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79200000069

第69章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党阻止八路军、新四军受降,并抢占胜利果实,对解放区发动了局部进攻,内战爆发在即。但是,由于解放区的迅速发展,正义的力量不断壮大,世界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厌战情绪,以及国民党尚不具备发动内战的条件,在这种大背景下,蒋介石便采取了“假和平、真内战”的惯用伎俩,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共商“和平建国”的方针。国民党的意图是:如果谈判成功,则迫使共产党交出解放区和军队,不费吹灰之力把共产党吃掉;如果谈不成,则借此宣扬共产党没有和平的诚意,为发动内战寻找借口。

中共中央于8月23日在延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由王若飞、周恩来陪同毛泽东主席赴重庆谈判。同时,中共中央发出《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

8月28日,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在张治中、赫尔利(美国驻华大使)陪同下乘专机抵达重庆。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这一行动,向国内外宣告:中国共产党是真诚地谋求和平的,是真正地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的。毛泽东等到达重庆,受到各阶层民众的热烈欢迎,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但当时国民党对这次谈判并没有诚意,也没有估计到毛泽东真的会来到重庆,所以他们根本没有准备好谈判方案,只能由中国共产党方面先提出意见和方案。

重庆谈判从8月29日开始,谈判围绕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民主政权的合法地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为争取和平,中共代表团做出让步,在普遍裁减全国军队的条件下,将人民解放军减少为24个师,并自动退出广东、湖南等8个解放区。但国民党方面执意不作任何让步,使谈判一度陷于僵局。蒋介石还试图用武力向中共施加压力,迫使中共代表在谈判桌上屈服。他们恣意发动了上党战役,我英勇的解放区军民对破坏和谈的国民党反动派予以了迎头痛击,一举歼灭入侵的阎锡山所部3万余人。毛泽东、周恩来和中共在重庆的其他代表借此利用谈判间隙,积极同各界人士交往,揭露国民党“假和谈、真备战”的两面派嘴脸,使中共的主张得到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民主人士普遍的同情和支持。

在重庆期间,毛泽东在赫尔利的陪同下,就和平建国等问题直接同蒋介石进行9次商谈。有关问题的具体谈判主要在中共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和国民党政府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之间进行。9月3日,中共代表提出关于两党商谈的主要问题11项提要交国民党政府代表,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和平建国方针,承认各党各派的合法平等地位,承认解放区政权及抗日部队,结束国民党的党治等,并表示拥护蒋介石的领导地位。但国民党方面则表示“承认解放区绝对行不通”,将解放区斥之为“封建割据”。使争论最激烈的军队和解放区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谈判几度陷于停顿。

为使谈判获得进展,中共方面先后作出多次让步。但是,国民党方面按照蒋介石确定的方针,在所谓“政令军令统一”的借口下,执意要共产党“交出解放区”“交出军队”

“放弃地盘”。周恩来、王若飞根据事实给予有力驳斥,指出解放区和人民抗日武装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同日本侵略者长期浴血奋战的结果,完全是属于人民和保护人民的。

经过艰苦的努力,在10月10日,周恩来、王若飞同王世杰、张群、邵力子、张治中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就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政治民主化、国民大会、党派合作、军队国家化、解放区地方政府等12个问题阐明了国共双方的见解。

《会谈纪要》的发表,表明国民党方面“承认了中共的地位”,“承认了各党派的会议”。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完全不顾人民期盼和平的呼声,背信弃义,单方面撕毁《双十协定》,大肆进攻我解放区,把饱受战争创伤的中国人民再一次推入战火之中。1946年6月,丧心病狂的蒋介石终于拉开了战争的导火索,旋即又被湮灭在人民解放战争的汪洋大海。

●台湾省重回祖国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接收台湾计划进入实施阶段。1945年8月29日,中国政府决定由陈仪任台湾省政府主席兼警备司令,主持接受当地日军16.9万人的投降。9月4日,国民政府公布《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组织大纲》。10月2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及警备司令部前进指挥所在台北成立,处理日军集中及受降事宜。17日至22日,中国陆军第七十军、第六十二军分别在基隆港和高雄港登陆。

1945年10月25日上午9时,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市公会堂(今中山堂)进行。日本原台湾总督兼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大将向台湾受降主官陈仪递呈投降书,然后,陈仪发布广播演说,宣布“从今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权之下。这种具有特别历史意义的事实,本人特报给中国全体同胞及世界周知”。至此,日本侵略者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正式结束。这块饱受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的国土终于获得了宁静,并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辽沈战役的胜利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国共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军的武器装备比前两年有了加强,并建立了炮兵及五大野战部队,基本形成了野战军、地方军和游击部队三者结合的完整体系。而蒋军却下降为365万人,其中正规军198万人,用于第一线者174万人,在战略上正被我军分割成五大孤立集团。

