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52200000121

第121章 清朝贪官王亶望的下场(1)

发生在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的甘肃省“捐监冒赈案”是乾隆年间的一件特大贪污案。它不仅作案时间长(此案最早始于乾隆三十九年初,前后长达七年之久),贪污的数额巨大,而且牵涉的官员人数也最多,几乎整个甘肃全省,从督抚封疆大吏到一般知府、知县几乎全都卷了进去。此案结案时,甘肃全省亏空八十八万八千九百两白银,亏空库粮七十四万余石。被判罪的官员就达194人,其中被处斩刑的57人(其中一人被赐“自尽”),充军发配的56人,抄家革职的35人,革职留用罚银的28人,死亡、罚银的一共17人,只有一人因检举他人有功,且认罪态度较好而减轻处罚从宽留用。在这些罪人当中,此案的始作俑者、主谋,就是王亶望。

王亶望(?—公元1781年),原籍山西省临汾县,其父名叫王师,曾作过江苏巡抚。王亶望青年时期曾参加乡试,中过举人;后来以此身份又捐纳资财,才换了个知县干。最初王亶望被任命为甘肃山丹知县,后来又作过皋兰知县。过了几年,王亶望被迁升为云南武定府知府。干了没几年,进京引见后,王亶望仍被派往甘肃省候缺,不久被任命为宁夏府知府。后来经过多次升迁,王亶望官至浙江布政使,并暂代浙江巡抚。此人的为官之道,就是用钱开路,行贿送礼,巴结上司,这也许就是他不断向上爬的灵丹妙药。例如,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乾隆皇帝巡幸天津,王亶望赶紧跑去进献“土产”,并将一个镶有珍珠的金如意呈献给皇上。可是皇上并没看上眼,拒绝接受。第二年(公元1774年),王亶望被调任甘肃布政使,一到任就参与了“捐监冒赈”的贪污勾当。所谓“捐监冒赈”,最初是陕甘总督勒尔谨以甘肃省境内地瘠人穷,又经常闹灾荒,造成粮食歉收,地方粮仓经常空虚为由,要求重新恢复过去实行的“捐监”制度,即允许一些人以捐粮(主要是豆、麦等)的方式,换取国子监监生的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然后作官;捐出的粮食一般叫做“监粮”。这种作法,最早是在清初时实施的,当时由于清军刚刚入关,全国尚未完全统一,各方面开支很大,清廷经济拮据,需要大量金钱、物质。于是从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开始,允许普通百姓用粮食捐纳监生,然后参加科举考试。这种做法在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时成为定制,规定凡民间俊秀子弟捐米一千石者,就可以送到国子监读书。其所捐粮食收入国家仓库,以备赈济之用。“监粮”和常平仓所储藏的谷物是清朝前期储粮的主要手段,它除了解决当时地方上的财政困难外,更重要的作用是加强对汉人的统战工作,也就是说它为社会各个利益集团与各方面人士提供了提高身价,成为统治集团中的一员的渠道、机会,同时也扩大了清政权的统治基础,进一步加强了清政权的巩固。到了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乾隆皇帝又下旨决定实行恩减,规定凡捐谷物一百七十石者,就可以取得监生的名分,也就是说允许参加一次乡试,或者会试。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时,由于实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弊病”,曾一度在甘肃省停止“捐监”。这一次由于勒尔谨的再次申请,很快得到乾隆皇帝的首肯,恢复实行。最先恢复的地区是肃州和安西。王亶望到甘肃任布政使后,以辖内其他州、县仓储也还没有都充实为理由,要求在甘肃全省都实行这种办法。不久,王亶望又请示总督勒尔谨,把粮食折合成银两捐纳(规定凡捐纳白银五十五两就可以授予监生名分);并每年向朝廷虚报该地发生旱灾,与此同时还编造说以“监粮”赈灾了,然后把捐纳的银两全部私分,从总督到州县官员几乎人人有份。从此在甘肃省上下大小官员中,许多人都参与了捐监冒赈的集体贪污侵吞活动(大约在全省八十余个府、厅、州、县中,有一多半官员参与了其事)。而王亶望主持捐监,并擅改“折色”(即把“监粮折价为银子”)。同时,王亶望还与兰州知府蒋全迪、巡抚王廷赞等人沆瀣一气,将全省历年“灾赈捏开分数”(即州、县官吏捏造、谎报灾情,多报、重报分数冒账,开销银两,都一律准销),使各州县上下串通一气,将收捐改为归道、县、府经办,采取分报开销的办法,侵吞了大量赈银。而王亶望从中分得的最多,这正如他自己在供词中所说:“谁对我好些,我就让他多报一些开销……”于是下边的官员就拼命地送银子,送礼物,并为他无偿地买东西,盖房子……以此作为对王亶望的报答。这样王宜望在“捐监冒赈”中迅速暴富起来。在这种办法刚刚才实行了半年左右,王亶望就上疏朝廷说:全省已捐纳了二万五千余名“监生”,共得豆、麦八十二万石。乾隆皇帝看到这份奏报后十分惊讶,说道:“甘肃省民贫地瘠,百姓鲜有积蓄,哪里能有二万多人捐监呢?又哪里会有那么多余粮拿出来呢?如今半年就得到豆、麦八十二万石,这样年复一年日久天长,粮食就会霉烂变质,又有什么用呢?即使把粮食借给百姓,他们手头都有余粮,谁还会借粮呢?朕看不如索性把粮食留在民间,听任粮食自由流通为好。”乾隆一连发出了带有四个问号的“四不可解”,以此诘问甘肃的封疆大吏。于是,陕甘总督勒尔谨与王亶望等人商议,他们粉饰理由,用欺骗的手法给乾隆皇帝作了笼统答复。他们说到甘肃买粮的,全是外省商人,商人们把粮食运往新疆贩卖,能获取暴利……常言说得好,“天高皇帝远”,乾隆帝两眼一抹黑,怎么能搞得清、弄得明,便只好顺水推舟地说:“你们既然亲身负责这件事,就勉力所为,妥善地去做吧!”于是甘肃省的地方官,就一直连续这么干了长达七年之久,贪污款项数额巨大。例如,从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至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仅仅三四年期间,就累计收取银两一千余万两,记在账面上的捐监粮食为七百余万石。此外,他们胆大包天,竟把朝廷拨给甘肃省建设粮仓的白银十六万两也给侵吞私分了。这些人结成攻守同盟,抱成一团,很长时间竟无人揭发、检举,直到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事发败露为止。

