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9200000020

第20章

自寄来了那封厚得像一本小书的信后,彭澄再无信来,这么久了,久得都不正常了。固然我没回信,但是以前,从来是,我不回信她也要来信的。首先,斤斤计较小肚鸡肠不是她的风格,再者,比起倾听,她更喜欢诉说,同我相反,同我正好是一个互补。随着无信的日子渐多,我开始不安:生气了?对我失望了?彻底死了心了?

为我和彭湛之间的事儿,彭澄专门给彭湛去了一信,口气之激烈态度之强硬远胜于对我——到底是亲哥哥。彭湛为此大光其火,专门打来长途电话兴师问罪:“你跟彭澄说什么了?”我说:“你干什么了?”“为什么要跟她说?!”“不跟她说我跟谁说?”我说完这话后彭湛沉默了,再开口时语气就低调了许多,透着一种在他身上罕见的伤感。他说:“你我之间的事,不管什么事,只要不是好事,以后就别跟彭澄说了。何必让她难过?她十五岁就没了父母,就我这么一个哥哥。你没去过西藏,我去过。没去过的人很难知道生活在那里是怎么回事。不要再给她增加烦恼了,好吗?”我颇为感动,为了彭湛这份难得的细腻,难得的对他身外的另外一个人的体贴,足可见他爱他的妹妹。接到这个电话后的当晚我就给彭澄回了信,带着感动带着惭愧带着想让对方高兴的激情,竭尽道歉竭尽安慰竭尽谎言,没给自己没给日后留下一点余地;再收到彭澄的信时,那封厚得像一本小书的信,信中那毫无保留的信任、快乐叫我害怕,我没有回信——总这样撒谎没有意思,不撒谎就没有话说——然后,她也就一直无信。

肯定是彭湛跟她说什么了,用他惯用的“片断组合法”在彭澄面前对我进行了诋毁。他都说了我些什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论他说什么,哪怕是无中生有是造谣,彭澄都有可能相信,他们是亲兄妹。一想到很可能会永远失去彭澄的友谊、尊重,我的心就沉重,才发现我非常的在意这个女孩儿。

四月里那次同彭湛的分手是不愉快的,客客气气彬彬有礼的,这客气和有礼正是由于心和心之间已经有了距离。没说离婚的话,都清楚这是早晚的事儿。那时在彭湛面前我已不愿提到彭澄了,彭湛似乎也一样,那心情有点像这种情况下人们的不愿提及孩子。孩子是父母的纽带,是孩子使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的人的血脉交融在了一起;使两个可聚可散的人牢牢拴在了一起,道是“牢牢”,却也脆弱,有点像皮与肉与骨的关系,分开它们是不需多大力气的,但是会流血,会痛,甚至会残,会死。我和彭湛之间也有着这样的一根纽带,却不是海辰,至少在彭湛那里不是,我们的纽带是彭澄。

我们都爱彭澄,一如她爱我们。这爱曾使我欣喜,后来让我沉重,自然而然地便要思考,爱是什么。恰逢又有关于“爱”的新歌推出,并很快风靡,那歌跟大伙说道:爱是Love。歌词是中英文合璧,且不说我对这类合璧一向持保留态度——因搞不清作者是觉得中文词汇贫乏得不足以表达他丰厚深刻的情感思想,还是由于他英文好得按不住捂不住地要在创作中流淌、流溢——单就那句全歌中的核心唱词“爱是Love”,就让我迷惑。爱不是Love是什么,难道是白菜萝卜?从语言学上说,它是同义反复;从逻辑学上说,违背了“A不能说明A”的定理。当然,歌词可以不讲语言不讲逻辑,但总不能苍白、无理到什么都不讲的程度。倒是那歌手令人刮目,居然就能把一句“爱是爱”的废话反复重复得千曲百回风情万种意味深长令人肃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方悟出,内心空空却能够做到状态饱满,才是一流的演技。

