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80800000060

第60章 钱穆:从乡镇图书馆长到世界级学者

图书馆与史学家钱穆的学术生命连在一起。他从乡村图书馆走出来,一生离不开图书馆,他的声名与图书馆长伴共存。

二十四岁的泰伯市图书馆馆长

钱穆,字宾四。吴越武肃王钱镠第三十四世孙。江苏无锡人。1912年春,中学未毕业,即在离家七八里的秦家水渠私立小学做童蒙师。此后至1922年秋,相继在荡口镇私立鸿模学校、梅村镇无锡县立第四高等小学、后宅镇泰伯市立第一初级小学等,辗转十年半时间,担任村镇小学教师。

荡口是苏南大镇,鸿模学校为晚清举人华鸿模所创的华氏义学,1909年,钱穆即于此小学毕业。华氏乃荡口望族,家富藏书。1917年,校董兼校长华绎之捐巨资,兴建一幢五间二层的新楼,命名为“鸿模藏书楼”,尽庋家藏图书供师生阅读。据钱穆回忆,当他任教鸿模时,藏书楼楼门不轻开,但华绎之是他常州中学时的同学,对他信任有加,破例给了一把楼门钥匙,任凭自由进楼读书。钱穆因此得以在书海驰骋。诸如遍读颜元、李□的书;江阴南菁书院刻本的叶适《习学记言》,这些著述对他日后形成的新儒学思想甚有影响。

1919年秋,二十四岁的钱穆由荡口转任后宅镇泰伯市立第一初级小学校长,不久又兼任泰伯市图书馆馆长。泰伯市图书馆于1920年由市扇东(市长)邹茂如等创建,木楼两层,占地三丈见方,傍第一初级小学而起,是20世纪20年代无锡四大图书馆之一,为后来的无锡县民众教育馆前身。馆藏图书达一万余种,其中有康熙时编、雍正四年(1726)印行的《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全书目录就有四十卷。此书全国仅印64套,作为一个乡镇图书馆就设置一套。阅览室还订置《新青年》、《东方杂志》、《小说月报》等杂志。

钱穆在此期间,日以继夜埋头于图书馆。他自称:蛰居穷乡,却未尝敢一日废学。晨昏读古人陈编,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授课之暇则读报章杂志。乡郊小学十年,他在图书馆读了很多经史子集古籍,和全部严译西学名著,还读了如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这样的新学以及《东方杂志》。1918年,他将由鸿模藏书楼得来的知识,著作《论语文解》付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这是钱穆出版的第一本学术著述。在任职泰伯市图书馆期间,连续在李石岑主编的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及《青年论坛》发表文章。在赴杭州采购图书时,曾获得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石印本,因泰伯市图书馆须庋藏木刻大字本,此石印本乃归他私有。钱穆后来回忆说,这是为他日后撰写《刘向歆父子年谱》的张本。

每日晨起,必往云南图书馆读半天书

1922年秋,因史学家施之勉推荐,钱穆南下厦门集美学校教书,接着又在无锡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苏州中学做中学教师。它们都是当时江苏省的名校,都有相当规模的图书馆。这给他治学更上层楼。他的名著《先秦诸子系年》,在执教苏州中学时即已初具规模。

1930年秋,钱穆因顾颉刚的推荐,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先后任教八年。京华旧地,常有前清士绅人家的稿本、善本流落坊间,以致如琉璃厂旧书市场旺盛。钱穆每到此处,流连忘返,他因常购藏书籍,各书肆老板几无不相识。他将历年工薪所得,购书五万册,蔚成一个自己的“图书馆”,但仍不满足,还时常跑北平图书馆等。又与当时北平图书馆向达、王庸、刘盼遂等相稔熟。

《诸子系年》是考据之作,诸子互证,子史对勘,除《史记》、《战国策》外,最重要的史籍是《竹书纪年》。但传世今本为后人搜辑,多削舛误乱缺。钱穆经历年出没图书馆查阅,即于明代以下各家所校刊的《纪年》,可谓搜罗殆尽。如其中雷学淇著《竹书纪年义证》,在北平坊肆遍寻无着,后始在北平图书馆珍藏书中得其家传稿本。

