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09500000012

第12章 感动人物(7)

比起那些孤儿、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生了重病的人,生活困难的职工,郭明义觉得自己非常平安,非常富足,就很想去帮助他们。

郭明义尤其爱唱《青藏高原》。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度过的时间里,编导脑海里就老回荡着,那有些走调的《青藏高原》的旋律,高音处有点嘶哑,低音处有些沉郁,但整个调子是高亢的,欢愉的,如同一只自由的青鸟,飞越崇山峻岭,飞过沧海桑田。

伴随着这样的调子,编导也听了旁人对郭明义的说法。

贫困学生杨思雯的奶奶,是在受到郭明义资助的第二年才见到他的,此前,老人家一直觉得,他应该是个有钱人,“等我这一见面,我的天啊,眼泪立刻就淌下来了,他一身劳动服,穿着大头鞋,裤子上还有补丁,我这心里太难受了。我心想,这个人这么有爱心啊,都穿这样了,还赞助这孩子,真是一般人做不到。”

郭明义的工友刘孝强和张国斌,都管他叫亲哥,嘴里说的除了感谢还是感谢。张国斌的女儿张赫曾不幸患上白血病,刘孝强的儿子刘壮也罹患再生障碍性贫血。郭明义写下倡议书,走遍全矿,声情并茂地朗读,还找到鞍山市广播电台交通台,募捐钱款,寻找合适的造血干细胞。郭明义的精神和两个孩子的命运,牵动了太多人的心,相继有1300多人,签字并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样本。小张赫也因此获得生命的希望。虽然小刘壮最后离开了人世,但刘孝强说,在最困难的时候,郭明义给了他们全家战胜困难的勇气、希望和精神安慰。

郭明义的发小李树伟,说起他来,就三个字的评价“橡皮糖”,“总是黏着别人,劝他们捐献造血干细胞,甩也甩不掉。我都觉着特不好意思。别人一拒绝,我就蔫了。他倒好,追着别人说。脸皮‘特厚’。”

郭明义的妻子,还是戴着那枚着名的28元的“钻戒”,“这是老郭出门给我带回来的,我早就知道是假的,不过,既然他不是把钱拿去抽了、喝了、赌了,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所以说,你看别人写的拍的,怎么看怎么像是假的,只能去见真人,见到真人了,就什么都像是真的了。”后来,摄制小组回京见到朱波时,编导这么说,“老郭这个人,真的,相处得多了能让我觉得不好意思,一个人做好事,当好人,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怎么就那么难以置信呢?我都怀疑我自己的价值观出了问题。”

比起“雷锋传人”这个称号,朱波更愿意称郭明义为“好人老郭”,在看过郭明义之前,好人这个词,从未显得如此清晰和立体。他曾说,帮助别人是快乐的。这种快乐很明确,因为每个人可能都体会过,但是郭明义不仅仅是助人为乐,而且安贫乐道。他没有太多的欲望,不求广厦豪车,不求锦衣玉食,于是他没有任何枷锁,当车奴、房奴在疲惫呼喊“谁来帮帮我?”的时候,他反而比我们有更多的精力和实力去关爱他人。

“这么说,他就是个没有要求的,天真的,小孩儿似的,50多岁的好大叔。”编导抬起眼睛,狡黠地笑,看着朱波点了点头,“那你们俩肯定有共同语言。”

朱波琢磨着,共同语言嘛,或许自己还没到那精神境界,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郭明义的价值观,但是他觉得,《感动中国》应该给这个好人,一个应得的舞台,一些鼓励的掌声。

当郭明义出场接受采访时,看得出朴实的他有些紧张。主持人敬一丹问他:“你曾说自己是个很天真的人,你妻子说就愿意过简简单单的日子,你觉得什么叫天真,什么叫简单?”

