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86000000220

第220章 羝羊触蕃破险困【5】

葛诚立即写了密报,快马送报朝廷,很快这事就有了结果,吏部给陈瑛随便安了个罪名,就把他押送到广西劳动改造了。

尝到了甜头之后,葛诚做事越来越有心得,他小心翼翼继续收集朱棣的罪证,做好详实记录,并安排得力的心腹把情报送出去。

葛诚并不是北平城里唯一的南京间谍。还有一位来头更大,名声更响,态度更坚决的同行。不过,他和葛诚是各做各的,他们之间没有配合,没有互动。

这个人就是徐王后的弟弟,朱棣的小舅子****祖,他接替老爸徐达的工作,担任魏国公,太子太傅,大将军,也需要经常驻防北平,不过,****祖表面上和朱棣相当亲热,背地里居然是一个顽固不化的太孙党,据说当初朱元璋征求他立谁为继承人时,他非常爽快,坚定地支持朱允炆,结果,他的举动帮助朱元璋下了最后的决心。

他是朱允炆的支持者,却是朱棣的妹夫,不仅能从朱棣那里套取情报,还能利用跟姐姐话家长的机会,不动声色地记录下一些朱允炆感兴趣的话题,并安排亲信汇报给南京。

朱棣凡事都多留一个心眼,却没想到身边有这么一匹特洛伊木马。

历史再一次证明了,在这个国家,在这片土地上,的确有那么一些坚持原则,并且愿意为自己的坚持付出代价的人,方孝儒算一个,****祖是又一个。

《明史纪事本末》上记载,说朱棣建文元年二月曾去了次南京,见到了朱允炆,被后来许多历史学家当正史多次引用。这事值得研究,先看看原文:

“建文元年……二月,燕王入觐,行皇道入,登陛不拜。监察御史曾凤韶劾王不敬,帝曰:“至亲勿问。”

这个记载可信吗?

行皇道入,登陛不拜,这种春秋笔法,在歌颂朱棣先生神勇的小说里可能会吸引人,也可能会哄小姑娘开心,在现实中却根本不可能。你朱棣别说是四叔,就是四老爷,见了皇帝也得磕头。登陛不拜这么失礼的行为,肯定是够杀头的了,而且可以就地正法。就算朱允炆能忍受,他身边的文武百官能容忍吗?你当皇宫卫队是透明的吗?他们也不是是吃干饭的。

如果这登陛不拜是事实,只会让矛盾激化。那么这个燕王朱棣,千里迢迢到南京,到底来是息事的,还是来惹事的?

朱棣本来已经处于危险之中,要是来京,首先就得得到朱允炆的批准,没有皇帝首肯,私自进京,这跟谋反没有什么不同。当年朱元璋死时,他都能给潘安挡回去,现在没有圣旨就入京,根本就不可能。

就算朱棣真的进了京城,肯定是想要缓解矛盾、拖延时间,为起兵多做些准备,可“行皇道入,登陛不拜”的行为,不是来化解矛盾,摆明了是制造新矛盾的。

从朱棣一贯的表现来看,应该是一个低调内收敛、不喜欢张扬的人,要不然,朱元璋当政时,先后处分过秦王、晋王和周王,怎么单单对燕王赞赏有加呢?当然,朱棣上台之后,对太祖实录进行了大规模的篡改,这肯定是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但是,又怎么解释朱元璋对朱棣的信任,让他节制整个北方的兵马,连冯胜和傅友德都要听其指挥呢?

撇开磕不磕头不说,这个时间点也有问题,从北平到南京,单趟至少就得十五到二十天,来回就得一个多月。

如果朱棣二月进京,根据往返四十天的估算,他回到北平马上就到四月,而五月初十,就是太祖小祥,你朱棣在父皇驾崩时不在现场,这马上要一周年了,你明明可以留下来参加,为什么不参加?大老远来,就是为了炫耀一下,显示你不给皇帝下跪的张狂吗?

《明实录》都没有记载燕王来朝的事,甚至为朱棣造反歌功颂德、大肆歪曲事实的《奉天靖难记》里也没有,但现在很多历史学家,加上当年明月大师,都认为朱棣来朝过。本人经过研究分析,觉得这个观点相当不靠谱。

燕王来京的事情,很可能是杜撰的,为了说明燕王专横跋扈,得位不正。但一码归一码,朱棣如果是如此弱智的一个莽汉,他又比自己鄙视的冯胜蓝玉等强大哪里,他又如何以八百壮士夺取天下?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朱元璋最信任的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千方百计想用儿子们代替元老执掌兵权。朱棣同样如此,对三个儿子的安危,也是非常在意的。

当初在淮安,他当机立断,让三个儿子代替自己去南京行孝,其实心里也是七上八下。对于大侄子,他是放心的,也是看不起的,这人太迂腐,太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但他手下的大臣,都是熟读《资治通鉴》,知道历史是什么玩意的人,难保不在朱允炆耳边唠叨,要他把这三个小朋友好好招待起来,作为和朱棣讨价还价的筹码,甚至是军权的交换条件。如果那样的话,自己就非常被动了。虎毒不食子,真的要让三个亲生儿子,成为自己夺取权力的祭品吗?

