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43000000053

第53章 明代(1)

门克新

门克新(?—1396年)秦州礼店所(今礼县)人【1】,明代名臣。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以秦州(今天水市)教谕秩满入朝,召问经史及政治得失,直言无隐,切中时弊,遂迁左春坊赞善。时绍兴王俊华以善文辞而授此职,明太祖朱元璋谕吏部日:“左克新,右俊华,重直言也。”此前,明太祖曾向赴朝教官询问民间疾苦。山西岢岚吴从权、浙江山阴张桓皆言“臣职在训士,民事无所与”,太祖怒日:“宋胡瑗为苏、湖教授,其教兼经义治事。汉贾谊、董仲舒皆起田里,敷陈时务。唐马周不得亲见太宗,且教武臣言事。今既集朝堂,朕亲询问,俱无以对,志圣贤之道者固如斯乎?”命放于边远之地,并榜谕天下学校以为鉴诫。自此,克新以亮直受重用,不数年,即擢为礼部尚书。

克新任礼部尚书不久,患疾,太祖命太医给药医治,不愈而卒。太祖十分惋惜,遣司礼监典簿杨马儿谕祭其家,亲作《谕祭门尚书文》,并命有司护柩归葬于故里。成化五年(1469年)右佥都御史、秦州知州秦弦建祠于学宫之前,数年后,知州傅鼐实又崇饰垣宇,并请华盖殿大学士李东阳作《门尚书祠堂记》日:“门公起儒学,登台辅,得千载一时之遇,非其材器足任其用,何可以幸致哉!……门误。巩昌为今陇西县,明初沿元代建置,为巩昌总帅府治所。门克新时代礼县尚未建县,为礼店千户所地,建县后属巩昌府管辖。故本传所谓“巩昌人”,当指巩昌境内公虽显,而功业未著以没,乡里之祀,诚有不可得而阙也。”

克新颇有文采,曾奉命作《长江万里图记》,深得太祖赏识,其文略日:“夫江之东流,上自锦城之西,下出三峡之口,过荆楚,越建业,而朝宗于海也。外则三江五湖,湘汉赣诸水皆会之,其夹岸群山翠绿,烟云万状。滥觞始自岷蟠,提封尽于吴楚,南条之大,直匹云河,物产之饶,富于幽蓟。其流萦回曲折,或自西面东鹜,则城邑在乎两岸之南北:或自北而南趋,则城邑在乎两岸之东西。可能通中国之漕舟,可明来番夷之献贡,浩荡汪洋,诚衡国之保障,湍瀚迅疾.实壮势于神京。所谓天堑之险,自古为然也。故在唐虞以冀州为王畿,而天下之来贡者,皆由(黄)河而后达冀,是河为众水之会要也。今我圣朝,海宇一家,而江为诸川之会要,亦独唐虞以河为众水会要之意。是图之作也,岂徙游目玩好之为哉!惟我皇上,慎固疆域。保民致治,无时不在心胸之间,俱见于此也。其励精图治之诚,抑亦至矣!是宜皇天眷佑,奄有四海,中土奠安,四夷臣服,而巩固皇图千亿万世,诚可谓后世圣子贤孙之龟鉴也。”

参阅《明史》卷139;

维《甘肃人物志》;《礼县志》

高斗南

高斗南生卒年不详。字拱极,陕西徽州(今徽县)人,明代良吏。

斗南相貌魁伟,声若洪钟,才思敏捷。洪武中被举荐授四川定远(今四川武胜县)知县,任上多有善政。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因受他人诬陷,被削职为民。当地百姓选举代表赴京为其申辩,历数斗南任职时的种种善政。明太祖下诏嘉奖斗南,恢复原职,并赐予袭衣、宝钞等,同时,对赴京上奏者赐给路费。斗南在定远任职九载,政绩显著。

朝廷下诏推举廉吏,全国数人中有斗南,将其列入《彰善榜》与《圣政记》,以为天下官吏楷模。后升任云南新兴(今云南玉溪市)知州,任职数年,百姓爱戴,不异于定远县。后以年老体弱乞归.不久病逝,终年70岁。

