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89500000008

第8章 用心工作,要勇于承担责任(2)

三要有不畏艰险的坚韧意志。领导的勇挑重担,很多时候是要担当危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是担当危难的生动写照;“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是对担当危难的真情赞美。在维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时挺身而出、勇于牺牲,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处变不惊、见义勇为,这都是担当危难。担当危难,要有坚定的信仰、无私的奉献,还得有顽强的意志,遇到危难而不惧的勇气。

四要有过硬的真本领。丰富的学识和智慧是领导者勇挑重担的前提条件。“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有了勇挑重担精神,还必须具备解决难事、化解难题的能力,必须有真本事、真本领。否则,就是盲目的担当。胸中无数,不知所措;举措有力,事半功倍。没有真本事、真本领,勇挑重担的结果可能会事与愿违,甚至酿成大祸。勇挑重担还需要智慧。看问题比别人深一步,想办法比别人高一筹,抓工作比别人实一些,处理矛盾讲究策略,解决问题注意方法,既要做到坚持政策不走样,体现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富于创造性,在关键时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把事情办成办好。

自觉遵守道义

守道重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古代,“道义”指的是对封建礼教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遵守。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勇,以义为上”,把“义”与“利”做了鲜明的定位。孟子在此基础上把“义”与“利”绝对对立起来,指出“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样,以“义”与“利”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道义思想的核心,并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汉代董仲舒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从理论上把“义”放在了社会生活的正统位置之上。宋代程颢提出“不论利害,惟看义当为与不当为”,中国古代道义论把“义”界定为轻利益与结果,重规范与动机的道德行为标准。

《战国策》有一个“冯谖市义”的故事。冯谖代孟尝君到封地收债,冯谖走之前问盂尝君,债收回后,需要买什么回来吗?孟尝君回答说,看家里缺什么吧!冯谖把债收回后,当众烧掉所有的债券。回来后,盂尝君得知冯谖收回了债,就问他买回了什么。冯谖回答说,买回了“道义”。什么“道义”啊,那是一件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孟尝君只能摇头,显得不高兴地说:买“道义”来又有什么用呢?过了几年,当盂尝君被贬回领地,老百姓十里相迎,此时,孟尝君才真正理解冯谖购买“道义”的重要性,动情地对冯谖说:先生购买道义的作用,今天才见到啊。

道义责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人们在处理相互关系,采取有效行动之前,把对他人以至于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放在首位,宁愿自己吃亏受苦,也不损害他人殃及无辜。这种慷慨相助的高尚情操,这种同情与怜悯,是一个群体或国家在危难中得以生存的重要保障。

道义要求遵守诺言、履行盟约,注重个人的精神追求和道德修养,在逆境中不断砥砺自己的情操。道义是对敬畏和忠诚的最好诠释。道义是一种人文关怀,是一种对他人负责的高尚境界,是发自心底的一种社会责任感。

道义既然是从社会人生中提炼出来的超越凡俗的道德准则,它所适用的范围自然遍及社会人生的各个领域。它至少包括4个方面,也就是国家道义、君臣道义、朋友道义、家庭道义。在不同的社会层面,道义都像是一贴温馨的灵药,有时候甚至有感天动地、起死回生的效果。道义还可以有多种表现样式,如公正、良知、仁德、孝义、奉献、义气等。道义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升华,能够让人在更高的精神层次上实现对自我价值的超越、对社会价值的回归。

各级领导作为社会精英,理应自觉担当道义,严守道义,成为社会道德的领头人、社会正义的实践者。

(1)坚守正义

正义是对政治、法律、道德等领域中的是非、善恶做出的肯定判断。作为道德范畴,与“公正”同义,主要指符合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人们的行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判断人们行为是否符合正义的客观标准。

