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2500000003

第3章 少年时代

少年梁漱溟(前排居中者)与祖母、父亲、长兄、大妹、二妹合影梁济夫妇生二子二女。梁漱溟有一个大哥、两个妹妹。大哥留学日本明治大学商科毕业;两妹于清末毕业于“京师女子初级师范学堂”。

梁漱溟自幼瘦弱多病:未到天寒时节,手足已然发凉。据说,他小时候不但瘦弱,而且很呆笨,约莫六岁了,自己还不会穿裤子。有一天早晨,他母亲在隔屋喊他,问为何还不起床。他却大声气愤地回答说:“妹妹不给我穿裤子呀!”因为裤子上有带条,要从背后系引到前面来,打一结扣,他不会。这么大还不会穿裤子,引得家里人都笑了。

这一二年,梁漱溟时常头晕目眩,感到天旋地转,坐立不稳,必须躺下休息片刻;七八岁后,虽然嬉戏玩耍跳掷,却不如别人家孩子勇健活泼。上小学时,一次玩单杠头朝下跌倒,经用药才恢复苏醒,以后再不敢轻试;读中学时,经常羡慕地看着同学们打球踢球,人家不玩,他才一个人试试。参加活动较少却爱思考,神情严肃,少年老成,同学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小老哥”,颇有嘲笑之意。

大约是九岁的时候,有一次梁漱溟拿着一串铜钱在院子里玩耍,忽然铜钱不见了,于是到处寻找并与家人吵闹,最后还是没有找到。第二天,他的父亲打扫庭院,发现桃树枝上挂着一串铜钱,知道是漱溟儿丢失挂在这里的,于是仍把它放在原处,并不声张,也不责备他,用笔写了一张字条交给梁漱溟。上面写道:“一小儿在桃树下玩耍,偶将一串钱挂于树枝上而忘了,到处向人寻外而内向人寻问,吵闹不休。次日其父打扫庭院,见钱悬于树上,乃指示之。小儿始自知其糊涂。”梁漱溟看过字条,赶紧跑去一看,果然是自己丢失之物,不禁自怀惭意,正如其父所言真是糊涂得很!由于父亲采取启发教育,梁漱溟从小培养了一种自觉的精神。这对于他后来善于动脑筋很有帮助。

梁漱溟六岁开始读书,家里请了一位姓孟的老师给他讲《三字经》、《百家姓》,而后父亲让他读《地球韵言》,不像一般的家庭强调四书五经,而要孩子知晓外侮日逼,关心世界、国家大局。梁漱溟后来在《我的自传》里列举了一串事实:

清咸丰十年(西历1860年)英法联军陷天津,清帝避走热河。

清光绪十年(西历1884年)中法之战,安南(今越南)被法国占去。

又光绪十二年(西历1886年)缅甸被英国侵占。

又光绪二十年(西历1894年)中日之战,朝鲜被日本占去。

又光绪二十一年(西历1895年)台湾割让给日本。

又光绪二十三年(西历1897年)德国占胶州湾(青岛)。

又光绪二十四年(西历1898年)俄国强索旅顺、大连。

梁济在日记中写道:“却有一种为清流所鄙、正人所斥,洋务西学新出各书,断不可以不看。盖天下无久而不变之局,我只力求事实,不能避人讥讪也。”(光绪十年四月初六日日记,论读书次第缓急)梁漱溟七岁时,其父将他送入北京的第一所洋学堂,即“中西小学堂”读书。这所学校不仅教中文,而且还教授英文,其目的是想让学生扩大视野,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不料次年爆发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学校停顿下来,英文就没有继续学下去了。之后,他又转了两个小学,到十二岁时,又在家请塾师来教,十三岁又进“江苏小学堂”学习。

就家庭而言,父亲梁济做事认真,有豪侠气,但思想不够超脱。梁漱溟认为:“我最初的思想和做人,受父亲影响,亦就是这么一路(尚侠、认真、不超脱)。”

