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06100000013

第13章 京宦生涯(12)

罗罗山兄读书明大义,极所钦仰,惜不能会面畅谈,余近来读书无所得,酬应之繁,目不暇接,实实可厌。惟古文各体诗,自觉有进境,将来此事当有成就。恨当世无韩愈、王安石一流人,与我相质证耳。曾国藩

贤弟亦宜趁此时学为诗、古文,无论是否,且试拈笔为之。及今不作,将来年长,愈怕丑而不为矣。每月六课,不必其定作诗文也。古文、诗赋、四六,无所不作,行之有常,将来百川分流,同归于海,则通一艺即通众艺,通于艺即通于道,初不分而二之也。此论虽太高,然不能不为诸弟言之,使知大本大原,则心有定向,而不至于摇摇无着,虽当其应试之时,全无得失之见,乱其意中;即其用力举业之时,亦于正业不相妨碍。诸弟试静心领略,亦可徐徐会悟也。

外附录《五箴》一首、养身要言一纸、《求缺斋课程》一纸,诗文不暇录,惟谅之。

兄国藩手草

道光廿四年三月初十日

【注释】

①詈:骂。

②觖望:奢望。

③菀枯:荣枯;

④槁饿:饥饿。

⑤姤:善,美好。

⑥诮:责备。

【译文】

六弟、九弟左右:

三月初八我收到了二弟在二月十五日寄出的信,信的封面写有第二号,就知道第一号信没有收到。等到驿站去查询,他说并没有到北京,恐怕在省城还没有发出。以后写信应该交给驿站挂号,不宜再交给信差,反而会出差错。

来信说自去年五月到十二月,共计发信七八封。兄长到京城后,家里只检出两封:一是五月廿二日所发,一是十月十六日所发,其余都没有看见,远程的信件难以顺到,往往是这个样子。

十二月的来信里有“糊涂”字样,也是情不自禁而发的吧!因望眼欲穿的时候,怀疑和信赖交错产生,怨恨和生气同至,骨肉之情越真挚,盼望的心情就越殷切,责备的言辞就越尖锐。过一天好比过一年,房子好比围墙,望信好比得到一万两银子,听到谣言好比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又加上堂上大人的悬念,更似严寒逼人。所以不能不发出怨言骂你们,感情达到极点了。然而,为兄长的看这两个字,虽说可原谅,也不能不责备你们,不是责备你们的情感,是责备你们字句的不检点,这有什么必要耿耿于怀呢?

至于回信时有信差回湖南,我实在不知道。回到家的时候,我那里门庭若市,事情繁杂,弟弟们可想而知,我的意思家里接榜后收到我的信,万事可放心,哪里还会有悬念?来信辩论详细明白,兄长现在不再辩,因彼此之间的心情,虽隔万里,而赤诚好像眼见,没有丝毫的疑虑,何必为了两页字多费口舌,以后来信,万万不要再提了。

所寄银两,以四百两做送赠亲戚族人之用,来信说:“即使没有经过审慎考虑的地方,也似乎有好名的心理。”这两句话,推敲过细,兄长不能不自己反省自己,信中又说:“所谓穷困,得我而为之,还是考虑家里一定不做这慷慨之举,才这么说的。”这两句,不也把阿兄看成不伦不类的人了?兄长虽然说不肖,何至于奸猾、卑鄙到这种地步?所以这么考虑,是想到族人亲友中绝不可能没有一个肯伸出手来去帮助别人一把的人,其余的人就只是随便帮助一下。

我在己亥年到外婆家,看见大舅住在山洞里,以种菜为生计,我心里久久感到难过。通十舅送我时说:“外甥在外做官,舅舅给你做伙夫。”南五舅送我到长沙,握着我的手说:“明年送外甥媳妇来京。”我说:“京城很苦,舅舅不要来。”舅舅说:“好,但我还是会看你做官的地方的。”说完流下眼泪。兄长挂念母舅都已年高,饥寒的情况可想而知,而十舅已经去世了,现在不去援助他们,那大舅、五舅又能够沾我们的光吗?十舅虽然已经死了,我觉得应当抚恤他的妻子儿女,还要从世俗习惯帮他请和尚超度,为十舅做道场,以安慰死者的灵魂,尽我们的悲悯之情,弟弟们觉得这么办怎么样?

