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41100000027

第27章 以打求和(8)

三是武器落后,军无斗志。他们用的是已被淘汰的英国马枪,每枪只发几颗子弹。由于西藏尚武爱枪,丢枪之事时有发生。西藏地方军为防止枪支被盗,把所有枪支捆在房内的立柱上,白天派人看守,晚上大家围着枪睡觉。风声紧了,才把枪从立柱上解下来。因此,有些枪锈得栓都拉不开;四是纪律松弛,欺压百姓。老百姓的日用家什,只要西藏地方军看得上眼,就要白白被征用。军官们出行,都要让头人派“乌拉”,不给工钱不说,反而让支差户给他们一二块藏洋的“上马费”。更有甚者,驮牛支完了差,就被他们宰杀吃掉了,支差的人只有抱着牛骨头大哭着回家。有的军官闲来无事,专门到各村寻花问柳,看见哪个女人漂亮,就得去支“喂马差”。还有的军官走着路,就把一颗子弹扔在某个女人面前,这个女人就得赶紧把子弹捡起来给他送去,否则便会有大祸临头。

如此军队,怎能和强大的人民解放军对抗。

解放军的一颗颗炮弹,拖着长长的蓝色光尾飞向西藏地方军。深夜渡江潜伏在西岸的战士,也冲过乱石滩,呈半圆形犄角之势逼近西松贡。只听到一声巨响震耳欲聋,一座碉房被击中,一片炽红色的烟雾迅速在四周扩散,土屑、木片、石块被抛向空中,又雨点一般落下来。十几个藏兵双手举枪,从一堆燃烧着的废墟中拱出来。

炮击停止,但战斗仍末结束。靠西侧碉房内的藏兵拒不投降,开枪打死了解放军三名战士。战士们声嘶力竭地大叫着:“烧死他们!为战友报仇!”嗵嗵几声,一排火箭筒射过去,碉房成了一片红色的火浪。藏兵们哭喊起来,过了一会儿,才从冒着浓烟的屋子里扔出几条被烤焦了的马枪。紧接着,有七个藏兵从火焰滚滚的门洞里,僵尸般地钻出来。因烟熏火燎,他们一个个都像黑鬼,有的衣服在燃烧,有的头发上还冒着袅袅青烟。七个藏兵一起匍匐于地,磕头谢罪,一个只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直吓得浑身筛糠,嘴里嘟嚷着什么,并举着双手不断作揖。面对杀害战友的凶手,解放军战士强压怒火,安慰、开导俘虏,告诉他们不要害怕,投降不杀,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纪律严明,优待俘虏。

竹巴笼一役,消灭敌人一个连,缴获马枪20余支,机枪一挺。第二甲本帕卓和他的司号员被打死在屋后的野地里。帕卓穿着一身袖口镶红边的英国劣等呢子军官服,一只耳朵上戴着一个大金耳环,胖胖的黑脸半侧在一摊紫红色的散发着腥臭的血泊之中。

解放军乘胜追击,从竹巴笼直插宁静。

空子顶是解放军经过的一个较大村落,有几十户人家。小麦刚收割完,仍有一群群灰白色的麻雀盘旋在麦田里。村口,在一块用阿嘎土打成的晒麦场上,藏胞们早已架起了11口大铁锅,正为部队烧水煮茶。20多只红冠大公鸡、6背篓鲜核桃和三大堆圆根堆在大路边,这是藏胞们用来慰问解放军的。部队刚到村口,莽岭喇嘛寺附近几十个村的头人和代表就围上来,索要文字证件和《入藏守则》等石印宣传品。整个村子处于一种节日般的欢庆之中。

驻扎在莽岭的西藏地方军,听说解放军武器先进,英勇善战,百发百中,以一当十,便一个个吓得脸色发黄,双腿发抖,甚至来不及把军需物资运走,就仓惶逃窜。西藏地方军共丢下糌粑102袋,烧柴数百斤,还有弹药多箱。

一位藏族老阿妈献给部队一首歌:

解放军是从东方飞来的神鹰。

你们经过的地方,

牛羊肥壮,五谷丰登。

你们落足的地方,

百花盛开,天朗气清。

你们的到来,

是我们的造化。

是我们的福气,

我们怎能不从心里喜欢这样的军队。

我们怎能不热情欢迎这样的军队,

我们怎能不用最美的山歌去歌唱这样的军队!

