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64400000033

第33章 霸纪下(2)

会刘璋闻曹公向汉中讨张鲁,内怀恐惧。别驾张松说璋曰:“曹公兵强,无敌于天下,若因张鲁之资,以取蜀土,谁能御之?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仇也。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璋然之。遣法正迎先主。先主与璋会涪①。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备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豫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杖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来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俱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返还白帝②,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等。自葭萌南还取璋③。

时郑度说璋曰:“左将军袭我④,兵不满万,士众未附,野谷是资。计莫若尽驱巴西、梓潼人,内涪水以西,其仓廪野谷,一皆烧除,高垒深沟,静以待之。彼请战不许,久无所资,不过百日,必将自走,走而击之,则必禽矣。”璋不用度计。先主遂长驱,所过必克,而有巴蜀。

注释

①涪(fú):即涪县。西汉置。治所在今四川绵阳东,涪江东岸。②白帝:地名,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③葭萌:即葭萌关,古关名,位于著名的剑门关东北。③左将军:这里指的是刘备。

译文

这期间,正好刘璋听说曹操派兵攻伐汉中张鲁,内心恐惧慌乱。别驾张松劝刘璋说:“曹操军兵强盛,天下无人匹敌,如果他吞并了汉中张鲁,并以汉中的物产为基础,进而攻打蜀地,谁能够抵挡得了?刘备是你的同宗兄弟,和曹操有深仇大恨,如果让他讨伐张鲁,张鲁一定被攻破,张鲁的汉中被攻破,就加强了益州的防御力量。这时即便曹操来攻,也无能为力。”刘璋同意张松的意见,派法正迎接刘备。刘备和刘璋在涪城会晤后,刘璋回到成都,刘备就为刘璋向北征伐汉中张鲁。庞统又劝谏刘备说:“我现在有三条计策夺取汉中益州:我们秘密派遣精锐部队,日夜兼程,直接偷袭成都。刘璋既不善于练兵,又向来无防备,我军到达后,定能一战夺取成都,这是上计。杨怀、高沛是刘璋的名将,他们都握有重兵把守要地,我听说他们曾多次写信劝告刘璋发遣将军返回荆州。在将军还没有到达前,可以派人送信给他们,就说荆州军情紧急,我们想回救荆州,使军队做出要回荆州的样子,这两人都钦慕您的英名,又想阻止我们回荆州,一定会来见面送行,那时把他们逮住,夺取他们的兵马,然后再攻成都,这是中策。我军返回白帝城,与荆州首尾呼应,再寻找机会夺取汉中,这是下策。如果您不果断行事,将会被困益州,难以做长久打算。”刘备采纳了他的中策。依计行事,很快杀了杨怀等人以后,从葭萌向南攻取成都的刘璋。

此时,郑度劝刘璋说:“刘备率领不到万人的队伍攻打我们,当地的士人百姓还没有归附于他,只能以野谷子为粮,军心不稳定,依我看不如把巴西、梓潼老百姓全部赶走,把涪水以西的粮食作物都统统烧掉,挖深沟筑高墙,坚守静待。刘备军队会在百日内因供给不足,主动退缩,那时我们出城攻打他们,定能活捉刘备。”刘璋没有采纳郑度的意见。刘备于是长驱直入,每战必胜,很快就占领了巴蜀。

原文

群臣劝先主称尊号,先主未许。诸葛亮曰:“昔吴汉、耿纯等劝世祖即帝位①,世祖辞让,前后数四。耿纯进言曰:‘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②,如不从议者,士大夫各归求主,无为从公也。’世祖感纯言深至,遂然诺之。今曹氏篡汉,天下无主。大王刘氏苗族,绍世而起,即帝位,乃其宜也。士大夫久勤苦者,亦望尺寸之功名,如纯言耳。”先主于是即帝位。

