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20100000008

第8章 艰难起步(4)

那时,大家不分白天黑夜地干。有的女职工上夜班,把小孩带到车间,一边用手做着事,一边用脚摇着摇篮里的孩子。工资从来都没有人过问,10元、20元一个月,甚至有时几个月发不出一分钱。当时通城县城关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

砂布厂的妇女真遭孽,

冬无冷来夏无热,

年无年来节无节,

一天到晚没得歇。

这就是砂布厂创业时的真实写照。

那时领料、入库,都是妇女们用双手搬进搬出。特别是晒砂,早晨5:00就起床到厂里来,两人一组,一对铁丝圈,一根抬杠。一包砂一百多斤,抬着上楼顶,忽高忽低,拉拉扯扯,摇摇晃晃,抬上楼顶人就累得不行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搬运战,砂铺满了楼顶,这时才有空摸摸又红又肿的肩,有的都磨破了皮。

有一次,黎珊玉好不容易争取到了首批大笔砂布订单,大家高兴得跳了起来。黎珊玉拿着订单对妇女们千叮万嘱,一定要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妇女们齐声说:“好!”然而,那时完成任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裁刀就不争气,很难将砂布切断。工作一刻钟就要换一次底刀。换刀速度又跟不上主机,砂布在地上堆积如山。妇女们急得哭,手忙脚乱,一边将受阻的砂布卷成筒,一边将未裁断的砂布整理好。手磨破了皮,打起了血泡,却没有一个叫苦叫累。裁刀影响生产,一个女工看在眼里想在心里。她和裁刀岗位的工人一起将刀换下来仔细观察研究,然后从废铁堆里找出一块铁板夹在老虎钳上,用手钢锯锯成刀状,拿到砂轮上打磨出刀刃来,装在裁刀机上。试了试,居然成功了,裁出的砂布方方正正,没有一张毛边的。

1980年,葛非初中毕业进了砂布厂。黎珊玉安排他到汉口跑销售。一次,葛非得知厂里一个职工的弟弟在武汉钢铁公司工作,好不容易联系到一箱砂纸的业务。葛非想找辆三轮车送去,找了几辆,报价都不少于40元。他想了想,我一个月工资才30元,坐一趟三轮车去红钢城得花40元,我还吃不吃饭了?他一咬牙,推着一辆破自行车上路了。从汉口到红钢城,不但有几十里路程,还要过轮渡。枯水季节从囤船上岸的斜坡格外长,一箱砂布重七十多斤。一个16岁的孩子,用自行车载着这样沉重的砂纸箱在木跳板上走,直闪直闪的,一不小心就会连人带车翻到江里去。葛非急得眼泪都出来了,幸亏有个老大爷帮了他一把,才把车子推上了岸。从早上8点钟出发,直到中午12点多才到红钢城。货送到了,人家也下班了。葛非饿着肚子一直等到下午2:00上班。一位处长上班时看到他坐在厂门口,听了他的诉说,很受感动,又让他送30箱。葛非听后高兴得跳了起来,也不觉得肚子饿了。

通城砂布厂创业的26个妇女,简直就是26个英雄。她们每天在家里吃一餐饭到厂里上班,却没有一分钱拿回家,男人便不让她们去厂里上班。她们偏要去。男人就把她们打得鼻青脸肿,还不给她们饭吃。但她们情愿饿着肚子,含着眼泪离开家,也要到厂里去上班。那时,哪有什么小车、面的、货车啊!她们连板车都没有,全部材料的搬运都是靠手拿肩扛。杨素兰做土砂带,冬天烧炭火,由于缺氧晕倒在车间里。大家把她扶到室外休息。她苏醒过来后,又进车间去做,拉都拉不下来,她说自己的事还没有做完。

