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42400000002

第2章 三国中的狼王之道:盯住大目标打算盘(1)

刘备,仁义并非不凶狠

自古以来,人们都把刘备看成是一个有仁、有义的明主,后人更是以“得民心者得天下”来形容刘备的成功。从表面上看,刘备是一个“仁慈爱民”的统治者,每到一地都广施“仁政”,治理新野时老百姓歌颂他“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在三国中刘备被看成是英雄,难道刘备真的是一个有仁、有义之人吗?在他仁义的外表之下,到底隐藏了什么呢?

刘备以仁义赢得关羽、张飞、孔明、赵云、马超等人的辅助,他的借荆州也被人们认为是仁义之举,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就是因为他死赖着荆州不还,才导致了一系列恶果。关羽败走麦城被孙权所杀,后来刘备失去理智兴兵报仇,而被陆逊火烧连营,自己也葬身在白帝城。相反,如果他早早归还了荆州,还会有这些事情发生吗?在他夺益州时,表面上极不情愿,明明是要取人家的地盘,却装得这般仁义,给人的感觉只能是得了便宜还卖乖。换而言之,刘备仁义的外表下藏得更多的是凶狠。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刘备的两位夫人,在刘备还没有根据地的时候,就追随刘备四处逃亡,曾经多次被俘虏,多次离散。在吕布占领小沛后,刘备弃妻儿不顾,只身去投奔曹操,害得他的两位夫人遭吕布俘虏。徐州被攻破后,刘备连自己的两位结义兄弟都不顾,就又投袁绍去了。连自己的妻儿、兄弟都不顾的人,还有仁义可言吗?说得不客气一点,刘备的仁义本身就是一种凶狠。我们难以想象刘备竟然说出“妻子如衣服”的话语,真不知他是怎么面对他的两位夫人的。后来,关羽被曹操所俘,但他却不受曹操的诱惑,过五关斩六将护送两位嫂嫂去找刘备,这才是真正的义气。

诸葛亮设计火烧新野之后,刘备率众退居樊城。当时,曹操追兵将至,无奈刘备欲走水路弃樊城而奔襄阳。一谋士曰:“而今形势危急,不如让百姓自行逃生,我等乘船速走。”刘备却说:

“自古成大事者,必以民为重,樊城百姓追随已久,岂忍弃之!”

于是,决定携民一起渡江。

由于跟随的民众太多,部队行进缓慢,日行仅数十里,终于被曹操率轻骑日夜兼程赶上。刘备遭受重大挫折,他的一位夫人为保住刘备的惟一命根子,也是蜀汉的继承人阿斗,在无奈之中,投井自尽。刘备只剩下数十骑斜趋汉津(现在的荆门市沙洋附近汉江边),正好遇到先期派出的关羽船队,才幸免于难,得以由汉江至夏口。

刘备为何要带着数十万老百姓一起逃亡呢?又不是去享福,难道他就不知道后面有追兵吗?带着那么多人肯定是很大的负担,不被曹操追上才怪呢?可话又说过来了,如果真的是去享福,说不定刘备比谁跑得都快,根本顾不上别人。那时的刘备,连自己的老婆、孩子都顾不了,为何突发善心,照顾起老百姓来了呢?他的善心当然不是白发的,说穿了也是为了自保。曹操的追兵在后,刘备的败军在前,老百姓夹在中间,为的是什么?不就是把老百姓当挡箭牌吗?

试想曹操几十万人马追来,刘备只有几千人,根本打不过,也逃不掉。这时候最安全的办法就是混在数十万老百姓中间。拿老百姓当挡箭牌,他曹操再狠,也不能杀光十万百姓,就算他要杀,一刀一刀地砍,也得砍一阵子,那时候刘备早已逃远了。杀百姓的罪名自然还是他曹操的,与刘备无关啊!这样的做法,刘备既能保身,又能向世人证实自己是仁义之主。他还可以得意地对别人说:“你们看看,如果不是我刘备民心所向,这十几万的百姓,会跟我刘备逃难吗?是曹操太残暴了,大开杀戒,百姓的冤魂也该去找曹操,不会来找我。”

