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99800000016

第16章 思辨篇——上帝能够被证明出来吗(6)

所以,后来的班固将老子的《道德经》说成是一种“君人南面之术”。意思是说,《道德经》里的这些东西,都是那些大阴谋家、大野心家用于夺取天下的权术。确实,老子的《道德经》里面的确暗含着一种被班固称之为“君人南面之术”的东西。南宋的大哲学家朱熹更是直接把老子说成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老子心最毒”,正是朱熹对老子的评价。近代学人张舜徽先生也说,整本《道德经》,“不外一个装字”。你即使强,也要装不强,这叫谦虚;你不弱,也要装弱,这就策略;你在前面,也要装在后面,这叫做手腕。只不过,阴谋家的“装”叫“韬晦”,老百姓的“装”叫“装蒜”,统治者的装叫“礼贤下士”。但他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即都是“装孙子”。总之一句话,你只有“装孙子”,才能不成为“孙子”。

正因如此,老子的无为、守雌、贵柔、知足,不仅弱势群体受用,权势人物也是欢迎得很。因为谁都有处于弱势的可能,即便贵为天子,也未必总是强势,或一定就是强势。这个时候,就用得着老子的哲学了。这叫“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哲学的诡辩

人是有思想,能思考的动物,除了追求物质满足,还享受着纯粹思维带来的快乐。人探索宇宙的奥秘,寻找永恒不变的公式定理是出于对宇宙和谐的信仰,但思维的矛盾悖论又不断打破这种信仰。信仰和理性的矛盾,也许会像幽灵一样永远跟随着人类。

一、说谎者悖论

公元前6世纪,克利特人哲学家艾皮米尼地斯说:“所有克利特人都说谎,他们中间的一个诗人这么说。”这就是这个著名悖论的来源。

《圣经》里曾经提道:“有克利特人中的一个先知说:‘克利特人常说谎话,乃是恶兽,又馋又懒。’”可见这个悖论很出名。

人们会问:艾皮米尼地斯有没有说谎?

这就是著名的说慌者悖论。在中国古代《墨经》中,也有一句十分相似的话:“以言为尽悖,悖,说在其言。”意思是:以为所有的话都是错的,这是错的,因为这本身就是一句话。

这个悖论最简单的形式是:“我在说谎。”如果他在说谎,那么“我在说谎”就是一个谎,因此他说的是实话;但是如果这是实话,他又在说谎。矛盾不可避免。

还有一个例子。有个虔诚的教徒,他在演说中口口声声说上帝是无所不能的,什么事都做得到。一位过路人问了一句话:“上帝能创造一块他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吗?”

这一悖论作这类变化是无穷的。例如,罗素曾经说,他相信哲学家乔治·摩尔平生只有一次撒谎,就是当某人问他:是否他总是说真话时,摩尔想了一会儿,就说:“不是。”

罗素曾经认真地思考过这个悖论,并试图找到解决的办法。他在《我的哲学的发展》第七章《数学原理》里说道:“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无论哪一个学派的逻辑学家,从他们所公认的前提中似乎都可以推出一些矛盾来。这表明有些东西是有毛病的,但是指不出纠正的方法是什么。”

他说:谎言者悖论最简单地勾画出了他发现的那个矛盾:“那个说谎的人说,‘不论我说什么都是假的。’事实上,这就是他所说的一句话,但是这句话是指他所说的话的总体。只是把这句话包括在那个总体之中的时候才产生一个悖论。”

罗素试图用命题分层的办法来解决:“第一级命题我们可以说就是不涉及命题总体的那些命题;第二级命题就是涉及第一级命题的总体的那些命题;其余仿此,以至无穷。”但是这一方法并没有取得成效。

《数学原理》尝试整个纯粹的数学是在纯逻辑的前提下推导出来的,并且使用逻辑术语说明概念,回避自然语言的歧意。但是他在书的序言里称:“发表一本包含那么许多未曾解决的争论的书。”可见,从数学基础的逻辑上彻底地解决这个悖论并不容易。

接下来他指出,在一切逻辑的悖论里都有一种“反身的自指”,就是说,“它包含讲那个总体的某种东西,而这种东西又是总体中的一分子”。这一观点比较容易理解,如果这个悖论是克利特人以外的什么人说的,悖论就会自动消除。但是在集合论里,问题并不这么简单。

