恨,搏命出击,恩怨情仇,纠缠百转,一切都随《富春山居图》的起伏命运,迎来命定的结局……
  • 穿越火影之落冥

    穿越火影之落冥

    一个传说级的大佬因为陨石重生到了火影世界,他将在火影忍者世界掀起怎样的风云呢?
  • 惊鸿若云泪仙身

    惊鸿若云泪仙身

    安碧云出生时命格诡异满城异香的孤女,原是女娲后人之重生。被上仙苏子泪下凡所救,对他暗生情愫,苏子泪不负众生,不负重任,一直想保护天下重任。为寻恩人,安碧云前往沫林仙山,在经历了重重波折下拜为其坐下唯一弟子。师徒二人亦师亦友,皆以匡扶正义保护世间。朝夕相处,让安碧云对苏子泪产生了深深爱慕执念。为救师尊的苏子泪为寻三生水却无意中伤。自此,六界动乱不堪,百姓民不聊生,安碧云匡扶天下,费尽心思保护六界。苏子泪仅只剩下一百天的生命了。为救师父的安碧云却无意中魔界之诡计。失去心智,自此,天下太平,动乱不堪……(敬请期待!)
  • 你是我藏在心里的人

    你是我藏在心里的人

    一次车祸事故,林落霞被林鹜记在心里。林鹜的一句话,林落霞顺利进去自己梦寐以求的公司。只是,林落霞的领导居然就是问她变态问题的面试官。初入职场,前助理告诉林落霞,林鹜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从此她的工作进去了红色区域,要时刻远离色狼。林落霞从来没有想过林鹜会喜欢她,也从来没有想过,最好的朋友喜欢的男孩居然一直喜欢她。林林总总的误会,使得两个人分分合合……他们可以走到最后吗?
  • 我是制卡师

    我是制卡师

    “我是江陵,我穿越到一个画风奇特的平行世界了!辣么!我的金手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