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王亶望升任浙江巡抚;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他还受到皇帝奖掖。这一年正赶上王亶望母亲邓氏八十寿辰,皇帝特意加恩赏赐御书匾额,以及大缎二匹、貂皮四张。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当其来到浙江时,由王亶望主持接待工作,负责安排皇帝一行在浙江的饮食、起居、游乐等事宜。王亶望大操大办,搞得极其隆重、奢侈,铺张浪费很大。这种做法连乾隆皇帝也看不过去了,冠冕堂皇地说道:“朕巡视地方,访问民俗,并非是为了来游玩的。如今修建了这么多亭台楼阁,点缀了这么多绚丽的灯彩,奢侈豪华至极,耗费巨大,这实在是朕不愿意看到的呀!”并告诫今后不要再这样做了。不久,王亶望的母亲因病去世,按古制他必须离职回乡守孝服丧三年。王亶望上疏请求,在治丧百日以后留在浙江海塘工程继续效力,得到乾隆皇帝允许。因为治理海塘工程,大有油水可捞,是个贪污敛财的大好机会,王亶望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轻易放过的。后来浙江巡抚李质颖进京朝见,向皇帝陈奏时,谈到了治理浙江海塘的事,同时也谈到了自己与王亶望意见不合,并告诉皇帝王亶望在治丧期间,并没有让他老婆、孩子一起回乡行丧礼,全都留在了杭州,以及王亶望似有贪污行为等。乾隆皇帝听后非常生气,下旨责备王亶望“忘亲越礼”实不应该,决定免去其官职,让他继续留在海塘工程效力。

同类推荐
  • 别让春天说寂寞

    别让春天说寂寞

    地球的春天应该是满眼绿色、鸟语花香,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设计,看起来似乎十分完美,但与大自然的精密“安排”相比,总是显得那么简单和粗糙。绿色日渐消失,荒漠日渐扩大,鸟儿渐远的歌唱,花香也只存在于*记忆中..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人类不应该因为我们自己的某种欲望而破坏我们生存家园的模样!不要让因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的严重灾难。让*地球远离“没有鸟语花香的寂静的春天”,我们一定不要让春天说寂寞!
  • 科学的黑屋下

    科学的黑屋下

    本书丛书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在时空长廊里考证历史的回响、发掘生命的秘密、探寻太空的谜团、破解文明的神秘,所揭示的神奇绚丽的壮阔画卷,将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将使我们的心灵感震颤.
  • 天赐珍宝的黄金之城