1948年5月至6月间,解放军发动了冀热察战役、豫东战役、充州战役,先后歼敌20万,使各地敌军进一步孤立。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统观战争全局,果断地作出了战略决战的英明决策。

战略决战是从济南战役开始的。济南是支撑华北的战略要地,蒋介石以其嫡系部队重点防守。在华东野战军的强大攻势下,敌整编第96军军长吴化文率领所部3个旅约20000人起义,济南迅速被攻克,使华北和华中两大解放区联成一片,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在全国的五大战场中,东北战场敌我力量对比上我军占优势,而且东北敌军孤立分散的态势突出。东北人民解放军经过艰苦的转战,到1948年夏秋,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北战局。东北97%的土地面积和86%的人口已获解放。东北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已发展到100余万人,装备改善,士气高涨。而此时被迫困守于长春、沈阳、锦州的国民党军东北“剿总”卫立煌集团却只有14个军55万人。根据战场的敌我态势,毛泽东从有利于全国战局的发展出发,决定首先在东北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确定了首先南下北宁线,切断敌人退缩关内的通路,把作战重心放在锦州,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由沈阳来援之敌,把敌人关在东北、就地歼灭的战略决策。并号召东北人民解放军,要有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沈阳敌军全军来援时敢于同他们作战,将其就地歼灭。

10月1日,东北野战军完成了对锦州的包围。10月14日,东北野战军对锦州发起总攻,经过31个小时的激战,全歼守敌近9万人,生俘国民党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

在攻打锦州时,东北野战军以5个纵队16个师攻歼锦州守敌,以2个纵队及2个师阻击锦西、葫芦岛方向增援之敌,以3个纵队阻击沈阳方向援敌,以1个纵队及1个师为总预备队,另以1个纵队及11个独立师围困长春。蒋介石急忙调集华北、山东的一部分兵力组成东进兵团,并以沈阳主要兵力组成西进兵团,两路增援锦州。解放军在塔山、虹螺岘一线对敌东进兵团进行英勇阻击。敌西进兵团也被解放军顽强阻击于黑山、大虎山东北地区。

我军攻克锦州后,长春守敌鉴于“突围无望,守必被歼”的形势,国民党第60军军长曾泽生于17日率部起义。19日,郑洞国率新编第7军等部投诚。

锦州、长春解放后,蒋介石企图东西对进,重占锦州,打通向关内逃跑的退路。由沈阳出援的廖耀湘兵团继续向锦州前进。东北野战军采取将计就计,诱敌深入的方针,准备在辽西地区歼灭廖耀湘兵团。10月21日,东北野战军主力由锦州地区挥师东进。26日,对敌展开了大规模的围歼战。至28日,全歼廖耀湘兵团10万余人,从而消灭了东北敌军的精锐主力。辽西会战刚一结束,东北野战军即向沈阳出击。11月1日进入市区,守敌纷纷溃逃,2日沈阳解放。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敌47.2万人,解放了东北全境。人民解放军从此在数量上相对国民党军队占有了一定优势,使中国革命的形势发展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淮海战役的胜利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中原和华东人民解放军在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辽阔地区进行了淮海战役。

1948年9月25日,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决定进行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步集中兵力,歼灭敌人第7兵团,完成中间突破;第二步歼灭徐州、连云港地区之敌;第三步在两淮地区作战。

徐州是华北、华中的交通要道,兵家的必争之地。蒋介石把兵力调到徐州地区,准备与津浦、陇海、平汉线之间的解放军决战。蒋介石在徐蚌地区集中的兵力,连同战役中调来的,为7个兵团、2个绥靖区、34个军、82个师,总兵力达80万人。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的主力奉命出动,神出鬼没,从徐州东、南、西、北几个方向同时发起攻击。华东野战军13个纵队从山东境内向南推进,横扫陇海铁路北侧300里宽广大地区的敌军基地,而另三个纵队则由徐州东南向西北攻击。敌军被分割成互不联系的好几块,黄伯韬部在东碾庄地区被包围。解放军采取“先打弱敌,后打强敌,攻其首脑,乱其部署”的战法,夜间挖壕作业,充分准备,逐个歼灭敌人。敌人战斗力薄弱的100军和44军,在经过4天战斗后,即被全部歼灭。

19日晚,在敌人的弱部被逐个击破后,解放军向敌方司令部发动总攻,经过半个月左右的激战,黄伯韬部下的10个师全军覆灭。蒋介石派重兵救黄伯韬出水火,但仍被解放军切断在碾庄之外,黄伯韬被我军击毙。在两个野战军的配合下,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作战报捷。

