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79200000038

第38章

史思明5万叛军欲战不能、欲退不可,大大挫伤了锐气。特别是郭子仪的扰敌战术使叛军整日提心吊胆,不得安宁。当叛军被拖到相当疲劳的程度时,郭子仪对李光弼说:“敌已疲惫,我们即可出战。”于是,两位大将在嘉山〔在今河北)摆开了战场。郭子仪指挥沉着,攻防得当,唐军将士个个奋勇争先,直杀得叛军四处溃逃。史思明见败局已定,吓得慌不择路,坠下战马,丢了头盔,连靴子都跑掉了,他光着两脚,拄着一条断枪,逃回博陵。嘉山一战,叛军被斩杀4万多人,被生擒5000余人,损失战马5000余匹,一时声威大振。河北10多个郡的地方军民自发集结武装,支援和响应官军,他们纷纷诛杀叛兵叛将,归迎唐朝。

安禄山丢失河北,则后方交通线被切断。叛军将士家在范阳者都惶惶不安,优虑后退无路。安禄山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恐慌,对他的军师高尚、严庄骂道:“你们叫我反唐,说是万无一失。现在起兵已经几个月了,后路被郭子仪切断,只剩下汴、郑几州,进退两难,万无一失在哪里?”最后,他和谋士们不得已考虑出一个放弃洛阳、撤回范阳的计划。

郭子仪在河北的辉煌战绩,扭转了唐军仓卒应战的被动局面,改变了整个战争形势。郭子仪提出了坚守渔关、挥军北上、直捣范阳的方略。如果朝廷采纳,平定安史之乱已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在这个至关紧要的时刻,李隆基听不进郭子仪的正确意见,而对杨国忠的瞎指挥却言听计从。结果造成潼关失守,哥舒翰兵败被杀,京城长安随之陷落,叛军从困境中得以解脱。

公元757年,叛军出现内讧,安禄山被帐下李猪儿杀死。此时,朝廷诏令郭子仪率军直趋京师,又从回纥那里借兵巧万,准备趁此机大举进攻叛军。当年九月,广平王李豫率蕃、汉军队进攻长安。郭子仪与贼将安守忠、李归仁在京西香积寺之北展开了激战,从午时至酉时,斩杀叛军6万多人。贼将张通儒放弃长安,逃到陕郡。第二天,广平王李豫进入京师,城中老幼百万人,夹道欢呼,他们流着泪说:“没有想到,今天又见到官军。”

郭子仪收复了都城长安后,又奉命率军乘胜东进,攻打洛阳。安庆绪听说唐军前来攻城,慌忙派大将严庄、张通儒带领15万大军前去迎战。叛军在新店(在今河南)与唐军相遇,随即展开激战。由于叛军依山扎营,居高临下,形势对庸军非常不利。郭子仪趁叛军立足未稳之机,选派了2000名健壮的骑兵,向敌营冲杀过去,又派了1000名弓箭手埋伏山下,再令协助作战的回纥军从背后登山偷袭,自己则亲率主力与叛军正面交战。战斗打响之后,郭子仪佯装败退。叛军倾巢出动,从山上追赶下来。这时,突然杀声如雷,唐军埋伏的弓箭手像神兵天降,万箭齐发,无数的箭簇像雨点一样射向叛军。郭子仪折回马头,率军又杀了个回马枪。这时,叛军的背后又传来高呼声:“回纥兵来了,快投降吧!”叛军前后被围,左右遭打,在唐军和回纥军的夹击之下,被打得一败涂地。严庄逃回洛阳,同安庆绪一起弃城北走,官军一举收复洛阳。

长安与洛阳相继收复,肃宗李亨欣喜万分,他激动地对人朝参贺的郭子仪说:“虽然天下是祖上传袭给我的,但却如同将军再造的一样啊!”郭子仪谦逊地答道“臣奉旨尽责而已。”

