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8800000010

第10章 爱情是合著的书(1)

爱情拼图

只要两个人都感觉对方是自己不可或缺的那一半,

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是非恩怨。

初恋时,她喜欢跟乔麦一起玩拼图。先是玩那种橡皮或泡沫砖型的,由几十块递升到上百块,像个小孩似的,坐在她的小屋地板上,俩人饶有兴致地左试、右试,耐心地一块块拼接。拼图中的一次次失败,让最后的成功有了强烈的吸引力,这也是她们乐此不疲的主要原因。

后来,有了电脑,他们开始玩更高级的电脑拼图。聪明的乔麦是电脑游戏高手,俩人每次比赛拼图,他都会轻松获胜。偏偏好胜的她又不肯轻易认输,常常死磨硬缠着他再重来一次,直到她赢了才算罢休。其实,她并不多么看重赢他一次,只是喜欢他乖乖地谦让她,满足一下沉迷爱河的女孩喜欢撒娇的心理而已。

随着大学毕业的来临,曾经风花雪月的爱情,竟像一枚枯黄的秋叶,再也无法在枝头停留了,心头那不甘失败却又无奈的痛,那样地刻骨铭心。毕竟曾深深地爱过,但个性都极强又年轻气盛的两个人,还是在离别的汽笛拉响时,含泪背转过身去。

踏入生活的长河,禁不住年轮的拼命追赶和父母关切的絮叨,她开始主动或被动地追逐梦想的爱情,走马灯似的频频更换男友。不知是优秀的男子太少,还是自己过于挑剔了,漂在波澜不惊的爱海之上,她再没遇到比乔麦更让她心动的男人,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依旧“过尽千帆皆不是”,她憔悴独倚楼。

一日,邻居张叔、张婶不知因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又掀起了激烈的家庭战争,俩人互不相让的高分贝的叫喊声,裹夹着叮咚的摔东西声,无比清晰地传来。从她记事起,好像他们就总这样打打停停,战火从没停息过,但也并未妨碍他们夫妻恩爱。

终于,随着一个暖水瓶清脆的爆裂声,张婶那响彻云霄的哭声传来,让她不能再呆在屋里“隔岸观火”了,必须出面履行干涉和调停的使命了。

很自然地,像往常一样,她先柔里带刚地批评一番张叔,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慰吵得疲惫的两个人。很快,张叔、张婶以沉默表示了化干戈为玉帛的意愿,她亦颇有成就感地及时退出。

回到小屋,她还在感慨连连——张叔和张婶真像两只彼此用身体取暖的刺猬,稍不留意就要刺痛对方。

没想到,第二天在超市里,她竟看到张叔和张婶两人牵着手,像一对正沉浸在热恋中的年轻人,满脸幸福地往购物车里挑拣着。

于是,有些惊讶地悄悄跟在后面,看着他们亲亲热热、旁若无人地相依相伴而行,仿佛昨日浓厚的阴云根本就不曾出现过,眼前只有毫不掩饰的快乐。由衷的羡慕开始在心底潜滋暗长,她久积脑海的困惑顷刻释然——所谓幸福的爱情,难道不就应该是这样的吗?

晚上,她辗转难眠,便打开电脑,调出那个久已未玩的拼图游戏。心潮起伏不定,手也生疏了,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拼出一幅高山流水图。

呆呆地看着拼图,许多青春往事不邀而至,将心揉得隐隐地痛。仿佛真的应了冥冥中的一声呼唤,午夜时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想起,当乔麦熟稔的声音传来时,她激动得手足无措。

乔麦正在隆隆驶向她所在城市的列车上,他自信而坚定地追问她:“任性、可爱的小女孩,你爱情的拼图肯定还没拼好吧?是不是还缺我这一块?”

“你这个坏东西,你藏到哪个角落里了?害得我到处乱找。”幸福的嗔怨中,泪水已恣意地挂满了双颊。

“跟你一样,这些年我也是到处乱撞,后来才发现最完美的拼图,需要的不是最漂亮的那一块,而是最合适的那一块。”虽说已分手多年,彼此隔着千山万水,但两颗心竟然还是如此地相通。

握住话筒,心海已是波涛澎湃。她猛然发觉:原来,乔麦并没有真正地离开,在苦苦的寻觅中,他们内心一直无法割舍的,正是沧海桑田注定的那份今生不容错过的缘。就像当年屡遭失败、仍要坚持完成一幅美丽的拼图,他们不仅需要足够的慧心,还需要足够的耐心,才能拼出漂亮的爱情图画。