——由于心情不好,所以挑剔,所以刻薄,所以偏激。那个时候我已知道,爱还是一种拘牵,是羁绊,是沉重的负担。

我决定给彭澄写信,不再徒劳地等。提起笔来心下茫然:写什么?不能再说彭湛,真的假的都不想、不能再说。关于她的那首诗我也无话可说:我已付印了十几份寄往了十几处,有熟人的地方,还写了信,信中恳请他们帮我把这诗发了,并且厚着脸皮,在信尾处做出暧昧的暗示:“友情后补。”但他们无一不是铁面无私,铁面无情,好歹回了信——没有熟人的编辑部绝无信来,发去的诗如同泥牛入海——那信还不如不回,“思想肤浅,情感做作,语言缺乏意境”。我很清楚那诗的稚嫩,不管从哪个方面看,但总想还不至于一无是处吧,首先,它不乏真诚。只可惜这真诚又很难为外人——我是说没有身临其境的人——理解。不得不承认,还是功夫不到家,还是不能够将一些看似纯个人的感受有效传递,直至能引起受众的共鸣。人人的感受,本应相通,做不到这点,是写作者的失败。可是,话说回来,他们发过的那些诗,就一定都比彭澄的高明吗?比起其中某些矫情的、故作晦涩深沉的莫名其妙的文字垃圾,彭澄的《墓地里只有一个她》至少明快,健康,好懂。怎么就不能腾出一点地儿来给她发了,给她一个鼓励,给她一点希望?人需要被鼓励被肯定,彭澄就此长足进步也未可知,文坛的一颗新星就此冉冉升起也未可知。而且,在信中我也不是没跟那些熟人编辑们介绍彭澄的情况,二十三岁,女兵,在青藏高原上。现在想,我的这些介绍同彭澄的诗一样,是失败的,我没有能够将我感受到的彭澄的处境心境传递给那些不熟悉她的人们,也许,还给了他们一种相反的错觉:浪漫,神秘,奇异,得天独厚?要这样,更是害了彭澄,使她的那诗不仅是肤浅、做作、缺乏意境了,而且是无病呻吟,是小女子的顾影自怜,自恋,是吃饱了没事干之后的一种消遣。

我能跟彭澄说的,似乎只有海辰了。

窗前的杨树树冠如盖,叶片墨绿、硕大,阵风吹过,沙沙沙沙,蝉儿在其间声嘶力竭此起彼伏;身后的大床上,小梅正在和海辰说话。海辰还没有学会成人的语言,只好由小梅倒退回去,说婴儿话。两个人正聊得起劲,咿咿呀呀,有问有答,嘻嘻哈哈。

这时候的海辰很有一些人的样子了,所谓人的样子,是指他不再是整天吃了睡、睡了吃了,他已开始有着人的追求人的特点了。比如,在刚开始给他添加辅食时,我是将分别有着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的数种食品一块捣碎,搅拌,烧煮,煮出一团说不清颜色的糊糊,喂他,小梅对此颇不以为然,却也不便多说什么,毕竟孩子不是她的。但当有一次看到我居然能将蛋黄、馒头、葡萄、青椒这几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弄碎了,再和上牛奶一起煮时,还是忍不住了,替海辰打抱不平道:“啧啧啧!这还叫饭吗?纯粹是饲料。”“配方饲料。”我为她做着补充,得意洋洋,自认为这种做法非常实际、科学,值得大加推广。小梅道:“你以为是喂牲口喂动物哪!”我道:“你以为是喂什么?”小梅说不过我,便不跟我说,跟海辰说,举着碗高声地道:“海辰,来,咱们吃猪食了!”惜乎海辰真的就吃,像一头真正的小猪,只要饿了,给甚吃甚,全不管小梅作何想法。只是好光景维持了不过月余,他便开始转变立场,拒食“猪食”,到后来,怎么哄怎么喂都不行,小嘴紧闭,左右摆头躲着已碰到了嘴唇的勺子——我敢肯定这就是人类将“摇头”定为“拒绝”之意的起源——如果遇上我和小梅也在吃饭,他就会伸出小手去抓我们的饭菜。每到这时,小梅会意味深长地瞥我一眼,什么都不说,起身去厨房,为海辰做“饭”,花出数倍于我做“猪食”的时间力气,把同样一堆东西做得黄是黄、白是白、红是红、绿是绿,花里胡哨令海辰大悦,也令我讪讪,也感慨:这就开始懂得追求饮食的色香味了吗?说长,就长得这样大了吗?

