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29900000019

第19章 后记

用“十月怀胎”来形容写小说再合适不过,至少我这么觉得。

之前写《二更鼓》的时候,整个过程中把身心投入了十足十,夜夜梦见书中人物或者故事情节,写完之后顿觉轻松,谈笑间修改若干遍,后记也一气呵成——好比生第一胎,孕育时纵然有诸多艰辛,毕竟年少力壮,产后恢复却很快;而写这部《三更鼓》时,比前一部自然驾轻就熟很多,临近收尾时才梦见情节人物,而且只有一次,写完后却好像被敲骨吸髓了一般,每一处修改都感觉伤筋动骨,通篇阅读时,无不战战兢兢,后记也迟迟不肯动笔写,仿佛生第二胎,孕育固然顺风顺水得多,但岁月不饶人,产后恢复成了头痛问题。

后记是用来写什么的?答案一定五花八门,说到底,在后记里什么都可以写,哪怕再写一部小小说。于我而言,后记多用来记载写作过程中的碎思杂感,情节之外的肺腑之言,或者对角色的剖析注解,可惜这些在《三更鼓》的创作过程中全部搅揉在了一起,须细细分理才能清晰。

有朋友在读完全篇后,问道:为何要把这个故事命名为“三更鼓”?我是这么回答的:“三更鼓”其名和“二更鼓”一样,题目很抽象,并不能反映小说主要内容,但仔细品味,似乎也沾些边,从完全字面意思上来说,三更比二更的天色更晚更黑,虽然二更鼓发生在黑暗的宫廷,女主角对她自己和外部世界的认识都是确凿的,不存在认知方面的混淆;但三更鼓则不同,女主角在虚拟的记忆里生活了不短的时间,虽然周围流光溢彩,日日锦衣玉食,但从人物心理环境来说要黑暗蒙昧一些。再者,三更差不多是十二点左右,之后就是第二天,Tomorrow is another day,天光大亮之后,一切恢复光明,所以《三更鼓》是“三更”系列的最后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不再是悲剧,至少是含泪的微笑和释然。

而首先的问题依旧是写作动机。任何小说的出现一定有最初的源动力,接下去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推动写作车轮逶迤到达终点。《三更鼓》的灵感来自哪里,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总之不是来自《楚门的世界》,因为这个电影我到现在还没有看过,仅仅知道大致剧情。《三更鼓》最初的动机来自对于“三更”系列的宏观构想,那时设计的情节主线是想和《二更鼓》相反,情感方面让男方为女方付出,所以要求女方懵懂一些,男方承受更多,而具体的情节,多数是随机应变突发奇想;渐入佳境时,慢慢有些想尝试剖析人性,把角色从一个世界里置换到另一个世界,努力发挥想象力来揣摩推测她或他的一切反应,想研究一下人在江湖究竟真的是身不由己?还是为自己的随波逐流寻找一个借口?

《三更鼓》的写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2004年初,算是写完《二更鼓》之后的一个惯性延续,那时完成了情节构思,写了小说提纲,并且还写了第一章和第二章开头总计大约九千五百多字,之后因为各种原因,暂且搁置了。直到今年四月,和一群密友作命题征文游戏,游戏命名为“哪壶不开提哪壶”,大伙都必须面对平素极不擅长的题目写文,好比让林妹妹去扮演焦大,或者反过来。于是一位促狭的朋友给我出了个题目,题目是一句诗:“丁香笑吐娇无限,语软声低,道我何曾惯。”

这个题目出得很妙,换作平时,对这样一句诗所限制的场景情感,很不方便让我构思,然而这句诗却成了推动《三更鼓》写作继续前行的那根手指,因为发现秦观的这首词似乎很能配合这个故事的某种气氛。有了能烘托气氛的玩意,或许就可以让故事继续下去。这个故事的提纲早就存在电脑里,人物设定也完整成熟,唯独缺乏原动力。

第二个阶段比预想的要短,从今年五月初开始,到九月中旬结束,写的时候多数一气呵成,这不像写武侠小说,要费心思构思场景和武打设计,以及文字风格,这个故事以都市为背景,现代人的现代故事,很多素材信手拈来,写作时发觉笔头快了很多,除了斟酌情节接壤,几乎没有停过。