子高恂,字士信,博学能诗文。其父斗南乞归时,推荐时任礼科给事中的独生子高恂代己为新兴知州,明成祖允诺。恂任职给事中时,不避权贵,奏章屡上。时黄河清,作诗十章以献,成祖览后嘉奖。知新兴期间,曾协助大军征交趾(今越南)有功,年37岁卒于任上.成祖闻讣悼惜,赐奉政大夫。

参阅《明史》卷281;

张维《甘肃人物志》

景 清

景清(?—1402年)本性耿,讹传为景。真宁(今正宁县山河镇寨子村)人。明代名臣。

清少年聪明异常,读书过目不忘。就读国子监时,求览同学家传密书,相约次晨即还。翌晨,清谎称此书原为己有。讼于师,清当师之面背诵全书,只字不漏,师断书归清。清又实言与之相戏,将书还之,师友惊叹其才。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中进士。

清性耿介,尚大节,刚直不阿。先以榜眼授编修,后授御史。洪武三十年(1397年)春,太祖召见,命署左佥都御史。因奏疏字误,怀印更改,被给事中弹劾下狱。获释,奉诏巡察川、陕私茶,升为金华知府。惠帝建文初,任北平参议。同燕王朱棣相谈,言论明晰,颇受赏识,晋升御史大夫。此间,建文帝推行削藩政策,燕王公开反叛,率军南下,号称“靖难”。清虽追随燕王,但联络齐泰、陈子宁、黄子澄、方孝儒等人,起誓结盟,讨伐叛逆,力保惠帝。靖难之役,历时4年。建文四年(1402年)燕军攻陷应天(南京)城,惠帝焚死,朝臣死者甚众。齐泰、陈子宁、方孝儒等同殉国难,唯清幸免。

燕王朱棣即位,清还旧任,委曲求全,等待时机,以图报复。朱棣疑清有反抗之意。遇早朝,各官皆常服,唯清衣绯而入。朱棣见状.即起疑心。朝毕,清忽奋跃上前,冲向朱棣,为武士所执,朱棣命左右搜索全身,从袖中得一藏刀,责问欲何为?清慨然喝斥:“吾为故主报仇耳,可惜不能成事。”朱棣大怒,即命打牙割舌,清血喷御案皇衣,大骂至死,被剥皮实草悬于长安门,并辗转牵连,互相攀染。户灭九族,株累甚多,故里被焚,村落为墟,谓之“瓜蔓抄”。清甥刘国随清在京,闻清遇难,自知性命难保,自刎而死。

宣德间,宣宗诏天下纂修实录,真宁县儒学教谕王正考根据景清事迹,呈文祭祀,朝廷下诏追封清为太保、都御史,谥号忠烈。今真宁罗川建有“景公祠”,“榜眼坊”,县城东有“明都御史景清墓”,其故里寨子村有“都御史景清讲书台”等遗址。

清史学家查继佐日:“绯衣进刃,与荆轲献图绕柱俱厉,惜皆不成。而苍凉报国之意,千载并见。”

参阅《明史》卷141;

查继佐《明书》卷9(上);

张维《甘肃人物志》

些地

些地生卒年不详。藏族,卓尼杨土司始祖。

祖上为藏王赤热巴斤派往安多地区的征税大臣噶·益西达尔吉长子的一系,后定居于今四川省若尔盖县作格浪哇,些地、傲地兄弟出生在其地。为寻找宜农宜牧的地方,走出草地,过黑河,跨黄河,经作格曼玛(今夏河县境)至洮州境内的达高坡(今卓尼县申藏乡石山大族村北5公里),用松枝搭棚,定居拓垦,苦心经营,遂使人力、财力跃居当地各部落之首,并筑土堡用以自卫。其后又南迁今卓尼县木耳乡之雷马沟。当时佛教萨迦派在政治、宗教方面地位极高,些地为图发展,专程赴卓尼大寺朝拜,与大寺建立了施主关系,受到寺院的鼎力支持,遂成为卓尼头人。

