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7400000091

第91章 银风筝下的伦敦(2)

许多不需橱窗的店铺(如银行)多用木板搪起。牛津街的大百货店,浅黄木板中嵌以一方小小玻璃,像煞我们的宫灯。破房拆下的钢骨是有用的--铸成炸弹还敬柏林,也可制成防空壕里用的双层床。

警报的放送也经过几度周折。最初,很少人理会警报的重要,而且,似乎越放警报,街上仰首观望的人越多。直到俯冲机到来,人民又开始怪政府放得迟。一个记者说,威尔士某酒馆有个穷酒徒,善学飞机丢弹声。说谁请他一杯威士忌,即学一次。学完人问他,警报声呢,他说,没放警报。《新闻纪事报》上读者来函栏登了许多质问的信。一个说:“昨夜三点,我在床上足足听了二十分钟轰炸声,为什么一声警报也没放?”一个说:“依常例,我们的警报总比炸弹迟二十分钟。这是否也得经过一番等因奉此才放?”又有人抱怨放解除警报时敌机正丢着弹。还有人嫌警报拉得太长,太难听。邱吉尔首相有同感,在下院说,得缩短这种鬼嚎。不久,当局又发见勤放警报对于生产--尤其军火制造损失太大。八月二十三日,安德生部长在下院宣布“屋顶巡风”办法。先拉预备警报,俟敌机临上空时,始由巡风人摇铃通知,作为紧急警报。如此,军火工人既不误工,又可保证安全。这些巡风人又是一批英雄。风吹雨打,他们得站在屋顶,眼睛不能离开天空。看着弹落,看着火烧,他们得负责下面数百名同胞的安全。某工厂便有这么个挡前阵的巡风人,不幸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殉了难。厂家通知死者妻子的信是这样写的:“你的丈夫是一位杰出人物,他事事跑在前面。

他什么都先干事后讲话。在工厂中,在运动场上,他都是第一。当本厂征求屋顶巡风人时,他自然又是第一个自告奋勇。终于,当一颗炸弹投下时,也是他第一个看到。”

另外还有戴钢盔的“纠察员”,对他们的功绩报纸也是歌颂不尽,而且他们当之无愧。年在六七十的老头老媪也时常干这一行。

当警报放了时,我们往地下室走,他们得在街头吹哨,促路人找掩护。“一个空袭纠察员必须勇如狮,强如阉牛,机警如枭鸟,耐烦如毛驴,辛勤如蜜蜂。”这是人们理想的“更夫”。他必须随时准备“挨炸,挨跌,活埋,粉身,压扁。他随时得当干奶妈,产婆,郎中,抬埋的,募捐的。他得活泼而驯顺,当人们抱怨时,甚至得学会装聋作哑。”想想冬夜的黑,冷,这些年迈市民的义勇实可佩服。自然,中年的纠察员占大半。譬如我们这条街上一位罗伯逊先生,他年纪是五十三,与老伴跟前有两男孩。早上七点半,他就到邮局上班,战前四点半即可下公事房,如今要作到五点。下了那个班,就值这个班。闪电战开始后,好些日子罗伯逊先生二十四小时内,仅睡上二三小时的觉。他巡街,扶老弱进防空壕。但有一天,他巡街回来,自己的房子炸完了,妻同一个孩子受伤,另一个孩子丧了命。

悲痛自是当然,但第二天罗伯逊先生又去值班了,吹着哨,催人们掩蔽。

还有浇灭伦敦大火的英雄们。六万救火员中,截至上月底,殉职的已逾百名。这是既苦又危险的差使,烧死,砸死,种种意外都可能发生。伦敦市民对他们感激至深。

专职的纠察员,每周领三镑。因公受伤者,准许照支前二周薪,出院后,已婚周领一镑十三先令,单身汉周领一镑。这总算是份保障,但舆论界认为太菲薄。尤其有些地方遇纠察员受伤,薪金立即停付。而且供职还须自备救火唧筒等,出差自备车费。至十一月初,政府动手改善了。殉职的每名准领葬费七镑半。受伤的准续领十三周薪金。政府并立即发给钢盔、雨衣等必需品。而且开始训练一批后备员,随时补充。

