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痛苦归根到底是因为能力的缺失,不管是职场规划能力、平衡心态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还是个人专业能力,所以,从源头讲,“痛”的解脱之道只有一个:让自己更强。
▲行动力胜于雄辩
一个朋友毕业后到一家报社当财经记者。一次报社策划了一个企业家访谈栏目,社里一直想采访一位从事房地开发的大老板,主要还是联络一下感情。这位老板处事低调,多次婉言谢绝了邀请。由于这位大老板从未在这家报社做过广告,对报社而言,这意味着一笔潜在的、巨大的广告费的流失。请客客人不参加,送礼又不妥当,连美女记者出马也无济于事。社领导颇为头疼。
刚开始这位记者也向其他人一样,采取死缠烂打的方式,但发现那根本就没有用。“防火防盗防记者”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日常重要工作:一是电话打不到他手里,全部被秘书挡驾;二是很难见到他本人,他上下班都是通过连接办公室和车库的电梯,外人无法进入;三是即使见到他,前呼后拥的也无法靠近。
而这位记者是个很聪明的人,决定采取迂回战术。他通过在公司工作的哥们的哥们的哥们打听到,老板的夫人刚刚去世,两人感情很深,老板每个周末的黄昏都要到公墓去坐一会,没有任何随从。正好他去世的奶奶也安葬在那里,于是他在周末买了鲜花早早地就到了公墓,先给奶奶献了一束,然后找到老板夫人的墓碑,献上一束花,然后静静地等待着。黄昏时分,老板果然来到公墓,他神态凄凉而凝重,步履蹒跚,完全不像平时那样。他看到一个陌生英俊的小伙子在夫人墓前默哀,迷惑不解,就问他为何给一个死去的陌生人献花。该君在最恰当的时候、最恰当的地方、说了一句他有生以来最恰当、最有水平的话:“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您看,她们柔和而慈善的眼神是那么相像!”老板心里咯噔了一下,大为感动,于是和他攀谈起来,深情缅怀了夫人,热泪盈眶,完了,还到他奶奶墓前拜谒一番,然后两人从公墓一起回城,在一家酒楼吃饭,后到茶楼喝茶,谈得颇为投机。
几天后,他以老板提供的材料,写了他的情感史,尤其是夫妻感情,真挚感人,在发表前让老板先提意见,如果不满意就不发表。这样的稿件和通常写老板的那类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人”、“超人”稿件完全不一样,老板看后非常满意。稿件发表后,为老板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老板和报社的合作也就开始了。
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执行,是“灵活制胜”。越有行动力的人越有竞争力。
如果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去告诉老板不可能办到,老板还要雇用员工做什么。记住:老公需要的是让自己的命令最大限度的执行下去的干将之才,而不是一个无能之辈。
能够证明你的能力的东西只有一样:行动。
多说不如多做:那么一个人为什么执行起—件事情会如此之难呢?原因是难在坚持。与人生的许多事情一样,工作能够获得成就,最关键还是在于坚持。就如那些饭店门口为顾客开车门的侍应生,做一段时间不难,但是,能够长年累月地坚持下来的,也只是那些星级宾馆的侍应生了。其实,三星级宾馆与五星级宾馆之间,在硬件上的差别并没有我们想像中的那么大,真正的差别就在于服务上,而什么样的服务才是好的服务呢?其中的差别就在于一种持之以恒的落实。
对于进入企业的新职员,能不能成为企业的人才,其拥有的知识水平固然十分重要,但能否先成为别人出色的执行机器。
如果不去实行,再好的主意也是等于零:难道行动真是那么困难呜?我提倡一个人具有行动力,并不是要你跑步就一定要争取第一,跳高一定要获得冠军,而是要根据你的自身能力,积极迈出第一步,而且每天都坚持跑下去。这就是一个人的行动力。
再苦也要笑一笑:
行动力胜于雄辩。要培养自己具备良好的行动力,当我们一想起某件事情时,就应该立刻去办,决不犹豫。拖延下去,最终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能力
一位年轻编辑应聘到一家文化公司后,只用三天时间就当上了编辑部主任,你知道他用的是什么方法吗?