也开始有了精神追求的倾向。

睡足了一大觉醒来,哼哼唧唧地要求人陪,我顺手将一只橡皮鸭塞给他,他不要,小胳膊一挥打到了地上。小梅拾起鸭子,放在了大床的另一头,他两眼便突然放光,骨碌一下,仰卧改为俯卧,直向鸭子而去。其时他刚刚会爬,严格说,是半会:两腿一动不动拖在后面,只凭小胳膊撑着身体一下一下往前面蹭,那姿势有点像士兵的匍匐前进,却因了腿的不会动,要更艰苦些。他却不以为苦兴致勃勃,头使劲高抬,眼紧盯目标,一步一步,相当执著。经过了千辛万苦的努力——确是千辛万苦,小胳膊肘都因此被凉席磨得通红——终于,他拿到了早先给都不要的那只鸭子,并因此而眉开眼笑。追求过程胜似追求结果,典型的人的精神特征。

还有了审美意识。

小梅出去买菜,心血来潮烫了一个当时流行的“爆炸头”回来,难看至极。我说她,她不服,把正在床上玩的海辰抱了过来,让其裁判:“海辰,看,梅姨的头是不是好看?”乍开始,海辰被眼前这颗陌生而难看的头吓得愣住,待认出了是小梅,神情立刻严肃,定定地看了一会儿,就伸出两只小手掌推她,这意思已非常明确,小梅却不甘心,死抱着人家不肯撒手,直惹得海辰要哭。一俟摆脱了纠缠回到床上,小家伙立刻背转身去,决不肯再看那头一眼;小梅却不知趣,一绕,又绕到了海辰脸前,逼得孩子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一头扎在了被窝垛上,把自己的小脸严严实实藏将起来,以让那客观世界在主观视野里消失。当时我在,目睹了整个过程。就是从那以后,在海辰面前我开始注意检点自己的服饰。以前从来不。就像人们从来不会在乎在一个小动物眼里自己是什么样子。

我就跟彭澄说海辰,说他的上述表现,详详细细不厌其烦,写了满满的七大张纸,直到自觉也算交代得过去了,至少在长度上,才住了笔。这封信为保险我贴了三张八分邮票。

……

彭澄的诗终于得以发表,数家报刊同时刊出,全文,一字没动,包括题目:《墓地里只有一个她》。他们——那些苛刻的资深的编辑们——为什么不给动一动,是想彻彻底底保持住它的原汁原味吗?

我看着报纸上印成了铅字的那诗,不知为什么,印成了铅字后就觉着好了许多似的。同时,数家报刊不约而同将作者彭澄的名字用一个黑框框起,不约而同在诗前、在框了黑框的作者名字后,加了一段编者按语。编者按语这样写道:

该诗作者是驻守西藏高原的一名女兵,一个月前,在执行任务中车祸牺牲以身殉职,时年二十三岁。现将这首作者生前寄给我编辑部的诗作全文刊出,以飨读者。

编者按语的内容是我提供的。

彭澄乘车下部队巡诊,一车六人,翻了车。彭澄曾多次跟我描述过汽车在冰雪盘山路上行驶的惊险,描述过彼时她心中的恐惧,她将那恐惧化作了一首美丽的诗,这诗却因过于美丽了而不被认可。六个人除彭澄外包括司机都还活着,伤势最重的,是手腕腕骨骨折。彭澄也是骨折,却折在了颈椎,当场就停止了心跳呼吸,没有给她同车的战友们留下一丝丝抢救的余地。但战友们还是按照所有抢救程序对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的她实施了全力抢救,气管插管,胸外按摩,口对口呼吸……

我知道这些情况时,彭澄早已化作一缕轻云融入了西藏高原那无尽的苍穹。是彭湛告诉我的,在电话里。我给他打的电话。那是一个下午,当发现仍无彭澄的信时,我再也沉不住气了,向小梅交代了一下海辰的事,骑上车便去了邮局,打长途电话。

彭湛在家,声音很远,我大声地道:“彭湛吗?我韩琳!”那边一下子便没有了动静,我更紧地握住话筒,更大声地:“喂!彭湛!”

