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25100000033

第33章 山江苗区的旅游与惧感的文化再生产(6)

湘西现今的丧葬习俗中仍有沿用朱砂的习惯:死者入棺前,需以朱砂点其脑门心、背膛心、胸膛心窝、左右手板心、脚板心等七窍连同耳、鼻、口诸处,以封其七魄三魂。为死者挖好坟墓后,还要以朱砂撒在底部,意为镇“老屋场”。

2.落洞女

沈从文的小说中曾经提到过“落洞女”,说的是苗族中上层地主家的女子,读了点汉族的诗书辞赋,在青春萌动的季节,就日日幻想着自己和洞神谈上了恋爱,此后就一日一日地消瘦下去,直到呓语着“洞神要来接我去做他的新娘了”而玉散魂消。苗乡的人告诉我,这实际上是一种病,女人只要能够苏醒过来就好了。他们还绘声绘色地告诉了好几个这种“落洞女”但所幸又被救回来了的人。

沈从文先生在其《凤凰》一文中写道:“……至于落洞,实在是一种人神错综的悲剧……地方习惯是女子在性行为方面的极端压制,成为最高的道德。……一个未出嫁的女子,尤其是一个爱美好洁,知书识字,富于情感的聪明女子,或因早熟,或因晚婚,这方面情绪上所受的压抑自然更大,容易转成病态。……女子落洞致死的年龄,迟早不等,大致在十六到二十四五左右。病的久暂也不一,大致由两年到五年。落洞女子最正当的治疗是结婚……”

3.放蛊

对于现代旅游者而言,“放蛊”现在变成了一种美丽的传说。流言中它过去所拥有的能置人于死地的神奇魔力,在现代化医疗面前已经不攻自破。除去了对人的危害的可能性,“蛊”事的神秘就让人更感到好奇。“爱蛊”的传说,对于处于爱情失意或者不良婚姻状态中的一部分游客来说,几乎成了一种心理慰藉。文化的差异在特定的语境里成了人们共享的东西,激起了人们对他者文化的向往和欣赏。

现在苗族年轻人对待蛊的态度很不一致,也令人玩味。山江博物馆里年轻的工作人员回答游客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们苗族人会放蛊是不是真的啊?”每逢这时,人们就会有一个很热烈的讨论。有一种说法这么认为:“苗族人肯定不会放蛊啊。要是能放蛊,我们苗族难道不能住在平原上么?哪用得着住到山区来。过去也用不着三番五次和朝廷打仗了,只管派一些蛊婆去放蛊就是了。你们说呢?”而老洞苗寨的年轻苗族导游却总是这样调戏女性游客:“到了我们苗疆,却不学点蛊回去,真是太划不来了。我们这里的蛊,是一种气,一种意念。如果你喜欢谁,只要对他放爱蛊,他就会一辈子死心塌地跟着你厮守终身。我们苗家离婚率低,也是因为我们苗家女子会爱蛊的缘故,当然喽,各位男士想学的话,照样有效。”

(二)山江苗族对“神秘文化”的民间创作

以下好几则故事,折射出普通百姓对“神秘文化”的确认和再创作。

故事A:某一寨子里有个人离奇地失踪了三四年,前不久回来了。

大家都问他这些年他去了哪里。“唉,别提了。有一天我走在路上,被两个人挟持着,飞到了外面一个煤矿做工,实在很苦啊。后来我趁这两个监着我的人不注意,就偷偷跑回来了。那天我走的时候,我看到你们走在离我不远的一条路上,我被人挟持着,拼命喊你们,你们没有听见么?你们没有看见我么?”大家都摇头,说确实没有见过。

故事B:有一个信用社主任是副科级干部,工作业绩很不错,各方面条件也好,但是连续几年在仕途上该升正科级干部的时候却没有得到升迁。他百思不得其解。有一天就到一个算命先生那里去“看屋场”。那个算命先生说:“你家屋场后边被人凿了一个大窟窿,整个家屋都泄了气,你还说什么升官的事情呢!”过了些日子,他回家查看,发现弟弟本来打算在家屋后边挖一个红薯窖,挖了一半,觉得不合适就弃置了,也没有填回土。他见状赶忙让人将这个洞填平,一年过后,他如愿以偿升了官。