然而仍旧有拿不准的地方。这个故事选取影视圈作为故事发生的大环境,这个圈子对我无疑是生疏的,不得不用各种手段四处搜集资料来拼接揣摩。除非真正在这个圈子里游弋,很难有切身体会和深刻认识,所以这里我迈出的每一步都有些底气不足,但底气不足不妨碍好奇探索,在叙述整个故事中,也尝试剖析这个万众瞩目的圈子,虽然有失偏颇。另外,我从未去过香港,小说里涉及的香港城市街道、商场和一些地名,通过咨询去过香港的朋友或自己翻看香港地图得来,电视上也有不少信息可以搜罗,然而毕竟不是身临其境,地图提供的是个平面俯瞰图,所以估计会有一些错误和不实之处。

与二更鼓类似的是,故事绝对的主人公仍是女性,从罗芷歆和丁安凡两个身分和角度去描述,应该可以构筑这样一个三维形象在读者面前。我试图削弱女主角的锋芒和态势——《二更鼓》中的莫沾衣近乎神人,而在《三更鼓》这个故事里的罗芷歆因为失去记忆显得被动许多,很多事情身不由己,或者冲动为之,主动谋划部分非常之少。当然,失忆以前的罗芷歆,也就是丁安凡,是个被坚定独立的光芒所笼罩的女子,但这些以麦世希的回忆角度阐述,是比较片面零碎的剪影,而罗芷歆所表现出的,是个立体的丁安凡,她虽然经历很大变故,虽然身处的环境和原先的生活圈大相径庭,但本身具备的性格和难以掩盖的傲人光芒却依然一点一滴释放出来,让原先在她面前自惭形秽的人和事继续自惭形秽。大概过于偏爱女主角的缘故,在罗芷歆身上倾注的笔墨,最终还是把她描绘成了一个强势角色。有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曾经好奇:“丁安凡究竟有什么好?为什么两个男人都为之着迷?”那么看完我在这一段里的解释,应该会找到答案吧。

麦世希是我其次花心思去描写的角色,他的戏份也相当多,在全部写完进行修改的时候,关于他的情节改动较大。任何故事中都有正派和反派,虽然界限有时不那么明晰,对于反派人物,我本意不想写得很不堪,但经常不小心就连自己也讨厌起他们来,讨厌了一阵后又开始怜悯,怜悯到最后竟有些喜爱,于是少不得删删改改,甚至让麦世希的结局出现了两个。

第一个结局是随着初稿构思的,在这个结局中,我希望能把麦世希塑造为情感复杂的角色,他对女主角的爱应该也有真诚的部分,但苦于掺杂太多私心杂念,加上他自身性格中无可避免的弱点和阴暗面,使得这份爱从一开始就脱离了真正的轨道,并且越来越远,可他自己浑然不知,或者不肯承认,总之要努力扳回局面,陷入执念而不自拔,最终让自己身陷囹圄。但在描写这个角色时,则发现有些力不从心,大概为了和另一个男主角寇景文有鲜明反差,我把麦世希写得过于肤浅和自以为是,至少在初稿中如此。在修改了七八遍后,用尽解数把这个角色的形象抬高,尽量平衡褒贬比例,努力让他不要一出场就让人反感,毕竟世界是多彩的,不仅仅有黑和白。

初稿完工后,事隔三年半,重读《三更鼓》,并与密友讨论后,觉得不妨让麦世希的形象更高大些,虽然这冒着让男主角形象相对降低的风险,于是出现了结局二;在这个结局里,麦世希的真诚部分更多了些,阴暗面更少了些,并且最后做了一回成人之美的君子,纵然心里多有不舍。

相信有些读者会喜欢结局一,而有些会喜欢结局二。有时候我想,为什么一部小说只能有一个结局?但没有办法,人的认知空间只要在三维以内,一个故事就只能有一个结局。结局再多也绝不可能并存,所以虽然我写出两个结局,但在心目中只能认定一个而否定另一个。