“干吗?”

态度非常生硬,生硬到令人不解,令人不能不问:“你怎么了?”

“你有什么事?”

“最近彭澄……”我想说的是,“最近彭澄给你写信了没有”,彭湛没容我说完。我刚说出了彭澄的名字,他便开始说了,就是那些有关彭澄出事的话,说得很快,一口气,语调平板。他去过西藏一趟,部队给他发了电报,他是彭澄当然的唯一的亲人——意识到这点,处在极度震惊痛楚中的我仍是感到了一种新的创痛。

“……什么时候的事?”他说完后,我轻声问。

“四月二十九号。”

“为什么早不告诉我?!”我大叫。

嘟、嘟、嘟,电话断了。开始我还以为这是个意外,马上重拨,通了,有人接了,我刚“喂”了一声,即刻又被挂断。再拨,再就没有人接了。我不甘心,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重重地拨着那组电话号码,疯子一般,直到引起了邮局工作人员的注意,走过来干涉制止了我。

后来,见面时,我就此事质问彭湛,他一下子转过了身去,背对了我,一言不发。片刻后,肩背部开始剧烈颤动。我意识到,他哭了——这之前他还从来没有这样在我面前哭过,之后也没有——同时意识到,这会儿假如不是面对面,是通电话,他一定又会把电话挂了。于是,我走过去,在他身后站住,伸出两手轻轻抱住了他的肩,非此我无法传递我的歉意,我的理解,我的与他相同的情感。感到他没有想到,屏息静气了几秒,猛地回转身来紧紧抱住了我——仿佛无助中的儿子抱住他的母亲,仿佛一个落难者抱住另一个落难者——他抱住了我,而后,说了,泪水阻塞着他的鼻腔、喉管,使他的诉说时断时续。

“……她躺在那里,像是睡了,还是梳的短头发,可能是才剪了不久,也就刚、刚……刚齐耳垂儿……”

你是我心中永远的偶像啊,

永远明亮的眼睛永远飞扬的短发。

盯着终于印成了铅字的彭澄的诗,一个字一个字、一行一行地读下去,读完了这份报纸上的,再换另一份报上的读,仍然是一个字一个字,一行一行。阳光从窗外进来,倾泻在印有彭澄的诗的报纸上,把报纸晒得烫手。已是夏季了,冬季却好像就在昨天,她给海辰上户口回来,带着一团寒气,一脸伤心……

那天在邮局与彭湛通完话,我没有马上回家,就在邮局里给各编辑部写信通报彭澄的情况,以便写完后能马上发走。我不知道除此之外还能为那个女孩儿做一点什么;也不知道我正干着的这件事,对她还有什么意义。但是假如让我什么都不干,就这样无所作为两手空空地离开,回家,我怕我会憋死。彭湛的电话打不通,除了彭湛,我还有什么渠道能把淤积堵塞在胸口的那团沉闷疏散出去?在遭到邮局工作人员的严厉制止后,有好一会儿,我怔怔地站在邮局的地当中,无依无靠没着没落呆若木鸡。是在突然之间想起了那些也算与彭澄有过某种关系的编辑部的,在想起他们的那一瞬间,心里头竟涌上了一丝恶狠狠的快意:你们不是说她的诗思想肤浅情感做作吗?好,现在她用生命为它做注释了,你们还有什么可说的?你们还想要什么?!……一度凝滞的血液重新开始流动,心激跳,脸发烫,情绪激昂大脑清楚,就地买了纸,借了笔,写信。一笔一画,一封一封,我站在邮局的柜台前头都不抬,一口气写了十几封内容相同的信,分别折好,放进信封,贴上邮票,再看着它们由邮筒扁扁宽宽的嘴里滑落进去,郁闷的呼吸才好像通畅了一点,独自承受着的沉重才好像被转嫁了一些出去。……我离开邮局,推着自行车,慢慢地往家里走,慢慢地想到,我所做的这件事对彭澄毫无意义,她不需要,她已经超脱了人世间的这一切高高在上,自由,空灵,飘逸。我做的这事只对我自己有意义,活着的人为死去的人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了活着的人自己……

