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73100000078

第78章 办事要因事制宜

老狐狸说

事情有难易之分,有大小之别。有的事情和自己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就一定要去办,有的事情和自己关系不大则可办可不办。如果你觉得自己即将要办的事情无法办到,就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如果你觉得自己即将要办的事情把握不大,就要小心谨慎,亦步亦趋;如果你觉得自己即将要办的事情可以办到,就要义无返顾地去办。因事制宜,才能把事情办好。

办事要分清轻重

汉宣帝时有一位宰相名叫丙吉。有一年春天,丙吉乘车经过繁华的都城街市中,碰见有人群斗,死伤极多,但是他若无其事地通过现场,什么话都没说,继续往前走。不久又看到一头拉车的牛吐出舌头气喘吁吁,丙吉忙派人去问牛的主人到底怎么回事。旁边的随从看见这一切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宰相对群殴事件不闻不问,却担心牛的气喘,如此岂不是轻重不分,人畜颠倒了吗?于是有人鼓起勇气请教丙吉。丙吉回答他:“取缔斗殴事件是长安令或京兆尹的职责,身为宰相只要每年一次评定他们的勤务,再将其赏罚上奉给皇上就行了。宰相对所有琐碎小事不必一一参与,在路上取缔群众围斗更不需要。而我之所以看见耕牛气喘吁吁要停车问明原因,是因为现在正值初春时节,而牛却吐舌头气喘不停,我担心是不是阴阳不调。宰相的职责之一就是要顺调阴阳,因此我才特地停下车询问原因何在。”众随从听后恍然大悟,纷纷称赞宰相视事情的轻重而办的行动非常英明。

我们平时为了办好一件事,也要根据事情的轻重采取行动,应该知道什么是自己该干的,什么是可以委托他人干的,什么是不可以干的。

办事要掌握火候

办事就像厨师烧菜,只有掌握火候,菜才不会烧焦。刘邦初定天下,封萧何为宰相,一时之间,有不少人都登门向他道贺,惟有一个叫召平的人提醒萧何:“你的灾祸可能会从此发生。现在皇上离开京城率兵打仗去了,增封你为宰相,掌管护卫兵,一方面是为了讨好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警戒你。如果你现在辞退增封,献出自己的财产做军费,皇上一定会很高兴,也会减少心中的疑虑。”萧何仔细一想,认为有理。于是,他照着召平的建议去做,把自己的子弟送到军中随刘邦作战,又把自家的资财捐输前方做军费,高祖果然高兴。黥布叛变的时候,高祖带兵亲自去讨伐。留在后方的萧何则全力抚慰百姓,巩固民心。有人见他这样投入,勤勤恳恳,非常担心,就劝他说:“相国小心一家人遭杀身之祸啊!自从你入关十多年来,收揽民心,人们打心眼里敬重你,陛下知道你是众望所归,所以常常派人打听你的动向,惟恐你忘恩负义背叛他。你如果想保全家人的性命,从今天开始就要破坏形象,把声望压下来,才能让陛下安心。”萧何细一思量,认为他说的有理,便昧着良心,没收百姓土地,扰民、乱民,使百姓怨声载道,萧何的威信当然也下降了。更妙的是,萧何故意在小事情上斤斤计较,贪图小利,使刘邦看他胸无大志而放心。为了保全自己而违心地做一些不好的事情,萧何称得上是掌握火候的办事高手。

王翦被秦始皇封为大将,统帅兵马60万,继李信、蒙恬之后,再次兵讨楚国。秦始皇亲自送他到灞上,王翦临行前请求赐给他极多的良田屋宅,始皇说:“将军已出兵,何必忧愁贫穷呢?”王翦说:“当大王的部将,即使有功亦不能封侯,故趁大王现在信任我的时候,臣要及时求赐园地以作为子孙的产业。”始皇大笑。王翦的军队到了关口后,又5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赐给良田。有人说:“将军的请求,太过分了吧!”王翦说:“这话不对。秦王粗暴又不信任人,如今倾尽全国武装士兵,全数交付我,我不多请田宅作为子孙基业以稳固自家,反要让秦王怀疑我吗?”王翦不愧为智勇双全的大将,内外都八面玲珑,对办事的火候掌握得分毫不差。

