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31600000007

第7章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大全景也是特写》

“蒙古人人侵的时候,基亚罗斯塔米是吉兰的大人物,人称‘拥有千匹马的基亚罗斯塔米’。我于1940年出生在德黑兰,小时候喜欢画画,上七八年级的时候拿起彩笔就在纸上画。在学校里,我不是好学生,也不是好画家。我性情孤僻,沉默寡言:从开始上小学一直到六年级,我没跟任何人说过话。是的,跟谁都没说过话。”

这是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他生于德黑兰一个中产之家,父亲是一个房屋装潢师,但18岁时,就离家独立生活了。高考时报的是美术学校,但第一年没有考上,在交通警察部门找了份工作,第二年再考考上,白天学习晚上工作,18年才完成了学业。

阿巴斯先做平面广告设计,后来参与了广告片制作:最早是为热水器广告写了首诗,慢慢就自己导演了。拍摄一分钟广告对他来说是一种良好的训练与经验。

“在短短的一分钟时间里能说些什么呢?必须简化介绍性场面,浓缩信息,紧扣主题,让所有人都能一看就懂。”“不过,我记得那时人们说我拍的广告片确实很好,但不是为了促销商品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才没有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1969年,伊朗青少年教育发展协会领导人菲鲁兹·西尔凡路看了阿巴斯拍的一部有关煎锅的广告片,很感兴趣。邀请他一起来协会创立电影部。于是,阿巴斯正式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拍摄了第一部片子,《面包与小巷》。

这是个简单的故事:一个小男孩拿着一只面包棍回家,经过一条小巷时一只四处游荡的小狗拦住他的去路。小男孩一时不知所措,最终决定掰一块面包给狗吃,小狗十分感激他,陪同他一直到他家门口,接着又在那里等待下一个受害者的到来。

如此洁净、幽默、优美,蕴含着一种柔弱的动人力量。

“我没有勇气让摄影机运动起来,推拉镜头,或者寻找正确的轴线,而是喜欢等待人物进入画框……让摄影机运动起来对我来说总是非常困难,那时我的理由是:当我们长久等待的某个人从远处走来时,我们就会一直看着他。”“必须等待,肯花时间才能更好地观察和发现事物。”

最初的这部影片,大体上已经昭示了阿巴斯的方向。他不是那种不断变换新类型的导演,他的下一部总从这一部出发。至今,阿巴斯拍了三十余部影片,其中有一半以上为短片。这些纪录片、故事片、科教片为他的长片作了充分的准备。让他赢得世界声誉的,是《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生活在继续》、《橄榄树下的情人》,1997年,《樱桃的滋味》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1999年,《风将把我们带向何方》获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他在从业三十年后,成为一个世界级大导演。

他的画面有一种天然的明净。影片往往都是在询问,在寻找。寻找朋友的家,寻找两个演员,寻找一个自己的掘墓人,或者生的理由——他探求情感与生死的源泉。他的态度,是谦和的,温让的,即便是爱,也不挣扎,即便是死,也不暴烈。也因为他有橄榄树、樱桃树、浣浣绿野作背景,这一切,也才让人信服安心。

《橄榄树下的情人》里,两个人始终没有什么亲近的举止。最后,只是一个很长的镜头,女孩在前,男孩在后,一望无际的草原,绿中两点白,追上了,跑起来。什么也不需要,只有色彩与音乐就足够。这是爱。世俗中生出的天意般的爱。大全景也是特写。“我总是寻找简单的现实,这种现实往往隐藏在表面现实背后。我在拍电影的时候,有时会碰到摄影机之后发生了某些事件,它们跟影片的主题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比我们正在拍摄的影片的主题更吸引人更有意思,于是我就将摄影机转向这些事件。”

简单的现实胜于预定的主题。这是一个诚实的态度。阿巴斯自己最喜欢的片子,是《特写》,一个年轻人冒充著名导演行骗,导演跟拍了审讯的过程。纪录与虚构相交织,人们仿佛被带到嵌满镜子的厅堂,折射的光线与影像令人目眩。《生活在继续》中的线索,是寻找《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中演主人公的孩子,而《橄榄树下的情人》中,拍的电影就是《生活在继续》。影像与生活,事件与摄影机,阿巴斯不要一种互相利用的关系,他要的是和谐,交融,彼此的理解与投契。

