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67400000090

第90章 逆向思维的方法论

逆向思维的方法论

绝学无忧。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

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老子反对烦琐为政,造作为价值,欲望趋动,同样也反对烦琐为学。书读得越多越蠢,毛泽东此话并非全无根由。同时毛泽东又多次强调认真读书,批判不读书不看报的大党阀大军阀。

学多了,食而不化,害己害人的例子不胜枚举。

这段话里还有一种后来被庄子所主张的齐物论的色彩。唯与阿(即呵斥),善与恶,相去几何?从哲理上分析,也许相去无几,然而,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这就写出了智者的窘境。后面的话写出了真智慧(不是前面讲过的假的慧智)的痛苦。智慧使人淡泊,使人疲倦,使人不满足,使人不自以为都明白,使人惶惑而且郁闷。智慧加上深思,终极性的“食母”即找根本的深思,使人另类。

老子是一个什么都看开了的人,但是他仍然有牢骚,有苦闷,有孤独感。老子有一种逆向思维的方法论,即与世俗观念对着来的更深刻有时也更怪异的方法论。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夫唯不争,故无尤。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有一种说法,老子是阴谋家,有一种哲学研究把黄帝、老子与孙子(兵法)归于一类。

这恐怕是一个境界问题。你的注意力在实用与争斗,从老子身上只能体会到学到计谋乃至阴谋,尤其是将欲怎么样相反要怎么样,为许多政客阴谋家所实行。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则流露着一种吃小亏占大便宜的精明。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的这一段落话说明他并没有拒绝得失利害之辨。功成(遂)身退至今仍是人们所称道但常常做不到的美德善行。

有趣。精于打算的人首先看到了老子的精明、精于为己打算。喜欢玩弄计谋的人首先看到老子的阴谋的可怖。软弱胆怯的人首先会认定老子是一个胆小鬼、内心恐惧与老子畏畏缩缩。失去了对于大道的敏感,剩下的是对于小术、对于平庸与世俗的靠拢。

无怪乎心理学家提出,有时人们对于他人的看法恰恰是自身状况、自身境界的向外投射。俗话叫做,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或者干脆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老子毕竟不仅仅是兵法家,更不是阴谋家,他是从天与地的法则也就是“道”的观点来论述的。道是法则。道是规律。道是终极。道是本源。道也是主宰与信仰。作为智者与思想家的老子看到了事物的否定法则,向相反方向转化的法则。他对这一点特别敏感,他提醒人们要随时“防反”,提醒人们随时注意不要走向自身的反面。

问题在于人常常做与自己的初衷相违背的事,人的活动常常是愚蠢的,南辕北辙,缘木求鱼,刻舟求剑,守株待兎,买椟还珠,夜郎自大,适得其反,自取其辱……中国的成语中有一大批这样的关于愚蠢的故事。

一般人常常看不到或接受不了这样的否定法则:争的结果是反而争不着争不上。争的结果是有尤即有过失。取的结果是被取,被剥夺。贪腐的结果是什么都丢光包括首级。贪婪自私的结果是全面破产。争强的结果是弱化。富贵而骄的结果是一败涂地。

理论上承认老子的英明是容易的,能够做到老子所要求的为天下谷,为天下谿,后其身,外其身,功遂身退则绝无仅有。

老子的思想方法有三个特点,一个是高深化,一个是颠覆化,一个是超彻底化。

这三个特点彼此分不开,越看得高深、远大、玄妙、抽象、透辟,就越与一般的俗见、浅见、陋见、定见不同,说出来吓你一跳。

一般人当然认为仁义、美善、礼仪是好的,但是老子认为仁义是失道失德矫揉造作的果实,美善是产生长出反面的恶与不善的根源,礼更是什么都没有了,精神上已经破产以后的产物。一般人认为知与智是好的,但是老子认为知与智使人心诡诈,只有愚与朴素才最好。一般人认为言与辩是必要的、正面的词儿,但是老子认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一般人认为取就是要从人那儿拿走,老子却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一般人认为要削弱谁就应该予以毁损,但是老子说“将欲弱之,必先强之”。许多一般人认为好的名词,如上、先、坚强、有为、勇敢等等,到了老子那里却是负面的品格。而一般配给认为是负面的东西:柔弱、低下、垢、不祥、讷、无为、不言、不知、不敢、夷、希、微、惚恍,却是最为高贵的合乎大道的品质。