牵手走过洒满祝福的红地毯,她和乔麦在品味爱情甜蜜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承受了生活中的某些大大小小的不和谐、不愉快,像邻居张叔、张婶那样,他们知道:爱的天空不总是风和日丽,有些雨雪正是爱的必要调剂。只要两个人都感觉对方是自己不可或缺的那一半,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是非恩怨。

幸福爱情的追寻,更像是进行复杂的拼图,有许多东西是早已注定了的,而在极其有限的人生中,最最关键的,就是能够早日找到最合适的那一块。

为爱低头

彼此都能够为爱低一低头,

少一些较真的固执,

正是融洽夫妻感情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也许是父母中年得女的缘故,从小父母就特别溺爱我,从小学到大学,宠爱我的父母给任性的我先后换了六所学校,至于调换了多少个班级和老师,更是数不清了。不用说,我的任性是出了名的。

我读大学时,父亲已是一家大型公司的总经理,母亲也在省财政厅当上了处长。优裕的家境,让聪明、漂亮的我,很自然地成了那所大学里骄傲的孔雀,吸引了众多爱情的目光。然而,我那霸道的小姐脾气,很快就让不少男孩退却了。到大三了,眼看着班级里许多女同学都有了男朋友,我仍是孤家寡人,心里不免有些着急。

后来,我遇到了个方面都很优秀的子浩。这回是我放下了矜持,主动发起爱情攻势。也许是此前整天忙于学习,无暇考虑爱情的缘故,心地善良的子浩,竟不顾朋友的反对,很快便死心塌地地爱上了我。

很自然地,没过多久,我那任性的公主作风,就在子浩面前暴露无遗。好在子浩天性宽容、大度,每每两人发生争执时,他总是以大哥哥的风度,让我这个小妹妹在他面前尽情地撒娇甚至无礼取闹,从不与我一般计较。他的好性格,让明明有理的他常常低头向我求饶,这样一来,我说一不二的得一继续膨胀,让我在更爱他的同时,变得越来越有些颐指气使了,连母亲有时都看不惯了,几次叮嘱子浩:“别太宠着她了,将来你会吃不消的。”

子浩却平静地笑笑:“也许以后她会改变的,因为她心肠不坏,就是有点儿任性。”

婚后,我仍像恋爱时那样,经常无缘无故地冲子浩使小性子。比如上街买东西,明明是我自己相中的东西,买回去感觉不合适了,便责怪他当时没参谋好,而他若真的参谋了,我又会说他瞎指点,让我买的东西没品位。总之,真理总是握在我的手里,他永远是有错的一方。对此,子浩曾委婉地批评过我,可我根本听不进去,当时就跟他大嗓门争吵起来,吓得他连忙举手投降,和颜悦色地向我赔礼道歉,直到把我哄好为止。

当然,我有时也意识到自己做得有些过分,对那么爱自己的子浩不该那样苛刻了,也想改变一下,可我从不向人低头的秉性还一时还真的很难改变。

那天,因为居室的装饰问题,我和子浩又发生了争执。我坚持按我的审美标准设计,一番争论后,他见无法说动我,便同意了我的主张,并在我出差后,亲自动手布置起来。

等外出差回来,本以为能给我一份惊喜、讨一份赞美的他,却接到了我迎面抛来的一大串挑三拣四的批评,不是壁画俗气了,就是吊灯形象不美观了,我丝毫不在意他的辛苦和精心,几乎把他的劳动做了彻底的否定。

他第一次有些委屈地说:“你就不能找一点儿优点表扬表扬我?”

“我没看出什么优点,就你干的这活儿,得全面返工。”我没理会他脸色的变化。

“那你自己干吧!”子浩坐到沙发里,第一次做出了罢工反应。

于是,我们又爆发了一次家庭内战。但这一次,子浩没有像往常一样很快便软下来,或退下去,而是毫不示弱地跟我唇枪舌剑起来。

一气之下,我又了娘家,等待着像以前的那几次激烈的争吵后一样,子浩再来向我赔礼道歉,然后面带微笑地把我哄高兴了,再接我回去。

可这一次,子浩也来了脾气,连着两天了,不仅人没露面,连个电话也没打过来。这让我的自信心大受打击,心里猜不透:子浩这回怎么不向我低头了?