故事C:我们山江有个寨子的一户人家有个儿子,有天黄昏忙完农活的时候,走在田坎上看到隐约有一个人蒙着斗笠远远地坐在田埂上,背影很熟悉。因此他走过去喊了一声,没想到对方竟然不是人!回家后他就病了,请了老司做法事,半年后身体才恢复过来。他病才好,他的父亲就病了,过了几天就死了。大家说,是黑白无常来勾人的魂,本来是一开始就来勾父亲的魂魄的。结果误勾了儿子的魂一阵子,被延误了。

博物馆的讲解员丰庆也给我说了两件大家都认为不可思议的事情:故事D:人或许真的是有前生后世的吧。一个寨子里有一户人家,他们有一个孩子在九岁左右的时候被牛踩死了。隔了十多年以后,另一个寨子里一个小伙子来到这个寨子做工,告诉这家主人,现在他回家了,他自己的前身就是那个被牛踩死的孩子,后来投胎到了别的寨子。为了让别人相信自己的身份,他告诉大家小时候他在哪一棵树下玩耍埋过一些东西,并带着大家去看,刨开表层土,果然就看见有那些他所说的玩具。以后这个小伙子就做了这家的儿子,两家保持来往。

故事E:一个仙娘总是给别人“走阴”。她四十岁的时候,有一天她忽然看到了自己的前生,因此便决意要去找那家人。她找到了那个寨子那户人家,对着主人家就喊:“哥哥。”那个男人吓了一跳,说我自己是有一个妹妹啊,但是死了很久了。这个仙娘回答说:“哥哥啊,我确实是你的妹妹。我死了以后就投胎到了别的寨子,现在才回来找你呢。”说完,就跑到这家房屋的床底下,拿出一大包封好的东西,告诉哥哥那是什么时候她曾经用过的。之后这户人家就真的把她当作妹妹了,现在两家还保持着亲戚关系。

我和博物馆的姑娘们以及山江完小的吴老师讨论有关前生后世的这两个故事。我们推测或许是两家穷富不一致,所以需要找理由攀附。但故事讲述者断然拒绝了这种可能性,她知道两边家境都很穷,没有必要为了这一层关系攀亲。吴老师倾向于认为:后则故事里的女人找哥哥可能有一个动机,即为自己找一个娘家人。在苗乡,有娘家人,尤其是舅舅是非常重要的。夫家因为舅舅的关系,会对这家媳妇特别客气一些。

而这些故事之所以流传,会不会是有好事者出于什么目的而故意散播呢?

“这整个儿就是些装神弄鬼的东西”,吴老师评论说,“我也是苗族人,我怎么就没有听说过这些故事啊”。

然而,这些神秘古怪的事情,好比是配合“神秘湘西游”的宣传似的,在民间广有流传。创造和流传甚至于评论这些故事的人,在行动的同时,事实上都知道自己的立场所在。无言的山水风光,在各种力量的综合下,就这样披上了一层神秘外衣。

(三)惧感的舞台化

过去表达出山江苗族惧感的许多仪式和物质载体在旅游的潮流中反复出现,从而完成了我所称为的“惧感的舞台化”过程。

首先,傩堂在山江苗族对外的文化展示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苗族博物馆的第一馆“普通农舍”就专门设置了一个“傩堂”,向游客讲解还傩愿习俗。这个傩堂据说是玉伯当时做了“还傩愿”后专门留下来作为展示的。讲解员在这个傩堂里每天向游客讲解苗乡的神秘奇特文化:还傩愿。

绝技如上刀山、下火海、踩火犁、摸油锅和吞火、吃火炭、眼提重物等过去巫师用来向“鬼”展示魔力的部分现在也被抽离出它的原生语境,每天都在风情园里应邀向游客上演。我们知道,“上刀山”本来是苗族巫师授法收徒的时候举行的重大仪式(见第四章第二节的描述)。而博物馆的刀梯和大刀,被固定在风情园场地的正中:即在场坝上竖一根高约二丈的钢柱,钢柱两边由下而上等距离地横插数十把锋利的钢刀,每把长约一尺五寸,刀口向上。表演者手握刀口,赤脚踩着刀刃,逐级向上攀登,再顺次而下回到地面。在刀梯的前方,固定安放着一把锋利的钢刀,表演者赤脚从刀把处出发,走完刀刃。在风情园中,每一次表演这些绝技,都要有法师鸣锣开道做法,祭请祖先鬼和师傅保佑。

