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46100000006

第6章 教理篇(5)

无须修道

【原文】

法空禅师问:“佛之与道,尽是假名妄立,十二部经亦应不实。从前尊宿,代代相承,皆言修道,总是妄不?”师曰:“然。十二部教皆合于道,禅师错会,背道逐教。道本无修,禅师强修。道本无作,禅师强作。道本无事,强生多事。道本无为,于中强为。道本无知,于中强知。如此见解,自是不合,须自思之。”师《背道逐教偈》曰:“道体本无修,不修自合道。若起修道心,此人未会道。弃却一真性,却入闹浩浩。忽逢修道人,第一莫问道。”

【译文】

法空禅师问:“如果佛与道都是虚妄设立的假名称,那么十二部经也应该是虚妄不实的了。从前的高僧,代代相承都说要修道,都是虚妄的吗?”本净禅师答道:“是的。十二部经都符合于道,禅师你理解错了,违背了道而去追逐教说。道本来无须修习,禅师却执意修习;道本来无须作为,禅师却执意作为;道本来无事,却偏要生出许多事;道本来无须做什么,却偏要去做;道本来无须知识,却偏要去取得知识。这样的见解,当然是没有领悟,你自己去想想吧。”本净禅师作《背道逐教偈》说:“道的本体无须修,不修自然符合道。如果产生修道心,此人恰未理解道。清净本性抛一边,无事自忙闹浩浩。碰上所谓修道人,切勿与他打问道。”

智慧小语

某些意境、境界,不是刻意模仿、追寻就能达到。然而世上却偏有许多半知半解又好无事生事的人,把本来平静祥和的世界搅得喧嚣不堪,浮躁难宁。

渐修与顿悟

【原文】

(众僧)问(宗密禅师):“其所修者,为顿为渐?渐则忘前失后,何以集合而成?顿则万行多方,岂得一时圆满?”答;“真理即悟而顿圆,妄情息之而渐尽。顿圆如初生孩子,一日而肢体已全。渐修如长养成人,多年而志气方立。”

【译文】

众僧问宗密禅师:“所谓修道,是一气呵成,快速圆满呢,还是循序渐进,慢慢修习?如果慢慢修习难免则忘前失后,怎能集合而成功?如是很快完成,那么千头万绪岂能够一步达到圆满?”宗密禅师回答:“真理应即刻省悟、顿时圆成,而消除虚妄之情则是渐渐祛尽的。顿时圆成好比初生婴儿,一旦降生便肢体齐全。渐缓修行好比抚养成人,须要经多年方能具备志气。”

智慧小语

真理顿悟,妄情渐尽。“毕其功于一役”与“打持久战”两者要区分不同情况,切不可一概而论。要知世间决无包治百病的灵丹。

各缄其口 互不连累

【原文】

僧问惟俨禅师:“己事未明,乞和尚指示。”师良久曰:“吾今为汝道一句亦不难,只宜汝于言下便见去,犹较些子;若更入思量,却成吾罪过。不如且各合口,免相累及。”

【译文】

僧人问惟俨禅师:“本人有件事弄不明白,求和尚指示。”惟俨禅师沉默片刻,然后说:“如今我为你说一句并不难,你如能立刻领悟,还差不多;但若因此而陷入思考,反倒成了我的罪过。不如大家暂且都闭嘴,免得互相连累吧。”

智慧小语

常言道“言多必失”,故而事事少言多做为妙。做事情,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固然是好,但关键时刻还是要自己做决定,切不要让别人左右了自己的原则。

正是时候

【原文】

朗州刺史李翱问(惟俨禅师):“师何姓?”师曰:“正是时。”李不委,却问院主:“某甲适来问和尚姓,和尚曰:正是时。未审姓什么?”主曰:“恁么则姓韩也。”师闻乃曰:“得恁么不识好恶!若是夏时对他,便是姓热?”

【译文】

朗州刺史李翱问惟俨禅师:“禅师姓什么?”惟俨禅师回答:“正是时候。”李翱不理解,便问院主:“我刚才问和尚的姓,和尚说:正是时候。不知姓什么?”院主说:“这样的话,就是姓韩(寒)嘛。”禅师听到了说:“怎么如此不识好歹!如果是夏天回答他,难道姓热?”

智慧小语

做学问,且记不懂装懂。不懂则问才能学到真知识。鲁班门前弄斧,只会贻笑大方,而无其它益处。

亲历亲为得真知

【原文】

翱问惟俨禅师:“如何是戒定慧?”师曰:“贫道遮里无此闲家具。”翱莫测玄旨。师曰:“刺史欲得保任此事,直须向高高山顶坐,深深海底行。闺阁中物舍不得便为渗漏。”

【译文】

郎州刺史李翱问惟俨禅师:“什么是戒、定、慧?”惟俨禅师回答:“贫僧这里没有这些闲置无用的家具。”李翱不理解其中玄机。禅师说:“刺史要想参透此中真意,必须到高高的山顶去坐,到深深的海底去行。阁房里的东西舍不得丢弃难免不会偏离正道。”

