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40500000058

第58章 自我保护的“护身符”(3)

回到学校,吴柏岁更加惊讶,这里比大街上热闹多了!学校大门敞开着,大门和高墙上糊满了大标语。校园里更是如此,原来十分整洁的办公楼和宿舍楼,被贴得花里胡哨。进得宿舍楼,吴柏岁被吓呆了:楼道里,到处是大字报,指名道姓,要“揪出某某某”,要“砸烂某某某的狗头”,还有什么“打倒”、“脚踢”、“火烧”、“油炸”……所有被点的名字上,全都被打上了红色的××。吴柏岁连看也没敢细看——再说,他也不认识这些被揪出来的人,赶紧一头钻进宿舍。还好,他的室友马龙生在。吴柏岁丢下行李,气呼呼地问:“这是怎么了,乱七八糟的?”

马龙生赶忙探过头,用一个手指点着嘴唇说:“嘘——小点儿声!”

接着,马龙生抢步走到门外,看了看走廊上的情况,返身回屋,关紧屋门,说:“你问我怎么了,我问谁去?反正是乱套了!”

“怎么个乱法?”吴柏岁问,“我下乡一年多,两眼一抹黑,只听说开展文化革命,到底怎么革,革什么?你快给我说说。”

马龙生简单地讲了一些红卫兵造反、破“四旧”,打倒封资修的情景,吴柏岁想要细问,马龙生自己也说不上来。

“那走廊里的‘揪出’、‘砸烂’、‘火烧’、‘油煎’,又是怎么回事儿?”吴柏岁问。

“那是咱教职员工中的‘黑五类’,被揪出来了,挨斗了!”马龙生说。

“啥叫‘黑五类’?”吴柏岁问。

“就是‘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分子),造他们反的是‘红五类’。‘红五类’——大概就是‘工、农、兵、革、干’吧,我也说不准。”

“怎么‘打倒’、‘砸烂’、‘油煎’?”吴柏岁问。

“我只知道,”马龙生说,“大字报上点了名的,打了×的,全被抓走了。有的,当众被剃了光头,有的被戴了高帽。经过批斗,少数人从此一去不返,踪影皆无;多数人被劳动改造:扫厕所、拔草、搬砖——搬砖也不是为什么,只为折腾人,搬过来,再搬回去。等着吧,你会看见,他们早晚两次游街认罪,几十人排成一队,戴着各色纸帽,为首的戴珠帘皇冠,自敲小锣,自报家门:‘我是叛徒特务!’后边的跟着报:‘我是历史反革命’、‘我是反动权威’、‘我是狗地主’、‘我是大流氓’……转完圈儿,面对大墙,低头反省,然后干活,天天如此。晚上,红卫兵给他们办班——‘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实际就是刑讯逼供——”

“还刑讯?”吴柏岁吃惊地问。

“甭着急,晚上你自己听。”马龙生说,“透过音乐的间隙,能清楚听到一声声惨叫。”

“怎么还有音乐?”吴柏岁问。

“有,”马龙生说,“还都是西洋音乐,外国名曲。”

“这也太恐怖啦!”吴柏岁脊梁沟子有些发凉。

“对,”马龙生说,“‘红五类’们要的就是恐怖——红色恐怖。明儿你去大礼堂看看,迎门的墙上就写着‘红色恐怖万岁’六个大字,那可是用鲜血写成的!”

“鲜血!谁的?”

“不知道。”

“那么说,死人了。”

“肯定!”

“多吗?”

“不知道。”

……

俩人一问一答,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沉默一会儿,吴柏岁突然问:“你没事儿?”

“暂时没事儿。”马龙生答。

“会不会殃及池鱼?”吴柏岁问。

“难说。”马龙生说。

“你不怕,”吴柏岁说,“我够呛!”

“怎么?”马龙生问。

“我出身不好——资产阶级。”吴柏岁说。

“哈——”马龙生一声苦笑,“我有伴儿了!咱们不仅是室友,还是难兄难弟,我也是资产阶级子弟。”

“可我们不是地富反坏右。”吴柏岁说。

“但也不是工农兵革干!”马龙生说。

“那又怎么样?”吴柏岁说,“总不能‘唯成分论’吧!”

“你说错了,”马龙生说,“人家就是要‘唯成分论’!你看!”

说着,马龙生从抽屉里拿出一摞花花绿绿的传单和小报。吴柏岁翻了翻,看标题,稀奇古怪,什么《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什么《试论“龙生龙,凤生凤”》,还有《二论》、《三论》,什么《我们来了,还就不走了!》……

“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吴柏岁怒斥道,“乱七八糟,胡说八道,典型的‘血统论’!”