“哎,我说,别看了,该给海辰洗洗睡了。”

是小梅,抱着海辰站在我的身后。也许是她感到了某种异样,一手抱海辰一手在我看的东西里扒拉了扒拉,却没发现什么。我没有告诉她彭澄的事,她不熟悉彭澄,要说就得从头说起,那过程我无法忍受。我起身,对小梅笑笑,接过海辰去了卫生间。小梅去厨房收拾我们俩的午饭。我们通常在海辰睡了后吃午饭,以能吃得安静、踏实一点。

我给海辰洗澡。海辰坐在澡盆里——真正的澡盆,一个比他身体长许多的红色椭圆形澡盆,再不是彭澄给他用的我那个脚盆了——小脖子小脊背硬朗朗地挺着,在这样大的澡盆里都不必再担心他会被淹死。他极喜欢洗澡,喜欢用两只小手用力拍打水面制造出高高的水花,倘有水花溅到我的脸上身上、我因此做出反应时,他更要乐得出声地笑……忽然,正玩得高兴的他不动了,面部表情凝重,我马上意识到出了什么事,马上卡着他的两腋把他从水里提溜了出来,果然,他在尿尿,可惜,饶是我如此迅速的反应,还是没能把他提溜到该去的地方——马桶那边——他已尿毕。我一下子把他重新放入水里。

“尿、尿、尿!让你洗一个小尿澡!”

跟海辰说话我爱带“小”。彭澄也是:“来,姑姑给换小尿布啦!”“咱们的小肚子饿了,该吃小牛奶啦!”“哎,我说,洗个小澡吧?”从前,海岛医院我们科有个高雅庄重的女医生,后来女医生生了个女儿,打从女儿出世女医生就变了个人,哄女儿吃饭:“咪咪,吃馒馒了!”“馒馒”即馒头;给女儿穿上件新裙子,“看,咱们漂漂不漂漂啊?”“漂漂”即漂亮。把我们都快笑死了,背着她嘲笑个不停,彼此间发誓,将来我们决不会俗气到这等地步。现在才懂得当时的我们是怎样幼稚、自大的一群傻瓜:女医生的变化是由于了一种同化——童化,是爱到极处的情不自禁,是母爱的一种宣泄方式。刚学说话时的孩子只会发单音节,为了强调他要重复,因为重复而使相同的单音节连贯,连贯起来的单音节就形成了诸如“饭饭”“臭臭”“虫虫”甚而“馒馒”“漂漂”——这个年龄的孩子特有语言风格。母亲与幼子的血肉相连相亲相爱远非局外人所能理解,由此而产生出的那一切就如同冬去春来日出日落一样是自然规律,一样的不可违拗一样的不可轻言批评。当时我尚没有“饭饭”“臭臭”“虫虫”的习惯,也许因为当时的海辰还不会说话还没有将我同化,我宣泄母爱的方式是——只能这样解释——不论说什么,都要加“小”字。有外人听着能接受的,如:小手小脸小屁股;有外人听着觉着别扭觉着酸的,如:小汗小尿小牛奶。我和彭澄都选择了“小”,不知是她影响的我还是我影响的她,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她的也爱海辰,那种从心底里流出的爱,装不出来。

海辰为了能够重新入水而欢欣鼓舞,至于什么“尿澡”不“尿澡”,你不在乎他才不会在乎。只见他两只小手更有力地拍打着水面,制造出一连串的水花和欢乐,全然不知道他失去了什么……

有人敲门。连海辰都听到了,停止了娱乐,屏息静气,与我一道等待。小梅去开了门。

是彭湛。胡子拉碴头发蓬乱。

这就是彭澄出事后我与彭湛的第一次见面。认出是他时小梅马上以农村妇女特有的方式表示了对他到来的欢迎:把他让进屋去,同时把我也让进去,走时细心地给我们带上门,自己则去了卫生间,照看海辰,并且把卫生间的门也关上。