老洞石寨被当作一个极有开发价值的旅游开放物得到开发,而在过去,石寨中的保家楼、石门和石墙中的枪眼,无一不是山江苗族对外界的恐惧和封闭自保心态的见证。就连那一道让苗族人内心充满恐惧感的苗疆边墙,也在旅游的炒作中转变成了“中国南方长城”。人们对它的恐惧和厌恶,随着时光的流逝在慢慢变化,毕竟,这是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一个举动,苗族民众只能接受。这些建筑,成了旅游舞台里固定的背景。

在这种惧感的舞台化过程中,山江苗族内部产生了分化。一部分山江苗民对鬼神仍笃信不疑,认为祭神的巫歌巫舞不能随便唱随便跳,鬼神在无事的情况下随便延请,免得让他们过于劳累而给人们降下灾祸。

正式的法师一般不愿意接受风情园的延请,为游客进行表演。“我不能耍弄我的各路师傅,无事调动我的兵马,请神送神,都是要在真正有事情,为人解难的情况下才做的。它们(风情园)就是给我再多的钱我也不干这种事。”巫师松金非常认真地说。因此,虽然“还傩愿”仪式是山江苗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仪式,但由于其宗教意义上的神圣性、仪式过程繁琐而不具有观赏性,没有成为惧感文化“舞台化”的内容。

山江苗族内部的巫师于是将向游客表演绝技的一派称为“邪教”,恰如他们称呼“蛊婆”和学“认路”的那一派巫师。

同类推荐
  • 鬼谷子(经典珍藏本)

    鬼谷子(经典珍藏本)

    本书一直为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现又成为当代商家的必备之书。它所揭示的智谋权术的各类表现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战争、经贸及公关等领域,其思想深深影响今人,享誉海内外。
  •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是一部深刻、丰富的书,它不仅包含着对历史深刻的洞见,而且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
  • 大国智慧

    大国智慧

    千百年来,日本、美国、中国、印度、德国、俄罗斯、法国这七个思想大国,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本书将阐述其思想的历史,探寻其智慧的精髓,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的底座镌有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到过那里的人,没有不被这句话所震撼的。我们无法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预测明天,自信地去表达、去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 老子

    老子

    本书包括道经、德经两部分。介绍了道家学派的主要哲学思想和主张,并对其进行精要翻译。
  • 品三国中的女人

    品三国中的女人

    从历史沉淀里寻找女人,也从历史文化长流里创造女人。通过这些与男人在一起的女人,展示社会百态和价值取向,为了与《三国演义》里的种种男人步调一致,就此将原有史书上的人物和文化人物改造了、嬗递了,通过他们的行为和言语,由政治人格渗合道德人格,此种打造了的三国文化女人,颇有伦理色彩,诸如诸葛亮妻相夫教子,徐庶母、姜叙母爱憎分明,曹操卞夫人的贤惠、简朴、孙权长女(大虎)的阴险、刻毒,几都为传统文化圈里妇女的多元模式。它也是三国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另类。
热门推荐
  • 玩转沙盒异界

    玩转沙盒异界

    中二版他,富可敌国。他,万众瞩目。他,最强法爷。他醒了。他去挖矿了。正常版想要富,先撸树。种了田,再修路。本着这一人生格言,骨(肝)灰(帝)级沙盒游戏爱好者沙文降临异世界,开始了他的潇洒生活。
  • 《再说一遍爱我,骄傲娇妻》

    《再说一遍爱我,骄傲娇妻》

    ·没有什么为什么,黎川爱上了那一双眼睛,很美,有着世上最美的繁华,只一眼就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此次,黎川爱上了一个人――苏默默。·感谢你赠给我一场空欢喜,我们有过的美好回忆,已经让泪水染得模糊不清了。偶然想起,记忆犹新,就像当年,我爱你,没有什么目的,只是爱你……·by霖枫
  • 风暴降生