办事要权衡利弊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聪明人办事,在注意其利益的同时,也不忽视与之相伴的害处。他们往往能兼顾利害得失。在这点上,我们不妨吸取古人的经验和教训。

汉魏时,朝廷对羌中鲜卑人归降的多安置在塞内各州郡。后来鲜卑人势力日益膨胀,经常在关内寻衅闹事,挑起民族矛盾。杀害地方官,侵扰附近村落,渐渐成为祸害。晋代时,侍御史郭钦给出了正确办理这件事的方案,他请求朝廷乘平吴的余威,把鲜卑人分散到内地或边疆,加强交通要塞,真诚地对待少数民族。朝廷对这个处理方案没有采纳,后来终于出现了五胡闹中华的混乱局面。

通常只有乘开国的势头才可扬威边疆,错过机会去办就很难有所作为。宋初不能立威于契,终使金、元外族之祸持续不断;明太祖朱元璋向北驱逐金、元,威风行于沙漠戈壁;明成祖朱棣定都燕京,多次征服胡人,并重修万里长城以御之,这样办事可谓深谋远虑。

北宋时,西夏主李继迁骚扰西部边疆,保安军擒获了李母。宋太宗想把她杀掉,犹豫不决,请枢密使寇准商议此事。商议定后,寇准回家路过相府,将结果告诉宰相吕端。吕端问:“这件事准备怎样处理?”寇准告之:“准备斩首,以惩戒凶逆。”吕端说:“如此未必合适。”他于是进见皇帝说:“从前项羽欲烹高祖父太公以示威于高祖,而高祖却说愿分得一杯羹。举大事者是不顾父母的,何况李继迁是个不孝之子呢。陛下今天杀其母,明日能抓住李继迁本人吗?如若不然,只能增添其对宋的仇恨。臣以为,应将李母安置于延州,好好服侍,以招来李继迁。他即使不降,也可用此事拴住他的心。”太宗听罢称赞,以此为理。后来继迁母死于延州,继迁死后,其子投诚。

《韩诗外传》中也有类似的故事。楚庄王欲动员大军攻打晋国,并武断地决定:“此事我已决定了,敢再谏者死!”此时,孙叔敖挺身而出,冒死劝道:“我院里有一榆林,前天,我在林中偶见一只蝉,正欲去饮露水。这时其身后却有一只螳螂,正做捕食之势。然而螳螂也没有发现有一只黄雀早已瞄上了它。同时,树下一孩童却正张着弹弓向黄雀瞄准。而那孩童忽略了脚边的一个大洞。他们都只为眼前的利益所惑而不顾身后的危险呀!现在晋国未衰,而大王欲讨之,情形不也是一样吗?”听了这段话,楚庄王终于收回了成命。

当人被某事某物所惑时,往往会不顾利害得失匆匆行动,从而不免受挫。相反,兼顾利害得失者,无论办什么事都不会陷入困境。

办事要兼顾得失

有的人在办事时,无端生出许多烦恼,这都源于利害得失间的矛盾。如果单纯就事论事来讲,利害就是利害,得失就是得失,两者泾渭分明,水火不容,但是从人的生活整体而言,利害得失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甚至在一定的程度上,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同一件事情。

