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2500000031

第31章 全国解放 再晤毛泽东(2)

8月2日,梁漱溟与夫人陈树棻及黄艮庸、李渊庭离京赴东北参观访问,先后到沈阳、鞍山、抚顺、大连、旅顺、金县、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纳河等地参观,会见了高岗、林枫、欧阳钦、韩光、李延禄、赵德尊、饶斌等领导人。与高岗见面时,“他身材高大,满脸麻子,说话时眼珠不断往上翻,常常只见白眼珠,而不见黑眼珠”。高问梁在东北看了哪些地方,梁回答后,高说:“梁先生,对东北的工作,欢迎您提意见啊!”梁漱溟诚恳地说:“东北不错,工业基础要比山东、河南强多了。但我看到工人居住条件差,房子太紧、太挤,几代人住一个炕,且十分分散。旧中国无人过问这种事,现在刚解放也还顾不上,但迟早总要着手进行的。我建议政府应通盘考虑,选择适当的地区搞居民点,有计划地建设。这里不仅要有新的住房,还应考虑到街道、交通,以至建一座大会堂,职工开会、娱乐都在这里。总之要有一套设施,做长远的考虑和打算。农民的建房虽然是个人出资,因地制宜,但东北地大,又是平原,政府亦有条件引导他们相对集中一些,农民居住分散也不好,不能适应今后生产的发展。”梁的意见受到了高岗的赞赏,并欢迎梁今后常来东北,多提意见。9月中旬,梁漱溟回到北京。

从沈阳回到北京的第三天(即9月17日),梁漱溟在日记中写道:“晨起写国庆文,分送《光明日报》及李(维汉)毛(泽东)各一份。”大意说,去年此时还在四川过“双十节”,自己是辛亥革命的参与者,对那个国庆觉得有意味,中共领导的革命没有参与,如果不是在参观领略到开国气象,“那我心中将不会有兴味”。因得共产党领导,“大家心思聪明都用在正经地方”,国家显见生机。

9月18日,梁漱溟在中南海怀仁堂越剧晚会上看到周恩来总理,周恩来知道梁漱溟建议设置文化研究机构之事,乃面嘱梁写出具体计划及预见书。梁说:“我回家即赶写草底。”

梁漱溟写好后,还未来得及交周恩来阅看。9月23日晚,应毛泽东召到颐年堂谈话,因当天梁先有约请已吃过晚饭,婉谢毛泽东招待晚饭。旁边江青送来水蜜桃,梁边吃边想:这桃子何以能保存到这个季节,但未发问。这时毛泽东在饭桌上问江青,去南方参加土改的事怎么样了?江青说总有人处处设障碍,摆出种种理由,劝阻她不要下去。毛大声说,只要决心大,有毅力,没有达不到目的、办不成的事。饭后,毛泽东询问梁漱溟参观访问的情况。

梁漱溟首先谈了在旅顺、大连曾闻见美苏飞机在附近上空相遇冲突之事,梁离东北前夕,沈阳已施行夜晚灯火管制,似乎战事即将爆发,可惜东北工矿初恢复又将被毁。毛泽东表示尚不致有战争。因为我们不想打仗。梁漱溟后来回忆:“在这次谈话后的几天,政协王伯平奉命到颐和园找我,说领导上让我在保卫世界和平大会这个组织里担任一个负责的职务,征求我的意见。我没有表态,只说待我进城再说。次日我即进城找林老(伯渠),正巧他陪宋庆龄去东北参观了,但秘书说这一两天即返京。果然第二天林老就约我吃饭,征求我对出兵朝鲜的意见。林老说,中共和政府考虑再三,做出决策,不出兵不成,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全国总动员。我说对出兵朝鲜我是有疑虑的,日前已向主席陈述过理由,但现在既已决定,我也自当一致拥护无贰意。至于出任‘和大’职务之事,林老没有谈,我也没有提,就拖了下来,实际上是我自己不想就任。”

