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23800000014

第14章 刚柔(2)

刚柔与阴阳五行

原典

刚柔,则五行生克①之数②,名曰“先天种子③”,不足用补,有余用泄。消息④直与命相通,此其皎然⑤易见。

注释

①五行生克:中国古代哲学、医学用语。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世界万物由这五种物质组成。生,指五行之间相互生成,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辗转相生。克,五行之间相互制约,比如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辗转相克。②数:运数,气数。③先天种子:先天留传下来的生命力。④消息:指阴阳刚柔的相互消长,古有《五行原理消息赋》一文,中“消息”二字如此。⑤皎然:月光明亮的样子,这里指清晰可见。

译文

事物的阳刚和阴柔,是由五行之间相生相克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先天种子”——先天所遗传下来的生命力。如果其中某一部分之相对柔弱,其他部位之相就会对它加以补充;如果整个身体的某一局部之相过于刚强,其他部位之相就要对它进行削损。人相之中,阳刚与阴柔的彼此消长跟人的先天命运密切相联,这就像皎洁明亮的月光,是比较容易看见的。

解读

《冰鉴》一书以“神骨”开端,接着以“刚柔”继之。“神”“骨”是“相”的根本,是“先天种子”。有了“种子”才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而“刚”“柔”也是“先天种子”,换句话说,“神”和“骨”很重要,而“刚”与“柔”同样很重要,辨别清了“刚”“柔”,才可以弄清楚“刚柔”与“五行生克之数”的道理。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人们观察和判断人的命运的时候,既要合乎人的自然性,也要合乎人的社会性,并且将这两个“合乎”落到实处。这个实处就是阴阳互转、五行生克的规律。说穿了,阴阳五行只不过是人们用来认识和解释客观了解对象的一种方法而已。

因此,在论“刚”“柔”之前,先谈一谈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它是“刚”“柔”的理论基础。

阴阳学说的产生,早在夏朝就已形成。八卦中的阴爻和阳爻就出现在夏朝的占书《连山》中(《连山》、《归藏》和《周易》是古代著名的占书,现只存《周易》,《连山》《归藏》已经失传)。《山海经》中记载:“伏羲得河图,夏人因之,曰《连山》;黄帝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列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这就是说,伏羲氏得到河图,夏朝人根据河图作《连山》,商朝人则作《归藏》,周朝人则据此作《周易》。

河图又是怎么回事呢?它与洛书并称“河图”“洛书”。相传我国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领袖伏羲时代时,有龙马出黄河,背负“河图”;有神龟出洛水,背负“洛书”。伏羲氏得到“河图”和“洛书”后,根据“河图”和“洛书”上的阴阳点画成八卦。后来,宋代的大学者朱熹更神了,把“河图”“洛书”说成“天地自然《易》”。

阴阳是中国哲学的特有范畴,起初用来指称两种相互对立的气或气的两种状态。后来又用来指称宇宙间一切相互对立的关系,以及矛盾统一的动态均衡势力或属性。阴阳所概括和象征的范围极其广泛,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相互对立、矛盾统一的事象物理,都无一不包容其内,如天与地、日与月、昼与夜、动与静、冷与暖、虚与实、明与暗、吉与凶、黑与白、刚与柔等。简单地说,阴阳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事象物理的基本规律,两方面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同消长,共转化,构成了宇宙运动的基本规律。

五行学说的产生,则至今未有定论。易学界认为,五行学说应是与阴阳学说同时产生的。史学界则认为五行的创始人是孟子。哲学界却认为产生在西周,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三种意见一直相持不下。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它们各有各的属性:

“木”具有生发、条达特性,

“火”具有炎热、向上特性,

“土”具有长养、化育特性,

“金”具有清静、收杀特性,

“水”具有寒冷、向下特性。

古人认为,五行是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也是阴阳运动的外化形成和转变的方式。五行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行之中,一种元素对另一种元素具有生发促进作用的叫“相生”,一种元素对另一种元素具有抑制约束作用的叫“相克”。五行相生规律是: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通俗地说就是:木能够生火,木燃烧起来构成火;火能够生土,火燃烧的灰尘积累起来就成了土;土能够生金,一般常识以为,金是从矿土中挖掘或淘洗出来的;金能够生水,就好像露珠凝结在冰冷的铁块之上;水能够生木,就是因为有水木才会生长。这就是五行相生的道理,五行环环相生,跟生物链一样永不停止,构成一幅生生不息的太极图。

