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80800000041

第41章 林语堂:擅长作索引的作家

林语堂,1895年诞生于福建平和县。1919年后,留学美国哈佛大学和德国莱比锡大学,分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厦门大学文科主任。1936年举家赴美,长期从事写作。

林语堂一生写过60本书,上千篇文章。他以图书馆为天地海洋,著书立说。

“从图书馆汲取知识,是最佳的学习方法”

无论在上海的圣约翰大学,还是在美国的哈佛大学,或是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林语堂都以“高材生”著称,这位渴望潜入知识海洋去探宝的青年人,年轻时就不满足于仅仅在知识岸边的观望和徜徉,他迈出了教室四壁的狭小天地,登上“书”的航船。他认为,在一所大学里读书,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图书馆。当时圣约翰大学图书馆的规模还十分有限,仅拥有五千册图书,其中三分之一还是宗教书籍。林语堂却认真和细心地浏览了馆内藏书的组合和布局,他精读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ErnestHaeckel)的《宇宙之迷》、《生物创造史》和张伯伦(WilliamHowardChamberlain)的《十九世纪的基础》等书。渐渐地,圣约翰大学在林语堂的眼里已不再是一座神秘莫测的知识库,从中所汲取的知识,为他以后从事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奠定了基础。

几年之后,林语堂漂洋过海,就读于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哈佛大学对林语堂的吸引力,与其说是它那阵营坚强的教授群,还不如说是它那收藏丰富的卫德诺图书馆。林语堂住在波士顿赭山街51号,就在卫德诺图书馆后面,他听房东太太说,卫德诺图书馆的藏书如果排列起来,有好几英里长。这令他相当神往。此后,卫德诺图书馆成了林语堂的乐园,除了上课时间外,他都泡在图书馆里了。别人在看戏看球赛,他就从图书馆借书。在林语堂看来,“卫德诺图书馆就是哈佛,哈佛也就是卫德诺图书馆”。在图书馆选择自己爱读的书,从中汲取知识,他认为这是最佳的学习方法。他在《论读书的艺术》一文中写道:“我们须知道读书的方法,一方面要几种精读,一方面也要尽量涉猎翻览。”因为得益于图书馆,日后林语堂对女儿林太乙说,进大学还不如到图书馆读书有收益。

林语堂的文化经历有着奇特之处:他在异邦莱比锡的学府里,熟悉了中国训诂大家王念孙父子、段玉裁和顾炎武等人的考据成就。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语言学的时候,这所大学中国研究所的中文书籍非常丰富,林语堂从这里,还从柏林大学邮借到自己所需的中文书,充分利用这些书籍,认真地研究中国的音韵学,不久又钻进了《汉学师承记》、《皇清经解》和阮元刻的《皇清经解续篇》等古籍中。在莱比锡的那段经历,是林语堂穿越国学文化“断层”中的一段非常艰难的路程。

在“有不为斋”里做学问

林语堂酷爱书,尤其酷爱搜集书。这段历史应追溯到他在清华大学任教的年代,那时候,他是一位英文教员,但他又自惭形秽于对中文知识的贫乏,于是与琉璃厂的书店书商们结下了因缘。琉璃厂是北京书铺会集之地,如一些学者一样,林语堂也常常光顾那里寻找价廉物美的古旧书籍。那里的书铺老板几乎个个精于目录学、版本学,林语堂不耻下问,常常向他们请教版本源流和辨别优劣方法。去琉璃厂的次数与林语堂的中国文化知识的增长速度成为正比。他在那里买到了许多需要的书,有的甚至是善本,堪称是如获至宝,爱不释手。这段时间,林语堂填补了自己在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的许多空白。当时,林语堂还相当热衷于汉字改革,在1918年先后在《新青年》发表了《汉字索引制说明》、《论“汉字索引制”及西洋文学》,后来,又在《图书馆学季刊》创刊号发表长篇论文《图书索引之一新法》,从目录学视角提出建立图书新分类法,就此还引起了刘半农等人著文讨论。“初出茅庐”的林语堂,所写的文章正好触及到“文学革命”初期被学界多人忽略的图书馆目录学问题。

30年代,林语堂移居上海,寓所在忆定盘路(今江苏路)43号(A),这是一座花园洋房。林语堂的小书房在楼下,取名为“有不为斋”,墙上挂着梁启超亲笔书赠的一幅对联: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四面都是书架,书架上洋装书和线装书并存,真是个颇具规模的私人藏书室。林语堂并不对自己的藏书进行分类排架,他认为把书籍分类是一种科学,但不去分类是一种艺术:你那五尺高的书架,应当别成一个小天地。必须把这本诗歌搁置在科学的文章之上,同时使一本侦探小说与名人著作并列。这样安排之后,一个五尺书架会变成搜罗广博的架子,使你感到天花乱坠。如果架子上只有司马光的一套《资治通鉴》,当你无心去看《资治通鉴》的时候,就变成一个空空如也的架子。他这样做,是为了使自己的书房常有一种玄妙不可捉摸的空气存在。林语堂在这间书房里,为《论语》、《人世间》等杂志组稿,处理编务,接待客人;林语堂的许多著作和译文也先后诞生在这个“有不为斋”中。

