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62200000023

第23章 留学美国(22)

吴大猷即将毕业,对自己的未来有些迷茫。他的才华是有目共睹的,学校希望他能够留校当助教。而吴大猷自己则觉得,留学深造对他的发展更有帮助。但是留校的机会也很难得,他不想放弃,毕竟深爱的女友阮冠世还在这里。

对吴大猷了解颇深的阮冠世,知道他的顾虑,支持他留学的想法;并鼓励他报考清华公费留美。可惜吴大猷落选了,因为名额所限,清华只录取了该校的另一位学生。旁人都为他感到惋惜,可吴大猷并不觉得遗憾。虽然不能出国,但是能留校教书,与阮冠世在一起,他也很满足了。

这时,阮冠世被诊断出患有了肺病。吴大猷悉心照料她,想起自己老家母亲常做的一种广东民间滋补品——隔水文火炖牛肉汤,味道好,又补身子,就去菜市场买好了材料,自己回忆着母亲的做法,炖熬起来。炖好以后,托工友送进了女生宿舍。阮冠世接过香喷喷的牛肉汤,非常感动,也总让同室好友们一起品尝。谁尝了都夸味道真好,说吴老师不仅学问大,厨艺也高。当然,女孩们又要和她开玩笑了。

但是,阮冠世的病总是时好时坏,缠绵不去,让她的身体十分羸弱。阮冠世才貌出众,和吴大猷堪称一对璧人,一直被无数人所艳羡。但是,因为阮冠世的身体情况,有些亲友开始劝诫吴大猷慎重考虑。看好吴大猷的师长,也担心他为照顾阮冠世而影响到他的前途。

渐渐地,阮冠世自己也觉得不想耽误吴大猷,忍痛想和他分手;甚至决定答应另一追求者。吴大猷当即拒绝阮冠世分手的话,并且对关心自己的亲友们说:“生活里如果没有她,我就不会幸福!”

吴大猷在南开任教了2年,终于在恩师饶毓泰的帮助下,可以与爱人一起留学了。但他自幼丧父,家里经济条件很不宽裕,申请的助学金要负担两个人的生活,有些困难。他只得找远在河南的四姑妈借了3500元钱;四姑妈心疼他,又送了他500元钱。他带着这4000元钱,与阮冠世于1931年9月启程奔赴美国。

在前途上依然有许多磨难等待着这对恋人,但是他们彼此都相信,无论什么困难都可以度过。

本来,吴大猷在申请留学补助时,想选择去德国。但是由于语言问题,他只得改成了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助学金申请成功之后,在正式择校的时候却遇到了问题。吴大猷不知道自己该选哪个学校,没有明确的方向,对未来的工作心里也没有什么打算。而且,他对美国大学的情况不甚了了,更不用说每个学校的物理研究方向及特长了,可以说毫无所知。

所以,他在择校的时候闹了一个大笑话。他从密密麻麻的学校一览表中挑了加州大学、芝加哥大学、密歇根大学和另一所学校。结果收到最后一个所选学校的信函时被称为“女士”,他才醒悟,原来这是一所女子大学。

最后他选定了密歇根大学,决定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那个学校的收费最低。后来他才知道,自己竟然歪打正着,选到了一个非常适合的学校。密歇根大学物理系是美国发展量子力学的中心,仅次于加州大学伯克莱分院和加州理工学院。

在世界物理学,尤其是在美国物理学处在快速发展的时候,中国留学生成就的大小,与他们所选择的留学机构的状态有很大的关系。机遇好,选择了一个一流的研究中心,师从在前沿领域工作的导师,取得重大成果的可能就会大许多。所以吴大猷的运气很好,冥冥之中注定了他必定要成为物理学大师。

夫妻相濡以沫,学业创造记录

吴大猷一入校,就给导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密歇根大学规定,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要修一部分基础课程。吴大猷把自己在南开教授《高等力学》时编写的讲义拿给导师看,导师发现他已经很好地掌握了基础课的知识,可以不必再修那些课程了。

