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63600000043

第43章 功过是非论宰相(3)

贞观十七年(643),萧瑀与长孙皇后之兄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都被画图像于凌烟阁。同年晋王李治被立为皇太子,拜授萧瑀为太子太保、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宗说:“三师是以德引导太子之人,在礼仪上如果不尊崇他们,就无从取法。”于是下诏:“老师入东宫谒见,太子必须出门迎拜;老师坐下,太子才能就座;文书开头末尾签名,要称说‘惶恐’二字。”

萧瑀向来显贵,但气量狭小。每当宴会朝见,就说:“房玄龄等人结交党羽窃取权力,他的同党如同用胶粘在一起一样牢固,只是没有机会反叛罢了。”太宗说:“了解臣下莫若君主。朕虽然不圣明,难道会昏聩得不知臣下的好坏?”萧瑀认为皇帝偏听偏信。这样时间长了,太宗心中也不高兴。

萧瑀喜好佛教,有时不高兴就向太宗请求出家做和尚。太宗允许了,随后他又奏说自己思量不能这样做。不久,又称有脚病不能入朝谒见,太宗说:“萧瑀是不是不知道自己应该干点什么了?”于是下诏削去他的爵位,降授商州刺史。但太宗因萧瑀一向忠贞,所以不忍废其爵位,不久又恢复他的封爵,加特进。

贞观二十一年(647),太宗任命萧瑀为金紫光禄大夫,封为宋国公。他随从太宗到玉华宫,因病死在那里,终年七十四岁。遗言用单衣殓尸,下葬不必占卜吉日。下诏追赠司空、荆州都督,陪葬昭陵。太常寺拟议谥号为“肃”,太宗认为他性情猜忌,改谥号为“贞褊”。

萧瑀的儿子萧锐,娶襄城公主,任太常少卿、汾州刺史。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

房玄龄(579~648),唐太宗朝宰相。名乔,字玄龄,以字行,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房彦谦,是当时著名学者。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是有唐以来任相最长的一位,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贤相之一。他与杜如晦、魏徵一道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创造了历史上著名的盛世“贞观之治”,被太宗比为汉代名相萧何。

一、书香门第仗策谒主

房玄龄出生于诗书世家。他的曾祖和祖父都曾在北魏、北齐任官职,父亲房彦谦是当时著名学者,在隋时做过司隶刺史,隋朝大文学家薛道衡与他父亲关系很好,每次因公事途经临淄,都要在房家盘桓数日。而后,房彦谦对魏、齐、周、隋之间的争斗极其厌倦,曾产生过“优游乡曲”的念头。隋朝初建,房彦谦以为国家振兴有望,对政治转为热心。但后来见隋朝的政治腐败,他十分忧虑。曾谏言宰相高颎,对官吏要严于管理,不要再修筑那些“穷极侈丽”的建筑。他曾对朋友说:“隋炀帝不吸取教训,不采纳大臣的劝谏,却一意孤行,肆行苛政。别看现在天下貌似安定,不久定会出现****。”

房玄龄深受家传熏染,自小爱好文学,****博览,文章异彩纷呈,又写得一笔好字,在当时很有名气。

开皇十六年(596),房玄龄举进士,授羽骑尉。此时,隋朝仍是一派“兴旺发达”的景象,人们都以为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积弊并未显现,然而,房玄龄却看出隋朝“天下太平”的表面下隐藏着巨大的政治危机。他对父亲说,隋朝并没有什么功德,只不过靠着愚弄百姓过日子,现在各位皇子又在皇位问题上相互倾轧、争夺,权贵们奢侈糜烂,这样的王朝又怎么会持续长久呢?看到儿子年纪虽小,却有如此远见,房彦谦非常惊奇。房玄龄事亲至孝,谨行“周礼”,父亲病了,他尽心服侍,一百多天,没有解衣安眠;继母病死,他悲伤得食不下咽,以至于骨瘦如柴。这都是“周礼”要求做的,是士大夫的标准。时任吏部侍郎的高孝基对其评价甚高。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李渊起兵于太原,攻打隋朝。渡过黄河之后,李世民率军占领了渭北,准备进攻隋朝的都城长安。此时,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新王朝势必要替代旧王朝。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反隋顺应潮流,加上李渊的军队军令严格,秋毫无犯,很得民心,归顺的人很多。官民及将士都来归顺,扶老携幼,日以千计。李世民广纳贤士,声名远播。时任隋隰州(今山西隰县,在山西西部)尉的房玄龄,分析天下大势,认为隋朝已是穷途末路,毅然决定投奔李世民。李世民当时驻军于渭北,而房玄龄在隰州,两个地方相隔有七八百里,房玄龄徒步前往李世民的驻地。当时的著名文学家温彦博也投奔了李世民,对房玄龄的才能早有耳闻,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就向李世民推荐。求才若渴的李世民对房玄龄一见如故,深为他的才能所折服,任命他为渭北道行台记室参军。大业十四年(618)五月,李渊称帝,封李世民为秦王,李世民任命房玄龄为秦王府记室,封临淄侯。接着,唐王朝就开始了削平群雄、统一全国的战争。