春秋战国时期的宓子贱,名不齐,是孔子的弟子,鲁国人。有一次齐国进攻鲁国,战火迅速向鲁国单父地区推进,而此时宓子贱正担任单父宰相。当时正值麦收季节,大片的麦子已经成熟了,不久就能够收割入库,可是战争一来,这眼看到手的粮食就会让齐国抢走。当地一些百姓向宓子贱提出建议,说:“麦子马上就熟了,应该赶在齐国军队到来之前,让咱们这里的人去抢收,不管是谁种的,谁抢收了就归谁所有,肥水不流外人田。”另一些人也认为:“是啊,这样把粮食打下来,可以增加我们鲁国的粮食,而齐国的军队也抢不走麦子做军粮,他们没有粮食,自然也坚持不了多久。”尽管乡中父老再三请求,宓子贱坚决不同意这种做法。过了一些日子,齐军一来,把单父地区的小麦一抢而空。

为了这件事,许多父老埋怨宓子贱,鲁国的大贵族季孙氏也非常愤怒,派使臣向宓子贱兴师问罪。宓子贱说:“今天没有麦子,明年我们可以再种。如果官府这次发布告示,让人们去抢收麦子,那些不种麦子的人则可能不劳而获,得到不少好处,单父的百姓也许能抢回来一些麦子,但是那些趁火打劫的人以后便会年年期盼敌国的入侵,民风也会变得越来越坏,不是吗?其实单父一年的小麦产量,对于鲁国的强弱的影响微乎其微,鲁国不会因为得到单父的麦子就强大起来,也不会因为失去单父这一年的小麦而衰弱下去。但是如果让单父的老百姓,以至于鲁国的老百姓都存了这种借敌国入侵能获取意外财物的心理,这是危害我们鲁国的大敌,这种侥幸获利的心理难以整治,那才是我们几代人的大损失呀!”

宓子贱自有他的得失观,他之所以在这件事上拒绝父老的劝谏,让入侵鲁国的齐军抢走了麦子,是认为失掉的是有形的、有限的那一点点粮食,而让民众存有侥幸得财得利的心理才是无形的、无限的、长久的损失。利害得失应该如何舍取,宓子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办事要从大局出发

顾全大局,舍卒保车在办事上是一种深远的谋略,是一种宽柔的智慧。许多仁人志士甘愿在名誉上受到玷污,而成就更大的事业。谚语说:“立名难而坏名易。”好名声的建立是很难的,而破坏名声只在一时一事之中。所以名节上的损失绝非易事,勇于牺牲名节,必定是为了更大的目的。这就是在顾全大局,对于这个大局来说,名节就是卒,为了保全大局这个车,舍卒是不可避免的。

做人处世如此,办事亦如此。要做到顾全大局,就必须临危不乱,关键时刻不能患得患失于小利小益,要善于分清眼前利益,能够舍卒保车,为了更大、更长远的利益舍弃眼前的利益。在相对小的利益面前装糊涂、不动心,是每一位渴望大成功的人所必备的素质。

“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人世间的事情,有了付出才有回报,没有无回报的付出,也没有无付出的回报。付出越多,得到的回报越大。只想别人给予自己,那么“得到”的源泉终将枯竭。

春秋末年,齐国的国君荒淫无道,横征暴敛,逼取于民以至无度。齐国的贵族田成子看到这种情况后,对他的僚属说:“公室用这种榨取的手段,虽然得到了不少财富,但这种取是取之犹舍也。”仓储虽实,但国家不固,终是“嫁衣”。于是田成子制作了大、小两种斗,大开自己的仓储接待饥民,用大斗借出谷米,用小斗回收还来的谷米,“予民于惠”。于是齐国人民不肯再为公室种田效力而投奔于田成子门下,一时“民归之如流水”。田成子用这种大斗出小斗进的方式,借出的是粮食,收进的是民心,貌似给予,实则得到。果然,齐国的国君宝座最后为田氏家族所得。史学家范晔说:“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不知与之为取。”正是对这种得失观的一语道破。

