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91900000019

第19章 当代社会交往的变革及对人的发展的影响(12)

在网络空间,信息以数码的方式组织,并以电子作为载体传送,实现同步实时传输功能,时间、空间呈压缩化的形式。当远距离的交往信息以每秒钟绕地球7圈半的速度,通过光纤和电缆进行传输,速度就是时间压缩的具体呈现。网络交往所具有的空间被拉近,时间被收缩的特点,使传统的物理时空观被重新编码,打碎了以往铁板式的严格的时空规则,进而打破了从前限制人们交往的时空栅栏。

在网络空间,人们通过网络将地方和全球连为一体,获得了个体与整个世界相连接的信息通道,掀开了人类交往史新的一页。网络使现代世界每一角落的人们的直接交往和联结成为可能,并且将其不断地演变为现实。它使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地球村”,成为人人享有、人人有责的现代世界。自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几乎连通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人们可以通过远程登录访问地球上任何角落已注册的另一台远程计算机,甚至可以用自己的计算机直接操纵另一台远程计算机,享受与远程机本地终端同样的权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访问国外网站,或者跨越国界与互不相识的外国人交往、聊天或者探讨问题。这就为个体全面接受整个人类文化的多元信息,分享全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这预示着人们交往的内容越来越广泛,交往从封闭的地域性交往转向开放的世界历史性交往。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交往逐渐向民族间的普遍交往扩展。

(二)网络交往增强了人类交往的互动性

传统意义上的社会群体一般是基于血缘、地缘、业缘关系而建立起来的,因而社会交往过程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自身地域、经济状况、身体条件的种种限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的高度丰富,人们的身心也得到极大的解放,寻求表达自我,参与社会的精神诉求愈加强烈。网络交往的出现,为人们实现这些愿望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互动是网络强大的力量来源,人们通过互动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要求,在互助和合作中满足自身与他人的需要,真正实现了双向选择的深度交往。正如唐·泰普斯科特所说:“在网际网络上,每个人都是文化的制作者和参与者,网际网络的目的就是建立传播沟通的桥梁,回馈不断在使用者之间循环进行,它最初的构建及以后的维护都不是依赖技术,而是每一个参与者。”

在网络交往的互动模式下,人们克服了以往“一对一”交往的局限性,实现了“多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多种交往形式。人们随着网络信息的流动将自己融会到“无限”的交往群体之中。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无法逾越、不可突破的交往领域不断得到融合。交往的互动性和多边性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创造出全新的反馈、及时的交往空间和交往模式,使人的交往程度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深入。

(三)网络交往改变了传统交往主体的观念

网络交往中的主体可以具有多重身份,即允许主体自主界定新身份、虚拟身份,这就为突破传统主体概念的凝固性创造了条件。在新的交往空间里,人们最终能够开始追寻自我中那些受压抑的方面,而不屈服于现实环境的限制,将人的多重本质、本性更为充分地展示。许多人正是借助网络交往经历和体验着一种更加多样性的身份,不断地改造自身,进而加深对自我认识的精神升华。

匿名性是网络交往最显著的特点。社会心理学一直重视匿名性的作用,因为人在匿名状态下的行为表现往往不同于非匿名状态。网络交往中的匿名不是无记名,而是假名、虚拟名、符号,是交往者个人随意设定的。网络交往允许匿名,只要交往主体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身份,那么都是可以做到的。“网络无性别,网络同样也无年龄。一切全在于你的想象中。网友,归结根本,不过是一个nickname。”

网络交往过程的匿名性特点导致交往主体行为表现出与现实交往行为的差异性。在网络交往中,匿名起着一个斗篷的作用,允许个人释放面对面交往情境中隐瞒的意志而不用承担行为的责任。网络交往匿名性的特点大大降低了自我暴露的风险,尤其是自我的隐私方面,因为个人可以分享自己内心深处的信仰和情绪反应而较少担心遭遇否定或赞成。在这一方面,对网上相识者的自我暴露就像火车上的“陌生人现象”一样——人们有时候与不知名的同座乘客分享自己的隐私。