路上,不时有零散的藏兵主动跑来缴械投降,并索要一张解放证。解放军将缴获的枪支、马匹和其他财物,全部发还本人,同时还发一张释放证和3块银元。这是一个藏兵15年的收入。许多藏兵手捧银元,泪如泉涌,不仅不回家,还要参加解放军。

10月11日,157团三营及53师指挥部到达古树。这里距宁静县城还有不足一天的路程。古树物产丰富,曾是大商人邦达多吉的旧居,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如一条洁白的哈达,轻柔地飘向远方。

部队在一块刚收割过的麦田里搭起帐篷,安营扎寨。一阵阵麦草的香气随风荡漾,沁人心脾。这是一种家乡的味道。勾起许多战士丝丝缕缕的乡愁。有迹象表明,宁静的西藏地方军正在进行某种新的动作。解放军几个参谋正伏身在一个长满荆棘的高坡上,望着远方。在空气微妙的震颤中,一个重要的时刻到来了。驻守宁静的西藏地方军九代本德格色·格桑旺堆决心起义,此刻,他正率一班人马向古树走来。山路弯弯,黑影里格桑旺堆的身影显得魁梧而高大。他浓眉大眼,身穿深黄色毛呢藏装,足蹬黑皮高筒马靴;棕红色的脸膛显得很宽很胖,左耳挂着一个足有半尺长的翠绿松耳石大耳坠,右耳戴一个宝石镶嵌的银质小耳环;还戴了一幅茶色墨镜。他这身打扮非常古老,并有自相冲突之感。

跟在他身后的,除几个侍从外,还有胖胖的第一代本贡布和一个叫伯尔的英国人。

在路上,他们遇到了解放军的一支小部队,并被带到了一个宽敞的房子里。格桑旺堆表示:他将无条件地放下武器。

夜风一阵紧似一阵。当夜,就在解放军营地的一架军用大帐篷里,双方就九代本起义事宜进行了磋商。

帐篷出口,点燃了三支牛油蜡烛。帐篷内有两个行军床当成坐垫;并排的马驮子上摆上几个搪瓷茶缸,当作条桌。双方就在这里入座。烛光摇曳不定,在每个人脸上晃动着。

部队代表开门见山地说道:

“格桑旺堆先生,我们遵照中央人民政府的政策和号召,进军西藏,解放西藏,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一贯主张用和平的方式解决西藏的问题。然而,噶厦政府却听信帝国主义的挑拨,拒绝和平解放西藏。因此,他们应对目前的局面负完全责任!”接着,他又简要地阐明了我党解放军进军西藏,解放西藏,保卫国防,统一祖国,团结西藏包括一切上层爱国人士在内的广大僧俗人民的方针,以及中央人民政府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各项入藏的规定。

通讯员端着一小锅开水走进来。他很快把几个茶缸添满,又端到客人面前。格桑旺堆早已摘掉了墨镜和大耳坠,使他看上去顺眼了许多。他的嗓音很浑厚,但因情绪激动而显得声音沙哑。他说:“藏汉本是一家人,有事好商量,应化干戈为玉帛,打下去对双方士兵,对西藏人民都不会有什么好处。”

喝着茶,格桑旺堆说起了自己准备投诚的经过。德格色·格桑旺堆于1946年被噶厦任命为西藏地方军第九代本,驻防察雅,1947年移守宁静。1950年,解放军进入甘孜地区后,作为老熟人,夏克刀登从甘孜给格桑旺堆带信说:“共产党已到甘孜。共产党的根本目的是要解放全国受苦受难的人民。红 军长征时,朱总司令路过甘孜,对我施恩甚重,我准备去北京,希望见到朱总司令。”没过多久,平措旺阶又通过医生强曲给格桑旺堆带来了解放军印发的各种布告。与此同时,他派往康定的采购员格加也返回报告说,与解放军相遇,只要说明自己是藏族,解放军非常亲热友好,并且备加保护,帮助他安全回到西藏境内。来自多方面的信息表明:解放军是一支全新的军队,是为西藏人民谋利益的。据此,格桑旺堆向当时的昌都总管拉鲁上书:“据传孜恰土登加布与孜本夏格巴已赴京和谈,如属实,乃和谈、武攻不可并举。倘若有在边界与对方联系和解意图,需要我出面,我也愿意前往。”和平的思想悄悄在这位代本心中萌芽了。

