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4300000030

第30章 我听傅雷讲文学 (3)

就在他二十二岁那一年,在彷徨和犹豫的痛苦中,罗曼·罗兰给托尔斯泰写了一封长信,诉说自己内心的矛盾。后来他得到了一封长达几十页的回信,对他提出的问题诚恳地进行了解答。在信中,托尔斯泰鼓励他为人类崇高的理想而奋斗,指出“一切使人们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们分裂的,是恶与丑。”托尔斯泰的信及其思想对罗曼·罗兰后来的思想与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889年11月,在巴黎高师毕业后,罗曼·罗兰被派往罗马考察。在那里,他那出色的钢琴弹奏艺术博得了人们的喝彩,有人甚至劝他改行搞音乐。在罗马,他结识了当时已经七十二岁的德国理想主义思想家玛尔维达·冯·梅森堡女士,此后他们结成了忘年之交,书信往来不断,这位思想家对罗曼·罗兰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1902年,在罗曼·罗兰醉心戏剧的同时,他开始写作《贝多芬传》,而在创作这部作品的过程中,他的脑海中又逐渐形成要写一系列名人传记的计划。罗曼·罗兰写这些传记的宗旨,在于安慰和鼓励“世上不幸的人们”,使他们在苦难中振作起来,跟不幸的命运斗争,努力做一个“无愧于人的称号的人”。

罗曼·罗兰的创作计划并没有完全实现,他完成了的作品有《贝多芬传》等四部。在这些传记里,作者极力颂扬了他们渴望自由、正义的精神,赞美了他们以造福人类为己任、为坚持真理和信仰而受苦受难的钢铁般的意志。

《贝多芬传》是这些作品中最早的一部,也最能体现作者的创作动机和意图。罗曼·罗兰在这部作品的头一页上便大声疾呼:“让我们把窗子打开!让我们把自由的空气放进来!让我们呼吸英雄的气息!”在这部作品中,罗曼·罗兰向读者描绘了这位作曲家一生的坎坷和磨难,突出表现了贝多芬面对厄运所做的精神奋斗,塑造了一个与命运抗争的英雄形象。这部作品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同时也使初出茅庐的作者一举成名。几十年后,傅雷从中汲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并以优美的文笔将这一精神带到了中国,至今仍激励着不少青年奋进。

罗曼·罗兰的一生与贝多芬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某种意义上说,《贝多芬传》乃是他的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序曲”。《约翰·克里斯朵夫》从1890年开始酝酿、构思,直到1912年才完成。小说以贝多芬为原型塑造了约翰·克里斯朵夫这一形象,并通过他一生的奋斗,描绘了广阔的社会图景,提出了社会生活中许多重大的问题。

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一个音乐家,他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坚持自己远大的理想,有着不屈不挠的生命力。他出生在德国,自幼便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目睹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不平,心头感到压抑。一天,他路见不平,挥拳痛打了一个正在侮辱农村姑娘的大兵,闯下大祸,被迫逃往法国。到了巴黎,他本以为可以施展自己的艺术才华,但艺术界的一切似乎都是为了买卖才存在的,这让他很失望,他决心闯出一条新路来,但却屡遭失败。在他孤独、彷徨的时候,遇上了青年文学家奥里维,两人深入到人民中间,参加实际的政治斗争,寻求同人民结合的道路。但奥里维在一次政治游行中被害,而约翰·克里斯朵夫与阿娜的恋爱也遭到了波折。在消沉与颓唐中,他隐遁到偏远的山林中以求得精神上的安宁。后来,他到了罗马,在甜蜜的爱情中重新汲取了力量,他音乐的境界也变得更加恬静了。最后,他“战斗完了,精疲力尽”,在上帝的怀抱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在约翰·克利斯朵夫身上,作者寄寓了自己的精神——“自由、平等、博爱”以及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通过这一形象,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批判和反抗,而最终的结局则使主人公的奋斗蒙上了悲剧的阴影。

由于这部小说,罗曼·罗兰荣获了1913年法兰西学院文学奖与19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一战爆发后,罗曼·罗兰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抨击交战双方,成为著名的反战主义者。由于他的反战行为,他被诬蔑为帮助敌人,这使得他不得不在中立国瑞士侨居十五年。

1931年,他的思想观念向社会主义靠拢,并于1935年访问苏联。苏联之行使罗曼·罗兰见到了专制体制下的一些黑暗,这对他的信仰构成了挑战,但他认为黑暗是暂时的。为了不使他人发生误解,他将载有真实情况的《莫斯科日记》封存了五十年。尽管对社会主义有所怀疑,但罗曼·罗兰一直站在正义的人民这一边,对种种专制和战争展开了激烈的批评,直到1944年他因病心力交瘁而与世长辞。