老郭笃定地回答道:“天真就是,我在做一些小事的时候,好像从我身体发出的,自然而然地就想要去做,有一种幸福感和荣誉感。简单就是,做了一些简单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这些小事,确实是我们这些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一些人的需要。贫困家庭的孩子甚至买不到一双鞋,我们拿出300块钱,发到他手里的时候,他会说,我今天可以买一双鞋,我真的感觉到非常非常地安慰。我能做的,仅仅是这些。”

台下的朱波,突然想到了一个场景,脚底尘烟滚滚的工地,头顶上是灰蓝色的天,郭明义坐在高高的电动轮汽车里,手拿对讲机,大声地朗诵着:“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声音里有着他特别的抑扬顿挫,有着他特别的情不自禁,在空旷的矿山间回荡。这场景不仅是天真,简直有一种令人振奋的浪漫,一种失却已久的,由乐观善良而生发出的,向上跃动的浪漫感。

台上,敬一丹还在问:“红尘滚滚的,要坚持这么一种简单而天真的做法,困难吗?”

郭明义也还是那么坚定而诚恳,他说:“不困难。”

卓琳:中国母亲

这位母亲,不只是温暖了一个家庭,她的爱向一个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坚定、温暖与搀扶……

“是那位卓琳吗?”负责资料整理的年轻编导,有些惊讶地看着一脸淡定的制片人。

“是,就是那位卓琳。”朱波的目光,扫过电脑屏幕上,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的一长串名单,然后在那个看来静谧而又雅致的名字上,久久停留。

他想,年轻的编导觉得震撼也是难免。毕竟,这个名字与一位影响中国的伟人,相依相系半个多世纪,她绝不普通。但是,若不是她的溘然辞世,恐怕当世的人,也不会就此回忆起她所经历的,那些沐风栉雨的年月。她,又是那么平凡。

她,就是邓小平的夫人,卓琳女士。

2009年7月29日,难说是巧合还是约定,卓琳也在自己93岁时,追随她所深爱的丈夫邓小平安详而去。报章杂志网站开始篇幅浩瀚地,回溯她与伟人携手共度的58年: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十年动乱,她始终跟随邓小平;邓小平的政治生涯三起三落,无论是低谷还是辉煌,她都风雨同舟;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她赴港见证香港回归,完成爱人的心愿。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把个人一生的10万元积蓄捐给汶川大地震灾区人民。卓琳逝世后,按照她的遗愿,她的遗体和角膜捐献,骨灰撒向大海。在共同眷恋的大海深处,她将与自己挚爱的丈夫重逢。

作为一个媒体人,朱波当然对这一大事件予以了关注,在浩如烟海的史实中,有两句话,让他印象特别深刻,一句是卓琳说给邓小平的,“你砍我的头也要跟着你去”,为的是誓死追随他走上解放战争前线。一句是邓小平说给卓琳的,“不要到外面工作,不要出风头。”为的是低调处世,专注于国计民生。

而在两位老人58年的相濡以沫中,最令人动容的是,1969年10月,邓小平以“全国第二号走资派”的身份被下放到江西监管劳动。经过战争磨炼的卓琳顶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毫不犹豫地陪伴邓小平到了江西,两人一起在拖拉机修配厂干活,卓琳心疼近70岁的邓小平劳累,总是把椅子让给他坐;生活拮据,为了让邓小平过过酒瘾,卓琳找到与自己要好的女工学习酿酒。他们自己动手做豆瓣酱,还开垦出了一块地种菜,自己挖地、拔草、种菜、施肥,虽然空间有限、空气压抑,他们却甘之如饴,夫唱妇随。

这段往事,后来在节目组拍摄的短片中,以一段卓琳接受采访的资料片形式呈现,“他挖地,我就拿个小板凳坐在那里拣石头。我们就跟老百姓要些种子,种些茄子、辣椒之类容易种的东西。浇水呢,他去浇,总是照顾我。”雪鬓霜鬟的卓琳老人,说起这些往事,依然会流露出一种恬淡的眷恋,或许患难,才是铭记情感、坚定信念最好的试金石。