注释

①世祖:指汉光武帝刘秀。②喁(yónɡ)喁:指仰望期待。

译文

群臣皆劝刘备立号称帝,刘备不答应。诸葛亮说:“过去吴汉、耿纯等人劝武帝继承帝位,光武帝四次推辞谦让。耿纯说:‘英雄豪杰都希望找到归依的明君,您如果不听从众人的意见,大家都回去寻找自己的君主,没有人再跟随您了。’世祖光武帝被耿纯的诚意打动,就答应了他。现在曹操篡权,天下没有君主。您是帝王的后代,继承帝位是理所应当的,我们这些人长期跟随您勤苦效劳,正如耿纯说的那样,是为了得到尺寸功名啊!”刘备于是即帝位。

原文

时曹公拔汉中。法正说先主曰:“曹操一举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力不足也,将内有忧逼故耳。今算渊、郃才略,不胜国之将率,举众往讨,则必克之。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境拓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先主善其策。乃率诸将进兵汉中,正亦从行。先主由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于定军山作营①。渊将兵来争其地。正曰:“可击矣。”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遂奄有梁汉。时魏使夏侯楙镇长安,蜀将魏延就诸葛亮请兵从褒中出②,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③,以袭长安,亮不许。

注释

①定军山:山名。三国时古战场。位于今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城南,属大巴山脉。②褒:古邑名,在今陕西勉县东南地方。③子午:指子午道。是古代长安通往汉中及巴蜀的驿道。因穿越子午谷,且此段道路走向为正南北,因而得名。子午,指南北。古人以子为正北,以午为正南。

译文

此时,曹操已经攻取了汉中。法正向刘备说:“曹操一举降服了张鲁,平定了汉中,但却没有有趁机图谋巴蜀,而留下夏侯渊、张郃屯守汉中,自己回师北还。这并不是他的谋略和兵力不足,而是国内有后顾之忧啊。现在估算夏侯渊、张郃的才能谋略,比不上我国的将帅,如果率众兵征讨,一定能攻克。取得汉中后,大力发展农业,积累粮谷,等待机会,最好的情况是可以灭掉敌国曹魏,光复汉朝王室;其次是,可以逐渐侵食雍州和凉州,拓展我们的国土;最次也可以坚守险要,保障国家的长久发展。这大概是上天要把它赐给我们,切不可错过机会。”刘备认为他的策略很好,于是率领众将向汉中进军,法正也跟从而去。刘备从阳平南边渡过沔水河,绕着缘山往前走不远,在定军山安营扎寨。夏侯渊领兵来争夺营地,法正说:“可以出击。”刘备派黄忠、乘高呐喊进兵,打破夏侯渊,夏侯渊被斩首,从此,刘备全部占领了梁州、汉中一带地区。此时,曹操派夏侯楙镇守长安,蜀将魏延向诸葛亮请求率军出褒中,顺着秦岭向东,到子午谷后,向北偷袭长安,诸葛亮没有答应。

原文

其后吴孙权袭关羽,取荆州。先主怒吴,伐之。败绩,还蜀,至永安而崩。后主禅即位①。先是,吴主孙权请和,丞相诸葛亮虑权闻先主殂,有异计,乃遣邓芝修好于权。权果狐疑,不时见芝。芝自表请见,权语芝曰:“孤诚愿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土。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兼并天下,返可鼎足而立。此理势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其不从,则奉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权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遂自绝魏,与蜀连和。

注释

①禅:即蜀汉后主刘禅。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的长子。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任皇帝。后蜀汉被曹魏灭,刘禅投降,被曹魏封为安乐公。