(四)网络交往实现了人类交往的真正平等

网络交往不存在最高的管理机构和权力控制中心,没有强制的干预和权威的垄断,让人们平常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心理意识得到了释放和宣泄,这就使人们能够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情况下进行社会交往。“在这个独立的电脑网络空间中,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自由地表达其观点,无论这种观点是多么奇异,都不必受到压制而被迫保持沉默或一致”。同时,在网络中的身份匿名就意味着历史的褪去。人们在网络社会交往中有了新的身份,“任何历史性的霓裳或褴褛在因特网的入口处都将被漂白”。

在这里,交往主体处于相对心态平等,无利害冲突的交往位置,这有利于宽松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以往传统社会交往的最大障碍,从而形成平等、互爱、和谐的网际关系。

网络交往取消了现实交往中的身份、地位、文化、职业、权力等的高低贵贱之分,无论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是何等显赫,到了网上,每个交往者都只不过是一个网名而已。而且,所有的一切,包括网名、行为都只不过是一串数字,一串符号,甚至语言本身,也都被数字化和符号化了。在网络交往中,“角色虚拟化打破了网上交往过程中个体在社会地位、生活方式、文化层次、身份和职业等方面的差异,也就是说,网上交往并不存在由真实世界中角色的身体属性、社会属性、阶级属性和地域属性等造成的沟壑,所有在现实社会中附加在人身上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的特征在网络互动中都被忽略了。”交往者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真正平等的地位,人们第一次实现了交往中的真正平等和自由。人人都是交往主体,人人都可以是权威,人人都有平等的交往机会和权利。

(五)网络交往扩展了人类交往的手段

网络交往行为借助多媒体的人性化设计和便利简捷、能够迅速掌握并运用的上网方式,以简单的依靠点击的图形化界面,使人类的交往手段得以扩展,同时,还将个人化交往方式和大众化交往方式统一起来。它通过电子公告板系统、电子邮件、网络寻呼、P2P等方式,使大多数人能够进行一种广义、宽泛、公开、有效的交流,营造了一个民主、自由的氛围,降低了表达束缚力,为更多的平民百姓进行交往实践活动提供了保证。

网络交往在大众中创造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型超地域的“虚拟社区”。彼此独立分离、甚至永不谋面的社会成员之间凭借网络作为交往手段,自由组合成网络群体,在新型的“虚拟社区”中交往。网络交往开创了个体不受到生活地域和工作场所等的限制,而是根据自身所关心、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在网络更大的范围内自然形成的兴趣相投、感情融洽的群体中交往的新手段。

第四节 社会交往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交往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交往对人的本质的生成及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交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的变革,为人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交往在人的主体意识生成及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人的发展创造主观条件。

一、人的发展的定义及内涵

(一)人的发展的定义

人的发展是指“随时间的推进在人身上发生的变化”。理解这一定义,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人的发展就是广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发展与马克思讲的人的全面发展在内涵上有区别。人的全面发展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用法。狭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目标的“人的全面发展”;广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比个人原已获得的发展状况更进一步的提高,即一般讲的人的发展。

马克思考察人的发展,主要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发展的状况而言的,他谈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发展的状况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是在狭义上来讲人的全面发展的。

广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之所以成立,就是因为人的全面发展不只是一种理想目标,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人的发展的每一个具体状态,都是历史性的和暂时性的,都是通向人的全面发展总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包括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完善的过程。马克思指出:“先前的历史发展使这种全面发展,即不以旧有的尺度来衡量的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成为目的本身。在这里,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因此,我们是在广义上来使用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即把人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当作一个概念来使用。

2.人的发展就是个人的全面发展

有的学者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类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个人的全面发展。从马克思的有关论述看,马克思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谈人的全面发展的,马克思讲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全面发展的个人——他们的社会关系作为他们自己的共同的关系,也是服从于他们自己的共同的控制的——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这种生产才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