1980年冬,熊师菊带着两名女工去湖南省岳阳临湘推销砂纸。三个人每人身上背一麻袋砂纸,足有五十多斤。当时通城到岳阳每人5元钱的车费。为了节约车费,她们就抄近路步行到岳阳。脚板都磨起了血泡,血泡穿了,还破了皮,疼痛难忍,她们咬咬牙挺着,卖完砂纸又沿小路步行回通城。

1980年的一天傍晚,黎珊玉带两名职工去武汉办事。他让司机傅罗桂到食堂拿两斤馍带上,好在路上吃。到了咸宁二级站,司机要把馍扔掉。黎珊玉见了发火,说:“败家子,不能丢!”说完伸手从司机手中把馍夺了来,向咸宁二级站食堂走去。炊事员认识黎珊玉,对他说:“大厂长,来几菜一汤?”黎珊玉笑笑说:“来一块钱的汤就行了。”于是三个人就着一钵汤,把两斤馍吃下去了。黎珊玉常在武汉参加一些会议,就餐时,总爱把桌上吃剩下的菜打包带回办事处,晚上凑合着吃一餐。熟悉的人都称他“打包老板”。

1980年,通城砂布厂搞第一条手工水砂纸生产线时,没有钱买手电钻钻孔,黎珊玉向五金公司借来了一把旧电钻。由于漏电,一不小心,黎珊玉被击倒在地,晕了过去,好半天才苏醒过来。全厂的人都吓坏了,赶忙把他抬回家去休息。第二天他又来车间上班。大家劝他回家休息两天。他严肃地说:“生产线一日不建成,我一日不休息。”

在计划经济时代,生产砂布用的棉布属国家计划物资,街道企业哪有计划呢?黎珊玉在跑业务过程中打听到,阳新棉布厂一个开票的女同志结婚多年了,一直未生育,天天愁眉不展。黎珊玉找到通城的一位老中医,说明情况后,老中医答应帮忙治疗。黎珊玉从阳新接这位开票员来通城治疗。经过治疗,这位开票员第二年喜得贵子。为了感谢黎厂长,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通城砂布厂解决了部分生产用布。

1981年,熊师菊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身体又不大好。这时正逢全国订货会在长沙召开,她放下自家建房的百年大事主动请战,一次争回20多万元的订货合同。次年3月份,她出去推销产品。为了赶时间,她4天跑了8个县市的五金公司,接着又去参加在安阳召开的全国五金订货会,带病日夜工作,拿到了25万元的订货合同。会议结束后,她不是急于回家,而是沿途与厂商订货,又拿到了3万多元的合同才回家。

1981年, 因工作需要, 砂布厂花2 000元买了一辆部队报废了的“130”汽车。有了汽车运输,方便了许多。但那时厂子刚起步,没有钱,为了节约,货都是职工自己扛上车,司机也是搬运工。司机姓张,叫张林弼,也晓得为厂节约。有一次车坏了,张师傅舍不得花钱买千斤顶,让人把车子抬起来,下面用啤酒箱垫着,自己钻到车底下修车。修着修着,车子把啤酒箱压垮了,把大家吓死了。万幸的是张师傅没伤着骨头。他从车底下爬出来,揉捏了几下又干了起来。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当年,张师傅既当驾驶员,又当修理员,还要担当采购员、押运员、搬运员的责任。他风趣地称自己为“五员”司机。他常常开车去武汉送货,大多都是连夜赶回通城。在武汉他舍不得上餐馆,空着肚子想到路边店吃面条。半夜十一二点了,路边店关了门。他有时去敲店门买点东西充饥,有时敲不开门,就只好饿肚子。黎珊玉常坐他的车出差,常在一起吃饭。黎珊玉不喝酒,不抽烟,就只要一碗面汤咽饭。黎珊玉常对张林弼说:“你家人口多,在外吃饭吃简单一点就行了,不要吃肉。省着钱称一斤肉回家,一家人都能吃到。”