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沐英征讨三副使之叛,些地率部从征;水乐二年(1404年),收服迭部沟十八旗;后又在守护茶马司及戍边中屡立战功。永乐十六年(1418年)专程进京朝贡,诰封正千户,并授世袭指挥佥事、武德将军。从此,成为集神权、政权、族权为一身的卓尼第一任世袭土司。

些地之后至第五代土司旺秀,于明正德年间进京朝贡,赐姓名杨洪,返回后始设官治于卓尼。杨洪之子杨臻在袭职后,利用卓尼两山之便,修筑了船形城垣。土司制度历经明、清、民国时期,先后承袭20代,延续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是甘肃境内承袭时间最长、管辖范围最大的土司,对洮、岷地区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阅《甘南州志》;

《卓尼县志》

赵安

赵安(?—1444年)狄道(今临洮县)人。元陇右吐蕃将领赵阿哥潘之后。明代西北良将。

安出身地方首领世家。从兄琦为土指挥同知,坐罪死,安被谪戍甘州(今张掖市)。永乐元年(1403年)向朝廷进贡马匹,被授予临洮百户土官,出使西域。后从官军主力北征元蒙古,累功晋职为都指挥同知。

宣德二年(1427年),松潘番族反叛,安充任左参将,从总兵陈怀讨平,升任都督佥事。朝廷欲出兵讨蒙古兀良哈部,命安率所部赴京师,会兀良哈遣使来朝,遂令安回原地狄道。又奉命出使乌斯藏(今西藏),宣德四年(1429年)还。宣德五年(1430年),又以左参将从都督史昭征曲先(在今酒泉西南)地方叛乱势力,多有斩获。九年(1434年),朝廷内官宋成等出使乌斯藏,命安率1500人护送至乌斯藏孔道之毕力术江而返。随侍郎徐唏出塞讨伐蒙古势力阿台、朵儿只伯,有功。

正统元年(1436年),晋都督同知,充任右副总兵官,协助平羌将军任礼镇守甘肃。翌年,与将军蒋贵出塞击敌。正统三年(1438年),又与王骥、任礼、蒋贵等将分道进军,至刁力沟执元蒙古残余势力之右丞、达鲁花赤等30人。安以功封会川伯,食禄千石,赐铁券。翌年,移镇凉州。安家临洮,姻党亲故多侵盗不法,在凉州又多招无赖为僮奴,副使陈斌、御史孙毓劾弹,英宗以安有功皆诏不问罪。正统九年(1444年)二月卒。

tt安勇敢有将略,与(蒋)贵、(任)礼并称西边良将”。英宗所赐铁券略日:“都督同知赵安,以刚勇果毅之资,事我皇曾祖,多效劳勤.继事皇考,益著边功。朕嗣大位,适西鄙未靖,命尔整饬边防,率师备御,乃能摅忠奋勇斩馘俘虏,其绩茂焉。……仍与尔誓:除谋逆不宥,其余若犯死罪,免尔壹死。于乎位不期骄,禄不期侈,益逊乃志.持乃禄,朕无忘尔功,尔亦无忘朕训。”

安子英为指挥同知,立功,晋都督同知。后子孙相继为世袭土指挥使,清代移居南川(今渭源县会川)。历经明、清两代,直到民国时始改土归流。明英宗赐《会川伯铁券》今存。

参阅《明史》卷155;

张维《甘肃人物志》;

《渭源县志》

班丹扎喜

班丹扎喜(1377—?年)或译作班丹扎失、班丹扎释。藏族。岷州(今岷县)人。俗姓后,当地俗称后法王。明代名僧。

出身于洮岷地区藏族政教首领后朵儿只班家庭。父藏波班,曾任地方民政官员。15岁时,在当地名僧仲钦巴班丹嘉措处披剃出家,22岁时受具足戒。永乐二年(1404年)作为仲钦巴的侍从,于南台觐见成祖。永乐三年(1405年)被朝廷派赴脱思麻(多麦)的扎沃泽岗迎接西藏名僧哈立麻得银协巴,并任其翻译。哈立麻到京后,被任为侍从,后随同哈立麻前往康藏。在西藏期间,在宗喀巴大师、贾曹杰、哈立麻得银协巴、大乘法王昆泽思巴、达陇葛举派曼殊师利、萨迦派哦巴系贡噶藏等名师处学习各派教法,对萨迦、噶玛巴、帕木竹巴等派做了大量工作。永乐九年(1411年),道路传说阐化王扎巴坚赞违背明廷意旨,将派大军征讨,他驰赴京师,恳求成祖原宥,使西藏避免了一场战祸。永乐十一年(1413年)再返西藏。