12月20日起,《感动中国》2009年度人物候选人事迹陆续公布,卓琳的入选自然引起了网友的讨论,有网友认为,邓小平改变中国功绩至伟,卓琳站在伟人身后,默默奉献五十余载,谦和低调,的确令人尊敬和感动;但也有网友觉得,作为伟人的妻子,卓琳本身并无非凡成就,而她与邓小平的感情,并不需要《感动中国》的平台来印证,节目组的推选有些多余。

对于这样的争论,朱波也觉得很矛盾,他承认,在了解卓琳事迹的过程中,他内心始终充沛着一种对伟人的亲近和感怀,但是与其他《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相比,卓琳老人的生活,似乎过于平静和琐碎。《感动中国》作为央视的公益品牌,在选择人物事迹时,既要还原细微真实的人性,同时还要尽力抓住时代巨变中人心的需求,对于一个电视节目来说,无疑是对判断力的一种考验。

节目组几次沟通之后,朱波觉得,还是要走得更近一些,要与这些亲历历史的人们,走得更近一些。于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摄制组约访了邓小平的妹妹邓先群和女儿邓楠、邓榕。

“爸爸一年四季穿什么衣服,盖什么被子,每天晚上吃几粒安眠药,事无巨细,都由妈妈安排。”

“我大哥喜欢喝茶。但是,家里的开支都是由我大嫂来开支。茶叶还是比较贵的,他爱喝龙井,龙井是比较贵的,我大嫂每天上午都给我大哥泡浓浓的一杯茶,我大哥喝完了以后,剩下那茶根,我大嫂接着喝,下午再给他泡一杯,她非常地爱他,非常地体贴他……”

“我们三姐妹的名字,都有一个木字旁,我觉得我母亲最根本的一个想法,就是我们都要做朴实无华的人,这是她毕生追求的一个理想,一个品格。”

“我父亲这个人,不苟言笑,话不多,凡是我们家遇见任何的事情,不管大事小事,他都只有一句话:你们去问妈妈。这句话就是代表了他对妈妈的全部的信任,百分之百的信任。”

“妈妈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家管好,把孩子照看好,不让爸爸操心。妈妈心里没有她自己,她爱自己的丈夫,爱这个家,爱她的孩子,对所有的亲戚和朋友真诚相待,但是她心里唯独没有她自己。”

……

随和家常的话语,一笔一画勾勒出一个爱丈夫的妻子,爱孩子的母亲,爱家爱国的中国传统女性。那些生活的细节,犹如扑扇着翅膀的蝴蝶,一点点在眼底铺开,翕动,让并不如烟的往事栩栩如生。

采访结束后,在回台里的车上,编导突然想起了舒婷的《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是的,从历史中走过的卓琳老人,便像是那橡树旁盛放的木棉,与小平同志比肩而立,却又静无声息,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正如邓榕所说:“妈妈和爸爸分享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还有他的政治理想,他的人生追求。”邓小平的一生,是光辉、伟大的一生。这与他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有一位温柔、善良、不断给予支持与帮助的妻子是分不开的。

在后来的会议上,节目组达成了共识,如果说,一定要给卓琳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一个理由的话,那么就只能是这个了:她用温柔敦厚的母性光辉,为邓小平营造出一片浓浓的家之暖意,让他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从容地投入到他为祖国和人民而奋斗一生的事业之中。作为一位普通的女性,她言行如一,跟随丈夫,作为绝不普通的女性,她情怀无限,相助伟人。她牵着伟人的手,走过了半个世纪,用内心的力量为伟人助威,用手掌的温度为伟人加温,用真正的努力成为伟人身后一生的支撑。而且,卓琳老人热心公益,多年来一直坚持为希望工程捐款,汶川一殇,国家蒙难,她毫不犹豫,倾囊相助。

