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09800000016

第16章 关爱如雨,润物无声(5)

日头很毒,车轮碾在马路上,软软的,骑车的我感到有些神情恍惚。忽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到我的耳朵里:“说好了4块钱的,您怎么才给3块钱?”我蓦然一震:是父亲?“只有3块零钱了,少1块就少1块嘛,还这么计较?”乘车的年轻人拧了一下头,夹着包就走。“那怎么行!整钱我也找得开呀!”那满身是汗的瘦弱老人的确是我的父亲。“你这老头够烦的呀!1块钱是你的命?”说罢,小伙子转身消失在人群里了。

隔着冷饮摊,我看见烈日下的老父亲嘴唇颤抖了一下,默默地摇了摇头,把那三张零钞小心地掖进腰包里,骑上三轮车,用力一蹬。他摇了一下车铃,但那铃声哑哑的,就像汗水砸在柏油路上一样沉闷。

“这人真差劲!竟赖老头的钱。大热天的,老头容易吗?”“您还不认识这老头吧?他姓白,上过电视!听说踩三轮车的钱全捐给穷学生了。唉,都一大把年纪了,也不知道他图个啥……”听着女顾客跟摊主大婶的对话,我悄悄地望着渐行渐远的父亲,他吃力的、佝偻的背影把我的心揪得生疼。

这事发生在1993年夏天,我执拗的老父亲已经整整80岁了。

父亲白方礼1913年5月13日出生在河北沧县大官厅乡白贾村,他没念过书,却十分尊重有知识的人。13岁那年,他离开老家,到天津靠蹬三轮车糊口;后来,他成了工人,退休前是天津市个体劳动者协会的运输工人,曾给一些单位运送油漆等货物,单位考虑到他年岁大了,便分配他去干“人力三轮出租”。

1986年秋天,有一个姑姑去世,我随父亲回老家奔丧。到了村里,父亲看见很多孩子穿着破衣烂衫,甚至上不起学,就痛心地对我说:“我当年就是因为穷才逃难到天津。怎么过了几十年,老家还是这样穷?”

丧事酒席间,村小学的老校长和我们父女同桌。老校长突然很伤感,搛起一片肥肉却久久没有放进口里。他说:“咱们国家确实在进步,有许多人富得流油。可谁看得见咱们这些穷光蛋?那些有钱人每天都在琢磨着‘下顿吃什么不腻’,咱们穷山沟的孩子却盼着‘哪天才能敞开肚皮吃顿肉’!许多人家穷得叮当响,锅都揭不开,哪有钱供孩子读书?都说‘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咋就这么难……”又一杯苦酒下肚,老校长满眼含泪,“农民为什么穷啊?因为没文化;可农民为什么没文化啊?千百年来,还不都是因为一个‘穷’字?”老校长的这番话,让父亲和我为之一震。那一刻,我的心口则蓦然像被谁擂了一拳头似的隐隐作痛,我看见父亲悄悄抹了一把眼泪。

回到天津后,父亲几天几夜睡不着,村里那破旧的校舍和孩子们可怜巴巴的眼睛,在他的脑海里久久萦回。那天黄昏,父亲毅然去银行,递上存折,颤抖着声音说:“全取……”

父亲的这一决定让全家人都捏了一把汗:我们兄妹几个都不富裕,存折里的5 000元是父亲大半生的全部积蓄。我好言相劝:“爸,这可是您的养老钱啊!您攒这点儿钱不容易,可别一时冲动……”父亲平时最疼我,但听了我的话却发火了:“我主意已定,谁也别插杠!”我只好陪着父亲,把他的第一笔助学捐款——5 000元养老钱送回老家。

接过那沓带着父亲体温的钞票,老校长哭了。父亲也哭了,他摸索着从兜里又掏出仅有的300元……

回到天津后,父亲重操旧业,又蹬起了三轮车。74岁的父亲从头做起,当女儿的如何不心疼!

从那以后,父亲总是一大早就出门,直至晚上11时多才回到家,就连冬天也不例外。有一次,他感冒发烧还照样去蹬车,我们做儿女的没少劝阻,但父亲的倔劲上来了谁能拦得住?我们劝得紧了,他就梗着脖子回一句:“出点汗就好了,别大惊小怪!”

