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03200000010

第10章 无穷无尽是离愁——离愁别绪(1)

多情自古伤离别

——读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柳永仕途失意,四处漂泊,这首词是他离汴京、前往浙江时“留别所欢”的作品。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深刻而细致地表现话别的场面。起首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词人的所见所闻,秋季,暮色,骤雨寒蝉——无处不凄凉!而“对长亭晚”一句,中间插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这三句对景色的铺写,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了伏笔。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他的恋人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却以精练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这里的“兰舟催发”,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纡,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于是后面便迸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寥寥十一字,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真是力敌千钧!

词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话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是他的内心独白。这里的去声“念”字用得极妙,作为领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流贯。“念”字后“去去”两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一层浓似一层;既曰“千里”,又曰“阔”,一程远似一程。这如此广阔辽远的空间里,充满了如此浓密深沉的烟霭,其离愁之深,道尽了恋人分手时难舍的别情。

上片正面话别,下片则宕开一笔,先作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清秋节”一词,映射起首三句,前后照应,针线极为绵密;而冠以“更那堪”三个虚字,则加强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

全篇之警策“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是柳永光耀词史的名句。这三句蝉联上句而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这画面之中。这句景语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

结尾四句“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改用情语,构成另一种情境。“此去”两字,遥应上片“念去去”;“经年”两字,近应“今宵”,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惆怅而已。“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以问句归纳全词,可谓“与恨无穷,余味无尽”。

此词如行云流水,写尽了人间离愁别恨,脍炙人口,在艺术上成就甚高。

后人点评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别情,尽情展衍,备足无余,浑厚绵密,兼而有之。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千里烟波”,惜别之情已骋;“千种风情”,相期之愿又赊。真所谓善传神者。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

贺裳《皱水轩词筌》:柳屯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自是古今俊句。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读王禹偁《点绛唇》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dì),谁会凭栏意!

王禹偁是反对宋初浮靡文风的文学家,其诗文清丽可爱,颇受后人推重。

这首词是北宋最早的小令之一,是王禹偁任长州知州时的作品,也是他唯一的传世之作。全词以清丽的笔触、沉郁而高旷的格调,即事即目,寓情于景,通过描绘江南雨景,寄寓了作者积极用世、渴望有所作为的政治理想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

起首一句“雨恨云愁”,借景抒情,借情写景。云和雨怎么会有喜怒哀乐呢?但词人觉得,那江南的雨,绵绵不尽,分明是恨意难消;那灰色的云块,层层堆积,分明是愁闷郁积。然而,即便弥漫在恨和愁的云雨之中,江南的景色,依旧是美丽的。南齐诗人谢朓《入朝曲》写道:“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在这里,王禹偁用“依旧”两字,表明自己是仅承旧说,依稀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接着“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蒙蒙的雨幕中,村落渔市点缀湖边水畔;一缕淡淡的炊烟,从村落上空袅袅升起。

过片两句“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水天相连的远处,一行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这四句话连在一起,一副水墨淋漓的山水画顿时浮现在人们眼前!但如此佳丽的景色,却未能使词人欢快愉悦,所谓“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在古人心目中,由飞鸿引起的感想有许多,如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中说,“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这里,词人遥见冲天远去的大雁,触发的是“平生事”的联想,不是乡愁,不是恋情,而是想到了男儿一生的事业!曹植有诗云:“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史载,王禹偁中进士后,只当了长洲(今苏州)知县。这小小的芝麻官,大概无法实现他胸中的大志吧,于是他恨无知音,愁无双翼,不能像“征鸿”一样展翅高飞。在词的最后,王禹偁将“平生事”凝聚于对“天际征鸿”的睇视之中,显得含蓄深沉,言而不尽。

王禹偁在这首词中交替运用比拟手法和衬托手法,层层深入,含而不露,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饰,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在艺术风格上,它一改宋初小令雍容典雅、柔靡无力的格局,显示出别具一格的面目。从思想内容看,此词摒弃了北宋初年词坛上流行的“秉笔多艳冶”的风气,为语境的开拓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后人点评

《竹林纪事》评此词云:“清丽可爱,岂止以诗擅名。”

