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61800000034

第34章 斯大林的封疆大吏:1938-1941(5)

历史学家简·格劳斯(Jan Gross)写道,对于1939年前的波兰政府,“唯一可以争论的方面就是官员受到迫害的程度(为仇视其他少数民族的波兰人所迫害),而非是否存在这种迫害的问题”。“后续波兰政府差强人意的执政表现”可以有助于我们理解1939年苏联军队在进入波兰时受到友好接待的原因。人们成群结队地涌上街头,有时是自发地,挥舞着红色或是黄蓝相间的乌克兰旗帜。[24]不过,波兰人并非唯一让苏维埃俄国感到没有用处的群体,乌克兰的民族主义者同样也是如此,他们梦想着建立一个包括已经苏联化的东乌克兰的独立国家,其他在苏联人眼里没有利用价值的还有地主、资本家和牧师。然而莫斯科的目标不仅是尽可能快地将该地区并入苏联,而且还要使整个过程显得很民主。

1939年10月至1940年3月,在他们占领的头六个月里,他们进行了两轮选举。每次选举前他们都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通过会议、游行和示威活动将人们动员起来。10月15日,一列火车从基辅开往利沃夫,上面装载着流动的博物馆、一个简易的电影院、装满记者的汽车还有一个舞蹈团。一位目击者回忆说:“突然之间,城市与乡村满是成群结队的宣传人员——其中大多是红军或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官员。”

很多投票者参加投票都得到了奖赏,还有一些人认为他们是在为独立而不是为并入苏联而投票。在那些草率挑选的候选人笨拙地发表竞选演讲时,内务人民委员部的操纵者不是让他们草草收场,就是替他们宣读竞选演讲稿,并坚持说这位竞选者嗓子不太好。在投票选举的当天,“那些监督者从早上四点或是四点半左右就开始挨家挨户地敲门,催促睡意蒙眬的居民起来投票,最早的也得到中午才能回家,然后是民兵开始检查居民的投票情况”。

尽管进行了这些准备,但苏联当局还是需要在选举投票中作弊,为的是能产生出可以一致投票赞成加入苏联的西乌克兰与西白俄罗斯国民大会成员。与此同时,内务人民委员部解散了乌克兰的教育与宗教机构,逮捕了具有影响的知识分子。大约有125万人(其中包括犹太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还有波兰人),相当于全部人口的差不多10%,从西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被流放到了苏联内地。在1939年至1941年苏联统治的21个月里,有大约50万人被投入监狱,占到当时所有成年男子的大约10%。大约5万人在监狱里遭到杀害或是饱受折磨,在流放期间死亡的人数超过了30万。[25]

由于在苏联统治下的命运如此可怕,很多犹太人在纳粹入侵时都逃离了波兰,但现在他们都想回到德国占领下的波兰。格劳斯认为,苏联的占领与德国人比较起来“在气氛与风格上显得不是那么咄咄逼人”,这只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对苏联人“还多少有些敬畏,而苏联人有着不安全感,有意降低了声势”(这与德国的狂妄形成了对照),也因为“那些来到西乌克兰与西白俄罗斯的苏联人员也曾遭受过这块新解放的土地上的人们正在经受的同样的苦难(而且不知什么时候他们可能还会再次遭受这样的苦难)”。不过对于西乌克兰的很多人而言,他们没有更多的选择,不是处于苏联极权主义的统治之下,就是遭受德国极权主义的蹂躏。

赫鲁晓夫在这起事件中所起的作用是关键性的。在斯大林的监督下,处理这一事情风险很大,时间也很短促。西乌克兰地区最大的城市利沃夫直到9月22日才得以占领。不过10月26、27日,西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当选的”国民大会代表就举行了大会,赋予他们的代表要求并入苏联的权力。苏联最高苏维埃于11月1日批准了他们的请求,这让那里的人们向斯大林表达了感激之情:“从西乌克兰长达600年来的黑暗与无尽苦难的王国里走了出来,我们发现自己置身于人民真正幸福和真正自由的乐土中。”