那天,感冒的父亲依旧上路,我不放心地远远骑车跟在后面。在等客的间隙,父亲竟然累得趴在三轮车上睡着了。我心疼极了,怕父亲摔下车,终于忍不住赶过去嚷起来:“爸呀!您这岁数,应该是社会帮您啊!国家这么大,穷人多了去了,靠您一个人的力量,您帮得过来吗?”父亲惺忪着眼愣在那里,半晌才出声:“闺女呀,爸爸不懂什么理儿,我就觉得这样做,心里踏实些……”

在受捐学校的宣传下,父亲的事迹被报纸和电视台知道了。天津人渐渐熟悉了“白芳礼”这个名字和他的那辆破旧三轮车。

父亲啊,当年迈而单薄的您努力蹬车的背影成了爱心标志,有谁能够体会女儿心底那份深深的无奈与疼痛啊?

风雪中我噙不住酸楚的泪:您帮别人谁帮您女儿啊?

父亲最快乐的时候,一是夜晚归来,在灯下整理他辛苦挣来的一堆小票子,一张张摊平、叠好,然后用橡皮筋扎起来,包在一块手帕里;二是当手帕里的零碎钱攒够几百元了,他蹬车给某学校送去。

一笔笔款项被捐送到天津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河北区少年宫……父亲捐款从不要收条,但受捐单位和学校认真做记录。“白爷爷送来的钱都是他一脚一脚蹬车的血汗钱,我们要重视起来,不能让他白辛苦啊!”天津红光中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学校都对父亲支教款的使用非常慎重,不仅作了详尽的记录,还多次举办“白芳礼助学基金发放仪式”。每到这时,父亲都会开心得像个孩子:“白爷爷的钱来得的确不容易,可你们只要好好学习,朝好的方向走,就不要为钱发愁,有白爷爷一天在蹬三轮,就有你们娃儿上学念书和吃饭的钱。”

为了多挣点钱、多帮助几个孩子,父亲没日没夜地蹬车、蹬车。父亲在他那辆破旧的三轮车上挂了面小红旗,上面写着:“军烈属半价、孤老户义务”。一见有生意,父亲的笑容一如干瘪的花儿。父亲那是真的开心啊!他佝偻着腰,使劲地蹬车,在车轮“咿呀”的叫声里,他甚至会哼上几句。时间长了,有的客人认得他,知道他的善良与苦心,就多给他一两元。这时候,父亲会感动地念叨:“世上还是好人多呀!”

每年春节,父亲总是更忙碌,因为那几天大部分蹬三轮的人回家过年了,父亲说一天能多拉二三十元的活。哥哥心疼父亲,要替他拉。父亲总是说,那怎么行,我自个的事情自个干……

1991年,与父亲相濡以沫多年的继母患直肠癌去世了,父亲非常悲痛。父亲对继母的感情在我们看来甚至超过了对我们的生母。但是,在安葬完继母的第二天,父亲又蹬三轮车上路了。我们都没有劝父亲,我更是理解父亲此刻内心的孤单与落寞。那个早上,看着父亲老迈的背影渐行渐远,我潸然泪下……

1994年,父亲已经81岁高龄,在开春的一次给贫困生捐资会上,他把整整一个寒冬挣来的3 000元辛苦钱交给学校。父亲开始思忖:现在缺钱上学的孩子这么多,光靠我一个人蹬三轮挣的钱救不了几个娃儿,何况自己老了,这可咋办?他琢磨了一宿。第二天,他决定把自己那两间老屋卖了,再贷点款办个小公司。我们几个子女生活都不富裕,父亲却开导我们:“他们比咱们更穷……”

不久,市长亲自给我父亲在紧靠火车站边划了一块小地盘,全国唯一的“支教公司”——天津白芳礼支教公司宣布成立!此后,父亲凭着卖掉老屋的1万元和贷来的钱做启动资金,慢慢地,公司由开始的一个小亭子发展到后来的十几个摊位,连成了一片。父亲雇了几个贫困山区来城务工的人,经营糕点、烟酒什么的,而自己仍旧节衣缩食地蹬三轮车。公司赚得最多的一个月,除去成本、工钱和税,还余1万多元,父亲1分不留全部用于支教。

从那时候起,父亲就住在车站边的铁皮屋子里。这屋子里所谓的“床”,只不过是两摞砖上面搁了一块木板和一件旧大衣。冬天寒风习习,夏天骄阳似火,父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了一个个酷暑严冬。对父亲的执拗,我们既心疼又无奈。我和哥哥姐姐给的一些半新衣服,父亲总是舍不得穿,不时转赠给熟识的民工,自己则常年穿得可怜兮兮的。邻居和同事们看见,难免有闲话,每每弄得我们很难堪。可我说了无数次,父亲依然不改。

