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99800000054

第54章 智慧篇——哲学不是智慧,而是对智慧的爱(8)

在金庸的著名小说《倚天屠龙记》里,有一个张三丰教张无忌学习太极剑的片断。这一段描写得非常精彩,充分表现了金庸先生对“破”字的深深体悟:

张三丰一路剑法使完,竟无一人喝彩,各人尽皆诧异:“这等慢吞吞、软绵绵的剑法,如何用来对敌过招?”转念又想:“料来张真人有意放慢了招数,好让他瞧得明白。”

只听张三丰问道:“孩儿,你看清楚了没有?”张无忌道:“看清楚了。”张三丰道:“都记得了没有?”张无忌道:“已忘记了一小半。”张三丰道:“好,那也难为你了。你自己去想想吧。”张无忌低头默想。过了一会,张三丰问道:“现在怎样了?”张无忌道:“已忘了一大半了。”

周颠失声叫道:“糟糕!越来越忘记得多了。张真人,你这路剑法很是深奥,看一遍怎能记得?请你再使一遍给我们教主瞧瞧吧。”张三丰笑道:“好,我再使一遍。”提剑出招,演将起来。众人只看了数招,心下大奇,原来第二次所使,和第一次使的竟然没一招相同,周颠叫道:“糟糕!糟糕!这可更加叫人胡涂啦。”张三丰画剑成圈,问道:“孩儿,怎样啦?”张无忌道:“还有三招没忘记。”张三丰点点头,收剑归座。

张无忌在殿上缓缓踱了一个圈子,沉思半晌,又缓缓踱了半个圈子,抬起头来,满脸喜色,叫道:“这我可全忘了,忘得干干净净的了。张三丰道:”不坏!不坏!忘得真快,你这就请八臂神剑指教罢!说着将手中木剑递给了他。张无忌躬身接过,转身向东白道:“方前辈请。”周颠抓耳搔头,满心担忧。

在这里,以太极剑对敌,并非每招均须按照原招式,不可有所变化;更非按顺序一式接一式,三环套月必继之以大魁星。只要把握住剑法精神及要诀,审视对敌情况,机动出招,或每招加以变化,或一招中含二三招变化克敌致胜而已。读书中还写道:“要知张三丰传给他的乃是‘剑意’而非‘剑招’,要他将所见到的剑招忘得半点不剩,才能得其神髓,临敌时以意驭剑,千变万化,无穷无尽。倘若尚有一两招剑法忘不干净,心有拘囿,剑法便不能纯。”

天下至理,殊途而同归。老子所说的得道也好,张无忌学太极剑也罢,都在说明“破”的重要性。唯有“破”,你才能活在当下活生生的现实里,才能不被个人的偏见、知识、经验、情感、欲望所束缚,做到“大象无形”。我无形,而敌有形,未曾交手,胜负已定。

“青梅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中最为精彩的片断之一。

曹操请刘备在后园小亭青梅煮酒。酒正酣时,天边黑云压城,忽卷忽舒,有若龙隐龙现。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后来还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最后以手指刘备及自己,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在这里,曹操借龙的大小变化来比喻真正英雄的“无形”。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变化莫测,没有固定的形状,正是对英雄的最好比喻。正因为无形,所以才能“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才能“方今春深,乘时变化”。同样,人生活在复杂、多变、充满危机的社会中,为了适应生存,保全自己,也就势必要像龙一样变化、审时度势,立足于天地间而不败!

三、突破“经验”

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卡尔·韦克曾经做过一个著名实验:

把六只蜜蜂和六只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

结果,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2分钟的时间里,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

蜜蜂比苍蝇的智商高,它认为囚室的出口必然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于是,它们不停地重复着这种合乎逻辑的行动。对蜜蜂来说,玻璃是一种超自然的神秘之物,它们在自然界中从没遇到过这种不可穿透的“大气层”;而它们的智力越高,这种奇怪的障碍就越显得无法接受和不可理解。

而那些愚蠢的苍蝇则对事物的逻辑毫不留意,全然不顾亮光的吸引,四下乱飞,结果误打误撞地碰上了好运气;这些头脑简单者总是在智者消亡的地方顺利得救。因此,苍蝇得以最终发现那个出口,并因此获得自由和新生。

上面这个实验讲的其实是动物的条件反射。蜜蜂之所以认为囚室的出口必然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是它在长期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只不过,这次不灵了,所以才惨遭厄运。