当初在南开时,因为学校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教授《高等力学》和《现代物理》两门高年级课程,只好让吴大猷这个刚刚毕业的年轻教员来教。他受宠若惊之余,也担心自己难以胜任,只好借此机会拼命提升自己,自修了《古典力学》、《热力学》和《量子论》等许多物理学著作。没想到,自己为了胜任工作而自学的那些知识,现在却有了意料之外的大回报。

在密歇根大学求学期间,吴大猷认识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位恩师雷道尔。雷道尔是物理系主任,是红外分子光谱研究的鼻祖,还在密歇根组织了著名的暑期理论物理讨论会,几乎欧美所有重要理论物理学家都到会报告过。每年夏季,美国各地的相关学者和研究生纷纷赴会,密歇根大学物理系一时有美国理论物理的“麦加”之誉。他在物理学上的研究和理论,甚至在思想、行为上,都对吴大猷有着深远的影响。

吴大猷后来在自己的《回忆》中写道:“我知道的、认识的物理学家及其他科学家不少,但是未见有为人简朴、诚实如他(雷道尔)的……十余年我在台湾的发展科学工作中,对若干事的政策及学术之支持态度,可追溯于他的影响,但是我所犯直言之病,辄非由他学来的。”

这位声名卓著的老师,很快就看出吴大猷在物理学方面的过人才华,即毫无顾虑地邀请才入学不久的他参加自己的红外线光谱实验,试着寻觅某些原子的红外光谱。

吴大猷也确实没有辜负雷道尔的信任。他虽然没在光谱上有突破,却打起了光谱仪的主意。他给红外光谱仪做了一个改进,设计出一套分光仪上弯形的狭缝,使光谱仪的性能提升了很多。生产光谱仪的厂家知道后,赶紧采用了这个设计。多年后,他想起这件事,不无遗憾地笑谈:“可惜当时没想到申请专利!”

出众的天资再加上刻苦钻研积累,使吴大猷用了不到1年时间就修完了硕士课程。

阮冠世却一直学业不太顺利,身体羸弱的她总是生病,医药费成了很大的一笔开支。她的奖学金根本不够用,还得靠吴大猷的助学金,这让本来经济就不宽裕的吴大猷更加生活艰难。于是,吴大猷想利用课余时间来打工。但是,当时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找份工作非常困难,即使有报酬也极低。在餐厅里洗1个小时的盘子,也就能换来一顿饭而已。

这时,正好有个单位要突击完成一项工程研究,需要找人帮忙。每晚工作10小时,每小时的报酬是50美分,3天下来就是15美元的收入,这对当时的他们而言,是不小的一笔钱了。有个朋友告诉了吴大猷这个消息,他毫不犹豫就一口答应下来,很快就开始了工作。

他每天从晚上8点一直干到早晨6点,走出实验室就去上课;下午回到住处,随便休息一会儿,可是屋里闷热难耐,根本无法成眠;吃过晚饭,又要匆匆来到实验室。一连3天几乎都没有合过眼,实在把吴大猷累得不轻。不过,为了能有足够的钱给阮冠世治病,再苦再累也值得。毕竟,身边有温柔的她相伴,他心里的满足是难以言表的。

等到假期,身边的同学们大多去度假、旅游了,吴大猷依然要继续打工,来支持生活用度。吴大猷是个很乐观的人,常调侃自己是“无钱一身轻”,不用担心银行倒闭,就几十块钱在身边。他和阮冠世两个人,平时很少有娱乐的机会。唯一的奢侈消遣,就是去看一场电影,还是很久才偶尔去一次。但艰难的生活并没有影响两个人的感情,反而在相濡以沫中使他们的感情更加深厚了。

而吴大猷的学业,不但没有因为生活的辛苦而耽误,反而以惊人的速度顺利完成了。他1年时间就修完了硕士课程,再1年就拿到了博士学位,创下了中国留学生获取博士学位的最快记录。他的博士论文,对当时的科学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他在论文里提出了“铀元素之后是否有一系列14个化学性质相同的元素存在的问题”的理论。这个理论,给因发现9种以上的超铀元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西格博士以很大的启发,他在吴大猷的博士论文发表18年后拿到了诺贝尔奖。多年后,西博格初次见到吴大猷,高兴地说:“我当年能获奖,应该归功于你的论文。”