二、芝诺悖论

大约公元前5世纪,芝诺生活在古代希腊的埃利亚城邦,是埃利亚学派的著名哲学家巴门尼德的学生和朋友。柏拉图在《巴门尼德篇》中记叙了芝诺和巴门尼德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去雅典的一次访问。其中说:“巴门尼德年事已高,约65岁;头发很白,但仪表堂堂。那时芝诺约40岁,身材魁梧而美观,人家说他已变成巴门尼德所钟爱的了(暗指二人是同性恋)。”按照后来希腊著作家们的意见,这次访问乃是柏拉图的虚构。然而柏拉图在书中记述的芝诺的观点,却被普遍认为是相当准确的。

作为巴门尼德的学生,芝诺将巴门尼德的“存在论”贯彻到了可感领域。也许,后人针对巴门尼德将可感事物视为“非存在”的观点进行了诘难。而芝诺为了维护老师的观点,最终用真理取消了意见,把存在的原则运用于可感事物,得出了可感事物也是“不变的一”的结论。

但是,他不像他的老师那样企图从正面去证明存在是“一”不是“多”,是“静”不是“动”,而是用归谬法从反面去证明。正如他所说:“如果事物是多数的,将要比是‘一’的假设得出更可笑的结果。”据说,他曾用归谬法法巧妙地构想出了一些关于运动的论点。这些论点,就是所谓“芝诺悖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五个:

1.“两分法”的悖论

“两分法”的悖论是芝诺否认事物运动的第一个悖论。他说,运动着的事物在达到目的地之前,先要完成全程的1/2;在达到1/2处之前,又要完成它的1/2。如此分割,乃至无穷,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地。芝诺这个悖论暗示运动的路程是无限可分的。无穷是不可穷尽的过程,运动是永远不可能开始的。也就是说,运动是不可能的。

2.“阿基里和乌龟赛跑”的悖论

“阿基里和乌龟赛跑”的悖论是芝诺否认事物运动的第二个悖论。“阿基里”是古希腊奥运会上的长跑冠军。但芝诺却得出了他永远追不上乌龟的结论。他说,设想阿基里和乌龟赛跑的时候,乌龟先爬一段路程;当阿基里跑完这段路程的时候,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路程;当阿基里跑完这一段时,乌龟又再向前爬一段;一追一爬,以至无穷,阿基里永远也赶不上乌龟。这个悖论说明:运动中的事物没有快慢之分。

3.“飞矢不动”的悖论

“飞矢不动”的悖论是芝诺否认事物运动的第三个悖论。他指出,被射出去的飞箭在一段时间里通过一段路程,这一段时间可被分成无数时刻。在每一个时刻,飞箭都占据一个位置,因此是静止不动的。也就是说,它停驻在这段路程的各个不同的位置上,而不是从一个位置飞至另外一个位置。

4.“运动场”悖论

“运动场”悖论是芝诺否认事物运动的第四个悖论。芝诺说:假设跑道上有两排物体,大小相同且数目相同,一排从终点排到中间点,另一排从中间点排到起点。它们以相同的速度沿相反方向作运动。如下图所示:

AAAA AAAA

BBBB→BBBB→

←CCCC←CCCC

AAAA为一排静止物体,而BBBB和CCCC分别代表以相同速度作相反方向运动的物体。于是当第一个B到达最末一个C的同时,第一个C也达到了最末一个B。这时第一个C已经经过了所有的B,而第一个B只经过了所有的A中的一半。因为经过每个物体的时间是相等的,所以一半时间和整个时间相等。由此,芝诺得出结论:一倍的时间等于一半的时间。

5.“谷粒声响”的悖论

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还记录了芝诺的“谷粒声响”的悖论:一斗谷子掉在地上会发出声响,但是,一粒谷子掉在地上却不会发出响声。一斗谷子是由众多谷子组成,如果组成它的每一粒谷子都没有响声,它何以会发出响声?这个论证意在说明:整体的性质不是组成它的部分,存在不是众多事物,或者说,众多事物不存在。所以说,存在不可能是多。

