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6000000014

第14章 干戈不息的军事之谜(3)

据军事史家们研究认为,八阵图的威力主要来源于它的布局有方、可分可合、可定可变。

八阵应该就是按八卦的原理部署的。八阵有8个门,为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开门,其中生门、景门、开门是吉门,休门、伤门、杜门、死门、惊门5门为凶门。全阵共有14000马军,50人为一队,共280队;步军10000人,列为200队,每个步兵占地2步,一马军占地4步,10人为一列,面对面,背对背,马军步军互相配合,又可互换。这样有利于作战时休息,保存实力。八阵图也可以改变阵容,以达到迷惑敌人的目的。

宋朝的阮逸就曾在《李靖问对》一书中,详细说明了八阵图的方法。书中说道,八阵图最先由5队人马组成,其排列方法是将正方形均分为9个方格,中间一格驻一队,边角上的4个方格各驻一队。中间一队驻中央不动,其余四队可在其余8个方格内变换位置,队形随时而变,兵力灵活机动,前后左右相呼应,因而具有一定的威力。

东汉学者郑玄注《周礼》时提到,春秋时代杰出的军事家孙武就曾在兵法书中讲述过八阵之法。《隋书·经籍志》一书也曾记载有“孙子八阵图”一节,可惜内容已散失。不过,这也说明八阵图早已有了。1972年,山东临沂县银雀山出土的《孙子兵法》残简中,其中就有一节《八阵篇》。汉朝及三国时代的军队也都演习过八阵法,例如《三国志·武帝纪》中记载“十月都试车马,幸长水南门,会五营士为八阵进退”。不过,最有成就的还当属诸葛亮。他吸收和发扬了历代军事家在八阵法中的精华,又创造性地加以发展,因此后人说他的八阵法虽源于孙武,却更胜孙武。明人茅元仪曾研究诸葛亮八阵之阵法,在其所修《武备志·诸葛亮鱼复江八阵图》中所说:“纵横排开六十四个小阵,分别组成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阵和一个中军阵,二者合为一大阵,阵后设二十四队游骑,为大阵的机动兵力。”

但八阵图在战争中的应用、变化威力究竟如何,现在还只是略知一二。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发现,能提供古代八阵法的资料将会越来越多。八阵图究竟是不是把八卦原理运用到了军事上?它的布局、作战机理到底是怎样的?这将是一份珍贵的军事史遗产,值得我们花精力破解此谜。

11、 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吗

淝水之战,是公元383年东晋与前秦在今安徽寿县一带进行的一次大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历史典故即出于此。

公元316年,西晋王朝灭亡。当时,占据陕西关中一带的氏族统治者以长安为都城,建立前秦政权。公元357年,苻坚做了秦王,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文化的措施,使前秦国力迅速强盛,并基本统一了北方。在南方,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建立东晋王朝。东晋占有今汉水、淮河以南的大部地区。这样,就形成了秦晋南北对峙的局面。

公元383年8月,苻坚发兵南下,三路进军,攻打东晋,共有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羽林军”3万余骑。百万大军从东到西,绵延千余里。在苻坚重兵压境下,晋孝武帝采纳了谢安、桓冲等人的主张,下令坚决抵抗。他派将军谢石、谢玄等率兵8万沿淮河西进,以拒秦军;又派将军胡彬率领水军5000增援战略要地寿阳(今安徽寿县)。

同年10月18日,秦军前锋攻占寿阳。胡彬所率领的水军走到半路,得知寿阳失守,退守硖石(在安徽寿县西北25里)。秦军为了阻挡晋军主力西进,又派兵5万进至洛涧(今安徽怀远县以南之洛水),并在洛口设置木栅,阻断淮河交通。胡彬因困守硖石,粮食用尽,处境十分艰难,写信要求谢石增援。不料胡彬的求援信也被秦军截获。由此苻坚判断晋军兵力很少,粮食十分困难,应该抓紧进攻,遂把主力留在项城(今河南项城),只带了8000骑兵赶到寿阳。苻坚先派尚书朱序到晋军劝降。朱序原来是东晋防守襄阳的将领,襄阳失守时被俘。朱序到晋军以后,不仅没有劝降,反而透露了秦军情况,并且建议说,如果秦兵百万全部到达,晋军难以抵抗,现在应趁它还没有到齐,迅速出击,打破它的前锋,大军就会溃散。