阿巴斯后来的片子,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一部《10》,一部《5》,均是DV作品。他当然已不存在资金来源的问题,但DV意味着一个新的向度,一种“更自然”的可能性。“我拍戏从来不用专业演员,从来不用化妆,从来不用置景,原来用胶片拍摄,还有一支摄影队伍需要管理,而现在用DV技术,直接就可以拍摄,能够把我推崇的自然主义风格更推进一步。”

是的,这个前额宽广明净的导演,给我们展示了什么是“自然”。风景、人、人生、态度、过程。他是一个异数,全球化、工业化的齿轮绞动中,未被卷入的一颗种子。他的理性与感性,他的现实与象征,汇合成一种奇特的东方式的浪漫。他在一个不可能自然的地方重生了自然。他的美与古典美有些相似之处,却又不是太自觉的平衡——他在流动中,达到生命的体悟,却并不明言,仅以影像与声音示人。道在其中,不在其上。

戈达尔说:“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基亚罗斯塔米。”而他说:“尽管我们是悲观主义者,但是我们活着不能没有希望。”

贾樟柯 《站台》

《站台》书写的是历史,历史中的人。从1980年到1990年。再隔了十年回头去看,贾樟柯有了一段让自己平静的距离——他用的,几乎全是中景与全景,没有特写。在这个距离外观照,人物的面目不再有细节的记忆,而悲欢不再如当日般在身心的表面煎熬,它们沉淀到时间的潜流里去,留下的,是一个会意的笑,一个沉默的动容。

这个影片的情绪,化成了一个标志式的影像。三个年轻人坐在一辆自行车上,前面的人展开手臂,后面的崔明亮,向着观众坐在后座上,他斜侧着头,有一种茫然而又隐忍的表情。他们在汾阳灰暗的街道上如此飞翔。

这些年轻人,在1980年到1990年间,经历了他们的20岁到30岁。他们都太普通,可是这不妨碍他们也有梦想,虽然这些梦想,只能是服从于流行文化带给他们的高度。他们在贫瘠的家乡粗劣地仿制“现代”,当然也只能是一些被移植在前现代场景中显得可笑的符号。崔明亮的喇叭裤,张军的长发,钟萍烫的头,这些符号是他们与梦想接近的标志,但他们在此,远方在彼,站台在哪里?电影中没有站台。黑夜里出发的车厢里,年轻人模仿着火车的汽笛声,过了一站又一站。站台,是一个虚设的存在。

对于在“成、成、成吉思汗”的歌声中茫然而混乱地挣扎的青春来说,有过的快乐与悲痛都太过卑微,甚至带有残酷与可笑的面目。在城墙上往车顶扔石子的笑声,钟萍打掉孩子的哭叫声。而这一切,都还是让人心酸。——尹瑞娟在一间幽暗的办公室里,跟着音乐跳起舞。不美。但让人感到,还有东西,溢出于现实之外。他们不幸,可是比起另外一些人,也许也说不上不幸。——如果不幸,还是有程度的区别的话。

在《站台》中,有一个镜头让我不可抑制地流下泪来。崔明亮的表弟三明。他也不过是二十多岁,但是没有一点青年的气息。他不认字,像哑巴一样沉默,与煤矿签下“生死合同”,在矿上干活。演出的车经过他,大家叫他上车吧,捎上一段,他说不不这边近,从一座小山上爬过去。镜头是静止的。他沿着一条小路,走上山去。他是真正的无语的底层。

《站台》中,声音的重要性并不低于影像。对于导演来说,他的记忆中有那样清晰的各种声音,是这些在时间中稍纵即逝的声音组合出时间的因果,记载下各种观念与情绪。

在影片中,广播、电视的字正腔圆的新闻宣读着被切分的一个个历史时期的到来,而嘈杂的各种流行音乐则是文化的制造者与回应者,直接引导起种种向往与激情。这是个喧哗的片子,考验着耳朵的记忆力与分辨力。这些声音里,有些是意识形态对耳朵的强制,也有些是耳朵的自觉的寻找与归依。但也许对于导演来说,这个影片在声音上确实是“用力太过”了。他的影像是沉静的,声音却要热切的多。这种热切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妨害了影片忍耐的气质。片子有三段大提琴,它们在一些“重要”的时刻响起,构成了这部纪实风格的影片中三个温柔的抒情段落。但半野喜弘作的这段曲子太过优雅了,不属于中国的那个年代。它与现实疏离得这样远,甚至,与崔明亮都隔得太远。这三段音乐对整个影片的纪实风格产生了破坏。它们把观众从影片中拉了出来,当音乐这样明显得要作用于人的感情时,反而容易引起今天敏感的观众的猜疑——这个地方是不是一定要动用这样细致优美的感情?

