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52200000095

第95章 东晋宰相谢安睁大眼睛洞察周围变化(1)

在政治斗争中,形势瞬息万变,谁能把握形势发展的趋向,做出正确的判断,谁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东晋王朝偏安一隅,门阀势力勾心斗角,谢安看准了其中的关键所在,在复杂的形势中进退自如。在风云变幻的政坛或者杀机重重的战场,他都能洞察先机,闲庭信步。细细想来,谢安的大智慧的确不同凡响。

王导大权独揽后,司马睿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他扶植其他家族的势力,以求平衡力量,制约王氏,还没等他实现这个愿望就撒手人寰。后来的晋成帝年纪太小,见到王导居然要下拜。不过经历了几次战乱之后,王导家族的军事实力有所削弱。庾亮出任豫州(今安徽芜湖)刺史,荆州刺史陶侃也握有重兵。在这种情况下,王导也要发展自己的势力,而受到皇帝亲信,势力正在上升的谢氏家族成了他的拉拢对象。

成帝咸康四年(公元338年),19岁的谢安接到了王导的书函,想让他来自己府中做著作郎,说白了就是要让谢安来帮助自己处理公务。谢安考虑了一下形势,当时朝廷上以王导为太傅,都督中外军事,郗鉴为太尉,庾亮为司空,三个人不和。庾亮仗着是皇后的兄长,想废掉王导,但镇守京口(今江苏镇江)的郗鉴不同意,才没有实行。谢安觉得不应该搅和到是非之中,就婉拒了王导的好意,王导虽然气焰遮天,也拿他没有办法,只好听之任之了。

第二年,王导病逝,庾亮的弟弟庾冰总揽大权,朝政都转入庾氏家族手中。庾冰为人礼贤爱士,早就知道谢安的大名,几次向谢安发出请帖,要求谢安出来做官,谢安拒绝了几次之后,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去了。可是还没干上一个月,谢安就挂冠而去,继续过悠哉游哉的生活。庾冰也不好相强。没过多久,朝廷又征召谢安做尚书郎,谢安也没有答应,朝廷和执政大臣们见他屡次不出仕,也就不再逼他了。

十年之后,已经到了晋穆帝升平二年(公元358年),东晋政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庾亮、陶侃等人相继病逝,大司马桓温掌握了军政大权,声势与当年的王导一般无二,桓氏家族成了东晋政坛的主要支柱。朝廷中的吏部尚书范汪又举荐谢安做吏部郎,谢安依然没有出仕,差点被下令永远不得录用。但过了一年之后,谢安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了。

因为家族及其他原因,谢安决定出仕了。

一、对自己有利时及时行动

谢安出仕之后,桓温也为得到了他而高兴。谢安刚到的那天,桓温就和他促膝长谈,两个人谈了一天,送走了谢安以后,桓温还对左右夸耀说:“你们看过我有这样的客人吗?”谢安平时也很注意自己的言行。一次桓温来看他,谢安正好洗头,因为桓温是上司,谢安不想显得不恭敬,就拿掉头巾,桓温笑着阻止了他。还有一件事更能说明桓温对谢安的重视。谢安做了司马后,向桓温推荐了自己的几十个门生做官,桓温让管事的人先录用一半,管事的一下子全都用上了,还报告桓温说:“谢安不当官的时候,大家逼他出来,现在他当官了,为什么不用他推荐的人呢?”桓温也没有反对。

有了桓温的支持,再加上他自己的名望,谢安的职务升迁很快。谢安虽然感激桓温,但是在桓温和朝廷之间,谢安坚定的拥护后者。兴宁元年(公元362年),朝廷迫于桓温的压力,封桓温为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假黄钺,桓温的权力达到了巅峰。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桓温北伐,却失败了。桓温随即攻克寿春(今安徽寿县),桓温的谋士劝他废帝再立,提高威望。于是桓温就强迫太后废掉了海西公,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天子,史称简文帝。简文帝生性懦弱,朝中大事都由桓温处理。桓温借这个机会,不遗余力的打击其他家族的势力,以求巩固桓氏家族的地位。桓温还让弟弟桓豁镇守雍州,桓冲镇守江州,东晋的所有兵权都掌握在桓温手中。