听过朱序的建议,晋军将领谢石、谢玄于11月派猛将刘牢之率领精兵5000进攻洛涧。刘牢之分兵一部到秦军侧后,断敌退路,亲自率兵强渡洛涧,夜袭秦军大营。秦军果然抵挡不住。

秦军主将梁成战死,5万秦兵大溃,抢渡淮水,淹死1.5万余人。洛涧的胜利,鼓舞了晋军的土气。晋军水陆并进,展开全线反攻。苻坚在寿阳城上,看到晋军严整,攻势猛烈,十分恐惧,竟然把淝水东面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成了晋兵。

洛涧失利后,秦军沿着淝水西岸布阵,阻止晋军反攻。晋军将领谢玄派人用激将法对苻坚的弟弟苻融说:如果你把军队稍向后撤,让出一块地方,使晋军渡过淝水,两军一决胜负。

秦军诸将都认为不能让晋军渡河,但苻坚却说:可以稍退一步,等到晋军兵马半渡之际,再用骑兵攻击,一定可以取胜。于是苻融指挥秦军后撤。秦军本来内部不稳,这一撤,造成阵势大乱,不可遏止。晋军乘势抢渡淝水,展开猛烈攻击。朱序在阵后大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秦军后方部队一听,争相逃命。苻融见势不妙,急忙驰马赶到后面整顿部队,结果被晋军追兵杀死。晋军乘势猛追。秦军人马相踏,昼夜溃退,听到风声鹤唳,也以为是东晋追兵。就这样,几十万秦军,逃散和被歼灭十分之七八,苻坚本人也中箭负伤,逃回洛阳。

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被七八万东晋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这在中国战争史上是罕见的。因此,淝水之战历来被当做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载入史册。

就是这样一个人人称颂的经典战例,却有人提出了质疑。他们对双方兵力之比提出新的见解。首先,前秦的百万军队是虚数。从当时北方人口的估计数看,前秦全国有百万军队已是惊人数字,即使有,苻坚也不可能全部征调伐晋,至少要留一些驻守各地重镇。更重要的是,这虚数百万也没有全部赶赴前线。苻坚到彭城时,凉州、幽冀、蜀汉之兵均未到达淮淝一带,因而根本没有参加淝水之战。

其次,当时集结在淮淝一带的军队,是苻坚的弟弟苻融率领的30万军队,他们也没有全部投入战斗,而被分布在西至郧城、东至洛涧500余里长的战线上。驻扎在寿阳及其附近的军队,充其量不过10万。加上苻坚从项城带来的“轻骑八千”,也不过10多万人,况且战争发生时,这些军队也不会全部投入战斗。正因为寿阳一带兵力不多,苻坚才会在看到晋军严整的阵容时,心中无底,产生草木皆兵之感。

最后,晋军共8万精兵,除刘牢之所率5000人进军洛涧外,均参加了战斗。当时,晋军在长江中游地区布置的兵力,本来就较雄厚,再加上新投入的8万,因此当秦、晋双方沿长江中游至淮水一线交战的时候,晋方在前线至少有20万以上兵力。再考虑到前秦军长途跋涉、晋军以逸待劳;前秦内部意见分歧、晋军上下一心等各种因素,晋军占了一定优势。因此,不论从两军交战的时候,还是从整个战役情况看,淝水之战时双方投入的兵力,是大致相当的。

长期以来,秦晋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以劣势之军打败优势之军的辉煌战例。如今又提出了秦晋双方兵之比的新见解,淝水之战是否以少胜多又成为未解之谜,有待进一步破解。