“没错!”马龙生道。

谈话就此告一段落。吴柏岁和马龙生各干各的营生,再没说话。

吴柏岁读了几份传单和小报,越读越来气。他索性丢下小报,到校园里去舒口气。校园里的情景,和马龙生介绍的情况大体一致,到处都是大字报、大标语,传单小报满天飞,还有人在聚众演讲和辩论,操场上不时能看到三五成群劳动的人,他们胸前都挂着写明自己反动身份的纸牌子。吴柏岁初来乍到,根本不认识这些人。他转了一圈,又回到宿舍请教马龙生。据马龙生讲,被揪出来的大都是学校的老教职员工,他们历史复杂,出身不好,小辫子多,和学生多有积怨,于是就成了“红卫兵”小将们的第一批“革命对象”。他认为,就学校这个范围讲,基本上就是学生整老师。这使吴柏岁大有兔死狐悲之感:他自己也是教师,显然也在被整之列,而且出身不好,因此不免有些担忧,当然也为马龙生感到担忧。但是,马龙生对此似乎倒有思想准备:“听天由命吧,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就不能想个积极的办法?”吴柏岁问。

“有办法,”马龙生说,“反戈一击!有人‘重上井冈山’,成了红卫兵的团结对象。”

“什么意思?”吴柏岁不解,“怎么反戈一击?击谁?上哪个井冈山?”

“怎么说呢?”马龙生说,“打个比方吧:咱俩在这儿说话,过后,你把我的话写成大字报贴出去,揭发我的反动言行,就算你站到革命队伍一边啦!就这个意思。”

“那你也可以‘击’我呀!”吴柏岁说。

“我——不!”马龙生说。

“那你怎么知道我会?”吴柏岁问。

“不知道。”马龙生说。

“马兄,”吴柏岁认真起来,“这种玩笑还是不开为好。我们应当想想,有没有什么更可行的自保之法。”

“我是没辙,”马龙生意志消沉,“坐吃等死吧!”

说着,马龙生起身,拿碗袋,准备去吃午饭。吴柏岁也拿上碗筷,俩人一前一后,默默地向食堂走去。食堂前一片混乱,有人在演讲,有人在辩论,有人在演活报剧……食堂里,大字报铺天盖地,墙上贴满了,就横七竖八地扯绳子,挂大字报……马龙生和吴柏岁目不旁顾,低头穿过大字报林,直奔卖饭窗口,打完饭,径直返回宿舍。俩人隔桌对坐,闷头吃饭,谁也不说话,吃罢饭,倒头便睡。

一觉醒来,吴柏岁见马龙生不在,便拿起散放在桌上的小报,随意翻看。小报上写的,都是一些“老子打江山,儿子坐江山”之类的狗屁文章,说什么“老子播下革命种,儿孙在娘肚子里就革命”;说“红五类”该上台了,他们上来,还就不走了;其他非“红五类”,一律靠边站;“黑五类”通通要被打倒,还要踏上一只脚,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吴柏岁想,像他马龙生这样的资产阶级子女,最好的命运,也不过是靠边站,闹不好,还要被“砸烂”、“火烧”或“油煎”,这却如何是好?据马龙生讲,许多出身不错的老教师,仅仅说了几句不赞成血统论的话,就被揪出,从此一去不返。还有些老师,因为劝学生安心学习,就被说成“反对造反,阻碍革命”,而被“劳教”。更有甚者,那些平日对学生要求较严,或是批评、惩戒过学生的教职员,也被无缘无故地逮走了,而马龙生只不过是在苟延时日,坐以待毙。吴柏岁再想想自己,自己也好不到哪去,这么提心吊胆地等人揪,总不是长远之计,必须想个稳妥的办法,先躲过这一劫才行。

马龙生回来了,他手里拿着几张传单,神色慌张,进门就说:“快找找,有没有什么犯忌的东西,赶紧毁掉!”

“什么犯忌?”吴柏岁问,“到底怎么回事儿?”

“一个女教师,”马龙生气喘吁吁地说,“宿舍里藏有俄国大披肩、什么大教堂的模型,还有留苏时的影册……被抓走了。”

“为什么?”吴柏岁不解。

“里通外国,”马龙生说,“被怀疑是苏修特务。”

“岂有此理!”吴柏岁怒冲冲地说。

“还有更离谱的,”马龙生说,“一位老教师因为撕了一张报纸,被——”

“撕纸也有罪?”吴柏岁问。

“报纸背面有两位主席的巨照,”马龙生解释道,“红卫兵说,这是他在发泄阶级仇恨。”

“无稽之谈!”吴柏岁说。

“少嗦,”马龙生说,“快找,凡是封资修的东西,一律毁掉。”

吴柏岁新来乍到,本没多少东西,翻了半天,只翻出几本外文书,其中一本插图《圣经》,似乎有犯忌之嫌。吴柏岁拿给马龙生看,马龙生捧着书,脸都吓白了:“天呐,你有这个,快撕了!”