早年,格桑旺堆在江孜英国人开办的学校里读过书,英语说得不错。他用藏语继续讲着自己的故事。竹巴笼失守,第九代本秘书侠吾多吉和宁静宗宗本玛恰相继逃跑。西松贡的守军陆续跑回来,向格桑旺堆叩拜长头,并说:“竹巴笼被炮弹击中的情景,如山崩如地裂,没法不让人双腿发软,我们实在无法坚持,请代本老爷做主!”格桑旺堆召开了一次头人会议,他说:“我们本是承蒙甘丹颇章政府恩赐为生的,理应以身殉职。但眼下实难完成任务,拼又拼不过,逃又没处逃。要逃走么,无非是朝拉萨、昌都跑。要去拉萨,需经扎西达桑桥,而此处已被解放军堵住。若去昌都,昌都必然有更多的解放军包围。况且我们拖儿带女,行动困难。因此,不管怎么考虑,都没有与对方议和更好的计策。”众人点头称是。

格桑旺堆挑选了三名精干的侍从随行,去见解放军,并带上如本贡布。他们把长枪换成短枪,备好马鞍,整装待发。格桑旺堆想,都说解放军好,但不知究竟怎么样?也许会把我们带往巴塘一带?万一如此,藏币在那里不能流通,不如带上两褡裢麝香,以备急需。就这样,他不顾众人的劝说,来到解放军营中。

“眼下解放军已渡过金沙江,进入这一带,本人只是奉命驻守防地,既没有同国家开战的能力,也没有与解放军较量的念头,因此今天特来商议和解。在这以前,发生了一些向你们开枪的事件,请把应得的惩罚加到我的头上。现在,请解放军直入我的代本所在地宁静,我已经打开了城门。并命令士兵交出全部枪械。”

格桑旺堆这一番话说得很诚恳。

当解放军代表问他有什么要求时,他说:

“我没有更多的要求。只希望看在我主动议和的份上,答应如下几点:一、保障我的部下全体官兵的人身安全,照顾解决他们的衣食住行问题;二、我本人有三个子女,请求保送他们到内地学习,关照他们未来的前途。三、允许我个人做一名普通老百姓,最好允许我去内地参观学习。请你们相信,西藏人是有诚实美德的,如果他愿意,您就是要他的脑袋,他也会立刻给您摘下来。”

大家都笑起来。帐篷内的气氛轻松而和谐。格桑旺堆的情绪也完全放松了。他端起茶缸,小口地喝着开水,并向藏语翻译格桑询问茶缸上“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红字是什么意思,偶尔,他也吸一口鼻烟。

约半夜12时,商谈结束。

双方决定:明天早晨由第一如本贡布先去宁静,把九代本全体官兵集合起来,听候安排,并将甲本以下人员的枪支集中在一起,暂由解放军派人收缴封存。九代本及其他随行人员,同我部队一起前往宁静。

10月12日下午一时许,157团3营在德格色·格桑旺堆陪同下到达宁静。与此同时,一、二营向宁静以西以北迂回的部队,也由九代本第二如本迎进城区。至此,昌都战役中的南线集团正式解放了宁静古城。

宁静,没有任何现代城镇的特点。

它肮脏、低矮、贫困。西藏地方军九代本的军营和宁静喇嘛寺几乎占据了小镇的大部。它们蛮横地把20多家民居和一两家小商店挤压在城东北的旮旯里:这些房子又旧又破,东倒西歪,恰似一群驼背的侏儒,任凭风吹雨打。一条所谓“街道”,长不过50步,宽不过10尺,坑坑洼洼,人畜的粪便随处可见,散发着恶臭。一阵阵野风旋转而来,飞沙走石裹挟着柴屑、碎叶、毡片和成团的牛羊毛,满城乱飞。

在解放军进城这天,所有居民倾城而出,黑压压一大片挤在路的两旁。当格桑旺堆陪同部队进入城区的时候,冷不防从欢迎的人群中冲进一个人来。他满身是麦草,脸上是一块块污垢,头发乱得像一团被谁踩过的黑牛毛,卷曲的长胡须上粘着鼻涕。

他一见格桑旺堆就诚惶诚恐地伏下身来。解放军的翻译格桑拦住了他。他斜了部队首长一眼,悄声说道:“请给我一张释放证吧!我是在竹巴笼被打散逃回来的藏兵,我拱在山上一垛麦草里,躲藏了两天两夜,不敢露面,一怕被解放军捉住杀头,二怕老百姓脱我的衣服,我们平日里做的坏事太多。后来听一个从江东过来的生意人说,只要跟解放军讨一张释放证,就会永远平安,比你胸前的护身符管用多了。”格桑把他拉起来,告诉他:“九代本已经宣布起义了,这是你们全体官兵的爱国行动,解放军欢迎你们,不用发释放证,你赶快回军营吧!”

