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66100000014

第14章 刘氏集团开门营业(1)

仗打完了

仗打完了的第一件事情,当然就是休养生息。

别急,在休养生息之前,还得巩固政权。政权不稳,那个生息又如何休养?如果七拱八翘,别说休养生息,多半还会又起战端。此时此刻,刘邦面临两个问题:第一、功臣集团如何安排?第二、项羽的残余势力如何解决?

任何一个问题解决不好,都可能让他刚刚获得的政权,又处于风雨飘摇。

他得稳住。

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就必须了解一个心理问题,众多苦大仇深的兄弟伙们,为什么会甘愿冒着生危险,跟着你老人家干革命?

也许,最初的确是为了解救劳苦大众于水深火热之中,反抗暴秦。

但是,4年前暴秦已经被推翻。可他们依然不离不弃跟着你,甚至还吸纳原本不是自己阵营的同志,坚定不移地跟着你继续革命,这又是为什么呢?

显然,这中间不可或缺地怀有私心。

这个私心,自然是因功封爵。

刘邦处理得很好。

这个方法,其实很简单:大封功臣。

既然分封了诸侯王,又大封了功臣,各位革命同志自然要投桃报李,纷纷上书,拥戴刘董事长荣登:皇帝。

刘邦同志三推三让,然后欣欣然兴高采烈——笑纳。

呵呵,皆大欢喜。

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就比较复杂,因为各为其主,他们实实在在并不是反革命,只是站错了队跟错了人。刘邦采用了两种手法:安抚和镇压。

对各为其主并改过自新的同志:安抚。

对死心塌地要将反革命事业进行到底的同志:镇压。

然后哭祭项羽,一把鼻涕一把泪,情真意切,声泪俱下,哭得那个昏天黑地,伤心欲绝——他老人家做得出来。

打了你,杀了你,把你的残余势力消灭殆尽,然后厚葬你并诚恳哭祭。

末了,极尽“长者”之能事,慈祥与善良,真诚分封项氏家族成员4人为列侯,并赐姓刘——稳定人心和稳固政权的需要。

所以,我一再告诉大家,刘邦尽管出身布衣,读书不多,文化不高,但依然不影响他是彻头彻尾的政治家——任何一件事情,特别是国计民生,他永远不会感情用事。

接下来,定都关中——改咸阳为长安。

当然是:长治久安。

再接下来:休养生息。

大汉初建,百废待兴。秦朝的暴政,秦末的混战,绵绵长长N多个十年,天灾与人祸并行,饥荒频发,物价飞涨——劳苦大众流离失所,就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为了几粒米,就会卖儿卖女,甚至饿慌了,以人为食也时有发生,人口锐减。

仅用一组数字,就可以说明问题,秦统一六国时,全国人口2000万,到大汉立国之初,全国人口5-600万。

我的天哪,这计划生育功勋卓著,无需宣传,1000多万人口自动消灭。浩浩荡荡泱泱大国,竟然就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哀鸿遍野。

整个一个大汉皇朝,归纳起来,也就八个字:山河破碎,满目疮痍。

为了尽快地扭转这一让人伤心流泪的局面,刘邦集团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政策。这一些个政策,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当然就是:休养生息。

两个基本点:政治上、以黄老思想的清静无为理念,作为治国纲领;经济上、解放劳动力,轻徭薄赋,大力发展农业经济。

同时,为了造成一个安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与局面,在外交上,北和南抚,避免战争,稳定边防。这为国民经济的大力发展和迅速提高,打下了不可或缺的坚实基础。

北和:以和亲的方式,和剽悍的匈奴帝国缔结良缘,解决大汉帝国北部边患。

南抚:以招抚的方式,给予割据南方的南越武王“一国两制”,自主自立,解决大汉帝国南疆的不安定因素。

因篇幅,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包括北和南抚等等具体内容和手段,本书略。

总之,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之后,大汉皇朝逐渐恢复元气。人口也在很短的时间内,赶超千万。呵呵,我中华民众的第一能耐,无可争议地——造人最快。

连毛主席都说:人定胜天。

当然多多益善。

欣欣向荣,很快就逐现雏形。

其政治制度,依然沿袭秦制,只是稍有一滴滴儿的变化,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到这个时候,我大汉民族的第一家集团公司,除了开张营业之外,也逐渐纳入正轨。

