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63600000049

第49章 功过是非论宰相(9)

褚遂良上奏疏认为:“薛延陀可汗本来是突厥的一个首领,陛下当年征战沙漠,万里萧条少有人烟,残余势力奔波投靠,须有一个酋长,于是才赐给他鼓和大旗,立为可汗。近来又降下大恩,应允与他们通婚,西面告知吐蕃,北面通知思摩,连大唐朝中的儿童也都知道此事。陛下又行幸北门,接受他们敬献食物,群臣与边远地区都整日宴饮庆贺。都说陛下为了安抚天下百姓,不爱惜自己的女儿,芸芸众生,谁不感恩戴德。如今陡生变化,有悔婚之意,我深深为朝廷的声誉受损而惋惜;这样一来得到的很少,而失去的却很多,也会产生隔阂,必然会导致边境不安宁。薛延陀深怀被欺辱的怨恨,百姓也感受到背约的羞愧,恐怕这不是怀柔远方、训教边兵的办法。陛下即位治理天下已有十七年了,以仁义恩惠交结百姓,以诚信礼义安抚边远地区,天下百姓没有不佩服的。背约实在是没有道理,为什么就不能善始善终呢!龙沙城以北,薛延陀的部落众多,朝廷想要讨伐他们,终究不能全都消灭干净,应当对他们抚以德义,使正义掌握在朝廷手中而不是在对方手中,失信的在对方而不在我方。做到这些,则是尧、舜、禹、汤等人远不及陛下了。”太宗不听其谏议。

当此时,众位大臣大都说道:“朝廷既然答应与他们通婚,又接受了人家的聘礼,就不可失信于薛延陀,以免又生边乱。”太宗说:“你们这些人都是只知古而不知今。汉初匈奴强大,中原汉王朝怯弱,所以要装扮子女,送金银财物以作为诱饵,在当时是合乎时宜的。如今中原强大,北方少数民族怯弱,以我大唐的一千步兵,可以击败他们的数万骑兵,所以薛延陀肯卑躬屈膝,满足我们的要求,不敢稍有傲慢,是因为他们刚刚立了可汗,属下杂姓部族不少,想要借着大唐的势力以威慑制服他们。他们中的同罗、仆骨、回纥等十多个部族,各有兵力几万人,如果他们合力攻打薛延陀,可以立即攻破取胜,之所以不敢轻举妄动,是因为畏惧他是我大唐所立的可汗。如今将宗室女嫁给他,他必然自恃是大国的女婿,其他部族谁还敢不服!这些戎狄人面兽心,一旦稍不满意,必会反咬一口,造成祸害。现在我们回绝其婚姻,停止接受他们的聘礼,其他部族得知我们抛弃了他们,很快会将他们瓜分豆剖,你们只需记住朕说过的话就行了。”

唐太宗悔婚,致使薛延陀大怒,连年出兵侵扰唐朝边境。这时,唐太宗才后悔没有听禇遂良的话。

唐太宗亲征高句丽,褚遂良反对征讨高句丽,更反对唐太宗亲征。不出褚遂良所料,征讨高句丽失败而归,唐太宗后悔不已。

贞观十八年(644)九月,唐太宗拜褚遂良为黄门侍郎,参与朝政,成为贞观年间的宰相之一。贞观二十二年(648)九月,晋升为中书令。

次年五月,唐太宗病危,召褚遂良和长孙无忌到面前,对他俩说:“汉武帝将太子刘弗陵托孤于霍光,刘备将刘禅托孤于诸葛亮。朕现在把所有的后事都交给你们了。太子仁孝,你们要竭尽忠诚辅佐他。”接着对太子李治说:“有无忌、遂良在,你不用为天下担忧。”因为长孙无忌是太宗的姻亲,太宗又对褚遂良说:“无忌尽忠我,我有天下,大多是他出的力。我死之后,不要让人说他的坏话。”遂命褚遂良起草遗诏。