她只知道彭湛的长期在外是由于工作忙,别无所知。

一俟小梅关上门离开我劈头就问:“那次正说着彭澄的事,你为什么要挂电话?”后来发生的事就是我前面说的:他哭了。我们拥抱在了一起。仿佛两个冷到极点又无处逃遁的人,我们以这种方式温暖着彼此。

小梅肯定是在这其间来过看到了这一幕,并按照自己的思路做了理解——我听到了门被轻轻推开的吱呀声,紧接着,又被“咣”地关上——后来小梅的神态、行为都证实了我的判断:满脸暧昧的喜色却又故作镇静,抑制不住的话多,主人似的张张罗罗。那时候单位已把另一间小屋也分给了我,平时小梅住那屋,我仍带海辰睡大屋。那天,也没跟我商量,小梅就把海辰的东西搬到了她那屋的单人床上,并为彭湛找出了睡觉的枕头。在她做这些事的时候我和彭湛都没有注意,都沉浸在对彭澄思念的伤痛里,直到晚上很晚的时候,在小梅已带着海辰在她小屋的小床上睡了的时候,在该说的话都已说完了的时候,我和彭湛才不约而同注意到了大床上并排放着的那两个枕头。至今我不知道当时他心里的想法,只知道我为此非常难堪,非常为难,非常生气,生小梅的气:这人怎么这么多事!

我不愿意跟他同床——这“同床”指的是本义,不是喻义。那喻义当时在我的脑子里闪都不曾闪过——不习惯,别扭。想想看,大夏天儿的,跟一个异性同睡一床,该有多累?这个时候他在我心理、生理的感觉中,已如同任何一个异性。这种感觉的造成与空间与时间都有关,但那有关又都不是关键的“关”,关键的那一“关”是,我已不觉着他是我的丈夫。

不同床也简单,让小梅和海辰过来,他去小屋。可是,小梅会怎么想?更重要的,他会怎么想?

不知这样犹豫沉默了多久,只是凭直感觉着再这样沉默下去就不自然了,遂下定决心:就这样睡。再别扭,再不习惯,也只是一夜,也死不了人。

“洗洗睡吧。”我站起身,“我去把水打开。”

我去厨房打开了煤气热水器,把水温调好,找出条干净毛巾挂在卫生间的铁丝上,让他先去洗。他去了,我回了大屋。片刻后,听到卫生间那边传来了男人向马桶里小便时的很响的哗哗声,房间的门板是空心的,隔音很差,那声音叫我别扭,索性起身,去了凉台。我伏在凉台的栏杆上,夜风阵阵,吹着黏腻的脸和四肢,十分舒服。要是可以,我能在这里待上一夜就好了,无论如何,都会比闷在蒸笼般的屋里、床上,小心翼翼地收拢着自己的躯体四肢、清醒地干熬着强。

虽已不再把他看做丈夫了,却想留下他来做海辰的父亲,所有的矛盾犹豫暧昧,概出于此。

可是,从他进家到现在,六七个小时了,他没有问过海辰——问过,等于没问——刚进家,路过卫生间看到了正洗澡的海辰时,问了一句:“这是海辰吗?”我说:“是。”他说:“长大了啊。”我说:“嗯。”然后就进屋了,就开始说彭澄,一直说到刚才。我心里是失望的,但还是站在他的角度做了理解:刚刚失去唯一的妹妹,心里难过;海辰还太小,尽管在我眼里他已很有些人的模样了,但在与他没有过亲密接触的任何一个外人眼里,他都依然是一个浑浑噩噩、不省人事的小动物。通常情况下,有很大一部分男人——父亲,对这么大的孩子,不感兴趣。这些都没关系,都可以忽略不计,只要他肯继续做海辰的父亲,直到海辰有了自己的选择能力。我已是一个失败的妻子了,不能再殃及孩子,成为一个失败的母亲。

“我完了,你去吧。”

他出来了,隔着身后的纱门,对我说。我答应着进了屋,一抬眼,看到他浑身上下光溜溜的、只着一条近乎三角裤的小短裤站在屋子中间,心里又是一阵别扭,别扭得有些厌恶,有些恼怒:固然天是热,但也不可以这样的不顾他人!却又不能责令他把衣服穿上,只好采取海辰的办法,弱者的办法,主观回避的办法,低下眼睛不看,从他身边匆匆走过,去了卫生间,插上了门。

