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2000000035

第35章 而今迈步从头越(2003~2007)(3)

就在取消农业税的2006年初,财政部官员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透露,当年支农资金将达3397亿元,取消农业税后,8亿农民当年可人均受益140元。为此,中央财政将为地方增加转移支付782亿元。

在记者招待会上,财政部还宣布,“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和地方财政一起向农村义务教育增加2182亿元投入。2006年率先在西部中小学免收学杂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

在2007年的“一号文件”,将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三项作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突破口。

2007年3月5日,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对于政府投资使用了“三个高于”,其中第一条就是“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高于上年”。这一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3917亿元,比2006年增加520亿元。

这一年,在灾害多发、严重的情况下,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6年增加553元,是历史上增加最多的一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

2008年1月30日,又一个“一号文件”公布。这个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是改革开放以来第十个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一号文件”用一系列坚定语气强调说:“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

对此,三位新华社记者以饱满的激情这样定义10个“一号文件”:

“1982~1986:谱写中国改革进程的五个辉煌篇章——5个‘一号文件’,通过对家庭联产承包的肯定,使亿万农民逐步从延续数千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模式中解放了出来,通过非农经营等方式,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实现了劳动力自身的进一步解放,开始参与到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为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取之不竭的精神动力。

“2004~2008:统筹城乡进程中的五座新丰碑——新世纪关于‘三农’的5个中央‘一号文件’,其核心思想则是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通过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措施,使农民休养生息,重点强调了农民增收,给农民平等权利,给农村优先地位,给农业更多反哺。

“从2008眺望未来:必将迎来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中央‘一号文件’继往开来,始终不渝地体现了跨越二元社会的历史藩篱、追求城乡和谐发展、共同繁荣的伟大梦想。可以预期,这必将成为今后‘三农’工作再创辉煌的新动力,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新起点。”

三位记者给这篇文章设置的题目是《跨越藩篱,超越梦想》。

融化坚冰,两岸关系进入新时代

2003年3月18日上午10时30分,在人民大会堂三层中央大厅,新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800名中外记者面前侃侃而谈,阐述他的施政纲领并对国际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此时,在隔了一道窄窄海峡的台湾,人们也同样在关注着大陆新一届领导集体。当温家宝举行记者会时,台湾东森电视台、TVBS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了现场报道和滚动播出。当一位台湾中天电视台的记者发问时,人们屏住了呼吸。

温家宝回答说:“说起台湾,我就很动情,不由得想起了一位辛亥革命的老人、国民党的元老于右任在他临终前写过的一首哀歌:‘???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山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是多么震撼中华民族的词句。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在一个中国的原则基础上,尽早恢复两岸的对话和谈判,反对‘台独’,积极推进两岸经济、文化的来往与交流,推进两岸直接‘三通’的早日实现,争取早日实现和平统一。”

温家宝的诚恳与真挚打动了许多人,包括一位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他叫连战。12天之后,他被国民党提名参加2004年3月的“台湾大选”。连战的表态在台湾引起了轩然大波。他郑重表示如果当选,他将推动签订综合性的“两岸协议”,使两岸能真正有长期的和平与发展,将“即刻访问大陆,展开‘和平之旅’”。

这一年,连战撰文表明心迹:“连战个人,可以说在台湾遭割让,而后光复的大历史与连氏家族在海峡两岸颠沛流离的小历史激荡下成长。今天因为历史的偶然,我代表两个身份,一是中国国民党主席,另一个则是本省连氏家族的后代……连氏家族在参与中华民族圣战中也经历了同样的命运……历史是一面镜子,台湾与中国大陆有延绵不可分的历史。”

这段文字中包含着太多的辛酸,大陆与台湾之间就像他的文字一样历经风雨沧桑。

自1895年起,台湾就成为中华民族心中的伤痛。一纸《马关条约》,台湾被迫与祖国分离整整半个世纪。1945年10月25日,国民政府在台北举行台湾省日军受降仪式,新任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发表广播讲话:“从今天起,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政府主权之下。”