李世民连破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房玄龄全都参与谋划。他很有政治眼光,善于深谋远虑,打了胜仗,攻下了城池,很多将领的注意力都放到了黄金珍宝上面,唯有房玄龄不为这些东西所动,他所关心的是那些有才干的人,千方百计去打听、去发现他们,收罗到李世民的麾下,使之“各致死力”。由此李世民的政治势力在征战的过程中得以不断壮大。后来以“杜断”而闻名的杜如晦,就是被房玄龄发现并向李世民推荐的。李世民感叹说,光武帝得到了邓禹,天下大治,房玄龄就是当代的邓禹。房玄龄不仅重视人才,还注重对前代图籍文书的保护。他担任秦王府记室后,秦王府的诸多事务,都由他亲自打理。他做事认真,效率又高,特别是撰写了很多军书、表奏,都是不打草稿、即时完成的,而且文采斐然,得到唐高祖李渊的赏识。史称他:“在秦王府十年间,掌管文书,每有军书表奏,立地成章,文字简约,条理清楚。”

二、玄武之变功在其中

“玄武门之变”是历史上很著名的一次宫廷政变,李世民由此决定性地成为唐王朝王位的继承人,开创“贞观之治”。在此次政变中,房玄龄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唐王朝建立后,又经过一系列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统一全国的战争,进行得很顺利,捷报连连,经过长期的战乱,国家初定,民心思安,社会矛盾趋于缓和。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子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矛盾凸显出来,两人为争夺皇位而进行的斗争愈演愈烈。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他在创建李唐王朝的过程中,战功显赫,卓出于众皇子,宋司马光认为李渊之所以得天下,依靠的都是李世民的功劳。李世民不仅能征善战,在文采上也毫不逊色,多才多艺,可谓文武兼备。唐高祖李渊对次子李世民也是极为看重的。太原起兵的时候,李渊曾向李世民承诺过事成之后就立他为太子。唐朝建立后,唐高祖封他为秦王,又赐他“天策上将”的称号,地位远在王公之上。同时,李世民在“天策府”享有官吏任免权,天策府成为他在军事上的顾问决策机构。此时的李世民不但掌握着大量军队,还有一大批效忠他的将领,他利用各方面的优势搜罗人才,聚集到他的帐下,政治势力急剧扩大。太子李建成很明白这一点,他看到李世民政治势力日渐膨胀,自己太子的地位岌岌可危,不禁忧心忡忡,但他也不甘心坐以待毙。在创立唐王朝的过程中,李建成也有一定的战功,他又与其弟李元吉联合起来同李世民抗衡,政治势力不容小觑。双方随着势力的扩大,矛盾也日益激化。据说有一次,李世民去太子府赴宴,回来后“吐血数升”。原来是李建成命人在酒食里下了毒,幸亏李世民酒量不大,饮之不多,才使李世民逃过此劫。这件事更使得双方的正面冲突一触即发。

房玄龄在这场争斗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的有勇有谋和当机立断的性格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早在武德四年(621),一位名叫王远知的道士就称李世民有天子相,此事房玄龄一直谨记于心。中毒之事发生后,他立即拜见李世民的妻兄长孙无忌,一起商量对策。他已十分清楚,此时的局势必要先发制人,才能掌握主动权,赢得胜利。他说:“如今兄弟间矛盾已凸现,一旦发生内讧,不仅家族危险,国家也堪忧。”他认为应当劝李世民“学习周公的做法,以平定家乱。在生死存亡时刻,要当机立断”。长孙无忌同意他的看法,并将他的这些话转告李世民。李世民也认为只有立即除掉李建成及其党羽,才能避免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以维持唐王朝的安定统治,使人民免遭生灵涂炭的悲惨命运。于是,李世民与房玄龄商量,打算发动宫廷政变。杜如晦、高士廉、侯君集、尉迟敬德也坚定地支持李世民,加入到发动政变的核心力量当中。