正义的本质,就是公道、公正、公平、公理,其表现是:见义勇为、舍己为人、扶弱济贫、大公无私、从大局着想、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等。一个地方或一个单位,如果缺少了正气,任由歪风邪气盛行,有法不能依,有令不能行,有禁不能止,恶毒之人为所欲为,良善之人受压受气,谁主持正义谁就要倒霉,在这样的环境里,谁还愿意干事,谁还能够干成事?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意思是为官从政之道在于“正”。孔子这一思想,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政治道德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今天,领导者依然要继承发扬这一优良的政治道德传统,心中固守一个“正”字。这样.才能有根基,有底气.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考验和诱惑,都能从容应对。不论世事如何变化,个人碰到多少挫折,领导者都要始终坚持做一个品行端正、堂堂正正的好人,做一个作风正派、清清白白的好官。

(2)正直为人

正直,公正坦率之意。行为端方为正,处事坦诚为直。清人管缘荫说:“正直为吾人最良之品性,且为处事之良法。”正直,是做人与处世最珍贵、也是最基本的品格。

正直是维护公正的保障。良好的社会环境,不仅要靠政策制度来保障,也要靠良好的社会风尚和个人道德来维持。一个单位,正直的人多了,必然正气上升,邪气下降;如果正直的人少了,大家自私自利,不主持正义,那么必然是非混淆,黑白颠倒,坏人得志,好人受气。如果正直的人都行动起来,那么邪恶势力、丑恶现象就没有活动的市场,也就根本站不住脚。

在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的时代,正直是易于逝去的东西。正直,反映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代表一种敢于负责任的精神。工作中有了错误绝不推诿,敢于正视和承担责任。领导者不论说话做事,心怀道义,牢记责任,有明确的是非观、价值观。于己不谋私、不贪利、不饰非;于人不阳奉阴违,以诚待人;于事主持公道.维护正义。这就是说,要是非分明,心地纯正,光明磊落,不做缺德的事,更不能做伤天害理的事。

(3)坚守诚信

诚实守信,是做人之本、成事之基。人生活在社会中,都要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关系。处理这种关系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有章可循,有诺必践;否则,个人就失去立身之本,社会就失去运行之规。

诚实守信是自古为人所崇尚的美德。古人说,“诚实贵于珠宝,守信乃人民之珍”、“君子养心莫于诚”、“巧伪不如拙诚”、“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而应”。诚实的核心是真,其反面是欺骗,是虚伪。诚实是一种非凡的自信,是力量的象征,是把握了正义和真理的一种大度和坦诚。诚实既是道德和人格的起码标准,又是最高境界。诚实是做人的起点,也是做人的归宿。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离开诚实二字,就没有资格侈谈什么情操、襟怀、气节等为人的品格,自然也不会是好人,更不会是个好领导。

“言必信,行必果”是古今做人的基本准则。诚信是一把尺子,人与人之间通常以各自的诚心水平来判断、决定是否相处或交往,人们本质上反感口是心非的赞同、居心叵测的奉承和言而无信的欺诈。诚信又是一座桥梁,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使亲情更加长久、爱情更加甜美、友情更加纯真。诚信是铸就领导者人格魅力的重要基石,也是领导者在群众中树立威望的前提条件。在当今社会,人们对领导者的诚实守信有着更广泛的要求,一个诚信的领导者可以为本地区、本单位树立良好的形象,反之则会败坏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形象。因此,领导者没有理由轻视这一品德。

对于领导者来说,诚信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动员力和组织凝聚力。古人称诚信为“政事之本”、“国之大纲”。领导者只有讲诚信,时时事事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才能取信于民,赢得群众的信赖和尊重,做指示、提要求才有吸引力、说服力和号召力。如果不讲诚信,经常失信于人,其后患无穷:一是在政治上,失信于民;二是在经济上,使经济秩序特别是市场秩序混乱;三是在文化上,诚信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尺。应起表率作用的领导者,如果不能带头弘扬诚实守信的美德,本身就是对精神文明的一大损害,对社会风尚的一大污染,也是对社会大众的一大误导。 领导者要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高度,从建立先进文化、建设诚信社会的高度,做诚实守信的楷模。领导者要诚信务实,认真理、说实话、做实事。敢于向下属敞开自己的心扉,坦露自己的思想,让他们既能听其言,又能观其行,始终做到表里如一,光明磊落;要坚持原则,明辨是非,敢于表明自己的观点,说话不能转弯抹角,做事不能模棱两可,坚持做老实人、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始终诚实守信,才能问心无愧。