寇景文这个角色带着我在写作方面的遗憾,他有些太完美了,完美就意味着不够现实,因为我找不到机会描写他的缺点。他背负的痛苦应该是最多的,爱人近在咫尺却不能说穿,情敌近在咫尺却不能点破,描写时我偏偏又没怎么站在他的视角去描述,他的心理活动最少,只能通过言语和动作形容来体现他的内心世界。从某个角度说,留给读者的想象揣摩空间会比较多,这样也好也不好,一个角色的弹性过大,多少会影响读者心目中情节进展或者结局的必然程度。

而其他角色,黎宛靖也花了我不少心思。这个角色原定的戏份很少,后来根据情节拓展需要逐渐增多,人物性格略微参考了一位密友,她也曾经是记者,对于新闻工作有满腔热爱。写黎宛靖这个角色,侧面反映了我对于娱乐记者这个行业的认识和看法,但不知道是否客观。虽然记者在以群体面貌出现在情节中时,描述的语气不是那么友好,对于这个职业,我还是相当佩服,相信一定有类似黎宛靖这样的对于工作非常投入、能把握分寸分清是非、外表冷漠内心热情的记者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对于罗母,我在故事后期开始用力描绘这个女人,好像在淡淡的山水画上泼墨,想让她的性格在很短的篇幅内迅速显现,然后此人的戏份戛然而止。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角色,对于情节没有太多推动,却也必不可少,毕竟最后真相谜底须借她之口倾诉出来。

这部小说里用到了一些我很喜欢的歌曲、电视和电影:

——寇景文和女主角在海滩听到那首歌是林忆莲的《当我眼前只有你》,那一段情节,我就是一边听着这首歌一边写下来的。

——《侠胆雄狮》这部电视剧是很老的片子,算起来距离现在有十七年了,每周末中央电视台第二套的“正大剧场”都会放一集,那时候的译制片没有现在这么多,所以这部电视剧很快风靡,那时的我可能正在读初三或者高一,虽然断断续续看的这个电视剧,却对它印象非常深刻,这也算是儿时的回忆之一。

——小说里被女主角引用的“七彩祥云”那段台词,大家一定不陌生,就是周星驰的《大话西游》,这部片子虽然恶搞了四大名著之西游记,却的确是一种另类的经典,众多经典台词中,紫霞仙子临终前那句话让我印象最深。

最初构思这个故事的时候,名字虽然起为“三更鼓”,却不打算与《二更鼓》有什么关系,情节发展到后来,意外出现了适合《二更鼓》介入的位置,也就是故事中的那个电影剧本《梦逝朱门》。而与《二更鼓》的“山坡羊”相呼应的那首曲,早在《二更鼓》完稿后就已写了——曾想用于《二更鼓》的续集,但后来发现筹划续集是很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如果日后有必要继续那些角色的故事,最好也另开一个新灶,不要以旧作的续集面目出现——于是这首词就被拿来用在这个故事里,也算为女主角的文采锦上添花。比较有趣的是,用Google搜索引擎来搜索“梦逝朱门”四个字,搜到的结果竟然大部分就是我的《二更鼓》,真是有缘。

《三更鼓》的修改时间很紧凑,但工作量远比《二更鼓》大,期间修改了四个大章节,删节或添加累计四千余字。之前我提到的那群文友,也是我一直很感激着的那群密友,他们因《二更鼓》和我相识,当时大伙同在一个校园,彼此来往甚密,渐渐相知相惜,即使后来各自毕业工作,也还经常凑在一起舞文弄墨。我们这个群体后来有了个很亲切的名字,叫做“燕曦群狼”。群狼都很爱好文学,尤其是武侠,各自写出的文字都会拿给大家品评拍砖。群狼拍给我的砖有时毫不客气,却又绝对有理,让我赧然汗下之后,毅然回去乖乖修改,因为相信在犀利的评论下佳作产生的概率会大很多。觅到诤友在我看来是交友的最高境界,很幸运的是,群狼助我达到了,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灵感总能喷薄而出,我的专栏里大部分小说,都是在这个氛围里创意、构思并完成的。