以勇敢为例,春秋战国时,战争、计谋、斗智斗勇,勇敢肯定是主流价值,例如司马迁史记上写的《刺客列传》中的人物。偏偏老子提出一个“勇于不敢”的命题,其实是勇于退让,勇于躲避,勇于妥协,是勇敢的反面。这在当时和现在,颇有些惊世骇俗的味道。

这是因为老子比一般人看得深远,他常常从反面看问题,从反面论述观点。他深明相反相成与物极必反的道理。一件好事,一个好词,就没有坏的方面么?一件坏事,一个坏词,就没有好的方面么?他的思路就是这样。于是他发现:.“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他还发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他认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样的论断堪称另类,堪称振聋发聩,堪称哲学、价值理论的一次爆炸,堪称天翻地覆,堪称冒天下之大不韪。他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令其他一切讲治国谋略的人愧死。他自己也说,正言若反,就是说他明明白白,他的许多看法与俗人们完全相反相悖。

老子也有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的追求,有自己的学术个性与思维个性。他有一种反潮流的精神,绝对如此。

然而实话实说,老子的彻底性超出了常规,由于深刻与彻底而造成了夸大其词。例如说人之大患在于有身,及无吾身,何患之有?彻底则彻底矣,谁也做不到的,除非自杀。尽量把吾身看得平常一点轻松一点则是可能的也是有益的。

怕民难治,干脆“愚之”,也是一种超级的彻底性。

老子的立论,更像是在作批语,格言化,警句化,警世化,最高度地概括化与抽象化。他穷根究底,一字千钧。他层层剥芛,步步升华。他讲了玄牝橐籥,辐毂车辆,埏埴为器,凿户为室,飘风骤雨,谿谷江河,高低黑白,兕虎甲兵,百姓圣人、侯王刍狗,婴儿天门,玄德谷神,三宝三大,然后是无、有、一、二、三,把一个道,一个无为,一个无与有,一个正言若反讲得入木三分,醍醐灌顶。他不多说,著述极“啬”,就留下了解读发挥的无限空间。理论的创造性与警示性,论述的透辟、奇妙、精彩,言语的精辟,微言大义,要言不烦,概括的最高水平,至上性与灵动性,都给读者一种精神的享受。

老子这里永远没有人云亦云,没有照本宣科,没有老话套话,没有陈词滥调,读了几千年了仍然给人以冲击,以新鲜感震动感。

阅读思考《老子》是一种思辨的快乐,是一种智慧的淋浴,是一个智者的鞭挞,时不时你会出一点冷汗。高明的与非俗常的理论突然横空出世、电闪雷鸣、石破天惊,然后是惚兮恍兮、浊兮混兮、夷兮微兮,深不可识,然后星光灿烂、举重若轻,然后风清月朗、微笑从容、从此开始了无挂碍、无尘埃、无谋虑、无患无惊的心路历程。智哉老子!伟哉老子!渊哉老子!深哉老子!异哉老子!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孤独哉老子!

同类推荐
  • 论爱美

    论爱美

    风靡欧洲的疗愈哲学,改变万千年轻人看待生活的方式。爱美,才能真正感受到驻留在世界的中心。那些人们喜爱的东西,那些歌曲、风景或者姿态,它们的美在我们身上留下了印记。在美里面有种东西,能让它与死亡抗衡,甚至比死亡更强大。这便是美对我们所做的——让我们停下脚步,让我们怀疑,让我们觉醒,重新给我们力量。美是一个个刹那的停歇,在那一刻你会返回最初的自己,你仿佛被抛向远方,却又唤起当下;只是一瞬,却又仿佛触到了永恒。在这瞬间的永恒里,你超越了禁锢你的现实,获得了自由。只有通过爱美,才能真正感受自己驻留在这个世界中。
  • 美学思考力——释放灵感的配色法则

    美学思考力——释放灵感的配色法则

    在色彩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一个问题所困扰——什么样的色彩才是最美的?或许,这个问题就连享誉盛名的绘画大师都无法确切地回答。实际上,色彩的搭配没有绝对性,何为美的配色也没有具体的答案,只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搭配出的色彩具有象征意义、能够深入人心,那么就是优秀的色彩作品。为了帮助读者体会大师作品中的色彩运用,本书不仅挑选了众多西方绘画作品,还从图例的鉴赏和分析中,提炼出经典的配色技巧,帮助读者抓住色彩的特性,从而增长对色彩的领悟和运用能力。
  • 现代哲学的变更与后现代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

