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09500000007

第7章 感动人物(2)

在尾山宏带领下的律师团规定,不向中国受害人收取代理费,受害人来日本的一切费用均由团内解决。律师团的经费是由退休的日本老人组成的“支持会”所捐出的一部分退休金,这远远不够。八年来,他们已经花费了800多万元人民币。律师团最大的开销是请中国受害者到日本出庭。中国当事人从走出家门,到日本打官司,再回到家,这个过程中自己不需要花一分钱,因为律师团是免费为中国受害者诉讼。

很多时候尾山宏需要从家里拿钱,夫人对他非常理解和支持。尾山宏先生他们提起了近30件诉讼案,但胜诉的案子很少,不过,在他们看来,胜利是令人高兴的,但面对失败,他们也不觉得沮丧,认为这本是一件循序渐进的事情,得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和晶最后说:人不是因国别来区分的,而是因心灵与人格来区分的。

朱波听着听着,被这个为了正义持续斗争了将近40年的日本老人打动了,说:“如果这人确实特别好的话,也不是不可以考虑。我再核实一下,找到参与诉讼的中方律师谈谈。”

朱波调看了所有能搜集到的尾山宏的资料,约见了几年来一直跟拍日本律师团的纪录片导演,还邀请了和尾山宏并肩工作的中方律师。他们拿来了图片、文字、影像等各种资料,告诉朱波,老先生在日本压力特别大,右翼分子叫他“日奸”,当时去日本战争索赔的人没有钱,老先生给他们垫去日本的路费和食宿费,还请了一堆律师组成律师团,真的不容易。尾山宏的举动触怒了日本国内右翼势力,许多人给他发来恐吓信,还经常在半夜里打恐吓电话……但尾山宏对此不屑一顾:“他们越猖狂越表明自己心虚。”

朱波越是深入了解尾山宏所做的事情,越觉得惭愧,他承认自己以前确实狭隘了,老先生在国内顶着那么大压力给中国人做事,日本人管他叫“日奸”,如果我们中国人也不理解他,岂不跟日本右翼分子一样了吗?如果尾山宏不得奖,朱波倒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了。

但朱波也有隐隐的担心,这是《感动中国》的第二届,正是备受瞩目处于上升趋势的时候,如果观众不接受一个日本人,那节目会受到很大冲击,有损整个品牌形象。但不管怎样,朱波还是觉得,这位老先生可以超越国家与民族的界限,那么我们也要像他一样勇敢,站在人类正义的高度向尾山宏致敬,让更多人看到,日本民间还有对战争深刻反省,为了维护正义不懈斗争的人。

朱波把尾山宏的资料整理后,送交梁建增。梁建增也一惊:“你怎么找个日本人来?”朱波说:“这不是一般的日本人,我给您讲讲他的故事。”梁建增听后,说:“这人挺好的。他入选《感动中国》也能体现咱中国人的胸怀,不能那么狭隘。”梁建增再往上报,报给新闻中心主任李挺,李主任反应也是一样:“怎么选了一日本人进来?”再听陈述理由,也觉得挺好。这个人物很快就被转交到推委会委员们的案头。经过征询推委们的意见,节目组终于决定将尾山宏列为200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推选这一个人物,对《感动中国》来说是个相当大胆的突破。除了担心观众的反应以外,节目组还担心尾山宏先生自己是否愿意接受这个奖项,因为毕竟他在国内已经压力重重,也不为一些同胞所理解,这样一个来自中国的大奖颁给他,会不会给他造成更大的困扰?

当节目组和尾山宏联系,请他到中国来领奖的时候,老先生很惊讶,觉得这奖特别大,虽然有压力,但是老先生却很高兴,说:“我做这事,其实不只是为了中国人,最终是为日本人。若日本人不好好反省这错误,日本民族就无法向前走。我还是爱我国家,爱我民族的。”

尾山宏认为,作为中国战争受害者来说,提出索赔诉讼,这是他们个人的权利;从日本的角度来说,诉讼的意义,在于使国家明确自己的侵略。

尾山宏的回答令节目组感到意外,大家都被他心灵的宽广与强大震撼了。尾山宏老先生最后出现在颁奖现场时,掌声雷动,一些观众在仪式结束后,专程到休息室向尾山宏鞠躬致意。而原来曾反对尾山宏入选的制片人们,在看了节目后,也都改变了认识。