得与失的互为转化之效果,有时也并不是马上就可以见到的,但懂得其中奥妙的人,会掌握取舍的主动权,让它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是一个以养士出名的相国。由于他待士真诚,感动了一个具有真才实学而十分落魄的士人,名叫冯谖。冯谖在受到孟尝君的礼遇后,决心为他效力。一次孟尝君要叫人为他到其封地薛邑讨债,问谁肯去?冯谖说我愿意去,但不知用催讨回来的钱买什么东西?孟尝君说就买点我们家没有的东西吧!冯谖领命而去。到了薛邑后,冯谖见到老百姓的生活十分的穷困,尤其是听说孟尝君的讨债使者来了,均啧啧有怨言。于是,冯谖召集了邑中居民,对大家说:“孟尝君知道大家生活困难,这次特意派我来告诉大家,以前的欠债一律作废,利息也不用偿还了,孟尝君叫我把债券也带来了,今天当着大伙的面,我把它烧毁了,从今往后,再不催还!”说着,冯谖果真点起一把火,把债券都烧毁。薛邑的百姓没有料到孟尝君是如此仁义,一个个感激涕零。冯谖回来后,孟尝君问他讨的利钱呢?冯谖回答说:不但利钱没讨回,借债的债券也烧了。孟尝君大不高兴,冯谖对他说:您不是叫我买家中没有的东西回来吗?我已经给您买回来了,这就是“义”。焚券市义,这对您收归民心是大有好处的啊!

果然,数年后,孟尝君被人谮谗,齐相不保,只好回自己的封地薛邑。薛邑的百姓听说恩公孟尝君回来了,全城出动,夹道欢迎,表示坚决拥护他,跟着他走。孟尝君至为感动,这时才体会到冯谖的“市义”苦心。这就叫“好与者,必多取”,小的损失可以换取大的利益。

办事心经

通常所说的“掌握火候”、“划清界限”、“矫枉过正”、“过犹不及”、“欲速则不达”等等讲的都是“分寸”的问题。如果不掌握分寸,不在乎分寸,企图跨越它所框定的界限,只想“急于求成”、“立竿见影”,除了拔苗助长,事与愿违、多栽几个跟头之外,不会有别的更好结果。

同类推荐
  • 365天不抱怨的智慧

    365天不抱怨的智慧

    积极乐观的人,才能成功开启多彩的人生;一味逃避的人,只能生活在抱怨、失败的怪圈中。如何才能丢掉抱怨的习惯,选择正面的思维方式呢?本书将会给你答案。本书共365篇,每个月一个主题,每天一篇独立的箴言、短文、故事,可以告诉你,如何进行正面思考,如何获得不抱怨的智慧。
  • 让细节成全你

    让细节成全你

    围绕着如何做到让细节成全你,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从细节处入手,争取做最好的自己。要想以正面的形象示人,始终使自己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就要在各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是时下颇受年轻人青睐的口号,但要达到这一目标绝非易事,而细节上的进步显然是可以给你加分的途径。从细节处着手,你就会变得越来越优秀。二是从细节处把关,为拓展人际交往铺平道路。
  • 推销的艺术(智慧生存丛书)

    推销的艺术(智慧生存丛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身处于一个推销的时代:几乎所有媒体上各种商品信息铺天盖地,无时无刻不在刺激我们的感官;而我们即使不推销任何产品或服务,也可能会需要“推销”自己。本书成功地将推销艺术与口才学结合在一起,系统阐述了如何提高和推销自己。
  • 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淡然是一种心境,于繁华尘世修得此心境,才能收获幸福人生。本书以“修炼淡然心境”为主题,告诉你如何淡然看待世事、修得宁静之心的人生智慧,培养淡然、淡泊、淡定之心境,学着摆脱烦忧,平衡成败,看淡得失,拥有淡然处世的智慧,获得简单的幸福。
  • 小故事大道理·冬

    小故事大道理·冬

    本书是一本寓言神话故事集,通过几百个经典的古今中外寓言神话故事告诉人们做人、做事的道理,给人以启迪,发人深省。
热门推荐
  • 恶魔的秘密私宠

    恶魔的秘密私宠

    夜色撩人,在A国某小岛上,冷冥墨晨端着一杯饮到一半的红酒轻轻摇动着,如血一般的眸子盯着显示屏,邪唇勾起“凝儿,你终于回来了”那么游戏开始了。
  • 末世重生之创世记