1982年,黎珊玉出差武汉,住在砂布厂驻汉办事处(租用的一间民房)。吃晚饭时还剩下半碗面条汤,黎珊玉吩咐道:“这剩汤不要倒掉。给我留着。”第二天吃早饭时,黎珊玉让人把昨晚剩下的那半碗面条汤热了给他吃。谁知那半碗面条汤被办事处的炊事员无意中倒掉了。黎珊玉知道后很痛惜,生气地说:“多好的半碗面条汤,被你们倒掉了,简直是败家子。你们这是在犯罪。”在场的职工听后,当时都流下了眼泪。

1983年10月的一天,熊师菊和吴恩桃到邵阳跑销售。她们一天跑了十多家五金商店,低声下气地乞求,产品不但没有卖出,碰上邪的,还要遭到调戏和侮辱。到了晚上,她们已经浑身无力了,又没钱住旅社,只好找到长途汽车站,在候车厅里过夜。这一天她们粒米未进,肚子饿得“咕咕”叫。两人花了两角钱,买了3斤橘子充饥,结果肚子拉了几天。一次,吴恩桃在黄石参加订货会,为了与各个五金公司经理搞好关系,她把他们换下来的衣服全包洗了。每晚洗到十一点多钟,手都洗肿了。

1980年春,黎珊玉带着两位女将去上海出差。为了搞好业务联系,他们带上四套通城陶瓷厂做的餐饮具,每套足有20斤。黎珊玉是胸前两套,背后两套,背着上汽车,转火车,坐轮船。到了上海,他让两位女同志住客房,自己则在走廊上搭便铺睡觉。有一次,黎珊玉坐火车去参加订货会,碰上几个五金公司经理。在计划经济时期,五金公司的经理是“爷”,能不巴结吗?黎珊玉当时身上带的钱虽然不多,仍硬着头皮下车去买烧鸡、卤蛋、花生、啤酒给他们吃喝,而他则站在旁边陪着,不吃不喝。经理们叫他吃,黎珊玉说,我吃过了,你们吃。

1985年,吴恩桃到镇江市参加一个行业订货会,碰上那里闹地震,她住的楼房都在晃动。与会代表惊慌失措,急忙收拾行李转赴上海。只有吴恩桃呆在房里急得哭,40万元的订货任务,会议没开始就要泡汤了。同住的人拉她走,说:“你还不走,不要命了。”吴恩桃说:“我不能走,我的任务还没完成啊!”正是这种不要命的精神,让同行和客商刮目相看,深受感动,一到上海就与吴恩桃签订了40万元的订货合同。

1986年,黎桂林接替张林弼开“130”汽车。这辆车买时就是报废的,在路况不好的公路上又跑了五年,各项性能都不行了,连车门都关不紧,黎珊玉还是舍不得花钱更换新车。一次,黎珊玉去武汉办事,黎桂林开车送他。在崎岖的山路上,黎桂林为避开路上的水坑,一个急转弯车门自动开了,将黎珊玉甩进了水稻田里。黎珊玉从泥水里爬起来,笑了笑说:“看来这辆车子是该换了。”

同类推荐
  • 谈判沟通攻关秘术

    谈判沟通攻关秘术

    巧借外力打开局面关于借,有人曾说:一切都是可以“借”的,借资金、借人才、借技术、储智慧。这个世界已经准备好一切你所需要的资源,你所要做的仅仅是把它们收集起来并且运用智慧把它们有机地进行组合。
  • 感悟一生的故事美德故事

    感悟一生的故事美德故事

    这套《感悟一生的故事》经过精心筛选,分别从不同角度,用故事记录了人生历程中的绝美演绎。本套丛书共26本,包括成长故事、励志故事、哲理故事、推理故事、感恩故事、心态故事、青春故事、智慧故事等,每册书选编了最有价值的文章。
  • 聪明女人成事的12张王牌

    聪明女人成事的12张王牌

    本书是成就女人生活与事业的秘典,涉及内容丰富,知识面广且可读性强,观念新颖并有极强的操作性,很多说话、办事的技巧,读者可以直接应用到生活当中,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更多成事王牌尽在书中,赶快拿来一用吧。
  • 让对手偃旗息鼓的“制胜宝典”:“骂”得漂亮