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赫鲁晓夫创造了又一个奇迹。苏联的媒体详细报道了那次欢快的集会,而赫鲁晓夫则是其中的明星。在靠近苏联军队和德国军队之间战线的一个小镇上,赫鲁晓夫被告知当地的一个旁观者是位钳工,他欢呼起来:“好呀,你都知道些什么?我也是个钳工。”他的回答引来了“人们欢快的呼喊与鼓掌”。一个新闻短片反映了赫鲁晓夫与铁木辛哥欢迎欣喜若狂的村民时的情景,高大的铁木辛哥在赫鲁晓夫面前给人以高耸的感觉,而赫鲁晓夫则自豪地穿着一件军服,扎着宽宽的皮带,戴着一顶军帽。在向欢呼的人群发表讲话时,赫鲁晓夫摘下帽子,像孩子似的笑着,下面是掌声雷动。当铁木辛哥讲话时,他轻松地站在一旁,拇指插在皮带里。在其后那些高官们站在一起聊天时,除了赫鲁晓夫外,所有的人都手拿香烟,吞云吐雾。当他们在安全警卫的陪同下走向黑色轿车车队时,铁木辛哥恭敬地闪到一旁,让赫鲁晓夫先上车。

多夫仁科的电影《解放》描绘的是那种典型的正义对邪恶的胜利。那些曾经骑在工人和农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奸诈的资产阶级现在被迫去扫大街。一个波兰地主,一位跛脚的老妇人,从他们的农庄里被拖了出来。被俘的波兰士兵在大赦之下一瘸一拐地离去。僧侣投票赞成苏联的统治,而农民们则是载歌载舞,欢庆胜利。在整部电影中,赫鲁晓夫的形象一再出现,为各种活动祝福,加入对斯大林的和散那(一种赞美上帝之语),对所描绘的公众崇拜浪潮感到心满意足。

赫鲁晓夫确实在某些方面减轻过镇压所带来的后果。虽然斯大林于1938年解散了波兰与西乌克兰的共产党组织,但赫鲁晓夫却利用他们原来的党员作为1939年选举的志愿组织者。他控制了集体化与去富民化的步伐,尽管在1941年6月纳粹德国进攻之前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但是他对占领的其他所有事情都持肯定态度。他欢迎东西乌克兰的联合。[26]他为苏联西部边境的扩展与巩固而欢呼。当农民们在新组建的集体农庄里高唱着“英特纳雄耐尔”时,他对他们是否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表示担忧。他说:“不过,你只要想一想,他们能从头到尾将整个曲子优美地唱下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在赫鲁晓夫看来,在波兰知识分子方面遇到的麻烦是他们不明白苏联文化可以为他们带来什么。“在资本主义文化氛围中接受资本主义思想的熏陶……他们既不了解也不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他们不能想象他们的文化会因为将领土并入苏联而得到真正的丰富。”

赫鲁晓夫特别乐于向那些不理解自身利益的人作指导,特别是那些和他过去一样少不更事的下层官员。有一次他碰到了一位利沃夫行政人员,他正在考察那些想在新的市政府中寻找工作的前城市官员,这些官员大多是波兰人。赫鲁晓夫后来说:“他的大衣外面很醒目地插着两支左轮手枪,看起来好像他肩膀上没有扛着一门加农炮的唯一原因就是加农炮太沉了。那些坐在周围想和他交谈的人显然对他都十分害怕。”赫鲁晓夫向他讲解了这种方式不符合共产党人作风的理由:“你给这些人造成了可怕的印象;你是在给你自己和我们的党背上恶名。如果一个恐怖主义分子闯进来想杀害你,你会怎么做?他可以用你的手枪杀害你!从现在开始,如果想带枪的话,你必须保证枪把不要像现在这样露在大衣外面。”