战乱年代,老百姓真正想得到的无非就是一家团圆,保平安。但是,刘备却将百姓推向了水深火热的战场。居心何在?难道还能说他仁义吗?他的内心之狠是无人能比的。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说,携民渡江就是刘备最虚伪的明证。从当时的局势来看,如果刘备只带将士出逃,说不定还不会被曹操追上。至于百姓安危,其实用不着刘备瞎操心,曹操自居汉相,看到当时的局面,面对眼前一片火海,老百姓有家不能回,他再狠心也绝不会有屠城之举,手无缚鸡之力的老百姓与他又没有任何仇恨,以曹操的聪明,应该不会做出蠢事。也许他会好生抚慰百姓,帮助他们再建家园。这样还可以显出曹操的爱民之心,让老百姓拥戴他。但刘备显然不愿看到这样的结果,所以他执意带上百姓逃亡。诸葛亮欲烧新野城以损曹兵,刘备若真爱民,就应该阻止诸葛亮这个计划,使新野百姓免于流离之苦,然而他并没有这样做。

刘备取西川时下不了手,就以逆取顺守为自己开脱,毫不顾及同宗之情。所谓曹操取天时、孙权取地利、刘备取人和,这个仁义不过是一种手段、一种差异于曹操孙权的定位,并非不可动摇的做人准则。刘备曾对庞统说过:“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的仁治最终是服务于其政治目标的,在特别关键的时候,他就忘记了自己的仁慈,甚至可以用很残忍的手段对付敌人。这就是刘备仁义下的凶狠面孔。

关羽被东吴攻杀后,刘备不顾别人的劝阻,一定要出兵东吴,替兄弟报仇,赵云劝阻说:“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刘备答道:“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杀张飞的两个手下叛将范疆、张达逃入东吴,更坚定了刘备报仇雪恨的决心。在他眼里,兄弟之仇远比一个国家还要重要。正是他的意气用事,才被陆逊火烧连营,损失惨重而死在白帝城。

在《三国》里,我们都知道“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句话就是形容徐庶的。徐庶本是刘备的谋士,后被曹操用计骗至曹营,但他在曹营中一辈子都没有为曹操献一计。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很有才华的谋士在曹营中虚度了一生呢?

徐庶的好友程昱曾对曹操介绍了他:“此人幼好击剑,中平末年,尝为人报仇杀人,披发涂面而走,为吏所获。问其姓名不答,吏乃缚于车上,击鼓行于市,令市人识之,虽有识者不敢言,而同伴窃解救之。乃更名而逃,折节向学,遍访明师,尝与司马德操谈论。此人乃颖川徐庶,字元直。”随后,曹操问徐庶才学如何,程昱说:“十倍于昱”。

徐庶在新野用计杀了二吕,并大破八门金锁阵,偷袭樊城并杀退曹仁等,为刘备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也是刘备自出道以来所取得的最大胜利。充分显示了徐庶非凡的才能,也引起了曹操对他的注意。当曹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之后,便听从程昱之计取徐庶之母来召徐庶。失败之后,程昱又通过骗取徐母手启伪造了一封书信,将徐庶赚入许都。

刘备正是以眼泪换来了徐庶对他的忠心,当徐庶说明去意之后,刘备闻言大哭曰:“子母乃天性之亲,元直无以备为念。待与老夫人相见之后,或者再得奉教。”当时,孙乾曾劝刘备苦留徐庶,不放他走,等曹操杀了徐母之后,徐庶自然死心塌地地效忠于刘备而与曹操为敌。而刘备却说:“不可。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母子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此不仁不义之事”。

很多人看到刘备的这段话,都被他的“仁义”所感动。其实,这恰恰是刘备的手腕高明之处。因为他了解徐庶,以他的孝顺,苦留自然是没有用,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若是强留,自己仁义的高尚形象在徐庶的心里也要大打折扣。如果曹操真的杀了徐庶的母亲,徐庶也会内疚一辈子,自是不能全心全意地辅佐他。

在送徐庶的时候,刘备的眼泪流得更多,把徐庶感动得发了“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的誓言,又来了个“走马荐诸葛”,使刘备如鱼得水,最终得以成就霸业。刘备在徐庶走之前说的这些话,实际上是故作楚楚可怜之态。而诚实君子徐庶虽然智谋深远,却没能看穿老辣枭雄的重重心机。

刘备的狠是“阴狠”,是隐藏在他仁义外表之下的。刘备杀人放火屠城淹州,都是让别人去干,接受徐州、荆州甚至坐上皇帝宝座都要装作是为诸葛亮等人所“逼”。所以,世人眼中,他是仁义的正派人物,事实上,只不过是他手下的人帮他承担了道德责任而已。

曹操,奸雄的另一面

人们谈起曹操,都是非常痛恨,说他是“奸雄”。在《三国演义》里面,曹操更是被看作一个谋权篡位的奸臣。这就是曹操真实的一面吗?历史上的曹操究竟是一个什么形象呢?在他“奸雄”的背后,是否还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呢?