面对桓温咄咄逼人的气势,以谢安、王坦之为首的王、谢家族开始了反击。这时谢安已经是侍中了。谢安刚当上官以后,远远望见桓温就鞠躬行礼,桓温吃惊的说:“安石为何如此啊?”谢安笑着说:“君王尚且对您毕恭毕敬,做臣子的难道敢落后吗?”桓温知道谢安在讽刺自己,也不好说什么。桓温的第一谋士郗超名义上是中书侍郎,实际上是桓温派到宫中监视天子动静的,加上桓温的势力,朝中大臣都很惧怕郗超。一天谢安和王坦之去拜访郗超,郗超门口宾客盈门,两个人一直等到傍晚,也没有得到郗超的接待。王坦之气愤的要走,谢安说:“君不能为了性命等一会儿吗?”结果一直等到天黑,郗超才来见他们。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谢、王两家族不满桓温的所作所为,但是毕竟势力不及,还只能忍耐,等待时机。但是桓温不会等待。公元372年,桓温外镇姑苏,谢安也做了吏部尚书、中护军,这段时间他一直韬光养晦,没有和桓温发生冲突。简文帝病危,桓温知道这个消息,虎视眈眈,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就此展开。

简文帝病重的时候,一天之内接连发了四道诏书,让桓温回来,桓温推辞不归。实际上,桓温是害怕回京后有不测,所以在外手握重兵,观察动静,震慑京师。同时桓温还推荐谢安、王坦之,这时候桓温还没有与谢安翻脸,乐得送个人情。但是谢安不吃这一套。过了几天,简文帝自知道死期将至,就下了诏书说:大司马桓温仿照周朝的周公辅政之事,辅佐我朝。如果我的儿子可以辅佐就辅佐,如果不行,您可以取而代之。除了三国时期刘备白帝托孤说过这样的话,没有一个皇帝死的时候留下这样的遗言。这就明白的告诉桓温,可以称帝。谢安知道后,和王坦之秘密商议对策。王坦之对简文帝说:“天下是宣帝(司马懿)和元帝(司马睿)的天下,陛下怎么能自己处理呢?”简文帝没办法,只好把诏书改成了让桓温按照王导的样子辅政。

简文帝去世后,群臣惧怕桓温的势力,不敢立帝,有人建议请桓温回来定夺。这样势必让桓温掌握大权,谢安和王坦之坚决反对,尚书左仆射王彪之也赞同两个人的意见。于是,大臣们立司马曜为皇帝,就是孝武帝。对这一切桓温全不知情,他还在姑苏望眼欲穿的等着好消息呢。桓温以为自己大权在握,虽然简文帝未必会禅位给自己,最起码也要让自己辅政吧,结果却什么都未能如愿,这时才怀疑到了谢安和王坦之的头上。孝武帝即位后,谢安草拟诏书宣桓温入朝为相。桓温终于明白谢安心存朝廷,不与自己合作,这才决定武力解决问题。

次年二月,桓温率军入朝,孝武帝命令谢安和王坦之去新亭迎接桓温。当时东晋的都城建康(今南京)城内人心骚动,议论纷纷,都说桓温要诛杀谢安和王坦之,再夺取晋朝的江山。事实上也是如此,桓温事先在新亭周围埋伏了武士,只等谢、王二人一到,听桓温号令行事。王坦之很害怕,谢安却说:“晋室的存亡在此一举。”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势,谢安让文武百官随同出迎。

到了新亭,官员们看到桓温兵威浩大,吓得呆若木鸡。谢安和王坦之留下百官在外面,然后去见桓温。王坦之看到桓温,吓得后背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护板也拿倒了,谢安却是神态自若。入座后,谢安平静的对桓温说:“我听说诸侯行事有道,用士兵守卫四方,您为什么在墙壁后面藏人呢?”桓温见谢安神态自若,心里先有了几分忌惮,听谢安这么说,十分尴尬,连忙说:“恐怕发生突然事件,不得已才这样。”立刻让人撤掉了后面的武士,与谢安笑语,化干戈为玉帛了。

桓温没有在新亭达到目的,不会善罢甘休。谋士郗超建议桓温杀掉朝中的大臣,商议完毕,郗超没有走,就在桓温的帐中休息。第二天一早,桓温叫来了谢安和王坦之,把要杀的人的名单给他们看,王坦之据理力争,谢安沉默不语。这时候,风把帐幕吹开了,谢安看见了里面的郗超,就笑着说:“郗生可谓是入幕之宾啊!”桓温哈哈大笑,也不再提杀人的事情了。