公元758年,李亨命郭子仪同九节度使攻打逃进相州的安庆绪。但由于九节度使互不统属,各路唐军均被叛军击败,负责监军的宦官鱼朝恩把责任都推给了郭子仪,李亨不辨真伪,夺了郭子仪的兵权。此间,由于史思明曾在相州替安庆绪解了围,自认为立了大功,要和安庆绪平分兵权。安庆绪不肯答应,史思明便杀之而并其军,回到范阳,自称大燕皇帝。史思明听说郭子仪被夺去兵权后,于公元759年从李光弼手中夺取了洛阳。但占据洛阳不久,史思明就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杀死。

公元762年,李亨被李辅国惊吓而死,其子李豫即位,是为代宗。陷于内忧外患之中的李豫在危亡面前,不得不启用郭子仪,他任命雍王李适(即后来的德宗)为统兵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又向回纥借兵10万,攻打洛阳。史朝义败走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史朝义的部下田承嗣、李怀仙等见大势已去,遂率部向官军投降。公元763年,史朝义看到众叛亲离,走投无路,上吊自杀。至此,延续了7年零3个月的安史之乱才算完全平定。

●李愬雪夜袭蔡州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仍然是朝廷的一大祸患。虽经肃宗、代宗、德宗几朝的征讨,仍未能真正肃清,还是有一些节度使割据一方,与朝廷分庭抗礼。

自德宗时期始,淮西节度使吴少诚、吴少阳和吴元济,相继以蔡州为老窝,盘踞淮河上游地区30多年,朝廷管不了,成了国中之国。朝廷多次出兵征讨,但由于将领平庸,而且各部配合不力,并没有取得多少成效,叛军甚是猖狂。李愬上表请示率军讨伐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李恕是德宗时大将李晟的儿子,本来只是一个下级官吏,但他很有谋略,又善于骑马射箭,是个将才。于是,朝廷任命李愬为唐、随、邓三州(在今河南、湖北一带)节度使,率军出征蔡州,征讨吴元济。

李愬了解到,由于连年打仗败多胜少,官军士气低落,军心涣散。所以,到唐州上任的时候,故意对出城来迎接他的官员说:“皇上知道我懦弱怕事,能够忍受屈辱,所?以才派我来抚慰你们。至于攻城作战,那并不是我的职责。”军士们听说了,知道目前并不打仗,人心安定下来。这话传到了吴元济的耳朵里,他真的以为李愬是个胆小怕事、不敢打仗的人,加上李恕官职卑微、名声不大,就更不把李恕放在心上。

李愬到唐州以后,下令解散原来官员设置的戏班和乐班,不举行任何宴会,自己和士卒同甘共苦。他经常到各个营房去探望,看见伤病的士卒,就亲自端汤送药,进行慰问。军士们见主将这样关心他们,都表示愿意为朝廷出力作战。李愬见军心已经振作,士气日益高昂,而蔡州又比较空虚,于是暗暗下了袭取蔡州的决心。他一面扩充军队,赶造兵器,一面对敌军分化瓦解,优待和重用俘虏。

李愬的部将活捉了淮西勇将丁士良,李愬不但没有杀他,而且叫他当了“捉生将”,去招降其他叛军将领。听说李愬这样优待俘虏,淮西的老百姓纷纷前来投奔,淮西的士卒和将领也不断前来归顺。李愬都亲切抚慰他们,生活上给以妥善安置。凡是从淮西过来的人,李愬都亲自找他们谈话,这样,就把淮西各方面的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为袭取蔡州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这时候,唐宪宗任命坚决主张平定叛乱的宰相裴度当了统兵元帅,驻扎在郾城,统一指挥平定淮西的军事。李愬见攻打蔡州的条件已经成熟,就制定了个完整的作战方案,派人送到郾城。裴度十分赞赏李愬的用兵策略,说:“要破蔡州,非出奇计不能制胜。”立即批准了这个方案。

十月十五一早,北风骤起,天空浓云密布,接着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李愬传下将令:李祐带领3000敢死队作先锋,他自己带领3000人马为中军,李进诚带领3000人作后卫,立即从文成栅出发。将领们问出兵到哪里去,李愬只是说:“向东开拔!”