从这里我们看到,马克思始终谈论的是“个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泛泛而论“人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之所以关心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因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靠牺牲个人发展为代价的。马克思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就是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探讨个人发展的途径。这就要求消灭私有制,而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失,因为“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所以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可能占有它们,即才可能使它们变成自己的自由的生活活动”。

3.人的发展中的“个人”是“每一个人”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个人”也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现实的、具体的个人,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每一个人”。真正的人的发展也只能是全社会的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能是一部分人的发展和另一部分人的不发展。这可以从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讲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中得到证明。

(二)人的发展的内涵

人的发展包括丰富的内涵。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的过程。它是“人的本质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

这就是说,人的发展内涵具体体现在:人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发展,人的活动以及人的能力的发展,人的素质的发展。

1.人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

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可以被看作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占有,就是对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占有。个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也就是全面地占有生产力和社会关系。

(1)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对私有财产的扬弃,对自己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占有。

马克思一再强调:“共产主义作为私有财产的扬弃就是要求归还真正人的生命即人的财产。”“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

共产主义就是通过对私有财产的扬弃,形成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劳动者只有通过共产主义的这种全面占有关系,才能向真正的人复归,人的一切特性才能得以全面实现和展开。在马克思看来,个人必须首先占有现有的生产力总和,才能实现对自身本质的真正占有,确切地说,才能使个人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从占有的客体来说,对这些力量的占有本身就是同物质生产工具相适应的个人才能的发挥;对生产工具的一定总和的占有,也就是个人本身才能的一定总和的发挥。从占有的主体来说,只有完全失去了整个自主活动的现代无产者,才能够实现自己的充分的、不再受限制的自主活动,这种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

从占有的方式来说,占有只有通过无产者的普遍联合和革命才能实现,在这过程中无产者的普遍性质及为实现这种占有所必需的能力得到发展,同时将抛弃它迄今的社会地位所遗留给它的一切东西。

马克思认为:“对私有财产的扬弃,就是说,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作品的感性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对人的现实的占有;这些器官同对象的关系,是人的现实的实现。”这里指出,“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都是在劳动即在实践中的“对象性关系”基础上由劳动生产出的社会关系。

(2)人要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必须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社会关系

同类推荐
  • 交际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圈

    交际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圈

    本书共分五章,主要内容包括:人脉就是一种人生正能量;维护人脉,用心经营;火眼金睛识人心;善于用语言,提升交际力;不良交际一键删除。
  • 青春须早为:青少年必须学会自强与自立

    青春须早为:青少年必须学会自强与自立

    本书指导青少年朋友在青春的季节,如何学会自强与自立。全书共分为六章,内容包括:梦想与追求——认准目标,勇敢前进无畏与挑战——不惧压力,战胜困难勤奋与坚持——辛勤耕耘,永不放弃自理与自主——自力更生,从我做起等。
  • 心理助你成功

    心理助你成功

    布鲁斯·巴顿曾说:“只有那些敢于相信自己内心有某种东西能够战胜周围环境的人,才能创造辉煌。”成功的力量源于我们的心灵,在我们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心理将起到神奇的作用,它会使你的情绪稳定,意志坚定,心态平衡,信念坚强,潜能得到开发,效能得到提高。在这些神奇心理力量的作用下,你将获得巨大的成功动力,进而变得强大起来,这时你将无所不能!
  • 20岁以后成为好命女人

    20岁以后成为好命女人

    每个女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又帅又有钱并且疼爱自己的老公,也希望自己在有美好家庭的同时拥有一番好的事业。事实上,这既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也是一个可以实现的梦想。本书摒弃了纯说教和纯讲故事的方式,从女性心理分析角度全面解读了年轻女孩们要想改变目前的命运,成为拥有好命的女人的方式和方法,让你在不知不觉的改变中感受好命的到来。想要拥有幸福,左手爱情、右手事业马?想要成为男人手中的宝吗?想要轻松玩转职场吗?想要稳固地—辈子驾驭爱情的马车吗?想要拥有属于自己的好命人生吗?
  • 富人狼性穷人羊性