梁漱溟提到工业方面马恒昌小组及开学习马恒昌小组的会议各情况,工人们已觉悟到新国家之为工人当家做主的国家,实大为可喜现象。后来继之有王崇伦等先进事迹,均见出工人们的阶级觉悟。这种觉悟为我们立国之本,宜发展普及之。毛泽东听了亦很高兴。

谈话中间,梁漱溟将随身带来的中国文化研究所或称世界文化研究所的草案请毛泽东阅看。毛泽东看时似略有不悦,只是说:研究是可以研究的,此时不必忙吧!梁漱溟回答:不是我急于举办,而是日前(16日)在怀仁堂遇见周总理,总理嘱我起草此件,交给他以便提出于政务院会议讨论通过的。毛泽东说:既然你们都商量好,那就去办吧!且接连说两次。梁说不然,应当以主席意思为准,此时即行从缓再说(此后梁漱溟即将此事压下不提,见到周恩来,周亦不问了)。

谈话即将结束时,毛泽东说:“梁先生,你看了新解放区,又看了老解放区,但都在北方,还没有看到南方,你还可以再到广东看看,趁热打铁,你的收获会更大的。”梁漱溟有些为难地说:“我今年外出的时间已经很长,想先休息一下,挤时间写些参观华北、东北的见闻观感,访问广东就暂缓吧。”毛泽东说: “那也好。”又转问梁漱溟居住条件如何。梁漱溟回答:“住西城辟才胡同南宽街一本家亲戚处,不是独院。”毛泽东说:“为使您生活、写作更清净些,我已让人安排在颐和园里边暂住,您就在家等讯吧。”不久,中央统战部即派车接梁漱溟住进颐和园石舫附近一座小巧而精致的四合院里,一直住了两年多,直到后来搬到积水潭边的小铜井一号梁漱溟父亲的故居为止。

同年10月1日国庆节,梁漱溟在《进步日报》上公开发表他北上后的第一篇文章,题名为《国庆日的一篇老实话》。在这篇文章里,梁漱溟根据近半年到各地参观的见闻,热情洋溢地歌颂新中国诞生后各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此前,梁认为武力得到的统一可能不会长久,但几个月的参观使他打消了顾虑,文章开始,梁漱溟即欣喜地写道:“去年今日开国盛典,我还在四川北碚;今年我却在北京了。我是今年元旦离川来京的。从到京那一天,直到现在,我都在观察、体会、领略这开国气象。尤其是从四月初间到最后九月半,我参观访问了山东、平原、河南各省和东北各省地方,亲眼看见许多新气象,使我不由暗自点头承认:这确是一新中国的开始!”

一年来祖国的巨大变化使梁漱溟非常感动,他接着写道:“今天的国庆日,我的确感到衷心的高兴,因为我体认到中国民族一新生命确在开始了。可喜的新气象到处可见,具体的事例数说不完。特别是在外省较比在北京、在农、工、商上较比在政治上多。5个月游历的见闻和感想,最基本的就是我看见许许多多人简直是死了,现在又竟活起来。这话怎么说呢?过去我满眼看见的都是些死人。所谓‘行尸走肉’,其身未死,其心已死。大多数是混饭吃,混一天算一天,其他好歹不管。本来要管亦不管了,他们原是被人管的。而那些管人的人呢,把持国事,油腔滑调,言不由衷,好话说尽,坏事做尽--其坏事做尽,正为其好话说尽。可怕的莫过于言不由衷,恬不知耻;其心死绝就在这里。全国在他们领导下,怎不被拖向死途!今天不然了。我走到各处,都可以看不少人站在各自岗位上正经干,很起劲地干,乃至彼此互相鼓励着干,有组织配合地干。大家心思聪明都用在正经地方。在工人就技艺日进,创造发明层出不穷。在农民则散漫了数千年,居然亦能组织得很好。这不是活起来,是什么?由死到活,起死回生,不能不归功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大心大愿,会组织,有办法,这是人都晓得的。但我发现他们的不同处,是话不一定拣好的说,事情却能拣好的做。‘言不由衷’的那种死症,在他们比较少。他们不要假面子,而想干真事儿。所以不护短,不掩饰,错了就改。有痛有痒,好恶真切,这便是唯一生机所在。任这一点生机扩大起来,就有今天广大局面中的新鲜活气,并将以开出今后无尽的前途。”