五行不仅相生,还会两两互克,由此构建起一个相互制约、势力均衡的动态体系。

五行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通俗地说:木能够克土,是由于树木生长总是破土而出,树根却深深地插入地内;土可以克水,是水岸、水堤、水坝、水坎可以拦水,土可以吸收水等;水能够克火,就是因为水可以浇灭火;火可以克金,就是因为火能熔金;金能克木,是因为用金属制成刀、斧等可以砍伐树木。这是显而易见的常识。

五行之间,相生相克,周而复始,永远不灭。

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这种相克关系叫逆克,也叫反克,一般人称为五行五侮。

五行的相生相克,不是只生只克,而是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互联系又相互转化。除了“金克木”“木克土”这类顺克现象之外还有逆克现象,如木能够克土,但是如果土很硬而木太嫩,木就很难生长起来,木反被土克;金能够克木,但是如果金太弱,木太强,那么金反而会被木克;土能克水,可是水太多太大,水就会冲走土,土反被水克;水能够克火,但如果火多水少,就会反而水助火势,火反而克水;火可以克金,但是如果金强火弱,火就发挥不了作用,反而熄灭了。

相克的道理如此,相生的道理也是如此。

五行相生,但是如果两个元素之间势力反差太大,环环相生形成反克。水能够生木,但是水太多了,木就没法生长,常言所谓“众水漂木”者也。木能够生火,但如木太多太旺,火不但不能生成,反而会很快熄灭。金能够生水,金旺水弱,水的作用就发挥不出来。土可以生金,但是如果土太多了,金就被掩埋起来了。

五行相生相克之间的关系看起来是很复杂的,但是基本生克关系就是这四种:相生、相克,克与反克,生与反克。

中国古代以天干地支纪年,这与阴阳五行也有密切的关系。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10个;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12个。

天干的阴阳五行如下:

甲乙属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

丙丁属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

戊己属土,戊为阳土,己为阴土,

庚辛属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

壬癸属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

地支的阴阳五行如下:

寅卯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

巳午属火,午为阳火,巳为阴火,

申酉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

子亥属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

辰戌、丑未属土,辰戌为阳土,丑未为阴土。

那么,人的性情、命运与阴阳五行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为了说明和解释宇宙的万事万物,中国古人用阴阳五行的观点去分析一切,将一切东西都纳入了这一体系。如将东方、春季归入木,南方、夏季归入火,中间、长夏归于土,西方、秋季归于金,北方、冬季归于水。如将五行与五官、五德等搭配起来为木目仁、火舌礼、土口信、金鼻义、水耳智等。

这实际上是“天人合一”的观念在阴阳五行上的表现。“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观念。这种观念认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之间,是相通、相类和统一的。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一般都主张天与人相互统一,而反对天与人相互为敌,他们力图探究天与人的相通之处,以求人与天的和谐与一致。这与现代的环境保护主义有相通之处,但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比环境保护概念有丰富得多的内涵。有人认为,主张和讲求“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之一,而力求达到“天人合一”,则是中国人最高的生存境界。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人作为“万物之灵长”的高级生命,是自然世界的产物,因而蕴含着自然世界的全部信息,是自然世界的缩影;同样,人又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因而蕴含着人类社会的全部信息,每个人都是社会的缩影。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人不仅仅具有自然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

依据上述理论,古人在预测和判断人的命运时,要求人相既要充分合乎自然性,又要充分合乎社会性。而合乎自然性和合乎社会性落到实处,就是符合阴阳五行的运动变化规律,即阴阳互转、五行生克规律。

三国时期魏国思想家刘劭在《人物志》中认为,人物的根本,可求于情性之理。然而情性之理既微妙又玄奥,如果没有圣人的眼光,一般人难以洞察明白。情性之理可求之于人外在表现,也就是说,要知道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可由观察其外在音容笑貌,一举一动而获得。整个识人的途径,是从外表而知内心的,从显处判断隐处。即:物,必须由外而内寻其质性。

形质来自何处呢?三国魏人刘邵认为形质与五行、阴阳、元一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含元一以为质,所以有其混同;因为察阴阳以立性,所以有其刚柔;因为体五行而著形,所以有如水、火、金、木、土的形状。形状尽管千变万化,然其内在性质则不变,因而形成形质。

经由元一、阴阳、五行以论情性,为气性论者(或称才性论、质性论)的依据。东汉时期王充提出“用气为性”的主张,他认为“元一之气”是“性”之根源。王充说:“人禀气于天,气成而形立。”又说:“人之善恶,共一元气。”气有多少,决定性的好坏。