(4)坚持原则

领导者在大是大非面前,应坚持实事求是,态度鲜明,绝不含含糊糊,模棱两可,更不能黑白颠倒,是非不分。领导者做事情、处理问题都应坚持原则,按制度办事,力求公正公道。如果领导者不能做到公平公正,秉公办事,就会失去公信力,得不到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领导者办事公道,也可能会有压力,会碰上各种干扰,特别是会碰上那些不讲原则、不奉公守法的有权有势者的干扰。遇到压力和干扰时可能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为了使自己免受压力,向有权有势者屈服;一种是大公无私,不计个人得失,不怕权势,坚持办事公道。领导者要有一种不信邪的精神,对损害组织利益甚至是国家利益的行为,不管这种干扰来自哪里,是什么背景,都要敢于抵制。当各种跑官风、说情风刮来时,不仅要丝毫不为所动,而且要态度鲜明地加以反对,这样才能保证用人办事的公正。

领导者要敢于扶正压邪。扶正就是通过树立典型,以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事迹来教育鼓舞群众,树立正气,倡导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规范。压邪就是敢于同歪风邪气做斗争,要把扶正和压邪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正气上扬的浓厚氛围。 人生道路多诱惑,战胜邪恶靠正气。领导者坚持道义,必须要有正义感,只有一身浩然正气,才能敢于碰硬.处理问题才有力度,才能无所畏惧,才能有所作为。

善于培养人才

人才,是一个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人才的培养,就成了一个组织的核心问题。组织越大,组织的成败越取决于用人和育人。

最成功的领导者是那些把工作授权给别人去做的人,是把下属培养为领导者的人。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培养了两大少帅:杨元庆和郭为,使集团的事业后继有人、基业长青。

正如毛泽东指出,“领导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唐太宗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曾国藩也认为,“成大事者,以多得助手为第一要义”。领导者只有提携人才、善待人才、锻炼人才、任用人才,才能使组织强大,才能使事业兴旺。

—个明智大度的领导,应有培养人才的胸怀,把培养人才作为组织发展的生命线,作为自身的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始终注意培养人、关心人、爱护人、成就人。

同类推荐
  • 赢在高考心情

    赢在高考心情

    世界本来就是一朵微笑的花,高考也是。但是偏偏有些人就将它们视作魔鬼、梦魇。懂得欣赏,才能有所得。当你对它们微笑,才能看到它们的美好。高考原本就不是什么炼狱,而是一场风景。也许终点并不是最重要的,当你享受这场磨砺带给我们的种种给予,你就会最终走到你想到达的地方。享受现在吧,享受这本书为你带来的心灵的盛宴吧!
  • 让你少奋斗10年的工作经验

    让你少奋斗10年的工作经验

    “如果你立志做一名经理,那你为什么还要用电脑工作呢?”这个老笨蛋!他大概还生活在使用制表器、蓝色复写纸和机械式打字机的时代吧!我简直不明白,我怎么会碰上这么荒唐的事。“想在当今社会有所发展,这个就必须掌握!如果你不懂电脑,那你就已经失败了。”那位白发老人却坚定地摇了摇头,说:“你知道,坦率地说我对电脑一窍不通。但是谈到事业,那我还是略知一二的。请你相信我,就成功人士而言,有一条完全令人信服的准则,一个绝对的前提。”“这条准则是怎么说的?”“绝不亲自用电脑工作。”
  • 每个人都是强者