黄昏时候,队伍行进到离蔡州城70里的张柴村,把守卫在这里的淮西军全部歼灭。李愬传令部队稍微休整一下,留下500人守张柴村,大部队连夜继续东进。将领们又问到底到哪里去。李愬这时候才说:“到蔡州城,捉吴元济!”大家听了大吃一惊,可又不敢违抗军令,只得带领队伍冒雪行军,当天下半夜到达了蔡州城下。

因为30多年来官军从来没有到过蔡州城,所以淮西军一点也没有防备。李恕等将领在城墙上挖下土坎,攀登上去,精壮士卒也跟着爬了上去。他们把正在熟睡的淮西军守城士兵全部杀死,只留下更夫继续打更。然后打开城门,大队人马一拥而入。鸡叫三遍的时候,吴元济才知道唐军攻进城了,他赶紧带领亲兵,登上内城的牙城进行抵抗。

李愬命令部将攻打牙城,捣毁了牙城的外门,收缴了里面的兵甲器械。天亮以后,官军放火焚烧内城的南门。城里的老百姓平时恨透了吴元济,这时候都争着背柴担草,帮助官军焚烧城门。城门烧毁了,官军又拥入内城。吴元济见大势已去,只好在城上低头请罪。第三天,李愬命令把吴元济装进囚车,押送到京城报捷。

李愬用兵,深谋远虑,胸有成竹,部下无不佩服。

●唐懿宗笃信佛教

公元873年,唐懿宗派遣很多官使到法门寺迎佛骨。朝中群臣力谏懿宗,以劳民伤财和宪宗因迎佛骨而驾崩之由劝阻,懿宗没有听从。懿宗声称能见到佛骨死而无憾,并下旨大造浮图、香辇、宝帐、幡花、幢盖,用金玉、锦绣、珠翠装饰,耗费了许多钱财。迎佛骨仪式盛况空前,从法门寺到京城的300里路上,人马车辆往来不绝。四月初八,佛骨到达京城,受到隆重的迎接,由禁军仗仪卫队作先导,以官乐及民乐伴之,彩棚夹道数十里,念佛诵经之声震动天地。当时的皇帝祭祀天地祖先都不能和它相比。懿宗亲自到安福门向佛骨顶礼膜拜,按佛教仪式举行浩大繁杂的祭奉活动。各州及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外国使节等许多人齐来参加。在京城的僧侣得到了很丰厚的赏赐。仪式结束后,懿宗将佛骨迎入宫中,并在3天后将佛骨移置在安国崇化寺。蛇宗下旨从银库中取出大量金帛赏赐给大小官吏,并赦免了一大批囚犯。腊月初八,在举行了隆重的佛教仪式后,佛骨被送回法门寺。

唐懿宗笃信佛教,执政期间广修寺庙,供奉僧侣,促进了晚唐的佛教繁荣,但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致使后来发生了农民起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宦官掌权,朝廷党争,皇帝昏庸。贵族官僚霸占了大量土地,百姓却没有地种,只得到处流亡。有些地方发生了灾荒,农民靠吃草根树皮过活,官吏却仍旧向他们催逼赋税。农民活不下去了,只能揭竿而起。

公元875年,濮州(今山东鄄城)人王仙芝率领几千人在长垣(在今河南)起义,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很快攻占了曹州(在今山东)和濮州。附近农民纷纷加入,起义队伍一下子发展到几万人。

在王仙芝起义军占领的冤句(在今山东)有个私盐贩子黄巢,年轻时曾经到长安应考科举,没有考上。黄巢在长安看到了朝廷的腐败,愤慨地写下了一首《菊花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表示了自己立志推翻唐朝统治的决心。这时,黄巢看到王仙芝起义,也组织几千人起兵响应。