三、祸起昭仪遭贬遇害

贞观二十三年(649)六月,太子李治即位,是为高宗,改元永徽,封褚遂良为河南郡公。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同心协力,共同辅政,唐高宗也非常敬重二人,每次都虚心听取他俩的意见。因此,唐高宗初期,尚有贞观遗风。次年,即永徽元年(650),褚遂良因抑价强买土地被弹劾,出为同州刺史。永徽三年(652),褚遂良被召回,任吏部尚书、同中书下三品,复为宰相。次年为尚书右仆射。

永徽六年(655)九月,唐高宗李治欲废王皇后,立武昭仪(即后来的武则天)为皇后,召见褚遂良、长孙无忌等人说:“皇后无子,武昭仪有子,现在我想立武昭仪为后,怎么样?”褚遂良说:“皇后出身名门,陛下的大婚是先帝安排的。陛下是否还记得,先帝临崩,拉着陛下的手对臣说:‘朕的佳儿佳妇,现在交给卿。’言犹在耳。皇后没有任何过失,废皇后这事不是儿戏,臣不敢对陛下说违心的话,更不敢违背先帝的诏训。未闻有过,岂可轻废?臣不敢曲从陛下,上违先帝之命!”唐高宗非常不快,此事当时也不了了之。

第二天,唐高宗又说起立武昭仪为皇后一事,褚遂良说:“陛下如果一定要废去皇后,请精心选择天下的名门望族,何必要武氏呢?武氏曾经伺候过先帝,这是众所周知的,怎么能瞒得过天下人。如果这样,万代之后,人们会怎样议论陛下呢?”说罢置笏于殿阶,解巾叩头,直至血流,然后说道:“还笏给陛下,请放我回归田里。”唐高宗大怒,命人把褚遂良赶出去,已经“垂帘”的武氏大声喊道:“为何不杀掉此獠?”长孙无忌忙上前说:“遂良受先帝顾命,有罪也不可加刑。”不久,武昭仪被立为皇后。

由于坚决反对废去皇后,褚遂良被贬为潭州都督。显庆二年(657)三月,转为桂州(今广西桂林)都督。七月,礼部尚书许敬宗、中书令李义府听从武氏旨意,诬陷褚遂良居心不良,图谋不轨。唐高宗便以桂州乃兵家用武之地,不适合褚遂良办公行事为由,又把褚遂良贬为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爱州远在海外,荒凉不堪,唐高宗以此惩罚褚遂良。

褚遂良到了爱州,忧惧祸至,恐死不自明,于是上表唐高宗以陈忠诚:“过去濮王(魏王李泰)、承乾(原太子)争斗的时候,臣不顾死亡,归心陛下,最终与无忌等四人共定大策。等到先帝临终,臣和长孙无忌同受遗诏,陛下手抱臣颈。臣与无忌处理众事,没有遗漏,数日之间,内外安宁。臣力量小责任重,现在臣的蝼蚁之命已没有几年,请求陛下哀怜。”然而,此时的唐高宗已昏庸懦弱,受武氏牵制,对褚遂良的忠诚之言无动于衷,对褚遂良的境遇更是不闻不问。显庆三年(658)十一月,褚遂良终被害而死,时年六十三岁。

中书令岑文本

岑文本(595~645),唐太宗朝宰相。字景仁,邓州棘阳(今河南南阳)人。祖父岑善方,在后梁任吏部尚书,把家迁到了江陵。父亲岑之象,在隋任邯郸令。岑文本历任别驾、行台考功郎中、秘书郎、中书侍郎、中书令等职。他擅长写作,才思敏捷,草拟文告下笔立成,深受太宗重用、信任。在随太宗征伐高句丽时,他事必躬亲,唯恐出错辜负太宗,以致心力交瘁而死。

一、少有才名长为重臣

岑文本的父亲岑之象在隋末因事被人告发,没有机会申辩。岑文本当时只有十四岁,到司隶官那里为父亲喊冤,辩论和答对的言辞非常通畅,没有任何纰漏,为众人所注目。有人叫他作《莲华赋》,作成之后,在场的人都赞叹不已,于是他父亲的冤屈得以洗雪,他也因此闻名。