吴柏岁有些犹豫,他很喜欢这本书里的故事,更喜欢其中的铜版插画。无奈,马龙生死命催逼,吴柏岁只好忍痛割爱。吴柏岁一边撕书,一边想:这么被动防御,终究不是个办法,天下大乱,防不胜防,必须想出个妥善的办法。他把自己的这个想法,跟马龙生说了,马龙生反倒向他要主意。

“听了你跟我说的那些话,”吴柏岁说,“我觉得,现在最重要的是站队问题。

只要站在红卫兵一边,保准平安无事。”

“这用你说?”马龙生没好气地说,“可你别忘了,我们不是‘红五类’!”

“这我知道,”吴柏岁平静地说,“可是,我们可以按你介绍的经验,反戈一击呀!”

“我们也反戈一击?”马龙生吃惊地睁大眼睛,停下手里的活儿问,“击谁?你击我,还是我击你?”

“咱俩谁都不击谁,”吴柏岁说,“咱们各自击自己。”

“击自己!”马龙生大惑不解,“怎么击?”

于是吴柏岁开始解释“自击”的道理。这是他在撕书时,灵光一闪,想到的一招,也是他多年经验积累的结果。那就是,每到政治考验的关键时刻,就拿自己开刀。他吴柏岁不是出身不好么,那就自己批判自己的出身和家庭的影响,批得越狠越好。入团、高考和分配前的政审,他使的都是这一招,而且屡试不爽。吴柏岁之所以能闯过这一个个险关,混到现在这一步,“自我批判”可以说是他得以自我保全的“护身符”和安身立命的“法宝”。

“直面自己的坏出身,严厉批判剥削阶级,清算家庭的恶劣影响和毒害,坚决和剥削阶级家庭划清界限,誓作无产阶级的追随者,不作资产阶级的孝子贤孙!这样一纸声明,足以表明我们站过去了,用你的话说,这就是上了‘井冈山’!”

“高!”马龙生直挑大拇指,“到底是年轻人,脑子满灵光!”

“过奖,”吴柏岁故作谦逊,“一点儿被逼出来的小经验。”

二人相视一笑。

说干就干,这一下午和一个晚上,吴柏岁和马龙生全力以赴,精心构思他们的自我反击声明。第二天,学校食堂里果然出现了一张轰动一时的大字报:《脱胎换骨上井冈》,署名吴柏岁、马龙生。当他俩把这一声明抄件递送“首都红卫兵联合行动指挥部”驻校办事处时,果然受到了热烈欢迎,当即被编入红卫兵的外围组织——“赤卫队”,成了红卫兵的得力助手和团结对象。

吴柏岁和马龙生那叫美!俩人一身轻松,不是帮红卫兵抄大字报,就是替造反派写标语,或是蹬上三轮儿,拉上糨糊桶,满世界去刷标语,贴大字报,撒传单……再就是跟在造反派屁股后头摇旗呐喊,给演讲或辩论的人站脚助威。俩人俨然成了准造反派,自我感觉出奇的好。特别是吴柏岁,他很为自己的聪明头脑而感到自豪……这个自我反击的点子出得太好啦!只可惜,吴柏岁这是耍小聪明,又叫抖机灵,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偷鸡不成蚀把米,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原因就在于,吴柏岁和马龙生太过自信,以为红卫兵年少可欺,殊不知,人家都是革干子弟,从小受家庭熏陶,政治素养高得很!就吴柏岁和马龙生这点儿“猫腻”,人家早已了然于胸。他俩上井冈,人家自然表示欢迎,但对这两个非“红五类”,人家也存有戒心。所以,在观察了他俩几天后,为了断其后路,也为了考验他们,吴柏岁和马龙生被叫到办事处。一位女红卫兵头头命他俩当场各抄写一份他们自己发表的声明,装进信封,分别写好自家的地址,准备直接寄送他们的家里。这下子,吴柏岁和马龙生全傻眼了。这时,他们才意识到,他们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把“自己”和“自己的家庭”混淆了。他们自以为反击的是他们自己,其实是反击他们自己的家庭。他们理当明白这一点,事先跟家里打好招呼,然后再发表声明不迟。现在要把声明寄到家里,这才显出他们这个“小小的疏漏”,可能造成的后果会多么严重!可想而知,家里一旦接到这纸声明,会有什么反应——非炸了锅不可!怎么办?赶紧补救吧!当晚,跟着造反派革了一天命、累得筋疲力尽的吴柏岁和马龙生,一进宿舍,二话不说,立马想辙!