尾山宏的当选,事实上并没出现节目组担心的情形。宽厚的中国人再一次展现了大国国民的气度与胸襟。尾山宏先生是第一个进《感动中国》的外国人,又是一个日本人,这对《感动中国》来说,是个重大突破,让《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打破了国别和地域限制,更重要的是,让这个节目的价值观突破了国家、民族和意识形态的局限,升华到人类正义的高度。

其实通过尾山宏这个人物,节目组想让中国人也看到这样一种崇高的心灵,也受到教育,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虽然在日本政府高层,官员参拜靖国神社,但是在民间,也有像尾山宏这样的人,为公平与正义不懈努力。并且,尾山宏也不是孤军奋战,在他带领下的“中国人战争受害者要求索赔日本律师团”,今天已经有了三百多位志愿者律师,而且人数还在不断的增加。他们不仅不收取任何费用,还经常资助受害人赴日的费用,有的律师还因为长期投入此项事业过着极为拮据贫困的生活。

尾山宏和律师团志愿者们坚持不懈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善良与正义的希望。法律手段是为中国受害者伸张正义的途径,但诉讼的意义却绝非仅为受害者争取到赔偿。用尾山宏的观点来说,诉讼是对整个日本民族的历史教育,而在司法实践中体现出对人、人性和人的权利的关怀,则令“这些诉讼的意义贡献于全人类,也贡献于人类的未来”。

卢安克:拒绝感动中国

尾山宏之后,外国人开始进入《感动中国》的视野。2006年,节目组主动向一位扎根广西山村、从事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德国教师抛出橄榄枝,却遇到了一次礼貌的拒绝,这是《感动中国》的第一次碰壁……

《感动中国》是一项媒体公益评奖,虽没有奖金,不能给入选者带来实际利益,但这种道德层面和精神高度上的认可,也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很少有人能拒绝《感动中国》,但在2006年,偏偏有一位德国人,他拒绝成为《感动中国》人物。

他叫卢安克。2003年以后,他的故事开始在媒体上小范围的流传,热度并不高,但让人充满了好奇。各种各样的说法,让人觉得奇怪,搞不清这个德国人到底在干什么。

从2012年的维度看,似乎更清晰一些。简单地说,卢安克是个教育研究爱好者。从1997年来到中国,就选择在广西河池地区的大山深处从事教育工作。

媒体一般会说,这是一个支教者,但这个说法并不完全正确。我们说支教,是指志愿支援教育。但卢安克不是老师,没有教师资格,甚至几次被当地政府驱逐、罚款。可是他仍然想各种办法留下来,他借用外国人身份,给自己设立一个文化事业办事处,用这个办事处的名义派自己到深山里去,这样就规避当地对外国人的管理规定。

可以肯定的说,他是个纯粹的人,真实的人。他从不强调自己对中国的感情,他热爱孩子,但绝对不是那种饱含深情让人流泪的热爱。他的热情在于教育,他希望用一种自己的方式,用最原始的人际接触的方式来探究教育的秘密。

他每周去一趟县城,到外地永远是硬座火车。平时不喝酒、不抽烟、不吃肉、不赌博、不恋爱。

他没有钱,不收捐款,只向村民索取一点米作为教育的报酬。他不是隐居,也没有宗教背景,不想改变社会现实,他关注的只是教育:怎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发生改变?

每隔半年,他都往相关的教育部门寄一次他的研究成果,但没人理他。

到2006年,卢安克已经改变了一些乡村的生活。这个改变不是翻天覆地的,而是一种很难描述的细微变化。比如他让小学生参与为村里设计几条乡村道路并开始修建,师生共同完成一部纪录片的拍摄等等。开始的时候,村民们在一旁围观,慢慢的觉得有趣,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加入进来。

这些都是卢安克的教育实验,村子没有因此富裕起来,卢安克也说:“我不是来扶贫的。如果只帮他们赚钱回来,村里得到的变化只是:不用再那么辛苦地从早到晚干活,以前的生活任务没了,可能赋予生活意义的新的任务又没有。结果,他们的心里会越来越空虚、弱和不健康。”

2006年底,有人推荐卢安克成为《感动中国》候选人。节目组拿着他的材料有点无所适从:他的作为是不是“感动”?