傅雷与罗曼·罗兰的通信

1934年3月3日,傅雷用法文写信给罗曼·罗兰,向他说明自己翻译了他的《巨人三传》,请求他允许这部书在中国出版,并阐述了自己阅读的感受与翻译的起因。

在信中,傅雷说自己“其时颇受浪漫文学感染,神经亦复衰弱,不知如何遣此人生。无论漫游瑞士,抑小住比国修院,均未能平复狂躁之情绪。偶读尊作《贝多芬传》,读罢不禁嚎啕大哭,如受神光烛照,顿获新生之力,自此奇迹般突然振作。此实余性灵生活中之大事。尔后,又得拜读《米开朗琪罗传》与《托尔斯泰传》,受益良多”。

在这段文字中,傅雷介绍了《巨人三传》在自己精神历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信的后半部分,傅雷与罗曼·罗兰探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问题,尤其对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谈了自己的看法,对中国既不能效法先贤,又不能效法西方基督的精神失衡表示了忧虑,并引用了自己结识的意大利元帅加维里耶的话表达了一种看法,“中国无需发展工业,步近代文明之后尘。体魄与道德方面但得保持本色,自能脱出困厄。因不抵抗之效用,实胜于诉诸暴力。”

在信的结尾,傅雷表示希望能将罗曼·罗兰的回信作为他译作的序文,并希望能得到他的签名照片。

罗曼·罗兰很快给傅雷回了信。回信中,他主要就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阐释了自己的看法。他是主张不抵抗主义的,反对暴力、反对战争,他认为反对暴力与战争的最有力的方式便是不抵抗。他从托尔斯泰主义与甘地的政治哲学那里汲取了精神营养,认为不抵抗具有巨大的精神与政治力量。

在信中,他附了一张自己的签名照片,并允许傅雷将此信作为《托尔斯泰传》的序。傅雷接到信后,于当年的8月份再次致函罗曼·罗兰,对他表示了感谢,并说自己将要翻译他的其他作品。

傅雷在信中说自己“为国家与环境所挤逼,既无力量亦无勇气实行反抗,惟期隐遁于精神境域中耳”。这虽是无可奈何之言,却已预示了傅雷后来所选择的书斋生涯。

从托尔斯泰到罗曼·罗兰,再从罗曼·罗兰到傅雷,精神的火种绵延不绝,借助通信而往来于各国之间,这实在是一幅动人的景象。而我们从中不应该只看到精神继承的脉络,也应该想想自己能从中继承些什么。

傅雷对罗曼·罗兰的评介

罗曼·罗兰是傅雷的精神导师,或者说是导师之一。他翻译了罗曼·罗兰的《巨人三传》以及《约翰·克里斯朵夫》,并使之在汉语的文化环境中获得了常青的生命力。

在《巨人三传》中,《贝多芬传》傅雷译了两次,并在序文中说:“……除了把我所受的恩泽转赠给年轻的一代之外,我不知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偿还我对贝多芬,和对伟大的传记家罗曼·罗兰所负的债务。”

而长达百万言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傅雷从1936年到1939年,花了三年功夫译毕,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竟又花费了两年的时间加以重译。我们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傅雷对翻译的谨慎,也可以看出他对罗曼·罗兰的敬重。

谨慎与敬重使他这部译作具有了长久的生命力。在五十年代,这部作品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一起,成为青年最喜爱的文学作品,而《约翰·克利斯朵夫》因其精神上的深层探索尤其为知识分子喜爱,直至今天仍有着广泛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罗曼·罗兰的原著在法国的影响。

在翻译之外,傅雷还为《约翰·克利斯朵夫》写出了一篇简介、一篇译者献辞,并专门为第二卷写了“译者弁言”加以解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傅雷对这部作品的重视。

《译者献辞》是为初译本所写,《简介》是为重译本所作,两者内容相似,只是前者的语言热情奔放,后者的语言冷静沉着,但都表示出对小说内在精神的推崇。

在《简介》中,傅雷说:“《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艺术形式,据作者自称,不是小说,不是诗,而有如一条河。以广博浩瀚的境界,兼收并蓄的内容而论,它的确像长江大河,而且在象征近代的西方文化的意味上,尤其像那条横贯欧洲的莱茵河……”

在《译者献辞》中,傅雷以抒情的笔调表达了对小说精神的体认,简直如一首诗一般,他说:“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地自拔与更新。”

“……”

“战士啊,当你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止你一个时,你定会减少痛楚,而你的希望也将永远在绝望中再生了吧!”

箴言式的句子,哲理式的思考,诗一般的抒情,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傅雷先生独特的笔调,这不是一般的前言,而是从译者心中得到共鸣所发出的赞词。

在第二卷的“译者弃言”中,傅雷先生介绍了这一卷的主要内容,并进行了分析,简直如一篇短小的论文一般,向我们揭示着作者创作的真意。“……克利斯朵夫在青年成长的途中,而青年成长的途程就是一段混沌、暖昧、矛盾、骚乱的历史。顽强的意志,簇新的天才,被其顽强的和年代久远的传统与民族性拘囚在樊笼里。他得和社会奋斗,和过去的历史奋斗,更得和人类固有的种种根性奋斗。一个人惟有在这场艰苦的战争中得胜,才能打破青年期的难关而踏上成人的大道……”