1936年,林语堂举家赴美,家中各种繁琐杂事均由妻子操办,唯有对家中藏书的处置仍由林语堂“大权独揽”。他将十几箱书寄存商务印书馆,剩下要带走的书仍非常多,仅是有关苏东坡的各种参考书籍就达13类100多种。可以断言,若干年后,林语堂所著《苏东坡传》和《孔子的智慧》、《庄子》等盖出于此吧。

在国外生活的几十年中,林语堂一家在迁移中有时把家具都卖掉了,留下的仅仅是衣服和书,在林语堂眼里,这数千本藏书,无论家搬到哪里,都要带走的。他自己设计了一种木箱,竖起来便是书架,搬起来简便多了。1966年他从美国返回时,又带回了二十大箱的书,有中文、英文、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还有希伯莱文,在视书为第二生命的林语堂眼里,书比金银财宝更珍贵。

发明造字九万的中文打字机

兴趣广泛的林语堂,并没有把自己的学术视野仅仅停留于写作和语言学的范畴中,他在治学过程中,编过索引,发明过“上下形检字法”。在他漫长人生中的这些浪花,使他的生活更具色彩。

在莱比锡大学读书时,他深感参考书目的重要,“以短短几行字介绍某一题目该读什么书”。他曾协助编了一本大学生的“好读物”索引,作为指引研究生的入门之钥匙,这份目录极受欢迎,居然卖了约一百万份。

在语言学方面造诣颇深的林语堂,对文字也相当有研究。1924年,他发明了“汉字号码索引法”,主张“首末笔留在字之外围,不可跟字母笔顺入于中部”,并认为,“凡一字必有四个号码以定其位置”。这一年,他又发明了“国音新韵检字”,刊登于图书馆协会专刊,还担任了图书馆协会索引委员会会长。

也许人们很难想像,这位作家、语言学家,居然还是中文打字机的发明者。40年代后期,林语堂在自己发明的“上下形检字法”的基础上,潜心研究,巧妙设计,竟然制造出一架64键能以拼音法造字九万的中文打字机,取名为“明快打字机”。尽管这项发明几乎使林语堂倾家荡产,但此后,这项专利得到了万国商业机器公司(IBM)的重视,特别是键盘输入法。在此基础上,公司制造出“电子翻译机”。当我们跨入信息时代,电脑的使用已十分普遍的时候,我们怎么会想到,当年电子计算机的雏形,与林语堂的“明快打字机”的输入法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呢?

1976年林语堂在台北逝世以后,家人将他生前藏书、作品、一部分手稿及有代表性的遗物,捐赠给台北市。1985台北市便在士林区仰德大道二段241号成立了“林语堂先生纪念图书馆”。图书馆保留了林语堂原来的书房、卧室及客厅,参观者可以看见他的书桌、眼镜、烟斗等等。文物陈列室里展示他中外文著作手稿、画画及发明中文打字机的原始资料以及一架以“上下形检字法”为输入法的神通电脑终端机等。图书馆每周开放5天,供公众阅览。时人有诗为证:

有不为斋作馆名,大师才气任纵横。

心悬宇宙文笔著,足履东西学术精;

麓色青舒环墓苑,园花红映入轩楹。

能遗手泽高评价,千秋文光日月争。(陈家添:《参观林语堂图书馆》)。

(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朱正娴)

链结林语堂在美国从事写作,有时发生难题,常常赴附近哥伦比亚图书馆查找、核实,但不便使用自己名字,其女儿替他取了一个名字:“林语珠女士”。

余思台湾阳明山林语堂故居的墙上,写有他的名言四句,前两句就是“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那么后两句呢?

同类推荐
  • 中国传播思想史:近代卷

    中国传播思想史:近代卷

    晚清时期乾嘉学派把中国的“小学”传播推向空前的繁荣,但这只是钻在故纸堆里封闭式的诠释传播。也曾产生直面社会的讽刺小说和谴责小说的通俗文学传播,但是在末日王朝的封建统治下,真正意义上的文艺传播和民主思想传播始终受到严格的控制。在这時代,西方的学术和文学艺术急速袭击而來。新的传播形式和内容,使早先只埋头于古典书籍的文人头脑清醒。
  • 诸葛亮文集译注