但梁家的家庭环境是宽放的。梁家兄妹“成了开明教育方式的受惠者,不用怕挨打,不用担心说错话挨骂,甚至不用注意当时最起码的礼法,例如长辈坐上座,晚辈坐下座。在他们得到的这些自由中,最有意义的自由自然是言论思想自由”。父亲并没有规定梁漱溟应该读什么书,而是由着他“主动地瞎撞”,梁漱溟则“读书非到引起兴趣和注意,我不去读它的”,找到想读的书就关起门来“乱猜”。

到梁漱溟十岁前后,梁济对子女们的教育,主要有三项:一是讲戏,梁济把平日看京戏的戏中故事讲给儿女听。二是携同出街,购买日用品,或办一些零碎事;意在练习经理事物,懂得社会人情。三是关于卫生或其他的许多嘱咐,例如:

正当出汗之时,不要脱衣服;待汗稍止,气稍定再脱去。

不要坐在当风地方,如窗口、门口、过道等处。

太热或太冷的汤水不要喝,太燥太腻的食物不可多吃。

光线不足,不要看书。

看书多了,梁漱溟逐渐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而对于他读书学习颇有影响者,首先是父亲,“我的自学作始于小学时代”,“逐成我之自觉的,完全是我父亲”,“父亲对我完全是宽放底”,“到十四岁以后,我胸中渐渐自有思想见解,或发于言论,或见之行事。先父认为好的,便明示或暗示鼓励。他不同意的,让我晓得他不同意而止,从不干涉。十八九岁时,有些关系颇大之事,他仍然不加干涉,而听我去。就在他不干涉之中,成就了我的自学”。

另一位重要影响者,是梁济的朋友,主编《京话日报》的爱国报人彭翼仲。梁漱溟后来说:“我的自学,最得力于杂志报纸。”彭翼仲创办的《启蒙画报》《京话日报》《中华报》,是“在那样新文化初开荒时候”“为我准备”的“很好的课外读物”。“固然十岁时爱看《启蒙画报》、《京话日报》,几乎成瘾,已算是自学,但真底自学,必从这里(向上心)说起。所谓自学应当就是一个人整个生命的向上自强,要紧在生活中有自觉。”

梁漱溟在《我的自传》中谈到自学的根本是:一片向上心。谈到温厚明通的母亲赞助父亲和父执(彭翼仲)的维新运动时,指出:

一方面,父亲和彭公他们的人格感召,使我幼稚的心灵隐然萌露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而鄙视那种世俗谋衣食求利禄的“自了汉”生活。另一方面,在那维新前进的空气中,自具一种迈越世俗的见识主张,使我意识到世俗之人虽不必是坏人,但缺乏眼光见识那就是不行的;因此,一个人必须力争上游。所谓一片向上心,大抵在当时便是如此。

1906年夏,十四岁的梁漱溟考入顺天中学堂,在此读了五年半的中学。这一阶段,他不但“课业成绩间有在前三名者”,而且更重视和善于自学,对时事非常关心。当时北京出版的《北京日报》《顺天日报》《帝国日报》及上海出版的《申报》《新闻报》等报纸,都是他每天必不可少的读物。此外,他还读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及《国风报》等刊物。上述报刊对他了解世界形势及国家大事很有帮助,谈起时局来知识面很宽,不像是一个中学生的样子。以上所述可见,他从小对政治就有一种特殊兴趣,与一般青少年大不一样。

具体反映在课程上,他不大喜欢国文,“国文教师教我们的唐宋八大家的古文,我最不高兴;国文讲义,我向例不看,尤其不喜欢空洞的议论,如苏东坡之万言书。至若庄子的文字,更叫我头痛痛恨。因为《庄子》上的文字,富有哲学意味,玄妙极顶;类如‘此一是非,是是非非,非非是是’,实在是故示玄妙,完全是骗人误人的东西。所有《庄子》《老子》一类书,我概不以为然。其他古文、词章、文选派之六朝文章,我无一不厌恶。我从来没有在国文上,下过工夫”,“此种狭隘之见解,二十余岁以后,才渐次解放”。