桓温在京师停留了14天,他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不小心染上了风寒,就返回姑苏养病。回去后,桓温的弟弟桓冲问他,万一他去世,自己该如何对待谢安和王坦之。桓温考虑了很久,对桓冲说:“他们不是你能控制的。”这就很明白的说明了谢安、王坦之为当时的人们所拥护,桓温不敢贸然下手。这年七月,桓温病重,他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上书要求朝廷为他加九锡。所谓的九锡即是古代帝王赐给位高权重的大臣的九种器物,当年曹操就曾经加过九锡。谢安和王坦之知道桓温的用意在于为桓氏家族代替晋朝埋下伏笔,自然不能答应。但是迫于桓温的兵权,又不得不同意。谢安和王坦之知道桓温病重,想了一个尽量拖延时间的好办法。桓温再三催促,谢安才让吏部侍郎袁宏起草诏书。袁宏才思敏捷,史书说他“下笔千言,倚马可待”。袁宏写好了诏书,拿给谢安过目,谢安说:“这样的文字怎么能行呢?”让他拿回去修改。袁宏没有理解谢安的意思,很快就改好了,谢安看了,又挑了些毛病,让袁宏再改。这回袁宏明白了,他拖拖拉拉改了一个月还没有改完。桓温已经一命呜呼了,到死也没有拿到九锡。

谢安与桓温的这场斗争是东晋王朝创立以来内部面临的最大的危机。桓温当时不但声望很高,手中又有兵权,东晋王朝完全受到桓温的控制。论军事,无论如何也不是桓温的对手。谢安面对来势汹汹的对手,知道硬碰硬不行,但也不能轻易让他得到东晋江山。而谢安惟一可以使用的就是王、谢家族的声望。东晋一代都是主弱臣强,几个大家族轮流把持朝政,从当时的形势来看,桓温虽然在军事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政治上却落了下风。桓温不在京师,无法把握中枢,这就使他连简文帝要把江山让给他的好机会都无法把握。谢安充分利用这一点,坚决不给桓温任何借口。桓温的计划落空了以后,兴师问罪。谢安从容不迫的化解了一场危机,他的大智大勇固然让人佩服,但谢安对形势已经做了精辟的分析。谢安料定虽然桓温兵强马壮,但是在这样一个重门第、尚人物的大环境下,桓温慑于舆论和王、谢门阀的压力,必然不敢轻举妄动。桓温出身卑微,与王、谢等家族无法相比,这也会加重他的自卑感。而且桓温对形势也有自己的考虑,谢安认为桓温一定会想到如果他杀了王谢两大家族,自立为帝的话,那么就算他能站住一时,但东晋内部一定会发生动乱,北方正在兴起的前秦就会利用这个机会夺取晋朝江山,基于以上这些判断,谢安才敢从容去见桓温,靠自己的力量扭转了乾坤。这也是政治势力对军事势力的一次显著的胜利,王谢家族单凭政治声望和政治手段,竟然逼迫得桓温无所作为,实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谢安在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表现出了非凡的胆识和超群的智慧。当大家奉命去见桓温时,无异于去赴“鸿门宴”。在阻止了桓温篡位的阴谋时表现英勇的王坦之面对刀枪,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竟然吓得手足无措,而谢安的镇静和才智给了他,也给了东晋王朝一线生机。原来谢安和王坦之齐名,这时候大家才发现谢安比王坦之高明了许多。后来桓温想用杀戮的手段敲山震虎,谢安知道不能硬碰硬,于是和王坦之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终于让老谋深算的桓温无计可施,保住了百官的性命,避免了一场大屠杀。而在对待桓温要求加九锡这件事上,谢安更是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桓温的居心被他一眼识破,而他的对策也出乎意料,用软绵绵的“拖”的方法竟活活拖死了“金戈铁马、气吞当世”的桓温桓宣武。谢安的心计之深实在令人佩服。现在我们想一下那位“倚马千言”的大才子袁宏,改着自己改过十几遍的诏书的时候,恐怕心里也在偷偷发笑。谢安在东晋王朝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临危不乱,仅凭一己之力,就击败了拥有数十万兵马的桓温,挽救了东晋王朝。得到了朝野上下一致推崇,以至于桓温死后,他的弟弟桓冲因为谢安的声望日渐提高,竟不得不自请镇守外郡,谢安得以放开手脚,施展自己的才能,出谋划策,为东晋王朝鞠躬尽瘁。谢安的大智慧在这场不见刀光的凶险斗争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办成几件难办的事