汝南许劭则当着曹操的面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其实,一个人是“能臣”还是“奸雄”,并不取决于内在的个人道德品质,而取决于外在的社会政治状况。曹操还是这个曹操,在“治世”他可以是个“能臣”,但在“乱世”他注定只能是个“奸雄”。

东汉末年,朝廷一片混乱,诸侯纷起,群雄逐鹿。所谓时世造英雄,在那样的乱世之中,曹操作为一个有机智、有胆略、有才学的人物,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付出了巨大而艰辛的努力,他戎马一生,战功赫赫;赋诗作文,传诵千古,是一位颇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

曹操之所以会有“奸雄”的称号,与曹操的性格有关,因为他好多疑。曹操担心自己睡觉时遇刺,于是放出话:“我梦中好杀人,我睡觉时,任何人都不要靠近我,以防被我误杀。”某日,曹操睡觉时,故意蹬掉被子,近侍慌忙进来收拾。曹操突然一跃而起,拔剑斩之,然后又翻身上床呼呼大睡。醒来的曹操,大声惊呼:“谁敢杀我的近侍?”左右告知他梦中杀人时,曹操放声痛哭,然后,风风光光地安葬近侍。大臣都以为曹操梦中好杀人,从此,曹操睡觉时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没人敢刺杀他。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曹操的防人之心就是太强了,才被人认为是多疑。

世人都知曹操多疑,可能很少有人去想曹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格?曹操生于东汉末年,正值乱世,作为一个想要在乱世中生存并有所作为的人,警惕性是很重要的。虽然曹操做得过分了点,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但这也是情形所逼。细细想来,世间多少人不是如此想呢,却只有曹操敢于直说,这恰恰反映了曹操直率、坦诚的性格。

曹操占领山东后,派遣泰山太守应劭往琅邪迎其父曹嵩及家人百余口到兖州。途经徐州,徐州太守陶谦看曹操势大,欲为结好,特派部将张凯一路护送。不料张凯图财害命,半路将曹嵩全家尽皆杀死,席卷财物而去。曹操当然很气愤,便把账记在陶谦身上,亲率大军,挂重孝,举报仇雪恨大旗,进兵徐州。

曹操此举,可以说是被逼的,是别人先对他不仁,他才对别人不义的。

曹操固然有残忍、残暴一面,但他的残暴并不比同时代的其他枭雄更多。而且,曹操也有心软的时候,人们常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长坂坡一战中,若不是曹操欣赏赵云,下令一定要活捉,不得放箭伤害他,就算是赵子龙再英勇,也难逃曹操手下诸多大将的联合围攻。曹操攻下徐州后,俘获了关羽,竟然答应关羽提出的三个投降条件,投降还要提条件,这可是从来未有的,但曹操还是破例了。后来,也是待关羽相当好,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地请,又送美女,又送珠宝。可惜曹操的好意对关羽作用不大,得知刘备的下落后,关羽毅然要千里迢迢地去寻找。尽管关羽如此过分,曹操还是没有为难他,曹操对部下诸将说:“不忘故主,来去分明,真丈夫也。”虽然这是在以关羽为忠义的榜样告诫他的部下,但也足见其对忠臣的敬仰和爱护。关羽后来又斩杀了曹操几员大将,但曹操还是派人传话要放他走。

由此可见,曹操的耐性是很大的,胸怀也是很宽的。

另外,曹操也是十分体恤民情的,因为他懂得民为邦本的道理。他是靠镇压农民起义起家的,深知如果老百姓被逼得没有活路,一旦起来造反就会有摧毁一切的力量。他也深知扫平诸侯,成就王霸之业,首先要收揽人心。

曹操看到中原一带由于多年战乱人民四处流散、田地荒芜就采纳部将的建议,下令让军队的士兵和老百姓实行屯田。很快,荒芜的土地种上了庄稼,收获了大批的粮食。有了粮食,老百姓安居乐业了,军队也有了充足的军粮,为进一步统一全国打下了物质基础。

考虑到连年征战,很多吏兵死亡不归,他们的家里失去劳力,生活困难,甚至无法自存,流离失所,曹操就下令,死者家里没有基业无法自存的,官府供给他们的粮食不能断绝,长吏要经常去抚恤他们。建安二十三年(218),他又由此想到其他百姓。