洗完澡,我站在满地是水、热气笼罩的卫生间里将身体擦干(擦不干),穿上睡衣,然后颠倒着两只脚,穿睡裤。以往我可用不着这样,以往洗完了澡我根本不擦,不穿,就这么光着出去,在我的家里走来走去,让身体上的水分自然蒸发掉,凉快得很,身体晾干后,再套上个小背心小裤衩就得。现在不行了,家里来了个外人,男人,内外有别,男女更是有别。睡裤还没有完全穿好,刚洗过的身上已然又冒出了好几层的新汗,令我慨然怅然:没有爱情、没有感情的婚姻真的是不道德、不人道的婚姻啊,要是我能够离婚就好了,潇潇洒洒地离婚,潇潇洒洒地开始新的生活。……

穿好衣服,打开卫生间的门,出去。在由卫生间去卧室的短短数秒钟里,一件没有想过的事情突然在脑子里闪出:他会不会对我误解?那并排摆放的枕头,主动安排的洗浴——多么的暧昧而又明确!如果他本来也有此想法,那还算半斤八两一半一半打个平手不失面子;最糟糕的一种可能是,人家本来无甚想法,见我这样才出于同情出于善良出于男人家的慷慨(这方面男人一向比女人慷慨许多)而以身相许无私奉献——哎呀呀呀,那样的话我可真的是羞煞冤煞无地自容撞死算了!……身上又一层的新汗涌出,刚穿上的睡衣睡裤干脆糊到了身上。也许,这不合时宜的长睡衣长睡裤能替我说明点什么?说出那点我不好明说的什么。可是,再一想,怎就知道这在旁人眼里不是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欲说还“羞”?……嘀嘀咕咕间已到了房间门口,已无他路可走,只能向前,好比像棋盘上过河之前的卒子。

眼前突然一亮:

——他已在床上躺下了,头却是抵在了床的另外一端,两人两端。这个姿态,这个聪明的安排,委实可以消弭所有的尴尬和可能的尴尬,可以使我们不必当场就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我重重地吐了口气。听到我的声音,他欠起头来解释:

“天太热,两头睡会好一些。”

“是是是!太热!”我热烈附议,同时附以揪扯粘在身上的睡衣的动作,以示言之真诚。

本以为那会是一个不眠的夜,没想到竟然睡了过去,而且,做了梦,梦到了彭澄。

……彭澄在跳舞,霹雳舞。身穿绿色作战服,眼睛眯起,喇叭花似的双唇微微张开,目光透过迷蒙的睫毛向一个看不见的远方望去;手臂如鸟儿飞翔的两翼般舒展、轻摇;两条长长的腿大幅度抬起后再无声地踏下,如同踏在棉花上,又如同飘浮在云朵里,那云化作了一缕轻烟扶摇直上,融入进高远的苍穹……

假如祖国需要我也会来到这里,

春夏秋冬日日夜夜同你做伴,

一起说着我们年轻女兵的悄悄话。

——一语成谶!彭澄没有了。连接着我和彭湛的那根纽带,没有了。

同类推荐
  • 广告战争

    广告战争

    为什么我们不再相信广告?广告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南方都市报》,《今晚报》,《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华商报》,《潇湘晨报》,《城市晚报》,《大众日报》,《广州日报》,《大河报》等全国一百位知名媒体编辑联名推荐。
  • 血月的华尔兹

    血月的华尔兹

    有时候,等待得太久,你就会忘掉在等待什么,留下来的,只有等待本身……月光静静地泻在桌旁的玫瑰花上,给一切笼上一层不真实的轻纱,歌女的喃喃低唱轻轻抚慰着躁动的酒吧。风情欢畅的各种面孔在眼前流过,我无力去看,时间终会一切抹成苍白。
  • 乡村的背影

    乡村的背影

    本书是作者谢耀西的一本小说集,本套书为2010年东莞文学艺术系列丛书之小说散文卷,作品文笔细腻、生动,是东莞市文学艺术界得丰硕成果,体现了东莞市的文学艺术水平。
  • 遥远的湖