感动,并非一定要轰轰烈烈,也并非一定要凄苦,伟人光环之下,如斯淡然而谦和的生活态度,亦足以让日益浮躁、焦虑的中国社会,为之动容。

2010年1月31日,2009年度《感动中国》颁奖盛典录制现场,邓楠代母亲卓琳领奖,当她高高举起奖杯时,大屏幕上卓琳的笑容定格,朱波看着那阳光般灿烂的慈祥笑脸,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温暖祥和,某些历史钩沉所带来的感慨,停驻于他的心底。

采访中,主持人敬一丹问及邓小平和卓琳相扶相依的往事时,微笑颔首寒暄,“有母亲在,这个家就是有主心骨的,多亏了妈妈。”邓楠笑答:“是的,多亏了妈妈,这个妈妈,是家里的核心,一个好的妈妈,可以给家里带来安定、祥和。”

当然,这位母亲,不只是温暖了一个家庭,她的爱向一个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坚定、温暖与搀扶。用坚定的信仰和深深的爱,支撑着伟人度过劫波,支持着伟人创造新时代。在近30年中国崛起的历史记录中,应该有她重重的笔墨。

刘丽、阿里木:平凡的人带来最多感动

对于“最美洗脚妹”刘丽和“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阿里木入选《感动中国》,有些观众曾表示不解。节目组想告诉大家,《感动中国》不在乎入选人物的职业和身份,只在乎他们做的事,平凡的你我,同样可以感动中国……

2011年度《感动中国》颁奖典礼播放过后,有位观众曾打电话来,质问朱波:“《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方向是不是出了问题?为什么总是宣扬让那些自身并不富裕的人,去资助更多人呢?例如阿里木、白芳礼、刘丽,一个卖烤羊肉串的,一个蹬三轮的,一个洗脚妹,都是社会底层的草根,我们从节目里看到的,就是一群可怜人,在帮助更可怜的人,心里挺难过……”

朱波回答:“我们推出一些这样的人,是希望给大家树立一个标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感动中国》人物。其实,《感动中国》人物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下一个感动中国的,也许就是你。”

朱波认为,《感动中国》最大的特色,就是不在乎入选人物的职业,不在乎他们的身份,只在乎他们做的事,只在乎他们的行为。

《感动中国》人物里,有最受尊崇的,民族脊梁一类的人物,例如钱学森、钱伟长、季羡林、巴金等,我们穷其一生都无法像他们做得那么好,无法达到他们那么高的成就。但是还有一类人,他们相对来说是卑微的,甚至生活还不如我们,例如民工、洗脚妹、卖烤羊肉串为生的小摊主等等,他们并不是特别的富裕,但是能帮助别人,同样令人感动。也只有《感动中国》能提供这样一个平台,把这些人放在一起,给予致敬。

在与感动相约的十年间,身为制片人的朱波在这个舞台上,与许多人相遇,其中有一些,光辉夺目成就卓着,在各自的领域,如同日月辉映,但更多的,平凡静谧,却会在一瞬间折射灿烂的光亮,就像是散落于夜空的星辰。星辰虽然微小,但是聚集在一起,便是璀璨夺目的银河。

同类推荐
  • 好好读男人

    好好读男人

    女人要会读男人,读好男人,自己首先得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如果女人在阅读和欣赏的同时变得成熟和美丽,男人在被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日趋优秀,那便是达到了女人读男人的高境界。这样的女人和男人越多,我们居住的这个地球就越美好。
  • 沉香里的流浪

    沉香里的流浪

    赵瑜就曾说过:“诗人为什么写散文,因为他们觉得粗糙有时候也是一种美,诗歌太光滑了,像女人的身体,不能在上面做太久的停留。”诗于我,曾经不冷不热地写着,渐渐地,就感觉那是属于比我年轻的一代及其更加年轻的人的领地了,豪放而癫狂,痴迷而不悔,率真而感性,而散文随笔一类,大多写的是生活中芥豆之微的一些小事,片刻感触,刹那情绪,是一种真我的文字体现,是另一种真实的我。不知不觉的,就试着写起了散乱的文字,借以表达诗意所不能尽情囊括的内心感受和感动。感觉,相比于写诗,散文或许更多地有了文化和社会的担当和从化(当然,这并不是说诗歌就没有担当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一种文学文化文字上的责任。
  • 先锋经典文库:繁星·春水