人之材质,在于所察之气有多寡、厚薄、清浊之分,所以人的质性自然就有善恶、智愚、才不才、贤不肖的差别。察气多、厚、清者为智者,察气少、薄、浊者为愚者。虽具有可塑性,然而对意志力薄弱的人来讲,变化不会很大。

东汉盛行阴阳五行学说,凡来气者,称之为阳气;凡去气者,称之为阴气。阴阳二气来自天地元一之气,并融为一体,天地间有阴阳气之分,人也就有阴阳之两面,因此董仲舒说:“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阴阳也。”

人的阴阳两面指的是贪与仁。董仲舒说:“人之诚,有贪有仁,仁贪之气两在于身。身之取诸天。天雨,有阴阳之施;身亦雨,有贪仁之性。”贪气可以从恶,仁气可以从善。人所表现出的贪仁,乃由染习而成,所以人性的善恶有待于后天的教化。

将这些原理用在分析人的身上,就构成了《冰鉴》“刚”“柔”的实用价值。这就是将人的各种要素分别挂上阴阳五行的标签,然后依照相生相克的关系去加以观察和判断。观察和分析人物的根本可以求助人的情性,但是人的性情之理微妙非常,需要极高极深的洞察能力。性情之理必然从大的外表上表现出来。要知道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可以观察其外在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对于整个人的认识,应该从外表到内心,从明处到隐处。也就是从外形去探求本质。

怎样将外形跟本质联系起来呢?人们将这些关系列成以下表格:

阴阳五行蕴藏在人相之中,但是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常常会出现“不足”或“有余”的情况。《冰鉴》为此开出的药方就是“不足用补,有余用泄”。其意思是说:如果人相中某一部分不足,就要在其他部位加损或弥补,即《老子》中所言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如果某一部分“有余”,就要在其他部分损减,这是比较中和平衡的“阴阳互补”“刚柔相济”。例如,一个人的眼睛欠佳,而耳朵却极佳,那么耳朵就弥补了眼睛的“不足”。如果一个人的颧骨太高,而鼻子高隆,那么就可以消减颧骨带来的阳刚太盛,这就是“用泄”。

老子《道德经》第77章中讲:“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奉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天的“道”,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高了就把它压低一点儿,低了就把它抬高一点儿,拉过了就把它放松一点儿,不足时就把它拉满一点儿。天的“道”也是减少有余的来补给不足的。人的“道”则不是这样,是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谁能够减少有余的来奉献给天下人呢?只有遵循人道的人。因此,圣人助长了万物而不恃恩求报,有所成就而不自居有功,他不愿意表现自已的聪明才智。

《冰鉴》中讲到的“不足用补,有余用泄”是老子思想的延伸。这个思想在阴阳五行中是辩证的重要体现。比如金旺,所谓物极必反,刚极易折,则用水来泄金之旺;如水太弱,不足以济事,则用金来生水,助其弱势。这种总体观念,可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观点。在运用“不足用补,有余用泄”时,应遵循事物消长之理——即阴阳均衡、刚柔相济、五行和谐统一的规律。

以阴阳刚柔及五行学说来品鉴人物,其说由来已久,而最为术数相学所推崇。如陈抟《风鉴》所云:“人之生也,受气于水,察形于火,水则为精为志,火则为神为心。精合而后神生,神生而后形全,形全而后色具。是知显于外者,谓之形;生于心者,谓之神;在于血肉者,谓之气;在于皮肤者,谓之色;形之在人,有金木水火土之象,有飞禽走兽之征。”又如《太清神鉴》卷五《论骨肉》云:“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刚曰柔。故地者,具刚柔之体而能生育万物也。山者,地之刚也。土者,地之柔也。刚而柔,则幸奉而不秀;柔而刚,则虚浮而不实。故人之有骨肉者,亦若是矣。”又《太清神鉴》卷二《论五行》,可以与本篇所论的“外刚柔”联系起来看。如其《五行所生》论云:“木为仁,主英华茂秀,定贵贱也。火为礼,主势威猛烈,定刚柔也。金为义,主诛伐,刑法,厄难、灾危,定寿夭也。水为智,主聪慧明敏,定贤愚也。土为信,主德载万物,定贫富也。”又有《五行相生歌》《五行相克歌》,说什么“耳有垂珠鼻有梁,金水相生主大昌。眼明耳好多神气,若不为官富更强……”,讲的就是所谓五行的“顺逆”与人之命相的关系,其实多是牵强附会,属于唯心主义的迷信思想。但如果说,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体现了事物发展盈虚消长之理,即阴阳平衡、刚柔相济,五行和谐统一的规律,以此来观察人生的顺逆发展变化过程,就是合理的看法。