兰姐、蕙妹家运都败落。从目前的情况估计,我喜欢谈点妄说,兰姐还可支撑下去,而蕙妹再过几年,便困苦得过不下去了。同胞姐妹,即使她没有奢望,我们能不把她看成一家人吗?

欧阳沧溟先生旧债很多,他家的困苦不是与我家可以比拟的,所以他母亲过世时,无法把丧礼办得隆重一点。岳母送我时,也一边哭一边说这些苦情。兄长送她的特别丰厚,也是从世俗的人情世故罢了。

楚善叔为债主逼债,入地无门,二伯祖母曾经对我哭诉,又哭着对子植说:“八儿晚上哭得眼泪汪汪,地上湿了一大片。”而田又卖给咱们家,价钱不贵,事又多磨,常写信给我,详细地描述在家忍气吞声的惨况。这是子植亲眼看见的,我们兄弟曾相对痛哭。

丹阁叔与宝田表叔过去与我同学十年,哪料到现在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相距这么远,知道他们在窘迫难堪的时候,一定会流泪痛恨自己的命运太差了。丹阁叔在戊戌年曾经用八千钱祝贺我考取功名,贤弟估量他的光景,办八千钱是容易的事吗?是因他高兴了,真是感人啊!如果是当做钓鱼的饵,那也很可怜的,任尊叔看见我得了官,欢喜出自内心,也是难以忘记的。

给竟希公的款项,是因为甲午年抽取公家钱款三十二千为贺礼,他家的两房人很不高兴。祖父说:“等国藩孙儿当了官,第一件事就是还竟希公的钱。”这话已讲了很久了。只是各堂叔不敢反唇相讥罢了,同是竟希公的后人,而荣、枯悬殊如此,假设老天爷有一天把荣福转移到他那两房,让我这一家衰败,那不要说六百两,就算是六两又在哪里?

六弟、九弟的岳家,都是孤儿寡母,处于饥饿而束手无策。我家不去救济,谁去救济?我家少八两,不一定就受债主逼迫。他得八两,则全家回春。贤弟试着设身处地想想,便知道这好比是救人于水火啊!

彭王姑对我很宽厚,晚年家贫,看见我就哭诉。现在姑已死了,所以送宜仁王姑丈,也是不忍因王姑死了不念情的缘故,腾七是姑的儿子,与我一起长大。

而各位舅祖则是看在对祖母的敬爱的份上,彭舅曾祖则是看在对祖父的敬爱的份上,陈本七、邓升六二先生则是因为觉庵老师的关系。其余要送赠的人,不是确实不忍心看着贫困的,就是因为一些人事关系牵边的人,不敢有意去讨好,沽名钓誉,又哪里胆敢用自己的豪爽好施,来衬显祖父的吝啬,而做这种奸猾卑鄙的行径呢?

弟弟们比我小十多岁,看见这些亲族都穷,而我家好过,以为这是本来如此,而不知道开始的时候,都是和我家一样兴旺的家庭。兄长看见他们盛的时候,而不知道零落得这样,很难为情。

凡属盛与衰者在气象。气象盛,虽然饥贫也和乐;气象衰,虽然温饮也堪忧,现在我家正在全盛时期,而贤弟以为这几百两银子太少,不足以答情,假设贤弟处在楚善、宽五的境地,或者处在葛、熊两家的地位,贤弟能够一天便可使他们安定吗?