在第二阶段,采取南北堵截、中间围歼的方针,以中原野战军为主,华东野战军配合,围歼黄维兵团。

11月15日,中原野战军完成了对黄维兵团合围,使其成为了“笼中之鸟”而蒋介石误认为解放军可能先围歼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命这两个兵团放弃蚌埠,阻止我军南下,同时命黄维兵团向蚌埠靠拢,令徐州杜聿明放弃徐州南下,配合行动。

在中原野战军的合围之下,黄维兵团被打得落花流水,不敢突围。华东野战军另一部追击李、刘兵团,歼其一部。

蒋介石为保存实力,企图南北夹击,攻中原野战军侧背以解黄维兵团之围,尔后一起南撤。解放军采用平行追击、多层拦击、多处围捕的战术,并采用“集中兵力歼灭黄维兵团,围住杜聿明,阻止李延年”的方针。经过20多天激战,黄维兵团被全部歼灭。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就此结束。

在第三阶段,毛泽东考虑到平津战役已经开始,而此时敌人准备南撤,为了麻痹蒋介石我暂不海运平津地区军队南下,促使他们在江北苦战硬拼,采取了“围而不攻”的办法。

1949年1月初,毛泽东命令对淮海战场的敌军发起总攻,从1月6日下午至10日下午,解放军终于摧毁敌人最后一个孤守点——刘集,淮海战役结束。

淮海战役历时66天。人民解放军在总兵力少于国民党军的情况下,自己伤亡13万余人,取得歼敌55.5万余人的伟大胜利,是三大战役中歼敌最多的一次。

淮海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获得解放,使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上海完全置于人民解放军的炮火之下,使蒋介石的精锐兵团丧失殆尽,从而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三大战役的胜利使中国的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国民党的主力被消灭,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平津战役的胜利

1948年11月,随着淮海战役的全面铺开,华北国民党军战略处境十分不利,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对战与和、守与撤一直举棋不定。11月初,蒋介石电召傅作义到南京商谈华北作战方针。经过磋商,认为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部队在兵力上不占优势,东北野战军需经3个月到半年的休整才能入关,“华北不致遭受威胁”,因此决定暂守北平、天津、张家口,并确保塘沽海口。

然而,随着淮海战役的胜利发展,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判断位于平津地区的蒋系部队向南撤退的可能性增大,一旦蒋系部队南撤,傅系部队亦必将西逃。如果蒋介石采取撤退方针,人民解放军虽可不战而得平、津等大城市,但国民党军加强了长江防线,对于以后渡江作战不利。因此,毛主席和中央军委作出了纵观全局的战略部署,命令东北野战军提前隐蔽入关,将平、津、塘守军分割包围,以保障将傅作义集团扼止在华北,就地歼灭。同时,命令华北部队撤围归绥,缓攻太原,拖住傅部,争取时间。随后,东北、华北野战军集结了100万人,发起了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23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开始向平津和塘沽、唐山地区挺进。29日,华北第三兵团突向张家口外围据点发起攻击,并在加天后将傅作义的国民党军队分割包围在北平、天津、张家口、新保安、塘沽等五个孤立据点,封闭了华北国民党军南逃的通路。

12月22日,遵照毛主席关于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指示,华北野战军首先向新保安发起总攻,全歼傅作义精锐部队第35军军部及两个师,军长郭景云自杀。随后,华北第3兵团和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于24日追歼张家口逃敌5.4万余人,收复了张家口。

1949年1月14日,东北野战军采取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各个歼灭的战法,向天津守军发起了总攻,经过29小时激战,全歼国民党军13万余人,俘获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天津解放。I月17日,塘沽守军5万余人从海上逃走,塘沽解放。

中共中央为保护古城北平,力争通过谈判实现和平接管,采用了“围而不打”的战术手段,同时又要求部队不放松强攻的准备。经双方多次谈判,以及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和爱国民主人士的配合工作,1月21日,北平和平解放的协议达成。1月22日,傅作义所辖的国民党军全部开出城外,接受改编。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入城,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同类推荐
  • 南宋悍将

    南宋悍将

    张良臣这个成天只知道打架闹事无所事事的家伙终于受到了老天的惩罚,成为了众多穿越大军中的一员。而且很不幸,当张良臣来到南宋的时候,蒙古大军正席卷天下,他没能如众多穿越前辈那样纵意花丛指点江山。没奈何只好从头做起,一点点积攒实力,一点点扩大地盘,最后与蒙古大军争锋天下逐鹿中原。人多力量大,种田最伟大,张良臣用他的现代知识种出了一个大大的帝国来!
  • 二十四史-魏书