另外得特别感谢我在“红袖添香”小说频道结识的朋友隆美尔,他也是个优秀的网络小说作家,精通古典文学,也精通粤语,是他帮忙翻译了《三更鼓》里的粤语对白。

《三更鼓》和《二更鼓》同属“三更”系列,现在还差“一更鼓”。在《三更鼓》初稿完成的时候,对于“一更鼓”我还毫无半点构思,但经过半年多的时间,《一更鼓》的提纲已基本写好,人物和情节发展略有构思,甚至已经动笔了万把字,但这个故事何时完工出炉,就由不得我。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这句话很好,非常好。

我写过的都市情感小说中,《三更鼓》是第二部,在写这一类小说时,除了练笔,我更想尝试解析各种各样的角色,但毕竟阅历有限,解析的结果往往比较稚嫩和偏激,但仍旧在尝试中,因为我明白自己的写作方向不会局限于武侠或者言情,而更希望能创作一些写实类的小说。在我看来,文字,只有在引起读者反思时,才能体现其最大价值,像池莉、方方、张欣、刘震云等作家那样,让琐碎和平俗的生活在小说中体现艺术魅力和社会意义,如果将来某一天,我能够具备这样的底气和功力的话,这一定是首当其冲的目标。

雷池果

初写于二○○六年九月廿一日

修改于二○○七年六月廿七日

再次修改于二○一○年二月十九日

25

133

同类推荐
  • 合浦珠

    合浦珠

    书叙金陵书生钱九畹的婚姻事:钱生的老师和妓院鸨子合谋坑骗九畹,因妓女赵友梅向钱生说明,其密谋未遂,便经官诬陷;钱生逃至范家,与小姐梦珠私订终身,但范家要求必须明珠为聘,当钱生得到明珠时,范家已接到程家下聘的明珠,于是考诗择婿,皆大欢喜。
  • 幸福誓言

    幸福誓言

    本书以出生在军人家庭的袁氏三兄妹为主线,讲述了三个年轻人的青春、成长、恋爱、婚姻、事业等方面的故事。故事的主题为:成长,励志,温情。
  • 重量

    重量

    本书取材于古希腊神话中最经典的故事:阿拉斯被罚背天,赫拉克勒斯为证明自己的强大而接过背天策负;阿特拉斯在自由欲望的驱使下去偷摘苹果,赫拉克勒斯背天绝望以诡计将之放回到阿特拉斯肩上;阿特拉斯接受了自己的命运,而重获自由的赫拉克斯却深感虚无……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作者以独特才情和经典意蕴,再次唤醒阿特拉斯。她将阿特拉斯的爱恨情仇与微妙的心理刻画相互穿插,将人类登月、“和平号”空间站等事件巧妙地融入神话语系,为读者带来了最为奇怪、最不可思议的阅读快感。与此同时,作者又在不断拷问:“究竟何为自由?压迫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
  • 最后一束米迦勒雏菊

    最后一束米迦勒雏菊

    离婚后的路星慧带着满心伤痕决定用放纵来麻痹自己。一次意乱情迷,让她和好友高原成为了一对情人。谈情说爱太累,这个世界还会有下个男人值得自己托付一生吗?她需要的只是一种不需要负责任的快感和温暖。可渐渐地,她发现欲望和情感的转换并没有她以为的那样简单。到底,她和他,这段只有性没有爱的危险关系,能坚持多久?
  • 了不起的盖茨比(译文名著精选)

    了不起的盖茨比(译文名著精选)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空气里弥漫着欢歌与纵饮的气息。一个偶然的机会,穷职员尼克闯入了挥金如土的大富翁盖茨比隐秘的世界,惊讶地发现,他内心惟一的牵绊竟是河对岸那盏小小的绿灯——灯影亮处,住着让他魂牵梦萦的黛西。然而,冰冷的现实容不下飘渺的梦,到头来,盖茨比心中的女神只不过是凡尘俗世的物质女郎——当一切真相大白,盖茨比的悲剧人生亦如烟花般,璀璨只是一瞬,幻灭才是永恒。
热门推荐
  • 从前有个叶十九