一个逐渐崛起的光辉灿烂的民族——汉族,正昂首挺步走向未来,并强悍屹立于世界东方。

别不把领导当干部

很长时间以来,刘邦其实就是一个不知礼义廉耻的同志。当然,我们可以用美丽悦耳的语言表扬他:豪迈大度。

他生长于社会底层,又邀约了一帮苦大仇深的农民兄弟干革命,他老人家不豪迈大度,又哪来革命的凝聚力?如果,什么事情都要以礼仪衡量处理,他那一帮农民兄弟,早就拍拍屁股,走矣。

其实,就算他本人,对那所谓的“礼仪”,也是一头雾水。他本人就是苦大仇深的一员,有得肉吃,便兴奋,有得酒喝,就激情四溢……那“礼仪”是一个什么东东?

如同今天的包工头,带了一帮农民工在建筑工地打天下,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礼仪”何物?

不好意思,天下都被他老人家拿下了,“礼仪”就提到了议事日程——也不得不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不然,刘董事长要晕菜。

因为,苦大仇深的老兄弟伙们,就没有把他这位至高无上的领导,当了干部。他们当然就在朝堂之上喝酒争功,他们当然就会满嘴酒气大呼小叫,一言不合,拔出剑来就操练武功……时时刻刻毫不顾忌,哪怕正在召开政治局常务会议,也会不听招呼地大打出手。

刘邦晕菜。

也太不把领导当干部了嘛。

这个世界,永远都有有心的同志,他们当然就在时时刻刻关注领导的用心,不易觉察的心思。他们永远都可以提出让领导开心的建议。在如此混乱的政治局会议上,有一位同志,就瞧出了刘邦的郁闷。他就告诉了刘邦:要解决如此混乱的场面,唯有一个办法。

刘邦正在苦恼,即刻就问:什么办法?

领导上钩,这位同志当然开心,于是笑,笑得神秘:两个字,礼仪。

刘邦皱眉:礼仪?会不会难搞啊?

言下之意,我本人就苦大仇深,如果太过难弄,我可学不会。

这位同志胸有成竹:不难。最为关键的问题是,要让同志们明白君臣之礼,别在政治局会议上大打出手——既不利于团结,也上领导颜面,有失体统。

咦,这个好。

刘邦来了精神:你能具体说说办法吗?别太难,弄得我都学不会,更别说这帮苦大仇深的老兄弟伙们了。

这位同志很有耐心,言微旨远:五帝乐章不同,三代礼仪各具。我朝的礼仪,可参照古礼秦仪,或増或减,既体现大国朝仪又简单易行。

刘邦沉吟。

他老人家之所以沉吟不语,其实是他本人非常讨厌礼仪。因为他早就懒散惯了,而且从来就视礼仪为粪土。一旦礼仪规矩形成,当然这帮老伙计们可能被礼仪管束,但自己也在约束之列。但如果不要礼仪规矩,这帮老家伙们,也实在要让人晕菜。

见董事长不语,这位同志继续给力:我可以给你制定一个足够展示帝王威严、威加海内并威服众勋贵们的伟大的朝仪,向全天下展现帝王的尊贵,皇帝的威严,以及做臣子的责任和礼仪。

啊,有这么好的事?

您老人家就等着享受吧。

其实,这个时候的刘邦,倒不一定相信,这位同志所说,真有那么好。不过两全相害取其轻。想想,算了吧,那就来一点儿——礼仪。

于是,我大汉礼仪出现。

这位提出“礼仪”建议的同志,名叫叔孙通。在《史记》中,我们伟大的司马老儿遵他为:儒宗。因为正是他老人家的建议,使得儒家文化一步步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主流的根据地。