    富人狼性穷人羊性

    本书深刻剖析了富有的人之所以富有,贫穷的人之所以贫穷的根本原因,揭示了穷人的思维缺陷和行为弱点,启发穷人找到自己与富人的差距及其原因,启发人们认清和纠正自己错误的财富观念,走出穷人的思维误区,摆脱贫困的命运,实现财富梦想。
热门推荐
  • 我家太子妃超萌哒

    我家太子妃超萌哒

    【俏皮呆萌少女VS高冷傲娇殿下】 叶苏苏:“慕寒哥哥,听说你的护卫想绑架我?”北慕寒转身:“嗯?!”众侍卫齐齐背过去:我是谁?我在哪儿?我怎么什么都不记得了?*叶苏苏:“慕寒哥哥,我还有课业没有完成,不能陪你去赏灯会了。”北慕寒:“那就放假!”*叶苏苏:“慕寒哥哥,听说我叔父一家超坏哒。”北慕寒:“那就流放!”*叶苏苏背不出课文,新来的夫子正要训她,一旁的学官连忙上前阻止,在他的耳畔道:“不可,听说她是太子殿下罩着的人!”太子妃快被宠坏了,怎么办,急,在线等!男主闷骚傲娇,女主可甜可咸,青梅竹马甜宠文,谨慎入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北沐唏嚟

    北沐唏嚟

    同在一个城市,同在一个小区,两人却相差千万里,明明是天生一对,却要被拆散……(前甜后苦)
  • 万劫缘

    万劫缘

    胡乱一锅炖菜品一:失宠公主的糜烂人生菜品二:狠辣嫡女的当家之路菜品三:守候疯子的血色爱情菜品四:“一叶障目”的偷天换日锅底:鸳鸯锅(生死纠缠的偏执与疯狂、杀己灭族的爱恨与情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极品女帝

    极品女帝

    看这个无赖女人怎么在异世当昏君、霸美男、夺天下。
  • 闯荡在社会

    闯荡在社会

    我是凭关系进的单位,所以识时务的局长不看僧面看佛面,把我“关照”得无可挑剔。我唯一要做的就是等着月底发工资、过节开红包、年终领奖金。闲得无聊时也以“钦差大臣”的身份下乡“检查工作”,每每半推半就带回很多土特产,回来后除自己留一部分外,其余全给局长送去,他老人家非常满意,在大会小会上常常不忘夸我能力出众!感叹后生可畏,并一再强调,要开放思想,不拘一格降人才。
  • 蛟龙再现

    蛟龙再现

    对于有些人来说,人生短短几十载,若不能有所作为,就会愧对于天地,他们追求的只是个人价值的体现,然而另一部人人来说却有着不同的意义!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欲望,成为人中龙凤,不择手段去追求更高一层的修为……
  • 一梦浮生长

    一梦浮生长

    当初宁夏以为遇见一个人就是一辈子,可惜后来造化弄人。错过的终将错过,相遇的却躲也躲不过去。终是一场镜花水月。几个人之间的纠葛,何时才能够理清呢?
  • 网游之幸运之星

    网游之幸运之星

    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每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国家的各项福利与社会保障制度便伴随着他的一生,即便他什么都不做,也不用担心自身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问题,而正是社会赋予人们太过安逸的生活,人们的现实生活逐渐变得缺乏乐趣与激情。因此,人们开始了生活探索之旅!二十二世纪初,一款跨时代的虚拟实境类游戏《荒天遗迹》应运而生。注:本书并非纯粹的网游作品,其中还夹杂着篇幅不短的青春校园与成长励志描写,讲述的是一名高中生在网游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事故与故事,通过他的事迹,让我们一起来回味那些发生在曾经,独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过往与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