岑文本性情敏捷,仪表堂堂,擅长做文章,所作文章能贯通古今。本郡推荐他去考秀才,岑文本不应召举。萧铣占据荆州称帝,召他任中书侍郎,主管文书。唐河间元王李孝恭平定荆州,岑文本降唐。李孝恭的部下打算抢掠全城百姓,岑文本劝说李孝恭道:“自从隋室无道,四海之人为了活命都伸长脖子盼望真正的人主。萧氏君臣之所以决心归顺,是为了远离危亡而寻求安定。大王您如果纵兵剽掠,恐怕江、岭以南,人们的归顺之心受阻,从而造成狼顾獐惊的局面。不如妥善安顿荆州,以此来劝勉还未归附的人,宣示天子的大恩大德,那么谁不愿意成为唐朝的百姓呢?”李孝恭认为他说得对,下令不准侵扰掠夺,任用岑文本为别驾。后岑文本跟随李孝恭攻打起兵叛唐的辅公祏,主管撰写檄文符文。升任行台考功郎中。

贞观元年(627),岑文本被授任为秘书郎,同时在中书省值班。太宗举行完藉田礼之后,在元日召见群臣,岑文本献上《藉田》、《三元颂》两篇,辞藻与情致都很富丽。岑文本才名早著,李靖又把他推荐给太宗,太宗提拔他任中书舍人。这时颜师古为侍郎,自从武德以来,诏书文诰或大事都由颜师古起草制定。等到岑文本任职后,他很称职,而且敏捷快速超过了颜师古。有时诏令繁多,时间紧急,他便叫属吏六七人蘸笔等待,分别进行口授,文件写成后,居然全都符合要求,没有任何缺失。颜师古因过错被免职,宰相温彦博替他向皇上求情说:“颜师古熟悉时事,擅长草拟文诰,很少有人能比得上,希望能重新任用。”太宗说:“朕举荐一个人,足以担当此任,你尽可以放心。”于是授任岑文本为中书侍郎,专门掌管机要事务。贞观十年(636),岑文本与同僚令狐德棻撰写《周史》,史论多出于岑文本。《周史》修成,他得封江陵县子爵。

这时,魏王李泰得宠,宅第非常豪华,为诸王之冠。岑文本上疏给太宗,既用崇尚节俭来劝说,又陈述了嫡与庶应当有所区别,各守本分。认为应当对魏王有所限制。太宗认为他的建议很好,赐给他布帛三百段。

二、节俭孝友鞠躬尽瘁

贞观十七年(643),岑文本加授银青光禄大夫。不久,他升任中书令。岑文本显贵后,常自以为以书生起家,所以住处简陋,室内也没有茵褥帏帘一类装饰。他侍奉母亲以孝著称,抚养弟侄很有恩义。他对待平生的故人,即使是漂泊贫贱之人也一定以礼平等相待。太宗常常称赞他的忠诚恭敬。晋王李治为皇太子时,大臣大多兼任东宫官职,太宗想让岑文本也兼任或代理东宫官职,他辞谢说:“臣担任一个官职,还怕事务太多,不想再去东宫太子那里希求恩泽,请让我一心事奉陛下吧。”太宗这才作罢,但仍下诏叫他五天到东宫参见一次。岑文本每次进见,太子都要答拜。

在任中书令之初,岑文本面有忧色,母亲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既非功臣又非故旧,责任重而职位高,恐怕不是好事。”有人前来庆贺,他就说:“我可以接受你的慰问,但庆贺就免了吧。”有人劝他经营产业,岑文本感叹说:“我是汉南一介平民,徒步入关,所期望的不过是做个秘书郎、县令而已。没有一项军功在身,却以文墨书生出身而位居宰相,俸禄已很丰厚,为什么还要置办产业呢?”所以他从来不谈及家业之事。

岑文本任职时间长了,得到的赏赐也很丰厚,都交给他弟弟岑文昭主管。岑文昭任校书郎,结交了很多轻薄之人,行为很不检点,太宗大为不满,对岑文本说:“你的弟弟多有过失,朕将叫他出京任外官。”岑文本说:“臣自小没有父亲,母亲所钟爱的是臣的弟弟,不想叫他离开身边。如今若叫他到外地任官,母亲肯定会忧虑的,我没有这个弟弟,就等于没有老母亲了啊!”说着还哭出声来,太宗怜悯岑文本的孝心,召来岑文昭训斥一顿并予以约束,所幸岑文昭还很能悔过自新,以后居然没有什么过失。

