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4300000011

第11章 我听傅雷讲美术 (10)

在佛罗基俄门下,达·芬奇不仅学习了素描、绘画与雕刻,同时还积极从事科学研究,这是因为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比较注意吸收当时一切科学的成就,以数学、透视学、解剖学的研究成果来加强自己在造型方面的知识。在老师的工作室中,达·芬奇不仅学习了对人物外貌和精神做精确描绘的方法,还学会了怎样将自己观察到的东西表达出来。此外,在做学徒的几年里,达·芬奇还接触到了一些颇有成就的数学家、医学家、天文学家,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培养了他以后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

在佛罗伦萨,达·芬奇一直住到1483年,那一年他三十一岁。1483年,他决定离开佛罗伦萨去依附米兰大公,他先写了一封信给大公。傅雷在书中介绍了这封至今尚存的信的奇怪内容。

达·芬奇在这封信中像商人一样,天真地描写了他所能做的一切,他说“他可以教大公知道只有他个人所知道的一切秘密;他有办法造最轻便的桥用来追逐敌军;也有办法造最坚固的桥不怕敌人轰炸;他会在围攻城市的时候使河水干涸;他有毁坏炮台基础的秘法;他能造放射延烧物的大炮;他会造架载大炮的铁甲车,可以冲入敌阵,破坏最坚固的阵线,使后队的步兵得以易于前进。如果是海战,他还可以造能抵御最猛烈的炮火的战舰,以及在当时不知名字的新武器。在太平的时代,他将成为一个举世无双的建筑家,他会开掘运河,把这一省的水引到另一省去。他在那封信里也讲起他的绘画与雕塑的才能,但他只用轻描淡写的口气叙述,似乎他专门注重他的工程师的能力”。

其实达·芬奇的才能还有些没有讲到,在这里不妨提一提。在谢新吾、李长敏编著的《达·芬奇》一书中,详细地列举了达·芬奇各方面的才能:

作为雕塑家的达·芬奇。达·芬奇曾经为鲁德维柯公爵铸塑过一座巨大的骑马铜像,后来由于熔铸的技术问题,没有完成;但见过原制巨大泥像的人,都声称这件作品气魄之雄壮、宏伟堪称空前绝后,这一模型在法国入侵米兰时被“毁坏无遗”。

作为解剖学家的达·芬奇。为了研究绘画,达·芬奇曾专门研究过人体结构和人体解剖,他有不少关于解剖学的著作,其中有一册素描,里面是他细心摹画下的许多他亲自解剖下来的尸体,包括全身的骨骼、神经、肌肉的位置与结构等等。他还写过一本论马的筋骨的著作,可惜后来丢失了。

作为发明家的达·芬奇。达·芬奇是潜艇的创始人,他还发明了汽艇,幻想用这些东西来征服海洋、大地和天空,但是他的很多设想由于得不到资助而难以成为现实。

作为哲学家的达·芬奇。“直到逝世之日,他始终是一个哲学家。他十分需要他的哲学。因为他没有别的东西。他献给世界超等的雕像和绘画,但得到的报酬只是空洞的赞美。”《大画家传》中这样评价达·芬奇。的确,在他的笔记本内,写满了对于生与死的深刻观察。

或许是上面那封信打动了米兰大公的心,不久后他就到米兰大公府中去服务了,直到1499年方才离去,这十六年是达·芬奇一生创作最丰富的时代。

在漂泊的生涯中,达·芬奇从事科学研究的时间比较多,即使这样他还是创作了不少杰出的作品。

他的另一幅伟大作品《蒙娜丽莎》就绘制于1501一1504年之间。在1506年,达·芬奇为佛罗伦萨议会大厅制作了壁画《安加利之战》,画中描绘了佛罗伦萨军与伦巴底军之战。这幅壁画没有存留下来,但传下来不少关于战争的素描稿。在这些画中,大师描绘了震撼人心的残酷的厮杀,他称之为“最兽性的疯狂行为”。这幅画表明他不仅是个艺术家,由于对人类行为与命运的观察与研究,他又成为一个哲学家。