眼看造反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三个儿子的安危,就成了制约行动的重要因素,朱棣知道,一定要把三个小子搞回来!

建文元年四月,朱棣让手下人给南京上书,说自己病情加重,希望朝廷能把三个王子送回北平。这封信写得情真意切,相当感人,大致意思是说,如果三个儿子不能赶回来的话,自己这把老骨头,估计是要交待在北平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希望他们能回来照顾自己,哪怕是见最后一面,自己也放心。

在为朱元璋举行完小祥祭奠之后,朱允炆与谋士们讨论,要不要把三个王子送还。齐泰坚决反对,并说要把这三个小子捏在我们手里,严加看管,朱棣就不敢轻举妄动了——这显然是常识,这还有必要讨论吗?

但是,朱允炆居然又做出了一个足以让自己后悔终生的决定——他居然把三人放了,让他们返回北平看望传说中生病的朱棣。朱允炆的脑子是不是烧坏了?

不是,是黄子澄建议把哥仨放回去,理由是说如果不放人,朱棣就会对朝廷更加戒备:“不可。疑而备之,殆也,不若遣还。”悲剧的是,朱允炆又听从了他的意见。

其实这也不能怪黄子澄,朱元璋的《皇明祖训》就有明确规定,禁止皇室把亲王之子当作人质,黄子澄只是严格遵守规定而已。朱允炆也不希望违抗祖训。他们两个人不管气急败坏的齐泰,决定按制度办事,把三个王子全部送回去。

好事多磨,眼看哥仨就要潇洒走一回,胜利大逃亡,事情却被他们的好舅舅知道了。这时候****祖正好在南京,他对朱允炆要放走三个外甥非常担心,马上连夜去找皇上,开门见山地说:“皇上千万不能把燕王三子放走。而且,我的三个外甥中,老二朱高煦是个典型的勇悍无赖,不但不会忠于朝廷,连他自己的父亲都会出卖,我们要是放走了他,日后必是心腹大患!”

常言说知子莫如父,这个和外甥接触不多的****祖,倒成了一个天才的预言家。

朱允炆有些犹豫不决,就又征求****祖的弟弟徐增寿和驸马王宁的意见,这两人都得过朱棣的好处,主张马上放三个王子。于是朱允炆决定,把三个人一起送归北平。

朱高煦没有让自己的舅舅失望,他无耻的样子,很有爷爷朱元璋当年的神韵,又有几分一代枭雄曹操的影子。本来朱允炆要派卫队护送三兄弟回北平,可朱高煦一分钟都不想等了,他提醒其他两人:“当心朱允炆变卦!”

朱高煦亲自充当小偷,悄悄跑到****祖家的马厩里,挑了三匹看起来能跑远路的好马,哥仨连夜启程,一路向北,跑得这个全情投入啊。

****祖发现之后,马上派兵追赶,但三人已经渡过长江,追不上了。当时也没有电话电报,****祖也无法通知沿路的官府立即组织拦截。

建文元年五月,当三个儿子逃回南京,跪在朱棣面前时,这个在死人堆里出没多年的老战士,也差一点止不住激动的泪水,真是太不容易,太让人开心了:“吾父子复得相聚,天赞我也!”

感慨更多的是老大朱高炽,他走的时候,世子妃张氏已经有了身孕,自己在南京停留了近一年,回到北平时孩子已经出生,自己二十一岁就当了父亲。而他所不知道的是,这个孩子,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这也是朱棣的第一个孙子。朱棣给他取名叫朱瞻基,这是什么意思,聪明人不难看得出来。

三个儿子被扣在南京一年,他在北平担惊受怕了三百六十天,生怕大侄子用他们跟自己做交易,更担心儿子们被撕票。徐王妃更不用说了,每提起儿子就泪流不止。朱棣夫妇没曾想,朱允炆会这么痛快地答应他,更没料到,会把三个儿子一齐放回。朱允炆真是仁慈圣君啊,拿什么感谢你呢?

就拿一支军队去问候你吧!

从此,朱棣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在通向造反的小路上,他可以撒腿狂奔。

不过,高兴了没几天,燕王府又出事了,参与了起兵准备的两个军官,和另外一个没有参与密谋的军官丙是好朋友,这俩哥们有一次跟丙喝酒,喝大了就心潮难平,把燕王要率领他们到南京靖难的美好愿景都给说出来了,军官丙为人相当有心机,当时不露声色地应和,等回到家中,立即向上级举报,这俩哥们马上就被抓获,当然他们的口风很紧,打死也不承认燕王是主谋。但是,这件事加急报到朝廷之后,齐泰他们非常紧张,认为收网的时间应该提前,不能让朱棣再无法无天下去了。

就在这节骨眼上,负责抓捕的又犹豫不决了,为什么呢?据说朱棣出事了。堂堂的燕王,朱元璋的亲儿子,能出什么事呢?