梁漱溟虽不喜欢国文,亦很少看中国旧书,但其国文作文成绩还不错,偶然还被评为第一名。他“总喜欢作翻案文章,不肯落俗套。有时能出奇制胜,有时亦多半失败”。一位七十岁的王老师在翻看他的作文卷后,批有“好恶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的批语;而后来一位范先生比较赏识他,作文批语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在班里,梁漱溟与廖福申、王毓芬、姚万里相处甚好,经常在一起自学或玩耍;学校里年级稍后于梁漱溟的,亦有后来学术界知名人士张申府、汤用彤等。

除了读书籍与报刊,这一阶段的梁漱溟喜欢用脑深思。他对人生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认为:凡事要看它对人有没有好处和好处大小。假使于群于己都没有好处,那就是一件要不得的事了。掉转来说,如果于群于己都有极大好处,即便是天下的第一等事,就应该去做。这是他对人生问题的评判标准。至于他对社会问题,他也有一个看法和主张。他认为:在政治改造运动上,可以用种种手段,甚至于可以用暗杀的办法,都是可以的,但反对排满、革命。在他看来,走和平改良的路,不仅收效快,而且对国家破坏性小,国际上也可避免干涉,因此对社会问题他主张走和平改良的道路。然而,他的这种主张与当时形势发展是不合拍的。后来清廷一天天失去人心,许多主张改良的立宪派人,也转向革命派。

在梁漱溟少年时代向青年时代转进的年代,有两个朋友对他影响至深,这就是郭人麟(亦即郭晓峰、郭仁林)和甄元熙。

郭人麟,河北乐亭人,年长梁漱溟二岁,却比梁晚入校一年,虽为一校同学,朝夕相见,却无往来,一直到第三年方始交谈,交谈后,郭对梁的思想变化产生极大影响。梁后来回忆:自己那时虽有救国救世,建功立业的抱负,但其实在人生思想上却很浅陋。对于古今哲人高明一些的思想拒绝理会,且受先父影响,抱一种狭隘功利见解,重事功而轻学问,认为“要做大事者必须有人格修养才行”,把人格修养当做方法手段看了。此时,“恰遇郭君,天资绝高,思想超脱,虽年不过十八九而学问几如老宿。他于老、庄、易经、佛典皆有心得,而最喜欢谭嗣同的‘仁学’。其思想高于我,其精神亦足以笼罩我。他的谈话,有时嗤笑我,使我惘然如失;有时顺应我要做大事业的心理而诱进我,使我心悦诚服。我崇拜之至尊之为郭师,课暇就去请教,记录他的谈话订成一巨册,题曰‘郭师语录’。……自与郭君接近后,我一向狭隘的功利见解为之打破,对哲学始知尊重,这在我的思想上,实为一绝大转进”。

当年冬天,梁漱溟应郭人麟邀请去河北乐亭乡间。旅店主人见他是北京来的学生,问他来乐亭做什么,梁回答说找同学郭晓峰(即郭人麟),店主人一听十分高兴地说:“郭晓峰,人不大,四海知名啊!”

另一朋友甄元熙,广东台山人,年长梁一二岁,同班(1910年插班)。本来郭人麟、陈子方(另一同学)在中国问题皆倾向革命,但不是特别积极。甄从广州、上海来北京前,似先已与革命派有关系。梁和甄皆关注时局,不久即成为好朋友。但两人政见不大相同,梁起先只热心政治改造,而不同情排满(观点见前页);甄当然是革命派。两人私下开展笔战。后来,在甄元熙的影响下,梁漱溟看到清廷腐败,而转为革命派。

同类推荐
  • 毛泽东与蒋介石

    毛泽东与蒋介石

    本书作者运用比较政治学的手法,对毛泽东与蒋介石以平视的角度看待,不断将他们进行比较,比较他们的思想,比较他们的功过。从他们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识,比较到七十年代他们相继去世。
  • 大国诸侯

    大国诸侯

    客观地说,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段历史,再也不会像先秦那样充满智慧的火花,一个可以追忆但却不可以超越的时代,那是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但却绕不开的时代。
  • 聆听史诗丛书-玛纳斯故事(英文版)

    聆听史诗丛书-玛纳斯故事(英文版)