10月14日,在宁静宗政府的一间房子里,53师副政委苗丕一正式接见了格桑旺堆。

苗丕一个子高挑,不苟言笑,嘴角上有一道伤痕,使他显得冷竣而刚毅。这天,他的心情极好,因而脸上浮现着微笑。他的讲话很有力度:“代本先生,您率领九代本全体官兵归向祖国的正义行动,我已报告了张司令、刘司令员和毛主席、朱总司令!按照他们的指示,九代本依然保存建制,官兵原职不动,待遇和人民解放军一样。关于枪支问题,等官兵经过短期学习和教育之后,仍按原数发还大家,而且将来还要改编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部分……”

接见前后历时一个半小时。

10月18日,格桑旺堆致电刘伯承,并转毛主席、朱德总司令,表示愿意服从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为解放西藏贡献力量。电文如下:

西南军政委员会刘主席转北京中央人民政府毛主席、朱总司令:

西藏人民在帝国主义及反动当局的长期统治压迫下,深受痛苦,无法解脱。解放军这次进军西藏的目的,已由各地亲友谈话知悉,是为了帮助西藏人民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下解放出来,使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家庭中来,决不像满清政府和国民党反动派那样统治西藏,实行大汉族主义,并且风俗习惯依照西藏人民的要求和需要办理,有民族自治政府。以前我们对于帝国主义侵略西藏深以为恨。但我们西藏地广人稀,文化落后,又加以帝国主义的挑拨离间,无力反抗其侵略势力。中央人民政府、人民解放军为解除西藏人民痛苦,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而进军西藏。只有人民解放军为兄弟民族的解放,才会这样做,其他是不会的。因此,我门毅然脱离反动阵营,回到自己的大家庭来,与解放军携手为解放西藏人民而奋斗。目前,更希望所有西藏官兵速与解放军合作,为本民族解放与巩固西南国防、保卫祖国、保卫世界和平而奋斗,务盼别走歧途。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解放军的纪律、政策,和以往听到的一样,内心极为高兴,觉得我们走的路是唯一最正确的路。并望在各首长的领导下,努力学习新知识,为人民事业而奋斗。

达当(第九)代本格桑旺堆及全体官兵

10月18日于宁静

刘伯承于当日即复电:

格桑旺堆先生并转九代本全体官兵:你们深明大义,毅然高举义旗,站到人民方面来,使宁静得以和平解放,人民生命财产免遭无谓的伤亡和损失。

闻讯之余,甚为欣慰,特电慰问。并希力求进步,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号召西藏地方军官兵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家庭中来。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胜利解放西藏,使藏族同胞早日摆脱帝国主义势力的侵略,逐步地把西藏建设成为幸福的乐园,并巩固西南国防。

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

10月18日

同类推荐
  •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金色的阳光洒在家中的阳台上。我一边听着那些关于青春的歌碟,一边翻看着我青春时期所写的一些文字。那些已经泛黄的文字记录着我的成长,我的奋斗以及为青春而流泪的岁月:合川八年,永川八年,重庆八年……突然发现自己已人到中年,青春已经逝去,青春终将逝去!于是就有了一种强烈的冲动,要把这些虽已泛黄却是透着青春气息的文字收集整理出来,编成一本集子: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 诸子学略说

    诸子学略说

    本书以《诸子学略说》和《诸子略说》为主,汇集太炎先生论诸子之大部分文字,精心编辑点校而成。太炎先生治学,贯通经、史、子、集,其于先秦之儒、道、墨、法等家学说尤有深入研究,其论诸子之是非得失,每有独到之见解,而又能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本书为太炎先生治诸子学之毕生心血,实为先秦诸子思想入门之最佳读物。
  • 歌德谈话录

    歌德谈话录

    《歌德谈话录》是歌德的学生爱克曼辑录的关于歌德的言论和活动的散文集,涉及文艺理论、创作实践、美学、哲学以及日常生活和处世态度,记录了歌德晚年成熟的思想和实践经验。
  • 生命中那些柔软的慰藉

    生命中那些柔软的慰藉

    本书是一本随笔集。第一辑生命中这样那样的风景,展示了人生、生活、生命历程沿途的无限风光,有悲欢离合,有生死歌哭,有生命体悟,有生活感念;第二辑有TA在,是种多么温暖的力量和第四辑生命中那些柔软的慰藉,则记录了在作家人生历程中亲情、爱情和友情的力量;第三辑氤氲的茶香润心田,则是对世间百态、人生万象的认知与评判;第五辑我和美食有个约会,表达了作家对生活的热爱和诸多美食的回忆,体现了生活情趣,回溯了生命况味。
  • 不安之书