    诸葛亮文集译注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不但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业绩,而且以其精辟的著述,丰富了我国思想史的宝库。诸葛亮的著作,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论及治国富民的篇章,又有谈论发展生产的内容;既有治国治军的宏论,又有举贤斥佞的表文;既有畅谈外交、形势的文章,又有提出战略决策的雄文。其中,有关治军、用兵的论述,又成为诸葛亮著作中引人注目的、闪耀着朴素辩证法思想光辉的瑰宝。罗志霖译注的《诸葛亮文集译注》即对诸葛亮的著作进行了翻译和注释,题解着重介绍时代背景、著作内容,并简要揭示其思想意义。
  • 韩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韩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本书内容包括:韩国中小学教育概述,全力推行教育公平政策,实施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课程,确立“以人为本”的教改方向等。
  • 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的经典管理案例

    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的经典管理案例

    校长的领导力,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校长的领导力渗透在学校管理的每一个地方,有时既是有形的,有时又是无形的。这种领导力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现在,还可以延续到将来。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中国文学大作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中国文学大作

    本文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精品和中国现代文学精品两大分类阐述中国文学大作。
热门推荐
  • 刀锋之白虎傲啸

    刀锋之白虎傲啸

    主角龙城在一个机缘巧合下,和自己所厌恶的刀进入了一个人和武器共存的世界,每个人都拥有一把属于自己的神兵利器,通过不断地战斗,开始明白手中那把刀的意义,也开始改变对那把刀的感觉。
  • 无赖,我的恶魔少爷

    无赖,我的恶魔少爷

    从小在一起,长大后也在一起。她一直没发觉自己对苏皓轩的感情,在众人眼中他们是最配的一对,她迟钝一直忽略掉恶魔少爷对她的告白。当自己以为遇到了白马,却发现自己的真正喜欢的人是恶魔。而这个恶魔少爷处处跟她作对,欺负她,就是不管怎样,男的也不能碰,他就是要管着你。可是一旦自己遇到伤害,第一时间他保护她。
  • 机动战姬艾琳娜

    机动战姬艾琳娜

    这只是一个参军女孩改变命运的故事,她的参军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 温柔面庞

    温柔面庞

    所有人都告诉我,她是你妈妈,她做的都是为你好,你应该理解她。目前正在更文《风归于何处》
  • 超能初中生

    超能初中生

    未来!人们征服自然,未来超能学院的高材生双属性能力控制者龙胤等人,在一次战争中,因强大的能量波动,打开了虫洞来到了21世纪。。。。。。
  • 地球毁灭之诺亚方舟

    地球毁灭之诺亚方舟

    我们的世界温暖、舒适熟悉,但当我们仰望天空,我们想知道,我们是居住在宇宙中一个独特的地方,或仅仅是太空的小小一隅?宇宙是友善的还是充满敌意?我们是一直站在这里猜想,还是离开故园来一次终极探险?去发现奇观,直面恐怖。美丽的新世界,邪恶的黑暗势力,时间的起点,创世的时刻,我们是否有坚持到底的勇气,或是逃回家?想找到答案只有一个方法,我们开始一步步时空之旅。
  • 刺客都市行

    刺客都市行

    曾经的第二杀手,因组织的任务,开启新的都市生活。
  • 再见,蓝先生!你好,蓝先生!

    再见,蓝先生!你好,蓝先生!

    正在执行任务的陶恩葆,结尾突生意外,不小心误入男厕,这...是传说中的小便池?这个身材高挑的男子是在解手吗?呵呵...这种情况要怎么办?当然是开溜啊,但结果却不尽人意,经过一番搏斗,陶恩葆以下三滥的招式完胜。男子邪魅地勾着唇角:“你看了我,还想毁了我?恩?”陶恩葆一口鲜血喷出,她亏不亏?亏不亏?她什么也没看到啊喂!原以为俩人不会有太多的交集,殊不知,命运早已将他们紧紧地缠着了一起。男强女强,一对一
  • 恶魔校草:青梅竹马对对碰

    恶魔校草:青梅竹马对对碰

    乔沫曦回国后,转进了圣梦雅贵族学校。"为什么人气校草总是缠着我?"她怎么也想不通,后来,她知道了。"什么人气校草嘛,就是个恶魔!"她每天都会嘟嚷这句话。先故意绊倒她,让她掉进他怀里。然后又壁咚她,让她心跳加速。最后,他竟然亲了她!那个吻让她念念不忘,终于,她想起了正事“我应该去找我的小竹马!”可是......“我竹马就叫易辰轩啊!啊啊啊啊!!!!”另命名为《青梅竹马:我的竹马从暖男变成冰山》《失忆之后的我与我的竹马男朋友》
  • 耽耽雨落易水寒

    耽耽雨落易水寒

    他,喜欢她,喜欢她的那份执着,喜欢她的那份勇敢,喜欢她的那份聪明。他,喜欢她,喜欢她那双爱笑的眼睛,喜欢他的那份沉默,喜欢她的变化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