凡属人的遭遇的丰盛顺遂还是枯败多灾,有天意在,虽说是圣人也不能自作主张,老天爷既然可以使我今天处于丰厚的境遇,也可以使我明天处于宝善、宽五的境地。君子处于顺境的时候,战战兢兢,觉得老天对自己太宽厚了,我应该把自己多余的,去弥补别人的不足,君子处于逆境,也战战兢兢,觉得老天对我不是真厚,但比那些还要坏的人,还算可以了。古人所说的看境遇不如自己的,就是这个道理。

你们的来信中有“区区千金”四字,难道你们不知道老天已对我们兄弟过于宽厚了吗?我常常研究《易经》的道理,观察盈虚消长的道理,从而懂得人不可以没有缺陷,太阳当顶了便会西下,月亮圆了便会阴缺,天有孤虚的地方,地有东南的缺口,没有十全而不缺的。生物剥落,正是复苏的开始,君子看到了由枯而荣的气象感到可喜,是逐渐走向完善之象。而君子以为是危险的,所以说,吉祥之象,由吝啬逐渐走向凶,凶象显露,则因悔又可化凶为吉,君子只知道悔字,悔是地缺而不悔,不敢求全,小人则时刻求全,全字既然获得,而吝啬与凶光之俱来,大多数经常缺而一个人全,是天道有屈有伸的缘故,哪能看成是老天的不公平呢?

现在我家父母处在喜庆之中,兄弟没有什么事故,在京城没有人可相比的,也可说是万分完美了,所以我只去研究缺陷,把我住的房子取名叫“求缺斋”,是因为缺陷于其他事情,而求全于堂上大人,这是我一点小小的心意,家里旧债不能全部还清;堂上大人的衣服,不能多办;弟弟所需,不能全给,都是这个求缺的道理;内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时刻要添置衣物,兄长也时刻教导,如今幸好没有全备,等到全备的时候,那吝与凶便随之而来,这是最可怕的,贤弟夫妇在家里诉说怨恨,这是缺陷,弟弟应当想到弥补这个缺陷,但不可以满足一切的要求,因为如果尽量满足,便是渐渐求全,弟弟聪明过人,将来悟出此中道理,一定能理解我的这番话的。

至于家中欠账,兄长实在不完全知道。去年二月十六日,接父亲正月初四日手谕,信中说:“一切年用,银钱敷用有余,上年所借头息钱,都已还清,家里很顺遂并不窘迫。”父亲这么说,兄长也是很了解,不知还的究竟是哪一种?没有还的又是哪一项?兄长知道的,只江孝八外祖一百两,朱岚暄五十两罢了,其余如阳本家的账,则兄长由京寄还,不与家里相干,甲午冬借添梓坪钱五十千,还不知如何还清?正准备这次请示祖父。 此外账目,兄长实在不清楚,下次来信,务请详细开列一个单子,让我慢慢筹划安排。

正如弟弟所说:“家里欠债已经传播出去没有?如已经传播出去,而实际又没有做到,那祖父便背了吝啬的名声,我加一封信,也难免二三其德的责备和讥笑。”这是兄长读完弟弟来信后,感到犹豫不决,没有计策的地方。现在特地呈堂上大人一封禀告信,依了九弟的意思写的,说朱啸山,曾受恬两处的二百两银子落空,不是始料所及,送赠的项目,听祖父、叔父裁决定夺,或者拿二百两出来送人,每个人家都减半也可以,或者家里十分困难不送也可以,亲戚族人来了,把这封信给他们看,也许可以不违背“过则为己”的意思,贤弟看了,觉得怎么样?如果祖父、叔父以前信为对的,慨然送礼,那这封信不必寄回,兄长另外有信寄去,恐怕堂上坚持要慷慨送礼,反而因为接了我的这封信而产生迟疑。凡属仁义的心产生,一定要一鼓作气,尽我的力量去做,稍微有点转念,那疑心便产生,私心杂念也产生,这样计较多了,吝啬之心便产生了;私心一产生,那么好、恶发生偏差,轻重也失衡了。假如家里慷慨乐施,那请千万谨慎,不要因为我的信而让堂上大人改变主意,要使堂上大人不转念,那这个举措,我会寄钱回去,由堂上大人主持办理;不管是对是错,弟弟们可不去管它。假设去年我得的是云南、贵州、广西等省的苦差,没有一分钱寄回家,家里也不能责怪我的。

