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39900000017

第17章 岁月河(5)

同事们终于开辟出第三条道路,那就是每天下班,把水瓶里剩下的开水倒掉,逼得阿姨不得不到一楼水龙头处接新水来烧。起初,大家很得意,以为从此可以抱茶阅卷了,新水新茶啊,办公室时光寸寸美好。后来发现,这一做法依然布满漏洞。同事们下班早迟不一,不能保证每天都有最后一个人记得在临下班时倒掉剩水,还有,阿姨的水瓶是在各个办公室里串的,即使我们的办公室天天倒尽,别的办公室忘记倒了,还是新水混了陈水。同事们泄了气。

到底有人站出来了,慷慨道:领导,那就让阿姨回家吧,年龄也一把了,从此,我们办公室喝水我们自己烧!领导感到更加为难。又坐下来不缓不紧地说:“阿姨的老伴毕竟曾经是我们的老干部、老长辈,虽然退休了,可每次看见我们,都要拉着我们的手说,你阿姨年纪大了,做事有不妥的还要多担待。”想想也是,就快退休的人了,就这样把她弄回家,简直像晚节不保,总觉得还是伤了一颗苍老的心吧。

……

阿姨的开水每天还在烧,越烧越快,因为喝开水的人越来越少,水瓶里留下的隔夜温水就越来越多。我们办公室,有同事偷偷藏了两只空瓶子,背着阿姨,我们偷偷烧水给自己喝,杯子端在口边,不管有茶无茶,心上竟有一阵阵怯喜。

如今,每天早晨上课下课间,路过阿姨的烧水摊边,看见她半弯着腰,把水瓶里的水往水壶里倒,然后又把水壶里的水往水瓶里倒,反反复复,像个小孩子在极其认真地玩着过家家下厨房的游戏,止不住地,嘴边莞尔。

不知道,还有多少个办公室里,还有多少个人在做着近似烧水这样的事。

北京春来迟

北方的春天似乎是怀着戒心的,犹疑着,步子在半空里举着,迟迟未敢落下来,不大买节气的帐。

在我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上,这个时候,植物们已经踩着立春雨水惊蛰春分的节拍抖擞绿色了。那里,春雨如线,柳绿如线,油菜花在江堤脚下的辽阔平原上开得像个疯丫头,没人能收住她的性子。可是三月初,当我乘坐的飞机已经来到古都北京的上空时,竟是盘旋良久,在气流里尴尬着,直至落地时晚点了四十多分钟。春天像个站在高空云朵之后的巫师,咒辞在伴着雷声和雨声一起降临人间,于是万物苏醒,既而欢腾。可是,这巫师到了北方后,似乎水土不服了,尽管在幕帐之后慵懒着。

北方的春天也是晚点的。

黄昏时,我在东四环附近的一条小河边溜达。夕阳昏黄地浮在远天,有种陌生的疏离感,我披着这夕阳漫步,只觉得是借了邻人家的灯光赶了一截夜路,心里窃喜又不安。河边的草坪还看不出返青的意思,苍黄的色泽,如同一张废弃的毯子。草坪上站着一些树,成群结队的也有些阵势,像等待出征的队伍,只是没有叶子来摇旗,总少了些意气勃发。这些还没抽出叶子的树们,光光的站在北方的春风里,袖手看着小河边路过的各怀心思且匆匆无语的行人,寡欢得很。“河深水急,注意安全”,我“扑”地笑出来,这是插在小河边的一块警示牌。哪里水深啊!我向小河看去,又浅又瘦,波光惨淡。北方缺水,连块警示牌在一个南方人眼里都可以成为一个来自异族的笑话。春水涣涣,枕涛而眠,于这北方,只能伸着脖子到古诗词里才能勾着吧。

三月底,有新闻媒体站出来很是庄严地告示民众:北京的春天在四月正式来临!哟,言语间尽是喜气,仿佛新娘子姗姗来迟,终于在月亮升上树梢时踏进了新郎的村口。我以旁观者的不屑在心里窃笑:这么迟了!还好意思说!

院子里花开了,黄色的连翘昨日几朵,今日几朵,风日里遮遮掩掩,开得像做贼,总不能大着胆子堂皇抬起笑脸来。在我的江北平原上,春风一夜,十里花开,开得像泼水,不扣不留,那一个爽利呵!我宿舍房间的窗外,有一排国槐,快两个月了,依然没有变化,以为它们老得睁不开眼,在打盹,嘿,这几日发青了。枝条泛出青色,芽子从枝梢子上爆出来,可是速度慢,仿佛竹竿上挑着的一串鞭炮受了潮,爆得不够响亮。同学说,跟我们那边的树相比,这边的树真能耐住性子!