他又提醒我们:“切不可狭义地把《约翰·克利斯朵夫》单看做一个音乐家或艺术家的传记。艺术家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模范,只因为他是不完全的人群中比较完全的一个。而所谓完全并非是圆满无缺,而是颠仆不破地、再接再厉地向着圆满无缺的前途迈进的意思。”

在这里,傅雷先生越出了一个译者的界限,而对作品解释了起来,从他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之中,我们看到了他向读者说明主人公精神

同类推荐
  • 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

    坚持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究其动因,当然少不了朋友们不断给我的鼓气,希望我不要半途而废。同时也是剧中人物在时时无形地推动着我,越写越感到非把他们写出来不可。这期间也有一些朋友劝我何必自找苦吃:你写得好吗?你写出来有人看吗?有人用吗?你有钱将它推向社会吗?知道吗?现在“触电”难呢!他们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但是,我最终毫不回头地走自己的路。
  •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石雕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石雕

    本书内容包括:石雕概述、我国古代的石雕、工艺石雕精品鉴赏、建筑石雕精品鉴赏、宗教石雕精品鉴赏、石雕的收藏。
  • 最经典的艺术常识

    最经典的艺术常识

    本书是艺术基本常识类读本,内容涉及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篆刻、舞蹈、戏剧等各个艺术门类,从基本常识、历史沿革,到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等,包罗万象,精彩纷呈。便于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获取知识,提高欣赏、分析各种艺术作品的能力。
  • 晋江当代著名文艺家述评

    晋江当代著名文艺家述评

    本书对在全世界各地的晋江籍文化名人、艺术家的生平和艺术活动进行系统的评价。
  •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话剧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话剧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热门推荐
  • 死神的彼岸:命运之轮

    死神的彼岸:命运之轮

    命运之轮的转动,改变了她的命运,谁能救赎她?让她能过上快乐、平静的生活?死神的彼岸,无路可退的命运,这一切........敬请期待!
  • 我的娘子是无常

    我的娘子是无常

    一个是幽冥地府的俏无常,一个是红尘俗世的傻皇子。金风玉露一相逢,果就胜却人间无数。行侠仗义戏人间,上穷碧落下黄泉,轻松幽默,敬请关注。
  • 慕你生生深几许

    慕你生生深几许

    甜甜的恋爱只为你独家开启。她不经意间的善举,为他洒下了永远的独特感。从青春校园到职场追爱,从追风少年到霸道总裁,总有磕不完的糖……
  • 爱上你是一场必输的赌

    爱上你是一场必输的赌

    我知道你是个注定会输的赌,可我还是不顾一切压上了全部赌注。
  • 腹黑萌妃很倾城

    腹黑萌妃很倾城

    她是21世纪无所不能、所向披靡的雇佣兵女王她万丈光芒的光辉下却隐藏着一颗需要被爱的心。一朝不慎意外车祸,灵魂穿越抛开枷锁从头开始她身为嫡女,却被受父亲冷落继母渣妹讥讽侮辱她在继母生日宴会上,送她满身蚯蚓,打破她虚伪做作的外表她装疯卖傻,渣妹依旧不愿意放过她,她将计就计,葬渣妹一世风华前景。她为了生计,抛头露面去京城第一红楼,分来第一公子锦宇一杯羹。她不愿勾心斗角,卷入权利的漩涡,成为牺牲品,一把火把自己的暖雪阁烧了精光,金蝉脱壳。他是这个王朝最有权势的摄政王殿下,慵懒魅惑,尊贵无比,严肃拘谨,不苟言笑第一次见面,他对她动手试探,他问“洛儿你是间谍吗……”第二次见面,他对她包容放纵,随手赠她贴身玉佩。他说“本王允许你接近,你若能让本王动心,你就是摄政王妃,本王许你一生一世一双人,白头偕老不相离”数日接触,他发现他对她爱入膏肓,他非她不可他为她扫清朝中一切障碍,只为她能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华丽出场他说“再也不要离开本王”他说“尽吾一生所有,许你一世欢颜”外表坚强无坚不摧的她,遇到慵懒而魅惑,腹黑霸道的他他和她将会擦出怎样绚丽多彩的火花……?
  • 游戏修真路

    游戏修真路

    淡漠的世界,所有人为了自己,为了家族,为了种种理由,背叛,逃离。他因为曾经的自由,曾经的一切挑战了世间规则,是成功还是......
  • 帝王师:刘伯温

    帝王师:刘伯温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论成就,刘伯温远在诸葛亮之上;论军事才能,刘伯温远超萧何,助力朱元璋仅八年便拿下大元天下;论治国才能,刘伯温更强于张良,一举定下大明帝国后世两百年的盛世格局。一部《烧饼歌》传世,更增添了其传奇色彩。
  • 文明之秩序

    文明之秩序

    光年之外有块陨石以无限接近光速的速度接近地球。。。
  • 逆天宠妃不好惹

    逆天宠妃不好惹

    姐妹共侍一君,左边是美人,右边是才女,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喜欢一个人,如此的毁灭,爱一个人,却是要放手。
  • 第九星门

    第九星门

    妖行都市,仗剑星河——懒散青年的修行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