抗日军兴,钱穆匆离北平南下,5万册书全丢在北平,随身只带了为讲授通史增删积成的五六册札纪。流亡途中,他之治学,更是尤赖图书馆。当时他任教的北大、清华、南开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文学院设在南岳山腰圣经学院旧址。他每周六下山赴衡山图书馆,专借所藏商务印书馆新印《四库珍本初集》中宋明各家集,归室披阅笔记,凡有关王安石新政诸条,择要笔录,后录入《国史大纲》。又读明儒王龙溪、罗念庵两集,自称于王学得失特有启悟,是他此后治理学的一意归向程朱的开始。不久,临大改名西南联合大学,本部迁昆明,钱穆随校文学院则在蒙自、宜良,讲授中国通史,课余撰写《国史大纲》,所需“二十五史”、“十通”,则全借自蒙自县立中学图书馆。

1943年春,钱穆已辗转在成都赖家园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任职。他又受国立编译馆之命,编纂《清儒学案》。先是他请友人在西安代为搜购清代关学诸家遗书30种,网罗殆尽。至是,他仍精读勤思,并遍览四川省立图书馆所藏江西宁都七子书,择其相互讨论有关《中庸》者,条贯叙述,撰入《清儒学案》。可惜《清儒学案》稿本,抗战后被国立编译馆在船运中遗失。

钱穆治学最后以“尊朱”为归宿。他后来居港台时曾书春联日:“晚学得新知汇百川而归海;忘年为述古综六艺以尊朱”,并穷六年之功,精心结撰《朱子新学案》五卷百余万言,由此,被他的海外弟子推崇为“新时代的新朱子”。但他自称真懂得朱子,则是始于五十岁那年在成都华西坝细读四川省立图书馆藏《朱子语类》时。1943年秋,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停办,因罗忠恕之诚邀,钱穆转任华西大学教授,住在华西教授楼。时蒙文通兼任四川省立图书馆馆长,移置一部分馆藏图书寄放于教授楼下,供居楼教授阅读。冬,钱穆胃病大作,遵医嘱静养休息。稍痊,即向楼下索书。他“病中半岁,尽屏人事,心气平和,聪明凝聚”①,日卧楼廊,静心读书。一字不遗地通读了《朱子语类》一百三十卷,“自觉于宋明理学,薄有长进”②。此后,他开始研究朱熹学说,直至撰成《朱子新学案》。

治宋明理学,佛学不能不读。说起治佛学,与钱穆结书缘的,乃是寺院图书馆。1944年暑期,他移居灌县灵岩寺,即向方丈借得寺藏《指月录》;由是山居两月,通篇细玩,这是他治佛学之始。

钱穆每到一处,其治学总少不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抗战胜利,他受于乃仁敦聘,只身扶病赴滇,出任五华学院文史研究所所长,兼云南大学教授,住在昆明翠湖公园。五华学院由于乃仁之弟乃义主持,他也是云南省立图书馆馆长,馆亦即设在翠湖公园。钱穆每日晨起,必往图书馆读半天书。所读以宋、元、明诸禅师撰述,及金、元两代的新道教为主轴。以此补充了研究所所讲的中国思想史四十讲。1952年,他的《中国思想史》在台北出版。

经他规划的香港新亚学院图书馆占地最广,而院长室最小

钱穆与图书馆长期不解之缘,以至他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时注切于图书馆的建设。

1949年10月,钱穆与唐君毅、张丕介诸教授创办香港新亚书院。1956年1月,由钱穆规划的新亚书院在九龙农圃道筑造新舍,学校图书馆占地最广,教室其次,办公室又次,院长办公室最小。此时,他又规划逐年扩充图书的数字,手订的《新亚书院五年发展计划草案》就有一节“图书设备”,内称:“为求配合本书院教育计划,鼓励学生课外自学,并为师生研究专门学术之需要,图书设备最为急务”。他所制定的五年扩充图书规划,就第一年中文书庋藏二万册,外文书庋藏二千册,以后每年分别按庋藏二万册和二千册的等差级数递增。