永乐十九年(1421年),被任为明廷中央政府僧录司右阐教。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又奉命赴西藏,审验大宝法王哈立麻的转世灵童,成为执行中央政府审验敕封大喇嘛转世制度的第一人。宣德元年(1426年),敕封为净觉慈济大国师,赐金印、金法冠及诰命等,并令礼部扩建京师春华寺(大隆善寺)让其居住。在京师,常用汉语演教,受戒弟子中不仅有汉族地方官员,亦有南印度人。

早在永乐十六年(1418年),他即在岷州城东梅川锁子山修建重广寺(藏称曲德寺)。宣德三年(1428年),他给宣宗帝后等授大轮灌顶,宣宗皇帝为褒奖他在西藏的功绩,特颁敕书,派遣官员负责扩建重广寺,并题赐寺额为“大崇教寺”,颁御制《修大崇教寺碑文》。扩建巾,计征派地方大小官员100余名,各部落大小官员200余名,各种技工2110名,军人及差役2005名,共建成大小佛殿10余座,廊房6列,佛堂60间,钟楼、僧舍200余间。派有官兵50名常驻守卫。寺内既有藏传佛教的藏文《甘珠尔》、《丹珠尔》等大藏经多部,还有藏区苯教的藏文《大藏经》以及汉文版各部佛经。后他又请准在岷州茶埠峪建成大崇教寺的下院——国觉寺。

宣德十年(1435年)宣宗去世,英宗继位,召他人京举行“荐扬大斋”.特颁诰印,加封为宏通、妙戒、普慧、善应、慈济、辅国、阐教、灌顶、净觉西天佛子、大国师。正统八年(1443年),由他出面申请,为全国僧人颁发度牒3.7万余张。景泰三年(1452年),他75岁时。被封为大智法王。

他精通汉藏语文,曾译《喜金刚续第二品释》等为汉文。大崇教寺除他外,他的侄儿绰竹藏卜被封为净觉慈济大国师,他的弟子释迦室利被封为灌顶净觉佑善大国师.锁南领占亦封为大国师。他之后,继任国师的有绿竹尖挫、丹子达节等,居圆觉寺,世代承袭相沿为地方土司官,直至1913年始改土归流。

大崇教寺在今岷县梅川乡马场村北半山台地上,主建筑毁于清同治年间,现存经堂五间及《御制大崇教寺碑》汉、藏文碑各一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参阅清康熙《岷州志》;

吴均等译智贡巴·贡却乎丹巴绕吉《安多政教史》

毛忠

毛忠(1394—1468年)字允诚,初名哈喇,西垂(今永昌县)人。祖籍四川,曾祖哈喇歹移居西垂。明初率众自武威归附明,任职千户,遂隶籍凉州扒里扒沙(今古浪县大靖镇)。忠父宝移居永昌,为百户。忠为明代西北良将。

忠年20岁时袭父职。膂力过人.善骑射。常从成祖朱棣北征蒙古。宣德五年(1430年)征蒙古曲先部有功;八年(1433年)征亦不剌山,擒元残余势力之少师知院等,后连续出征,皆有擒获,升指挥同知。

正统三年(1438年)从征朵儿只伯,先登陷阵,擢都指挥佥事。正统十年(1445年),以驻守边防劳绩,晋同知,始赐姓毛氏。后从征收捕沙州卫都督喃哥部落,徙之关内,晋都指挥使。正统十三年(1448年),率师至罕东(今敦煌西)卫,擒获喃哥弟伪祁王锁南奔及其部众,擢都督佥事,始赐名忠。不久,充任右参将,协守甘肃。