现在赫鲁晓夫也开始在高层圈子里施加自己的影响。内务人民委员部派遣了两名人员去西乌克兰[其中一位就是威廉·菲舍尔,实际上他是鲁道夫·阿贝尔(Rudolf Abel)上校,他于1957年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据称是在美国抓获的职位最高的苏联间谍],执行根据纳粹德国与苏联签署的秘密协议将德国居民召集回德国占领的领土的任务。当其中一位消失后,赫鲁晓夫对贝利亚大发雷霆,指责他派遣无能之辈去乌克兰。根据当时坐在贝利亚办公室里的帕维尔·苏多帕拉托夫(Pavel Sudoplatov)的说法,“高频电话线使坐在桌子对面的人都能听到他愤怒的声音”。当苏多帕拉托夫接到电话时,赫鲁晓夫“不耐烦听他讲话……打断了他的话……然后……挂上了电话”。[27]

1939年9月23日在靠近利沃夫的一个村庄里,赫鲁晓夫挥舞着拳头,呵斥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将军们,因为他们手下的表现太糟糕了。一方面,他们很懒散:“你们也将这称为工作?你们没有执行过一例处决!”另一方面,他们将自己凌驾于像他这样的党的领导人之上:“你们这些多狡猾啊!我们很清楚你们是如何想将党的领导人踩到自己的脚下的。”在莫斯科向贝利亚汇报这次谈话时,乌克兰内务人民委员部的负责人伊万·谢罗夫(Ivan Serov)形容赫鲁晓夫是个“不喜欢玩弄民主人士的傲慢家伙,他只喜欢人们簇拥着他,对他阿谀奉承。……”然而,这起事件真正的意义在于说明了赫鲁晓夫与众不同的两面性:一方面要求警察枪杀更多的人,另一方面又要给他更多的权力空间。

当赫鲁晓夫发表演讲、夸夸其谈时,他实际上是在期待溜须拍马者的奉承,例如像亚历山大·科尔奈丘克和他的波兰妻子、作家万达·瓦西里维斯卡那样。瓦西里维斯卡从被占领的华沙向东逃亡,及时赶来帮助苏联当局在西乌克兰召集她的波兰同胞。“我曾经听说过一位作家,”赫鲁晓夫回忆说:“她在波兰知识分子中间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她和我成为可靠的朋友。她是个好人,很聪明,也很诚实。”他还补充说:“她出生于一个显贵的波兰家庭。她是毕苏斯基[28]政府里一位部长的女儿。甚至有谣传说她是毕苏斯基的教女。……”赫鲁晓夫略带善意取笑的口气描述了瓦西里维斯卡光脚从华沙逃离时的情景,说“她的打扮就像个穿着羊皮大衣与朴素黑鞋的农民一样”。赫鲁晓夫最后安排她当上了乌克兰的副总理。

在赫鲁晓夫的美好回忆中,最高潮的莫过于对投票将西乌克兰与苏联其他地区联合在一起的国民大会的描述。当乌克兰代表团在利沃夫集会时,他“甚至没有听到一个人对在西乌克兰建立苏联政权表示怀疑。一个接着一个,充满感激与快乐,所有的发言者都说被接纳为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是他们最为期盼的梦想”。当苏联最高苏维埃接受了西乌克兰的请求时,赫鲁晓夫感到“十分高兴与自豪”,因为“我组织并监督了西乌克兰的苏联化进程”。他写道:“我不想隐瞒,这对我来说是个幸福的时刻。……与此同时,”他以惊人的坦率补充道:“我们仍然在抓人。我们的观点是这种逮捕行为是值得的,因为有助于巩固苏联政权,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扫清道路。”