许多事情往往都头绪繁多,纷繁复杂。谢安在外有前秦军队来犯,内有桓冲伺机夺权之际,抓住了主要矛盾,以少胜多,一战打败了前秦的军队,这就是有名的秦晋“淝水之战”,既解除了外部威胁,也震慑了朝中的对手,树立了自己的权威。

桓温虽然死了,但他的弟弟桓豁都督荆、扬、雍、交、广五州的军事,弟弟桓冲都督扬、豫、江三州的军事,一侄子桓石秀担任江州刺史。实际上,桓冲已经取代了桓温的位置,好在桓冲没有桓温那样的野心,不想篡夺晋室江山。在这种形势下,谢安为了压制桓冲,不让桓氏太专权,特地请出了崇德太后临朝听政。

崇德太后是孝武帝的嫂子,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的先例。因此,王彪之坚决反对。王彪文说自古可以让母后临朝,不能让皇嫂摄政。谢安没有同意,他明白主要问题是桓冲和东晋政权之间的斗争。如果不请出太后的话,小皇帝年少,才十岁,必须有一个资历深厚、权力极大的大臣出来辅佐,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除了桓冲,没有其他人选。谢安和王坦之好不容易才把桓温这个大麻烦解决掉,再来一个桓冲,岂不是前功尽弃。谢安心想:先不管太后临朝的事是不是合时宜,先把局势稳定下来再说。王彪之食古不化,没有体会到谢安的良苦用心,谢安也没有听他的。果然请出太后之后,谢安专心理政,用宽松的手段缓和同桓氏家族的矛盾,桓冲也很谦让,把当时的战略重镇扬州让给了谢安,这一做法虽然未必出于他的本意,但是也反映了谢安苦心调节各方面关系的成果。

谢安和桓冲之间虽然相安无事,但是为了家族的利益,桓冲在太元八年(公元383年)率领十万大军攻打前秦占据的襄阳,企图借此提高自己的威望。前秦王苻坚派兵还击,桓冲败走。这年七月,苻坚下令发兵87万进攻东晋,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就此开始。

早在谢安当政以前,谢安就已经注意到了前秦的动静。当政以后,请出太后临朝,桓冲和谢安的矛盾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了,东晋王朝和前秦的矛盾成为谢安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他为此做了各方面的准备。

同类推荐
  • 发现太阳系

    发现太阳系

    青少年朋友对太阳和太阳系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为了让他们更综合全面地了解太阳和太阳系,激发他们热爱科学、主动学习科学的热情,我们编写了《发现太阳系》。视觉天下探索发现丛书编委会编著的《发现太阳系》依次介绍了太阳系的各个成员,从趣味科学的角度对未解之谜进行提问和解答。本书在每一小节的最后附带了知识链接,以便读者进行拓展阅读,帮助情事阿年进一步拓展思维,启发青少年对太阳系的更好奇心,并让其从体会到探索科学的乐趣,有助于青少年更好地认识宇宙,了解太阳系。
  • 新课程百科知识——地理景观

    新课程百科知识——地理景观

    本书介绍了历史上古今中外各地特色的地理景观,丰富读者的地理景观知识。
  • 探究式科普丛书-新型的纳米技术

    探究式科普丛书-新型的纳米技术

    本书主要介绍了纳米的发现、特点、科技和生活中的应用等。本书是一本关于纳米技术的小百科知识丛书,旨在加强和培养读者纳米方面的科普知识。
  • 探索未知丛书-植物之谜03

    探索未知丛书-植物之谜03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地理世界、动物乐园、海洋与天空、化学天地、计算机王国、历史趣闻、美术沙龙、农业科学、少年楷模、物理城堡、艺术天地、音乐之声、幼儿教育、语文大观、植物之谜、走遍天下、祖国在我心中等书籍。
  • 地理大发现的故事:2015中国好书榜上榜图书