译文

其后,东吴孙权偷袭关羽,夺取了荆州,杀死关羽。刘备听到消息,非常愤怒,亲率大军时伐东吴,大败而归,到达永安时逝世。蜀国后主刘禅登基。此前,吴国君主孙权派人主动向蜀国讲和。蜀国丞相诸葛亮考虑到孙权听说刘备去世,可能另有诡计,于是就派遣邓芝出使东吴,与孙权交好。孙权果然狐疑不决,不及时接见邓芝,邓芝便主动上书,孙权对邓芝说:“我诚心想要和蜀国交好,但是担心蜀国君主刘禅年幼弱小,国家力量小,而形势紧迫,如果被魏趁机而入,蜀国不能自保,所以我才犹豫难决。”邓芝问答说:“吴、蜀两国,不过四个州的地域。大王您是盖世英雄,诸葛亮也是当代的豪杰。蜀国有险固的地势为屏障,东吴有三江江天险,把这些有利条件加起来,共为唇齿,进可以兼并天下,退可以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是地理优势造成的。现在如果大王把人质送到魏国,魏国必然会要求您北上朝拜,让太子去魏国侍奉魏王,如果您不同意,魏国就会以叛贼为借口讨伐您,蜀国就可以趁机,顺流东下来进攻吴国,那么江南的地方就不归您所有了。”孙权沉默很长时间后,说:“您说得对。”于是主动和魏国绝交,与蜀国联盟。

原文

时司徒华歆、司空王朗等,与诸葛亮书,陈天命,欲使举国称蕃。亮不答书,作正议曰:“昔在项羽,起不由德,虽处华夏,秉帝者之势,卒就汤镬①,为后来戒。魏不审鉴,今次之矣。免身为幸,灭在子孙。而二三子多逞苏、张诡靡之说,奉进兜滔天之辞②,欲以诬毁唐帝,讽解禹、稷,所以徒怀文藻,烦劳翰墨。大雅君子,所不为也。又《军志》曰:‘万人必死,横行天下。’昔轩辕氏挈卒数万,制四帝,定海内。况以数十万之众,据正道而临有罪,可得干拟者哉?”亮死后,魏令邓艾伐蜀,蜀兵败,后主用谯周策降魏。晋时,李特复据蜀,晋桓温灭之③。至宋义熙中,谯纵又杀益州刺史毛璩于成都,称成都王。宋使朱龄石灭之。此蜀国形也。

注释

①汤镬:死刑的一种,把人放过大鼎或大镬,用滚汤将人活活煮死的酷刑。这里借指项羽惨死。②兜:传说曾向尧推荐共工,后被放逐。③桓温: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西龙亢镇)人,东晋大司马。

译文

当时,司徒华歆、司空王朗等向诸葛亮送书信,陈述天命使然,想要让蜀国向魏国归降。诸葛亮没有回应他们的书信,作《正议》说:“从前,西楚霸王项羽,不是依靠德行崛起,虽然拥有华夏之地,秉持帝王的势力和威风,但最终还是身败名裂,他的事情为后人警戒。如今魏国不吸取项羽灭亡的教训,反而去追求效仿。如果能有幸免于一死,他的后代也必然要灭亡。你们这些人炫耀苏秦、张仪的诡辩之说,到处摇唇鼓舌,颠倒是非,妄图诋毁唐尧,讥讽大禹、后稷,所以只白白劳心费力、舞文弄墨,这种事是品德高尚的人不应该做的事。又在《军志》中说:‘如果万名士卒,抱着必死的决心,就可以天下无敌。’从前,轩辕皇帝率领几万士卒,还能降服四帝,平定天下。更何况我们有几十万兵马,据守正道讨伐有罪的人,那谁还能够与我们抗衡呢?”诸葛亮死后,魏国派邓艾攻打蜀国,蜀兵战败,后主刘禅听从谯周的计策投降魏国。晋朝时,李特重又占据蜀地,后被晋国的大将桓温率军消灭。到了宋义熙年间,谯纵在成都杀死益州刺史毛璩,自立为成都王。宋刘裕派大将朱龄石率军消灭了谯纵。以上介绍的是蜀国历史情形。

原文

丑为星纪①,吴、越之分。上应斗、牛之宿,下当少阳之位②。古人有言曰:“大江之南,五湖之间,其人轻心,扬州保强。三代要服③,不及以正。国有道则后服,无道则先叛。”故《传》曰:“吴为封豕长蛇④,荐食上国。”为上国之患,非一日之积也。