    风暴降生

    诸神之战之后,众神坠下神坛,流落人间。魔族入侵,神的传人毅然觉醒,抵抗魔族。
  • 叶言的世界

    叶言的世界

    作者“谈谈感想吧?”,叶“我想回家……!”抽泣状。
  • 青春的爱恋不愿许半年

    青春的爱恋不愿许半年

    陶桦,一名初中生,在15岁的年纪遇上了17岁的高中生苏宇泽,青春的他们初遇初恋,时光便为他们停留了半年之久,正如陌上花开,缓缓归矣。
  • 落花也风流之桃花屋

    落花也风流之桃花屋

    本书叙述了中国一个普通山村的普通农家的系列故事:讨饭女香香迫于牛计,嫁给了光棍汉结巴子,一连牛了七个丫头。几个丫头性情各异,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仍未能实现各自的愿望。唯有七丫头白桃死不认命,顽强抗争,终于抓住了改变命运的契机。然而这种命运的改变是福是祸,真是难以判定。作者以冷隽的文笔描述清雅的感觉,演绎酷烈的故事,个中充溢着自省与醒人的文化批判意蕴,令人读之欲罢不能,读后萦绕于怀。
  • 归魂战神

    归魂战神

    苏城淡然一笑,有力量又如何?亲人没了有什么用?那么你可以去死了!
  • 盘古神器新传奇

    盘古神器新传奇

    一个动人心弦的传言,在武林中悄然传开。社会上武林的、江湖的、民间的、官方的许多人士,先后闻风行动起来或卷入其中。一场寻找、争夺——据传是由神话传说中开天辟地、化育万物的盘古氏留传在人间的——真经至宝、超级神器的原生态的全新的历史传奇,便在古代的华夏神州的大社会上逐渐展现出来了。
  • 空间之弃妇良田

    空间之弃妇良田

    【双强】+【美食】+【萌宝】+【灵兽】女boss穿越成没二两肉的土村妇,住房漏雨,米缸无粮,身边还有个面黄肌瘦的包子管她叫娘,最蛋疼的是,还是未婚生子,骂她淫娃荡妇的人可以绕村子几周。回是回不去了,只能咬牙挺胸赚钱把娃儿养,山里觅野味,填饱肚子,发现空间,种植灵果,灵药,培养珍珠宝石,良田万顷,金银赚大发,弃妇翻身亮瞎世人眼,叫那些骂她的人都去见鬼,还有那个杀千刀的娃儿他爹,哪里凉快哪里待着,想要认娃,先跪搓板,再挨鸡几棍毛掸子,交了抚养费,赎罪钱,再说......关于睡觉某女:“家里只有一间卧房,男女有别,你睡这里。”某爷蹙眉:“这么乱,是人睡的地方吗?”某女:“确实不是人睡的地方,这里曾是驴棚。”某爷黑脸……关于认爹某爷:“童童,我是你爹爹。”某宝:“想做我爹爹,先交十万两银子。”随侍立马递上十万两银子的银票,“小主子,请笑纳。”某爷:“童童,可以叫爹爹了吧?”某宝:“不行。”某爷:“?”某宝叉着小手:“娘亲说,你黑心,黑肺,不负责任,抛妻弃子,所以,这十万两银子是你的赎罪费,外加抚养费。”某爷囧:“童童,你如何才肯认爹爹?”某宝:“娘亲原谅你了吗?”某爷垂丧:“没有。”某宝:“跪搓板,挨鸡毛掸子,任你选,只要娘亲原谅你,我就叫你爹。”某爷:“……”有爹好乘凉随侍:“爷,小世子给皇上下了无敌痒痒粉。”某爷漫不经心:“嗯,去告诉皇上,作为君王,堂兄,要懂得谦让,关爱幼弟。”随侍汗:“爷……”某爷:“还有何事?”随侍:“小世子在太后宫里放了毒蛇,毒蝎。”某爷:“哦!那老妖婆死了吗?若是死了,替本王送口棺材去。”随侍晕厥:“爷……还……还有一事儿,小世子说,您这爹当得不称职,要重新给王妃选夫婿,帖子都已经发出去了。”&
  • 奥奇传说

    奥奇传说

    这是一本由游戏奥奇传说改编而成的小说,书中讲述了狼王萨尔斯进攻奥奇城时的情景,以及后来小奥奇与时间之王小诺,是非之王阿修,智慧之王小天,力量之王小炎,生命之王阿瑞一起守卫奥奇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