    不安之书

    《不安之书》,也曾译作《惶然录》,是葡萄牙著名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晚期随笔结集,也是一部未完成之作。里面的许多篇章也不像已经完成的篇章,甚至还有留着空白等待填补之处,但是全部加起来,却能完整地描绘出一个人的灵魂。此次是《不安之书》完整版中文译本首次面世。对于喜欢佩索阿的读者来说,这本《不安之书》就是他在华语市场上失落已久的经典之作,又将打开一扇我们窥见佩索阿浩淼哲学宇宙的大门。
热门推荐
  • 汉魏六朝风云人物大观

    汉魏六朝风云人物大观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本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基本涵盖了从上古至清代的主要人物。这些人物至今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因为他们根植于中国灿烂的文明史的肥沃土壤之中,并时时给我们精神上以营养。本书既可作为大中学生的课外读物,也可作为案头必备的工具书。请记住,翻开本书,就是翻开了历史。
  • 王爷的罪奴

    王爷的罪奴

    她,有着不堪的前世。为了凑钱给母亲治病不惜出卖自己的肉体。终于可以摆脱这种生活的时候却化作一缕孤魂来到陌生的时空等待她的是更不堪的耻辱和一身的罪孽...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保护不了自己的女人大婚之时,新娘却在王府被人强.暴抱着奄奄一息的她他发誓要让始作俑者生不如死...
  • 三皇绝

    三皇绝

    “开元道藏,窥视天道;太平要术,天下兴亡!”五代另十国,唐宋之间一段“自由散漫”的时代。黄巢这把刀,将残唐这锅“粥”彻底搅乱,四方“诸侯”趁乱将州县往自己的“碗”里装。短短五十四年,天下唯一个“武”字,拳头软硬“宁有种”呼?。这段历史将人性种种发挥的淋漓尽致,强者辈出,神妖沓来。这段史:难写,你未唱罢我登场,一团乱麻;难表,恃强互逞多,英雄大义少;难留,渡出乱世弃道义,少有见著未来人。然而,人在困苦多求索,五代与人世是磨难,与佛道却是升华。此一本书,尽力还原真实历史。“驰骋九州幻梦,拳剑当笑我痴。”
  • 星星的夜晚

    星星的夜晚

    初三那年,许杲表白的前一天晚上,无意间听到陈遇白与损友之间的谈话“你喜欢许杲吗?”“不喜欢,我们只是好朋友。”许杲的心死了,死在那个没有星星的夜晚。谁也没想到第二天陈遇白就转学了。五年后,谁也没想到竟是这样的相遇。——哪有什么数不尽的缘分相遇,不过是另一个人绞尽脑汁的算计而已。
  • 诸天之虫族邪神

    诸天之虫族邪神

    先是成为了虫巢意志,后来又带着小弟们加入了旧日支配者的队伍,唯一的问题是,“小泰伦,有俩新人加入,他们说和你认识。”“WAAAAAGH!”为什么这俩绿皮也跟来了,这是一个泰伦虫族以及欧克合作,一起砍翻世界的故事。
  • 追梦德云从车祸汾河湾开始

    追梦德云从车祸汾河湾开始

    社畜青年沈常乐因为一场车祸穿越回2011年,不想当明星,也没那个本事赚大钱,只想追逐自己的梦想去学相声。“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我叫沈常乐!”醒目一拍听我言,转身已是戏中人,蓦然回首,一切已是大不同。PS:相声段子是小说主体,辅以日常,百分之九十五都是重新改编的相声段子(目前已经改编十几段)写小说是爱好,梦想是去德云社当相声编剧。(曾用名我在德云当网红)
  • 此间问仙

    此间问仙

    一名少年,三只小兽,一杆竹木棍,向远处走去,只为了寻找心中的答案,问仙路从此开始。
  • 海贼之蓝拳仲裁

    海贼之蓝拳仲裁

    混乱的大海贼时代,天龙人的暴虐统治,这个世界需要进行一场改变。穿越而来的亚诺,不知道命运为什么给他丢到了这里。以正义仲裁者之名,宣布尔等有罪!有师傅,有女主,不烂好人但也心肠不坏。主角不怎么了解海贼王世界,看多了利用剧情的小说,不妨换个口味(??????)??
  • 吞噬之能

    吞噬之能

    地球人江尘,惨遇女友背叛,快意恩仇,在泰山之巅遇地震而亡,魂穿武道昌盛的异世大陆,降临到一柴废身上。机缘巧合下,身负彼岸花吞噬之能,开启逆天修行之路,携红颜佳人,拳打天才,脚踏敌人头颅,走干山万水,破弥天大谎,成就神皇威名!
  • 出走

    出走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