得到尚方宝剑,叔孙通就专程去到鲁地——孔圣人的家乡,招聘30多位儒生,在把皇帝身边的学者,包括自己的弟子100多人弄到野外,拉绳索、扎草人,一本正经模拟训练。

一个月后,刘邦亲往视察。

大开眼界。

哇,这个好,既体现皇帝威仪,做起来还非常简单。

于是下令:全体中央委员,通通学习朝仪。

公元前200年,长乐宫正式落成,全体中央委员通通道贺,大汉朝仪正是启用。

那一天,当东边天上的黑幕,被阳光撕开那一丝丝缝隙的时候,中央委员们便被叔孙通安排的司仪依次引领,鱼贯进入殿门。大殿前旌旗碧空,迎风招展,庄严肃穆的战车、威武整齐的骑兵、步兵,列队陈列。功臣、列侯、将军、军吏依次面东而站;丞相引领文官,次序井然,面西而立。当司礼官引领全体中央委员完成九种礼仪之后,我们敬爱的董事长——皇帝同志,才乘坐其专车,从寝宫里缓缓驶出。前面有专人高举旗帜传谕肃静,并引领中央委员们,依次拜贺,并各自入位,一个个低眉顺眼。然后,端上酒爵按级别高低依次向伟大领袖敬酒。

啊,这个好。

刘邦开心,不仅再没有高声喧哗,整个过程有礼有节,场面庄严而隆重。于是感慨:朕今天终于明白了做皇帝的尊贵啊。

呵呵,从今天开始,他老人家也“朕”矣。

这下好了,看谁还敢不把领导当干部?按照朝仪规定,拖出去,打屁股!

据史料记载: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

一套完美的程序,即将伟大的皇帝,与所有的中央委员拉开距离。一道靓丽而神圣的光环,就在这庄严肃穆的形式中,在这浩瀚博大的气势里,降临中华帝王的头上,凌然不可侵犯。刘邦曾经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老兄弟伙们,从这一刻起,再不敢对他藐视,剩下的,就是伸长脖颈的仰视,胆颤心惊的恭敬。我中华2000多年的封建皇权思想,也就此深入人心。

我中华男人的奴性,也就在此一刻,无缘无故在大众心中扎根。

每一个人,对高高在上的皇权,从此怀有深深的敬畏。

同志们,现在明白了吗?为什么滴滴儿大的一个小国,来不来就要搞一个“阅兵仪式”。无论物力财力实力几许,来一个全天候的电视追踪——大阅兵,全世界滚动播报。

呵呵,体现权力嘛。

原来大阅兵的历史渊源,居然就是从我大汉朝仪演变而来。

做点儿自己的事情

当政权稳固了,长治久安了,而且休养生息国计民生了,走上皇帝岗位的刘邦同志,也该做点儿自己的事情了。这一件事情,与他的私心有关,他得为刘氏集团的后世作想。

建国之初,为了安定人心和稳固政权,更为了自己可以一屁股坐在那把皇帝的椅子上,他不得不分封7个诸侯王。

但是,不好意思,他的屁股已经在皇帝的宝座上,坐稳矣。既然坐稳了这把万人景仰的皇帝椅子,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分封出去的权力,收回来。

呵呵,不愧政治家。

他瞄准的第一个同志,是楚王韩信。

在他的心中眼里,如果韩同学被收拾了,或者至少被稳住掌控了,那么,其他的诸侯同志收拾起来,就非常容易了。

从沛县起事,到走上皇帝岗位,刘邦同志就没有怕过任何人,哪怕他被项羽打得屁滚尿流抱头鼠窜,他也从来就没有怕过项羽,总是屡败屡战,而且不断挑战,越战越勇。

他连伟大的西楚霸王都不怕,还会怕其他人吗?

回答是否定的。

普天之下,他的确谁都不怕,就怕一个人。

不好意思,这个人就是:韩信。

他怕韩信,而且怕得要命。他比谁都清楚,当时的那个天下,无论遇到多么强大的对手,都可以做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同志,只有一个人:韩信。

如果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使韩同学一举成名,也让刘董事长刮目相看的话,“声东击西”则让天下人惊叹,也使刘董事长暗生警觉了,即刻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抽走韩信的精兵。但韩同学不气馁,以仅剩的1万老兵为基础,同时招抚2万新兵蛋子并千里奔袭,竟然以下战书填战表嚣张气焰的势态,当面锣对面鼓,正面攻击以逸待劳并严阵以待的20万人赵国大军,完美演绎“背水之战”——再创辉煌。

这一战,韩同学不仅使他的军事奇才,令天下人瞠目结舌,更让我们的刘董事长胆颤心惊。尽管韩同学是刘董事长手下员工,但哪一天他突然不听使唤而掉转枪口,刘董事长拍着胸口问自己,他肯定没有能力接招。