争论分成两个阵营。

一个阵营包含了陈镭和一部分编导,他们认为:作为个人,卢安克是精彩的,他的生活方式、目标和实践方式都让人内心一震,让我们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和价值产生怀疑。但是他和中国并没有太多关系。他是在中国工作,并付出努力,那也是机缘巧合,他可能在非洲、南美或者中东任何贫穷落后的地区,他专注的是教育如何改变人,而不是如何改变中国人。

另外,陈镭老师还有一个考虑:卢安克的人生虽让我们感动,但并不能感动所有中国人,因为,这个人与众不同的价值取向、太过另类的生活方式,不一定能被所有的中国人理解。我们不确定,他是否能让人直接产生感动。

而另一个阵营是樊馨蔓和其他一些编导策划们,他们并不否认陈镭的看法。但也坚持:这是发生在中国的故事,给了中国人相当的影响,这是事实。再者,新的人物、新的情感或者新的价值观,在开始的时候总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但如果这个方向和《感动中国》的价值观是相符合的,那么不管多么小众,也应该放大他,让他影响更多人。

这场争论硝烟弥漫,反对派以陈镭为首,强调卢安克和中国的关系,讨论《感动中国》节目的功能和传播现实,接下去轻度指涉赞成派属于不成熟的文艺青年,把别人的个人理想一厢情愿配上民族情感。

而赞成者则说反对派心存窠臼,以现实的理由扼杀新的价值取向,阻挡一个新的形象可能给节目带来巨大变化的潜力。

卢安克这个人物是否符合《感动中国》的标准?争论进行了很久,却没有结果。渐渐的,大家发现,节目组对卢安克这个人的了解还是碎片式的,还没有人深入细致地接触过这个人,而接触过他的人所提供的信息,是非常个人化的,和“感动”这个词很难挂钩。

朱波一边听大家的争论,一边翻看卢安克的资料,他注意到两个细节:一,卢安克的教育路线,有一个从城市往乡村发展的过程;二,卢安克教育和陪伴的,是一群孤独的留守儿童。

这种对比很有意思,这群孩子的父母,为了生计抛下家园和孩子,去城市讨生活,而一个从繁华都市来的外国人,却逐步往更穷更偏的大山里迁徙,最终扎根山村教育。

不管卢安克的价值观是否能为大多数人所理解,他这个关注留守儿童献身教育的行为,本身就挺令人感动的。朱波有了主意。他让争论停止下来,提出一个简单的办法:“我们派摄制组去采访卢安克,和他深入接触一下,同时问问他对‘感动’是怎么看的,他觉得自己能不能感动中国。”

可摄制组还没来得及出发,2006年《感动中国》候选人的资料刚刚挂到网上,卢安克的反馈就回来了。

他被自己突然成为《感动中国》候选人这件事吓坏了,给节目组写了封信,请推选委员们千万别选他。他说,我很害怕去感动别人,请你们别选我。我不想感动中国,只能是中国感动我。

这个德国人非常客气地解释说,自己只是想进行一些研究,最需要的是安静地和孩子们相处,外来的荣誉或者物质太多,会改变孩子们的心态,也改变他研究计划的环境。留在乡村做教育研究只是一种个人行为,不愿接受采访,不愿大张旗鼓地宣传,担心这些会影响他平静的生活。

2006年,是《感动中国》如日中天的时候,全国有超过几千万张的选票从网络、邮局和媒体上回复过来,但这个德国人显然不能全部理解“感动”这两个字在当下中国的全部含义。

这是朱波第一次被候选人拒绝,他拿着信想了很久,没法跟大家解释这个德国人为什么会拒绝感动。朱波只是说,这是一个害羞的人,他不需要荣誉,荣誉会改变他的生活。我们得尊重他的个人意愿。

卢安克能否感动中国,虽然还没有形成评选结果,但节目组毕竟主动向他表达过这方面的意思。五年来,杨利伟、姚明、刘翔、成龙他们都曾站在这个舞台上,但现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德国人却拒绝了《感动中国》。

这件事没有扩散。但卢安克这种坚决抗拒得奖,远离荣誉甘守平淡的行为,却令节目组多少有些震撼。

没有人再去争论卢安克的行为是否够得上“感动”,这个德国人没有成为200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其实,是节目组给予他的一种尊重。