父亲节俭度日几近苛刻,他的一顿饭常常是一个馒头、一碗白开水、一点掺了水的酱油。我们曾苦苦相劝:“爸爸,回家吧!”父亲总是说:“没事,我过得挺好的。”隔三差五地,我总会给父亲做些好吃的送过去,一饭盒肉或者鱼,可父亲常常留到变质了也舍不得吃。每次看父亲回来,我都会难过好几天。

就在父亲的支教公司经营得红红火火的时候,1995年冬天,我下岗了。不多久,在电视机厂工作的丈夫也失业了。孤苦无助的时刻,我很自然想到了父亲。我是他最疼爱的老闺女呀!可是,当我把自己想到支教公司打工的想法跟父亲提起时,父亲竟决绝地说:“你要自力更生。这个买卖是为公的,你不能掺和。”

听了父亲不近人情的话,我积压了多年的火终于爆发了:“您大公无私,是活菩萨行了吧?您天天帮这个帮那个,您什么时候帮过我呀?我是您的亲闺女呀……”我委屈地边哭边吼。父亲愣了一会儿说:“我早晚都得走的。要是我现在已经不在了,难道你就不活了?一个有手有脚的人,应该靠自己呀!”我听了这话更来气:“我都40多岁了,哪个单位肯要我?您天天帮别人,可谁来帮您女儿呢?连自己的父亲都不肯帮,我还能指望谁?”我狠狠地摔上那扇铁皮门……

祸不单行,不久,我丈夫得了脑栓塞,住院没几天,家里的所有积蓄都花光了。贫病相逼,无奈,我只好硬着头皮再去找父亲。

父亲说:“借钱?我哪有!”

“您怎么说没有呢?上个月您还给天津大学送去好几千呢。爸!您女婿还在病床上啊!连个救命钱您都不帮吗?”我忍住泪,苦苦相求,“我不是问您要,是借。等孩子他爸病好了,我一定想法子还您!”

“不行啊,那不是我的钱!”父亲思忖了一会儿说。

父亲的绝情话听得我心口发颤。我凄切地看了一眼父亲,那一刻竟觉得他是如此的陌生:“您还是我父亲吗?我到底是不是您的亲生女儿?”我大喊一声,冲进风雪交加的夜幕里,滚烫而凄楚的泪水奔涌而出……

父亲临终的话让我撕心裂肺:“老闺女,我对不起你!”

丈夫出院的前一天,父亲带着几个冻得皱巴巴的苹果,蹬着三轮车到了医院,他没有说话,只低着头待了一会儿就走了。我气得真想把那几个苹果扔出去,但想到父亲已经这么大年纪,我还是忍住了。隔着窗玻璃,我瞥见父亲蹬着三轮车的背影,泪湿眼眶。父亲啊!您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我赌气,一连几个星期没有去看父亲。但不知怎的,我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梦到他。那天早上,我不由自主地买了一条鱼,炖好装上,去看父亲。

雪化得差不多了,雪水结成的冰在朝阳下慢慢地融化。远远地,我看见父亲的铁皮屋门开着,几个人正围在门口跟父亲说话。走近了,我才知道那是南开大学的三个学生,一男两女,其中一个女生脚上穿着破旧的绿军鞋。我的心不禁一紧。

原来,他们都是边远山区考上大学的苦孩子,就在不久前——就是我向父亲借钱遭拒的第二天,父亲用血汗钱又一次替他们和另一些贫困大学生交了学费。寒假里,他们的爸爸妈妈为了表达心意,特地让孩子给白爷爷捎些土特产。那是怎样的礼物啊:三个小小的塑料包,里面分别装着几颗核桃、两把红枣和几撮辣子面。“白爷爷,也没啥好送您的,就这点心意,您收下吧!”父亲嘴唇哆嗦,说不出一句话来,只是狠狠地点头,再点头。三个孩子在寒风中站成一排,恭恭敬敬地向他们敬爱的白爷爷鞠躬……

孩子们走了,我进屋,把揣着的饭盒拿出来,打开说:“爸,您趁热吃点吧。”父亲一手接过饭盒,另一只手摩挲着那三个小小的塑料包,他抬头看了我一眼,满眼含着泪。那一瞬间,我读懂了执拗的父亲……

1998年,市政府整治车站、街道环境,父亲拆了他的那些小亭子,解散了工人,变卖了公司所有值钱的东西,将仅剩的2万元分别捐给了几所学校。我把父亲接回家住。可没闲几天,父亲又蹬起他的破三轮车上路了。直到2002年,身体状况实在不行了,父亲才告别了那辆心爱的破三轮车。

此时,父亲已行动不便,而且大小便失禁。我没日没夜地照顾他。可怜的父亲啊!当我为您擦屎端尿而您竟一脸羞愧的时候,您可知道女儿内心极度的悲伤?当您一次次面对前来探望的领导诚惶诚恐、感激莫名的时候,您是否窥见女儿强忍的泪水?