景泰中(1450—1456年),被诬暗通瓦刺,被调往福建,家属徙置于京师。英宗被俘于瓦剌时,知其实情,及英宗复辟,即召还忠。乃擢都督同知,充任左副总兵,镇守甘肃。英宗廷见忠,慰谕甚至,赐玉带、织金蟒衣。

天顺三年(1459年),在镇番(今民勤县)大破入侵敌兵,以功晋左都督。天顺五年(1461年),蒙古孛来部以数万骑分侵西宁、庄浪(今永登)、甘肃诸道,入凉州(今武威)。忠鏖战一日夜,矢尽力疲,敌来势益众,军中皆失色。“忠意气弥厉,拊循将士,复殊死斗”。敌退去,忠竞全师而还。天顺七年(1471年),永昌、凉州、庄浪塞外诸部族屡为边患,忠与总兵官卫颖先后讨平,以功封伏羌伯,增禄百石。

成化四年(1468年),固原满四反,西北震动。忠奉诏往讨,为流矢所中,卒,时年75岁。从子海、孙铠前去救忠,亦战死。

“忠为将严纪律,善抚士。其卒也,西垂人吊哭者相望于道”。赠侯爵,谥武勇,赐予世券。弘治中(1488一1505年),建忠义坊于兰州,以表其里。又建武勇祠于甘州(今张掖市)城东,春秋致祭。永昌县毛卜喇村故里毛武勇公家祠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时尚存。

孙锐,世宗时以伯爵镇湖广,卒,谥襄威。

参阅《明史》卷156;

张维《甘肃人物志》张骥

张骥(?—1449年)字仲德,安化(今庆城县)人。明代名臣。

永乐中(1403—1424年),由乡荐举入国子监为太学生。宣德初(1426年)授为御史,巡按江西、福建,以仁惠廉直受称颂。

同类推荐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上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经济导师。威廉·配第、比埃尔·布阿吉尔贝尔、弗朗斯瓦·魁奈、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安·杜尔哥、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巴蒂斯特·萨伊、罗伯特·欧文、、卫、李嘉图、让·西斯蒙第等。
  • 张学良幽禁秘史

    张学良幽禁秘史

    《张学良幽禁秘史》描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最具传奇色彩的将军,在改变历史进程之后,身遭恶运,历经半个世纪幽禁岁月的人生实录。它交织着成功与牺牲,光辉与惨淡,感奋与忧郁,布满着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马尔克斯:活着为了讲述

    马尔克斯:活着为了讲述

    他是举世闻名的文学大师,《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传世巨著的作者,被誉为“20世纪的文学标杆”。同时,他也是一个爱讲故事的孩子。他想说的是:爱真的存在,幸福真的可能,死神也会败在幸福手下。他是加西亚·马尔克斯。《活着为了讲述》是加西亚·马尔克斯惟一自传。这一次,他亲自讲述自己的故事。“二十二岁的最后一个月,陪母亲回乡卖房子”不仅是这本书的开篇,也标志着马尔克斯文学生命的开始。正如他所言,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从杜甫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写到他所创作的大量流传千古的著名诗篇,再现了这位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坎坷、波折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并从中学习他那种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始终都能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的崇高品格,以及他那种遭遇磨难后一直都未曾动摇过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可以对他的诗歌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 朱元璋

    朱元璋

    活剥人皮,挑断脚筋、剁手指、砍脚、断手、钩肠、割生殖器……一幕幕令人毛骨悚然的行为,竟然出自一个丑奇无比的放牛娃,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之手。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朱元璋。本书为传记,描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其出身贫寒,少年为地主放羊至参加农民起义后,成为“洪武”皇帝并采取一系列安民政策,揭示了其伟岸的一生。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又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地朱元璋。
热门推荐
  • 异世之掌御诸天