苏轼所撰《王元之画像赞并序》,称他“以雄文直道独立当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

江南春尽离肠断

——读寇准《江南春》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tīng)洲人未归。

这首词是描写离情的佳作。它以清丽宛转、柔美多情的笔触,以景起,以情结,以景寄情,情景交融,抒写了女子怀人伤春的情愫。

借景抒情、缘情写景是诗词惯用的手法。这首词以写景烘托、渲染离情。起首四句“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勾勒出一幅江南暮春图景:一泓春水,烟波渺渺,岸边杨柳,柔条飘飘。那绵绵不尽的萋萋芳草蔓伸到遥远的天涯。夕阳映照下,孤零零的村落阒寂无人,只见纷纷凋谢的杏花飘飞满地。这种对暮春初夏景色的描绘,极力渲染“江南春尽”所展示的自然境界,广阔辽远,含有丰富的意蕴和情思。“波渺渺”,含有佳人望穿秋水的深情。“柳依依”,使人触目伤怀,想起当年长亭惜别之时。“孤村”句说明主人公心情之孤寂,“斜阳”句则包含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凄凉和感伤。

结拍两句“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承前面写景的层层渲染铺垫,直抒胸臆,由“江南春尽”引出离人的“肠断”,然后再用“苹满汀洲”之景,对前面所写的景色加以点染,烘托离情,末字点出“归”字,表现了离人思归的主题。

词中描写自然景物,都具有春末夏初季节的特色。作者选取了波、柳、芳草、日、杏花、苹等,并用恰当的形容词和动词渺渺、依依、远、斜、飞、满等描形绘状,写出了这些景物季节性的特点,有力地烘托了离情,情深意挚,将女主人公的离愁抒写得淋漓尽致,使人感觉到她的青春年华正在孤寂落寞的漫长等待中流逝。

至于长短交错的章节和上平声“微”的韵脚,组合成整首词的和谐音韵,也增加了这首词的艺术魅力。

后人点评

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评此词云:“观此语意,疑若优柔无断者;至其端委庙堂,决澶渊之策,其气锐然,奋仁者之勇,全与此诗意不相类。盖人之难知也如此!”

吴山青,越山青

——读林逋《长相思》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林逋终身未婚并不意味着他没有经历过男女情爱,此词采用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以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节奏和清新优美的语言,托为一个女子声口,抒写了她因爱情生活受到破坏,被迫与心上人江边诀别的悲怀。体验之真切、构思之新颖,确实是有感而发。

上片写行人坐船离去,一程又一程,两岸青青山色在迎送着离人,但它们却不知道这对情人内心的离别之情。敦煌曲子词中有《浪淘沙》写别情说:“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此词的构思从中脱胎而出,却更加含蓄精练,气质文雅。起首两句“吴山青,越山青”,用民歌传统的起兴手法,叠下两个“青”字,色彩鲜明地描画出钱塘江两岸山明水秀的江南胜景。接下来两句“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以拟人化手法移情寄怨,借青山无情反衬离人有恨,深切道出了有情人诀别时的痛苦。

下片写分别时刻终于来到了,两人再也忍不住咽下无数次的泪水。“君泪盈,妾泪盈”两句由写景转入抒情,写行者与送者临别之际,泪眼相对,哽咽无语。结拍两句“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含蓄点出了他们悲苦难言的内心,并以分别后的一江恨水抒写有情人的离情别绪。“罗带同心结未成”,古代男女定情时,往往用丝绸带打成一个心形的结,叫做“同心结”。“结未成”,喻示他们的爱情横遭不幸,心心相印而难成眷属,只能各自带着心头的累累创伤洒泪而别。“潮平”指潮水涨满,正待开船,暗示不得不从此分别,美满的爱情终于落了空。这两句以景语作结,创造出一个隽永空茫、余味无穷的意境。

词以抒情为主,其中的山水在词里只起比兴与暗示作用,并不是作者着意刻画的对象。词中叠句的节奏、比兴手法的运用、构思的巧妙,都汲取了民歌的风韵。这样的作品,在格调上与中唐以来文人学习民间所填写的小令相近,而与“花间派”的香软词风异趣。

后人点评

彭孙遹《金粟词话》:林处士妻梅子鹤可称千古高风。乃其《长相思》惜别词云云,何等风致。闲情一赋,讵必玉瑕珠颣耶。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这首短词,寓情于景,将送行妇女的离愁别恨融于对山水无情的怨意之中,别具一格。

碧云天,黄叶地

——读范仲淹《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写背井离乡人的愁思。作者以低回婉转、沉雄清刚的笔触,抒写了羁旅相思的情怀。全词大笔振迅,意境深阔。