上述的心得和体会,是梁漱溟亲身经历了新旧社会对比而得出的认识。所以,他在文章里很有感慨地告诉读者说:“说老实话,对于今天这新的国庆日,假如不是事后(新中国成立后)有新体认,那在我心中将不起什么兴味。”同时,梁漱溟也并未大唱赞歌,而是说:“真有信心的人,用不着夸大其词作什么‘好文章’。只这篇起码的老实话,我以为在庆祝今天国庆上足够了。”

这篇文章是梁漱溟加入新中国建设行列后所作的一篇政治评论,同时也是他发自内心谈思想转变的文章,很有说服力,给人以启发和鼓舞。

据梁漱溟次子梁培恕回忆,1950年初到梁漱溟视察山东等地期间,父子有思想交流。梁培恕那时亦在济南工作,但有时回北京或山东与家人团聚。如梁漱溟1950年4月日记曾记载了父子见面的日期:

4月10日:天未明,早四时到济下车,陶稷农、艾森来接,下榻招待所。八时后,培恕、希侯来……

12日:早点后与激、宽谈话。王福溢来,恕来……

18日:……恕儿来,同宽儿游趵突泉。

27日:发培恕、赞非各一信……

5月6日:早饭前与宽、恕等谈其母亲为人,未完,即同杨县长出去巡视城关等处。

5月7日:……与宽、恕两儿谈其母亲之为人。

8日:天未明起床写电台信,为恕儿请假葬母……

11日:……发培恕一信约其十八九到车站相会。

18日:早命宽儿先到济南。……午后孙同学送至兖州登车,四时半开,八时半到,宽恕及希侯皆到站。

梁培恕回忆:父亲对我也是给予同等思想自由,但不“恣之言”(此话相对其祖父“尤好与儿辈共语,恣之言,一无禁”。)。此时的梁漱溟认为培恕“偏左”,认为自己政治上最值得肯定的就是不偏,各种主张更一一源于对中国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的认识。

在北京梁培恕伯母的院子里,梁氏父子谈话,此时的培恕当干部只有一年多的经历,他坦诚地向父亲诉说自己的见闻与思想:在冀东老解放区,我为接触到的一切所震撼。金钱和自由被从生活中抽出了。突出感觉是环境干净而与外部隔绝。山沟单薄的经济能力支撑着前方的战事,山沟里的干部领着从城里新来的“洋”学生。在这里,土气就是革命性。干净也就是简单,而与外部隔绝形成力量。开始只学文件不工作,一个中山大学学生(好像比我大得多)问我一个尖锐的问题:是不是只有共产党才革命?我思索而后回答:照现在的情形是这样。我心里的意思是说,本来可以不是(只有),可是现在已经成为这种状况。

在交谈中,梁漱溟说自己同意马克思的许多结论。梁培恕想起列宁曾说过:“马克思主义必须全部接受,或全部加以拒绝”。梁漱溟接过话说:“如果那样,那我也可以说,我的理论必须全部加以接受,或者全部加以拒绝!”

梁培恕为父亲显示出的自信暗自吃惊,觉得人们可以看不起他“那一套”,但是他对人类这一物种、对老中国的看法确是自成体系。梁培恕说:“既然我们只是为国家好,那么别人做对了,我们就可以承认是别人做对了。”出乎意料,梁漱溟竟为这几句话差点儿掉下泪来。多年后梁培恕通读了父亲的全集,才知道:当初不论他是多书呆子气,他真是从行动上力图另开出一条路救中国。

同类推荐
  • 张謇:中国现代纺织业开拓者

    张謇:中国现代纺织业开拓者

    张謇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实业家,他的一生有着不平凡经济。本书着重于张謇堪称传奇的一生,全面介绍张謇的功绩,力图使读者对张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 良师益友

    良师益友

    本书汇集了袁宝华同志的战友、同事、下级、朋友写的纪念袁老的文章。
  •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雷雨顺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雷雨顺的故事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终极刺杀、终极流亡