这个年轻人很聪明,或者说很狡滑。上班第一天,他装得像个小学生什么也不懂的样子,虚心地向这个请教,向那个请教,提的问题都很肤浅。同事们见他态度好,虽然对他心存轻视,但并不讨厌。
上班第二天,这个年轻人找机会跟每一位同事聊天,对工作发表一些并不高明的见解。一般来说,大部分老员工都能发现公司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解决这些问题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只不过,如果老板不来向他们请教的话,他们是不会主动向老板提建议的。当年轻人在孔夫子门前卖三字经,在鲁班门前耍斧头时,老员工当然觉得他的想法太幼稚,忍不住纠正他,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正好达到了年轻人抛砖引玉的目的。
当天晚上,年轻人将老员工们的各种观点整合在一起,设计了一套详尽的工作方案。第三天,他将这套方案交给老板,并坦率地谈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老板大惊:此人才来三天,就对公司的情况了如指掌,而且能设计出这么出色的方案,真是奇才。他当即决定,任命年轻人为编辑部主任,将原来的主任调为他任。
这些都是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能力的好例子,他们在开始时都干着一些普通工作,没有人注意他们,更没有人会认为他们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可是他们并没有放弃,坚持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上帝就会为你多分一份面包。
曾经有人问牛顿,为什么会取得那么大的成功?牛顿意味深长地回答:“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曾经听过这样的故事,某科技人员经过几年、十几年的科学攻关,终于获得某项技术突破,等到成功之后,去申报专利,才发现其实是人家早已研究出来的成果。
而另外一个故事,则让我们看到主人公的聪明,凯特——一个在电子通讯刚刚兴起时很有名的人,在他20岁的时候,竟然出了一本20万字的书《电子通讯故障排除大全》,并且获得不错的市场反映。撇开对他的争议不说,他的方法倒是很值得我们学习:通过大量的实践与知识积累,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并尽可能地深入学习,成为该专业的专家。其实,凯特做的事情,绝大多数人也可以做到。
真正善于学习和工作的人,一定是那些随时随地注意观察的人,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具活力与潜能的大脑,因为他们都如此地重视学习!
此外,你还必须清楚的是,学习绝不是简单的模仿,更不是原搬照抄。有一则寓言,讲一只乌鸦看到老鹰从天空中俯冲下来擒住了山羊,十分羡慕,也模仿老鹰的样子,从天空中俯冲下来,结果爪子插入岩石中不能自拔,被牧羊人捉回家中。乌鸦的学习精神令人佩服,但是乌鸦要认清自己,如果要想蜕变成了老鹰的话,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而不只是简单的学习老鹰的姿势,它也许要锻炼自己的力量、反复磨砺爪子,练习眼力……只有这样,乌鸦才可能抓到山羊,变成一只威猛的雄鹰。
所以,学习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经验是人家的,切勿简单模仿,弄巧成拙。
再苦也要笑一笑:
在这个世界上,上帝总是会偏爱那些刻苦勤奋的人,不断地努力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善于学习,善于总结,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能力,这是你跳跃岁月之河的最佳捷径。
▲要做就做最好
有一个有关韦尔奇的故事。他曾自以为专业知识和能力很扎实,所以对待工作也很随意。有一天,老板直接交给他一项任务:为一家知名企业做广告策划方案。由于这件事情是老板亲自交代的,韦尔奇自然不敢丝毫懈怠。一个月后,他拿着自己设计的方案走进了老板的办公室,毕恭毕敬地放在老板的办公桌上。
谁知老板只是随便地看了看,说:“这就是你能做的最好方案吗?”
韦尔奇一愣,没敢吱声,什么也没说,拿起方案,走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韦尔奇绞尽脑汁,思考了好几天,修改后交到老板面前,老板还是那句话:“这就是你能做的最好方案吗?”
第一次老板这样说的时候,他只想好好改改一定就没问题了。而第二次,老板又这样说的时候,韦尔奇似乎听到了一种轻视和不满的声音,但是他没有说什么,又拿着方案回到了自己办公室,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拿出一个最好的来。
这样反复了四五次。最后一次的时候,韦尔奇充满自信地说:“是的,我认为这是最好的方案。”果然,方案被批准通过了。
这次经历之后,韦尔奇感叹地说:“不要惧怕老板的不满,更不要惧怕要求的苛刻,只要努力地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就一定能做得最好。”
在后来的工作中,韦尔奇学会了一个给自己出难题来提高自己工作质量的方法,那就是经常问自己:“这就是我能做的最好方案吗?”然后对其进行不断地改善。
做任何一件事对你的人生来说都是极具意义的。做一位泥瓦匠,你也许会从砖块和泥浆中发现诗意;做一名图书管理员,你或许可以在工作之余使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做一名教师,也许你对教学工作感到厌烦,但是,只要你走进教室见到学生,你一定要有做就做到最好的心态。
在日本广为传颂着这样一个真实动人的故事:
许多年前,一个女孩来到东京帝国酒店当服务员。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因此她很激动,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可是她没想到,上司竟安排她洗厕所!
洗厕所!没人爱干,更何况从未干过粗重的活,细皮嫩肉,喜爱洁净的女孩子!当她用自己白皙细嫩的手拿着抹布伸向马桶时,胃里立刻“造反”,翻江倒海,恶心得想呕吐却又怎么也呕吐不出来。而上司对她的工作质量要求特高:必须把马桶抹洗得光洁如新!