    遥远的湖

    本书是长篇小说,但与其说这是一部小说,不如说它是一部艺术散文。作者在文字上倾注的真情,散文式的三维立体的叙述方式,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解读人物和情节的二度空间。作者并不想在形式上创造什么,只想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更加喜欢用这种方式叙述的故事和塑造的人物。众多人物的爱情、生活,理想、追求,为读者描述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或充满理想和热情,或渴望灵魂的宁静,或以自己的方式与命运抗争,或以善良的心期待着幸福,无论结果是悲剧还是喜剧,都会以令人震撼的真实描写、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清新而不失幽默的文笔使读者感动。
  • 汉末浮生记之袤原驰骋(上)

    汉末浮生记之袤原驰骋(上)

    因为一个机器人和一次事故,郁郁不得志的颜鹰奇异地回到了古代,从此开始了新的人生。但背叛、责难、攻击,重重阴影围绕在他的身边,他被迫为生活而努力,为生存而战斗。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冲破了重重迷障,在昏乱的汉末,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
热门推荐
  • 甜爱

    甜爱

    一个失忆的女捉鬼师,一个活了千年的总裁,几千年前的秘密,又将如何揭开,‘’现在的我在你面前,而你却变了。‘’‘’如果时光可以倒转,一切都不会变,我也不会后悔。‘’
  • 西部济公风颠和尚传

    西部济公风颠和尚传

    风颠和尚,俗名李福,永登苦水人,农家子,虽娶家室,从不同床。后断指为僧,名超当,号风颠,师王吒什。佯狂,修行于苦水萱帽山,后奔走四方。
  • 死在眼前

    死在眼前

    死在眼前的是霓虹,似在眼前的是过往。林生在看到生命尽头后,脑中忆起了一段似真似幻的往事。
  • 废柴二小姐凰妻不好骗

    废柴二小姐凰妻不好骗

    遇见你,是棋逢对手,是温柔宠溺,更是,一生归宿。遇见你,是命运所至,是岁月缱眷,更是,一生所爱。
  • 冷面郡王:甜宠小懒妃

    冷面郡王:甜宠小懒妃

    慵懒俏丽小甜心,惊鸿一瞥后,芳心遗落在鬼面将军冷郡王身上,从此踏上殷勤的追夫之路!她可以懒到随时都在睡觉,也愿意为了自己心目中的那份悸动变成最勤奋的人!相亲,她不要!军权,他不要!为了彼此,他们倾心相付,看破阴谋诡计!再冷的冰山到了她面前,都变得温柔如水,只因,城门口那惊鸿一瞥,两心相倾!
  • 白夜缘

    白夜缘

    缘起缘灭,花开花落,他们的缘分由天而赐,亦由天收。他是修仙界狂妄不羁的公子哥,她是寡言少语、古板的华岚君。一次意外,他拜其为师。他敬她、爱她,她亦护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能实现吗?究竟是大梦一场,还是人生如梦?他们能实现白首不相离莫相忘于江湖的山盟海誓么?此缘激起三千浪花,扰乱了谁的心湖?欲知后事如何,请看本文揭幕。
  • 大学派

    大学派

    林妙妙和钱三一在大学里相遇了,结果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
  • 海贼之最强怪物

    海贼之最强怪物

    暂时没有想好》。。。。。。。。。。。。。。。。。。。。。。。
  • 逆战葬天

    逆战葬天

    末日初现,天地将乱。应运而生?还是不服命运的抗争?前世的因,今世的果。顺应天命?还是逆流战遍苍穹?天已残,地已乱,茫茫天道不可见。少年头生双漩为苍天所嫉,万载的诅咒,今世的逆战。头顶日月,脚踏阴阳,要战,就战到天地变色,日月无光。是万古的寂灭,还是新的开始......
  • 南溟

    南溟

    初见时,她羽翼未展,他风流倜傥。再见时,她略见锋芒,他露惊鸿一瞥。“姑娘,这等非凡风姿,实在难得。”“公子,这般惊为人天,实属不易。”请点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