    二十四史-魏书

    《魏书》,一百二十四卷,其中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因有些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实共一百三十卷。北齐魏收撰。
  • 大明宗豪

    大明宗豪

    江城子再归成化品粗茶。治齐家。渡年华。江表业平,天下万方夸。修出功名归圣主,科举路,数河沙。朝官缁涅乱如麻。奉天查。尽擒拿!华夏千年、波荡径歧斜。万古夜长谁欲破?人不见,战无涯!一夜梦醒,穿至成化年间。此时朝堂暗潮汹涌、清浊难辨:天子设立西厂,频出中旨;“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昏昏秉政;却另有能臣干吏造福一方。其间吊诡,非一语可言。且看小宗族的失怙幼童,如何一步步爬向权力巅峰,带领家族、帝国走向前人未有的高度。(书友群:876038408欢迎调戏、催更、交流历史文学~)
  • 通天塔丁吉尔拉

    通天塔丁吉尔拉

    当亚梭尔帝国的石匠将第一块塔石安放在基坑中时,位于世界南北两极的巨大冰川,同时崩坏出了一道道纵横交错,深不见底的大裂隙....
  • 打倒

    打倒

    有的人被大势所趋,昧着良心在压迫,剥削中,浑浑噩噩的过一生,有的人抓住机会,成就伟业,成为站在最高巅峰的神...历经坎坷.不死不休...
热门推荐
  • 时光匆匆难寻欢

    时光匆匆难寻欢

    她姓黎,却单名欢,黎欢黎欢,谐音“离欢”,离了欢那便只剩愁了。晏南洵就是她这辈子躲不开也迈不过的愁,有他一天,她就不曾欢乐。“晏南洵,爱你让我恶心。”“阿欢,欢欢,你还会像以前那般爱我的对不对?”“晏南洵,你害得我家破人亡凭什么以为我还会爱你,呸,就是将你千刀万剐也难消我心头之恨。” 时光匆匆,终究难寻一份欢。
  • 查理九世之晓翼,我爱你

    查理九世之晓翼,我爱你

    穿越到查理九世的世界的异次元公主,玥若溪刚来到查理九世的世界,就被唐殿来了一个美抱,结果恩将仇报把唐殿踢下水,害的自己当了他的“女仆”,可是因为自己的异瞳,dodo冒险队的成员都疏远她,以为她是怪物“我一直很乐观,希望有一个知心朋友,可是你们都疏远我,以为我是怪物,好,我现在就证明,我不是怪物!”说完,便跳下悬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蜀汉新史

    蜀汉新史

    家庭事业双丰收的刘志斌附身到一名孩童身上。不曾想,这科学无法解释的穿越,却让他碰见了。从此取名刘安,沿用志斌的字号,习文练武,希望有朝一日能让这战火纷飞的乱世得以国泰民安。但他那刘备堂兄刘德然的儿子这个比刘封还要尴尬的身份,是能助他安定天下,还是一个包袱,最终如刘封一般结局?
  • 网游之最强神豪

    网游之最强神豪

    三战过后,人类开发了史上第一款全息网游《命运》!但谁也不知道,《命运》对现实世界的影响是翻天覆地的!在《命运》网游,人类可以从中进化成为暗力者。不光如此,还有一种叫‘命运点数’的东西,会让所有人发狂,因为积累一定程度的‘命运点数’,那么可以对《命运》光脑许下一个相对应的积分愿望,这一刻光脑就是主神,它能实现你付得起任何积分点数的愿望,包含现实!时间轮回,重返十年之前....深陷豪门恩怨派系斗争漩涡中的宸洛,该如何抉择.....
  • 有妖好气

    有妖好气

    仙人绝迹,妖魔横行,生者难,死者易。轮回以空,不想枉死只能争。
  • 从斗罗开始玩游戏

    从斗罗开始玩游戏

    想知道在诸天玩游戏是什么样的吗?就来看看吧。
  • 凡圣启世录

    凡圣启世录

    贾运凡心地善良,思想单纯,偶然机会,遭遇绝世神僧,传授改变命运之理法,经过刻苦努力,终于取得成果,不断突破,由凡界入天界,由天界入佛界,成圣成祖,开创伟业。
  • 《她是美人鱼》

    《她是美人鱼》

    童话故事的结局总是王子与灰姑娘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而悲情的美人鱼也在淡出人们的视野。于是笔者在年幼时候就想到这样不成熟的故事,因为第一次执笔,所以挑选了比较清新的话题,至于王子与美人鱼的发展,需要大家再继续猜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