12、 李自成的军队为何会失败

17世纪40年代初,明朝终于在一系列农民起义中土崩瓦解了。推翻明朝的英雄李自成雄心勃勃,他个性放荡不羁,坚信他就是人心所向。他不能容忍任何事情阻挠他的成功。

1644年春,通向北京城的大门终于向李自成的军队敞开了。这座由为数不多的宦官指挥军队防守的北京城,在势力浩大的起义军面前不堪一击。

当李自成的起义军入城时,京城的人们走出家门,拥上街头,欢迎这位英雄。“新皇帝万岁”的标语挂满了街头。但是,此后不久热烈的欢迎就被恐怖所取代,其部将腐化堕落,大肆饮酒作乐,烧杀抢掠,战斗力大大降低。

现在该是清军最后攻打北京的时候了。

清军即满州军,领导者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于16世纪末开始统一女真各部,并建都盛京,建立后金国。他创立了八旗制度,使得他拥有了一支英勇善战的军队。

占据北京的农民军领袖李自成为防清兵入关,曾多次派人招降明朝山海关守将吴三桂,但都没有成功。在这种形势下,李自成挥师东征,直奔山海关。

吴三桂得知农民军前来进攻的消息后,非常焦虑,立即派人向多尔衮求助。多尔衮接到了吴三桂的乞援信后,极为高兴,认为清军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引路人。这样,满汉官僚地主阶级在共同对付农民起义军的目标之下相互勾结在一起了。

可是,李自成对满汉地主阶级的这种联合力量缺乏足够的认识,尤其对即将到来的大战认识不足,在思想上和军事行动上没有做任何必要的准备。这就注定了他在这场激战中失败的结局。

李自成失败后退出北京撤回西安,从此一蹶不振。

13、 清政府为何会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

1840—1842年,英国殖民者对中国发动了一场侵略战争。这场战争是由于英国强行向中国推销鸦片而引起的,故称鸦片战争,也叫做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年8月11日,英军闯入天津,向直隶总督琦善递交了英国首相给清朝的照会。在照会中,他们向清政府提出赔款、割地等侵略要求,引起清王朝极大震动。

在此危急时刻,大臣们纷纷把斗争矛头指向主战派林则徐,说他禁烟操之过急。他们转向以琦善为代表的投降派,道光帝遂派他去与英国侵略者谈判。

8月22日,钦差大臣琦善赴广东继续办理中英交涉,并将林则徐、邓廷桢等官员革职查办。

他一反林则徐所为,立即惩办积极抗英的清军将领,并将珠江口附近防务设施全部拆除,遣散水勇、乡勇,还大骂广东人民都是汉奸,企图以此举措来讨好英国侵略军。琦善的卖国行为,更加助长了英军的气焰。

12月28日,琦善擅自与英国侵略者秘密地签订了《穿鼻草约》,其中包括割让香港、开放广州、赔偿烟价600万元等条款。

1841年2月6日,英军向虎门炮台发起猛攻。

3月,奕山率领大军齐集广州,但他们都不会打仗,贪生怕死,很快,便在广州城竖白旗投降求和。

27日,奕山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屈辱的《广州和约》。

和约规定:清军退离广州六十里,奕山缴纳600万元的所谓“赎城费”,然后英军退至虎门。

9月,道光帝为挽救浙江前线战场的败局,任命自己的另一个侄儿奕经为扬威将军,侍郎文蔚等为参赞大臣率军前往浙江指挥军事。

奕经同奕山一样腐败无能,在南下途中,尽情地游山玩水,丝毫不顾前线吃紧,到苏州便屯兵不前,整天沉溺在花天酒地之中。

1842年7月13日,耆英、伊里布等人与璞鼎查在英舰“汉华丽”号上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签约后,英军舰船陆续撤往定海一带,第一次鸦片战争遂告结束。可以说,这次战争的失败,一是由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二是与当权者的态度有很大关系,最根本的在于清王朝腐朽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