    现代哲学的变更与后现代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

    《现代哲学的变更与后现代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刘放桐教授在他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现代哲学的变更与后现代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结项报告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系统介绍了后现代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两种思潮极其影响,并从对现当代哲学可能的发展道路的比较研究中进一步揭示只有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才能体现当代哲学发展的正确走向。
  •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本书以古代具有哲理思想的故事为依据,突出故事的可读性,使读者的阅读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趣。同时,每个故事后配以简练的哲理跋,让读者欣赏、领悟之余,或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明智、益心的作用。悉心品味这些经典故事,就像搭乘了一叶智慧的扁舟,带你驶向远离虚空浮华的彼岸……如果你想生活中少走些弯路,少做些蠢事,少付出不必要的代价,就请翻开本书吧。
  • 哲学的快乐:干瘪的思考vs.激情的生活(罗伯特·所罗门作品 2)

    哲学的快乐:干瘪的思考vs.激情的生活(罗伯特·所罗门作品 2)

    在本书中,所罗门教授以哲学的干瘪和职业化为主线,用他所受的分析哲学训练与对大陆哲学的热爱,以一种存在主义的情怀,重新追问什么是激情、正义、悲剧、死亡、自我等等,论辩这些奠基哲学的永恒追问所受的冷遇,探讨理性的人类该如何运用自己的各种情感,突破理性的界限,拥抱爱和智慧,过上善与好的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并让每个热爱思考和生活的人,都能勇敢、真诚地去发现并珍惜哲学中蕴含的无穷快乐。
热门推荐
  • 旁门左道看心理

    旁门左道看心理

    本书从星座、血型、性格及其他方面分析其与心理学的关系,配合实用的趣味心理测试,一步步走进神秘的心理学世界。
  • 校园之歌

    校园之歌

    琳筱柔,美如夏花,为了一个约定,她要抓住、紧握那份幸福。谢齐泽,深陷身世阴谋、集团的阴谋,他又如何在娱乐圈闯出一片天。一个言情天后,一个娱乐圈当红小生,他们的爱情,从校园开始,圆满结束。
  • 杀戮雷霆

    杀戮雷霆

    穿越异界!掌御雷霆!杀戮证道!异界无限题材!不喜勿喷!
  • 橐钥子

    橐钥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取车记

    取车记

    车被运管所没收,原因是不属于营运,导致产生的一些纠葛,导致以那种庸俗的办法进行对待,然而却落下了一个荒唐的笑话。
  • 霍格沃茨之灵笼

    霍格沃茨之灵笼

    巫师与麻瓜,魔法与科技。当世界的真实摆放在你的面前,黑暗而残酷。你,该如何选择。
  • 带着保镖公司闯万界

    带着保镖公司闯万界

    “这位先生,别看我的员工带着一顶草帽就觉得他好欺负。”“蒙奇D路飞听说过没有?”“啥?没有?”“这就是您见识浅薄了,那这位您应该听说过吧,他的名字叫孙悟空…”
  • 卧底王妃成秀女

    卧底王妃成秀女

    清欢潜入王府化身卧底,费尽心机让王爷爱上他。每日给王爷递上毒药,王爷明知是毒药还是一饮而尽。可最后她却爱上了王爷,不能杀了王爷。那么她就要被杀。可谁知道王爷替她挡了那把刺向她心脏的刀子。王爷中毒加昏迷,清欢九死一生换来了解药。王爷康复了,而她却离开了。她头部受创失去了记忆,被一户人家收留。可这家的儿子却是为她而死,朝廷逼迫这家的女儿思思当秀女。可是思思早心有所属。清欢愧疚之下,替她入宫。身为秀女的她和身为王爷的他该何去何从?
  • 我的父亲是蝙蝠侠

    我的父亲是蝙蝠侠

    作为哥谭首富的私生子,他该何去何从?生活在沦陷进黑暗的哥谭,他该如何解救?
  • 贪财弃妇:地主娘亲要招夫

    贪财弃妇:地主娘亲要招夫

    额滴个神啊!身为二十一世纪神偷,却被好奇心害死猫的徒弟给不小心的弄穿越了。只是,这个营养不良的身子,又身怀六甲,还是个被夫家扫地出门的扫把星;另外还附赠懦弱娘亲一个,懵懂幼弟一枚,这是老天给她的惩罚吗?既来之则安之,看她如何改变命运,成为坐拥美男……呃,是日进斗金的地主婆,顺便在招个俊美、疼人的夫君,让小包子不用羡慕别人有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