但是仅仅4年之后,在内战的炮火中,海峡两岸被人为阻隔近40年之久,国家和民族又一次陷入了分裂。

1962年1月12日,一位老人在日记里对自己的后事作出了安排。“我百年后,愿葬于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山要最高者,树要最大者。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

这样无奈的安排根本不足以抚慰老人的思乡之情,他对故乡的魂牵梦萦化做了一首千古绝唱——《望大陆》,这正是温家宝总理在海内外数亿观众前深情吟咏的词句。这位老人就是辛亥革命的先驱、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

1979年1月1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海峡两岸加强交流,共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这一天,国防部长徐向前发表声明,停止对大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炮击。人民希望散尽硝烟,让台湾海峡变成两岸交流的通途。

1982年7月24日,国民党元老廖仲恺之子、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致信蒋经国。信中说:“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伟业。台湾早日加紧回归祖国,早日解决对各方有利。外人巧言令色,意在图我台湾。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廖承志在信中寄语蒋经国:“‘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伫候复音。”一年之后,廖承志溘然长逝,他没有等到蒋经国的复音,这封公开信成为历史的绝响,回荡在历史与现实之间。

1987年11月2日,台湾当局正式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长达30多年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交流的坚冰开始融化。

1992年10月,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和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香港举行商谈,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双方形成了“九二共识”。

1993年4月27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汪辜会谈”。两岸穿越历史的第一次握手,被全世界的中国人看做民族复兴和祖国统一的重要一步。

1995年1月30日上午,江泽民来到人民大会堂,出席一年一度的新春茶话会。在茶话会上,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江泽民说:

“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在此,我再次郑重建议举行这项谈判,并且提议,作为第一步,双方可先就‘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

“中国人的事我们自己办,不需要借助任何国际场合。海峡咫尺,殷殷相望,总要有来有往,不能‘老死不相往来’。”

在这一讲话中,江泽民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等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了八项看法和主张,后来被称为“江八点”。但是,大陆方面的善意没有得到回应。自1995年以来,两岸形势越来越不明朗,有的学者甚至用“黑云翻滚”、“时云时雨”、“形势严峻”来描述两岸形势。

2000年,李登辉突然抛出“两国论”,刚刚开始的两岸对话再次中断。在随后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民进党领导人陈水扁获胜。新上台的民进党当局拒绝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台湾的政治光谱开始向绿色倾斜,两岸关系严重倒退。

2004年3月19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投票的前一天,作为参选一方的陈水扁、吕秀莲在台南进行扫街拜票时遭到枪击,这一枪使选情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陈水扁及吕秀莲在第二天选举时在领先票不足3万,废票高达33万的情况下夺得了台湾地区领导人宝座。连战、宋楚瑜在选后发表谈话,提出“选举无效之诉”,要求“全面验票”。这一疑点重重的事件引发台湾政局动荡,为转移焦点,陈水扁大力推进“台独”,制造两岸紧张气氛。

2005年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胡锦涛说:

“我们希望台湾当局早日回到承认‘九二共识’的轨道上来,停止‘台独’分裂活动。只要确立了一个中国的大前提,我们对任何有利于维护台海和平、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意见和建议都愿意作出正面回应,也愿意在双方共同努力的基础上寻求接触、交往的新途径。

“‘台独’分裂势力越是想把台湾同胞同我们分隔开来,我们就越是要更紧密地团结台湾同胞。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尊重他们、信赖他们、依靠他们,并且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千方百计照顾和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

2005年3月14日,《反分裂国家法》被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2896票赞成,0票反对,2票弃权的高票通过。同一天,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结束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对于台湾年代电视台记者的提问,温家宝这样回答:

“你的问题抓住了我们这个法律的一个要害,就是说,这个法是一部加强和推进两岸关系的法,是一部和平统一的法,而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也不是一部‘战争法’。……在这部法律里规定了要保护台商的合法权益。这部法律是遏制和反对‘台独’势力的。”