智慧小语

欲识真理,只把那些真理编写成条条框框,熟背于心是不够的。不行无以致远,实践才是认识和发现真知的正确途径。

自己是宝藏

【原文】

初至江西参马祖,祖问曰:“从何处来?”曰:“越州大云寺来。”祖曰:“来此拟须何事?”曰:“来求佛法。”祖曰:“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什么!我遮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师遂礼拜问曰:“阿那个是慧海自家宝藏?”祖曰:“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师于言下自识本心,不由知觉。踊跃礼谢,师事六载,后以受业师年老遽归奉养。

【译文】

慧海初到江西参见马祖,马祖问:“你从哪儿来?”答:“从越州大云寺来。”马祖问:“来这里打算干什么?”答:“来求佛法。”马祖说:“自己的宝藏不顾,抛家乱走干什么!我这里什么也没有,求什么佛法?”慧海就向马祖礼拜,问:“哪个是我自己的宝藏?”马祖说:“如今问我的人,就是你的宝藏,一切具备,可以自在使用,何必在外面寻找?”慧海一听,立即省悟,欢喜奋跃,礼谢马祖,并在马祖身边侍奉了六年,后因受业老师年老,便回越州奉养业师去了。

智慧小语

人们总是对于得不到的事物耿耿于怀,却对自己拥有的不甚珍惜,待失去后才追悔莫及。可叹世人虽明白此道理,真能做到“怜取眼前人”的又有几个!

佛在心中何须寻

【原文】

时有法师数人来谒曰:“拟伸一问,师还对否?”师曰:“深潭月影,任意撮摩。”问:“如何是佛?”师曰:“清潭对面,非佛而谁?”众皆茫然。

【译文】

当时有几位法师来谒见慧海禅师,法师说:“想问个问题,禅师能回答吗?”禅师说:“深潭月影,任意揣摩。”问:“什么是佛?”禅师说:“清潭对面,不是佛是谁?”大众都茫然不解。

智慧小语

世人苦苦思寻,究竟佛在何处,终不得解。孰不知,佛即众生,众生即佛。若自心清净。佛自在心中,自心即佛。又何须去寻?

切莫虚度时光,用错心

【原文】

智常禅师上堂云:“从上古德不是无知解,他高尚之士,不同常流。今时不能自成自立,虚度时光。诸子莫错用心,无人替汝,亦无汝用心处,莫就他觅。从前只是依他解,发言皆滞,光不透脱,只为目前有物。”

【译文】

智常禅师走上大堂说:“前代高僧不是没有见解,不过他们是高深之士,不同于一般的人。现在的人不能够自成自立,虚度了时光。诸位别用错了心,没有人可以代替你,也没有你可用心的地方,别在他人身上寻找。你们总是盲从别人的见解,说话都阻碍不通,灵光不透脱,只是因为眼前有物。”

智慧小语

世人喜追随潮流,认为其时尚,深怕自己落伍。在这人潮中,有些人渐渐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主张,甚至也忘了自己为什么活着。

向往即是背离

【原文】

僧问:“如何是玄旨?师云:“无人能会。”僧云:“向者如何?”师云:“有向即乖。”僧云:“不向者如何?”师云:“谁求玄旨?”又云:“去!无汝用心处。”

【译文】

僧人问:“什么是玄妙意旨?”智常禅师回答:“无人能领会。”问:“向往它的人怎样?”禅师答:“向往就是背离。”问:“不向往又怎样?”禅师说:“那谁来寻求玄妙意旨?”又说:“去!没有你用心的地方。”

智慧小语

佛家讲求无欲无求,然这种境界却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试想人们所做任何事总是有某种动机或目的,倘若只一味执著于所要达成目标,则便有可能会出现“有向即乖”的情形,此间“有向”也即是“有欲、有求”了,这又哪里是世人所能辨识的呢!

薄衣麻线是佛法

【原文】

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云:“蒲华柳絮,竹针麻线。”

【译文】

僧人问:“什么是佛法的主要旨意?”法常禅师回答:“蒲花柳絮,竹针麻线。”

智慧小语

众人眼中深奥不解的佛法,在禅师眼里却如蒲衣柳絮般平常。其实这也正是事有难易,“为之,则难者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的道理。

禅界没有欲

【原文】

(又)问大义禅师:“欲界无禅,禅居色界,此土凭何而立?”禅师曰:“法师只知欲界无禅,不知禅界无欲。”曰:“如何是禅?”师以手点空,法师无对。帝曰:“法师讲无穷经论,只这一点,尚不奈何。”

译文

法师(又)问大义禅师:“欲界没有禅,禅位于色界,这里依据什么设立禅?”大义禅师回答:“法师只知道欲界没有禅,却不知道禅界没有欲。”法师问:“什么是禅?”禅师用手指点空中,法师无言应对。唐宪宗说:“法师能讲无穷的经论,只在这一点上,还无可奈何。”

智慧小语

禅界无欲,居于色界。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么禅亦是空了。有欲则无法修禅,只有皆空才能修禅。法师尚且不明白这个道理,也难怪世人茫然了。