    先锋经典文库:繁星·春水

    《繁星》、《春水》是冰心女士的两部经典诗歌集。《繁星》共包含164首小诗,在这些灵动委婉、含蓄隽永的诗歌中,处处体现着冰心士的创作信仰——“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春水》是《繁星》的姊妹篇,由182首小诗组成。在这部诗集中,冰心女士虽然仍以歌颂亲情,赞美母爱,颂扬童心为主,但是,她却用了更多的文字和感情,来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苦恼。她用忧愁而又温柔的笔调,诉说着心中的感受,同时也在探索着生命的意义。两部诗集受然发表的时间不同,但主题都是:母爱、自然、童真。这样的主题构筑了冰心作品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 当代文坛点将录(五)

    当代文坛点将录(五)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一块玻璃值多少钱

    一块玻璃值多少钱

    《一块玻璃值多少钱》分为一路的爱、最美天使、美丽城市、锋利的刀口、唢呐声声、旧时碎片六辑,主要收录了一块玻璃值多少钱、光头美丽、受伤的白鹭、黄老师、董平柏老师等作品。《一块玻璃值多少钱》是作者的第四本小小说集,收录了作者最新的小小说作品和作者创作以来的最经典小小说篇目。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亲爱的,你说错话了

    亲爱的,你说错话了

    有时候一句话就能问出大事来,她就是这么倒霉的一个人——只因为他在记者招待会上的一句话,她就立刻陷入没顶之灾,乱七八糟的古怪遭遇让她狼狈不堪,她发誓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但当她动手报复时,他已经大咧咧地走进她的小屋,占据了原来属于她的地盘,也纠葛了她的心……
  • 九天仙葬

    九天仙葬

    2012年12月21日玛雅预言成真世界末日来临猪脚被传说中的修道者带出地球踏上了修道者的古星“仙葬”“仙葬因我的到来颤抖吧”!“我要让这九天十地唯我独尊”
  • 佛说八正道经

    佛说八正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惊云破晓

    惊云破晓

    世间何有怜悯人!唯有自强方可破!踏九州,修巅峰武道,破天命,斩不世天骄。百族并起,谁主沉浮,万域纷争,傲指天地。且看欧丰一路披荆斩棘,惊云破晓!
  • 居然和偶像恋爱了

    居然和偶像恋爱了

    跟明星谈恋爱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快来感受一下吧
  • 世家后妃不好当

    世家后妃不好当

    端木家族的嫡长女在新帝登基后第一次大选入宫,为了家族、为了性命,艰难地在后宫中生存。皇家的猜疑无情,让后宫中的每个女人都如同一颗棋子,一颗牵制前朝的棋子。宠爱、子嗣、位分,不管你争不争,一旦踏入宫门,就已经在棋盘上了。谁都无法预知自己的结局,毕竟那个位置只有一个。
  • 活着是为了你

    活着是为了你

    活下去有什么意义呢?我只是为了你,即便我们的感情不被认可。
  • 悲鸣序曲

    悲鸣序曲

    凯恩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晚上,那个与尤希亚相遇的夜晚,那个月光笼罩的夜晚……那是他一切宿命的开始
  • 不败玄武

    不败玄武

    恐怖强大的朱雀家族立于神州之巅,阻挡强者之路,诸多的神秘墓园,强者之墓,只为家族挣得一线之机,打破人体界限,成就最后一尊神兽之位,阻挡外敌侵扰,永镇神州,则家族万寿永昌。冰月:“你有梦想吗?”云飞扬:“没有。那你有吗?”冰月:“有,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叫神州的大陆,那里有着无尽的强者,我要成为他们的王,傲立于世界之巅成为永恒。”云飞扬看着这个女人,突然间感觉她变得好高大,很宏伟,很霸道,口中喃喃的低语道:“好想拥有这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