蹬不动三轮车的父亲也没有闲着,他把各媒体报道他的资料统统找出来,一点点整理成册,拿给来看望他的学生看。有许多我父亲资助过的学生毕业走上社会,也像我父亲一样默默地资助贫困学生。

2004年4月,老弱的父亲住进了医院,到医院看望他的市民络绎不绝,红十字会爱心账号上十几万元的善款,无不让我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感恩与良知。父亲啊,当您与袁隆平、刘翔、任长霞等一起成为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4年年度人物”候选人的时候,作为您的女儿,我是多么骄傲啊!

2005年5月,父亲再次住进河北区第三医院,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当我们一群儿女悲伤的时候,父亲却很坦然:“人活多大都得死,别花冤枉钱,省着给那些交不上学费的学生吧……”一席大实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潸然泪下。

7月6日,父亲执意出院回家休养。女儿明白,父亲是想和儿女们多待些日子。

8月23日凌晨,父亲出现气短和脉搏微弱现象,同时腿部更加肿胀,输入身体的营养液也难以吸收。我们兄妹几个一步也不敢离开父亲。太阳升起来了,照在父亲安详的脸上。突然,我看见一直昏迷的父亲唇角颤动了几下,像有话要说。我连忙俯下身去,并紧紧抓住父亲枯瘦、冰凉的手。父亲气若游丝地表达,我却仿佛听见一声霹雳:“老闺女……我……我对不起你……”

“爸爸——”我撕心裂肺,感觉整个天空都在疼痛中旋转。

父亲走了,没有看到这个国庆节的礼花,没有看到那漫天秋雨中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送行的市民们滚热的泪,也没有看到天津市民为他敬立的碑像。父亲啊!就让我把网友的悼言转述给您吧,希望您的在天之灵安息——

因爱无私,因爱无畏!爷爷一去,如丧亲人。

教育兴,则国兴!平凡老人懂得不平凡的道理,可敬!

说白芳礼傻的人,源于他们内心的空虚。这种傻,是多么可爱又可敬啊!

渺小而伟大,平凡却崇高,一个悲悯的普通人骑行在灵魂之巅。

……

心路花语

蹬三轮的老人白方礼,在74岁以后的生命中,靠着一脚一脚地蹬三轮,将挣下的38万元人民币分别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学、中学和小学,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而每一个走近他的人都惊异地发现:他的个人生活几近乞丐,他的私有财产账单上是一个零。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因感动而爱,因爱而感动。一位“贫穷”的老者,一位追求“高度”的奉献者,因有着大海一般的情怀,蓝天一般的胸襟,大山一般的父爱,感动了全中国。

总有一种平凡,让我们泪流满面。

同类推荐
  •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9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9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本选集将我国现代散文定于“五四”现代文学的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上与西方的启蒙主义运动相当。回顾近一个世纪来我国散文的发展,大体上也与西方文学三、四百年间各种流派兴衰更迭的历史相当,确切些说,西方现代文学三、四百年间的历史发展被我们浓缩在一个世纪里有选择地加以介绍、传播和完成了。西方现代散文的前两大篇章,相当于“五四”至三十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繁荣的个高潮期;台湾地区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可视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第二个繁盛期,而八十年代后半叶开始,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在散文接受本世纪人类文化成果方面,海峡彼岸和此岸都已经或正在与世界同步。我国现代散文近二个世纪高高低低、坎坷不平的历程表明,把外来文化和文明成果作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撞击,触媒可发酵的机制,几乎是一个必要的前提。鲁迅讲,“五四”时期的散文就在新兴的诗歌和小说之上;周作人讲,“五四”现代散文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明清小品的传统,一是英国小品的传播,是两者融合的产物。世界散文经典包括东方卷和西方卷。
  • 程门立雪:一个文人家庭的作品集

    程门立雪:一个文人家庭的作品集

    该书收集了著名作家程树榛和妻子郭晓岚及女儿程丹梅、程黧眉、程湘梅发表过的小说、散文、诗歌和报告文学作品。作者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后人,这部内容跨越时代、题材迥异、辈分不同、却洋溢家庭文学之传统的著作,为文学书籍的新样式开创了先例。
  •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谁在呐喊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谁在呐喊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听厉以宁教授讲诗词(增补版)

    听厉以宁教授讲诗词(增补版)