这一年刚刚遭受瘟疫,百姓已很贫困。加上军兴在外,垦田损少,曹操很忧虑,便下令,女的年七十以上没有丈夫、儿子;年纪在十二岁以下没有父母、兄弟以及眼睛看不见、失去劳动力,又没有妻儿父兄和产业的,由公家供养他们终身。这也是体恤民苦的一项措施。

曹操统军到宛城伐张绣时,见一路麦子已熟,老百姓却因兵至逃避在外,不敢收麦。曹操便下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尽皆斩首。众将士都小心翼翼地下马前行。

正当曹操骑在马上边走边想问题的时候,突然,曹操的马不知受到了什么惊吓,嘶叫着狂奔起来,跑进了附近的麦子地。等到曹操使劲勒住了惊马,地里的麦子已经被踩倒了一大片。

看到眼前的情景,曹操把执法官叫了过来,十分认真地对他说:“今天,我的马踩坏了麦田,违犯了军纪,请你按照军法给我治罪吧!”

听了曹操的话,执法官犯了难。按照曹操制定的军纪,踩坏了庄稼,是要治死罪的。可是,曹操是主帅,军纪也是他制定的,怎么能治他的罪呢?

想到这儿,执法官对曹操说:“丞相,按照古制‘刑不上大夫’,您是不必领罪的。”

“这怎么能行?”曹操说,“如果大夫以上的高官都可以不受法令的约束,那法令还有什么用处?何况这糟蹋了庄稼要治死罪的军令是我下的,如果我自己不执行,怎么能让将士们去执行呢?”

“这……”执法官迟疑了一下,又说:“丞相,您的马是受到惊吓才冲入麦田的,并不是您有意违犯军纪,踩坏庄稼的,我看还是免于处罚吧!”

“不!你的理不通。军令就是军令,不能分什么有意无意,正所谓军令如山,如果大家违犯了军纪都去找一些理由来免于处罚,那军令不就成了一纸空文了吗?军纪人人都得遵守,我怎么能例外呢?”

执法官头上冒出了汗,他想了想又说:“丞相,您是全军的主帅,如果按军令从事,那谁来指挥打仗呢?再说,朝廷不能没有丞相,老百姓也不能没有您呐!”

众将官见执法官这样说,也纷纷上前哀求,请曹操不要处罚自己。

曹操见大家求情,沉思了一会儿说:“我是主帅,治死罪是不适宜。不过,不治死罪,也要治罪,那就用我的头发来代替我的首级吧!”说完他拔出了宝剑,割下了自己的一把头发扔在地上,当作是对自己违犯军令的惩罚。

同类推荐
  • 司汉

    司汉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他有不一样的文化,不一样的地理,不一样的历史。同时他又有一样的争霸天下,一样的诡谲毒计,一样的人心叵测。本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热血小胖子,在可怕的逆境中,以他的勇敢,机智,以及些许的运气,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历史!
  • 唐冢

    唐冢

    上古文明为何败落?科技文明又将何去何从?许辰,带着对历史的思考,来到了这两个文明碰撞的时代!失落的世界里路在何方?治乱循环,能否破解?且看我为你讲述一段不一样的历史……
  • 黄土豪情

    黄土豪情

    《黄土豪情》是一部架空历史,又不完全脱离历史。作者以细腻的笔墨赋予小说神话般色彩,很好的升华了小说的主题。《黄土豪情》是以中国明末清初为背景的历史性小说。但人物的思想却以现当代为基础,大胆创新,但又不做作。很好的传承和丰富了中国古文化和现当代文化的内涵。小说里一些小人物的细腻描写,崭新地衬托了大人物当时奢靡的生活状态。也侧面反映当时底层广大的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老百姓的悲惨命运,暗示着统治阶级即将灭亡。小说里一段段纠结的爱情故事,年轻人的爱情价值观与根深蒂固的封建残余相抨击,以牺牲生命来维护爱情的神圣与伟大。
  • 诸神演绎

    诸神演绎

    落魄书生意外获得造化玄气蝶碎片,穿越数万异次元空间,终到大商帝国末年,见证并演绎诸神的黎明与黄昏……这个位面不只大商帝国,还有化外强大的帝国……让你见证华夏诸神与埃及法老、奥林匹斯十二众神、恶魔族、天使族、北欧众神……的碰撞…!
  • 新中华新世纪