在达·芬奇绘画的议会大厅的另一面墙壁上,佛罗伦萨市政厅同时请了米开朗琪罗来绘画。他们两人都是本地人,都是雕塑家和画家,都是声名远播,备受赞扬。整个佛罗伦萨都在观看他们两个将如何做,看谁画得更好。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同时着手为壁画描绘草图,结果形成了当时两位最伟大的画家史无前例的竞赛。仿佛受到了互争高下的鞭策,向来进度很慢的达·芬奇在短促的时间里完成了草图工作。

遗憾的是,这两位大师都没有完成作品,只留下了一些草图。即使对这些草图,令人惊异的赞誉也早已传遍了整个意大利,艺术家们从各个城市赶往这里,以便能亲眼看到这些草图。这个时期的另一位大师拉斐尔那时还是一个年轻的画家,当他的老师问他对哪一幅草图更感兴趣的时候,拉斐尔回答说:“两个人我都喜欢,两个人,老师,请你相信,我说这个是发自内心的,如果我对达·芬奇先生表示尊敬,那对米开朗琪罗先生是不公正的,那我就会感到于心不安。”

在这场艺术比赛中,两人都没有成为失败者。

1516年,达·芬奇移居法国,三年后在法国去世,享年六十七岁。

达·芬奇的人品

艺术家是贫困的。在米兰时,达·芬奇的名气和声望都达到了鼎盛时期,但是,他却几乎一贫如洗,这是由于政局恶化,宫廷断了他的供给。他几乎走投无路了,他的花销大,而手下的学生和助手要吃饭穿衣,作画还要购买许多材料。万般无奈,达·芬奇只好给米兰大公写信,在信中,他写道:“我不想放弃我的艺术……我冒昧奉陈,提醒殿下注意我的事情和我被弃置的艺术……我以为您服务为生……关于骑马塑像,我不说什么了,因为我知道我只好是领两年的薪资了……”为了生活,达·芬奇和他的学生不得不去卖画,去画一些很快就可以画好的赚钱的作品,直到米兰大公馈赠给他一些土地为止。但是很快,米兰被法国军队攻破了,艺术家不得不面对具体的生活困境,可达·芬奇依然坚持自己的艺术事业。

他的传世之作《最后的晚餐》是应圣玛丽亚·格雷契修道院之约绘制的,共花去了他三年的时间。

据说他画这副巨作用了这么长的时间,使不懂艺术的修道院院长十分不满,他责难达·芬奇是有意怠工,并且打算催促他一刻也不要停地作画。他自己不好意思去催逼达·芬奇,便在他的总管面前不停地唠叨,要他去找达·芬奇谈谈,为什么老是站着不动笔。

总管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找达·芬奇,用委婉的方式示意他快点作画,并且尽量让达·芬奇理解这不是他的本意,而是院长的旨意。大师并没有生这位总管的气,还和他谈了谈绘画的艺术性的问题,最后向他严肃地表示:自己将会很快完成这幅壁画,目前的困难只是剩下两个头像需要刻画,一个是基督,另一个就是叛徒犹大。基督的头像很快就可以完成,最后犹大的模特儿还需要寻找,如果实在找不到适当的模特儿的话,他准备就用这个令人讨厌的、粗暴而毫无知识的院长的头像去刻画。

总管听了感到又同情又好笑,他会意地告诉达·芬奇:大师的话是正确的,他本人完全理解。从此以后,那位可怜的院长终日坐立不安,再也不敢来打搅大师的工作了。据说米兰大公来看完成的《最后的晚餐》时,看到犹大的面孔忽然笑了起来,说:“犹大简直和修道院院长一模一样,他妨碍你的工作,不给你安宁,你非常巧妙地报复了他,让他永远留在这张桌子的后面吧。”