太子李建成获得的相关情况表明局面已经十分危急,并且朝不利于他的方面迅速转化。他决定主动出击,打算先从李世民身边的人下手。为削弱李世民的势力,李建成使用了很多手段,软硬兼施。他先是对李世民帐下的重要谋士尽力拉拢、贿赂,但这一招术对李世民那些铁杆支持者显然不起作用。太子决定走上层路线,倚托皇帝这座大山,于是他在唐高祖那里中伤房玄龄和杜如晦。对于太子和秦王,唐高祖还是相信太子多一些,其实他本人也对秦王已经肥硕的羽翼十分不安,得到太子的举报,就将二人赶出了秦王府。

武德九年(626)李建成借突厥兵骚扰边疆之机,同李世民争夺兵权,并预谋杀死李世民,诸人都劝说李世民立即做出决定,不然就会贻误时机。李世民准备发动宫廷政变,政变前夕,受李世民之召,房玄龄、杜如晦化装成道士潜回秦王府,对政变事宜进行了细致策划。房玄龄对李世民说:“大王功高盖世,理应继承大业。如今正在危急时刻,是上天相助的良机,望大王赶紧行动,不再迟疑。”从而坚定了李世民发动政变的信心。经过谋划,李世民除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即“玄武门之变”。八月,唐高祖李渊传帝位于李世民,改元贞观,史称唐太宗。

三、裁汰冗官任人唯贤

李世民做了皇帝后,对有功之臣大加封赏。房玄龄等居功至伟。这时候,淮安王李神通(李世民的叔父)表示不服。他认为房玄龄没什么功劳,只不过是个“刀笔之吏”罢了,唐太宗叙说李神通屡战屡败,并将房玄龄的功劳一一列举,称他运筹帷幄,坐安社稷,论功行赏,理应如此。李神通无言以对。

房玄龄任左仆射。因唐太宗在称帝前曾任尚书令,贞观年间因避讳,尚书令一职是无人出任的,因此尚书左右仆射就是尚书省最高长官,即宰相。

房玄龄任宰相后,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对唐王朝的兴盛做出了很大贡献。唐太宗认为“官在得人,不在员多”,应该“得其善者”。根据唐太宗的旨意,房玄龄对中央机关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裁汰冗员,任人唯贤,最终核定文武官员共六百四十六员,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支出,也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唐太宗十分重视人才,他说:“执政的要害,在于赢得人才。用人不当,必定难以治理国家。”太宗对房玄龄、杜如晦说:“你们身为仆射,应当广求天下贤才,因才授官,这是宰相的职责。近来听说你们受理词讼案情,日不暇接,怎么能帮助朕求得贤才呢?”因此下令:“尚书省琐细事务归尚书左右丞掌管,只有应当奏明的大事,才由左右仆射处理。”使之能尽心尽力选拔人才。

房玄龄通晓政务,又有文才,昼夜操劳,唯恐偶有差池;运用法令宽和平正,听到别人的长处,便如同自己所有,待人不求全责备,不以己之所长要求别人,与杜如晦提拔后进,不遗余力。至于尚书省的制度程式,均系二人所定。房玄龄虽然多蒙太宗宠爱,有时因某事受谴责,总是一连数日到朝堂内,磕头请罪,恐惧得好像无地自容。房玄龄的用人政策很灵活,在官员的任用方面,他知人善任,杜如晦就是由房玄龄举荐给唐太宗并得到重用的。

杜如晦在秦府里做事,原为李世民的兵曹参军(训练士兵的军事参谋),他的才能没有为李世民发现,因而没有得到重用。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才被调离秦府,连杜如晦也在其中,李世民并没有在意,但房玄龄深知杜如晦的才能,劝李世民留下他,说失去别人都不可惜,杜如晦是个安天下的大人才,要想取得天下,就得有此人的辅佐。李世民听后大为震动,说:“你如果不向我介绍他,就会失去这一人才啊。”当即决定重用杜如晦,并把他当成是自己的心腹。他深知杜如晦的长处,说:“非如晦不能筹划大事。”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杜如晦与房玄龄同朝为相,其功勋与房玄龄旗鼓相当。往往在房玄龄与唐太宗谋划之后,杜如晦进行剖断,这就是所谓的“房谋杜断”,两人相当默契,配合得很好,成为唐太宗的左膀右臂。房玄龄在选用人才的标准上,既注重才干又注重品德,注意发现德才兼备之人,认为这些人掌握着百姓的安乐。房玄龄对人才不求全责备,利用各自的优势,发挥其所具有的长处。薛收文才很好,也是经由房玄龄推荐给唐太宗的,讨伐的檄文、捷报大多由薛收来写,唐太宗也非常赏识他,可惜他英年早逝,让唐太宗悲叹不已。