    新中华新世纪

    当邪恶者揣着占地索款的条约凯旋,而正义者却屈辱地舔怃着流血的创伤。这与正义何其相悖,可是道德逻辑依旧没有显示灵光。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人永远难忘的耻辱。一个现代灵魂的穿越,改变了台湾的命运,台湾人民的命运,也影响了中华民族苦难而曲折的历程。从台湾抗日开始,用血与火,坚韧和不屈书写历史,击败日本人殖民的目的,使宝岛回归祖国;从进入热血沸腾的大时代而奋发,与风云人物激烈碰撞,与列强抗衡争雄,使中国走进一个崭新的世纪。
热门推荐
  • 今日开始做好人

    今日开始做好人

    东方克苏鲁无敌文。P1:先丢一块西瓜皮在路上,等到有人踩上去的时候再去扶一把。培养一名绝世大反派,在他即将灭世的时候将他的腿打断,成功阻止了世界被毁灭。为了攒够足够的功德回归地球,雷蒙在心里丧心病狂的想着。P2:重生十八载岁月,原本雷蒙已经看着每日报纸上有关凶残妖怪噬人、门派组织成员作案的新闻,渡过了不知道多少个惆怅的夜晚,接受了自己就是那种不带任何金手指的普通穿越者,需要夹着尾巴做人的设定。万万没想到,该来的还是来了......为了返回故乡,青年决定从今日开始做一个好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带着系统一切从火影开始

    带着系统一切从火影开始

    秋名山上行人稀,常有车手见高低。如今车道依旧在,不见当年老司机。好湿好湿!李查德一脸正经的道。
  • 飞机划过天际的声音

    飞机划过天际的声音

    飞机远行人们看见的是否是真像,,,霂汐颜,霂氏帝国千金,蓝浠工厂的副厂长,被男朋友背叛后开始了绝地反击,她要从米岚那里夺回工厂。不料她却爱上了米岚。
  • 美人绝

    美人绝

    仙雾缭绕中,有一处宫闱峨幔,殿内仙乐笙箫,众仙饮酒作乐,而偏殿一隅,金衣锦带是他抬头凝视九天之上,一人一琴,孤寂落寞,男子俊美的脸庞,嘴角讥诮一笑,却净是苦涩——“你甘愿化去半生修为,只为陪她去人间走一遭?”“是我害了她!”“被你害苦了的人何其多,你却独独这般为她,你,爱上她了?”男子并不回答,他抚着无弦的古琴锦袖一挥,琴已封,他,也该走了!女子不甘,亦是放不下吧,抓着他衣袂的手硬是不松,终于,所有骄傲自尊化成一句乞求:“公子不能再原谅雪鸢一次?”久久地沉默后,手中抓着他衣角的温度似乎还在,而眼前已是人去楼空!
  • 读者又给我寄刀片了

    读者又给我寄刀片了

    苏梨作为一个满是毒点的作者,某日荣登刀片风云榜第一,系统强制带她体验她名下小说里被虐得死去活来的女主角的感受。生活不易,苏梨叹气,只能既来之则安之了。读者甲:“跟我以前看的除了名字没有丝毫共同点。”读者乙:“被混混打劫不瑟瑟发抖,还奋起反抗,等等……板砖哪儿来的?”读者丙:“男主求求你别骚了,做个人吧!”读者丙:“两位大佬对着骚,心疼刚上线就被两人送下线的配角。”……苏梨进小说看到某男:“howareyou?”某男耸肩:“缘分。”苏梨回到现实又看到某男:“howoldareyou?”“二十八,有没有兴趣和我这个剧情掌控不了的男人谈谈人生哲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山之神海之灵

    山之神海之灵

    解你所忧神鸟为记夜半时分海城山顶嘘~它来找你了!
  • 倾城太子妃

    倾城太子妃

    花倾城,自小便是世人羡慕的对象,才情绝世,倾国倾城。一场辩驳后,她不仅如愿以偿地恢复了花家的清白名声,更是被国君看中,钦点为太子妃,自此名满天下。世人只道,太子妃出嫁时,扬长十里的嫁妆耀伤了全天下女子的眼,却不知,大婚当晚,本该琴瑟和呜的东宫里,兵戎相见,峥嵘声声。三年后,大厦将倾,她在前方浴血奋战,她的夫君却在锦陵逼宫称帝……她退敌,保家卫国;她抚民,安定天下,可偏偏在风雨敌后纵身跃下火海……醒来时,恍若隔世,身边竟是司空朝歌那张令她刻骨铭心的脸。
  • 我真是山长

    我真是山长

    长在红旗下,生在新中国的爱国小青年郭嘉在一觉醒来之后发现世界变了个样子,无意间成为了山长系统的宿主,山长即古代书院的院长,现代名字是校长。为了成为学院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山长,郭嘉毅然踏上了一条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