14、 太平天国北伐的主帅是谁

1853年5月,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南京)后,派遣了一支约2万人的精锐部队,从扬州出师北伐,锋芒直指北京,目的是巩固自己的政权,彻底摧毁清王朝统治。这支部队一路突破清军优势兵力的阻击,跨皖北,战河南,飞渡黄河,挺进山西,威震清廷,一度抵达天津附近。咸丰帝闻讯后,吓得准备逃往热河。虽说这支部队声势壮大,但不幸的是,由于孤军深入,后援不续,最后北伐失败,全体将土壮烈牺牲。不过,谁是这次北伐的主帅便成为这一页悲壮历史上的一大疑问。

李开芳、林凤祥、吉文元、朱锡锟、黄益芸等都是太平天国此次北伐的主要将领,主帅当是李、林二人中的一位,但李、林二位究竟谁为主帅,至今都难以确定。原因之一是,据史料记载,李、林二人的名次排列很不固定。郭廷以的《太平天国史事日志》、《金陵杂记》、《畿辅平贼纪略》等书记载时,将李排在林之前。《畿辅平贼记》载:“初,粤匪洪秀全、杨秀清等窜居江宁,连陷镇江、扬州,乃遣伪丞相李开芳、林凤祥、吉文元等渡江,自浦口窜扰皖豫两省。”咸丰朝《东华续录》、《戴经堂日钞》等则刚好相反,将林放在李之前。如《戴经堂日钞》云:“闻阑仪河口捕获渡河贼五人……讯供贼目林姓等……自扬州坐船至浦口……约万余人。”还有些史料交错排列这二人名次。因此,究竟谁先谁后,人们不得而知。原因之二是,二人官职、品级不分上下,相差无几,谁都有成为领衔主帅的可能性。

目前史学界出现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断定林凤祥是北伐主帅。这是因为北伐军在从朱仙镇发回天京的战况“禀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林凤祥,其后是李开芳、吉文元、朱锡锟。还有杨秀清给林等人的诰谕也与此相类似。另外,与林同时被俘的将领欧锦、陈亚末的供状中,也有“四月跟林凤祥……占住连镇,林凤祥令李开芳领人往攻高唐州”以及“是年四月,我跟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三个伪丞相,过黄河……”的话,这为证明林在李之前,林在李之上,北伐主帅非林莫属提供了有力证据。

与之相反的另一种意见认为北伐主帅应为李开芳,他们用以下事实作为依据:第一,李秀成在“天朝十误”头三条中指出:“一误国之首,东王令李开芳、林凤祥扫北败亡之大误;一误因李开芳、林凤祥扫北败后,调丞相曾立昌、陈仕保、许十八去救,到临清之败;一误因曾立昌等由临清败回,未能救李开芳、林凤祥,燕王秦日纲复带兵去救,兵到舒城杨家店败回。”这里李秀成三次肯定、毫不含糊地将李放在林之前。总理过天朝国政的洪仁在其自述中,亦把李列于林之前。

太平天国后来将这些战死的北伐诸将作为开国功臣,追封为王。太平天国制度规定,在封爵前面必须“冠以衔系”,李开芳的全衔是“殿前春季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请王合千岁”,林凤祥的全衔是“殿前春季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求王协千岁”,从其官职排列的次序来看,李排在了林的前面,当为北伐主帅。

这里指出,以上双方所引的材料都是真实可靠、毋庸置疑的。那么,它们相互矛盾、莫衷一是的原因是什么呢?亦即说,李开芳和林凤祥二人,究竟谁是太平军北伐的主帅呢,这实在是一个难解之谜。

15、 石达开在大渡河畔的信函写给谁

同类推荐
  • 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即为殷墟。殷墟是一个王朝的缩影,它出土了大量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重要文化遗产,揭示了商代晚期的辉煌历史,也验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它所代表的殷商文明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华夏文明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难怪郭沫若先生也感叹道:“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生活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生活文化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每天读点文化常识(插图典藏本)》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领域,如天文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制法律,礼仪宗法,军事兵器,宗教风俗,饮食器用,建筑交通,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
  • 大美中华:民俗风情