词的上片写秾丽阔远的秋景,暗透乡思。首先用多彩的画笔绘出绚丽、高远的秋景,意境开阔。起首两句“碧云天,黄叶地”为传诵名句,点明节令,从高低两个角度描绘出寥廓苍茫、衰飒零落的秋景。三四两句“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从碧天广野写到遥接天地的秋水。秋色,承上指碧云天、黄叶地。这湛碧的高天、金黄的大地一直向远方伸展,连接着天地尽头的淼淼秋江。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烟霭本呈白色,但由于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而莫辨,如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所以说“寒烟翠”。“寒”字突出了这翠色的烟霭给予人的秋意感受。这两句境界悠远,与前两句高广的境界互相配合,构成一幅极为寥廓而多彩的秋色图。结尾三句“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进一步将天、地、山、水通过斜阳、芳草组接在一起,景物自目之所接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这三句写景中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着一“情”字,更为上片的写景转为下片的抒情作了有力的渲染和铺垫。

下片直抒思乡情怀。过片两句“黯乡魂,追旅思”,紧承芳草天涯,直接点出“乡魂”、“旅思”。乡魂,即思乡的情思,与“旅思”意近。两句是说自己思乡的情怀黯然凄怆,羁旅的愁绪重叠相续。上下互文对举,带有强调的意味,而主人公羁泊异乡时间之久与乡思离情之深自见。“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表面上看去,好像是说乡思旅愁也有消除的时候,实际上是说它们无时无刻不横梗心头。如此写来,使词的造语奇特,表情达意更为深切婉曲。“明月”句写夜间因思乡旅愁而不能入睡,尽管月光皎洁,高楼上夜景很美,也不能去观赏,因为独自一人倚栏眺望,更会增添怅惘之情。

结拍两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写因为夜不能寐,故借酒浇愁,但酒一入愁肠,却都化作了相思之泪,欲遣相思,反而更增相思之苦了。这两句抒情深刻,造语新颖而又自然。写到这里,郁积的乡思旅愁在外物触发下发展到最高潮,词至此黯然而止。

词的下片表达了客思乡愁带给作者的困扰,极其缠绵婉曲。以夜不能寐、楼不能倚、酒不能消解三层刻画,反言愈切。煞拍酒化为泪,消愁之物反酿成悲戚之情,最为警策。词笔婉丽乃尔,表情深细,以“柔情”、“丽语”为后人称道。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方式。这首词的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即阔远之境、秾丽之景与深挚之情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却反其道而行之,景色写得阔远而秾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

——读范仲淹《御街行》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qī),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此词是一首怀人之作,其间洋溢着一片柔情。全词情中有景,景中透情,蕴含着词人的缕缕愁情,可谓情极之语。

上片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作者只抓住秋声和秋色,便很自然地引出秋思。这里写“纷纷坠叶”,主要是诉诸听觉,借耳朵所听到的沙沙声响,感知到叶坠香阶——一叶落知天下秋,树叶纷纷飘坠香砌之上,不言秋而知秋。“寒声碎”这三个字,不仅明说这细碎的声响就是坠叶的声音,而且点出这声响是带着寒意的秋声。这个“寒”字用得极妙,兼写物境与心境——既是秋寒节候的感受,又是孤寒处境的感受。

同类推荐
  • 证因亭

    证因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雪泥鸿爪:哈佛访学一

    雪泥鸿爪:哈佛访学一

    远涉重洋,独自来到异国他乡,作者这个黄皮肤的外乡人最后得到了黑人导师的认可,和二房东成了好朋友,以偶遇的方式结识了几位美国女性朋友,建立了一个大规模的访学交流群。作者和访学的姐妹们租房子搬家聚餐促销时血拼……在美国访学,作者没有把日子过成形影相吊,拮据清苦。相反,美国的炊烟,也并无多少不同。在哈佛的点点滴滴,令人魂梦系之。
  • 红楼实梦:秦可卿之死释秘

    红楼实梦:秦可卿之死释秘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独辟蹊径,用“脂砚斋评语”诠释《红楼梦》中的“秦可卿问题”等,得出颇多独到的与众不同的新解。作品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并被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誉为“二百年来红学沉滞中之大突破。”
  • 吉尔尕朗河两岸

    吉尔尕朗河两岸

    本书以一条静静流淌在天山腹地伊犁大草原的吉尔尕朗河为背景,通过作者十年住居生活的亲身体验,以细腻浪漫的笔调和田园牧歌式的行吟,全景式的描绘了吉尔尕朗河两岸广阔的牧场、田园、林区、山脉等四季变幻的迷人风景,并对生活在此的游牧民族的独特文化、风俗、节庆、民歌等做了深入详实的了解与记录。全书充溢着作者对这片远离都市喧嚣的原生态土地上山川风物的热爱与眷恋,对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清醒与重返健康田园生活的提倡,以及对生态文明的现状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关注与反思。
  • 百合开在月亮湖里