汉高帝时,淮南王英布反,反书闻。上召诸将,问布反为之奈何,汝阴侯滕公曰:“臣客故楚令尹薛公有筹策,可问。”上乃召见,问薛公,薛公对曰:“布反,不足怪也。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上曰:“何谓上中下计?”令尹曰:“东取吴,西取楚,并齐取鲁,传檄燕赵,固守其所,山东非汉之有也。何谓中计?东取吴,西取楚,并韩取魏,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口,胜败之数,未可知也。何谓下计?东取吴,西取下蔡,归重于越,身归长沙,陛下安枕而卧,汉无事矣。”上曰:“是计将安出?”令尹对曰:“出下计。”上曰:“何为废上中计而出下计?”令尹曰:“布故郦山之徒也。自致万乘之国,此皆为身不顾其后,为万世虑者。故曰出下计。”上曰:“善。”果如策。

注释

①丑为星纪:星纪是十二星次之一,对应十二地支为丑。②少阳:指东方。③要服:指离王都很远的偏僻地方。④封豕(shǐ):大猪。喻暴虐。

译文

丑为星纪,是吴越的分野,其位向上和斗星、牛星呼应,向下当为少阳位置。古人曾经说:“生活在长江以南及五湖之间的人,内心轻浮,依靠扬州有利地势逞强。在尧、舜、禹三代时,这个地区还是个偏远地区,不是正式的管辖地区。当治国有道的君王使国家日渐强盛时,这里的百姓才最后归顺,如果遇到无道君王统治天下,使社会日益衰败时,这里的百姓最先起来反叛。”所以,《左传》中说:“吴就如同一头暴虐的大猪,一条长蛇,在逐渐蚕食北方上国。”所以吴国为北方国家的祸患,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

汉高祖刘邦时,淮南王英布反叛。高祖得知消息之后,召集诸将商议问:“英布谋反,怎么对付他呢?”汝阴侯滕公说:“我的门客是原楚国的令尹薛公,他有对付的办法,可以请他出谋划策。”高祖于是召见了薛公并向其征求意见,薛公说:“英布反叛,不足以奇怪。如果英布使用上计,那么我汉朝就将失去崤山以东地区,使用中计,则胜败不定;若使用下计,陛下便可以高枕无忧了。高祖问:“什么是上、中、下计?”令尹说:“东取吴地苏州,西取楚地荆州,兼并齐国攻取鲁国,传檄文到燕国和赵国,安守现已取得的地区,这样崤山以东就不为汉室所有了。什么是中计呢?向东取下吴地,向西取下楚地,吞并韩地,取得魏地,据有敖仓的粮食,堵截成皋要塞,结果如何便不可预知了。什么是下策呢?向东取吴地,向西取下蔡,把注意力放在越地,最后固守长沙,这样陛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汉朝便相安无事。”汉高祖说:“既然这样,英布将选择哪种计策呢?”令尹回答说:“用下计。”高祖问:“为什么不用上计和中计而用下计呢?”令尹说:“英布本是郦山脚下为秦始皇修筑陵墓的—名苦役,他妄想着能打下万乘之国,可见他日光狭隘,只顾及自身和现在,而根本不为后代万世考虑。因此说他必定使用下计。”高祖说:“非常好。”结果,果然被薛公言中。

原文

是后,吴王刘濞以子故而反①。初发也,其大将田禄伯曰:“兵屯聚而西,无他奇道,难以就功。臣愿得奇兵五万人,别循江淮而上,收淮南长沙,入武关,与大王会,此亦一奇也。”吴王太子谏曰:“王以反为名,此兵难以藉人,藉人亦且反王。”吴王不许。其少将桓将军复说吴王曰:“吴多步兵,步兵利险阻;汉多车骑,车骑利平地。愿大王所过城邑,不下,宜弃去,疾西据洛阳武库,食敖仓之粟,阻山河之险,以令诸侯。虽无入关,天下固已定矣。即大王徐行,留下城邑,汉车骑至,驰入梁、楚之效,事败矣。”王问诸老,诸老曰:“此年少摧锋之计耳,安知大虑!”吴王不从桓将军之计,乃自并将其兵。汉以太尉周亚夫击吴、楚②。亚夫用其父客计,遂败吴。