起义军的声势越来越大,朝廷就提议招降王仙芝。王仙芝准备接受朝廷招安,黄巢一气之下,自己带领队伍作战去了。王仙芝的力量大大削弱,朝廷便不再理会他。不久,王仙芝兵败被杀,余下的残兵就投奔了黄巢。大家推举黄巢为王,号称“冲天太保均本大将军”。

黄巢带领起义军渡过淮河,向官军力量空虚的南方挺进。他们转战了大半个中国,一直打到了广州。然后,起义军挥师北上,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打到了洛阳,洛阳官员马上开城投降了。接着,黄巢又下令向长安进军,走小路攻破了渔关。唐僖宗由几百个士兵保护着,慌慌张张地逃往成都去了。黄巢带领起义军开进长安,百姓兴高采烈地欢迎起义军进城,街道两旁站满了欢迎的人群。

黄巢在长安当了皇帝,国号叫大齐。新政权建立了,但控制的地方却非常小。黄巢一直流动作战,打下的地方都没有派兵把守,他一走,这些地方又被官军占领了。

唐僖宗逃到成都以后,集结军队把长安包围起来。几十万起义军挤在一起,粮食都吃光了。后来,黄巢手下的大将朱温投降了唐朝,唐僖宗又调来了沙陀族酋长李克用的骑兵,击败了起义军。黄巢见形势不利,就撤出了长安,最后退到泰山狼虎谷,兵败自杀。也有人说黄巢出家当了和尚。这次大起义历时10年,从根本上动摇了唐朝的腐朽统治。没有多久,唐朝就灭亡了。

●阿保机建契丹国

在我国东北的辽河上游,有一个以游牧为主的契丹族。契丹族源于东胡后裔鲜卑族的柔然部,是炎帝的后裔。在他们自己的民族语言中,“契丹”这个词是“镔铁”的意思,象征着契丹人顽强的意志和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就在朱温在汴京庆祝他阴谋夺权成功时,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开始带着族人走向兴盛之路。其时,不到30岁的阿保机经过部落选举仪式,成为契丹的新首领。他任用汉人韩延徽等,改革习俗,制作文字,发展农商,契丹的力量日益强大。

在连续征讨了周围一些弱小部落后,阿保机一面与唐朝将领李克用互相交换衣袍和战马,结为兄弟,一面又接受了朱温送来的钱币、珍玩,表示友好。公元916年,阿保机称帝。他废除部落联盟旧制度,按照汉族的政治模式建立了契丹国,并仿照汉人的王朝体制,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天皇帝”。

建立政权后,阿保机亲自征服了突厥、吐浑、党项、沙陀、阻卜等部落,攻灭了渤海国。阿保机在文化建设上也有所成就,他创制了契丹文字,这种文字用了近300年才逐渐废弃。

后来,阿保机病逝于扶余府(在今内蒙古),继位的是他的儿子耶律德光。耶律德光穿着汉人的衣服接受了百官的朝贺,正式将契丹国名改为辽,将年号改为大同。

●李存勖建立后唐

李存勖小名亚子,是唐末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被唐封为晋王)的长子,自幼喜欢骑马射箭,胆识过人,为李克用所宠爱。李存勖少年时随父作战,11岁时就与父亲到长安向唐廷报功,得到了唐昭宗的赏赐和夸奖。公元908年,李克用病死,李存勖袭晋王位。李克用临死时,嘱咐李存勖要完成三件大事:一是讨伐燕王刘守光,攻克幽州(今北京一带);二是征讨契丹,解除北方边境的威胁;三是要消灭宿敌朱全忠。