但开仗以来,英国空袭方面最棘手的莫如防空壕问题,即把这问题视作一个中心的社会问题,也不为过火。因为它涉及安全、健康、纪律、道德。

九月中旬安德生当内务部长时,大批伦敦市民携妻抱子,夹了被卷,佯买一站票往地铁里挤,而部长在警告着:地道车系交通工具,绝不容许人民当防空壕使用。两个月,全市地铁每日四点后就成为合法的避难所了。再不需买票,有几条线还停了车专为避难用。这是人民的一大胜利。自十月十九号起,地道车站上自十月十九号,有夜宵早点卖了。次日,第一批两千只双层床架起了。于是,玩起纸牌来,难民带来种种乐器,地狱变成了天堂。十月底,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地下室设起简易图书馆,放映起科教片,北伦敦一个地下室还有了一种报纸,名叫《瑞士茅屋人》,距我的住处仅隔一站,第一期社论是《论打鼾》。文中写道:“本站睡有一千五百位难友,打鼾者至少有一千六百五十人。”某通讯员谓:“昨晚一美丽女郎距我仅六寸。我正欣赏这朵睡莲时,她忽然鼾声大作,使我深为幻灭。”编者末尾加按语云:“汝应称幸知足。普通男子欲尝此幻灭,尚须先入教堂行礼。”

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听说这么一种别致的报纸问世,还特意从大西洋彼岸来函索取呢。

防空壕是怎样一个奇怪的生活场所!一个醉徒跑进某处防空壕,嚷道:“呔,我乃希特勒遣来的伞兵是也。尔等全已在我掌握中,谁敢动一动,小心吃我的子弹!”并在口袋中比画,把避难的妇孺吓得乱叫。还是一个熟识的妇人认出他来,打了他一巴掌。这人醒后被罚两镑,另付诉讼费十五先令。有一地发见成帮的流氓。

还有一个难免的现象:小小窃案也是习见的,尤其每人手提包里必有点宝贝。这里躺着打大呼的男子。也难怪,他们白天开着货车或造着军火,晚上一伸腿,身子下面是硬邦邦的水泥地。但有三百难友,十个打呼的即可搅得全睡不成。所以难友们自动轮流派一个人负责“摇打呼者”,一闻呼声立即跑过去推他一把。这里也睡着国难不忘美容的女秘书、女店员。睡前照常用发夹把头发卷成乱蛇一般,用玉容油润了她们的粉颜,早晨上班前,还先染染手指甲。

纽约一位哲学家立在大西洋彼岸赞叹说:“汪洋那方是欧洲,也即是地狱。海水爬着涌着,填补着掘蛤者留下的足印。月亮由海面上升了。我确知地狱过后,宇宙的空间潮汐将梳平时间的沙滩。新的掘蛤者还将来到--也许还是更好的。”

1940,11,16于伦敦。

萧乾是作家、编辑,也是一位杰出的记者。抗战期间曾到英国伦敦大学教书,同时兼任《大公报》驻英国的特派记者。1940年,德国法西斯对伦敦进行狂轰滥炸,萧乾目睹了英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他在这一段时期为《大公报》所写的通讯特写,相当精彩,这些文章在当时的“陪都”重庆《大公报》刊出时,吸引了许多读者,同时也鼓舞了同样处在日本法西斯狂轰滥炸下的中国军民。今日,我们重读这些通讯,仿佛身历其境;并体会到英国人镇静、幽默而顽强的性格,和作者文笔的妙处。

通讯特写要求材料真实,叙述客观,这篇文章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作者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透过战争的硝烟,像照相机的镜头一样捕捉伦敦的种种场景,同时又用他生动的笔墨传达给广大的读者。有些惨痛的场面,他虽然好像电视的镜头一闪而过,并没有花费许多笔墨,但却给人留下永远难忘的印象:“一个妇人由坍塌的房屋底下被拖出来了,她一直等到得悉自己那四岁的孩子安然无恙才断的气,把悲哀托给了从军队赶回的丈夫。在同一天,他没有了妻子,也没有了爹娘同兄弟,怀抱着那咧嘴哭的孩子。”“还有一对夫妇,带子女两人躲在防空壕里。一个炸弹刚好命中,后面的钢板都已震掉,所幸老少安全。那七岁的儿子是埋在土下五尺深。他父亲把他抱上来,他揉揉眼说:‘爹爹,你这个玩笑开得过分了。’他还以为在闹着玩呢!”--战争的惨状不只在于横尸遍野,就在这一生一死之间,可以见到无辜者的命运是怎样被魔鬼们所摆弄。作者的叙述是客观翔实的,但作者的心是热的,热血正在心底奔流。

从这些笔墨之间,我们可以见到作者对普通英国人的由衷赞叹:“一个空袭纠察员必须勇如狮,强如阉牛,机警如枭鸟,耐烦如毛驴,辛勤如蜜蜂。”“他必须随时准备挨炸,挨跌,活埋,粉身,压扁。他随时得当干奶妈,产婆,郎中,抬埋的,募捐的。他得活泼而驯顺,当人们抱怨时,甚至得学会装聋作哑。”--我们从中似乎可以听到作者的“弦外之音”--这样的人民这样的民族是不可能被压倒的。