吴大猷获得博士学位以后,又得到了助学金,可在国外延长1年。他留在密歇根大学,继续跟随雷道尔教授从事光谱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方面的研究。阮冠世则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这时候,阮冠世因肺病发作,住进医院实施手术,但术后并没有什么效果。1933年冬天,她的病情加重了。学校医院无能为力,只好把她送到纽约市以北的一所疗养院里慢慢休养。吴大猷一有时间就乘火车去看她。

饶毓泰教授于1932年回国,在北京大学任物理系主任。当他得知吴大猷已获得博士学位即将回国时,便发去聘书,聘请他到北大任教。得知此消息,吴大猷当然非常高兴,不但马上能见到对自己恩同再造的老师了,还能在北大这样的高等学府任教。

但这时候,阮冠世的病情虽然稳定了,但是还需要疗养一段时间,她的身体状况受不了长途奔波。吴大猷对是否马上回国有些犹豫了。

这时候,善解人意的阮冠世坚决支持他先回国,毕竟机会难得,待自己身体调养好后,也很快就回去。吴大猷考虑再三,为了能如期归国,只好依依不舍地辞别爱人,踏上归途。

阮冠世虽然劝走了吴大猷,但他走后,她在疗养院里已经无法待下去了。第二年春天,她毅然出院,拖着病弱之躯,独自回到了国内,去与吴大猷会聚。

【名家小传】

吴大猷(1907—2000),广东高要人。著名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物理学之父”。

吴大猷早年毕业于私立南开大学,并留校任教。1931年赴美国留学,1933年在密歇根大学获博士学位。1934年应饶毓泰(时任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之邀,自美返国,任北大物理系教授,从此与北大结下不解之缘。1946年受当时政府之托出国考察,因国内形势变化而滞留美国,先后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员、加拿大国家研究院理论物理部主任、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教授、美国水牛城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兼物理系主任。1962年受聘兼任台湾“中央研究院”物理所所长。1967年起兼任台湾“国家科学发展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983年起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92年率台湾物理学家代表团,回到阔别46年的北京,北大授予其“名誉教授”称号。

钱学森:他“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

1935年8月的一天,“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从上海滩乘坐美国公司的“杰克逊总统”号邮船离开祖国。黄浦江浊浪翻滚,望着渐渐模糊的上海城,他在心中默默地说:“再见了,祖国。你现在豺狼当道,混乱不堪,我要到美国去学习技术,早日归来为你的复兴效劳。”

类似同时期别的中国留学生,钱学森当年的志愿也是几次更改。

那时,“实业救国”的浪潮正席卷全国,无数年轻人以此制定了自己未来的奋斗目标。高中毕业的钱学森,便锁定了以火车作为自己的目标;于是,他考入了直属铁道部的(上海)交通大学。正在他埋头苦学、立志以建设中国铁路事业为己任的时候,可盘旋在上海上空的日本轰炸机,却粉碎了他的梦想。日本绝对优势的制空权,让不少爱国青年警醒了。顿时,很多人投入了航空事业的研究,想造出中国自己的轰炸机、战斗机……

来到麻省:研究从地上转到空中

也是在此时,钱学森彻底改变了自己建设铁路的梦想,转而把目光投向高新技术领域的航空业。他开始大量阅读相关书籍,选修了一个外籍教师教授的航空工程课。他深知,如果想真正学习到深入的东西,就必须出国,到那些发达国家去学习他们的先进知识。于是,他打定主意一定要出去。

从交通大学毕业以后,钱学森便报考了清华学校的公费留美生。公费就是“庚子赔款”奖学金——1900年,义和团杀入北京,杀死德国公使克林德。八国联军以此为由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弃都而逃。翌年,李鸿章签订《辛丑条约》,同意赔偿军费——白银4亿5000万两,史称庚子赔款。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在1904年发现美国浮报冒报军费达1倍多,经过艰苦谈判,美国同意退还庚子赔款中虚报部分,帮助中国办学,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1910年,清华学堂因此建立,次年更名为清华学校(留美预备学校),专门培养、派遣公费赴美留学生。