注释

①子故:汉文帝时,刘濞的儿子吴国世子与文帝皇太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下棋时出现争执,吴世子无礼,被皇太子用棋盘打死,刘濞因此痛失爱子。②周亚夫:西汉时的著名大将,沛县(今属江苏)人。在七国之乱中,他率领汉军,三个月平定叛军。

译文

同类推荐
  •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

    是胡适先生于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期写成的著作。被誉为“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虽然只有上卷,但是它的成就和特色足以为后世哲学史家开出全新的境界。”写法上摒弃了中国哲学史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开始写起的传统,直接从《诗经》、老子、孔子讲起。考证先哲生存年代,辩识古人著作真伪,还原先秦诸子本来面目。既不随意藏否,也不轻薄评议古人,言必有据,不作无谓的意气之争,显出作者平和的大家风范。此外,本书考证先秦各家流派的师承、变迁痕迹及递次演进的脉络,可谓“一本书读懂诸子百家”之作。
  • 君主论·论李维

    君主论·论李维

    书中有关领袖之道以及治国原则的观点无比深刻又惊世骇俗,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国家元首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精辟的解剖。
  • 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

    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

    庄子一生都在追求至道,返璞归真,鄙视功名利禄,求得自身的逍遥,庄子的书大多是通过对各家学派的批判,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有庄子一样的逍遥心态,会让你保有一份闲适,一份快乐。 中国的哲学源头可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其中尤以儒、道两家为主流,而庄周的《庄子》可谓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 一部《庄子》,成就了多少文人雅士,比如陶潜,比如李白,相信你也会因此过上流水一样自在、行云一样逍遥的人生!
  • 悦心语

    悦心语

    《悦心语(南怀瑾先生著述佳句选摘)(精)》是南怀瑾先生语录集,以笔记形式呈现。取材自南先生《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禅宗与道家》等著作。编者“断章取义”,稍加整理。本书内容博大精深,文字简短,通俗易懂,便于现代读者阅读。在保存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声浪中,有许多重要的学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是儒释道大师——南怀瑾先生。近半个世纪来,南师教化涵盖了儒释道,融汇了诸子百家,更及于医卜天文、拳术剑道、诗词歌赋,其影响既深又远。南师著述等身,不落窠臼,以个人亲身经历和独到见解,配合历史经验,站在时代高点,阐扬中国传统文化、人生哲学,使现代人得以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哲学的精深奥秘,并帮助现代中国人整理出传统人文文化的基础性读本,同时也有助于现代中国人找回民族自信心和文化归属感。二〇一二年九月二十九日,南师在苏州太湖大学堂辞世,享年九十五岁。南师已逝,却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精神遗产,那就是他的著述。每在阅读时,总会有一些词句,温暖、和煦,或一针见血——触动着我们的内心,难以忘怀。在南师离世届四周年之际,本社特将这些打动人心的词句选摘成册,让我们能随时翻阅,感念南师;也提供我们行走人世间为人处世的准则,更是一帖帖调适胸中纠结、矛盾情怀的良药。南老师,我们想念您,怀念您!
  • 沉思录

    沉思录

    《沉思录》的作者是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他把一切事情都不看成是恶,认为痛苦和不安仅仅是来自内心,并且可以由自己的内心加以消除。书中记录了他摆脱激情和欲望、希望获得冷静而达观的生活态度,阐述了理性与死亡的关系,分析了个人德行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同时要求人们常常自省,并付诸行动。
热门推荐
  • 地皮历险记

    地皮历险记

    一个伤痕累累的浪子最终成为拯救世界的人才,在亚马逊雨林、非洲撒哈拉沙漠、西伯利亚寒极、马里亚纳海沟、阿空加瓜山脉、夏威夷群岛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 晨夕朝露