“咋办?”马龙生哭丧着脸问,“都是你出的好主意!我的信,说不定已经到了,家里还不翻了天!”

“回家,”吴柏岁说,“连夜回家,好好解释。”

“叫他们抓住咋办?”马龙生说。

“死无对证。”吴柏岁说,“万一被发现,你一口咬定,说是回去和家里一刀两断去了。”

“那你呢?”马龙生关切地问。

“我写信,”吴柏岁说,“马上写。”

“那可是白纸黑字,”马龙生担心地说,“万一……”

“顾不得那么多了,”吴柏岁说,“听天由命吧!”

“不行,”本已准备要走的马龙生又坐下了,说,“今晚我不能走,你也别出去寄信。”

“为什么?”吴柏岁问。

“你想呵,”马龙生说,“人家考验我们,能不有所准备,防着点儿?我们现在行动,十有八九会落入圈套,那明天可就有好戏看啦!听我的,咱忍一夜,你写好信,把它交给我,明天出去,我趁乱溜回家,说上三言两语也就够了,顺便把信给你寄了,人不知,鬼不觉,这多稳妥!”

事情就这么定了。第二天,指挥部组织大游行。队伍一进城,马龙生不见了。

游行队伍在城里兜了一个大圈回来,马龙生又出现了。吴柏岁和马龙生的目光一碰,心知肚明——齐活!

同类推荐
  • 芬纷的设计

    芬纷的设计

    本故事讲述了电视台美女设计师44岁的姚芬纷,早年为追求美术真谛,义无反顾献出青春年华并远渡重洋求学,在遭遇不幸后携子回国发展。她先后建立了五处住房,在每一处都遇到了不同的男人,并与他们产生了各自的感情经历。在书中,姚芬纷还迎面了年轻女设计师兰娟在事业上挑起的竞争,但一次次都被姚以稳步的招架和情理弥合的方式泰然处置。唯在后来她痛失得力帮手——民工田继良后,才获知那竟是自己从前崇拜偶像的亲儿子!本故事对在艺术实用领域怎样巧妙利用条件借此改变命运;以及农民工在世人眼里的实际位置都颇有涉及论述。
  • 乡下丫头小慧

    乡下丫头小慧

    《乡下丫头小慧》是作家吴万夫近年来微型小说的精品选集,收录60篇作品,内容涉及都市情感、婚恋爱情、官场浮沉、乡村民风,以及底层百姓的日常情态。作者文笔老辣、流畅,故事既好读,又有深刻的内涵和意味。吴万夫是中国当代文坛实力派作家,无论是在中短篇故事创作领域,亦或是在微型小说创作上,均取得重大成绩,令人瞩目。该书所收作品全部在公开报刊发表过,有的或获奖,或被转载,或入选各种读本,或被翻译成外文介绍到国外。他的作品,使人们在阅读中,能够真实地检视历史与现实,回溯人生历程的坎坷与莫测,省察命运的遭际和悲喜。
  • 大清河帅

    大清河帅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农历八月二十日深夜,北岳恒山脚下的浑源州,夜深入静,月牙儿西斜。一个小四合院的西正屋正亮着灯,屋子里不断传出女人们杂乱的喊叫声,两个男人的影子不安地在院里晃来晃去。
  • 爱的漂流记事本:因失恋而结缘

    爱的漂流记事本:因失恋而结缘

    女生梁恩雅在经历了一次失败的恋爱之后,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失恋博物馆,并在馆内放置了一本名为“爱的漂流记事本”的心情手札,希望能够藉此让那些和自己一样失意的人重新振作。某一天,被公认为是“优质男生”的顾帆远竟然也来到了她的博物馆,两个因失恋而结缘的人,就此展开了新的情愫……
  • 遗忘通论

    遗忘通论

    有些人练习遗忘,有些人害怕被遗忘,而有些人一直害怕别人永远忘不了他。内战开始后,一个女人出于恐惧,将自己关在家里28年,枪声、旗帜、街上的人群,她试图遗忘一切汹涌的怪物;死里逃生的葡萄牙雇佣兵说,遗忘就是死亡,就是投降;而血债累累的秘密警察因为自己被遗忘感到幸福……一张记忆的蛛网,一段动荡的历史,他们的命运在此交错,也将在梦里重新开始。
热门推荐
  • 原来我们都是神