    每个人都是强者

    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有个人可以决定你的成败,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你若想一辈子平庸,那你就要习惯于接受失败,你若想使自己变得杰出,那你就要向成功进发。本书从普通人的角度出发,揭示了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人变得一生富有,备受人尊敬;有的人却变的穷困潦倒,而这一切都是自己给的。成败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典藏版)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典藏版)

    舍与得的境界:远离浮躁,淡然处之,即使遭遇挫折也能在跌倒时看到风景;安贫乐道,宠辱不惊,即使目标模糊也能在转角处继续前行;释怀过去,豁达大度,即使红尘纷扰也能在浮沉中延伸幸福。
  • 七分做人三分做事的好习惯

    七分做人三分做事的好习惯

    本书有别于同类书籍的最大特色在于,为那些渴望成功的读者提供具体而实用的方法与技巧,并用可读性很强的案例和小故事来说明问题,指导你怎样培养好习惯,摒弃坏习惯,能使读者对习惯的认识从自发上升到自觉,获得一条重塑自己、改变人生命运的途径。从而改变你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学神异界从零开始

    学神异界从零开始

    全科满分的学神孔佑之应召穿越,在剑与魔法的兰格世界从零开始学习异界的常识和技术。而这次,他能如约拯救身边的一切吗?PS:必不可能太监,喜欢的朋友欢迎加书友群616091118
  • 三国之梦魇

    三国之梦魇

    不争霸,不称帝,安居幕后,掌中天下。ps:架空带有玄幻色彩的三国。喜欢看传统历史文的朋友不要误入了。ps:书友群585766138,没啥要求,欢迎来玩。
  • 征服世界的富江

    征服世界的富江

    我是富江,我要让我的妹妹们走遍所有位面。(百)
  • 帝王情美人恩

    帝王情美人恩

    侯门独女,一入宫门深似海,难得有情郎!“我以江山为聘,封她为后!”“这个江山是朕的,你拿什么为聘?”“我想要,就是我的!”“你。。。。。。她是我的皇后,你是他皇叔!”“我是你皇叔,不是她的!”“你们俩闭嘴!大敌当前,你们俩要吵,有命回宫再说,再耽搁下去,这江山是谁的还不一定呢!”
  • 我的生活总有意外

    我的生活总有意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那么请你站好,气沉丹田,高举右手,狠狠地打回去今天我就来教教你,什么叫体统,什么叫规矩!
  • 炽梦九重天

    炽梦九重天

    一场灭世之灾,被迫将一个刚出生孩子的一半灵魂强行送往地球,本该在地球永远生活的她却在一个巨大的阴谋中不幸丧命,又重回异世。一切的一切,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灭世之灾究竟是天意还是人为?废柴还是天才谁说了算?整个异世必定为她的到来而疯狂!
  • 蝶恋花之天轨辟

    蝶恋花之天轨辟

    她有一个秘密,不为人知。好友误解。她没说。未婚夫跟闺蜜跑了。她没说。联舰元帅整她。她没说。她不说,就没人知道:一名王牌星舰舰长,竟然记不住敌人。
  • 谁把儿童当被告?

    谁把儿童当被告?

    早在18世纪,法国的哲人卢梭曾敏锐地指出:“我们不懂得儿童!”的确,历经几个世纪之后,卢梭的警告依然在耳边回响。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儿童的经历,却依然不能理解身下的儿童。虽然,儿童教育体系不断在健全当中,但又很难适应儿童健全的成长。或许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的经验阐释,使我们应该回到教育原有的起点: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卢梭的教育问题在陶行知的论述中得到了很好的解答:生活的变化使我们自身的教育经验不足以懂得儿童,而懂得儿童的基础则首先要理解生活当中的变化。
  • 纳界传

    纳界传

    人族少年获惊天奇遇一步一步踏上强者之路之后,看见的又是什么??
  • 画师手册

    画师手册

    举起酒一觞,提笔思红妆。剑鸣刀光起,肆意少年狂。江湖恩仇事,尽付与黄粱。回首萧瑟时,何处是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