    天赐珍宝的黄金之城

    本书介绍了中国及世界各地矿产资源丰富有着黄金国度美誉的地方。其中包括著名的中国第一大金矿上杭、闻名世界的黄金产地蓬莱、中国的千年玉都和田等中国资源富庶之地,以及世界最大的钻石砂矿产地纳米比亚、以钻石为生的地方博茨瓦纳等盛产黄金、钻石的地方。
  • 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大脑探秘

    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大脑探秘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在形体上不如许多动物高大;也没有狮子、老虎那样的奔跑速度;人的嗅觉远远不如狗灵敏;人的眼睛没有鹰隼敏锐;即使是游泳世界冠军,在水里也不会像鱼儿那样游得自由自在;如果没有飞行器的帮助,人不能像鸟儿那样在空中高高飞翔……
  • 探索未知-化学与药物

    探索未知-化学与药物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热门推荐
  • 凌云辞

    凌云辞

    百年的天下太平,总归是要出点乱子的,妖和魔相互勾结企图打开百年前神界帝君设下的封印,随着时间的流逝,封印的力量被削弱,越来越多的妖和魔逃往凡间,羽皇之子下凡历练,遇到了脾气时好时坏的小妖女,顺便还带上了私自跑下来的刁蛮小殿下妹妹以及她半路上拐来的小秀才,途中居然还捡到了一个灵...于是乎,五个人踏上了一段温暖而又热血的成长之旅...
  • 仙武独尊

    仙武独尊

    一曲长恨歌,唱尽人间聚离合;一声痴情叹,诉尽红颜情难断;一腔英雄血,洒尽九州魂已绝;一柄青锋剑,执仗天下斩魔仙。修仙为尊,却是多情难舍,仗剑江湖,难断恩怨情仇。且看流云如何登上巅峰,仙武独尊!
  • 上海留不住的只有你

    上海留不住的只有你

    每次窦子坤在德国开车的时候一定要听歌,在他心里最迷惘的时候,车里反复放着一首歌。那首比他大半个世纪的歌,叫我如何不想她。歌里“教我如何不想她?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请问,上海的第一场的雪下了么?闵乐芝,你可以告诉我吗?或许,爱情就是要让人失望的,这种方式或者那种方式。而爱情最美好、也是最辛酸的地方,就是让人在无穷无尽的失望后,依然没有办法放弃希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领主巫师

    领主巫师

    金手指只有获得足够多的领土才能变得更强,可国家明文规定,私人拥有的土地使用产权只有七十年,怎么办。在线等,急。——这是一个在“巫师世界”不断攻城掠地,直至将两个世界尽数化为自己领地的故事。
  • 阎连科作品:情感狱

    阎连科作品:情感狱

    中国首位卡夫卡文学奖获得者阎连科作品之长篇小说,阎连科最至情至性的作品。书稿真实地描绘了“瑶沟村人”的生存环境、生命意识和生存状态,写出了以“阎连科”为代表的几代人,身处困境中的痛苦与挣扎,并寄予了深切的哲学思考和忧患意识。“阎连科”从稚嫩到所谓“成熟”的成长过程,就仿佛是一场情感的炼狱,它体现出的是几代中国人不断升起又不断破灭的永不停止的梦,这梦可悲可笑,又可敬可泣。
  • 圣师传说

    圣师传说

    之所以称之为传说,是先成了传奇。之所以称之为圣师,是先成了圣者。你打开的,就是一本传说。也是一本传奇之旅。……因为,多年之后,有人称他为白帝。
  • 民间诡事记录

    民间诡事记录

    将初中时代听过的种种故事,经过我的糅合发酵,萃取出其中的有效成分,完美地串联成一篇完整的故事,我真是个天才!啊哈哈哈哈!仅供阅览,切勿迷信。
  • 坑比的王者之路之我们的战队之梦

    坑比的王者之路之我们的战队之梦

    青铜的徐飞,白银的程一民,黄金的熊晓,三个人加上一个技术介于青铜与白银之间的熊浩。他们像无数大学生一样爱上这一步名为英雄联盟的游戏,在这条路上他们能走多远?
  • 青璃花开花落

    青璃花开花落

    忘川之下,伊人独立。她只是一平凡宫女,却被卷入宫斗中。当他们爱上她,是绝世的好姻缘,还是不该有的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