贞观十九年(645),岑文本跟随太宗征伐高句丽,太宗把事情全部交付给他,关于粮食运输的目次、兵器甲胄的总目、草料分配的等级,岑文本总是筹算不离手,事必躬亲,他总担心太宗托付的事情出现差错,对不起太宗的信任。因而心力交瘁,难以为继了,太宗十分担忧,对左右说:“岑文本和朕一同出行,恐怕不能和朕一同返回了!”

走到幽州时,岑文本突然发病,太宗亲自去看望,为他的病重而伤心流泪。没几天岑文本便去世了,终年五十一岁。当天傍晚,太宗听见夜间戒严的声音,就说:“岑文本逝世了,朕不忍心再听见这种声音。”于是下令停止。追赠他为侍中、广州都督,谥号“宪”,陪葬昭陵。岑文本有文集六十卷。

中书侍郎杨弘礼

杨弘礼(?~653),唐太宗朝宰相。字履庄,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他是隋朝尚书令杨素的侄子。父杨岳,在隋大业中期(约608~610)为万年令,他一向与杨素之子杨玄感不和,上表说杨玄感一定会造反。等杨玄感谋反被杀,杨弘礼的父亲杨岳因为与叛乱者同族近支,牵连被关在长安监狱里,因他事先上表说杨玄感将要造反,所以炀帝派人赦免他,等使者到达时,杨岳已经被长安留守杀死,杨弘礼等遂免罪。

高祖李渊建唐,因杨素对隋室有功,诏令杨弘礼继承清河郡公的爵位,授任太子通事舍人。贞观中期(640~642),杨弘礼升迁为中书舍人。

贞观十九年(645),太宗出征辽东,拜授杨弘礼为兵部侍郎。驻跸山一战,他率领步骑二十四军绕到贼军背后出击,势如破竹。太宗从山上眺望他的部队,只见兵器精良,军容严整,人人尽力,不由得十分赞赏,对许敬宗等大臣说:“越公(指杨素,杨素骁勇善战,曾封越国公)儿郎,仍有家风。”

当时,众宰相都留在定州辅佐皇太子,只有褚遂良、许敬宗、杨弘礼随军,主持军务。

贞观二十年(646),太宗统率伐辽军队返回,拜授杨弘礼为中书侍郎。次年迁任司农卿。授任昆丘道副大总管,他率军打败处密,杀死焉耆王,降服昆支部,俘获龟兹、于阗王,凯旋而归。适逢太宗去世,大臣嫉妒他的功劳,被降职授泾州刺史。永徽初年(650),追论他的功绩,升任胜州都督,改任太府卿。永徽四年(653),杨弘礼去世,追赠兰州都督,谥号为“质”。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康有为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康有为

    好学深思,立志救国、1858年,古老的中华帝国又一次蒙受了列强的羞辱,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攻入天津,清政府被迫分别与俄、美、英、法等列强签订了屈辱的城下之盟《天津条约》,致使国家主权进一步丧失,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陷入更深的苦海。就在这年3月,一位在近代中国救辱图强的斗争中斩将搴旗的伟人诞生了。他就是几十年后在神州掀起洪波巨澜的康有为。康有为字广厦,号长素,又名祖诒,戊戌政变后改号更生,晚年自号天游化人、游存叟、游存父等,因祖籍南海被尊称为南海先生,或康南海。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苏村敦仁里康氏老屋。南海康氏是南海县的大族,世代习文修礼,是当地有名的书香世家。
  • 瞿秋白传

    瞿秋白传

    想为大家辟出一条光明的路,却因为多余的话一度被误为多余的人。五四风云人物书系《瞿秋白传》,36年悲剧人生说历史误会,从容就义是书生,74载烟云过尽见个人性情,细节还原真秋白。
  • 张爱玲传