达·芬奇以自己的幽默和天才保持了自己的尊严,维护了自己艺术创作的自由。

完成这幅画之后的次年,达·芬奇就离开了米兰,回到了佛罗伦萨。从此以后他开始到处飘泊,1501年他从佛罗伦萨来到威尼斯,1507年又回到米兰,六年后去罗马,在罗马呆了两年之后,又到法国定居,一直到1519年他去世。

据说他在法国的时候,法国国王曾以上宾之礼来迎接他,他临死时,法王亲自去向他告别。这种礼遇在当时的艺术家中是很少见的,因为当时最有度量的保护人也不过将艺术家看做是稀有的工人,只有法国国王对达·芬奇是怀着敬爱之情的。

达·芬奇对自己的评价是很谦虚的。在晚年的时候,达·芬奇曾经辛酸地写道:“我从未完成一项工作。”的确,他的生命,就像他说的那样是一条没走完的路,路上撒满了崇高的未完成的作品的零章碎片。人们难以想象,假如上帝假以时日,这位伟大的天才会完成多么宏伟的成就,即使作为一位“从未完成一项工作”的人,他仍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他的设想和宏伟抱负不能实现是由客观的时代,包括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科技水平决定的,丝毫不能抹煞他作为现代一切科学先驱的伟大形象。

当达·芬奇去世的时候,他的学生兼朋友麦尔基写道:“达·芬奇之死,对每一个人都是损失,造物者是无力再塑造一个像他这样的人物了。”对达·芬奇的评价之高是无出其右了。

而对人的评价和要求一向甚为严格的傅雷,在面对达·芬奇这位天才时,也禁不住要发出他的惊叹了:“在文艺复兴时期,身心和谐,各种官能达到均衡发展的人群中,莱奥纳多是一个惊人的代表。”

达·芬奇的出现,标志着文艺复兴盛期的来临,他在各个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留下了一些未竟之业。他对当时美术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可以大胆断定,在文艺复兴盛期,意大利以及其他各国的任何一位杰出的美术家,都曾仔细研过达·芬奇的作品。对以后几个世纪来说,达·芬奇的艺术始终是人类天才的最高成就之一。

达·芬奇的艺术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重要的作品,他是应圣玛利亚·格雷契修道院的订约而创作的。这幅画始作于1495年,1498年才完成。经过近三年的顽强劳动,这幅壁画公之于世,它使当时最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的名字闻名遐迩。

《最后的晚餐》是一个常见的题材,表现的是耶稣已经知道自己的不幸降临时,在与门下众弟子一起共进晚餐的席上,宣布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这句话对耶稣的门徒来说,是如此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使每一个人从内心深处感到震惊。因为这句话预告了他们的老师即将死亡,同时使他们信任的感情和相互的团结受到了打击,这是由于叛徒就在他们之中。达·芬奇抓住耶稣说完那句话的瞬间,着意刻画门徒们所表露出来的极其复杂的、各不相同的心理反应。画家赋予画中每个人物以鲜明的性格气质,紧紧抓住了每个门徒对耶稣的话所做出的反应。

文艺复兴早期的画家们在《最后的晚餐》结构中,一般都使一排人坐在桌子后面,互不相干,同一种姿势重复出现,而把叛徒犹大隔开,单独安排到桌子的另一面。而达·芬奇却摒弃了这种结构。

这幅画的群像,布置得十分合理。基督居于画面的中间位置,门徒对称地坐在两旁,每边六人,三个人一组,这些组合是由每个人的心理变化和感情联系自然结合在一起的,画中人的情绪造成画面的气氛有动有静,有声有色。

俄国艺术史家拉扎列夫有一段话,细腻地描绘了画中十二个门徒各自的心境:

“如同向水里扔一块石头,激起轩然大波,在死一般的寂静中,耶稣的这句话,在晚餐桌上引起了最强烈的激动,一刹那间使晚餐处在一种绝对寂静之中。对耶稣的话特别冲动的是坐在他左手边的三个门徒。他们形成了不可分的一组,被一个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动作支配着。年轻的菲利浦从座位上蹦起来,困惑不解地转向耶稣。老成的雅可夫,抑制忿怒,摊开双手,向后挪了挪身子。福邓举起一只手好像急于弄清所发生的事。位于耶稣另一方的几个人,则处于完全不同的精神状态中。他们离中心人物有一大段距离,他们的动作要矜持得多。

犹大明显地急转过身子不安地抓住钱袋,惊慌地看着耶稣;他阴暗、丑陋、粗俗的侧影,与委决不下地把头侧于肩际、沉静地把手置于桌上、美丽的脸庞被照得鲜明的雅安,成了强烈的对比。犹大和雅安之间伸过来彼得的头,他向雅安弯下身子,左手放在他的肩上,在他的耳边悄悄地说着什么,与此同时,好像他的右手毅然握住佩剑,想用它来保卫自己的师长。坐在彼得旁边的三个门徒都转向了同一个方向。他们凝视着耶稣,向他询问变节者。在桌子对面的一端是另一个人,年事已高的法捷依,好像要从他那里得到对眼前事件进一步的解释。然而,后者困惑不解的手势表明,他也苦于不知底细。”

到此为止,画里十三个人的外貌、情绪和性格特征,活灵活现地印入我们的脑海中,观赏画的人好像跟随画中人经历了这一严重的时刻。这是一群典型的人物,具有典型的性格,处在典型的环境中。画面具有戏剧冲突的舞台艺术效果,是一幅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情节性历史画。在达·芬奇以前,曾有不少画家都描绘过这一题材,但只有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成为空前的杰作。

在艺术形式的处理上,《最后的晚餐》也是极为完整和成功的。达·芬奇在使每一个人物具有充分表现力的同时,把这十三个人有机地组合起来,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保持着完整和统一。这样的一致,首先来自于作为中心形象的基督无可置疑的领导作用。

同类推荐
  •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罗伯特·麦基被公认为世界银幕剧作教学第一大师。《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是麦基第一次以书的形式揭示其屡获大奖的银幕剧作方法。本书不同于其他流行的讲述银幕剧作手法的著作,它所论及的是形式而不是公式。麦基以一百多部影片作为示例,向读者传授了一种银幕剧作的原理,它超越僵死的教条,发掘出名品佳作中那些使其卓越超群却又常常被人忽略的组成部分。
  • 世界建筑艺术(下)

    世界建筑艺术(下)

    艺术的诞生与发展,是人类勤劳与智慧的结晶。艺术已成为人类社会一项重要的文化构成,艺术素养也已成为人类精神境界的重要内涵。在璀璨的艺术星空中,那些有经典性的代表作品,不但是艺术家本身的才华表现,也蕴涵着时代、社会、民族的兴衰成败,揭示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源远流长的中国艺术殿堂是多姿多彩的:精美的原始彩陶、辉煌的商周青铜器、神圣的历代宗教壁画、博大精深地雕刻以及美轮美奂的音乐、戏剧,无不体现着中国艺术的无穷魅力。在这里,既有审美的欣赏,更有历史的认知与启示。《中国艺术史话》以精炼、浅显的语言与精美的艺术图片共同阐述人类源远流长的艺术发展历程,全方位展示了我国各种艺术的精华,多角度介绍了世界的各种建筑。
  • “后革命”时代的革命历史影视剧研究

    “后革命”时代的革命历史影视剧研究

    从建国起到“文革”结束的近三十年里,“革命”基本上一直是中国社会文化的主题;而革命历史电影作为承载与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媒介之一,从影像语言到叙事结构都形成了一整套的表述体系。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理想的更替与现代化价值维度的确立,革命历史电影(以及后来加入的电视剧)的意义及其表述体系开始了漫长的“后革命”转移。
  • 主持人节目策划艺术(修订版)

    主持人节目策划艺术(修订版)

    本书更加强化应用主持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融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让广大读者在学会主持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在主持工作的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迅速提高自身的主持能力和素质。还精炼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力求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实践应用。
  • 我和艺术——大家小品经典丛书·宗白华卷