父亲问明事因,批评我:“明明是你的错嘛,赶紧回去认个错吧,都奔30的人了,还这么孩子气的。”

母亲也在旁边附和:“快回去吧,别总是让子浩向你低头,他也是一个大男人呢。”

“不,我偏不向他低头!”我固执起来。

父母叹气地走到里屋,给子浩打电话,代我向他道歉。我隐约地听到子浩在那边检讨自己:“也怪我平时太宠着她了,惯出了她的坏性子。”

父母上班去了,我心情烦躁地翻开一本杂志,一篇文章的标题,抓住了我的目光。我一口气读完那篇《做个好男人为何这么不容易》,不禁深深同情起文中的那个处处受妻子刁难的好男人来。

倏然,我扪心自问:自己不正像文中那个蛮不讲理的女人吗?从恋爱到结婚这些年来,子浩时时、处处让着我,一再向我低头,并不是他有多少过错,而是他心中太爱我了,他是用那样的方式表达对我的爱呀。既然我也同样爱他,为何总要无故地伤他的心呢?为何不能向他低一次头呢?

想到这里,我再也坐不住了,赶紧回家,一进门,便嗔怪道:“子浩,你这个坏蛋,你要让我得相思病吗?”

“你回来认错了?”子浩极力的掩饰着内心的喜悦。

“美的你?我这是为爱低一次头。”我狡辩着扑进子浩的怀里。

“我骄傲的公主,你终于醒悟了。”子浩紧紧地拥住我。

是的,在家庭中,彼此都能够为爱低一低头,少一些较真的固执,正是融洽夫妻感情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无论是谁,意识到了自己错了,就及时、勇敢地低头向对方认错,不仅不会失去什么,反而会给爱一些滋润,会让相爱心贴得更紧。

如今,我已变得随和、贤惠了许多,令许多熟悉我的人都惊讶不已。问我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我满怀幸福地回答——因为我懂得了为爱低头。

爱情是一部合著的书

其实,

爱情是一部合著书啊,

那是两个人爱与智慧的凝聚。

炎夏的一天,坐在临街五楼的一间幽静的咖啡屋,白领丽人婉茹向我倾诉了自己坎坷的爱情遭遇。此前,我曾羡慕过她事业上的巨大成功,但没想到她内心深处,竟隐藏着那么多无以言说的伤痛。

在大学里,她就曾是男同学争相追逐的“系花”,几个私企老板也曾慕名向她献殷勤。她却没有受宠若惊,而是选了一个各方面均很平平的恋人,令不少失望的男士对她的爱情标准莫名其妙。

婚后短短几年间,她便因工作出色,被提拔为那家大型外贸公司的一名中层干部。她丈夫却仍是机关里的一个普通科员,提升的希望似乎十分渺茫,急得他天天烦躁不安,而妻子事业的成功,仿佛又在有意地刺激着他。他感到娶一个漂亮又能干的妻子,只能衬托出自己的窝囊。于是,他想方设法地寻找迁升之路。后来,他和省人事厅副厅长的女儿暧昧起来,如意地官升三级。但婉茹却不能容忍丈夫的感情出轨,她愤然地离开了那个越来越热衷仕途的丈夫。

婉茹的第二任丈夫伯庚是一位编剧,在省城也较有名气,两人过了一段夫唱妇随的幸福日子。没想到伯庚是一个心胸特别狭窄的男人,他对漂亮妻子经常出入交际场合,跟各类男人打交道,常常醋意大发。 总念叨着让她换一样工作或干脆回家做全职太太,而婉茹偏偏要保持 自己的一份自由,不愿成为丈夫的附属品。于是,两人开始为一些鸡 毛蒜皮的小事经常吵嘴,吵了一年多,两人最后只得分手。

两度婚姻失败,让婉茹对婚姻充满了恐惧,她不敢再轻易地言爱。虽说身边仍不乏条件优异的追求者,但变得异常敏感的她,这时总觉得追求她那些男人是别有用心的,其中爱的成份很值得推敲。

后来,她遇到了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的梁子,两人在一起谈得很投机,事业有成的梁子像一位兄长,百般地呵护她,又像一位知心朋友那样理解她。很自然地,她内心里再次对美好的爱情憧憬起来。

然而,婉茹玫瑰色的梦幻很快便破灭了——原来梁子早已成家, 虽然如他所解释的一样,那已是死亡的婚姻,但毕竟是仍存在的婚姻,而且梁子目前尚无勇气打碎那个婚姻枷锁,因为他今日的成功,离不开妻子一家的鼎力帮助。如果他执意离婚,他会输得极惨。这时,已坠入爱河的婉茹,想退出那个感情漩涡,也难以轻松了。两个人就那样不即不离地相处着,甜蜜中夹杂着难以形容的苦涩。

在落寞的午夜,她常常对镜自嘲——这么漂亮,这么有才能,人品又这么好的女人,难道只能悲哀地做一个情人吗?