赫鲁晓夫在乌克兰任党委书记期间的另一大收获是扩大了他的权贵朋友与熟人圈子。1940年当红军从罗马尼亚占领下“解放”贝萨拉比亚时,赫鲁晓夫和铁木辛哥元帅深入罗马尼亚战线后方,访问了铁木辛哥在弗尔曼卡他出生的村庄。铁木辛哥原来是一位出身农民世家的骑兵军官,根据米高扬的说法,他“可能从来没有读过一本书”。不管他和赫鲁晓夫的大胆行为是否带有任何军事目的,这件事情肯定是很有趣的。赫鲁晓夫对一位长着长长胡须、满嘴臭气、对罗马尼亚军队没有任何用处的农民很是欣赏。“我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听到这种别人难以重复的俄罗斯式骂人话了”,他回忆说,更不说晚上和铁木辛哥的亲戚的聚餐了,赫鲁晓夫一直呆到第二天早上。“我问元帅是起来了,还是在睡觉,他们告诉我他还没有上床呢。”

赫鲁晓夫特别欣赏意志坚强、不屈不挠的朱可夫(Georgy Zhukov),在铁木辛哥于1940年被任命为国防人民委员后,朱可夫接替了他在基辅的职位。赫鲁晓夫对坦克指挥官德米特里·帕夫洛夫(Dmitri Pavlov)1940年在哈尔科夫附近的试验场“飞过沼泽地与沙丘”的方式很是喜欢。但是当帕夫洛夫从坦克里钻出来开始讲话时,已经越来越自信的赫鲁晓夫发现他“没有教养”,而且“眼光有限”。后来接替朱可夫位置的米哈伊尔·基尔波诺斯(Mikhail Kirponos)“缺乏指挥如此众多的军队的必要经验”。至于列夫·麦赫利斯(Lev Mekhlis),由于是工业学院时的同窗,赫鲁晓夫与他“关系一直很好”,但他现在认为麦赫利斯只是“一个笨蛋”。

赫鲁晓夫在克里姆林宫里最好的朋友是马林科夫和布尔加宁。与赫鲁晓夫一样,马林科夫对打猎同样有着浓厚的兴趣。布尔加宁则敢于说没有必要阅读《真理报》的社论,因为这些社论内容空洞无物,不看也知道说了些什么。虽然这是斯大林的助手们之间感情相对较好的时期,但相互之间的嫉妒与矛盾也在不断滋长,赫鲁晓夫当然也不例外。他记得在1939年2月的一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每个人对其他人都有一些十分关键的说词”。刚开始他没有遭到其他成员的批评,但突然有人指责他鼓励“莫斯科党组织里的所有人叫他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

同类推荐
  • 中国十大谋略家

    中国十大谋略家

    本书讲述了中国古代十位谋略家的故事。包括:姜尚、范蠡、孙膑、苏秦、张仪、范雎、张良、郭嘉、刘基、范文程。
  • 刘大观年谱考略

    刘大观年谱考略

    这是清代诗人刘大观的年谱。刘大观生活于乾隆、嘉庆、道光年间,是清中期高密诗派的代表性人物,本书以考订其生平、交游、诗文创作时地为主,兼及当时的社会文化、学术交流、地域背景等内容。本书清晰地勾勒了谱主一生行迹,并充分展示了诗人所处时代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吏治民生等多方面的内容。
  • 胡适新论

    胡适新论

    本书是作者1987年至1995年间胡适研究的相关成果。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从《新青年》的思想及“新青年”群体的分歧乃至分裂,到胡适本人的思想及其与各界的关联,如胡适的文化观与价值观,他在国语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他在抗战前及抗战期间的思想与活动,他与蔡元培、陈独秀、梅光迪的关系及其思想、学术与政治态度的比较,等等。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一文,批评某些人以所谓“全盘反传统”来否定新文化运动是不实之词,反响很大,纠正了学界对这一重大历史阶段的认识偏差。作者认为:对胡适的认识的改变和深化,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中国社会的进步,反映出开放社会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 尼采传

    尼采传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1844.年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1868年,24岁的尼采成为了巴塞尔大学的古典语言学教授。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辞职,之后他便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的煎熬,直到1900年去世。
  • 巨人神话:史玉柱