在影像与声音之中,导演讲了一个故事。主要有四个人物。崔明亮,尹瑞娟,张军,钟萍。他们都是普通青年,有什么特别之处,在于他们是“文艺工作者”。于是他们比别的青年人,可能要更为敏感与尖锐些,走到风气之先。——小县城的沉闷空气。但是他们,很难走得高而远,自身的力量太微弱,可借助的外力也太单薄。他们在一个“改革”的时代里,但是改革,很大程度上只是提供了一个梦想:一个外在的现代的世界。而他们能做的,只是拙劣的临摹。他们的行程达不到那个世界,最后的复归是青春那种原生动力沉寂之后的必然。

钟萍是现实中不安定的因素,而尹瑞娟要实际得多,终是并入到日常生活的水流中去。张军对于外面的世界,有向往有模仿,但他不可能有鉴别力与反省力,而崔明亮似乎要与大家都不同些,他的目光中有隐忍的渴望,他对于僵硬的教化有直觉的嘲讽之色,他天生与现实有一种疏离。可是还有善意,甚至幽默。也许在一个更为自由与多元,有更多机会的场合下,崔明亮可以走得更高更远些。但是环境只允许他走那么远。他只能在离家之后又回家。在电视的声音中,他躺在沙发上睡着,那沙发是原来父母家的,有大红喜字。他手上的烟有半截烟灰。

影片中对两对恋人关系的描写,张军与钟萍间,好像身体的成分更重些,而崔明亮与尹瑞娟间,好像情感的成分更重些。但身体之上,却又有切实的情分,情感之间,却有更多的考虑与假想。渴望在现实之外的崔明亮,爱的是现实之内的尹瑞娟,这是怎样的情感逻辑?也许情感与逻辑并不相关。《站台》是一次回忆与诉说。导演说:“这是压在我心上的一块大石头,不把它搬开,我也许永远也没法做别的事。”比起《小武》,这个片子要芜杂与混乱些。十年间,也许他有太多东西要表达,两三个小时的容量,总难免顾此失彼,而他又难舍彼此。《小武》有一种即兴创作的举重若轻的气质,而《站台》,则举重则重了。这段时光,混杂着卑微与理想,残酷与善意,在无可去处,生活中却还存着笑声。生活总是容得下笑声的。真正从生活中来的作品,不像是从理念中来的作品,可以单向度地荒漠虚无下去。它有一种奇特的幽默。

看完片子,贾樟柯,女演员赵涛与制片人周强出现在台前,回答观众的问题。

贾樟柯是个从容而诚恳的人。我认为他有思想——对中国的现实,他有自己的独立看法。而对于家乡、人与电影,的确有一种诚挚的感情。他有一种平和的态度,在平和中努力。

贾樟柯说:“在我的很多同学中,很多人中途就退下去了。他们回到现实中去,没有办法坚持理想,其实都有很具体的理由在。只能回去,面对一成不变的生活。有人认为我是强者,但我知道,我自己是弱者。在生活中有勇气与耐心坚持着的,是强者。我尊敬这些人。”

理想与现实,一定是分开的两条岔道吗?哪一条路上的人更坚强?这里头,其实是有一个悖论在的。现实是一个巨大的洪流,包括着崔明亮与尹瑞娟,钟萍与张军,贾樟柯与三明,赵涛与周强,还有观众,无数的人,和事。理想在哪里?站台不曾出现,它也许只是一个象征,一个无法到达的终点。

但是,一切努力,现实与理想的,都值得尊敬。

同类推荐
  • 大学生艺术素养

    大学生艺术素养

    本书为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类教材,涵盖了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及其他艺术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本书从艺术学科的整体性出发,理论与作品结合,图文并茂,以直观的图例诠释艺术形象;立足于崇美扬善、怡情悦性和笃学尚行的人文素养的养成。
  •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死水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死水

    《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全篇深刻揭露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作者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
  • 打开艺术学之门

    打开艺术学之门

    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但艺术到底是什么,和流行有没有关系等问题让我们困惑不解。让我们打开艺术学之门,由绘画、音乐、影视等领域生动有趣的事例,形象理解艺术的含义,深刻认识艺术的功用,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做懂生活,有品味的人。
  • 生肖集邮概说