《反分裂国家法》的通过在台湾乃至全世界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就在《反分裂国家法》通过11天后,2005年3月25日,被称为“绿色台商”的台湾奇美集团创办人许文龙发表“退休感言”,一反常态地支持《反分裂国家法》:

“我是一个生意人,出生在台湾,祖籍在福建海澄,1991年我到大陆福建寻根。我认为台湾、大陆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人民都是同胞姐妹。……我认为台湾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大陆,搞‘台独’只会把台湾引向战争,把人民拖向灾难。我不希望两岸人民再受到战争的创伤,也不希望奇美同人因此而流离失所。”

这一天,正是台湾的绿营在搞“反反分裂法”游行,一贯“深绿”色彩的许文龙竟然讲出这番话,无疑在岛内投下一枚重磅炸弹。许文龙说,他支持民进党、支持陈水扁,是缘于对国民党黑金政治的不满,但是他支持陈水扁并不是支持“台独”。

局势的发展很快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三天之后,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率中国国民党参访团抵达广州,开始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缅怀之旅”、“经贸之旅”和“搭桥之旅”。

3月31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北京会见了江丙坤,代表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欢迎并邀请连战主席在他认为合适的时候访问大陆。

江丙坤的“搭桥之旅”一个月后,2005年4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的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这是一次间隔了整整60年的访问。面对机场欢迎的人群,连战即兴发表感言:“今天看到大家,实在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很高兴终于迈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

在祭拜完中山陵之后,4月29日上午,连战来到北大演讲。无疑,这座大学的环境让他更为放松自如。创造历史的激情,在这个时候改变了连战,也改变了在场所有的人。那天的连战激情四射,甚至让台籍学生都感到意外。在谈到两岸的未来时,连战说:

“我们为什么不能够以善意为出发点、以信任为基础、以两岸人民的福祉为依归,为民族的长远利益考虑呢?以人民为主,幸福优先,我想这是包括我们台湾2300万、大陆13亿的人,我们所有的人民,大家会共同支持的一个方向。

“台湾走???路才有出路,我们认为不能够让‘民粹’主义取代民主的思想,不能够让‘制宪’、‘正名’、‘去中国化’、武断的‘台独’时间表来打破我们整个幸福的基础。”

这天下午3时整,人民大会堂北大厅。站在东西与南北向的两条红地毯交叉点上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从北门沿着南北向红地毯走来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这个时刻,距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上次在重庆的握手已经过去了60年。这是一个穿越了60年历史风雨的伟大时刻。

在与连战的会谈中,胡锦涛说:“从你们踏上大陆的那一刻起,我们两党就共同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这一步,既标志着我们两党交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体现了我们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决心和诚意。我们共同迈出的这一步,必将记载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史册上。”

连战说:“中山先生曾一再要大家和平奋斗来救中国。相信秉持这样的精神,国共两党能够继续加强相互理解和信任,同时最重要的是给两岸带来一个亮丽、光明的希望和未来。”

这一天,胡锦涛与连战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宣布:“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观察家们认为,这不仅是国共两党领导人1945年以后的第一次握手,更宣告了两岸关系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它必定会为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全面复兴作出历史性的贡献。

不仅台港澳舆论高度评价国共两党的历史性会晤,国际社会也积极评价连战访问大陆。欧盟委员会表示,希望这不是故事的全部,希望这是两岸关系朝着积极方向迈进的第一步。美国白宫发言人也在新闻发布会上对这次会晤对话表示欢迎,认为海峡两岸的对话对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是重要的。美国人认为,“有对话总比没有对话要好”。

在连战对大陆的访问结束后,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相继访问大陆。时事分析家们认为:这一连串的访问宣告了台湾极端本土化政治图腾的瓦解。李登辉气急败坏地声称他“好几夜睡不着觉”。面临着岛内外舆论的压力,陈水扁对连、宋访问大陆由威胁说要“法办”改口为“祝福”。