眨眼错过一件事

【原文】

上堂:“若论此事,贬(眨)上眉毛,早已蹉过也。”麻谷便问:“贬(眨)上眉毛即不问,如何是此事?”师曰:“蹉过也。”

【译文】

总印禅师上堂说:“要说这件事,眨动一下眉毛,就早已经错过啦。”麻谷便问:“眨动眉毛即不去说,什么是这件事?”总印说:“错过啦。”

智慧小语

有些事情,错过一小会儿,也许就错过了一生。机遇往往就是这样稍纵即逝,故而要好好把握,莫待错过后方觉遗憾。

同类推荐
  • 和成功学大师学语言的突破

    和成功学大师学语言的突破

    在本书中,卡耐基指出,要突破语言的障碍,必须要学会:赞美的艺术,批评的艺术,幽默的艺术,沟通的艺术,说服的艺术,演讲的艺术,谈判的艺术。
  • 善待人生

    善待人生

    此书是培根多年反复锤炼、推敲、修改而成的经典之作。
  • 做你想成为的人

    做你想成为的人

    绝大多数人每天都会自问:“我将来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别笑,这个问题并不因为司空见惯而变得毫无意义,相反能够把人带入到一种对成就人生的焦渴状态之中。
  • 孔子给年轻人的77个处世智慧

    孔子给年轻人的77个处世智慧

    本书从为人、处事、交友、修养、成功等多个层面,解读了孔子最主要、最符合现代人需要的处世智慧。
  • 二十几岁要懂的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要懂的人生经验

    针对二十几岁年轻人的生存现状和容易犯的错误,以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说理阐明年轻人需要懂得和掌握的人生道理。这上百条行之有效的人生经验,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人生目标的设定、说话办事的学问、朋友圈子的经营、工作生活的平衡等,为处世不深的年轻人提供有效的参考,从而掌握好生存的法则,在成功的道路上健步如飞。
热门推荐
  • 灵皇邪主

    灵皇邪主

    浩渺大陆,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在一个叫靠山宗的小宗门,一名叫杨善金的弟子每次修炼的灵气都会不知为何消失,导致他被世人定义为废人。因为招惹了叶家弟子叶玉卿,被家族逐出家门。但在偶然的一天,善金被神秘光球砸中,偶得神秘传承,从此开始了脚踩各路天才,吊打各路圣子,绑架各家圣女的道路……
  • 散修马行空

    散修马行空

    从小立志做大侠的马行空,机缘巧合成了修真者。凭借修真功法笑傲江湖。仗着江湖义气,纵横修真。江湖中我道法通玄,修真界我武功无双。你修真为长生久视,我修真只为快意恩仇。若不痛快,活万年何用,若是快意,则夕死可矣!
  • 神开者罗明

    神开者罗明

    原神开罗明界十二天守神将头头元启年大战之后死了,但是居然重生在了一个超有钱的家庭。居然还结交了一帮原以为自己卖命的兄弟。在经过一系列的坎坷经历,掉血现场之后,不仅仅收货了自己圆满的爱情,友情,灭掉了自己当年的死对头,居然还拥有了神开罗明神籍!最终翎子恒破四方虚拟镜,修的超虚无镜之外的元镜!去到了镜外之境!
  • 至尊特工

    至尊特工

    特工的世界瑰丽多彩,神秘莫测,但特工也来源于最普通的人。本书讲述一名普通大学生,从一开始生活落魄,到创业打拼,但却机缘巧合进入华夏超级特工组的故事。不仅有主人公的奋斗历程,更有智斗国际间谍情报组织,捣毁毒枭大鳄,挫败国际恐怖组织的惊心动魄的故事,最终赢得最高国际特工荣誉,捍卫华夏安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牵灵

    牵灵

    灵魂出窍,去另一个空间,做另一个自己。师傅等等我……
  • 寻常传说

    寻常传说

    顾平安身具双脉,本是荒村一寻常人家之子,度过平常一生。然而世事难料,命运如棋,他只能向前,寻魔,觅妖,见鬼,看顾平安如何在乱世留下寻常传说!
  • 影后重生:神秘的鬼神大人

    影后重生:神秘的鬼神大人

    重生前的盛千凌傲慢无礼,行事张扬,是个以自己为中心的主儿;重生后的她,心思沉稳,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报仇!将那些设计她、陷害她的人得到报应。可谁知传闻中的鬼神大人扬言要成为她的护身符。遇上妖娆鬼神,盛千凌汗颜。他以他的方式宠爱着她,一场毒宠,蚀骨入魂!
  • 等春色满山

    等春色满山

    【甜宠】月华仙尊出远门,带回来一女娃娃,丢给女娃娃几套功法,还有一乾坤戒指的神器宝贝后。对着女娃娃道:“等这春色何时布满仙山,我便出来……”月华仙尊去闭关,留女娃娃一人在仙山。女娃娃定眼一瞧,满山白雪皑皑,“不就是等春天?这冬天都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 无限世界的心理咨询师

    无限世界的心理咨询师

    一个理论点满的心理咨询师在无限世界中了解人性的故事(起名简介废,希望各位看官看看正文)(除了第一个世界釜山行,其他都是原创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