    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是中国三大史诗之一,它历经几个世纪由成千上万人集体创作,已成不朽的跨时代的文学巨著。柯尔克孜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游牧民族。据汉文史籍记载:早在中国汉代以前,柯尔克孜族就生息繁衍在叶尼塞河上游一带,《史记》称其部为“鬲昆”,《汉书》上称为“坚昆”。
  • 晚清英才张之洞

    晚清英才张之洞

    之洞,少年聪慧,身形似猿,传说为将军山灵猿转世;榜中探花,历任湖北、四川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湖广、两江总督,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在晚清风雨飘摇的政局中,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方略,办实业、造枪炮、勤练兵,为晚清王朝呕尽最后一滴血。
  • 高晓松口述:与青春私奔

    高晓松口述:与青春私奔

    文艺男中年高晓松亲口讲述激情澎湃的青春年华,愿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高晓松亲口讲述,那些最香艳的情爱、最受老天眷顾的创作、最顶天立地的责任、最温暖的家……如今的你是否还能想起曾是同桌的你,是否还能记起睡在上铺的兄弟。在那些青春无悔的日子里,邂逅恋恋风尘。如丧的那些过往,让人回忆起一阙歌、一首诗,甚至是曾经的一霎那……
热门推荐
  • 羽传纪

    羽传纪

    大风一日平地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异能武功都有喜欢热血激战以及一点点幽默暧昧的朋友请进来看看。
  • 秦时之我要做军阀

    秦时之我要做军阀

    姜珝穿越战国末年,机缘巧合下被李牧收做弟子,上了赵国这艘即将沉没的破船。从一个小小军官做起,成长为一方军阀,苟到秦二世而亡,挥军南下与项羽刘邦一争天下。双开一本书《脑洞中的神奇宝贝》,喜欢精灵文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 我的室友是爱豆

    我的室友是爱豆

    同一屋檐下,顾陌玖做梦也没想到,与她合住的室友竟是她的爱豆——墨北寒!曝#墨北寒与顾陌玖在街上接吻?!#曝#酒杯cp假戏真做?!#某一直播间“真的只是官方cp,不要误会”顾陌玖身穿浴衣“看,玖儿脖子上有红点”某些眼尖的网友顾陌玖尴尬的笑了笑,用手摁住了在她腿上的大手“没有,只是这个浴衣的线跑了出来”“哦,好吧!”cp粉只好应了下来“那,今天就到这里吧!”顾陌玖伸手关掉直播旁边的墨北寒迫不及待的冲了上去“老婆,我们什么时候公布”“再等等”(本文属甜文,有一点虐)
  • 带着太岁混异界

    带着太岁混异界

    太岁,第四种生命形态。元通大陆,人、妖两立。人族中,一个小部落族长之子在和太岁的相互依存下,一步步踏上强者之路。妖族中,神兽血脉终出世,以煌煌之威笼罩万物。大战即将拉开帷幕,生死交错间,有情人该如何抉择......
  • 我把未来世界做成游戏

    我把未来世界做成游戏

    唐宇穿越到100多年以后,世界因为灵气复苏,变得大不一样,处处充满危险。好在这里有一座基地,唐宇成了指挥官,可是这座基地完全是空壳,连个手下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唐宇依靠基地能够联系两个时空,把未来世界做成一款游戏,召唤玩家、制作任务,努力把未来变成一个和谐、美好的新世界。唐宇:“大佬都是隐居幕后的,我绝对不会冲到第一线!做事要从心,生活才美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侠客之风云再起

    侠客之风云再起

    这故事,真真,假假,你听了便知。江湖人,哪有一个是傻的?
  • 道惑

    道惑

    茫茫大陆,道何处寻?游走在灰色的人群往往比走在黑白两端来得容易。善恶能分清?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活过千百万年,我们再看,这天谁也不收。
  • 斗星天

    斗星天

    天星大陆,武折界域。趣痞少年,终傲视天雄。看无忧少年步步成长......
  • 至尊武神败家子

    至尊武神败家子

    别跟我谈钱!一个字,俗;两个字,太俗;三个字,非常俗;四个字,俗不可耐!上一世因为抠门导致身陨的至尊武神云清扬重生了。小气便是他的心魔。如何克服心魔呢?这一世,他要做的就是穷奢极欲的败家,以求得证大道,问鼎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