如果把这个问题引申到人身上,其实照样能成立。否则,上面这个实验就不会当做人生小故事或者管理小故事频繁被大家引用了。人也是靠经验活着的,也和蜜蜂一样用过去的经验应付未来的状况。只不过,动物的经验,我们称之为条件反射;而人的经验,我们称之为因果规律。

人掌握规律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外在事物。但是,人如果过于迷恋规律,由于人的惯性思维来自于对事物的固有认知,因而这时的知识对于人而言,就成了一种限制。人生在世,主要是靠经验做事情,因而也就在不同程度地被自己的习惯和惯性思维所左右。而能不能从过去的经验和惯性思维中跳出来,就成了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例如,人们上班时总是习惯走一条固定的路线或是乘坐固定的某路公共汽车;出差时喜欢住在自己熟悉的宾馆——道理很简单,因为人们相信经验,害怕改变,担心这种改变会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但遗憾的是,人们的这种习惯实际上并非最佳的选择,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的选择和决断面前,更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时间在变、空间在变、对象在变、条件在变,僵死的思维模式怎么能应付变幻莫测的局势呢?

《三国演义》中,周瑜和黄盖在赤壁之战中用的苦肉计是妇孺皆知的。正因为苦肉计的实施,周瑜才得以破曹军。苦肉计的成功,正是利用了人们的思维惯性。由于人们一般认为,在任何前提下,尤其处在危险中,人都是以保全自己为主要目的的,而不是故意去伤害自己。可黄盖正是利用了人们长久以来形成的思维模式所具有的巨大惯性来蒙住敌人的眼睛,从而甘愿受罚而成大事。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没有照搬前苏联的模式,走“城市包围农村”的老路,而是另辟蹊径,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同样,正是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使香港、澳门得以顺利回归,使祖国统一的步伐加快。如果邓小平不打破以往的思维模式,克服这种模式所形成的巨大惯性,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之路恐怕走得就没这么顺利。

在艺术界内更是如此。如果哪个艺术家打破常规,他的艺术作品也不能很快被人们接受。就拿达利这位今天被人们尊敬的艺术大师来说吧,以前他也曾因为世人的思维惯性作怪而不被接受,但是只要是真理,都能经受住实践的考验——达利最终成功了。

思维惯性就像一位脾气倔犟的船长,他可以好心让新思维搭船,在他熟悉的海域自由航行,而一旦到了一片陌生的海域,他的固执可能会使船只触礁。此时,只有船上有胆有识的新思维挺身而出,才能改变船只的命运。

伟人之所以伟大,恐怕关键一点就在于此。

四、执者失之

在人身上,最容易受到攻击的地方是软肋;在处世过程中,最容易被人利用的是弱点。一旦被别人抓住弱点,也就被击中了要害。何谓弱点?有的人认为,只有那些不好的东西才是弱点。比如,粗心大意、性格急躁、心胸狭窄、好色嗜酒……其实,你所偏执的一切东西都可能成为你的弱点和软肋,哪怕在你看来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蒲松龄先生曾经在《聊斋·牧竖》中讲过一只狼的故事:

有两个牧童在深山老林里迷了路,他们恰巧走到一个狼窝前,见窝里有两只小狼崽,这两个机灵的小牧童连忙商量了对策。于是,他们一人捉住一只小狼崽,分头爬到相距几十步远的两棵树上。

同类推荐
  •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

    本书是范曾先生负笈欧洲、闲居巴黎时与老庄进行的心灵对话;范曾先生或文、或史、或哲、或艺进行多学科的磨砺互证,对老庄最本原的思想命题展开了深度的阐释和解读。要言不烦,清新隽永;刹那神思,直抵灵府。
  • 魏晋玄学会要

    魏晋玄学会要

    本书采用传统史书会要(主题)的体例,对存世的魏晋玄学史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搜集、归类和整理,这些史料见于正史、文集、笔记等各类文献中,经过作者长时期地收集和整理,本书成为魏晋玄学文献的渊薮,为研究者和读者了解魏晋玄学的面貌提供了方便,因而具有显著的学术意义。
  •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
  • 正义:历史的与现实的

    正义:历史的与现实的

    本书是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何怀宏先生近些年的哲学文集,何先生是当代伦理学领域极为重要的学者,这本文集是何先生近些年的思考集结。上编主要是何先生梳理伦理学领域的重要问题的演变,例如“汉立六十余年之‘更化’”,“《天演论》之双重误读”等都是非常精彩的文章。下编主要是何先生近些年的长篇书评集,例如“平等的平衡”就是对皮凯蒂的《21世纪的资本》的评论。
  • 价值观的力量