接下来韩信一扫赵燕齐,在潍水之战中,同样地出奇制胜,一举歼灭项羽手下第一强将龙且的20万大军,令天下人由衷叹服。此时此刻的韩同学已经尾大不掉,帮楚,楚胜;助汉,汉赢;保持中立,即三足鼎立。

在如此境况下,刘董事长再次发挥他政治手段的隐忍与娴熟,除了封韩信齐王之外,并加封他地盘。韩同学最终决定还是归于刘董事长麾下。

垓下之战,能征惯战的伟大的西楚霸王,将其奋勇与猛烈,发挥至极致,左冲右突,冲一片杀一片,的的确确勇冠无敌。但就是如此的英雄豪杰,也依然无法摆脱,韩同学十面埋伏的处处杀机。

摸着自己的胸口,刘董事长明白,在军事上,就算自己强过项羽百倍,在如此的十面埋伏之中,别说如项羽一样左冲右突,直至单骑突围,恐怕就算抵挡一下下的可能性,都没有发挥的机会。

楚汉战争的胜利,韩同学无疑为第一功臣。

为了稳定建国初期的时局,尽管心中有120万个不情愿,他也不得不对韩信封王;尽管玩了一下下手腕,将齐王改封楚王。但他心灵底处非常清楚,这无疑为他刘氏公司,埋下了一颗威力巨大的,说不准更是致命的定时炸弹。如果某一天,韩同学头脑里的筋搭对了,突然就与他的刘氏公司为敌,后果不堪设想。

他恐怕比谁都明白,如果哪一天他与韩信对垒,无论他有多少兵,也无论他玩尽什么样的手段,他都不是韩同学的对手。要让自己真正地做到长治久安,并世世代代“安”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消灭那个强大到无人能敌的军事天才。

不然,他永远没有办法真真正正地“安”。

卧榻之旁,竟然有一位军事天才酣睡,我们伟大的刘董事长那艳艳的肥臀,岂不如坐针毡?

当然,他可以先收拾其他的诸侯,以刘邦此时的军事实力包括其军事才能,要收拾这一类的诸侯朋友,肯定就是轻松平常的事情。但是,这显然会使韩同学警觉,一旦韩同学醒悟,谁收拾谁,就不可能是刘董事长说了算的事情了。

所以,他得先下手——先下手为强嘛。

于是,当他的屁股在皇帝的椅子上坐稳之后,就有人上书告状:楚王韩信谋反。

谁上书?证据在哪里?刘邦没说。估计司马老儿也没有办法找到合理证据,也就只好在《史记》中,告诉我们后世的读者:“有人举报”。这个所谓的“有人”,也许除了刘邦之外,恐怕就只有老天爷知道了。

当然,我中华民族历经N多个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年历代,类似的事件实在太多,以我们21世纪读者的聪明和睿智,刘邦不说,老天爷不讲,我胡宁也不推测,这个“有人”究竟是谁?我们心胸敞亮和见多识广的读者,肯定早就已经心知肚明。

正确,这个谁,就是刘邦本人无疑。

他当即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煞有介事地忧心如焚:韩楚王谋反,为之奈何?

政治局委员异口同声同仇敌忾:干他奶奶滴,抓起来活埋(亟发兵,坑竖子耳——《史记》语)!

沉默。

不是政治局委员沉默,是政治局老大沉默。

抓起来?谈何容易!尽管韩信在垓下之战后,就被刘邦迅速劫夺兵权。可这小子大约打仗打得太过习惯,到楚国后不到一年,即组建了一支队伍。韩信带兵多多益善,而且总是出奇制胜,哪怕就是楚地的一帮新兵蛋子的队伍,多半就与战无不胜拉上了关系。刘邦瞧瞧身旁的一堆能臣武将,要抓韩信,谁是对手?