公元911年,后燕国主刘守光进攻容城(今河北容城北),结果被晋军反攻至幽州城下。刘守光只得向朱全忠求救。朱全忠闻讯,随即带领几十万梁军北上救燕。梁军浩浩荡荡杀奔而来,而赵州的晋军只有少数人马。李存勖知道不能力敌,只能智取。于是他使巧计让朱全忠以为晋的大军已经到来,吓跑了朱全忠的几十万人马。接着,他攻破燕地,将刘守光活捉回太原。9年后,李存勖大破契丹兵,将耶律阿保机赶回北方。经过十多年征伐,李存勖基本上完成了父亲的遗命。

公元923年,李存勖趁后梁朝廷内部为争夺皇位而兵戎相见之机,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北)称帝,是为庄宗,改国号为唐,史称后唐。庄宗本想大举伐梁,一举灭之,不料遇到了梁军的顽强抵抗。接着,后梁命段凝为北面召讨使,发出全部精兵进攻后唐。形势严峻,但庄宗认为后梁国都无兵,此时出兵讨伐后梁胜算较大。出征前,庄宗和儿子诀别说:“成败在此一役,如果失败了,你们就在宫中自绝吧。”

果然,后梁国都当时只有禁军数千人。庄宗于公元923年农历十月直取汴粱,梁末帝知道大势已去,就让近臣杀了自己,后梁灭亡。

●孟知祥建立后蜀

同类推荐
  • 寒门崛起

    寒门崛起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国力上升垂拱而治;法纪松弛,官纪慵散;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PS:寒门崛起书友群:219,803,021;寒门崛起全订阅群:254,292,459欢迎大家入群互相交流,欢迎大家与我沟通交流。
  • 第十三名门徒

    第十三名门徒

    在同伴眼中,他是一名异类,因为他信仰基督,因此他总是一个人。在一次学校组织的长走活动里,他偶然地穿越到了公元30年的罗马帝国,他将在这里见证自己的信仰。
  • 新朝代

    新朝代

    一个士兵穿越到五代十国历经艰辛最终成建立新朝替代了宋朝。
  • 我是秦始皇快打钱

    我是秦始皇快打钱

    千古一帝秦始皇,在第五次巡游的途中病倒,不久便不幸身亡,在葬往始皇陵的途中,身体突然消失,穿越到了三国时代,此皇帝是如何在这混乱的时代里,逐步一统天下,神挡杀神,佛挡杀佛,鬼挡杀鬼
  • 拣娃传奇

    拣娃传奇

    我住在这被火焚烧过的废墟,人们叫它唐家大院。小时候当人们谈起这几间破旧不堪的房屋时,总会竖起大拇指。当祖爷爷说起家中的一柄锈迹斑斑的七尺长矛,一柄木把已朽的三尺长三寸宽的厚背砍刀,一张用水牛角和生漆粘接、牛胫弓弦已断的箭弓时,精神矍铄。什么矛穿铁甲,刀能削铁,箭能百步杀敌,滔滔不绝。当小娃儿们骑坐竹马手拿木刀打闹奔跑时,老人们的一句口头禅“跑白莲教了。”不知究里。五十年后,回到家乡。破旧的房屋变成一幢幢楼房,院前的泥巴路变成宽广的大马路。儿时的朋友已有黑白掺半的须发。不知何时他们已传承了先辈们那句“跑白莲教了”的口头禅。这使我想起了祖爷爷的宝贝,询问得知它们已被当废铁卖了。甚为惋惜!为了不忘乡情、历史。我搜集了零星点滴的民间传说,汇集成了《拣娃传奇》。水平有限,笔墨粗陋,全当消遣。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迷情公主

    重生之迷情公主

    沙漠中一场风暴毁了一支出嫁的队伍,只剩下公主和一名随驾侍卫留得性命。主仆二人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活命之旅,也因此而暗生情愫。历尽千辛万苦回到都城,公主却不得不再次出嫁,从此未成姻缘空留憾。这一世,当再次相遇前一世的缘,是该再续,还是该与今生所爱执手一生?何去何从?公主···迷了情!那···最终,公主与谁相濡以沫满承福?
  • 花季雨季的我们