    异世之掌御诸天

    “诸天世界,修炼一途由弱至强分十大境,故有‘弱三强五超级二’的说法,所以像我们这种力举万斤,还在锻体境埋头苦修的人,在强者如云的诸天世界就如同那蝼蚁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刮起一阵大风就会吹的无影无踪”王大牛看着旁边的躺在地上的诸葛御天缓缓说道。躺在略显潮湿的草丛上,嘴里咀嚼着苦涩的草根,诸葛御天那乌黑眼眸深邃的望着天空喃喃自语到“草蛇可化龙,山鸡可成凤,蝼蚁总有一天可登临诸天”。“这一世,必将掌御诸天”诸葛御天双手环抱天空,撕声呐喊到。
  • 狐妖是红娘

    狐妖是红娘

    新婚当夜,表哥小叔华丽丽的来抢婚,寒魅雪:“表哥,求放过啊,小叔我一点儿也不幸福,“幸福?本少让你幸福。寒魅雪:”…”,几年后,小包子说:“妈妈他们谁是我爸比呀?”
  • 重生之美丽商城

    重生之美丽商城

    林浅浅一辈子碌碌无为当她想挣扎的时候才发现她已经深陷泥潭一觉醒来重回自己童年,以为自己已经很幸运了哪知还带了个商城,上辈子二十多岁的身体三十岁的脸这一次她一定把握好自己的一手好牌
  • 缘定三生:彼岸花开

    缘定三生:彼岸花开

    相传三生石为女娲补天的顽石所化,掌管三世姻缘轮回。不知何时起,三生石下,忘川河旁,灵魄初生。千年之后,遁入人间界......
  • 复联HP黑暗中起舞

    复联HP黑暗中起舞

    在我看来,杰西卡和埃琳娜就是那种虽然没有观众,但是仍然可以在舞台上起舞
  • 养成斗罗

    养成斗罗

    剑陨,意外吸收陨裂剑器外附魂骨,起死回生。霸占娇妻宁如是,问鼎强者封号斗罗。【上架后三更,周末四更到五更】
  • 豫章漫抄

    豫章漫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补天觅域

    补天觅域

    天道混乱,魔族暴动,人间生灵涂炭,战争四起。我到底是谁?毛毛虫可以化为神龙?你要追随我一生?这是既可悲有可喜的结局,这也是最真实的结局,等到最后你会发现上苍不会同情任何人,有时候努力并不会使你变强,因为你的方向从一开始就是错的。且看言九补天机,寻圣域,铸巅峰!
  • 偏不愿

    偏不愿

    火光滔天,直刺苍穹,圆月也染得通红。大地正在燃烧,滚滚浓烟遮蔽了半片天空。金漆玉筑的奢华宫殿转瞬便被炎浪淹没,亭台楼阁也没幸免于难,所见之处无不是烈焰涌动、火星飞舞。但火并非就此满足,它沿着回廊一路远行,最终止步于白玉殿前。白玉殿于宫殿群中虽显玲珑,却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个,只因它是王后的寝宫。现今殿内横着十几具尸体,散发着令人呕吐的恶心气味,原本莹润通透的地板已被血垢铺满,折戟断剑散落其上。一个长身玉立男子从正门奔入,看见这一幕,眼眶红了。杂乱之中他寻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她静静趴在案上,似乎只是在午憩。男子走上前去轻轻呼唤:“阿柔。”,没有应答。泪从男子眼眶漫出,他跪坐地上,将女人轻轻放在他大腿上。这张美丽的面孔离他很近,却又离他十分遥远,灰白成了女人的主色调,只有两片精致的唇瓣是紫的,而那双闪耀如星辰的眸子已凝固住,永远不动了。男子的心像是被无数针扎过、无数蚂蚁撕咬过一般,与此同时也种下了一颗名叫仇恨的种子,谁也没料到那盛开的花有多么可怕。
  • 火影之忍者卡卡西

    火影之忍者卡卡西

    夜晚,晚风轻拂,轻轻的吹动着他的刘海,星空上的明月很是耀眼,那看似小巧的星星也镶嵌在旁边.在这样的夜晚,他静静的一边品着苦咖啡,一边看着这夜晚的天空想着他这失败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