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5400000011

第11章 石中之纹(3)

那些建造教堂的人们及喜爱这些建筑的人们做了些什么?这些大教堂不是天然就存在的,工匠们利用自然的重力作用,按照石头天然层理结构方式,并运用自己的飞拱、拱顶等这些天才发明,将死的石堆变成了活生生的大教堂。他们倒造出一种结构,将自己源自自然的分析化为完美的组合。今天,那些仍对自然界的建筑感兴趣的人们与近800年前建筑它们的人们是一类的,使人类超乎众生而独一无二的天才在这里随处可见:人类操练自我技能并拓展推进自我技能的巨大快乐。

哲学里面有一句常听到的旧话,说科学是纯粹的分析成简化论,比如将彩虹分解成不同的光线,而艺术则是纯粹的合成,它把彩虹组合起来。事实并非如此。所有的想像都是从分析自然开始的。米开朗基罗在自己的雕塑当中说得很生动(尤其是在他尚未完成的一些雕塑当中),而且他还在自己论创造行为的十四行诗当中表明了这一点:

人类自身的神性可令手脚并用。

塑造出一张人脸,经由艺术的

自由能量,根据苍白无力的模特

给无生气的石头以生命的气息。

“手脚并用”:材料通过人手而强调自身,因此而为大脑预先构造出艺术品的外形。雕塑者跟泥瓦匠一样,要在自然之中摸索外形,而对于他来说,这样的外形已经铺陈在那里了。这样的原则是不变的。

粗糙的石料有着多余的外表,

它不能包括的,艺术的人杰

也不想炫耀:手为大脑效力,

破解石头的符咒,这是手能做的一切。

到米开朗基罗刻成布鲁图的头像时,别的人已经开始为他去采石料了。但是,米开朗基罗早已经就是卡拉拉的一名石匠了,他仍然感觉得到他们和自己手上的锤子在石堆中摸索早就已经躺在那里的石料外形。

在卡拉拉,如今的石匠为来到这里的现代雕塑家工作,比如马里诺·马里尼,雅克·利普奇茨和亨利·莫尔。他们对自已的工作的描述并没有米开朗基罗的描述那么有诗意,但是,他们的描述有着同样的感情。亨利·莫尔的回忆尤其适当,因为这些话一直回溯到了卡拉拉的第一位天才。

最开始,作为一名年轻雕塑家,我买不起很贵的石头,因此我会围着采石场转悠,找到他们称为“乱石”的东西。然后,我得跟米开朗基罗一样思考一下,到底能够拿这块石头干什么。一直到想出一个正好适合这块石头外形的点子,这样,你就在那块石头当中看到自己的想法了。

当然,说雕塑家想像并雕刻出来的东西早已经在那里,就藏在石头里,这话不可从文字上当真。但是,这个比喻讲出了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的发现的关系,这正能说明科学中的哲学家(尤其是莱布尼茨)也拿石头中的纹路来比喻思想。在一个意义上说,我们发现的一切早已经存在着:雕塑出来的东西和自然的法则都隐藏在原始材料当中。从另外一层意义上说,一个人发现的东西就是他发现的,而在别人手中却不会有同样的外形。两个不同时代的不同思想都不可能制作出同样的雕塑外形,也不会发现一模一样的自然法则。发现是分析与合成的双重关系。作为一种分析,它会探索那里到底有什么,但之后,作为一种合成,它又会以创造性的思维超越自然所提供的赤裸的局限、赤裸的骨架的方式,使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

雕塑是一种感觉上的艺术。(爱斯基摩人做些小型的雕塑品,但根本不是给人看,而是拿来用的东西。)因此,我拿雕塑和建筑这种热情和具体的行为来比喻科学的模式,看起来一定是很奇怪的,因为科学一般被认为是一件抽象和冷漠的事情。但这么做是正确的。我们必须明白,世界只能够为行动所掌握,而不仅仅靠思辩。手比眼更重要。我们的文明不是远东或中世纪那种听天由命的冥想文明,因为那种文明相信世界只能够看到。只能够思索到,他们并不实践最具备我们这种文明特征的科学。我们是主动的,的确,我们也知道,是人手驱动了大脑接下来的进化,而不仅仅是人类进化过程当中一个象征性的事件。我们今天找到了人类尚且没有变成人类时制作的工具。本杰明·富兰克林在1778年称人为一种“会制作工具的动物”,而这么说是正确的。

我曾描述过把一种工具当作被发现的设备的人手,这是本文的主题。我们此时就看到一个孩子学会使手与工具配合起来,用以系鞋带、穿针线、放风筝,或者吹六音孔的玩具哨笛。有了一种实际的行动之后,马上就会有第二种,那就是在行动本身当中寻找快乐,在人们不断完美的技术当中,因为高兴而更趋向完美。说到底,这就是每一件艺术品和科学的终极原因:我们对于人类所能够做的事情的诗化快乐,因为人类的确能够这么做。关于这一点,最激动人心的事情在于,诗化的用途到最后会产生真正深刻的结果。哪怕在史前的人类当中,人都已经学会了制造工具,而且其刀刃比自己需要的还要锋利。更锋利的刀刃使人类制作的工具有了更精细的用途,更具实际意义,而且会找到当初设计这样的工具时并没有料想到的用选。