    原来我们都是神

    重回五年前的精英高校,本以为可以再战高考。却不想因为曾经人类科学达到了能够探索神的的文明后,却引来了基因大爆发。而如今的高校却是成了一个神武觉醒的时代。甚至连当年沉迷西游记的同桌,竟然觉醒了传说中孙悟空的神武基因序列。成为了传说中,有可能成为一个现实版的齐天大圣。那我呢?我能觉醒么?我会觉醒什么样的神武基因?
  • TFBOYS之尘埃未落定

    TFBOYS之尘埃未落定

    一对发小闺蜜,家境不同,性格不同,这注定了俩人不同的命运。但是,她们遇上了当红组合TFBOYS……一切都变得开始不一样了……
  • 从超神学院开始诸天扮演

    从超神学院开始诸天扮演

    “这个世界需要你……”沐尘仙素手轻捻发丝,似是听到了这股诉求,顾盼回眸,摇头一笑道,“不,是我需要这个世界……”一朝觉醒诸天扮演系统,于虚幻现实中来回交织,那么就先从超神学院开始吧。
  • 假如没有下雨

    假如没有下雨

    作为一个喜欢讲故事的人,喜欢与大家坐在一起分享各自的经历,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于是,出现了一位少年,他不是我,但可以替我向你们讲述一些奇幻的冒险
  • 美味的理由

    美味的理由

    “什么样的鸡蛋算‘好吃’?”“我真的了解日本的食物吗?”“如今我们的餐桌是更丰富还是更贫乏了?”在这些疑惑的困扰下,樋口直哉踏上了探寻“美味的理由”的旅途:走访全国各地的食品生产现场,见证纳豆、酱油、鲣鱼干、海苔、鸡肉等日本引以为傲的食品的诞生过程,聆听食品生产者和加工商们的故事。在这一过程中,他渐渐加深了对日本饮食文化的认识,发现了塑造日本之味的力量。
  • 怪珍妖味

    怪珍妖味

    任颐收到的古籍将其拖入不同的世道。充斥着人与妖之间的勾心斗角、剑拔弩张。人性与妖性的交织,为了达到自己所谓的正道、开启崭新的人生。任颐开始了危机重重、险象环生的妖界生涯。
  • 人生阅读器

    人生阅读器

    主角得到一款【人生阅读器】,能把别人的人生经历变成一本书,供他阅读。主角阅读了各种职业的人生,他阅读富豪的人生,阅读明星的人生,阅读医生的人生,阅读罪犯的人生,阅读奸商的人生,阅读女神的人生……他们的人生秘密,主角一览无余。主角不仅能阅读别人的人生,还能修改别人的人生。富豪太霸道?修改。奸商太黑心?修改。明星太出名?修改。女神太孤独?修改。……人生阅读器,提供最精彩的人生故事,您既是阅读者,又是参与者。我叫杜书万,我喜欢读书,读书使我发财,读书使我快乐,读书使我无所不能……这是一个读者开挂的故事。
  • 源尽灭天

    源尽灭天

    古蜀叶枫因自身剑道和奇术的造诣天赋,被害身中天煞,以死化解却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以源纹为主的世界,名叫天玄大陆。这里没有真气仙元,没有斗气武魂,敌对双方见面第一句也不是说“我100级,你多少级?;什么?你109级······等等”【强者不是这么区分的】。叶枫破除了天煞的后在天玄大陆会是怎么一番境遇,带着记忆的他会遇见发生什么?这个天玄大陆又有着什么秘密?………
  • 海外营销

    海外营销

    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让中国制造业面临了更加难以掌控的局面。中国制造业是出口转内销,还是打造海外自主品牌成为一个两难的选择。但是真正的问题在于出口转内销面临怎样的困境,以及海外发展应当遵循怎样的路径,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做出选择应当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本书通过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挖掘新经济形势下市场内在的传统营销学本质,通过品牌、销售、供应链3条主线整体阐述了数字营销与传统营销整合中的全球化品牌之路。力求能为传统制造业寻求新的蓝海战略,避免过度激烈的竞争提供理论参考。
  • 楚汉升明月

    楚汉升明月

    一个在狼窝中长大的弃婴,自幽夜中崛起、在星空下受挫;自此,一个人、一头狼,在滚滚红尘中印证着丛林法则,在般若大世里修炼着罪恶之心。——————感谢的腾讯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