《周易》的《系辞上》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风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故易有太极,有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又其《说卦》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著,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交,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人命。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冰鉴》本篇的“阴阳”“刚柔”“动静”等思想,追退其源流,就是从此而来。刘邵的《人物志》论《英雄第八》云:“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若校其分数,则互相须,各以二分,取彼一分,然后乃成。”其所谓“英雄”,也是阴阳刚柔能够兼济之人。

同类推荐
  • 自助者天助

    自助者天助

    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首先得认识自己,柏恩斯也说过:“啊!请赐给我们力量,好让我们看清自己,如同别人看清我们。”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机会因此而降临,命运随之而改变。
  • 选一种姿态,让自己活的无可替代

    选一种姿态,让自己活的无可替代

    治愈系女神黄竞天首部随笔集,写给对自己不满意,却又无力改变的年轻人,你想改变,却以一种安于现状的方式生活?每天重复着生活节奏和内容的你,当你因契机,或是一句话,或是一份有时间期限的合约,或是你根据现实做出的合理推断,你清晰地看到二十年、四十年、一辈子的每一天,你便不免有些触动,选择、转变或放弃些东西。选一种姿态,让自己活得无可替代。愿你以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不要为了讨好这个世界而委屈了自己。
  • 低调的智慧

    低调的智慧

    本书内容包括:脚踏实地一安于做平凡之事、韬光养晦一学会隐藏光芒、平易近人——扩展你的人脉、谨言慎行——做事需掌握时机、谦虚忍耐——懂得适时低头、中庸立身——凡事适可而止、知足常乐——低调对待名和利、不逾底线——把握低调原则、淡看得失一低调是一种人生境界。
  • 感悟亲情——感人肺腑的106个回忆

    感悟亲情——感人肺腑的106个回忆

    "在人生的花季,每个人都有着花样年华,花样梦想,花样认识,花样求索,我们除了要学习知识之外,还应该包括对心灵的构筑,而心灵的构筑就得从一点一滴开始。迫切需要解读的构筑心灵的重要话题。每个点滴和每个细节中,都有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词语需要去领悟。"
  • 方与圆的智慧

    方与圆的智慧

    本书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包括:方圆之道解读说话技巧、方圆之道解读处世方法、方圆之道解读商场风云、方圆之道解读职场准则、方圆之道解读爱情与友情、方圆之道解读人生禁忌。
热门推荐
  • 河中木岛

    河中木岛

    清明前夕,故都市发生一起又一起人口失踪案件,警方介入调查却苦无线索,全城人心惶惶。在上大学的李独锌接到邀请参加夜晚派对,而派对的地点却在河中央的木岛之上,同时参加的还有各色各样的未知的人。派对当晚灵异事件频发,这与故都市失踪案件有什么联系......
  • 大明皇叔

    大明皇叔

    只是吐槽了下作者,眨眼间发现自己竟然穿越了……等等,我没想穿越啊!竟然成了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作死王——朱高煦!造反的话,关键现在是永乐二年……那么当务之急就是先把老爹、大哥巴结好,顺便开始跑路吧,京城太危险,我要去云南!谁知这一跑,跑出个新世界……读者群:1014851727,欢迎前来吐槽!
  • 你似天边遥遥星光

    你似天边遥遥星光

    我喜欢你。苏北喜欢南风,不是一见钟情。“南风,你再说一遍。”南风不喜欢苏北,没有原因。“苏北,我很累。”大家都以为他们在一起了。其实,不可能的。苏北知道。最盛大的告白和最沉默的离开。对不起,南风。打扰了。“你本无意穿堂风,偏偏孤倨引山洪。”愿你的青春,有她一直陪伴。请不要,追悔莫及。 “真好。兜兜转转,跌跌撞撞,我回到了原地,你还在那里。”
  • 阴佩

    阴佩

    以一枚千年古佩为引,以错综复杂的两个女子身世之谜为由,以龙虎山传人尘世的百年恩怨为缘,以主角花铭的视野再现1937年后的中国风云,再现那一段跌宕起伏的岁月沧桑。僵尸王、生化怪物、机关密道、七笑尸、鬼打墙、吸血鬼、狼人、墓地奇遇、变异异能、黑帮风云、鬼魂大军、人脚欢、赶尸、阴尸、旱魃、应龙、人蛇、化蛇……战火风云的石头城、奇特的湘西文明、异域的新疆昆仑山、独特的古滇文化、神秘的西藏佛教……跟随主角花铭的视角,为你展开一副意想不到的冒险刺激之旅,嬉笑怒骂,自成一部铁血柔情、抗日大义、诡异的异兽情怀的悬疑恐怖惊悚之作。一切只为你们而冒险……搞笑、历险、离奇、探索、悬疑
  • 千曲咒