    生肖集邮概说

    本书内容包括.生肖集邮的文化底蕴、生肖邮票的发行、生肖集邮的兴起和发展、生肖邮品的收藏、生肖邮集的编目与评审、生肖集邮的社会功能。
  • 古铜镜揭秘

    古铜镜揭秘

    我国是铜镜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先人们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千秋可鉴的艺术瑰宝。但由于某种原因,铜镜尚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境地。而这恰好给铜镜爱好者留下了一个难得的收藏机遇和投资空间。
热门推荐
  • 邪炼诸天

    邪炼诸天

    市井之流的小散修,尽然遇到狗血的奇遇,获得未来之力,并且身具大罗造化丹丹气。从此,他的人生彪悍了起来。弥天罗盘器灵,远古天龙等等存在,都冲着他而去。那修炼大罗双生经的美眉是来自远古仙域?嗯,跟咋有关系……那极乐净土的光头妞为了咋尽然长出了头发,这,嘿嘿。。那还有呢?九幽魔女,传说是九幽魔界界主之女……嗯,还有苍茫妖界的妖帝-孔灵,啧啧,那是掌管苍茫妖界十二天之一的大圣,与她有旧?还有那《天界之门》中的造化,我滴天,吴良的人生从此不在孤单,精彩尽在眼前。
  • 樱空之雪

    樱空之雪

    我想离开这个地方,可爱的吸血鬼公主,受不了父皇母后的死。跳瀑布被炼药师剑到了,十年以后她又回来了……。樱花下重生的爱情
  • 最强纨绔

    最强纨绔

    他,是一个被家族赶出的纨绔废材。他,是一个前世渡劫失败的修炼疯子。就这样,一个纨绔弃少想不高调都难。左手执生死,右手握苍穹,醉卧美人塌下,逍遥自在人间。
  • 柠檬女孩和薄荷男孩

    柠檬女孩和薄荷男孩

    柠檬女孩和薄荷男孩的故事她喜欢他正好,他也喜欢她。
  • 湘里人的故事

    湘里人的故事

    在湘江的边上有一座山,一到春天就被满山山的映山红包的严严实实,在花的海洋里度过了春夏,一到秋天又被满山的雪白茶花换上了新装,在这座山的下面有一幢红瓦房子,在这座房子里面发生了一连串的有趣的故事。
  • 走出山坳的中国

    走出山坳的中国

    近年来,中国已被公认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之一,甚至在一些过去场合下国际上流行的“美国打一个喷嚏,世界要感冒”的话语,其主语也被悄然改成了“中国”!“到中国去投资!”,已成为时下国际网络中点击率最高的用词
  • 明年春色倍还人

    明年春色倍还人

    他是邪神附体的洚城都督,嗜血残暴,令人闻风丧胆。那年雨夜,只因一眼,便强娶了高门大户的千金,并且杀了她心爱的人。。。
  • 天选游戏的一击魔王

    天选游戏的一击魔王

    如果说埼玉是兴趣使然的英雄,那么洛耀绝对是拥有相同实力,甚至实力更强的兴趣使然的魔王。因为至少埼玉没有把前一秒是自己敌人的家伙下一秒变成自己忠诚下属的力量……如果说鲁鲁修的‘鸡鸭死’是在扭曲别人的人心,那么洛耀所拥有的力量比他恶劣太多了。因为洛耀连死者都要玩弄……如果说伊藤诚是一个必须死的renzha,那么洛耀就更应该被FFF团讨伐。因为洛耀会把自己感兴趣的男的娘化后收入自己的水晶宫……总之,这是一个终级大BOSS进入天选游戏(类似于主神游戏)后吊打所有敌人的龙傲天中的龙傲天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杏花茶

    杏花茶

    仙气可爱官家小姐×傲娇会撩官家公子血海深仇中的爱情“亲都亲过了,结个婚也没事的。”“陆寻知你!流!氓!”“阿然...放下刀,好吗?”姜然颤抖地握着匕首,插入陆寻知的前胸,在心脏面前堪堪停了下来,霎时间泪流不已,艰难的张了张嘴“我..爱你。”陆寻知低头看了看胸前的匕首,鲜血汩汩地流出来,染了面前女子胜雪的白衣,他云淡风轻地笑了笑“阿然,你再捅一刀,我没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