日日风大,懒得出门。可是每天晚上,都要看看天气预报,看气温,好决定第二天早上穿什么衣服。可是到了早上,复又打开电脑爬过去看,已经对昨天晚上的数据怀疑,北京的气温就是这样让人七上八下的不放心。某日看见挂在23度旁边的“微风”两个字,心喜,黄昏穿毛衣外加夹袄上街去,冻得不行,大风起,尘飞扬,只好匆匆折返,抱回满腹被“微风”二字欺骗上当的怨愤。

中午下课从五楼下来,去对面的食堂吃饭,看见春阳铺了一地,好厚好白好暖,恰似迎面一张笑脸与你撞怀。可是经验在握的学姐说:别看这阳光好,是假象,天冷着呢!是呵,某时某地,不可轻信迎面的笑脸。男同学坐在对面的桌子上扬言要追求你,未曾晤面的多情客也在短信里倾诉思念,都不可当真。多半是荷尔蒙从中作祟,寥寥月余,谁会相信青天白日的,爱情灵光乍现!女同学多半是修炼得半巫半道一般,谈笑间早把梁兄们的情话当桌角的一次性纸巾来待,我看他们大约也是广种薄收,笑笑,算是客气,转身在四月底的风日里来去,裹紧衣衫,关紧心门。

五一放假,老师计划组织未回家的同学来赏京都春光,可是临到29号,宣布作罢。五一人多,大家是吓着了,不敢出门。主要是,北京今年倒春寒,平谷的桃花还没开。呀,南方的小媳妇抱着娃娃都准备去摘桃了,可怜平谷的桃花,在枝条里快要等成老处女了吧!

城南旧事

过了冬至,日短夜长。后半夜的枕上,堆积的,尽是旧年的人事、物事。

二十年前,提起无城的城南,那神采是沸腾而张扬的,赛过过年的那一身大红大绿。不像现在,偶尔提起,忙忙缄口,余下便是不可说不可说。

一个人和一个地方的第一次接触,往往都是在车站,我和无城也是。二十年了,那时我十一岁,冬天,随父亲去无城亲戚家,在南门的车站下车。那时走趟县城的线路是:从小镇出发坐小船过天河到泥汊,翻过无为大堤再坐大船沿江而下到土公祠,然后搭顺路的大巴到南门车站。光是说,这句子就得绕一大截。也因为路途遥远,那唯一的南门车站便笼上了几层圣地般的光辉。车站的工作人员,穿着蓝色制服,人群里指挥着,忙,却又格外的体面。高音喇叭里是甜美的女声,有平仄的韵律感。想那时的城南人,眼底见尽了多少繁华。

现在,无数次车经南门车站,玻璃窗里看过去,是一片低矮灰暗的房子,大约还在惨淡经营着。在无师读书时,学校组织“学雷锋”,我手里的抹布擦的椅子是西门车站的,南门老车站没人去擦过。二十年了,便是二八的妙女,也已经容颜尽失了吧。南门老车站,在马路对面住宅楼的俯视下,就像一条老水牛,在时间的灰泥里打了千百个滚,怎么样也洗脱不去那灰头土脸,那黯然……

一二十年前,因为那一个南门车站,所以城南的旅馆就多。有一个南阳旅社,是三层吧,不记得了,好象有三开扇的大窗子,又朝阳,房间里亮堂得很。在城南的一条街上,那南阳旅社便有了几分绅士气派。中考那年,大嗓门的中学老校长就曾在考前的动员大会上一次又一次地说:我们到时住南阳旅社,啊——要好好看书,啊——不要乱跑……。教人好不向往。而我至今记得南阳旅社的名字,却是因为诸葛亮的那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那时自己一厢情愿地把那两个字窜连勾通,于是,城南的那座三层小楼竟透出了那么几分悠远的历史烽火味。甚至疑心,这个水泥盖的房子里,是不是也藏着一个富有谋略智慧的高人。后来南阳旅社到底拆了,新建的楼叫鑫南阳宾馆。说实话,每每经过,在我,是提不起半点的亲切了。本已隔了时光,哪受得住如今又陡地远隔了一个字。人的感情就是这样,固执,不讲道理。