钱穆还和新亚图书馆馆长沈燕谋等,设法为图书馆搜购图书。当时祖国大陆很多古籍流入香港,欧、美、新加坡等地的学校都派员到香港,出高价争购。新亚购书款有限,钱穆等就与卖方讲人情、拉公关,使他们顾念新亚书院提倡中华文化,把书卖给新亚。当时在香港,以保存古籍享名的,有学海书楼、冯平山图书馆、中山图书馆(原孟氏图书馆),还有就是后来居上的新亚图书馆。

循钱穆的规划,新亚书院图书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亚书院后与崇基、联合书院组成香港中文大学,迁至新界沙田,图书馆亦随迁而起址新造,气象棱岸。1975年,钱穆八十岁,为纪念与表彰他对新亚书院的贡献,书院图书馆乃被命名为“钱穆图书馆”。

1990年8月30日,钱穆逝世。钱穆迁台后,原居住处名素书楼。钱穆为纪念母亲生养之恩,乃以借无锡老宅素书楼命名其台北新居,作为常年讲学处。1992年1月6日,台北当局为纪念他在学术界的贡献,并得钱夫人胡美琦女士捐赠钱穆藏书、作品、手稿及其代表性遗著,就在临溪路素书楼址规划建立一所学术研究图书馆,定名为“钱穆先生纪念馆”。

①②钱穆:《宋明理学概述·自序》。

(上海社会科学院罗义俊)

链接钱穆在北京大学时,名其书斋为“未学斋”;1941年,其母去世,改书斋名为“思亲强学室”;1967年更书斋名为“素书斋”,谓“晚年得新知汇百川而归海,忘年为述古综六艺以尊朱”

余思请就你最熟悉的某个图书馆的藏书质量,谈谈自己的看法。

同类推荐
  • 可爱的80后

    可爱的80后

    所谓80后,是指出生在1980~1989年的人群。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80后的实质意义远远超过80后的字面含义。因为,80后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变迁,代表着这一群体的喜怒哀乐。其性质与60后、70后一样,具有深深的时代印痕。其实,所有的80后,就像我们的小弟小妹一样,有着成长时的幼稚、有着不被理解的苦恼、有着桀骜不驯的叛逆。我们无需担心,也无需责怪,80后就是80后,他们将是民族的脊梁,将是时代的砥柱,必将肩负起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勇立潮头!
  • 优秀小学生快乐作文一点通

    优秀小学生快乐作文一点通

    一本书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可能会塑造孩子的一生。书中的作文写的都是同学们的真实生活,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其中既有对人物的刻画,又有对景物的描写;既有校园趣事,又有多彩课堂的真实记录;既有丰富的嬉戏玩耍的片断,又有认真学习的场景;既有成长过程中的稚嫩思想,又有情绪低落烦恼时的内心独白……每篇作文都充满了质朴又不失活泼的语言特点,值得小学生们仔细阅读和学习,相信阅读本书会使每一位小学生获取有益的启发和帮助,从而使自己的写作过程更加快乐,让自己的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 记录南广

    记录南广

    钟灵毓秀,虎踞龙蟠。南广学院的创建得益于天时: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巨大需求,对传媒人才的需求,为创建南广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南广学院的创建得益于地利:“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为南广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南广学院的创建得益于人和: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民办高校的大力支持为南广学院的创立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从“南广”构想的提出,到选址南京江宁方山脚下;从第一栋建筑破土动工到四季芳香的美丽校园;从800学子入学江宁高中的租借校园到万人大学目标的实现,南广学院为中国民办大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 成电科研团队风采