    地理大发现的故事:2015中国好书榜上榜图书

    早期地理发现的历史主要是一个征服史,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罗马帝国扩张版图,并用地图的形式记录下来。与此同时,探险家和发现者在历史上也取得了一席之地,他们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本书中,作者以时间为轴线,从地理知识的发源地开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人类通过征服、扩张、贸易和沟通交流对地理知识不断认知的过程。透过地理发现的历史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地图和地理知识是如何被人记录下来的。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灵力是快捷键

    我的灵力是快捷键

    穿越到仙侠世界的我拥有一份独一无二的“灵器”——一副我从现实世界带来的键盘。
  • 网游之贱人传奇

    网游之贱人传奇

    玩个游戏碰到了个美女智脑,被美女忽悠下竟然当起了NPC,于是乎无数美眉玩家被主角一一折服……抢个美女做压寨夫人,征服邪恶的娇媚女皇,拯救无数美女就是主角的唯一嗜好……游戏中主角自然是阴人无敌,本书以搞笑为主,希望大家喜欢。
  • 三界修魂传

    三界修魂传

    没有修真者,但是比修真者厉害。没有武功招式,但却凶狠残暴。没有内功真气,却更加强大神奇。展现一种全新的魂修、修魂异界。为什么他会从小有伤?为什么他的记忆中,没有氏族曾经的辉煌?神秘的凡、魂、星三界,鬼仙妖神、三魂七魄、生死转世、六道轮回、地狱洗炼,魂兽神兽,符箓魂器,恩怨情仇,一切的纠缠,一切的谜团,一步一步慢慢展开。此书一章一章描写,会越来越精彩。故事环环相扣,步步惊心,最后的结尾更会出人意料。另建议,打酱油的就看第六章,同仁捧场灌水的就看第十一章,普通玄幻书迷看到第二十、二十一章,超级玄幻迷看到第五十章---由于后面越来越玄奥奇幻,建议合理安排好你的看书时间!
  • 我们会保护她

    我们会保护她

    此书以EXO主角,他们是亚洲最大公司的十二位少爷,与亚洲第二大公司的千金订下了婚约,另外还讲了女主的闺蜜的一些事情,作者大大文笔不好,自己感觉内容有些啰嗦但实在不知道怎么改,所以还希望大家见谅,这是大大写的第一部书,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葬世黑羽

    葬世黑羽

    人,生而有翼,这是羽翼大陆恒古不变的真理。作为人人喊打的黑翼,雨默从小被遗弃,从此流浪,六岁时被吕家收留,十岁在年祭上差点身死,换来了自由,得到了“葬鸦洞”黑羽……当他以为自己能够在人群中生活时,回到了家族,却差点被剥夺一切,再次离开后,他作为天羽宗新人开始在宗门中修炼,尽管黑翼身份被无数人轻视,他却从未忘记自己的初衷,在无数冒险中,顽强的意志和神秘黑羽给他极大的帮助,他逐渐崛起……
  • 拜托你们很弱诶

    拜托你们很弱诶

    “什么,李信是你们师祖,没想小李子有出息了啊!没白费我当年将他吊在树上打了三天三夜。”“不是我嘲笑你们,真的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我还要回家煮饭呢,没空理你们。”“你说华生是你们曾曾曾曾曾爷爷,那什么灵草百解不是我当年随随便便给那小子说的么?他不会真的出书了吧!”
  • 斗罗之穿越诸天万界

    斗罗之穿越诸天万界

    写的是一个青年男子在看电视时穿越到斗罗大路中并开始了拆散情侣之旅。
  • 开局混沌神体

    开局混沌神体

    苍茫大地,自帝落时代之后,长达数万年,再无人可证道成帝!这一世,十大神体尽数现世,荒古帝路再次重启,各族天骄为争夺无上帝位,展开激烈角逐。昆仑圣地内混沌神体横空出世,上击苍穹,下沉九幽,斩天骄,灭禁区,踏帝路,唯我独尊!我是帝一,我是万古第一帝!ps:本书为天骄争霸流,所有设定凭空想象,不喜勿喷。
  • 我是小怪

    我是小怪

    别人玩游戏都是练级打怪,可叶风这倒霉孩子玩个游戏却成了被人练来练去的小怪.从小怪到头领,变身小BOSS,召收属于自己的部下,开拓独一无二的地下城,坐拥怪物军队,攻城掠地,玩家纷纷来投,看叶风的别样游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