    我和艺术——大家小品经典丛书·宗白华卷

    《大家小品丛书》选收了现当代最经典的名家名作,它们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而且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阅读这套丛书不但能提高你的文学修养,也能让你对这些现当代名家的心经脉络有个大致的了解。学者作家写的性灵小品文,往往于细微处见真性情。本书收录了宗白华先生的散文精品数十篇。这些作品或记事或抒情,或写景或议论,大至宇宙人生,小至个人琐事,坦率地表达个人思想志趣,淋漓尽致地宣泄内心感受,真实地记叙所见所闻。格调高古,风神澹泊,香远益清。所谓“高怀同霁月,雅量洽春风”用来形容宗白华的文章甚为贴切。
热门推荐
  • 剩斗士军团的前世今生

    剩斗士军团的前世今生

    剩斗士”军团总共由36位女性成长、奋斗故事组成一个集子。小说女主人公的名字有A-Z共36位。无论是英文还是中文,都能由A-Z组成所有汉字与单词的发音,然后这些汉字与单词可以组成任何句子又能去构成任何故事最后创造出无限可能的奇迹!剩女群体在这几年逐渐壮大起来,其实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得越好,剩女可能也就诞生得越多,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尽管如此,剩女依然可以美丽、可以优秀,可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愿你走过那些漫长的孤独和撑过所有世俗的戒条,某一天,终可遇见那位让你心甘情愿共度一生的良人。
  • 重生之资本帝国

    重生之资本帝国

    当一个来自二十年后的灵魂在美国华裔少年身上重获新生后,世界就已经不同。面对这风起云涌的大时代,郭守云的野心前所未有的迸发出来。互联网、战争、次贷危机、欧债危机,他抓住了所有能够为自己创造财富的机会,二十年的苦心孤诣,创造了二十一世纪最为庞大的资本帝国!阴谋论者:郭氏、洛克菲勒、摩根、杜邦、梅隆五大财团掌控了美国。《时代周刊》:上帝之子,二十一世纪最成功的资本家!………………………………………………………………………………………………继《远东帝国》、《宝瞳》和《桃源山庄》后,东人第四本小说,欢迎关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夜莺佐伊

    夜莺佐伊

    一位由科研女魔头研发出的怪异女童,在一位老人与年轻女士的指引下,进入另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那里有着她的同伴,一样的会着各种不同能力的孩子们一起,学会融入普通的世界,也学会推翻非法的智慧......
  • 拾我十年

    拾我十年

    每个人来到这世上,都会后悔,都会有遗憾,熟悉的人渐渐陌生,老家的街景慢慢模糊,爱过的那个人也已不在。突然有一天你回首望去,像魇了一样,久久不能言语。“如果能再来一遍,那该有多好啊。”你叹息道。
  • 林公案

    林公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下第一世界

    天下第一世界

    我的天下第一,将我对天下第一的认识写出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商业奇才之颠覆者

    商业奇才之颠覆者

    这里没有魔法,也没有异能,有的只是一群为了宏大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实干人员。廖英,一个长得像外星人的家伙,本来还是一位无忧无虑的大学生,却因为父亲赌博,背负着五十万债务。在父亲失联后,果断承担起责任,对债主承诺,要在三年内,将所有债务还清,白纸黑字的协议面前,廖英清楚,开弓没有回头箭,必须带领自己的团队,浴血奋战,杀出一条血路来。可曾想,十年后,他将香格里拉电子商务集团,带到美国纽交所上市,创造了美股历史上最大的IPO,举世瞩目。然而上市后,各种侵权诉讼缠身,遭遇舆论道德压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浑水公司唱空,金融巨头扼杀等一系列难题,看他如何再续自己的商业传奇……
  • 玄阴鬼王

    玄阴鬼王

    以九阳之体修极阴之法,且看少年曹天怎么破除修行路上的种种困难,成为一代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