九弟来信,楷体字写得妙,我爱不释手。起笔、收笔都藏锋,没有一笔撒手乱丢,真所谓有往有复。想必与陈秀牧并究书法,彼此各存心得,可喜可贺!然而我所教你的,还有两件事:一是换笔。古人每笔中间,必定要一换,好比绳索,第一股在上,一换第二股在上了,再一换第三股在上了,笔尖的着纸处只少许。这少许,我作四方铁笔去用,起处东方在左,西方在右,一换东方向右了,笔尖无所谓方,我心中才感觉有方,一换向东,再换向北,三换向西,那么笔尖四面有锋,不仅仅是一面相向。二是结字有方法。结字的方法无穷无尽,但求胸有成竹。

六弟的信文笔刚劲飘逸,九弟的文笔婉约而通达,将来都一定有成就。但现在不知道各人在读什么书?万万不可以徒然去看那些考试题目,埋没了自己的性灵。每天习字不一定多,写一百个字就可以了。背书不一定多,背十页就可以了。涉猎其他的书不一定多,也只要读十页就可以了。但是,一部没有读完,不可以换其他,这是万万不能改变的道理,为兄长的在几千里之外教你,只有这一句。

罗罗山兄读书明大义,我十分钦佩,可惜不能见面畅谈。我近来读书没有收获,应酬也繁杂,真是一天到晚不得闲,实在讨厌。只是古文各体诗,自己感觉有进步,将来应当有点成就,只恨当今没有韩愈、王安石一流人,可与之相互质疑求证。

贤弟也应趁此学习作诗、写古文,无论对不对,权且拈笔写来,现在不作,将来年纪大了,越怕丑越不作了,每月六课,不一定都作诗。古文诗赋四六,无所不做,保持经常,将来百川分流,同归于海,那么一艺通则百艺通,便通于道,这种说法虽高深,但不能不对你们说,使你们掌握了原则,使心有定向,不至于摇摆不定,虽说正当考试的时候,全没有得失的见解,来拨乱自己的本意,即在用力举业的时候,也于正业不相妨碍,弟弟们试着静心领略,也可慢慢领悟。

另外附录《五箴》一首,《养身要言》一张,《求缺斋课程》一张,诗文没有时间抄录,请原谅。

兄国藩手草

道光廿四年三月初十日(1844年4月27日)

【精华点评】

文中,曾国藩向两位弟弟解释馈赠贫寒亲戚的原因,由此看出曾家兄弟之间关于银两存有分歧的一面。过去,在没有分家的大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收入都是公有财产,文中六弟、九弟对于曾国藩自作主张馈赠亲朋的做法予以反对也是出于这个原因。不过作为自己在外所得的收入,每个人都享有处置权,面对他人的严厉指责,谁都会愤怒。不过,曾国藩既要做孝子,又要做贤明的兄长,曾国藩唯一能做的就是作一番说明,然后再对弟弟们谆谆教导。

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湖南老家的欠债很多,曾家的近亲大多生活窘困。然而,曾家作为大户人家,曾国藩又在外为官多年,家境依旧不够宽裕。可想而知,当时普通民众的生活应该更艰难。文中提道:“诸弟生我十年以后,见诸戚族家皆穷,而我家尚好,以为本分如此耳,而不知其初皆与我同盛者也。兄悉见其盛时气象,而今日零落如此,则太难为情矣。”曾家的这些近亲都是在十来年间由富变贫的,而这十年正是鸦片战争前后,距太平军起事也只有五六年。这期间民生凋敝,整个南方各省都是这种光景,这也是太平军能够迅速发展壮大的社会原因。曾国藩这封写给六弟、九弟的信里包含着丰富的社会信息和文化内涵,对中国近代史研究来说,是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

【经典格言】

凡盛衰在气象。气象盛则虽饥亦乐,气象衰则虽饱亦忧。今我家方全盛之时,而贤弟以区区数百金为极少,不足比数。设以贤弟处楚善、宽五之地,或处葛、熊二家之地,贤弟能一日以安乎?