婉茹轻轻地啜了一口咖啡,对我苦笑了一下:“没想到吧?我爱情竟然这般惨淡。现在,我很羡慕大学里的那些女同学,她们没有我 这么好的条件,但每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也许她们也有自己的不幸,是为我们所不知道的。”我安慰她。

蓦然,婉茹的目光被窗外的一幅流动的风景吸引住——那是一对衣着朴素的走街串巷收破烂的夫妻,男人蹬着三轮车,女人坐在上面, 那女人手里拿着一个苹果,自己咬一口,再往丈夫嘴里塞一下,让丈夫咬一口,两人你一口我一口,间或再喊上两声“收破烂啦”,两人 阳光一样灿烂的脸上,流露着叫人无比羡慕的幸福……

那一对恩爱的小夫妻已经走远了,婉茹还呆呆地立在那里追望着。

晚上,柔和的灯光下,手捧一部朋友刚刚邮来到新书,轻轻地翻阅,我的眼前却再次浮现出婉茹那抑郁的面容,浮现出那对收破烂的恩爱夫妻无以掩饰的笑容……

我的心头倏然一亮——其实,爱情是一部合著书啊,那是两个人 爱与智慧的凝聚。不仅需要一个漂亮的封面,更需要拥有精彩的内容。 平庸的爱情就像那些滞销的书籍,最主要的是没有精彩的内容。一部充实的爱情之书,需要相爱的人齐心协力地认真构思、认真设计、认真书写,而贯穿全书的必然是爱的主题。

和你一起慢慢浇灌希望

许多人羡慕、赞叹他与她幸福的爱情和蓬勃的事业,

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今天的一切,

都是用爱一点点地浇灌起来的。

一场突然而至的巨大变故,将他从事业的顶峰掀到谷底。一夜之间,房子、小车、公司等等都属于他人了,合作伙伴悉数离开,相恋多年的女友也别他而去,他一下子成了被人四处追着讨债的穷光蛋。

数年的艰辛的经营打造的辉煌转瞬即逝。他不由黯然:命运如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自己却无可奈何。

没想到,就在他凄凄然地躲在西北的一座城市一隅,喝着劣质的散装白酒,愁苦得不知该怎么办时,她来了,带着一个女孩浪漫的梦想来到他身边。

她和他中学同桌,几年前,他曾暗恋过她。她中专毕业后,换了几个工作,都不如意,便干脆辞职呆在家里当起了自由撰稿人。只是她的文学功底很浅,大量投稿都是泥牛入海,被刊发出来的文章少得可怜,难得她还抱着一份痴情,在苦苦地追求着。

打落他手里的酒杯,她眼里迸射出不容置疑的坚定:“懦弱者才选择逃避,你是一个男子汉,就不能被挫折打倒。

他苦笑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了,你也走吧,不用可怜我。”

同类推荐
  • 牛村驻马办

    牛村驻马办

    《牛村驻马办》是“最受农民喜爱的故事家丛书”之一。是国内第一套专为农民朋友打造的故事丛书,包括《小站来了个乞丐》《一个团长两个兵》《我以前跟你一样》《牛村驻马办》《会说鸟语的人》《就差一层窗户纸》《看一眼一百万》《谁偷看了保姆的日记》《找个笨蛋帮忙》《桥上有个祸》《真的假的谁玩谁》《同猴子交换人质》等12种。丛书集合了国内顶尖故事创作高手的精彩作品,多为当代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题材(如传奇故事、市井逸闻、乡土风情、致富理财、婚恋嫁娶等)为主,内容积极健康,语言通俗生动、机智风趣,有较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和阅读亲和感,特别适合农民朋友阅读和讲述传播。
  • 李渔美学思想研究

    李渔美学思想研究

    这是一本研究明末清初的戏剧理论家、剧作家、小说家李渔美学思想的专著。在李渔丰富的美学思想史,作者以他的戏剧美学、园林美学、仪容美学作为研究对象,突出了李渔美学思想的精华,并做了细密的、颇有见解的理论阐释;作者以历史发展的眼光,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李渔在这三个领域对前人的继承和他独自的贡献;对国内学界研究较少的李渔的仪容美学,作者做了开启性的研究。这是国内目前比较系统研究本渔美学思想,并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著作。
  • 中国名家经典随笔集萃

    中国名家经典随笔集萃

    本书分为品味生活、放飞心灵、拥抱自然、人生随想、智慧人生五辑,收录作品有:《风筝》、《我的家在哪里?》、《秋天的况味》、《荷塘月色》、《朋友四型》等。
  •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诗集。收诗一百十九首。分上中两卷。上卷大多反映旧中国的社会现实,揭露豪富对劳苦大众的压迫和剥削;中卷主要表现国外的社会生活,揭露西方世界的腐朽、黑暗和战后欧洲经济的凋敝。
  • 胡竹峰作品:民国的腔调