你说呢?

现在他在等什么?等财宝,等那可以支撑他造反的富可敌国的方腊财宝,但是那财宝现在在哪里呢?

在他的至交好友傅夕歌的心中。

同类推荐
  • 三国之逆天改命系统

    三国之逆天改命系统

    当现代学生成为刘协时时代会发生什么改变?请期待
  • 天庭编外人员

    天庭编外人员

    天庭停摆,妖魔作怪,可怜的徐勇,作为一名临时工,一边要镇压妖魔,一边还要为天庭增加信众。总而言之一个浑身毛病的普通人的不平凡旅程
  • 最佳王爷

    最佳王爷

    李斌,第一次坐飞机的初哥,很不幸在0.03%的飞机失事率中中招……醒过来的李斌,已经是大华誉亲王的独子,更是皇位的第二继承人。面对着盛极而衰的大华帝国以及围绕在身边的莺莺燕燕,一心想着回到自己世界的李斌该如何抉择?
  • 人写的历史必须是人的历史吗?:西方史学二十论

    人写的历史必须是人的历史吗?:西方史学二十论

    《人写的历史必须是人的历史吗?西方史学二十论》是著名历史学家王晴佳先生的新作。书中收录了他的中文论文20篇,讨论范围广泛,从古希腊史学、对兰克学派的反思、米歇尔·福柯的史学思想,到近年出现的情感史研究、新文化史研究和以展望未来为主旨的“后人类史学”。《人写的历史必须是人的历史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处理西方史学的传统和转型,第二部分探讨西方史学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发展趋向。全书深入阐述了近代史学传统的产生、特点及发展,同时展现了当下史学研究的新潮流。
  • 秀才也疯狂

    秀才也疯狂

    如何破解关宁军事集团沦为大明掘墓人?秀才王封上演疯狂逆袭模式!掳走艳后张嫣迎娶辽西叶家小姑奶奶!狂敛一群熊孩子重塑关宁雄风!誓要破解沦为清马前卒的宿命!
热门推荐
  • 兔小姐和狼先生:总裁你死开

    兔小姐和狼先生:总裁你死开

    她祈月居然和一个妖孽毫无理由的上床了!!!!好吧,那个妖孽是他初恋!!!可是这重要吗!!!明显不重要!!!然而那妖孽却给了一张空头支票变走人,太可恶了!!!!什么,竟然还怀孕了!!!!!祈月内心:妈的,我上辈子是有多坏,居然摊上这样的事算了,就这样过下去吧。可是,那个抱着她大腿的妖孽,你死开好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宿主太逗比

    宿主太逗比

    希望大家喜欢这本书,并支持正版阅读!幸福一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Sense and Sensibility

    Sense and Sensibilit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万金契约不买单

    万金契约不买单

    十一年前一场车祸,两句对话,他误以为她为钱出卖了他。十一年后他以商业巨子的身份再次降临,却得知她已是好友的未婚妻。没关系!噩梦才刚刚开始……当邱逸风跟叶凡两个身份重叠的时候,她才发现原来这场爱情游戏,她认真了,就已经输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逆天狂妃帝尊宠上天

    逆天狂妃帝尊宠上天

    她被闺蜜背叛,母亲送的手链救了她一命,带她到玄天大陆,因而有了后来的种种场面,在这玄幻而又奇妙的世界她又会创造怎么样奇迹,是扶摇直上云霄,还是……(女强哦!)
  • 超维接触

    超维接触

    虚幻?真实?神秘生命誓死守护的宝藏?宇宙永远如一位蒙着层层面纱的女郎,令无数生命趋之若鹜意图解开它的真相。而作为金字塔顶尖的高级文明,却罕见来到了最底层的地球,其真实目的,无人知晓……严谨的等级秩序背后,各种肮脏的交易屡见不鲜,而所谓的战后和平更是如一滩死水,隐藏着带血腥的阴谋诡计!虚幻之中,映射着真实的影子。而真实,又如镜中花水中月一般,无法捉摸……“这所谓的游戏世界到底是不是真的?”我试图找到答案。但首先……我要活下去!在这深深的迷雾漩涡中活下去!
  • 乃木坂之上行

    乃木坂之上行

    一个前世来自天朝的灵魂,回到过去的霓虹,逐渐成长为艺能界巨头,以及和他所爱的人的故事(主写乃木坂,偶像厨,对日娱一知半解,如果有出入,请当平行世界处理)
  • 沉浮

    沉浮

    你在这个世上的孤独,被人称作什么?只有生活在黑暗中的人,才会明白,什么叫做死亡,什么叫做意义。可惜,我也不是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不过,我是为了去找另一个生活在黑暗中的人而变成了黑暗的孩子,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总有一些人和事无法忘怀。我们一定要善待自己。因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最疼爱自己外别无他人。夏天的风,是应该把我们吹醒了,我们终究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梦中,因为有一种残忍,叫做现实。亦梦亦幻,亦真亦假。无所谓了,总之还活着。能写多久就写多久吧,放弃,还早着呢。