    花季雨季的我们

    花季雨季的我们是最美好的时光,爱情、友情、亲情,在那时的我们眼里都是最美的时光
  • 爱豆的马甲又掉了

    爱豆的马甲又掉了

    【食用指南:沙雕甜宠文,文圈大佬vs流量明星】初次见到徐子灼时,乔白仿佛看见天神下凡,恨不得天天对着他喊:“哥哥,我可以!”再一次遇见时,乔白天天疯狂表白:“前世数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与你的一次相见,哥哥,我要给你生猴子。”再后来,徐子灼参加电竞综艺,乔白觉得哥哥的ID怎么有一丝眼熟,过了一会儿,口吐芬芳:“卧靠,这不是鸽了老娘的小婊砸吗?”再后来,徐子灼大号曝光,乔白再看这ID,哥哥居然成了自己的情缘。怕了怕了,溜了溜了!乔白果断甩锅:“偶像行为,请不要上升到粉丝。”徐某人看着作天作地的小妖精,:“哦,是吗?我觉得我们需要回家探讨一下。”乔白大喊:“不,我不需要,我不需要探讨。”
  • 夕时遗梦

    夕时遗梦

    只单想讲述一段事实,没有要表达什么,故事主要是回忆还有女主某天遇到了当初那个被三走的渣男,渣男后悔想挽回后,产生的一系列事件。
  • 爱在春彼岸

    爱在春彼岸

    最美的爱情,也难逃现实中生出的悲哀。他们本该拥有一场纯美的爱情,却掀动了众人的嫉恨和愤怒……校园里,荷塘边,大四女生蓝水悦画作吸引了前往校园招聘的黎景明。二人目光交接的那一刻,彼此的心灵升起了异样的火花。过几天,当蓝水悦前往“采纳艺术”应聘时,才知道在荷塘边偶遇的年轻男子,是这家公司的CEO。本具天赋的蓝水悦,在黎景明培养下进步神速,很快就能独立承担项目。但彼此的爱恋,却被各自的职场身份所压制。公司的高管,黎景明的好友罗捷,被蓝水悦所吸引。但敏感的他,发现了黎景明对蓝水悦的情意,只好在工作中默默支持蓝水悦。
  • 欢渊录

    欢渊录

    无聊写的,有些是没有结尾的(靠想象),都是很短的小故事。更新很慢,(主要是写的慢)什么时候写完一篇什么时候发。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不朽钓神

    不朽钓神

    他拥有一口井,再不去水边钓鱼。恭喜钓到灵丹一颗……恭喜钓到天河龙鱼一条……恭喜钓到法宝一件……
  • 情殇,天使的诱惑

    情殇,天使的诱惑

    等待爱,是一生最初的渴望;拥有爱,是一生最初的幸福;失去爱,是一生最初的苍老。时光也许可以把很多东西掩埋,然而在某个特殊的时刻里,它们又会被一丝不露地掘出,回忆是一笔永远还不完的帐,利息高昂,一辈子缠着你。缠到最后,变成一面镜子,我们从里面看到最初的自己:干净,天真,可爱,然而不可在得。
  • 缘来是江南

    缘来是江南

    一朝穿越,竟是个王爷。好吧,女尊就女尊吧。可为毛是个小奶娃?!还有个吃货弟弟?!N年后,她成战神瑾王,万民敬仰,桃花更是无数。可她宁愿抛弃一切去换天下太平,自已潇洒自在。为什么就这么难呢?!
  • 亡夫要出棺

    亡夫要出棺

    死而复生?不,他根本就不是人!他说我是他前世亡妻,他沉睡百年只为再次遇见我。可爷爷说,人鬼殊途,人鬼殊途,不可能有好结果。他说,就算有一天全世界都反对我们在一起,我亦不离不弃,岁月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