    晨夕朝露

    爱是没有形状的东西,所以可以包容一切大的东西。爱是无限的东西,所以才会在今天,明天,十年之后,都会在心中感到.如果当初不是被命运的线相互连接着,那么现在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如果两个人有共同的归处,那么就不必让时间和距离阻挡我们。秋天的枫叶,冬天的雪花,春天的烟火,夏季的海岸线。你使我快乐。你使我幸福。因为有你。这是一个世界下的生活……冒险,不断地去冒险,如果命运是注定的,那么这个世界不是很无聊?
  • 人写诗伴人

    人写诗伴人

    随心所欲,无忧无虑,自乐自娱,自有乐趣。
  • 傲世魔妃夫君哪里逃

    傲世魔妃夫君哪里逃

    一场大火,生生地毁了她的幸福,心伤成殇,闭门一年,再次出现,就搅了新皇的登基大典!她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怎容他人觊觎?一场刺杀,让她死去的心一点点鲜活起来,黑夜中默默守护她的那双眼睛,是谁?那致命如毒药般却让她迷恋的熟似故人的雪兰清香,又在何方?一场宫宴,相逢对面,那颗沉寂已久的心再次跳动,只是摘下面具,却是残破陌生的容颜,他说,“太后娘娘,您认错人了!”只是,是否认错,只有擦家而过后胸腔之中蔓延的如潮水般席卷而来的苦涩微凉在无言地抗拒着他的无情。。。奈何,无情,亦是因为深情!
  • 找回灵魂

    找回灵魂

    故事讲述了因为永金小时候淘气,无意当中进入一场灵魂诅咒当中,算命先生“六指大仙”和妈妈王爱平商量出交换破解之法。在关键时刻通过天缘追回曾经的灵魂……
  • 帝少的小娇妻

    帝少的小娇妻

    杨晓芸是一位平凡的女大学生,每天两点一线的大学生活却不觉得无聊,唯一的兴趣就是喜欢看小说,这占了她生活的一大部分,结果睡了一觉就穿进一本小说的书中,那是她最近看的一本连载的言情小说,特别精彩还意犹未尽,但她却不想穿越啊啊啊!在她醒来的时候一脸懵逼,完全是被吓得,因为她发现自己躺在床上……
  • 重生隐婚影后逆袭记

    重生隐婚影后逆袭记

    作为娱乐圈最靓的崽,宁晓臣在各种陷害中艰难的爬到了影后的位置。结果还是被害死了。可直到死,她都不知道要害她的罪魁祸首是谁。重生回到命运转变的关键时刻。憋屈一世的宁晓臣,决定这世要做娱乐圈最狂的崽!何邵:“你只管狂,我会为你保驾护航。”糊涂一世的宁晓臣,决定这世一定要揪出那个暗中迫害她的人。当所有秘密揭晓……宁晓臣不禁仰天长叹,“生活啊~真是一盆巨大的狗血!”何邵:“没关系,我会为你干了这盆狗血。”“……”“何总,咱们是协议结婚,两年时间一到,咱们就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从今往后再无瓜葛……”何邵:“协议已经没了,我只有结婚证。”
  • 斗罗之一剑倾城

    斗罗之一剑倾城

    看我一剑破山河,二剑断江山,三剑招万物,四剑……………唐三:好了,小念快点洗洗睡吧唐念:……………且看我唐念如何在斗罗中造就丰功伟业,如何调教唐三,如何成神这本书特别不错,就是作者特别懒,建议先收藏,每天投投票,养肥了在杀!
  • 武神之界

    武神之界

    武神大陆,妖兽横行,武者争夺天命。看大学生古风,如何玩转武神大陆。
  • 尚门重生皇后谋

    尚门重生皇后谋

    尚门嫡女刘薇兰,前世痴情痴爱,却被丈夫砍去双腿不得好死,到底那一刻发下毒誓,若有来世绝情绝爱,让他也尝尝被至爱之人毒杀的滋味。一朝醒来,上天竟然让她还魂重生,回到了嫁给他后的第三天。这一世,她韬光养晦,狠毒做事,联合他仇敌,誓要将他置之于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