亨利·莫尔称下而这件雕塑为《刀刃》。手乃思想的刀刃。文明并不是一批成品,而是过程的精细化。到最后,人类的前进就是行动中的手的精细化。

人类的攀升当中,最有影响力的驱动力就是他对于自身技术感到愉快心他热爱做自己能够做好的事情,因为做好了,他就更喜欢做那样的事情。你在人类的科学当中便能发现这一点。你看到人类雕刻和建造出来的了不起的东西,你能感觉到充满爱心的关怀,他们的高兴,还有大胆行为。那些纪念物本来是用来纪念国王和作为宗教用途的,是为英雄们,为某种宗教而修建的,但结果,它们纪念的人却成了建造者。

因此,每一种文明当中的伟大庙宇的建造,都表达出个人与人类作为一个种族的认同。称其为中国一样的祖先崇拜的确太狭隘了。关键在于,这纪念碑是向活人讲述死者,因此也确立了一层永久感的意思,而这是人类最有特色的观点:人类的生命会形成一个连续体,它能够超越个人,并通过个人而得以流动。苏顿那尊埋在马上的人或在船上得到敬畏的人,在后来的石头纪念碑时代里就成为一名代言人,说明他们的信仰:存在人类这么一种东西,而我们每个人只是这个东西的代表之一,不管是生还是死。

结束这篇文章之前,我无法不提及自己最喜欢的一些纪念碑,它们是一个除开一名哥特风格的泥瓦匠之外并无任何科学设备的人建造的。这就是洛杉矶的瓦特大厦,是一个名叫西蒙·罗迪亚的意大利人建造的。他12岁的时候就离开意大利来到了美国。然后,到了42岁的年纪,他干了半辈子的嵌瓷砖工和修理工以后,突然间决定在自家后院里建造这些惊人的结构,全都是用铁丝网、废旧枕木、水泥、钢条、贝壳、碎玻璃和一些瓷砖做的,差不多是他能够找到的任何东西,差不多是邻家的小孩子们能够捡回来的任何东西。他花了33年时间才建好。他从来没有请任何人来帮忙,因为他说:“很大一部分时间内我自己也不知道应该去做什么。”他于1954年建成,当时已经75岁了。他将房子、花园和大厦送给了一位邻居,然后就这么走了。

“我心里想着要做一件很大的东西,”西蒙·罗迪亚说,“结果就做了。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他一路干一路掌握了一些工程技术,一边做一边体会其中的乐趣。当然,市场建筑部门觉得这些大厦不安全,结果于1959年对它们进行了测试。这是他们试图拆掉的一桩建筑物。我很高兴地说,他们没有成功。因此,瓦特大厦留存下来了,那是西蒙·罗迪亚的手创造的作品,是20世纪的一座丰碑,可带领我们回到最简朴、最快乐和最基本的技巧,我们对所有机械法则的了解皆来自这些基本的技巧。

延伸人手的工具也是开阔视野的工具。它显示出事物的结构,并使我们有可能以全新的想像组合来将它们放在一起。但是,当然的,可见的事物并不是世界上惟一的结构。它的下面还有更精细的一层结构。人类攀升过程当中的下一步,就是要发现一个工具来破解看不见的物质结构。

同类推荐
  • 自然物语丛书:鸟的故事

    自然物语丛书:鸟的故事

    鸟的故事一书,是从作者20多部自然散文集涉及鸟类的篇什中精选出来的,其叙述文笔生动,多为作者本人之亲历,具有较强的情节性、故事性、可读性、科普性,体现了一个鸟类学家和自然文学家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
  • 探究式科普丛书-变成石头的动植物:化石

    探究式科普丛书-变成石头的动植物:化石

    本书从各个方面对化石进行了全面而透彻的介绍,并且配有精美的插图。图文并茂可以让青少年对化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提供一些具有参考和实用价值的科普知识。
  • 一般集成论——向脑学习

    一般集成论——向脑学习

    本书为意识与脑科学丛书的一册,是一本前沿的心智研究作品。智能的本质是自然科学的问题之一。而如何向脑学习,一直是人类的挑战之一,本书提出了向脑学习的几个可行性方向。
  • 求知文库——动物部落

    求知文库——动物部落

    本书为青少年读物,主要介绍了各种昆虫群落、陆地动物、水生动物、飞禽动物等,让人们更加了解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概况。
  • 危及人类的100场灾难

    危及人类的100场灾难

    关于灾难,人人谈虎色变。对于那些切身经历过灾难的人来说,它可能会是一生都挥之不去的梦魇;对于那些已经在灾难之中失去生命的人们,我们活着的人也只能是扼腕叹息,祝愿他们一路走好;而对于那些未曾有过此类经历的人,希望此书能让人们认识到那些触目惊心的伤痛和灾难。
热门推荐
  • 只做你一人的心尖宠