望两弟鉴我苦心,结实用功

(1846年2月13日与父母书)

【家书】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礼次:

正月十五日接到父亲、叔父十一月二十所发手书,敬悉一切。但折弁于十二月廿八,在长沙起程,不知四弟何以尚未到省?

祖母葬地,易敬臣之说甚是。男去冬已写信与朱尧阶,请渠寻地。兹又寄书与敬臣。尧阶看妥之后,可请敬臣一看,以尧阶为主,而以敬臣为辅。尧阶看定后,若毫无疑义,不再请敬臣可也;若有疑义,则请渠二人商之(男书先寄去,若请他时,四弟再写一信去)。男有信禀祖父大人,不知祖父可允从否?若执意不听,则遵命不敢违拗,求大人相机而行。

同类推荐
  • 深圳市长梁湘

    深圳市长梁湘

    本书在对梁湘及其家人的采访基础上,以大量事实向人们披露了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改革家的生平,以及他在中国大变革初期最艰苦的岁月,如何在邓小平和中央领导下,带领深圳走向辉煌的历程。其中贯穿着思想解放的阵痛,改革开放的轨迹,以及在深圳这片热土上发生的奇迹。
  • 瞬间芳华 风流永驻:民国十大名媛才女评传

    瞬间芳华 风流永驻:民国十大名媛才女评传

    精选吕碧城、唐瑛、林徽因等十位民国名媛才女,从其家世、爱情、事业入手,品鉴其才华,评析其思想,讲述其传奇经历,给现代女性以身心灵启迪。透过精彩文字、传奇故事,看民国女神怎样集传统与现代、婉约与时尚为一体,打造独特的人生风景,铸就不朽的传奇。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司马懿的崛起:从军师到权臣

    司马懿的崛起:从军师到权臣

    著名历史作家张宏杰、吕峥,起点历史大神月关倾情推荐!天涯、起点现象级神作,短时间内聚拢粉丝数百万!从隐士、谋士、军师到权臣、枭雄的进击之路,且看终极牛人司马懿如何开启司马家族千秋大业!沉默、隐忍、谋划,夹缝中求生存,成就乱世三国的真正胜利者!司马懿及其司马家族建立西晋皇朝的风云史,全景演绎司马家族的荣耀崛起之路。出身望族的司马懿,从东汉小吏起步,屈节出身寒族的曹氏政权四十余年,蛰伏隐忍,藏起“鹰视狼顾”之相,辅佐曹操、曹丕、曹叡三代,静待曹操时代的过去,伺机而动,终成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为司马氏化家为国的蜕变铺平了道路。司马懿及其子司马师、司马昭为代表的司马氏政治集团,横空出世,谋划千里,终结了群雄逐鹿的汉末三国,成为最大的赢家。本书主要讲述了汉末三国至西晋司马懿及其家族的夺权上位史,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人物为主线,加入丰富的历史细节,对谯郡曹氏、河内司马氏、谯郡夏侯氏、颍川陈氏、琅邪王氏、弘农杨氏、河东裴氏等世家大族的命运和政治生态进行了全景的展示。权臣与皇族、世家与寒门、奸佞与贤良、谋略与抉择、血与泪……在那个风雷激荡的乱世,人创造了历史,时间改变了人心。
  • 一代名帅名将兵法——粟裕兵法

    一代名帅名将兵法——粟裕兵法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可能毫不夸张地说,粟裕的作战指挥艺术,在这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发掘粟裕作战指挥艺术这一丰富的军事宝藏,对于我们了解过去的人民解放战争,准备未来的信息化战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一代名帅名将兵法:粟裕兵法》的写作过程中,参阅了研究粟裕作战指挥艺术的大量论文和回忆录,并得到了许多老首长和有关专家的指教。
热门推荐
  • 夏天有我梦中行

    夏天有我梦中行

    这是对电竞梦想的诠释,正能量的主人公一行人在电竞赛场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将汗水洒在这片赛场上。有些人生来必将就为电竞而生为电竞而狂让我们见证这支强队的诞生,主宰整个赛场。高呼那句:“向光而生,永不言弃”
  • 我是二世祖