同类推荐
  • 汽车江湖

    汽车江湖

    《汽车江湖》收录了来自北京交通广播的《汽车江湖》栏目的经典案例。对于刚刚进入汽车社会的中国来讲,汽车市场还是一个风云莫测、变化多端的地方。同时由于最初的利益追逐,导致一些汽车企业迅速地扩张经销商,从而后备力量不足,致使目前的汽车售后服务市场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节目开播到现在,正是因为主持人始终坚持以公正、客观的报道角度,以多方沟通交流的节目播出方式,为广大消费者、汽车厂商和经销商建立起了一个互通的平台,并最终解决了困扰听众的各类问题,所以赢得了极佳的口碑。
  • 品牌创新论

    品牌创新论

    本书共分12章,内容包括:品牌创新概述、品牌创新的要素、品牌创新的体系、品牌创新的思维、品牌创新的智慧等。
  • 中国煤炭大集团建设探索

    中国煤炭大集团建设探索

    本书围绕当前中国煤炭大集团建设和发展中所遇到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主要阐述了我国煤炭大集团的基本内涵、我国煤炭大集团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煤炭大集团产权结构的改革、煤炭大集团实施并购的策略等内容。
  • 重口味经济学

    重口味经济学

    在当今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存在很多奇怪的人和事,如果你看不懂,那么很有可能糊里糊涂地被利用。本书便结合社会现实,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重口味经济现象,少了些小清新,多了些重口味,给大家新鲜刺激的阅读感受的同时,让你花钱有门道,赚钱有套路。
  • 国际投资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际投资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本详细介绍国内外国际投资学理论研究状况,发展过程及未来方向,理性分析中国投资现状并提供发展建议的书。一方面从全球视角看世界,分析了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和政策前沿;另一方面,从中国视角看全球,研究中国双向投资新格局下所涉及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政策前沿。
热门推荐
  • 倒数的这七天里

    倒数的这七天里

    假如生命只剩下7天,一个普通的人大概会是这样子度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杯酒千秋

    杯酒千秋

    一个三国鼎立,群雄各展奇才的时代。武夫,宗师,圣人,我辈江湖人,当登高以望远,见天地,见众生。而所有的故事,都开始于那个不眠的夜晚,那座寒冷的宫殿里。庙堂之高,江湖之远,说不完的精彩纷呈,尽请期待。
  • 九死剑圣

    九死剑圣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人世间因果如此。一把剑,一壶酒。血飘万里。守护,所需要的不是锋利的兵器。心如剑,方能守护自己想要守护的东西。
  • 黄泉神祇

    黄泉神祇

    神元纪元年,创世女神特洛娜创青启大陆。经前人努力,创造了人体内的“命珠”人人可通过命珠召唤机甲。燕国皇太子陆富贵和其弟陆富贵在封神赛中取得神位,进入圣殿。可财神陆富贵妄图统治整个大陆,死神陆皇权为了保护弟弟,也站在了他这面,在财神大军兵临城下之时,经时间之神米拉的法术,战神陈启二十年前在陆皇权九岁时与他结识,改写未来,却因施法临近结束遭到攻击,出现了意外:她也和陆皇权结识,一切就此展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红楼之庶子骁勇

    红楼之庶子骁勇

    一个老军医的奇妙红楼穿越之旅,助红楼庶长子扭转乾坤
  •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精选了马克思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鹤岗新时期文学作品选·小说卷

    鹤岗新时期文学作品选·小说卷

    小说由几部分人物故事组成!讲诉无论生活在哪里,走过哪些路,看过多远的美景,异国他乡的爱情……成长中经历的种种……最终沉淀。改变她的也许是生活,也许是鹤岗人不屈不挠对生活的热爱!致使成为那个最美丽的姑娘!
  • 闺蜜时

    闺蜜时

    我还不懂世界上所有的规则。我还不知道什么是对与错。我还不了解什么是真实的自我。我还不明白什么叫姻和缘的区别。我还没有学会怎样才能算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