    价值观的力量

    《价值观的力量》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中国的月亮”曾经也很圆啊;第二章大悲壮、大不朽之中国;第三章打造中国形象养清正、凛然之气;第四章我们需要一场灵魂拷问第五章亟待雪中送炭莫急锦上添花;第六章“改革创新”当代最深厚的爱国主义;第七章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第八章核心价值观之探究;第九章“和谐、公正、仁爱、共享”。
热门推荐
  • 有种生物叫人类

    有种生物叫人类

    他们邪恶却也正义,他们可怕却也可爱,他们残忍却也善良,他们脆弱却也坚强,他们逃避却也勇敢……他们这种有点奇怪的生物叫做人类。
  • 北纬38度之恋

    北纬38度之恋

    一种爱情,缘起于葡萄酒。这个带有异国风情的爱情故事,不仅展现唯美浪漫,更真实地反映了主人公真情实感,涉及了两国文化,尤其是葡萄酒文化、两国的民俗风情以及对人性的思考等。描述了人物内心的相爱、相思、矛盾、痛苦、挣扎、无奈等。展示主人公陈梅对事业执着追求、勤劳肯干,对爱情坚定忠贞,对生活热爱自信等特点。
  • 器炼宗师

    器炼宗师

    从拾到天书开始,一切都变得不一般了。原本一直为亲人生活变得更加好的昊天踏上了修真的路途,而且也是炼器的旅途。还是那样的财迷,为生活的更好而努力。且看他如何成为一代器炼宗师,如何身化世界,踏上巅峰。
  • 人造星期八

    人造星期八

    这样真的合理吗?新世纪,一种全新的生物被人类制造出来,既能吃垃圾,也能被人食用的究极在回收利用生物“星期八BM”虽然这种生物受到了最严格的管理但是因为一次意外,逃到了外界……
  • 漫步云间

    漫步云间

    【巾帼不让须眉征文比赛参赛作品】十四岁的杨菁在母亲的坚持下,离家前往省城的三晋女校上学。与此同时,国内正在从一个动荡的环境中刚刚平复下来。在动荡中,杨菁和她的女校同学们又将做出一个怎样的选择?看似漫步云端的人是不是一定注定了堕落?多谢缘来是梦大大给我的鼓励。金陵女大校长曾经公开支持男女谈朋友应该是确有其事的。我在看一个纪录片里一位曾经的女校学生说起过。实在抱歉大家,我失言了。本来是计划好好更新的,又赶上我的书同时上榜推荐的时机。浪费了这个机会,我自己都觉得好可惜。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快。这一个月先回山西又跑上海最近又去了苏州,5月还要去山东完婚。因为婚期将近,和老公又是两地,真是好多的麻烦。最近可能更新上还有一些不稳定,现在先更一部分,等到5月以后会正常更新的。亲亲各位,请继续支持本书了!~~
  • 灵气复苏之再造乾坤

    灵气复苏之再造乾坤

    太阳消失九天,再回来带来了灵气复苏。幸运的咸鱼小伙季禾得重宝乾坤图,穿梭万界再造乾坤。
  • 魔妃的男人

    魔妃的男人

    他们在大学里面是一对恩爱小情侣,面临毕业就业的压力,两个人迫不得已决定以毕业旅行的方式结束他们的恋情,可是谁知道,去一趟故宫还不小心双双穿越了,穿越了不要紧,要紧的是穿的这个地方是魔界,穿到魔界了也不要紧,魔也没有那么可怕,可问题是魔界的魔们也不是吃素的!一切是早已注定还是另有玄机?雍容华贵的背后是美丽还是粉饰太平?
  • 第九幅画

    第九幅画

    新婚之夜,新娘神秘失踪,只留下了一幅诡异的新娘妆油画。痴心不死的新郎钟步华相思成灾、郁郁成疾,发誓一定找回新娘。一位擅长催眠的心理医生薛雪把新郎推给了爱管闲事的作家董恩宏。钟步华在董恩宏的帮助下,终于找到新娘的下落——几幅神秘的画。
  • 强化加一

    强化加一

    给我一本残篇,还你一部绝世神功!给我一把断剑,还你一把盖世神兵!给我一个落魄山门,还你一个不朽神宗!世间万物,皆可强化,强化加一。
  • 洛阳记

    洛阳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