很快,钱学森得到自己已被录取的好消息,他报考的专业是航空机架,只有1个录取名额,这个专业是在钱学森报考前一年才设立。钱学森在清华航空工程专业学习了1年时间,成为“波音之父”王助以及另一位航空业专家王士倬的得意弟子。

1935年8月,钱学森乘坐邮轮横渡太平洋,前往美国;接着又转至波士顿这个著名的大学城。美国一文一理的顶级学校——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都在这里,成为波士顿的骄傲。

钱学森的目的地,是他两位导师的母校麻省理工,他选择的专业是航空系飞机机械工程。这里精英云集,被誉为“世界理工大学之最”,曾有78位诺贝尔奖得主在麻省理工学习或工作。虽然作为首屈一指的学校,功课十分繁重,但是钱学森并不觉得辛苦,想学的知识自然多多益善。加上他的数学基础扎实,在交通大学和清华时,理论知识和演算都掌握得很好;而钱学森的母校交通大学,又几乎是全套模仿麻省理工模式,连课程设置、教科书都一样。所以他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学习生活。只花了1年时间,就完成了航空工程硕士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但有些美国人瞧不起中国人的傲慢态度,很让他恼火。一次,一个美国学生当着钱学森的面,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男人抽鸦片,女人裹脚。钱学森立刻火了,掷下挑战书:“我们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是比你们美国落后;但作为个人,你们谁敢和我比,到期末比谁的成绩好?”美国学生当然清楚钱学森的学习能力,听了伸伸舌头,再不敢说中国人坏话了。

学工程就要到工厂去实践。当同学们都进入飞机制造厂实习的时候,钱学森却不能参加;因为当时美方规定,美国的飞机制造厂只准许美国学生去实习,不接纳外国学生,以防偷学美国最高航空技术。钱学森在清华的导师王助,当年曾担任著名的波音公司第一任总设计师,由他主持设计出了乙型水上飞机,却竟然不被允许进入测试场地。他受不了这种歧视,于是愤然回国。

遇到这种情况,钱学森虽然无比气愤,但是为了能学到更多东西,依然忍了下来。不能进飞机工厂学习工程的实际经验,就只能继续研究航空工程理论(即应用力学)了,而这也正是他的专长。他知道加州理工学院的冯·卡门教授是航空理论研究的权威,故决定去他所在的加州理工学习。

同类推荐
  • 总有一种神圣让你向往

    总有一种神圣让你向往

    该书是一部弘扬时代精神,为英模立传的作品选集。本书收集了四个篇目:第一篇:纪实文学《这一路的风光》,全面记述了全国劳模、现任西安市劳模协会会长苌春福同志艰苦创业、勤奋工作的先进事迹。第二篇:报告文学《夕阳依依向谁家》,记述了原西安市副市长靳毅仁同志离休后倾力扶助西电公司残疾人创业的感人事迹。第三篇:报告文学《咬定青山》,记述了全国劳模、灞桥区栗沟村党支部书记任容茂为改变山区贫穷面貌奋斗不息的先进事迹。第四篇:革命题材剧本《黄龙风云》,歌颂了陕甘红军战士黄罗武奉命独创黄龙山收编土匪的传奇故事。
  • 纪伯伦全集:叛逆的灵魂

    纪伯伦全集:叛逆的灵魂

    此书将纪伯伦的小说及话剧作品首次完整集结,并配有纪伯伦为该书特别绘制的插图,十分精美。纪伯伦的小说及话剧作品充满了反叛的精神,正如他所说:是在深渊最深处对自由之神的呼唤。《叛逆的灵魂》呼吁人民打破奴性的桎梏,纪伯伦也因此激怒了当局政府而被驱逐;《草原新娘》歌颂了爱情的纯洁,并控诉舆论与礼教对爱情的摧残;《被折断的翅膀》是作者以自己的一段经历为蓝本而作的凄美的爱情故事,文中的哀恸与绝望扣人心弦。此书没有纪伯伦在《先知》等其他作品中一贯的包容、温柔的模样,而是满满的愤怒与不平,他将他一生中所有的无奈与绝望都借文中主人公的口呐喊出来,震撼人心。
  • 太行奶娘