同类推荐
  • 政治军事谋略家成才故事

    政治军事谋略家成才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些卓越人物中有腹藏治国良策的政治家,有胸怀万卷兵书的军事家,有发明创造的科学家,有吟诗作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还有那些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他们身上,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展示了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从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同样也会继续激励我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了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而奋斗!
  • 杜佑评传

    杜佑评传

    杜佑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思想家,代表作《通典》一书体制宏大、思想深刻,总结过去,反映现实,开辟历史编纂学新途径,在中国古代的国家行政理论,政治制度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就。《杜佑评传》紧扣唐中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时代背景,细致考察、介绍了杜佑一生的经历,他的近六十年的从政生涯和著述生活,在此基础上,对杜佑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成就及其贡献,做了比较详细的讨论阐述。
  • 至尊红颜:武则天传

    至尊红颜:武则天传

    她是男权世界的一抹朱红,在铜墙铁壁中建立了自己的名号,她进过感业寺,却最终翻身农奴把歌唱,坐上了皇帝宝座、她励精图治.将贞观之治完美过渡到了开元盛世:她独具慧眼,有唐一朝人才济济,狄仁杰、姚崇、宋璟、郭振……丈臣武将,汇聚一堂:她又极具手腕,轻松玩转后宫,关键时刻甚至连亲生女儿都不放过她也曾经养男宠、眨老臣、任酷吏,在历史上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
  • 后宫秘史

    后宫秘史

    一个女人长袖善舞的世界,却浮动着野心家鬼魅的身影;低垂的帘笼遮不住绝世的娇容,在姣媚的颦笑间,射出杀人的箭;这就是帝王的后宫,千百位佳人被拘身于一垛宫墙之内,常常身不由己地跌入其中的阴谋磁场。有的人以色邀宠,有的人母凭子贵,机关算尽之后,最终只有一人可立于中宫。这是一段不能不读的隐秘历史,《后宫秘史》将揭开迷雾背后的真相。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7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7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热门推荐
  • 唯我神尊

    唯我神尊

    天地总有寿终时,生灵各有劫数日,超脱轮回,不入六道,在劫难逃随天灭……经历两世轮回的少年,再次回到最初重生的起点,这一切究竟是巧合,还是无形大手操控?前世放浪不羁的遗憾,命运天定,伊人,兄弟又会如何?命运重新开启,新的轮盘运转,主角终将走向何方?——尽在《唯我神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离开大佬后的生活

    离开大佬后的生活

    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苏宁夏就是这样一个人,在离开傅年仪之后,她独自一人来到了美国,过起了隐居生活,不过隔壁哪位,你能不能不要来蹭饭了?
  • 伊索寓言·下

    伊索寓言·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过后人的不断加工,终成现在流传的故事形式。从该作品的内容来看,其时间跨度很大,内容多是来自民间的传说。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所反映的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及其智慧。
  • 装笔高手

    装笔高手

    知道基因重组病毒再现于世的危害吗!!没错,胡可博士当年就是和你们一样怀着好奇(痴呆)的心理潜心开发了最新的基因重组病毒以后,从此世界再无安宁!!你永远都分辩不清身边的朋友是生是死,你不知道被你摸胸摸腿的美女是人类还是丧尸,你更不会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莫名的被身材缩小到幼儿阶段!知道害怕了吧,害怕了你就进来看看点个收藏来个推荐,不然你会和里面的主人公一样经历一场惊天大浩劫!@!=本书群号376311223欢迎兄弟姐妹加群,陪聊不陪睡!@!纯属虚构,请勿模仿。如有雷同,他抄我。
  • 快穿之我可以百分之九十九理智

    快穿之我可以百分之九十九理智

    她理智,对任何事物都相同,天生的感情淡薄
  • 倾城两甜心的甜蜜爱情海

    倾城两甜心的甜蜜爱情海

    美美的两姐妹,奉命回国上学,遇上邪魅美少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极品纨绔教师

    极品纨绔教师

    拳打土豪富二代,脚踢黑道官少爷纨绔子弟萧远,决定做一名好教师,什么校花警花冰山美人统统让开不要阻止我成为一名伟大的人名教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