    《听厉以宁教授讲诗词》一稿根据厉以宁讲授唐诗宋词的课堂笔记整理而成。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总论诗词理解的境界,包括诗词创作和诗词的主体分类;第二章具体论说唐宋诗、五代宋词、金元诗词、明清诗词;第三章分析厉以宁创作诗词的主题与情怀。该书是对厉以宁教授关于诗词的第一次系统整理,体现了厉以宁教授对诗歌本质、诗词流派以及诗人成就深入且独到的见解。
  • 小雨滴答

    小雨滴答

    本书是高中女生小雨一年的学习日记的汇编。全书记载了在这一年内,她的学习、生活、所思所想以及对各种学习方法经验和生活体悟的总结,是新一代中学生在特殊时段的详细人生记录,有很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也具有很好的分析和解读的样本价值。
热门推荐
  • 校草放过我,宝宝我错了

    校草放过我,宝宝我错了

    李清儿去冰国追逐梦想,背井离乡,遇到可恶校草的挑衅和处处作对,‘’不要生气了嘛,您大人有大量,放过小女子吧‘’‘’放过你,我考虑考虑‘’
  • 冰河之永生

    冰河之永生

    天外冰河,永生之地,超越时间才是真正的永生。
  • 月下物语

    月下物语

    为什么要选择双刀,而不是长枪呢?因为自古枪兵幸运E!那就用弓嘛,自古弓兵多挂B!就是因为太过装B,怕被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在婚姻里枯萎

    我在婚姻里枯萎

    三年前我因为给弟弟治病,嫁给了双腿残疾的季良。可他是个变态,一不高兴就把我打得遍体鳞伤。但我没想到的是,婆婆为了让我给没有生育能力的他留后,居然想出那种奇葩的办法……
  • 荒史战纪

    荒史战纪

    这是一个轻松再加点思考的故事这是一个尝试生活该怎么过的故事这是一个希望所有人都更好更幸福的故事这是一个冒险者讲述一个平凡人在修者文明中向上的故事
  • 仙妃妖娆

    仙妃妖娆

    她刚刚修炼成仙,就被无良师傅丢下人间历练。这一丢,就把她丢到了妖孽跟前。“师傅,我要回去。”“徒儿,你待得不是挺好的吗?”“可是这有妖孽!”某妖孽:“娆儿,过来!”某女:“呜呜呜~师傅救我!妖孽要吃我。”“徒儿,你是仙,收妖是天经地义”“呜~可是...这妖孽太冷,会把我冻伤。”看妖孽冷王如何收服小仙妃。“妖娆,不管你是仙还是妖,我都要定了!”
  • 上古魔女堪需折

    上古魔女堪需折

    很久很久以前的虚魔里有一块大石头,石头上坐着一个魔女。她在那里百无聊赖地呆了好久好久,久到她忘了她是怎么出现在那里的。直到那日,天空传来一阵轰隆。一道光猛地嵌入虚魔之地,竟然是一把会说话的破剑。狡猾的破剑说:“小魔女,我们做个交易?只要你愿意,我自可带你离开此地,游历六界。”“安分守己”的魔女犹豫了片刻,心有不安的与破剑达成了交易,就在来到了人界之际,她猛地想起来,逆着风大,暗暗给自己下了个魔女的诅咒。可,二者不知道的是,自此之后,他们的命运便紧紧相互拖拽撕扯。从此,上古剑魂重归于世的消息悄然在六界传开了……第一世,失去记忆的小树叶(小魔女)爱上了村里的俊俏,温文儒雅的书生,为了最终的厮守,他们各自选择了等待。然而,或许是冥冥中注定,成了枯叶脉的小树叶还是错过了这段多舛的人间情爱。心冷寻死的小树叶几经波折,终于熬尽了凄凉的命数。默默等死之际,命运再次作弄般地让她恢复魔女记忆,且有了返老还童的迹象。这第二世,让她顶着这苍老的身躯,她还怎么洒脱地玩啊!也罢也罢,在神剑发癫前,她把遗愿玩完就撤!只是,没想到这一世的她,还会邂逅一个疯癫不羁,投胎猪生的上神徒弟。不过也罢,好歹我也是个养猪人嘛~
  • 网游之无人能敌

    网游之无人能敌

    我的剑亮的可以刺瞎你们的眼睛。这是王丹阳的口头禅。全能战神,这是在王阳在绝代这款游戏的称呼,曾经最大的公会,炽阳,因为有一个人的存在,而叱咤绝代。但是后来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王阳因为一些原因退出了游戏,离开了公会...甚至连温饱都是问题...当神话的出现,彻底的改变了这一切。我是一名剑客,平常我不喜欢出剑,但是当我拔出剑,亮的可以刺瞎你们的双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