    胡竹峰作品:民国的腔调

    本书笔涉鲁迅、胡适、郁达夫、张恨水、陈独秀、叶灵凤、周作人、张爱玲、齐白石、胡兰成、沈从文、台静农、废名、梁实秋、郭沫若、老舍、茅盾、巴金、林语堂、木心等多位民国文人,论行迹,谈文化,述掌故,兼作小考证,说的是文章姿容,更意在追述一种逝去的文化风度。作者文字平和冲淡,情感饱满,细节充沛,从不同侧面,展示众多民国人物各具风采的品性与精神特质,颇得文化散文之趣。
热门推荐
  • 风霜忆泽

    风霜忆泽

    她,是京城夏府大小姐,能文能武;他,是失踪已久的九皇子。她和他在冥冥中相遇,又在冥冥中分离,她和他的故事又在冥冥中开始……
  • 江峰与嫣然

    江峰与嫣然

    嫣然是家中的唯一女儿,上有三个哥哥,全家都视嫣然为宝贝,对嫣然呵护备至,疼爱有加。他是家中的独子,生性风流,两人钟情于对方。嫣然的父母及哥哥们反对嫣然和江峰交往,江峰带着嫣然私奔了。一年多后,江峰带着已生下女儿的嫣然回家,嫣然父母无可奈何,答应了江锋和嫣然的婚事,两人终成眷属。然而江峰改不了花心的生性,令嫣然伤透了心,坚决跟江峰离了婚。而一直爱着嫣然的刘明不计较带着然然的嫣然,和嫣然结婚。作者(徐芹姐)原创,本书未经作者(徐芹姐)本人同意,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作其他用,违者法律追究!
  • 夙缘之恋

    夙缘之恋

    她是一只修炼两千年的雪狼,夫君消失,女儿惨死,自己进入永无止境的死循环之中……古月是个单身妈妈,一朝穿越成美少年,面对逼婚“宁死不娶”她说“嫁妆是五十万两黄金”古月“呃,先娶回来吧”
  • 恶魔校草的专属

    恶魔校草的专属

    她住进了校草的家里!校草爸妈很喜欢她,可是校草却超级讨厌她!还让她当他的佣人,要伺候他在学校的衣食住行,是不是很过分?!更可恶的是,校草竟然还不准她和别的男生说话!真是太可恶了!!
  • 灵帝破九霄

    灵帝破九霄

    苍穹之下,乾坤之上,任尔去也,绝世灵帝,独霸天下,踏破九霄。
  • 掌上帝国之秦朝的变革

    掌上帝国之秦朝的变革

    坐看高富帅们尔虞我诈,利用矮矬穷们出谋献计,哪怕你年岁不在,只要有才,照样功高盖主,定会有你一片天地。最终渔翁得利者,才是笑到最后的霸主!
  • 永世神庭

    永世神庭

    一个地球将死之人离奇灵魂穿越在另一个世界普通人身上刚巧见到了一位身穿皇袍,气度不凡的人,这人奄奄一息快死之前给了主角大福缘,另主角踏上了一条不一样的争霸道路!
  • 难题解答大讲座

    难题解答大讲座

    奥林匹克的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它已成为人类战胜自我、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奥林匹克运动的倡导者顾拜旦说,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吸收古代传统构筑未来的力量之一,这种力量虽“不足以确保社会和平”,但仍可促进和平。
  • 异界娱乐大明星

    异界娱乐大明星

    王雾离奇穿越到一个和地球差不多的异界,没有系统,没有异能,但是,今生他要活的精彩,留下自己在异时空的印记。且看他如何在娱乐圈刮起龙卷风。
  • 苏曼殊精品选

    苏曼殊精品选

    苏曼殊写过《无题诗三百首》,后存者101首,绝大部分是七言绝句。苏曼殊的小说也很闻名。他一生共写小说7种,其中《人鬼记》已散佚,流传下来的有《断鸿零雁记》、《天涯红泪记》、《绎纱记》、《焚剑记》、《碎簪记》、《非梦记》等6种。另有《惨世界》一种,名为翻译法国雨果的《悲惨世界》,实则三分之二的篇幅出自苏曼殊的创作,所以也应算作苏曼殊的作品。苏曼殊又是我国近代较早的翻译家之一。他精通日文、梵文、英文、法文,除翻译过雨果的《悲惨世界》外,还译过《拜伦诗选》和印度小说《娑罗海滨遁迹记》。他还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编撰过《梵文典》、《初步梵文典》、《梵书摩多体文》、《埃及古教考》、等多种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