    终极刺杀、终极流亡

    世界政要刺杀史上15个最经典的案例,对刺杀经过和行刺原因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对被刺杀者的从政历程和在位期间的执政方针、功过是非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15个国家元首的流亡故事,内容包括:流亡的独裁统治者、理想在政变中流亡、不懂统治的统治者三个部分。
热门推荐
  • 偷星九月天之起点

    偷星九月天之起点

    普通人的故事..............
  • 爱上撒旦总裁:复仇之恋

    爱上撒旦总裁:复仇之恋

    (正文完结)新婚之夜,她满怀憧憬,等待自己心爱的人,可是,看到的,却是自己的准丈夫和别的女人,纠缠在属于自己的婚床上。她只能痛苦的看着,欲哭无泪。而厄运才刚刚开始,父亲的产业败落,竟是她心爱之人设计的圈套,娶她,也不过是因为她是一枚可利用的棋子,巨大的打击一下子把她给击垮了,就在她开车冲向悬崖,命运却给她打开了另一扇门,…….
  • 古武神医

    古武神医

    天生残脉,因天嫉我艺术超凡,因天怜我不帅,没钱,外加一个刁蛮媳妇儿打不过你我就跑,跑不过你我就骂,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焰火
  • 致TFBOYS

    致TFBOYS

    小说讲述了15岁的高中生李福与TFBOYS之间发生的那些暖心,纠葛......的事橙海最美~~~~十年之约~~~~初心不忘~~~~
  • 云海茫茫只手画衣裳

    云海茫茫只手画衣裳

    两世为人,看淡风云。厌倦了杀手的生涯,让身心流浪。本以为一切就这样淡淡的过完余生,只到遇见了那个一生白雪的男子,那是云海难以避开的曙光!
  • 枯叶蝶de暗恋

    枯叶蝶de暗恋

    四叶草欢迎来看啦,第一次写啦,别喷哦。我是学生啦。。。
  • 苗疆道事7:黄金年代

    苗疆道事7:黄金年代

    南方市边防水警在一场打击水上走私的行动中,伤亡惨重,震惊业内。陈志程奉命带领特勤一组南下,追击幕后真凶。在南方市繁华的阴暗面,陈志程及组员顺藤摸瓜,一举进入以文记鱼行为遮掩的地下走私团伙的老巢,遭遇了从事非法走私的闵教一干人等的疯狂攻击。陈志程在剑中阵灵的帮助下,与努尔等队员大灭闵教教徒。侥幸逃脱的闵魔儿子又设计将他们骗至龙穴岛,妄图令其全军覆没。陈志程手持饮血寒光剑,步步为营,与队员配合默契,就在乘胜追击,即将抓捕闵魔之际,从天而降的“老朋友”弥勒打断了他们的进攻,并带着闵魔消失于茫茫大海……
  • 汉时明月何时归

    汉时明月何时归

    她只身向汉,桓帝庶女,曾以麒麟女之名闻达天下,后封五原长公主却在河套种着田。她一身蓝衣,执杖刀,舞长戟,赤马座下将过十万汉家铁骑。北却胡人静羌笛,西扫西域收乌孙,东平幽燕占三韩,只是为能够安宁度日,维持身后一地太平。汉末三国,天下纷扰,中原诸侯打得热火朝天,而她北境几十载东征西讨却显得格外安静。她曾失望过,因大汉之明月渐渐残缺。也痴喜过,为庆幸看不见血染山河破碎。行路茫茫!踏在满布硝烟之汉土上,最后该如何抉择?这是一个盲女的大汉往事。轻松的历史架空文,单身向的,最后变身慎入。
  • 丫鬟代嫁

    丫鬟代嫁

    不干了,再怎么地,咱也是要身材没身材,要脸蛋没脸蛋的一健全女人,还怕没男人要啊!再说了,代嫁三次,多少私藏些珍贵首饰,怎么地也饿不死人啊!包袱款款,闪!什么叫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那就是,在你决定独自逍遥快活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