    末世重生之创世记

    有人说末世预言只是一场闹剧,有人说世界末日马上来临。我们,该信谁?如果末世来了,又该怎办?坐着等死?但是,末世真的回来吗?一个25岁美丽女人在被害死后带着怨气回到了15岁,且看她如盗宝!看她如何征服世界!
  • 最后的救赎

    最后的救赎

    一个宅男一个毁灭的世界一群丧尸一个恐怖的地方没人知道该如何改变也许,这是最后的希望
  • 拂春风

    拂春风

    和亲一事已成定局,就算他有再大意见,也不能力挽狂澜——在准备迎娶那西歧公主之前,余承钰是有了青梅竹马的,但,意外中箭后的暗中阻拦,是谁在背后操控局势?而那原本的青梅竹马,在余承钰迎娶了褚湘之后,他是否会移情别恋……“你似春风拂我心。”月光下相依的背影,静肃而美好。【ps:开篇男主设定不喜劝退,可直接跳至30章,不足之处见谅。】
  • 听说,有杀手

    听说,有杀手

    听说空城空情空世界传说旧人旧事旧人心且看,且行,且远.....
  • 他的碳酸锂

    他的碳酸锂

    陆星诡生来脾气暴躁,性格偏执,在十七岁之前都是靠药物来抑制病情直到高三那年,他遇见了顾攸,一切都变了。 (九五酒吧) 经理巡场过来:“诡爷,都来了不玩会?做题多没意思?” 不应该啊,这位爷平时比谁玩的都野,今个怎么在这五三呢?“嗯,女朋友要检查。”经理愣了一下,这陆家小少爷什么时候有的女朋友?只见秦狌冲他摆了摆手,示意他不用管:“顾攸。”“能让陆星诡泡吧还带做题的,看来这A市小霸王是真栽了。茶水间里两个小职员正在偷闲在聊八卦“听说了吗?昨天咱们总裁砸了家酒吧”“不是吧?”“说是他的手绳丢了,找手绳”“一条手绳不至于吧?”“说是前女友送的,哎,你知道吗,手绳丢的时候他们说总裁像丢了魂一样”谁说她家总裁清心寡欲,无缘红尘的,这找手绳砸酒吧的操作简直了好吗?
  • 几灵

    几灵

    鬼族一脉,世代皆是天地间至强,而乾坤崩变,鬼族叛徒,预言中斩尽万鬼的鬼主,即将来临……
  • 我的老婆是妖精

    我的老婆是妖精

    活了四千年的狐狸精说:“杏林密方、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文韬武略、治国经略,当然,也有许多强身健体之术……我无一不通。”秦征微眯着眼睛,嘴角上翘,微微蜷缩的食指与大拇指摩挲着,暗道:“那我就娶你当老婆
  • 月尚央

    月尚央

    “生命在于彼此的存在。”“姐姐,我喜欢你,我愿意用尽全力守护你。至死不渝。”“傻瓜,一切噩梦都结束了。别哭,织梦星将会永远为你闪耀。”
  • 烈旗

    烈旗

    原作品名《烈旗》,气魄不够,改!三个主角,三个少年,三种命运,在架空的齐朝将乱末世,上演了一场壮烈的山与海之歌。帝王,悍将,孤臣……这里的英雄是孤独的,但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堪能惺惺相惜的对手;雄心,反思,彷徨……乱世之中,他们是凭本心以抗洪流的可爱的人;瀚海,边关,都城……都是书中人的战场,与道场!武侠没落了么?不,是因为他们只是徘徊在前人的伟岸之前,没有胆量前去攀越。架空只能穿越么?不,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造物者的气魄,不敢于重塑一段时空,不敢于去书写英雄与英雄对峙的男人的史诗。而如果你有意的认真阅读本书,相信你相遇的,会是《英雄志》、《猎命师传奇》、《昆仑》、《开唐》这样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