德国哲学家尼采在《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里有一章《可疑的悖论》,称芝诺的悖论为“否定感官的悖论”。尽管阿基里斯在赛跑中追上起步领先的乌龟完全合乎事实,但为什么“不合逻辑”?因为芝诺运用了“无限”这个概念,这是一种逻辑上的假设,而现实世界里是不可能有无限者存在的,这就出现了假设与现实的矛盾。

尼采说道:在这两个悖论里,“无限”被利用来作为化解现实的硝酸。如果无限是决不可能成为完善的,静止决不可能变为运动,那么,真相是箭完全没有飞动,它完全没有移位,没有脱离静止状态,时间并没有流逝。换句话讲,在这个所谓的、终究只是冒牌的现实中,既没有时间、空间,也没有运动。最后,连箭本身也是一个虚像,因为它来自多样性,来自由感官唤起的多个幻象。下面是尼采的分析:

假定箭拥有一种存在,那么,它就是不动的、非时间的、非造而有的、固定的、永恒的。这是一个荒谬的观念!

假定运动是真正的实在,那么,就不存在静止。因而,箭没有位置、没有空间。又是一个荒谬的观点!

假定时间是实在的,那么,它就不可能被无限地分割。箭飞行所需要的时间必定由一个有限数目的瞬间组成,其中每个瞬间都必定是一个原子。仍然是一个荒谬的观念!

由此,尼采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一切观念,只要其经验所与的、汲自这个直观世界的内容被当做“永恒真理”,就会陷入矛盾。如果有绝对运动,就不会有空间;如果有绝对空间,就不会有运动;如果有绝对存在,就不会有多样性;如果有绝对的多样性,就不会有统一性。

事实上,这四个悖论中提到有限性和无限性的关系问题,今天都已经得到了完美的解决,这就是极限理论的诞生。牛顿在研究运动学时,初创微积分,但由于没有巩固的理论基础,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二次数学危机”。19世纪初,法国科学家以柯西为首建立了极限理论,后来又经过德国数学家维尔斯特拉斯进一步的严格化,使极限理论成为微积分的坚实基础,运动问题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可以想见,在微积分和极限理论发明或被接受以前,人们很难解释上述运动悖论。感官不同于思维,当希腊人用概念来判决现实的时候,如果逻辑与现实发生矛盾,芝诺指责感官为“欺骗”。当思维找不到合理解释的时候,直观的形式、象征或比喻都无济于事。尼采的分析虽然详细、精辟,但他无法把它们综合起来。

虽然芝诺时代已经过去2400多年了,但是围绕芝诺的争论还没有休止。不论怎样,人们无须担心芝诺的名字会从哲学史和数学史上一笔勾销。正如美国数学史家E.T.贝尔所说,芝诺毕竟曾:“以非数学的语言,记录下了最早同连续性和无限性格斗的人们所遭遇到的困难。”芝诺的功绩在于把动和静的关系、无限和有限的关系、连续和离散的关系惹人注意地摆了出来,并进行了辩证的考察。

芝诺在哲学上被亚里士多德誉为辩证法的发明人。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讲演录》中指出,“芝诺主要是客观地辩证地考察了运动”,并称芝诺是“辩证法的创始人”。

三、人连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据说,赫拉克利特有一个学生,名叫克拉底鲁。他是古希腊最早的诡辩派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提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而克拉底鲁却把这种观点推向极端,认为人甚至“人连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他认为,一切都变化不居,瞬息即逝。因此,对任何事物都不能作出判断,都无法说出它是什么。

曾经有人指着克罗底河问他:“这是克罗底河吗?”他却回答说:“不,我无法说它是什么,因为当我说的时候它就变了。”

又有人问克拉底鲁:“河流是如此,是否其他事物也这样呢?”

克拉底鲁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从哲学的观点看,这是毫无疑问的。世界上的所有事物正是这样永不停息地变动着。”这时,有人指着克拉底鲁坐着的椅子问他:“你坐着的是什么?”