    太行奶娘

    日寇侵华,八路军奋勇抗敌。一群朴实的太行山妇女用自己的乳汁养育了八路军将士的儿女。面对血腥的屠刀、身处艰苦的环境,她们无私地奶儿、养儿、护儿,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大爱之歌。作者遍访以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为中心区域的太行山革命老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忠实记录了数十位曾经哺育过八路军将士儿女的奶娘的事迹,从而将一个鲜为人知的光荣母亲群体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 回声

    回声

    这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集,共收入作家精选的《断了线的风筝》、《箭娃》、《丢了名字的孩子》等七部小说。
  • 一个存放梦的好地方

    一个存放梦的好地方

    此书源自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平凡和感动,收获人生路上真真切切的感悟和发现,记录纷繁世界里心灵深处的宁静和悠远。通过回忆生活中的人和事,回顾再次走过的风景,使作者内心深处萌发出了种种感想。这些唯美而温婉的文字,在素雅的情怀中领略人生之美,在最美的发现中汲取人生的能量,在广阔的笔触中开阔人生的视野,从而使得我们的心灵变得美丽而丰盈。在优雅的文字中洋溢着一种正能量,在甜美的阅读中,得到人生和情感的滋养。
热门推荐
  • 极与尽

    极与尽

    起初他也会爱会恨,可是后来他明白一个道理:他绝不适合为任何风景停留。单纯善良,蜕变为冷淡、无情。只有他才知道要多么痛的领悟。所以从那一天起,他悟了!他不干再做一个平凡的高中生有光明的地方就会有黑暗!黑暗的终极、光明的尽头,那是他的唯一归宿。也许他是天生的旅者!所以、你看,他又要起身了。
  • 遇上你是我最幸运的事

    遇上你是我最幸运的事

    不知是天意弄人,他参加了一次晚宴,然后遇到她。在那个男人面前她是那么的卑微,为了她的可笑的爱情而坚守着初心,却不知心仪的人早已变心,那场晚宴他丢了他的心,握在手里的是独一无二的领夹,却不是他的,那是她给那个男人的,却被男人捡到,戴在身上,从此不爱戴领带的总裁戴上了领带,还夹上了一枚领夹。终于等到一天他们分手,他毅然上前为她挡住流言蜚语,声称是他让她和那个男人分手得,将她纳入了自己的羽翼下,不受伤害。
  • 韩娱之炽爱

    韩娱之炽爱

    2014年的夏天,李珂遇见金孝渊,开启了他们俩疯狂的炽爱之旅
  • 丑女替身

    丑女替身

    她从小不但被人嘲笑是丑女,如今却惨遭男友背叛,不但父亲腿被摔断急需要钱,自己却遭遇了一场精心策划的车祸,还莫名其妙的被整容,成了别人的替身,替身的男友好帅呀,看我丑女如何大翻身!
  • EXO之青葱岁月

    EXO之青葱岁月

    两个追星女孩子以闺蜜的身份误打误撞与偶像天团同居,在此行中还随同着另外一个女孩子以及一个搞怪的男孩子,四人与天团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陌莫花开

    陌莫花开

    一场梦几场爱,人生如梦,梦醒回归普实。穷途末路,现实
  • 浪海无涯全靠学

    浪海无涯全靠学

    一掷一投一千金,一字一顿一牛逼,可以打王者,扫吃鸡,无学海之恼心,无书声之乱耳,我们不是学习的神,但我们可以怎样去学习bug,记住“划船不用浆,一生全靠浪。”
  • 只因是你就很甜

    只因是你就很甜

    顾岚岚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既定的人生会因为一个男孩子的出现而改变。心底封闭的窗,射进了一束光。在最好的年纪遇上最好的人微狗血,没有车祸,堕胎,失忆只讲述两个各有瑕疵的男孩女孩互相救赎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