    张爱玲传

    她的轨迹并非只有香港的“传奇”、上海的“流言”,这些只是她漫长人生一个辉煌的起点,她还有无尽的美国岁月。她的前三十年像过山车一样惊险刺激,五彩缤纷,她的后半生却悠长得像永生的历史。上海时期的她是戏剧化的、传奇性的,有点像小说;美国时期的她更像平平淡淡的散文。前半生她像个小说家,后半生她更像个学者。
  • 兵法如神垂青史:吴起

    兵法如神垂青史:吴起

    本书记述了吴起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描述了他领兵打仗的细节,向读者展现了一位军事家令人叫绝的改革方法、极高的政治才能和用兵如神的精彩事迹。
  • 盛世基石:姚崇(中华历朝著名宰相大传系列)

    盛世基石:姚崇(中华历朝著名宰相大传系列)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对姚崇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详细介绍了武则天至唐玄宗时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姚崇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了深入的了解。
热门推荐
  • 男人的五项修炼

    男人的五项修炼

    《男人的五项修炼》:当丰富的内涵、卓越的品味、独特的个性越来越成为男人们的普遍追求,当职场越来越成为男人们彰显个性魅力的最佳空间,男人们对魅力、成功的渴望如同春草一样疯长,如何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位极具内涵又充满个性魅力的成功人士,成为当下男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只有内外兼修,才能打造最完美的男人。
  • 徐志摩作品集(2)

    徐志摩作品集(2)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容不得恋爱,容不得恋爱!披散你的满头发,赤露你的一双脚;跟着我来,我的恋爱,抛弃这个世界殉我们的恋爱!
  • 都市重生之女王归来

    都市重生之女王归来

    无男主。魔界最强魔帝遭天帝暗算,魂魄散落在地球一个女孩身上,且看她如何一步步重回巅峰。(本文算的上是都市文,飞升之后是简略写的。我还是学生,一次不会更太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缚灵灯

    缚灵灯

    陶芷在人类世界隐姓埋名三百年,竟然只是因为这里的美食多,汉子壮,这究竟是人性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直到某一天——”小陶啊,别玩了,快去找四大灵器救你爹。“所以温柔乡的幻想破灭了,邻家少女撕掉面具,还是一条女汉子,陶芷痛心疾首:”我什么时候才能拥有甜甜的爱情?”.......
  • 法宝回收站

    法宝回收站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我是有底线的。——林楚。“仙躯、神体之类的恕不回收,仙器、神器之类的法宝则是来者不拒,恩,至于灵丹妙药、神格神晶那就更是多多益善了。什么?民用法宝,也行,我也收了。”林楚脑中多了个回收站。
  •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八卷)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八卷)

    历史知识的普及向历史读物的通俗性和趣味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读物是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其中尤以世界史读物为甚。我们用百万字,千幅图片,翔实地再现了五千年间人类共同的实践经验、创造的文明,为今天提供丰富的借鉴和启迪!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一个个历史故事,通过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历史故事展现五千年世界风貌,以形象明快的语言描述一个个历史人物,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事件勾画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
  • 将军娇妻可盐可甜

    将军娇妻可盐可甜

    叶清漪,前世被何思菡算计臭名远扬,人人都觉得是她,善妒不贤,不守妇道,红杏出墙,最后被幽禁于荒凉院落,吃住如同乞丐,亲子不得相见。夫君武君彦奔赴北蒙作战,何思菡变本加厉,叶清漪险被饿死,后来逃出生天,却听闻武君彦战死北蒙。叶清漪奔赴北蒙收尸,意外遇到武君彦幸存属下,得知惊天阴谋,武君彦竟是被谋害致死。重生之后叶清漪丧失部分记忆,忘记前世武君彦之死,重回将军府,只想好好抚养幼子,一心与武君彦和离。谁料,叶清漪竟在和离之后,恢复前生全部记忆......宅斗,甜宠,权谋
  • 暖心小短篇

    暖心小短篇

    文章内容可能会略有简单,但是足够的暖心......
  • 农村科学养殖常识——肉兔

    农村科学养殖常识——肉兔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等出版物。这套图书为农家书屋必备书系—农村科学养殖常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