朱波说,我们给一些人授予《感动中国》荣誉,这是一种尊重;这次,我们不给卢安克这个荣誉,同样是出于尊重。

卢安克不希望别人去观察他、研究他、报道他,但《感动中国》节目组还是持续关注这个德国人在中国的作为。

2007年4月,卢安克接受中国邀请,成为广西共青团的志愿者,继续在山区教书,他用自己的方式给孩子上自然(科学)、美术和音乐。

2008年,他在给学生上课的同时,和学生合作拍摄了电视剧《和平剑》。拍摄在每周固定时间进行,持续了几乎一年。

2009年,卢安克跟河池电视台合作,把课堂资料做成电视节目《留守娃》。

2009年,卢安克为圆善合作社打工,翻译书籍和设计网页。

2009年,卢安克第一次接受中央电视台《面对面》采访。他说,这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责任。

2010年,卢安克参与电视栏目《快乐人小剧场》,帮助他们拍摄剪辑关于教育活动的纪录片。

2011年,他开始尝试和学生们一同创作歌曲。并开始研究留守儿童与乡村支教志愿者的关系。

显然,卢安克在发生一些改变,但是没有人能说清是哪一种改变。2009年,卢安克在接受《面对面》柴静采访时说:“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家,那么家人就是他的后代;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学生,那么学生就是他的后代;如果一个人为了人类的发展,那么人类就是他的后代。”

朱波微微有些触动,下意识地思索,这位德国人在价值观方面,到底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2009年,另一个外国人进入《感动中国》的视野。她是卢安克的同胞,德国姑娘萨布利亚·坦贝肯。这是一个更具传奇色彩的盲人。1997年,当卢安克来到广西的时候,她来到西藏。

关于她的事迹描述中说:她骑马穿越西藏,第一个开发出藏语盲文,创办盲童学校,给西藏盲童带来知识之光。她还邀请登山团队来到西藏,指导盲童们向喜马拉雅山脉一座海拔7000余米的高峰发起挑战。

萨布利亚·坦贝肯没有拒绝《感动中国》,只是因为当时身在印度进行教育计划,不能赶到北京颁奖现场。她愉快地接受了央视记者的采访,表达自己的遗憾。

同类推荐
  • 一个人流浪,不必去远方

    一个人流浪,不必去远方

    我们有太多的挣扎和压抑想去远方奔走发泄,也有那么多不忍挥去的从前想躲起来珍藏。可是在自己还不够强大的时候,我们没有资格和勇气那么洒脱,说离开就离开。希望我们的心智能如年龄一样成熟,承担得起每一次决定后的代价。如果,旅行是为了释放,为了找到一种淡定自在的感觉,去哪里,还重要吗?一个人,不用太长时间,不必走太远,甚至不用行李,就是随着心情去走,去认识那些每天都能看见却从未走近的地方,就像到了一个全世界都找不到你的小天地。让所有包袱,统统被安静的自己消化。
  • 国韵飘香幸福萦绕

    国韵飘香幸福萦绕

    幸福教育是以人的终生幸福为目的,在教育中创造、生成丰富的幸福资源,培养出能够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人。本书是沈阳市浑南新区第三小学项莉校长办学理念的论述。共分四章:办幸福教育,做幸福儒娃,做幸福教师,做幸福百姓。本书的出版为学生智慧和人格的同步发展创造最佳的环境和条件,使接受教育的所有学生都有——理解幸福的思维、创造幸福的能力、体验幸福的境界、奉献幸福的人格。
  • 女孩儿的钢琴梦

    女孩儿的钢琴梦

    本书收录了作家顾文显创作的29篇故事作品,或讴歌了守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村民、因材施教的老师、凭良心做生意的普通人等,或鞭挞了不顾工人死活的黑心矿主、偷猎的贪心之徒、背弃家庭的人等。总之是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丑恶,极富教育意义,有一定出版价值。
  • 看山是山

    看山是山

    本书是一系列问答合集,是灵修者在追寻内心平静的道路上或早或晚都要经历的一系列疑惑与深入思考。作者传递的是活在当下的理念,对每一时刻的感知,对事物本质的洞悉,对情绪、情感的理解。到底是什么在定义“自我”?
  • 布老虎散文:铁箫人语

    布老虎散文:铁箫人语

    《铁箫人语》是我社“布老虎散文”书系的一种。布老虎散文书系是为了做大做强我社的布老虎品牌重点打造的布老虎子品牌之一,以当代最重要作家的散文代表作或原创散文集为收录对象。《铁箫人语》是作家宗璞散文的代表作品,全书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回忆父亲冯友兰的散文,包括《心的嘱托》等8篇;第二部分是回忆亲友的往散文,包括《霞落燕园》等8篇;第三部分是写景状物散文,包括《湖光塔影》《紫藤萝瀑布》《丁香结》等16篇;第四部分是议论性散文,包括《恨书》等9篇;第五部分是国内游记性散文,包括《西湖漫笔》等8篇;第六部分是国外游记散文,包括《澳大利亚的红心》等12篇;第七部分是书评,包括《行走的人》等4篇;第八部分是序言,包括《未解的结》等2篇。
热门推荐
  • 妃择言月