    百合开在月亮湖里

    在人类生活中,爱的出现,或爱的信仰的出现,带来的不一定都是绚丽的色彩和悦耳的声音。在很多时候,爱情会不可避免地成为忧伤、孤单、仇恨,甚至毁灭的前夜。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洛蓝蓝

    重生之洛蓝蓝

    蜀山外院弟子洛蓝蓝因偷学内院高级功法在练功即将大成之时被发现,被其长老诛杀,在异界大陆得以重生。得以重生的洛蓝蓝在异界大陆将怎样过活?又将怎样大放异彩?从而走向极致巅峰...
  • 道下苍生

    道下苍生

    越过天地玄黄,跨过时代洪荒,揭过众强陨落,来到一片被人遗忘的土地之上,一颗幼小的种子悄然种下,沐浴着血与火,扎根在一个众强凋零的时代…玄界大陆…万年之前,道修鼎盛,鬼族肆虐,道修中走出圣人,以天地冥气为引,布置鬼门大阵,将鬼族封印于九道鬼门之中,同时封印了冥气,依靠冥气修炼的道修从此没落,玄气越发旺盛,迎来了玄修的万年鼎盛时代…转眼间,万年过去,道修没落,鬼门封印松动,冥气悄然逸散,散落在玄界中的鬼族悄然聚集,欲图卷土再来,沉浸在安逸中的玄界之人丝毫不知正有一只无形大网悄然张开…(慢热型,保证质量,放心品读...)本书书友群:116161901,喜欢本书的朋友可以加一下
  • 换个相公好过年

    换个相公好过年

    一女不侍二夫,但她却一口气先休了那个老公,再嫁给现在的相公。一个温柔如水,一个冷酷如冰。总而言之,她有一只可以当做两只用的好相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末日小镇系统

    末日小镇系统

    末日里挣扎求生的少年,偶然得到了神秘黑盘,获得小镇系统,少年再也不用为衣食住行发愁,但末日最恐怖的不仅仅是丧尸与饥饿,还有异变后的动物,还有人类本身!看其如何在末日建立一个大大的幸存者后?宫,啊呸,不对,是一个大大的幸存者基地!希望大家支持下我的新书《刀乱末日》,真人版dota游戏,没玩过的也可以看,写的非常小白,解释的非常清楚,求支持~另外这个作者号不用了,原因见作品相关。
  • 作精顶流在线追星

    作精顶流在线追星

    星探:你好,有兴趣往艺人的方向发展吗?萧雨妍:真的吗?我可以吗?星探:你可以的萧雨妍:不过我很做作的哦,也没有什么才艺,学历也不高,初中的时候数学考过9分,这也可以吗?星探:……萧雨妍:那我成为艺人后是不是就可以跟我爱豆谈恋爱了星探:……本文为甜文讲述女主在去追爱豆现场的路上被星探发现成为艺人然后跟爱豆谈恋爱秀恩爱的故事
  • 男帝

    男帝

    是个很罗嗦的主角性格养成文主要诉说一个相府庶子后罪人、外族奴隶和贵族在一个女尊世界创业的故事能接受长时间白水描写的就看吧
  • 白月曙希

    白月曙希

    .暂时停工。暂时先不跟我,因为个人的私人感情。
  • 再续今生之果

    再续今生之果

    这是一部关于前世今生,因果关系的小说,虐加甜。虐地让你看不下去,总之,就是想到怎样虐,就使劲虐,全文都在虐男主。互相伤害,O(∩_∩)O哈哈~。
  • 背后看你

    背后看你

    她是以变装为特殊癖好的心理学专家,他是以解剖为崇高理想的神经质法医,当微表情vs奇经八脉,这不是华山论剑,而是一场残酷的角逐大赛。而每一次大战的巅峰,都只不过是情在作祟。洞房花烛夜:顾言:“姜之笙,从进房间起,你的眼角就开始出现鹰抓皱纹,脸颊上扬鼓起,眼窝肌肉的扯动频率为每秒两次。你现在,似乎很兴奋?”姜之笙:“顾言,原来你的敏感点在中府穴,膻中穴,大巨穴和顶穴。你放轻松,我已经掌握了你所有的兴奋点,一定会让你满意的。”ps:多涉及推理案件,不喜误入
  • 道之化无

    道之化无

    自古以来,流传着诸神战天,人间正道,西天净土。那么神魔到底是怎样的存在,西方佛教圣地是否是最后一片净土呢。真正的以华夏文明为背景的经典玄幻小说。带你走进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