    我是二世祖

    重活一世,任杰发誓,定要将当年的伪君子揭穿
  • 主持人的美好生活

    主持人的美好生活

    春晚舞台上,好戏连台;帷幕之后,异常惊心动魄的大戏正在上演。刚刚攀上巅峰的主持生涯,危机四伏。事业上,苏一尘和她的同事遭遇了栏目改版、新人挑战;爱情上,她不得不与三个男人周旋,心力交瘁。在她周围,聚集了高官、房地产大鳄、电视台同仁……还有两个特别的女人,正在内外夹击颠覆一切。
  • 三分糖七分味

    三分糖七分味

    “我给你一颗糖,你认我做大哥”不然用拳头让你信服。“大哥”再次见面的他们,不记得彼此。她忘记了那个在她身后叫大哥的他。他只记得,那初见时,她的笑,不可否认,那是他见过最傻的笑。论如何追妻,问宁总,“请问宁总能说说你是如何追的宁太太”吃瓜观众A。“在游戏里挑战她,当她大哥,在生活里认她做大哥。”“请问宁总据知情人,透露宁太太她曾经有一个白月光”吃瓜观众B。“嗯,那个人就是我”宁总拽拽的回答道。“我家宝贝脸皮薄,害羞,不好好意思对我表达她那浓浓的爱意”“滚”某女一听直接把手里的瓜扣在宁牛皮的脸上。“臭不要脸!”宁总大手一挥,搂着自己的小娇妻,对她说“亲亲宝贝给的西瓜”众人一听,停住了吃瓜的手,纷纷暗道,真不要脸。
  • 诡谲的皮囊

    诡谲的皮囊

    世界是一头巨大的爬行动物,所有生灵都在祂的皮囊上奔跑,牠一翻身,世界便迎来末日。在这个光怪陆离的诡异世界,人们卑微地生存着。有人服从,跪在地上爬行,祈求牠的旨意;有人反抗,手持火枪,张牙舞爪地呐喊咆哮;有人试图毁灭牠,驾驶蒸汽机车,在身上绑满炸药,一头冲向地狱的怀抱;还有人试图理解牠,在脑袋上钻个孔,想要听懂牠的低语,弄明白牠的思维;而有的人,试图驾驭牠......
  • 腹黑小狂妃:绝色三小姐

    腹黑小狂妃:绝色三小姐

    一个传说中的废材三小姐碰上有着“鬼面”之称的五皇子又会擦出怎么的火花呢?传说鬼王自出生之后便吓死了自己的奶娘,传说鬼王府里从来都不会出现一名女性,传说鬼王性情恶劣,但是为毛和我看见的不一样呢?这个一直在“打滚卖萌”的真的是那个传说中的鬼王么?1v1暖文,男女主身心纯洁
  • 鬼帝狂妻

    鬼帝狂妻

    【强强,甜爽文,1v1】苍澜鬼帝一朝陨落,再次睁眼已经是无法修炼的废材之躯,却没有想到被一个不起眼的小豆芽救了。小豆芽非要以身相许。小豆芽,“夫君,我们一起吧,”鬼帝......成年后的小豆芽:“什么?我不知道,我不懂,我什么都不懂,”鬼帝扯过被子,“没事,为夫教你。”
  • 主宰开马甲的日常

    主宰开马甲的日常

    一朝醒来,成为黑暗世界的绝对主宰。面对恐怖的深渊与地域,天性善良的林渊慌得一批,当人间大门被开启,林渊头也不回地扎了进去。深渊众大佬:不好了,主宰又跑了……无上神尊、劫帝、大界主竟然都是深渊主宰开的马甲?作为开局满级,无所不能的林渊,不断开马甲的初衷只是为了……
  • 无上器道

    无上器道

    一个蛮荒的小子,偶的太清老子没有成圣前的传承,笑傲大荒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谦虚谨慎(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谦虚谨慎(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