    巨人神话:史玉柱

    本书从史玉柱的个人特性出发,把他出道以来的成功得失与他的性格成长结合起来进行了深入分析。
热门推荐
  • 苦恋

    苦恋

    爱上一个伤害自己的男人,唯一的结果就是自酿的苦酒自己喝!爱上自己百般设计的女人,唯一的结局就是收拾好残局,却不一定能挽回她的心!他是她即将与姐姐订婚的男人,为何她却成为他的牺牲品?是离去,还是守候着真爱来临?
  • 位面维修

    位面维修

    诸天位面,经过五次,终于将诸多漏洞短板补齐,第一批维修师开始谱写属于他们的历史篇章。
  • 神欲轮回

    神欲轮回

    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虽然蓦然回首,发现自己原来一直没有摆脱命运的枷锁,那就不再以之为枷锁,继续掌握自己的命运吧。
  • 邪魅绝宠:霸道王妃

    邪魅绝宠:霸道王妃

    上一世,她为助宣王登上王位,刺杀群臣,勾结奸佞,大好年华奉献给他,独身过着刀口上舔血的生活。他封她为后,不料,一年后,他杀她儿子,与她的庶姐勾结。最后,一纸休书,将她从天上重重的摔倒了地上,使她连一个丫鬟都不如。半年时间,她历经风霜,大好的年华早已逝去。他以勾结佞臣的罪名将她三千鱼鳞刀加身。她悔啊,血泪两横,不甘死去。时光倒流,她回到了她在十二岁时的大好年华。“上天既然给了我第二次的生命,轩辕辰,上官彩霞,我必定言而有信,说到做到!趁现在的美好时光享受你们噩梦前的安宁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俊俏夫君糊涂娘子

    俊俏夫君糊涂娘子

    他不情愿奉娘亲之命去寻找失散多年也就是自己指腹为婚的娘子,却被到一个‘假小子]给缠上,眼前的这个脏兮兮的‘假小子’是不是秀逗了?自己明明是女人,硬要说自己是男人,真的好笑,更好笑的是这个‘假小子’竟然就是他要找的人,他的娘子,不会吧,原本他期望她早就不在人世了,现在……虽然她很脏,但是他喜欢闻她身上的味道,看着她那脏兮兮的模样,首先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她去沐浴,洗掉她身上的污垢,没想到沐浴出一个水滴滴的娇美人,看来他要好好的调教好她那硬把自己说成是男人的说法,恐怕要花一点时间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倾国恋:天若有晴

    倾国恋:天若有晴

    他--段天翊,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便被推上了那至高无上的宝座,成为这世间独一无二的王!没有人知道,这些都不是他想要的!所有他爱的,爱他的,最后都离他而去!在他人生最低谷的时候遇见了她--木婉儿,于是他沦陷了,可最终换来的是她的背叛!于是他变得嗜血,他不相信爱情,更不相信女人!直到有一天,他遇见了另一个她--夏若晴……他的人生是否会因为她的出现而变得有所不同,他们最终能否冲破一切困难,有情人终成眷属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师兄真的很苟

    师兄真的很苟

    穿越到了一个修仙世界,白无痕立志一苟到底,不再重复上辈子在地球因太浪直接把自己浪死的结局。他时刻催眠自己,他不是什么救世主,什么龙傲天,更不是什么天命之子,他白无痕只是一个拥有着“立地成苟系统”的小小修仙者罢了。为了能在修仙世界“修身养性”,白无痕凡事必百万算,千万谋,推天机,卜凶吉。一事干完,必消声隐迹。恐飞来横祸,死无葬身之地。白无痕:“别人修仙,我修苟。登峰造极,无人知。返璞归真,成空气。立地成苟,得永恒。”【此文有恶搞属性……】【有什么有意思的剧情,在下面评论里说一下,我会考虑考虑写进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