    成电科研团队风采

    聚沙成塔,众多团队形成合力助推学校快速发展。电子科技大学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科学之花,使电子科技大学在建设“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道路上迈出了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脚步。
  •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校园暴力防范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校园暴力防范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非常注重实用,包括:教改典型案例、校园暴力防范、校园管理制度、校园心理诊断、学校管理表格大全、学校管理制度大全等图书。
热门推荐
  • 顺治出家之谜

    顺治出家之谜

    于采采编著的《顺治出家之谜》为“清史探秘系列丛书”之一。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九子,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公元1638年3月15日)生于盛京皇宫之永福宫,生母为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而他的卒年,正史记载为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公元1661年2月5日),享年24岁,被继任的康熙皇帝尊谥为“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庙号世祖。但是,关于顺治皇帝的最后结局,历史上一直有许多争议。人们说:这位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代天子,并没有在24岁那年去世,而是削发出家了。这位皇帝与佛教的亲近记载,以及历史资料中他生前身后的诸多疑点,似乎都在印证着这一点。
  • 妙手医妃:臣妾专治不服

    妙手医妃:臣妾专治不服

    现代医学天才薛婉儿一命呜呼后,意外穿越成了一个古代小医女。斗小人,开诊所,活用博学医术,一路开挂,治病救人,药膳美容两不误。薛婉儿一心一意发展事业线,却偏偏有人整日追在她身后,没完没了。“云牧卿,你不乖乖做你的皇帝,整日缠着我作甚?”薛婉儿气的叉腰。“我喜欢。”云牧卿揉了揉她的脑袋,眼神宠溺。这世上最动听的情话,无非是我心悦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二次元系统

    我的二次元系统

    新手写作,大家多多支持一下!求给力,萌萌哒!
  • 冰落泪羽,竹马青梅易倾心

    冰落泪羽,竹马青梅易倾心

    【全文甜宠,无虐】青梅突然回国,忘了就算了,结果还转进了同一个学院?开玩笑?!转进了一个学院就转吧,怎么还在同一个班了?那行的吧,反正也不认识了,在就在吧关键是!!你在吧,怎么还偷偷订婚了呢?
  • 华丽变身:假面灰姑娘

    华丽变身:假面灰姑娘

    她十岁时,被爷爷从孤儿院领养走,将她训练成“影月堂”最顶尖的杀手,十八岁的她,初入学堂,却接到爷爷命令,史上最雷人的任务,“让天才学院,三大神男,都爱上她!!”这简直是无稽之谈,人家有身份有地位有脸蛋的三位大少爷,怎么可能会看中没身材,没长相,没家世的她?但,爷爷的命令,是不可违抗的,只有硬拼了……
  • 虚实灵巅

    虚实灵巅

    虚实一间,一怒成仙只为世界和平,希望大家支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剑胜雪

    一剑胜雪

    一场被人预谋的重生,一个横绝天下的剑客,一段血雨腥风的江湖,一次悄无声息的仇杀,不是在暴乱中死亡,就要在金戈铁马,快马为将中成神!竹女,回来吧。你的心和你的人,都回来。我就是江源,独一无二的江源。
  • 恶匪

    恶匪

    二世为人,虚拟网游圈子里的顶尖职业玩家杨守,重生在了他最热爱的《巫师》世界里。上一世,他阅尽了电子竞技的繁华,看腻了职业圈的熙攘百态,这次只想在这片广阔大陆上做个清闲富家翁,种种田,赚赚钱,勾搭一下漂亮妹子。莫名其妙成了那些恶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我就喜欢你们恨我入骨,却又拿我没办法的样子。杨守如是说
  • 为何偏偏喜欢你:男神跟我走

    为何偏偏喜欢你:男神跟我走

    “雪儿,我们结婚吧!”林楠温柔的笑到。谁能告诉上官雪儿明明是假扮的女朋友,假扮他的未婚妻,为什么会成真的了呢!男主不冷酷,女主也不是特别厉害,性格都很好,不傲娇,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去阻碍他们。【宠文+甜文】在后面,偏后一点啦!每天更,欢迎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