算了,还是找人私下聊吧。想想声东击西,念念背水之战——别韩同学没有抓住,风声倒飞去楚地。韩信得此消息,别说抓他,能够挡住他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同类推荐
  • 超级太监

    超级太监

    一个盗版太监在正版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里的混的风生水起……这个太监不是人,先是宫女暖被窝,再有妃子不顾一切献身博前程!皇帝被戏弄只是小菜,天下掌中收拾方现本事。后有奸商吕不韦,断刀山庄少庄主,三人成立卑鄙三人组,傲视天下群雄!收拾了中原还不满足,竟还有脚踏异域的野心……
  • 隋唐之天下

    隋唐之天下

    重生隋末,笑看风云。人生不过如此。江山如画,谁主沉浮?为我少年公子。
  • 大唐青云路

    大唐青云路

    意外穿越到大唐,竟然成了陇纪李氏的一员,李渊是他的堂爷,李世民是他的堂叔,原本该是逍遥快活的皇亲国戚,只可惜,摊上的便宜老爹,却是史书上最不堪的庐江王李媛!武德九年的六月,距离李媛掉脑袋的日子还有几日,身在幽州的李昊,拍着额头唉声叹气!
  • 宰持大明

    宰持大明

    明朝的那些风花雪月。古代的那些饮食男女。四百年前的官场生态。一个穿越到嘉靖六年的故事。
  • 三国之逆天神棍

    三国之逆天神棍

    曹操:哥是豪门世家,一怒天下惊。郭嘉撇撇嘴:哥是穿越的,历史比你熟。吕布听了撇撇嘴:哥还带着先进武器过来的呢,不服试试?切!刘备撇撇嘴:哥是表演系的,兼修工商管理,你们行么?靠了!诸葛亮眼睛一瞪:哥还是农业和机加铆焊的双料硕士呢,你们行么?叫毛叫?赵云嘴一撇:哥可是军事学院高材生,这里是三国,小心把你们都废了。董卓挠挠头嘿嘿一笑:哥是贪官来着,再牛逼哥也能折磨死你们。小样吧,比家世老子是孙子后人,比玩人,我可是祖祖辈辈都干这个。孙坚冷笑一声。哼!我还是孔圣之后呢,都别在我面前装俾!孔融一脸寒气道。都别吵了,再吵哥让你们都会幼儿大班去。哥带着修改器来的。丁浩然不屑的蔑视了一下上诉诸人道。我自己有一个群:70593175PS:推荐好书无剑开天书号1943024
热门推荐
  • 我是喰种

    我是喰种

    尸王将臣?不过如此。吸你精华!融你体肤!得你真气!化我喰种之体!吾乃尸王!吾乃至尊!吾乃南宫桦!望诸君笑纳。
  • 祖妖录

    祖妖录

    平凡的高中生徐一白,在某一天突然收到了已经去世的父亲徐九牧寄来的包裹,满心疑惑的徐一白打开了包裹,发现里面居然是一个小男孩!
  • 快穿之怨灵交易记录

    快穿之怨灵交易记录

    从前有个小魔姬,她很嚣张,她很无心。身穿异世界,怨气丛中过,片情不沾身。她本以为她是这样的,结果,却被只单蠢又天真无邪的二哈叼去了,真是阴沟里翻了船。但——她不后悔!
  • 穿越之我是神娃

    穿越之我是神娃

    穿越远古造就神话,传奇的主角人生!!尽在东方神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日娱星光

    日娱星光

    某人莫名奇妙的重生了,但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某人只是想唱两首歌,拍两部电影,然后做点投资用来养家糊口。某人只是想好好找个老婆,但是貌似却不太如意:钢琴女神提出了分手,治愈歌姬想到了离婚,影视天后跑过来说我们的孩子都会叫爸妈了……等到所有谜团都解开的时候,却发现有个人在远处默默地等着自己……一切的一切,真的是从醒来的那一刻开始的吗?
  • 剑扫六合

    剑扫六合

    一代末路修仙家族诞下非凡之体,而后被世间高人所识最终踏上修仙之路,劈荆斩棘,剑荡八方!
  • 我的吕布大人

    我的吕布大人

    一名地球的腐女,某天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天降的一名男子。她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
  • 华夏凌神

    华夏凌神

    参军五年,兴奋归来,可眼前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但他,只平静的说了两个字:彻查!
  • 孤心执

    孤心执

    人类与恐龙共存的时代,千古绝唱,一鸣惊人!暗藏着种种宝贵的资源与文化,我们一起挖掘与考究这些远古时代的文明轨迹。无法比拟文化力量,就此展开的浮想联翩,乱世中,英雄四起,逐鹿争雄,为人类的历史起到了不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