城南的登瀛旅社倒是没怎么变,至多,中间有会儿把“旅社”二字改成“宾馆”。一张旧面孔,略作描画,无论如何,叫人还是能认出门楣的。只是有些房间好象光线不大好,空间也不大,但价钱不贵。现在生意好不好,我也不知道。偶尔路过,看见站柜台的中年阿姨老了,还是一副喜笑的面孔,略带沙哑的嗓音。

读书时,跟美术老师学写美术字。老师在黑板上随意画出的一行竟是:月亮城大酒店。那时候,月亮城大酒店也在城南,大约也是一家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酒店吧。美术老师是个喜欢赶热闹的人,想必,那时的他,那时的月亮城定然是夜夜笙歌曼舞。不知道月亮城现在还在不在,反正我是没听过它的名字了。即便还在城南,我想,我那老师大约也早换地儿了。只是月亮城的名字实在动听,多少年不能忘去。

也是从前,出无师校门。过马路,经大陶巷、小陶巷,到绣溪公园。穿过两溪间的拂柳长堤,途经六角飞檐的两座亭子,便能直上南门的环城路了。我那时挺喜欢看城南外的几座大烟囱,问人,说那是陶瓷厂。十几年前的陶瓷厂,周围似乎都是田地,有冬小麦和油菜。那红色的房子,高耸的烟囱,隔着环城河遥望,陶瓷厂成了童话里的城堡。而瓷器也是极能勾起我的想象的。常想着,在陶瓷厂的车间里,一只只深的碗,浅的碟,瘦高的花瓶,或端庄大方,或清秀小巧,一层层排列。冬天的风从门缝里挤进来,穿过瓷器与瓷器间的缝隙,摩擦生声,一车间的碗碟花瓶回应,共鸣,仙乐似的。那瓷面上有冷面的美人,有盛开的夏荷,像寂寞嫦娥在瑶池里和着古乐曼舒广袖。那时心里的陶瓷厂,该是一个音乐和图画的城堡。如今,陶瓷厂早倒闭了,那些流落进千家万户的瓷器想也不存多少了吧。现在,每次进城出城,途经陶瓷厂大门口,看里面,破败得很。十几年的想象,贴近了,落空了。

城南的街上,没有大超市,也没有大商场。靠近市中心,是杂七杂八的店铺,修钟表,卖小电器,卖西药,洗头理发,卖南货,银行。往老车站方向靠近,吃饭的小馆子多些,现在少了,随老车站的命运一起沉浮。十几年前,我常吃饭的那家馆子还在,只是老板娘胖了,走出来,当着路口卖起了猪头肉。有时路过,看风里的她卧着腰对着漠然的人群招揽生意,叫人顿觉人世的可疑。而那老板,依然火气大,把眼睛瞪圆了对着她吼。也偶尔能看到卖水果的,多半停在银行前的那个巷口,是个中年的男人,嘴拙得很,想必下岗的年头不深。他的水果摊也只一副板车,停下来时就用一条长凳支着,不似西门的鞍子巷口,那些水果商都有着好大的一块地盘。冬天,陪他在那个路口的,是一位烤红薯的阿婆,那时,他的生意已经淡了。他们的斜对面就是文化馆了,只是也旧得怕人。在如今这样一个有烟花之嫌的城南,还挤着那么一个文化馆,只让人想起一位拖着长衫的老书生,架着小镜框的老式眼睛,之乎者也,声音微弱。

在无城,旧房子旧巷弄遗存较多的是城东和城南,只是,城南更容易勾起人的沦落之恨。

有一部欧洲二战电影。里面一个美少妇,她冷漠艳丽而高贵。面对夹道而立的几百个男人热辣注视的目光,眼睑都不肯偶尔地抬一抬,她用漠然的目光把所有的男人踩在脚底下,粉碎。后来,战争带走了她的丈夫和财富,她被迫用自己香艳的身体去交换男人的面包,包括从前被她目光践踏的男人。再后来,战争结束,丈夫回来了。影片的结尾是:她挽着丈夫的手臂漠然穿过人群,衣袂在半空里翻飞,回归高贵。