这时候,她面临着人生第一步怎样走下去的抉择:是继续干下去,还是另谋职业?继续干下去——太难了!另谋职业——知难而退!还是放弃回家去种地?可她不甘心就这样败下阵来,因为她想起自己初来曾下过的决心,人生第一步一定要走好,马虎不得!正在这关键时刻,同单位一位前辈及时地出现在她面前,帮她迈好了这人生的第一步,帮她认清了人生路应该如何走。
前辈一遍遍地抹洗着马桶,直到抹洗得光洁如新,然后,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一饮而尽喝了下去!实际行动胜过万语干言,他不用一言一语就告诉了她一个极为朴素、极为简单的真理:光洁如新,要点在于“新”,新则不脏,因为不会有人认为新马桶脏,也因为新马桶中的水是不脏的,是可以喝的;反过来讲,只有马桶中的水达到可以喝得洁净程度,才算是把马桶抹洗得“光洁如新”了,而这一点已被证明可以办得到。
他送给她一个含蓄的、富有深意的微笑,送给她一束关注的、鼓励的目光。她早已激动得几乎不能自持,她目瞪口呆,热泪盈眶,恍然大悟,如梦初醒!她痛下决心:“就算一生洗厕所,也要做一名洗厕所洗得最出色的人!”
从此,她一直秉着这样一种真正的职业精神。从事着各种工作。一直到做了日本的邮政大使。你想像她一样成功吗?你想得到老板的信任和器重吗?想的话,你就必须坚信:成事在人!去信奉真正的职业精神,做一个真正的职业人。
再苦也要笑一笑:
任何工作都值得我们努力去做,别轻视你做的每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你也要竭尽全力、尽善尽美地做好。能把小事情做到最好绝对是一种不简单的能力。
▲服从不等于盲从
保险公司的一位朋友想请董事长写一封介绍信,以便结识各企业高级经营人员,开展保险业务。当他说明来意后,董事长没好气地反问:“什么?你想要求我作介绍保险对象这种玩意儿吗?”这个朋友听后,并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顺着董事长说他正是想请他介绍保险对象这种“玩意儿”,而是平静地说:“董事长一直教育我们说保险是正当事业,我们应该为这项事业努力奋斗,请您能予以支持。”董事长从他不卑不亢的话语中欣赏到他遇事不盲从的优点,认为他是一个尽职的干才,于是决定重用他。
记住:服从比什么都重要,但服从不是盲从,我们还要抱着对老板负责的态度去执行。在服从的时候要对公司的整体利益和领导个人负责,也就是说只服从老板明智的指示。要知道也是会犯错误的。假如你只是一味地服从而不知道其中的负责,那么你将是一个跟屁虫,永远没有主见。你要把握好这样的一个尺度,才能在老板跟前站稳脚跟。
盲从者给人遵守纪律、乐于服从的印象。但在许多情况下,这种服从给人的感觉便是难当重任,不能创造性地工作,不能独当一面地成为—上级的得力助手。所以。下级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对上级有用、甚至无法离开的人,就要尽量避免这种软弱的表现。
诚然,盲从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明哲保身,也有一些老板喜欢“跟屁虫”似的人物,,但从长远看,这绝不是什么进取之道,这样的员工很难有所发展。
能够提老板解决问题,老板才不会忽视你。盲从,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不分青红皂白,不加分析的“拿来主义”,没有反对意见,或者即使有也不敢提出来,你的想法不为人所知,你的才干也就无法充分发挥-
靠盲从“混饭吃”人人可为,老板又何必非用你不可呢?尤其在竞争激烈的公司,老板更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以便博采众家之长战胜对手。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就是很好的例子。当时有很多的人坚持“两个凡是”,一切以毛泽东的思想和语录为标准。可是事实上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就是实践。假如不经过这次讨论,我想中国的今天肯定是别的样子。该坚持的坚持,哪怕最后老板压根就不听你的意见。
在服从的时候,在尊重老板权威的时候还要注意对老板负责。惟有长时间如此你才能得到老板的信任,使老板委你以重任,让你独当一面。假如你只是不动脑子,一味接受指示、一味的执行,不分对错,将是事倍功半,虽会得到一时的赞赏和鼓励,却永远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员工。
忠诚并不是绝对服从。我的忠告是:当老板向你下达任务时,你应该学会分析辨别,哪些是必须执行的,哪些是要坚决拒绝的,然后去做正确的事,这样才不会犯错误,影响自己的前途。
再苦也要笑一笑:
有想法的是天才,有想法的人注定得到老板的赏识和认可。只知道俯首听命、按照既定的轨道往前走的了,跟拉磨的驴子没什么区别,一生都不出平庸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