    从前有个叶十九

    叶十九有点绝望的看着面前的战场,陷入了沉思,这是一个刚刚升仙不久的女人能做得了的事情???她有点后悔了,不过试试看也无妨……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她因为这一次,引来了君某人的表白,引来了墨某人的求婚,引来了高某人的抢婚。叶十九只想表示,还抢婚,我还抢地主呢……喜欢的可以收藏一下下啊……
  • 那些忘不掉的纯爱时光

    那些忘不掉的纯爱时光

    如果彼此出现早一点,也许就不会和另一个人十指紧扣。又或者相遇的再晚一点,晚到两个人在各自的爱情经历中慢慢地学会了包容与体谅、善待和妥协,也许走到一起的时候,就不会那么轻易地放弃,任性地转身,放走了爱情。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那是太难得的缘份。本书通过不同人的爱情经历展现给我们一个纯爱的世界。
  • 我不黑化混谁

    我不黑化混谁

    都说黑化是反派的事,偏偏我也要来横插一脚,看看到底谁才是最后那位boss.不到最后一刻,胜负不分晓。“你等等,我可是注定要成为反派的人,不准和我抢。”“好,不抢,我只抢你。”
  • 迷糊丫头:我的腹黑校草

    迷糊丫头:我的腹黑校草

    那年,她五岁。他七岁。她去他的房间偷偷把他的内裤偷出来,挂在外面,害得他一个星期没出家门。那年,她十岁他十二岁她要向她的班长告白,被他给破坏了。她,十六岁他,十七岁她被他壁咚在墙壁上,勾起她的下巴“夏萌萌,你只能喜欢我一人,你也是我一个人的”她试图反抗着“我才不是你一个人的,我又不是你的谁?”他俯下身吻住她喋喋不休的小嘴。
  • 锦州府志

    锦州府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守墓人之碎玉

    守墓人之碎玉

    当守墓人遇上盗墓贼,他们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呐?身世的纠葛,前世今生的恩怨,古墓中的探险。当一切的一切最终揭晓的时候!又会有什么最终在等待着他们。引:琳——玉也情丝之寄~碎玉残身土木之所弃?千年轮回之期将近命运之轮扭转逢之日尽情观之——碎玉咳咳好吧上面那段好像有点太文艺了,和我这惊险小说不太符哈哈,其实它就像我的楔子一样是为后文结局什么的做引子的,也是我潜心想了好久才拽了那么几句文词。此文纯属虚构,但绝对原创!在下首次创作,你们懂哒~最后欢迎意见与建议么么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神游

    快穿之神游

    快穿文,女主星陌,带着“一问三不知”的莫子穿越界面。
  • 经过考验的友谊

    经过考验的友谊

    门开了,门口的所有人拥上前,你一句,我一句地问:“怎么样了……”“我女儿怎么样了?”“我妻子怎么样了?”“医生你一定帮帮她……”……场面乱作一团。“安静……”医生提高嗓门喊道。“谁是家属?”“我……”全部异口同声地喊道。“我是她妈妈。”“好了,好了,这么说吧,孩子没有事,但是大人情况不是很乐观,现在请家属签字,我们会全力抢救的。”医生说着拿出几页A4纸。此时谁也顾不上医生长什么样,这几页纸里面写了什么,只知道签完字,医生就可以帮忙救人了。门再次被关起来,里面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大家的心悬在了嗓子眼。
  • 长相厮守

    长相厮守

    她是三线小明星,擅长厨艺,因意外来到异世古代。在异世,她又获新生,有了一个家,可老天总是考验善良的人,她不得不选择改变。浴血重生,嗜血,冷酷无情。她真的是一个善良的人吗?不,杀戮才是她的本性。而他们,却都愿意为了她放弃一切,即使是生命。他说:”我不悔,为了你,就算是神,我也照杀不误。因为你就是我的一切,我的神,我的信仰。就算死,我也不会忘记你。”她却说:哦~真的吗?那你先屠一个神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