沦落于世间的人和物,倘是于坎坷和劫难后,回归于矜持和高贵。这过程何尝不是一场华美的大戏。只是,城南,此刻……不提也罢。

同类推荐
  •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本书是张堃的第一本散文集,记录生命中曾打动过她,影响过她,陪伴她一路前行的那些年,那些事。诚如作者所说,当光阴远去,桃花不再笑春风,往日模糊,唯有文字鲜亮。她的散文如一阵清风拂过心田,我们收获的是勇敢、坚韧、温暖和对人生最深刻的思考。
  • 东方作家文萃-缘来缘散

    东方作家文萃-缘来缘散

    认识一个人很容易,见个面,通个话,或经人介绍握下手,通报姓名,打了声招呼,那就算认识了。有个性的,印象可能要深一些。表现不那么引人注目的,淡忘的可能也会很快。可若想深入地了解一个人,或是走进他的内心,让他的睿智、聪慧、感知和你的思想一同碰撞,那就不太容易了。于是,有人总结出探入一个人内心的捷径:认识的,多交往,勤探讨,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于言谈举止间捕捉他心灵深处的思想火花;没见过面的,就要读他的文字,从他的文字里,窥探他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的学识,修养,体会他的思想情感。我和杨涛的熟悉,就是属于后者,是通过她的文字,让我们心有感应的。
  • 此刻

    此刻

    《此刻》一书,收录的80篇作品,主要是作者阅读中国现当代名家名作所记录的读书随笔及少部分与书相关的生活类散文。每篇作品都对现当代重要文学作品有独特的解析、客观评价及思考感悟。本文对读者正确理解名家名作有很好的引导、启发作用,一定程度增加了读者去阅读原文的兴趣。作品短小精悍,文字优美,有一定哲理性,适合大众阅读。
  • 青春雕像

    青春雕像

    本书主要内容为:红玫瑰,少女,读你,知音,星,网,你的眼睛,你的眼睛,颤栗,季节。
  • 李培俊纪念文集

    李培俊纪念文集

    《李培俊纪念文集》李培俊作品中的市井人物多源于生活真实,人物形象朴素。
热门推荐
  • 末世天难葬者

    末世天难葬者

    吾乃天难葬者越麟,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唯一一个渡过天地大劫的天难葬者,今天,我又来带娃了。
  • 朱正廷之想你的夜数绵羊也没用

    朱正廷之想你的夜数绵羊也没用

    “天空总是蓝色的,而我爱你总是不变的。”
  • 遍历河山只为你

    遍历河山只为你

    传闻高冷男神封璃,其实是个“流氓”,传闻霸道的琪爷上官琪,其实是个小野猫。琪爷够拽,封少够冷,郎才女貌,皆杀伐果断,雷霆夫妇,从此横空出世!敢问,惹得起么?
  • 总裁追花路

    总裁追花路

    他,是HE的总裁。她,是柳家千金。他,是幕大公认校草。她,是幕大公认校花。他爱她,他追她,他为了她放下一切。她为他的坚持而放下一切防备,只因她心有他。
  • 系统卡牌之抗神纪

    系统卡牌之抗神纪

    少年突然获得神秘系统,究竟是运气逆天,还是神灵眷顾,想知道真实情况,请阅读《系统卡牌之抗神纪》
  • 都市之永恒圣帝

    都市之永恒圣帝

    仙界永恒大帝,重返地球,寻求踏入无上大道的契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万界文明之种

    万界文明之种

    文明的种子是什么?一个天才,一个想法,传承就是种子的成长。
  • 欧兹水晶战记

    欧兹水晶战记

    作为比克索尼的儿子,白蒂斯因为一次海市蜃楼,穿越到了中世纪。正巧,遇到阁烈斯坦文明。但想回去,只有一个办法,集齐彩虹石,海钛铪水晶和亚玛瑙石合成欧兹水晶。敌人是第一文明,拥有非常强大的力量。白蒂斯失去众多好朋友,在火上浇油的时刻,他能成功打败最大的敌人——欧米伽吗?
  • 超位面旅行

    超位面旅行

    苏云作为新世纪宅男,没有个系统怎么混呢?《盗墓笔记》网剧版?这只是个开始而已。后宫?算了,作者怕女主名字太多记不起来。光环?算了,这是一个男主与系统作斗争的小说。无脑?算了,男主无脑不还是有系统为智商担当嘛。剧情?算了,作者写这篇小说纯属为原著填坑与挖坑。收藏推荐?算···啊呸!这个可以有!!!(向文中所有原著作者致敬,感谢你们对我无私的奉献,我以党的名义保证绝对将原著们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