“是椅子。”“不对!”提问者反驳说,“按照你的理论,你的话还没说完,它已经变得不是椅子了。”

克拉底鲁无言以对。后来,他怕再出洋相,不管任何人问他什么问题,他都不作回答,而只是不断摇动大拇指。

克拉底鲁的意思是说,你问的问题我不回答出来,因为就像指头的摇动一样,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我们无法加以认识,我们更不能把它说出来,因为在说出时它已不存在了。后来,有人把克拉底鲁称为“只动手指头的哲学家”。

从上面这位“只动手指头的哲学家”可以看出:从辩证到诡辩,其实仅有一步之遥。辩证法虽然主张运动变化的绝对性,但同时又强调静止的相对性和变化的规律性。所以,赫拉克利特在提出“一切皆流,无物永驻”的著名命题以后,又提出了“逻各斯”的学说。其实,在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中,本来就有两个本原:一个是外在的,另外一个是内在的。外在的本原是物质形态的火。它生成万物,万物又复归于它。内在的本原则是火的本性所要求的运动节奏和秩序。外在的本原虽然不断运动,但它却听从“逻各斯”的指挥,按照一定形式有序地运动着。

但是,到了克拉底鲁这里,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不见了,剩下的仅仅是世界万物永无休止、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当这种绝对性被贯彻到底的时候,悖谬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正如克拉底鲁所说:“我们连一次踏进河里都不可能。”因为根本不存在“河”,也不存在“我”,只有不停的“变”。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一刻也不停,我们既不能言说它们,也不能思考他们,顶多只能用手指指一指它们。因为当我们想说一说它们时,它们就已经变化了。

其实,运动和静止本身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没有运动,就没有静止。反之亦然。如果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无休止地发生着变化,我们就不会知道什么是“运动”了。而实际上,当我们使用“运动”“变化”这样的词语的时候,就已经承认了“静止”和“不变”的存在。

比如,我们说:“一个苹果从青的变成红的了。”不错,按照克拉底鲁的理解,这个苹果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相对稳定地谈论这个变化着的“苹果”。而且,当我们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就已经承认有一个称之为“苹果”的东西,本身是不变化的。它永远都作为运动的载体而存在,保持着自身的同一性。所以,我们可以说苹果从青的变成了红的,但绝对不能说从苹果变成了香蕉。

世界本身是什么情况?这是科学研究的事情。比如我们上面谈到的那个苹果,如果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它确实在不停地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克拉底鲁是没有错的。但是,绝对的运动变化,和我们相对静止、相对稳定地去谈论它,本来就是两件事情。下面这个故事也许更能形象地说明这一点。

四、濠梁之辩

所谓的“濠梁之辩”,是发生在庄子和惠施之间的一场辩论。因这场辩论发生于濠梁之上,所以哲学史上也称做“濠梁之辩”。

同类推荐
  •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一书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对歌德及其作品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拓展了认识歌德的范围和视野,推进了对歌德的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论述了歌德与中国的关系,探讨了歌德对中国的认识,具体而生动地回顾了中国对歌德的接受过程,说明了中国人在什么时候和怎样的情况下开始认识歌德,分析了歌德的作品和思想在我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得到的评价和所产生的影响,展现了中国现当代作家在各自的创作以及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过程中从歌德作品和思想那里所获得的启迪和思想源泉。
  •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听南怀瑾讲《庄子》

    听南怀瑾讲《庄子》

    本书以生动流畅、引人入胜的语言,讲述了《庄子》一书中的智慧,是作者精心研读南怀瑾大师《庄子讲记》后的个人感悟之作。全书分为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和应帝王七篇。
  • 有一种智慧叫包容

    有一种智慧叫包容

    本书详细阐释了包容这一人生大智慧的深刻内涵,及其在为人处世、婚姻家庭、成就事业、面对成败、化解苦难等方面的广泛运用。阅读本书,你将明白:包容是灵活处世的哲学,是审时度势的大智慧,是成熟人生的自我完善。
  •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本书作者秉持其“创化论”观点,描述了在“生命冲力”推动之下的宇宙的产生、生物的出现、物种的分化直至道德与宗教最终产生的过程。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左手是爱右手是情

    左手是爱右手是情

    故事围绕杜天明的婚姻出现危机,心情郁闷的他醉酒驾驶导致重大车祸,身陷囫囵的他除了面对事故的责任赔偿外,还要面对妻子发起的离婚官司,上演一场争儿争产的大战,纠缠不休。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初恋女友为了筹款救男主角不惜委身下嫁她的上司。随着初恋女友的出现和一系列的变故,男主角面临一段生死缠绵的情感决择。
  • 炮灰攻略:女主别挡路