    千曲咒

    女主祭灵生而为魔,各大仙家为了已决后患决定毁了整个魔族,包括年仅两岁的祭灵,那一夜,灵山祭氏血流成河。魔族宦娘带祭灵逃离了灵山,却遭人拦截,不知是谁暗中相救才得以离开,已灵魂滋养,用怨气来保留最后一缕残魂才坚持到了现在。十七年了,该回来了……
  • 日常猫咪非日常

    日常猫咪非日常

    重生成猫,发现是一个平常世界,本以为会平凡的过完一生……突然得到了一个可以联系万千世界的聊天系统,这让它又燃起了新的希望,只是这个系统好像有点怪怪的……说好的宠物聊天系统呢?怎么大部分都是二次元人物呢?而且那些逗比是怎么回事?ps:预计成员有:魔法少女小圆五人,魔炮奈叶铁三角,魔卡少女樱……
  • 高冷学霸他人设崩了

    高冷学霸他人设崩了

    铭城六中有个校花,学习好,性子好,是一众老师的掌中宝,奈何刚开学就被六中的混世魔王给盯上了,谁也不知道一个不学无术的学渣,是怎么把众人的女神给搞定的。而就在一众男同胞心里窝火,女同志疯狂磕糖都时候,两人接连销声匿迹了。后来,帝都三中来了一个关系户,除了一张脸长的看得过去之外,学习一塌糊涂不说,好像还留过级,不是什么正经女孩子。可谁知道,这位平平无奇吊车尾的学渣,竟然让年级第一的的高冷校草给死皮不要脸的往上贴了,众人一时间大骇,高冷校草人设崩了?!三中校花:“让校草倒追的感觉怎么样?”余欢:“他可能吃错药了。”顾璟时气急败坏:“余欢,两年前不告而别,这次你别想始乱终弃!”装乖的带刺野玫瑰×伪高岭之花腹黑学霸「破镜重圆‖从校服到婚纱‖甜‖男女主皆为美强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倾城女帝 傲娇归来

    倾城女帝 傲娇归来

    世人皆不知,她本是“女娲娘娘”最小的女儿,凤凰一族,乃上古时期女娲娘娘的护卫,女娲和自己的贴身护卫,也就是凤凰一族的族长“凤苶”相爱,有了她,同时她也是凤凰一族的长老们,选中的下一届“凤神”,真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幸运儿,可就在她刚刚接任“凤神”之位,即将迎来千岁生辰的前夕,却被最信任的朋友和亲人背叛,一位“天之骄女”骤然间经历了一场"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天堂坠入地狱,受过脱去“仙胎神识”的酷刑后,被打下了“仙神台”,坠入了永世的轮回。他,轩辕云,当世最神秘的的家族,轩辕一族的少主,也是当今宇国之帝王,神界尊主,为了她,前世甘愿坠入无边黑暗,只为等待她的转世;他,完颜楚,东秦大皇子,为了她,甘愿行使逆天大法;他,纳兰若瑾,当今武林的暗帝,为了她,不惜挑起武林浩劫;他,南怀钰,魔界之王,为了她,最终魂飞湮灭;他,涅梵音,“幻羽国”最年轻的少年将军,原为龙族太子,为她,甘愿承受剥皮抽筋之刑;一场婚礼,十里红妆,举国震动,各偏安小国纷纷前来恭贺,当世最大的国家“幻羽国”倾全国之力给他们的公主“轩辕霄玥”办婚礼,本应是何等的隆重和盛大,可是观礼的众臣和百姓,却都是一副哀戚的神情,“幻羽国”公主“轩辕霄玥”,今天本该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却成了她这一生中最大的梦魇;涅槃重生,倾城绝世,转世归来,凤眸一抬,唇角一杨,搅动的天下归一。一只要成精了的呆萌‘红眼狐狸’小萌宠,加上一个更加呆萌到瞬间要融化了你的心的,人称‘傻白甜’但却精明到“天~怒人怨”的主子,一个外表似仙人,又近乎妖孽的,儒雅的,俊逸的,但却满肚子阴谋诡计,阴险腹黑,外加极度无赖的‘一国帝王’,与两个集所有大人的优点于一身的,四五岁的小萌宝,为争夺一个傲娇到不行了的,容颜绝世的,女帝的宠爱,见天滴!!!互相扯后腿儿,那画面,瞬间美醉了你我,美醉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