    只做你一人的心尖宠

    【白切黑小奶狗主播×可盐可甜小仙女美妆博主】近日,一大波粉丝发现某知名主播竟然在直播间公然撩妹啦!而且被撩的妹好像还是个plmm?!!桥豆麻袋,为什么这两个看似毫无交集的人这么早就认识了,似乎还有些小暧昧。直到俩人在微博官宣,众粉丝:我星星你个星星!(怀疑人生.jpg)【往后余生,荣耀、梦想和你!】
  • 我的领主大人在玩守城游戏

    我的领主大人在玩守城游戏

    末日来临之际,你会做些什么?叶秋在亚兰斯大陆的末日之中死去,然后又回到了五年前的亚兰斯大陆。眼前新手村,开局一把刀,系统里的末日倒计时也来了,还附带小姐姐一枚。“???”迷茫而无助的他将如何面对末日军团的到来?此时叶秋想起来一句名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 南归

    南归

    周诚笙爱徐暮凝很多年,徐暮凝爱周诚笙也有很多年。于是,很多年很多年,加在一起,就是两个人的所有青春。可是,他们最终却还是没能在一起。当时光让我们再次重逢,你还不会是窗边那个静静看书的少年?当你的身影消失在我眼前,青春年华中的那个不小心被我弄丢的少女,还会不会从时光的回廊中缓缓走出来?而当新欢和旧爱狭路相逢,又是谁胜谁负?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我曾为你失心疯

    我曾为你失心疯

    “你还是处.女?你的龙凤胎是怎么来的?”恶魔一样的男人冷漠地问。她承受着撕裂的疼痛,他无度的索要,蹂躏……老公出轨,小三嚣张,她终于放弃了那一场变味了的婚姻。那个和她一夜缠绵之后的男人,却像影子一样缠上了她。恶魔总裁宠她,娶她,却又和其他女人暧昧缠绵,先将她捧上天堂,再将她摔下地狱……
  • 洛可可式的爱情

    洛可可式的爱情

    这部作品主要是讲述了男女主角的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浪漫爱情故事,有你所期待的浪漫当然还有主角一起的经历,这些才是一段感情历久弥香的积淀。
  • 凰女归途

    凰女归途

    百年前,她,宁汐,贵为魔宫宫主,魔宫众人心中的神,人人畏之,然不料奸人背叛,与所谓名门正派内外勾结,致使魔宫大乱,师祖拼尽一身修为将她送入异世,成为一代佣兵之王获一世历练,当再遭人背叛身死之际,她重回故世,成为摄政王寄养在天山的’弱女‘北辰宁安,记忆复苏,灵力觉醒,当她成了她,看她如何玩转这天下!
  • 假面罂粟:冰雪妖姬

    假面罂粟:冰雪妖姬

    她,是冷血的杀人魔,是黑道上人人闻之丧胆的“冰血妖姬”,就算是本事再强大的修行者也不愿意和她对战,因为她曾经以以一己之力将美国的异能基地夷为平地,更是将美国一百多个异能者抹去了近乎半百,轰动世界。她,是温和可人的林氏二小姐,脸上那永远温和的笑意是那样的暖人心肺,是被人称颂的“白雪公主”。她善良无比,资助过很多贫困儿童完成学业,甚至远赴非洲,建立学院,举世震惊。她是迷人的罂粟花,美丽却又带着致命的毒素;她是纯洁的雪莲花,高贵清雅却不容亵玩。她有着一个清幽的名字,听到背会让人联想到她的性子——林如月。如月似水,温柔若梦,冷淡是真。
  • 想当年爷也是个风云人物

    想当年爷也是个风云人物

    身处乱世,危险如影随形。各方势力争霸不休,世间再无世外桃源。本不问世事的逍遥门也难以幸免。唯一幸免的秋石本想隐遁。却身不由己的卷入一场豪门厮杀之中。为了活着他只有再次拿起了手中的刀,用热血及战火给自己开辟一条求生之路。
  • 《数学知识篇》(上)

    《数学知识篇》(上)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数学知识篇(上)》是科普知识百科全书系列之一,《科普知识百科全书》结合当前最新的知识理论,从自然到科学、原理、论述到社会发展的包罗万象,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需求。该书是丰富青少年阅历,培养青少年的想象力、创造力,加强他们的探索兴趣和对未来的向往憧憬,热爱科学的难得教材,是青少年生活、工作必备的大型工具书。
  • 醒世恒言·拾

    醒世恒言·拾

    《醒世恒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该书收录了宋、元以来话本、拟话本40篇,风格各异,这些故事,有来源于史传的,也有出于历代笔记、小说的,而最多最根本的源头,则直接来自民间传说的故事,来自社会的实际生活。通过这些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人民的愿望。其内容丰富,有反映爱情婚姻的;有抑扬封建官吏,暴露吏治黑暗的;有讴歌行侠仗义,谴责忘恩负义的。故事情节离奇曲折,人物个性鲜明,充满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