既客观翔实,又充满主观的情感,这就是萧乾的通讯特写之魅力所在。

他所见到的场景,正是中国读者未见而又关心的场景;他所抒发的心情,也正符合中国读者的心情。一个新闻记者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尽到了他的责任,所有的“名记者”都有这种本领。然而,这种轰动一时的报刊文字在事过境迁之后,就渐渐被人淡忘了,很少能成为历史的珍品。萧乾的这一类战地通讯则不然,即使在战争结束半个多世纪的今天,我们读到它仍有一种震撼力存在。

是因为它的题材太重要吗?是因为作者的文笔太传神吗?都可以作为理由,但都未必准确。其实,一个优秀的作家都会有一段才华横溢的时期,外部条件的刺激与他内心长期积累的激情完全融合在一起,迸发出一种才情,能放射出长久的光辉。尽管作者在写作这一类战地通讯时,时间仓促,写作环境也极其恶劣,但这一切都阻挡不了他才情的迸发。

读罢这篇文章,我们这些曾经经历过战争磨难的人当然“于我心有戚戚焉”,而我们年轻的读者也请千万不要忘记战争的惨酷,上一个世纪的悲剧再也不能在新的世纪发生了。(商友敬)

同类推荐
  • 子孙的文昌:文昌作协会员作品选(诗歌卷)

    子孙的文昌:文昌作协会员作品选(诗歌卷)

    《子孙的文昌》(诗歌卷)是海南省作家协会以及文昌市作家协会成立十年来会员诗歌荟萃,主要收录了“文昌青年文学奖”的获奖诗歌作品,入选诗歌风格包括新诗和旧体诗,或清新或富有哲理,引发读者深层次的思考,读后让人受益匪浅。本书由海南省作协主席孔见作序。
  • 饥渴的身体

    饥渴的身体

    本书属于“无界散文”系列之一。作者从脸、手、脚、眼睛、耳朵等入手,用细腻的笔触和富有哲理的思维揭示人类更为隐秘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于生死、悲欢直至对整个生命的看法。作品也无时不告诉读者,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感恩活着的每一天。
  •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远洋诗选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远洋诗选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诗歌重镇。在这一时空节点上,诗人们所具有的探索、独立、低调的写作态度,朴素、豁达、真挚的诗风,构建和丰富了当代诗人特有的诗学与美学传统,并取得有目共睹的诗歌成就。就整体成就而言,可立于世界诗歌之林。《常春藤诗丛》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中国,且至今仍在全国诗坛具有影响力的诗人的成就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面貌。
  • 随园诗话(第一卷)

    随园诗话(第一卷)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本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 音乐短章

    音乐短章

    音乐好似诗歌绘画,表达人的不同状态,描绘心中的掠影,阐述灵性的幻象,把意念中巡游的东西铸制成形,对肉体最美好的愿望加以说明。
热门推荐
  • 我家有四个

    我家有四个

    爷爷想要抱孙子,父亲想要个儿子。而母亲却接连生了四个女儿
  • 沉寂殇回

    沉寂殇回

    我坠落无尽的黑暗,耳边是风,还是死亡吟唱,我看向你就如同一个陌生人,或许你本来就是一个陌生人。你是谁?而我又是谁。
  • 潋夜未央

    潋夜未央

    白玉招支离破碎,王城再掀波澜,浴火重凤的恶魔之子手持苍穹之刃,横空出世,在波谲云诡中劈开一丝光亮!心力交瘁之际,迷雾般的女子来到他的身边,无微不至地照料命不久矣的他,真心亦或假意?风云残留侠骨香,俊杰露面斩英豪,十大高手身份渐渐地显露,昔日真相重浮水面,兄弟间的矛盾愈加激化。中秋决战即将来临,他呕心沥血,在权谋的棋盘中布下死局,白子是情,黑子是剑……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彼岸似有花开

    彼岸似有花开

    彼岸花开,花开彼岸,生生相错,永不相见。
  • 语文新课标必读-水浒传精选

    语文新课标必读-水浒传精选

    苏州城阊门外,怀胥桥北施家巷有一户施姓人家,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后裔。这一支传到施耐庵的父亲已是二十四世。元成宗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施家添了一个男丁。一位老秀才给婴儿起了个名字,叫彦端,意思是这孩子长大了,定是位行为端正的才子。这个襁褓中的彦端,就是后来写出千古名著《水浒传》的施耐庵。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我真的是神族

    我真的是神族

    每天修修神通,种种菜,无聊的时候就挑逗一下女明星,这样的日子沈云真是过够了。大徒弟,别跟着我了,你可是一教之主,快回去上班!二徒弟,你师娘快到家了,还不赶紧去做饭!拿出你国宴大师的水平来!三徒弟,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就交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