    炮灰攻略:女主别挡路

    她是《炮灰逆袭》的老油条却从未做过任务,看过无数玩家带着各自的系统成功逆袭。“花宝啊,我要做任务!”“虾米?!老油条你终于要去做任务了!”“嗯”“哈哈我不用被炒了!”各种书本穿、现实穿,各种类型男主。你们要记得炮灰逆袭里的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花姑娘啊
  • 七界封神榜

    七界封神榜

    封神时代早已经过去,只留下子牙一人在世俗界默默独守。三千年之后,谁知那些曾经被子牙早已封过的神和仙,将在这个时代有一场浩大的劫难,而且这场劫难关乎于众仙神和世俗界的生死大局,早就已经订好的秩序,也会被打破。所有的神和仙都被某种神秘力量和布局者一点点的剥夺者他们的法力,事态正在一步步的发展,太多的仙神竟然无力回天。三千年后的今天,有仙神无意之中发现了掌管封神榜的子牙,并把一切的事件告知子牙,这令子牙很恼火。子牙一气之下一并带上了曾经元始天尊传给子牙的打神鞭和唯一的徒弟小强一并出山,调查此事。调查之路困难重重,一件件的事件在这个现代都市上演,究竟操控者和布局者是什么,这令子牙和小强的调查之路出现了莫大的阻碍。独自去修行的小强,在一个朴实的小山村,发现一处福地洞天,这是上古时期的一处居所。曾经开天的人在世俗界一共留下了两颗能重新再造世界的种子,而且布局者早已经得到了一颗,另一颗却被小强在这处福地洞天之中所得。然而只有两颗造世种子融合在一起,才能重新造世。邪恶的布局者以求得到两颗造世种子的本体,才可以重新造世,这无意于对世俗界和仙神是一场大灾难。子牙发布仙神令牌,召集所有的仙神和各路修真者,一并现世拯救苍生。七界君主,百世轮回掌控者,曾经为出现在六界之中的战界界王纷纷现世。强大的战士们聚集力量,就在这一时代所有的恩怨,将被一一了结。
  • 成长的烦恼

    成长的烦恼

    青春期的青少年不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在这变化中,难免不会产生各种烦恼。合理适当的指导可以让青少年顺利度过青春期,本书搜集了大量的青少年给作者的来信,诉说了他们的烦恼,而作者也一一给了回复。本书用大量的实例和解说,指出当今青少年心理上的热点难点问题,并提供心理指引。
  • 奇妖凌天

    奇妖凌天

    末世之际,重生回远古时代的李天凌将会有怎样的一段奇妙经历?
  • 活着就好

    活着就好

    深陷婚外恋的石洋,由于一心只有王笑梅,让自己陷入生意和家庭的两难当中。之后的他尽管对此已有了警悟,却仍然徘徊在两者间不能自拔。后在一次上都江堰他二姐家的闲聊中得知了过去的旧友张得光在当地一处叫虹口的山上开了家山庄并因此去了山里,随后在张得光的怂恿下又为石洋在当地租下一处废弃的学校,这样便使正在打算为自己另找一条出路的石洋仿佛看见了一个崭新的开端,并因此离开了当时仅在名义上的妻子和自己的女儿,带上新的梦想,同王笑梅一到在山里干起了同张得光一样的行当。没有想的是,原以为从此便能够让自己摆脱家庭的束缚而从头来过的石洋,起先是变成了张得光依附的对象……
  • 蛮种

    蛮种

    碾碎的时光,守望的序曲。轮回的彼岸,谁将逆天而上。边陲小镇少年,手持神秘石珠,在武者之路上,又会走出何种的强者之路来。
  • 龙纹武尊

    龙纹武尊

    测不出斗纹的品阶,龙倾寒受尽了羞辱!而事实上,他的斗纹是最强的一种!凭借绝世斗纹,龙倾寒一步一步朝着武道巅峰迈进,最终成为一代斗神,傲视天域,所向披靡!
  • 吾就是无敌

    吾就是无敌

    吾既然来此世间,当无敌于天下,扫荡一切不臣。(简单说:大势滔滔,逆我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