    大美中华:民俗风情

    《大美中华:民俗风情导读》通过对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进行介绍,表现了人们在衣食住行、婚丧生老、岁时节庆、生产娱乐、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行为规范和文化心理。服饰风俗、饮食风俗、住居风俗、节日风俗、婚姻风俗、生老风俗、丧葬风俗、信仰风俗等斑斓多姿,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
  • 扇面:咫尺无边儒雅

    扇面:咫尺无边儒雅

    每套自成体系,每册相互补充,横向开拓,纵向深入,全景式反映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博大规模,凝聚性体现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厚重精深,可以说是全面展现中华文化的大博览。
热门推荐
  • 降临异世

    降临异世

    当有一天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相信这是很多人所梦想的一件事,段飞很幸运的被上天选中了。而更幸运的,在穿越的时候,他的身体被空间能量改造了一下,拥有一副接近不死不灭的身体,或许这只是一个可能,不过他的体质却有着不可思议的恢复力,让他无论在修行上,还是在战斗上,无往不利。降临异世,段飞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发誓追求美女,也不是立言争霸天下,貌似这些他也没有兴趣,他所要做的是简单的求生,首先要做的学习异世的语言、文字,老话说得好,没文化是很可怕的……
  • 倾之六界:恋妖作乱

    倾之六界:恋妖作乱

    一阵少女的嬉笑,缓缓而来,花间随着五彩的蝴蝶飞舞,风吹摆着衣裙,白纱青衣,黑丝长发飘飘。“恋儿,歇息会”单翎疼爱的唤着青恋。“阿爹,你也来,快点,蝴蝶们都说喜欢我呢”青恋不听单翎的话,继续奔跑着。单翎无奈,飞身一跃搂住青恋的腰,包住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双鱼座女生

    双鱼座女生

    女生许愿的青春记忆85后学生时代的印记某一段故事肯定与你的生活有交集希望以此来纪念30岁的人生
  • 放开那只宠物

    放开那只宠物

    灵气复苏的世界,别人觉醒的都是某一项超凡能力,而赵然觉醒宠物有关的超凡能力。你与孟加拉豹猫订立了契约,你共享了宠物的技能:小预言书。你与小松鼠订立了契约,你共享了它的技能:吃货。……“放开那只宠物,让我来!”……在本书中,觉醒智慧,会说话的宠物,和人一样,会获得一张身份证,有着人类一样的权利与义务。上幼儿园,中考,高考,上大学……
  • 圣源令

    圣源令

    圣源大陆,源力为基,武学至上!落榜考生偶然穿越至异界大陆,原来,所有的挣扎过后,都只是为了拨开那一团惊天迷雾。那么,就看他如何左右逢源,在这崭新的异界悍然崛起!!!!成就不世威名!
  • 毒吻狼王爹地

    毒吻狼王爹地

    指着自己的肚子她说:“爹地,我肚子大了。”蓝眸微挑:“你今晚吃多了。”“可爹地,我又吐了。”无耐的白了她一眼:“吃多了,自然会吐。”“那爹地,我这个月的大姨妈没来。”终于某男放下手中的工作,一脸暴怒:“说,是谁将你的肚子搞大的?”无辜一笑:“爹地,搞大我肚子的人不就是你嘛,我亲爱的孩子爸。”
  • 荒岛求生指南

    荒岛求生指南

    一场游轮之旅将久光困在了一个荒无人烟的荒岛上。而这座荒岛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面对恶劣的环境,充满危险的挑战,幸存的人们不得不一次次面对残酷无情的挑战。为了记录他在荒岛求生的日子,特地写了这本《荒岛求生指南》(又名《荒岛求生手册》)读者群:891718290
  • 逆反吧少年

    逆反吧少年

    是个人,都经历过
  • 你听说过我吗

    你听说过我吗

    平凡的高中生,喜欢上了混混张天乐却忽略了转学生的感情。每一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