    妃择言月

    穿越就算了,为什么还什么都不记得了,夫君还是长相丑陋的一个落魄王爷。真是不知道遭了什么罪。家里还有个弟弟等着她买糖回去啊,我怎么可能还待在这里
  • 遇唐

    遇唐

    在一场人生噩梦中,唐瑄意外穿越到唐朝成了个5岁女娃。可不料这一穿全然没穿出小说中的美好人生,爹不疼娘不爱,疑似哑巴还遭遇暴力……这桩桩件件简直就是全了倒霉蛋的顶级标配,看来这人生噩梦是远远没有结束,只是不知,她对着这注定炮灰的人生是否能扭转乾坤活出美好人生了。ps:本人架空非正史,不喜点x,请勿谩骂
  • 契约大陆之快穿天道系统

    契约大陆之快穿天道系统

    天道快穿系统?这是啥玩意?什么?重合度百分之十时前往斗罗大陆位面完成集齐十二块魂骨的基础任务?并且与主角唐三奠定良好关系?我勒个乖乖,这是基础任务?不止,还有火影、斗破苍穹、海贼、龙珠……?哇,系统你这是不让人活啊!契约大陆上一青年苦着个脸,这什么系统吗,下达的任务都不与人能做的沾边呐!怎么办?!怎么办?!有啥直接无敌的好法子吗?在线等,挺急!
  • 少侠她每天都在被追杀

    少侠她每天都在被追杀

    〖没心没肺肆意妄为超飒女主×双商超高常识匮乏富二代男主〗开局乱葬岗,附送大逃杀,装备全靠捡,输出全靠浪。江荼觉得自己这穿得真的非常不够意思,没有原主记忆和传说中女主该有的特异功能就算了,居然还没钱没权被人四处追杀。无奈之下,江荼只能捡回原来的铁饭碗。接接悬赏盗盗墓,埋埋杀手数数钱。却不料刚提起铁锹,竟意外救下个被人调戏的可怜兮兮(人傻钱多)的绝色美娇娘?/美少年?觉得美好生活似乎已经近在咫尺的江某人放下铁锹,捏紧自家傻愣愣小钱袋子的小白手,露出了宠溺/猥琐的笑容。直到某天把小钱袋子拐进窝。小钱袋子撩了撩长发,一手一把地契,露出个人畜无害的笑容。“娘子多给我一次,这些都给娘子~”“……”有一句卧槽不知当讲不当讲。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血色蔷薇之樱雪绝恋

    血色蔷薇之樱雪绝恋

    她,傲娇女王,从不甘服输。他,冷漠成性,不善言辞。金色曼陀罗是上帝的宠儿,而黑色曼陀罗则是用鲜血浇灌的复仇之花。那到底是谁的人生,又是谁的故事········
  • 人类与硅基文明

    人类与硅基文明

    2159年九月,由于北冰洋特级地震以及大量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海底虫洞,另一端连接着平行宇宙。目前已知情报,我们正在遭受其他文明的入侵,这是以三名探险员的牺牲换来的情报。对方文明就是当前确认可能存在的硅基生命
  • 恶魔总裁的心尖甜宠

    恶魔总裁的心尖甜宠

    那一夜后,她从此便和这个s国集团的大总裁纠缠在一起,“想逃?没那么容易”
  • 寒玖书陌言

    寒玖书陌言

    独身少女寒玖一个人,啊不,一只妖(可爱的小兔子)踏上为家族复仇的道路,遇上不正经的,人设时常崩塌的孤书陌,然后产生了一系列乱七八糟的事情......
  • 独幽梦

    独幽梦

    夜总比白昼要寂静、神秘,甚至带着隐约的诡秘。一个从小生活在噩梦中的柔弱女孩,本以为将终生在痛苦和不安的折磨中度过,然而她却不是普通人,她是冥界的公主冥帝的女儿冥天使。宇宙的主宰者宇尊为了心爱的人,甘愿放弃一切来到人间守护她,一世又一世,他的痴心的耕耘是否能换来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