    让对手偃旗息鼓的“制胜宝典”:“骂”得漂亮

    上司骂你,同事损你?老婆气你?……不要气急上火、出口成“脏”。人吵我辩,人骂我驳,人欺我反。只要辩得“巧”,驳得“绝”。不但可以四两拨千斤,让片言解万纷,还可以凭着巧舌如簧、能言善辩的本事,辩驳得对方心服口服,使人际关系更上一层楼!现在,赶快翻阅本书,把自己修炼成一个“骂人”高手吧!
  • 读《菜根谭》学生活

    读《菜根谭》学生活

    《菜根谭》中说:“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廓庙的经纶。”不管自己身处何地何境,志气必不可少。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正是这一志向,是你行动的目标和动力。有了远夫的志向,你就能视野开阔,眼光长远,也就有了勇往直前的目标。人无私心,才能让万物依其本性生发,而以“民胞物与”,的胸怀,视天地为大家的天地,江山为众人的江山,于是乃能就有限之身达到彻底了悟的境界。有了悟之心的人,则虽身处人世,却与出世无异,丝毫不受外界、旁力的影响。
热门推荐
  • 马未都说马未都

    马未都说马未都

    这是第一本关于马未都的深入专访,百家讲坛没有讲述的收藏故事。马未都在百家讲坛讲的是“高雅”的收藏文化,但谁都知道其实他本人更有趣有料,《马未都说马未都》就是让马未都爆料他自己的精彩故事。
  • 用闲适对付人生: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用闲适对付人生: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 品牌创新论

    品牌创新论

    本书共分12章,内容包括:品牌创新概述、品牌创新的要素、品牌创新的体系、品牌创新的思维、品牌创新的智慧等。
  • 戒指之万书从中过

    戒指之万书从中过

    第一次写书,望大家支持,这本书是我喜欢的一本,可惜没写完,我来续写
  • 萌宝当家:爹地,妈咪是我的

    萌宝当家:爹地,妈咪是我的

    一夜错,她生下一对不知父亲为何人的萌宝。此对萌宝继承了妈妈的优良基因,演戏一套一套,把白莲花绿茶婊往死里虐。什么?那个千方百计靠近我们妈咪的帅叔叔是我们的爹地?男宝:“听说你想娶我妈咪,你算老几!”爹地:“我是你老子!”女宝:“帅叔叔,你娶了我妈咪,那以后我要跟你们一起困觉觉。”爹地:“朵朵乖,你已经长大了,会自己睡觉了。”妈咪:“我作为当事人,就被你们安排了?有问过我的意见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七斗乾坤

    七斗乾坤

    生自何处来?死往何处去?主人翁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岁月苦苦找寻人类生存的意义,为何而来又为何而去。异世生存,为了能找到同类而饱受苦难。主人翁机缘巧合来到人类世界,经文历武,南征北战,为了人类的福祉不惜毁天灭地。人类未来又将会面临怎样的抉择,而早已迷失的人类会再次自我毁灭还是会摆脱头上的桎梏走向属于自己的时代呢?
  • 童子礼

    童子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如翙之羽如水之澈

    如翙之羽如水之澈

    他年少时轻狂,她年少时温婉多年后,他成熟稳重,她却洒脱不羁岁月颠倒彼此,而你我却仍相合。这次,你再无理由断情。她曾问他:“萧医生,无论在以前还是现在,你我都是两个世界,两种性格的人。冰火无法相容,你又何必勉强。”他抬眼,看着她:“以前的萧澈,没有小婉,便是一团恶火。如今的萧澈,没有翙翙,便是一滩死水。”在失去你的这件事上,以前的萧澈他仍是火,而如今的萧澈连冰都不算。
  • An Essay on Man

    An Essay on 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